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黑色素瘤病理诊断标准

黑色素瘤病理诊断标准

黑色素瘤病理诊断标准
黑色素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它来源于黑色素细胞,可以出现在皮肤、黏膜和视网膜等部位。

准确的病理诊断对于黑色素瘤的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以下是黑色素瘤病理诊断的一些重要标准:
1. 组织细胞类型:黑色素瘤通常由黑色素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在镜下呈现出不
同特征。

特别是细胞核的大小、形态以及胞质的颜色和丰富程度等变化是判断黑色素瘤的重要依据。

2. 细胞核倍增:黑色素瘤细胞的核分裂活跃,呈现出核的异型性和高度倍增。

检查病理切片时,可以通过观察核的大小异质性、形态异常和核仁的数量来确定黑色素瘤的存在。

3. 浸润性生长:黑色素瘤通常具有浸润性生长模式,即肿瘤细胞会突破正常组
织间隔并侵入深层结构。

这种浸润性生长模式在镜下可见,并可通过评估病变在皮下和深部组织中的扩展程度来确定黑色素瘤的严重程度。

4. 肿瘤边界:良性黑色素瘤通常具有明确清晰的边界,而恶性黑色素瘤的边界
则模糊不清。

评估黑色素瘤边界的规则性和完整性对于判断肿瘤是否具有侵袭性至关重要。

5. 组织炎症反应:黑色素瘤周围可能会出现炎症反应,这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
对恶性细胞的反应所致。

包围肿瘤的淋巴细胞和浸润的巨噬细胞是判断黑色素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这些标准是判断黑色素瘤病理诊断的关键要素,但并非绝对单一的指标。

病理
学家通常会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和其他实验室检测结果来做出最终的诊断。

对于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准确的病理诊断是确保正确治疗和及时干预的基础。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免 疫组化染 色: iet 、 10 Me n—A在 1 例标本 中均为阳性表达 , 4 Vm n n S0 、 l i a l HMB 5在 1 中阳性 , 中 1 为 阴性。在这 1 例 肛 管 0例 其 例 1
直肠 恶性黑 色素瘤的病例 中l 床误诊率为 8. % (/ 1 , } 盏 1 8 9 1 ) 术前 活检标 本误诊率 为 2 .7 (/ 1 , 治术后标 本误诊 率为 9 1 72% 31 )根 . % (/ 1 。结论 11) 肛 管直肠 恶性 黑 色素 瘤是 一种 恶性程度极 高、 预后 极 差 的恶性肿 瘤。临床 及病 理极 易误 诊。免 疫 组化 SO 、 I0 H 4 、 ea MB 5 M l n—A MA T—l三者联合应用能提 高恶性 黑色素瘤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发现肿瘤厚度与患者的预后 密切相 关。 / R
[ 关键词 ] 肛管直肠 ; 色素瘤 ;临床病理 黑 [ 中图分类号] R7 53 3 .
[ 文章编号】 17 7 9 (0 0 0 0 1 - 3 62— 13 2 1 )4— 6 8 0 [ 文献标识码 ] A
D i1.9 9 ji n 17 7 9 .0 0 0 .0 o:03 6/.s .62— 132 1 .4 03 s
poas ;h a o g a v wwt enk d y dct atet r e o u , r oyodl o al o e — ie o l rte r pe t pt l cl i ht ae ei i e t th mo r nd l o l ia, r uf w r l , r c av , l e h o e i h i e n a dh u w e r a p p c i l k ue i o a, oa dm sya n edna n ;h ioa o g a v widct ae a ywt p hl i e s 4ess an i r t l t ot ogt e tel e teh t t l cl i ia d6css i hei e o cⅡ , ae il wt l f ce ll h ti s p h o e n i e m n i l t id m y h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最新年文档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最新年文档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异常黑色素细胞过度增生或分化,导致恶性黑色素瘤该疾病的出现,其恶性程度相较于其他疾病而言极高,在因皮肤瘤而导致的死亡患者数量中占比较大,在皮肤、眼、外阴、消化道等都可能出现病症。

通过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大量紫外线照射等都是导致出现该病的原因,虽不同肤色人种发病率不尽相同,但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健康人士出现了黑色素瘤病症,所以彻底医治或完全控制疾病显得刻不容缓,对人类未来美好生活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1-2] 。

因细胞学形态多种多样,该病又发生的极为隐匿,尤其容易出现漏诊、误判等情况,故对25 名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详细分析,针对不同特点,为往后病患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近三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5 名皮肤黑色素瘤患者,在经过本人及家属的同意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身上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黑色素瘤,其中男性人数为11,女性有14 人,年龄38〜67岁,病程一个月至三年。

其中病症位置各不相同,上肢出现的有5例,下肢有9例,头、面部出现的有2 例,外阴有4例,胸壁部出现的有3例,脖颈有2例。

1.2 方法患者术后切割的肿瘤均送至病理科,用10%的甲醛进行标本的固定,紧接着用石蜡包处理标本,在经过HE染色,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所有样本,对标本的组织特点、细胞形态进行详细观察并进行记录。

所有样本均经过免疫组化检查,细胞HMB45及所有瘤S-100的免疫组织通过其完成化学染色。

2.结果2.1巨检所有患者的标本,经过肉眼大致都能观察到整体以黑褐色、棕黑色为主要颜色,形状多以不规则形,皮损现象多出现在表皮上,最大的病灶面积89X 50X 37mm3最小的病灶面积8X 5X 6mm3同时病灶区域十分粗燥,没有明显的边界,大部分都偏硬,少部分还出现糜烂、溃疡等严重情况。

2.2光学显微镜检测透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后,发现瘤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其中没有明显的规则可循,同时大小也不尽相同,但还是需要一个大概的分类,来对这类细胞进行分析,只能根据其中某种表现特征最明显的瘤细胞进行分类。

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分析

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分析

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分析发表时间:2015-11-06T09:47:40.9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7期供稿《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8期供稿作者:王紫云[导读]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医院病理科 332200 结合肿瘤肉眼特征、光镜所示、免疫组化及黑色素颗粒检查,即可早期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医院病理科 332200)【摘要】目的:观察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9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给予病理切片并诊断,进而观察其病理特征。

结果:本组患者肿块体积在3.1cm×2.0 cm×0.8cm~1.0cm×0.6cm×0.3cm之间,肿物颜色呈褐、黑、暗红及黑褐等多种颜色;肿物呈结节状、菜花状、息肉状、乳头状等各种形态;52例镜下显示为上皮样瘤细胞,32例为梭形肿瘤细胞,5例为混合细胞形;HE染色下,72例肿瘤细胞胞浆内有明显黑色素颗粒;全部患者免疫组化HMB45与S-100均呈阳性。

结论:结合肿瘤肉眼特征、光镜所示、免疫组化及黑色素颗粒检查,即可早期诊断恶性黑色素瘤,这对早期给予治疗干预,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病理诊断;免疫组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8-02-02Clinical pathology consultation Malignant melanoma[Abstract] objective: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malignant melanom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4to January 2015 were treated 88 cases of malignant melanoma patien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pathology observed pathological features. Results: Thisgroup of patients tumor volume between 3.1cm×2.0 cm×0.8cm to 1.0cm×0.6cm×0.3cm; mass color were brown black, black , dark red and darkbrown several colors;Cancer shows nodular, cauliflower, polypoid and papillary;and 52 cases of epithelioid tumor cells, two cases of spindle tumor cells,five cases of mixed cell shape; By HE staining, 72 cases of tumor have melanin granules in the cytoplasm obviously; all patients immunohistochemistryHMB45 and S-100 were positive. Conclusion: Combined with pathological features, the show of light microscop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stainingmelanin granules,we can made a early diagnosis of malignant melanoma, and given early treatment intervention for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and survival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Key words]Malignant melanoma; diagnosis; clinical observation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指起源于皮肤或其他器官黑色素细胞,发病隐匿并且高度恶性的一类肿瘤,其重要特点为发病早期即可发生局部及远处转移,一般预后较差。

宫颈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宫颈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46 8 ・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0 1 4年 2月 第 1 1卷 第 4期
L a b Me d C l i n , F e b r u a r y 2 0 1 4 , Vo 1 . 1 1 , No . 4

论 著 ・
宫颈 原 发 性 恶 性 黑 色 素 瘤 临床 及 病 理 学 特 征 分 析
性 明显, 可见核分裂 象, 黑 色素 颗 粒 可 有 可 无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染 色显 示 S - 1 0 0蛋 白 、 人 黑 色素 瘤 标 记 物 4 5 ( HMB 4 5 )
及 波 形蛋 白( Vi me n t i n ) 均 呈 阳性 表 达 , 平滑肌肌动蛋 白( S MA) 、 白 细 胞 共 同抗 原 ( I C A) 、 细 胞 角蛋 白( C K) 、 上 皮 膜
和治疗极为重要。
【 关键词】 宫 颈 原 发 性 恶性 黑 色素 瘤 ; 病 理学 ; 免 疫 组 织化 学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4 . 0 4 . 0 1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 6 7 2 — 9 4 5 5 ( 2 O 1 4 ) 0 4 — 0 4 6 8 — 0 3
1 . 2 方 法 以 1 0 中性 福 尔 屿林 对 根 治 术 组 织 标 本 进 行 固
定, 常规脱水 , 蜡包 埋 , 切 片( 厚 度为 4 m) , 行 苏 木 精一 伊 红
( HE)染 色 及 E n Vi s i o n二 步 法 人 黑 色 素 瘤 标 记 物 4 5 ( HMB 4 5 ) 、 S 1 0 0蛋 白 ( 简称 S - 1 0 0 ) 、 波形 蛋 白( Vi me n t i n ) 、 平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附2例报道并复习文献)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附2例报道并复习文献)
大, 核深 染, 核仁不清或仅见小核仁 。 瘤细胞成巢状时常易误诊为 低分化癌 , 呈 弥散分布 时易误诊为未分 化癌或恶性 淋 巴瘤 。 肿瘤
来 患者 以上症状 反复 发作 , 感 冒时症状 明显加重 , 均 口服 药物治 疗 后可暂 时缓解 , 曾在成都市某 医院诊治 , 病情 无缓解 , 于2 0 1 1 年 l 0月 2 0日, 到本 院五官科门诊就诊 , 行鼻窦C T检查 , 结果 : 全 组 鼻窦炎 , 左侧 鼻前庭软 组织影 , 建议手术治疗 。 收入本 院五官科 住 院治疗 , 入 院后初步诊断 : ( 1 ) 慢性鼻 一鼻窦炎伴 鼻息 肉;( 2) 鼻 中隔偏 曲; ( 3 ) 慢性肥厚 性鼻炎 。 诊疗计划 : ( 1 ) 鼻通 鼻部雾化 ; 《 2) 曲安奈德 喷鼻 ; ( 3 ) 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 抗感染 ; ( 4) 完 善
检查择 期手 术。 例2 : 患者 , 男, 7 3岁 , 左侧鼻腔 阻塞半年 , 查体 : 左侧 鼻腔可
间质少 。 本文 中 1 例可见瘤细胞 围绕血管呈特征性血管周 围细胞 瘤样 ̄ i l dd , 血 管之间可见退变区域 , 这 是由于广泛坏死 , 而血管周 围 的肿瘤细胞保 留下来的结果 … 。 ( 2 ) 上皮细胞型 : 上皮样瘤细胞
体积较大 , 卯 圆形或多 角形 , 胞质 丰富 , 轻度 嗜酸性 , 核 圆形或卵
见黑褐 色新生物 , 手术切 除部分组 织送检 , 病理诊断 “ 左侧鼻腔恶 性黑色素瘤 ” 。 患者去上级 医院治疗 , 失去随访 。
1 . 2 方法 手术 切除标本经 4 %中性 甲醛 固定 , 取材 、 石蜡 包 埋切片厚度 4 u m, HE 染色 。 免疫 组化染色 采用E n Vi s i o n 两步 法。 选 用S —l O 0 、 HMB 4 5 、 C D 5 6 、 C D 2 0 、 C D3£、 PC K。 购 自福 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 限公司 。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2 0 l 6年 第 3卷 第 2 8 期
20 l 6 V_ 0 1 . 3 NO。 28
临床 医药文献杂志
J o u ma l o f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a l 5 6 9 l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屠 海 明
( 苏州市吴江区 中医医院 ( 苏州市吴江区第二人 民医院 )病理科 ,江苏 苏州
图1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在皮肤上的表现
2 . 2 光 镜 检 查
着 不 同程 度 的变 异 。有 丝 分 裂 ( 包 括 异 常 的有 丝 分裂 )
肿 瘤细 胞 的形态在 光镜 下表现 为多样 性 ,没有 规则 的
较 良性 色素痣 更为 常见 ,肿 瘤细胞 胞质 中有 色素颗粒 。在 大小 ,一般会 混合 出现多种 不 同类 型 的肿 瘤细胞 ,不过其 侵 袭 性 恶 性 黑素 瘤 中 ,肿 瘤 细胞 向真 皮 或皮 下组 织浸 润 中某种类 型 的表现最 为 明显, 占主导地位 。具体 形态特 征
2 1 5 2 2 1 )
【 摘要 】目的
分析皮肤 恶性 黑 色素瘤的 临床病 理特征 。方法

选取 我院2 0 1 3 年8 月~2 o l 5 # - 8 月收 治的
皮肤恶性黑 色素瘤 患者 1 4 例作 为研 究对 象,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皮肤 恶性 黑色素 瘤的 细胞形 态具有 多样性特点 ,具体 主要有 小痣 样细胞、棱形细胞 、透 明细胞 、瘤 巨细胞 、上 皮样 细胞 ;细胞排 列 同样具有 多样性 ,具体有 弥漫状 、束状、巢状、腺泡状 、编 织状 、漩 涡状 、梁状 。结论 皮肤 恶性 黑色素 瘤的组织结构 以及病理形 态有 多样性表 现 ,误诊率较 高,鉴别诊 断应该联合 免疫组织化 学分析 和客观 的病理

恶性黑色素瘤鉴别诊断方法

恶性黑色素瘤鉴别诊断方法

恶性黑色素瘤鉴别诊断方法
一、概述
其实是由皮肤和其他器官黑素细胞产生的肿瘤,一般表现为色素浓重的逐渐增大的结节,周围可绕以红晕。

其发病率不高,但是恶性程度大,比较早就会发生转移,死亡率非常高,所以要早发现早治疗,一般的恶性黑素瘤成年人的发病率很高。

刚开始是色素斑,一般是不均匀的棕色或者黑色,不是很规则,会逐渐扩大,甚至溃破、出血,而且早期很容易发生转移。

二、步骤/方法:
1、恶性黑素瘤可分4种类型,散播性黑素瘤、结节性黑素瘤、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

恶性的黑素瘤的类型,结节型最常见,肿瘤呈结节状突出于皮肤表面,颜色比较一致,一般是黑褐色或者灰红色。

还有蔓延型,这种类型一般在表浅,蔓延型湿疹样恶性黑色素瘤的边缘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呈灰黑色、灰白色,颜色比较多样。

2、还有雀斑型,大家国家比较少见。

这是病变的类型,是由恶性雀斑发展来的。

瘤块附近表皮具有雀斑样特征。

其边缘变极不规则,亦可与蔓延型相似。

本型常于老年面部雀斑病变基础上发生。

3、还有特殊型,肿瘤位于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内,呈小结节状,境界比较清楚,但无包膜,呈现灰白色或灰蓝色,质硬,经常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一旦确诊,应及时作手术切除。

如果有转移的类型。

术后还应配合化疗。

三、注意事项:
对早期没有转移的结节或斑片损害应手术切除,发生血行广泛转移者须遵医嘱采用联合化疗和放射治疗,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例原发性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例原发性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Melan-A 蛋白被称为Tcell-1 识别的MM抗原,本文阳性率为 70.83%。此外角蛋白 、波形蛋白(Vimentin)等也可用于鉴别诊 断。
按照AJCC分期标准,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有 助于判断MM有无远处转移。
MM的发病时间长,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常 易与“色素痣”、“寻常疣”及创伤后色素沉着等相混淆 。临床可使用“ABCDE法则”诊断早期的MM,即:
皮损数量:病灶单发69例,多发9例(8例患者 初诊时同时可见2处皮损,1例患者初诊时有3个皮 损),7例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现象。
症状:破溃的皮损均有轻度到中度的疼痛或瘙痒症状; 未破溃皮损除少数患者偶觉轻微瘙痒外,其余无自觉症 状。
系统检查:7例初诊患者区域浅表淋巴结肿大(其 中腋窝3例,腹股沟2例,肘部1例,腘窝2例),均行 淋巴结活检术,除1例为炎症性改变,其它6例均经病 理证实为肿瘤淋巴结转移。
早期MM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卫星灶、破溃及区域 淋巴结转移,移行转移和远隔转移。常见的远隔转移 部位包括皮肤、淋巴结、肺、脑、肝脏、骨等部位。 发生于非内脏部位远隔转移的患者生存时间要高于内 脏转移者,脑和骨部位的转移者生存期亦短,预后差。
淋巴结转移及转移数目是判断临床分期的重要标准和独 立预后因素。 Andtbacka等认为,肿瘤厚度0.75~ 1mm的ⅠA 或ⅠB患者以及>1mm的患者推荐前哨淋巴结活检。但国内 一般推荐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者及时行淋巴结清扫。对于 无条件开展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单位,可结合影像学检查, 包括区域淋巴结超声和CT检查,来决定是否行淋巴结清扫。MM病 Nhomakorabea分级(期)
治疗:除3例患者因年老体弱、皮损面积过大且出现转移而 仅做活检,未予手术切除,余75例均行原发灶手术切除。32例 甲下及肢端MM行病变指(趾)超关节截肢术,5例行截肢术 (截除平面在跗跖关节或腕掌关节),6例足底负重区皮损行皮 瓣转位修复,7例非负重区皮损行游离皮瓣移植术。术后29例接 受了生物治疗(干扰素α-2b、IL-2等)。9例患者转入肿瘤科进 行联合化疗,2例患者行生物靶向治疗(贝伐珠单抗)。

黑色素瘤病理诊断标准(一)

黑色素瘤病理诊断标准(一)

黑色素瘤病理诊断标准(一)
黑色素瘤病理诊断标准
背景介绍
•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皮肤或其他含有黑色素细胞的部位。

•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正确定义和诊断黑色素瘤的病理标准是确保早期发现和治疗的关键。

病理特点
•黑色素瘤通常表现为皮肤或其他部位的黑色或棕色病变。

•组织学上,黑色素瘤呈现为肿瘤细胞呈现异质性、大小不一的黑色素颗粒。

•黑色素瘤的细胞形态学特点包括核分裂、异型核、星形细胞形态等。

诊断标准
临床特征
•诊断黑色素瘤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病史调查。

•典型的黑色素瘤的特征包括:形状不规则、颜色多变、直径大于6毫米、边界不清晰等。

组织学检查
•组织学特点是确定黑色素瘤诊断的关键。

•根据黑色素瘤的细胞形态学特点进行组织切片观察。

•包括导致异质性的各种肿瘤细胞类型、胞浆内黑色素颗粒的数量和大小等。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以辅助黑色素瘤的诊断。

•通常通过检测黑色素瘤标记物如S-100、HMB45等。

分期和分级
•黑色素瘤通常按照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分期和分级。

•分期依据包括肿瘤的大小、深浅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分级包括分析黑色素瘤的细胞学特征以及组织学上的异质性。

结论
•黑色素瘤的病理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特征、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学等多种手段。

•准确的诊断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和治疗黑色素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医学界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黑色素瘤病理诊断标准,以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皮肤恶性黑素瘤临床病理

皮肤恶性黑素瘤临床病理

雷治平等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萘哌地尔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 第 15 期
·3295·
性以及多样性,缺乏固定的组织机构及生长方式,组织病理上 呈现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等多种细胞形态,大致分为上皮样 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小痣样细胞型及混合细胞型。有人总结 恶性黑素瘤具有 10 种组织结构、14 种细胞形态〔7〕,也有人将恶 性黑素瘤皮肤组织病理分为 14 类,即上皮样细胞型,梭形细胞 型,小痣细胞型,混合细胞型,癌肉瘤样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 血管周围样型,假腺样型,浆细胞型,透明细胞型,横纹肌样型, 巨细胞型,印戒细胞型,气球样细胞型及炎性 MFH 样型〔8,9〕,以 上恶性黑素瘤细胞形态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帮助。借助组 织病理辅助恶性黑素瘤早期诊断,以期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
1 材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收集 2007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 31 例病人, 有皮肤损害,无腋下与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其中男 19 例,女 12 例,年龄 46 ~ 78〔平 均 ( 59. 8 ± 13. 4 ) 〕岁,发 生 于 下 肢 18 例 ( 58. 06% ) ,上肢 9 例( 29. 03% ) ,躯干 2 例( 6. 45% ) ,外阴 1 例 ( 3. 22% ) ,面部 1 例( 3. 22% ) ; 发生于下肢的位于足趾、足底、 足跟部,发生于上肢的位于手掌、手指,皮肤损害为棕褐色、黑 褐色斑块,部分人有结痂、糜烂、溃疡与渗出。追问病史,11 例 有外伤史,包括植物和树木扎伤、擦破伤和慢性摩擦刺激,20 例 无自觉症状,10 例时有灼痛和瘙痒。7 例有色素痣史,且有搔 抓或点痣过程。临床初步诊断为恶性黑素瘤 15 例; 待诊 8 例; 皮肤溃疡 4 例; 色素痣 1 例; 鳞状细胞癌 3 例。 1. 2 组织病理 全部病例切取组织行病理检查,标本以 10% 的中性 甲 醛 溶 液 固 定,石 蜡 包 埋,常 规 制 片 和 苏 木 素-伊 红 ( HE) 染色。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目的:剖析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

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病例共23例,并对其病历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

结果:人体的四肢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常发部位,而多样性则是该病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的一大临床特点。

除此之外,细胞的排列同样也具备多样性这一特征,主要包括巢状以及束状等。

从病理类型上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主要有以下4种:上皮样细胞型;棱形细胞型;小痣样细胞型;混合细胞型。

结论:因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细胞组织结构与病理形态十分多样化,极易误诊,所以,临床在诊断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时,需联合分析其免疫组织与病理组织学,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性,让患者及时接受对症治疗。

标签:鉴别诊断;研究;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病理特征临床恶性肿瘤类疾病中,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比较少见,且多发于四肢。

因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组织结构与形态均具备多样化这一特点,所以,临床在诊断该疾病时多会出现误诊等问题,使得患者无法接受及时的对症治疗,进而导致其病情加重,生存质量大幅度降低。

对此,如何有效鉴别诊断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对患者病情的控制与预后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此次研究,笔者将以23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病患(收录于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为对象,重点分析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收录的23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入选病例都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当中男性患者有14例,女性患者有9例;年龄37~69岁,平均(53.61±7.42)岁;病灶位于上肢者,7例;胸壁部者,1例;外阴者,1例;头面部者,2例;下肢者,9例;颈部者,3例。

本组23例病例中:以细胞组织形态确诊者有7例,经免疫组化确诊者有16例。

恶性黑素瘤——病理改变

恶性黑素瘤——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 恶性⿊素瘤的典型病理特征是在真⽪表⽪交界处不不典型的⿊素细胞增⽣,且瘤细胞侵犯表⽪和真⽪。

瘤细胞呈双相分化,上⽪细胞型与梭形细胞型。

细胞核呈显著异形性,核形怪异。

还可见单核、双核或多核,常见核分裂象。

恶⿊的组织病理形态因不同类型⽽不尽相同。

1.恶性雀斑样痣⿊素瘤:表⽪萎缩,基底层有较多不典型⿊素细胞,并向下侵袭真⽪,瘤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噬⾊素细胞含有相当多的⿊素。

2.浅表扩散性⿊素瘤:表⽪突向下不规则增⽣,真⽪表⽪交界处和真⽪内可见不典型的痣细胞巢,除上⽪细胞型与梭形细胞型的⿊素细胞外,有时表⽪上部还可见少数paget样⿊素细胞。

真⽪炎症细胞浸润明显。

3.结节性⿊素瘤:不典型⿊素细胞垂直向下增⽣侵⼊真⽪,⽽不向表⽪侵犯。

上⽪细胞型的⿊⾊素细胞常排成腺泡状;梭形细胞型则类似成纤维细胞,有时作束状排列。

4.肢端雀斑样痣⿊素瘤:表⽪增厚,含⼤量⾊素的不典型⿊素细胞巢位于表⽪下部,常见梭形⿊素细胞。

表⽪上部也可见paget样的⿊素细胞,真⽪*可见噬⾊素细胞。

⽆⿊素性恶性⿊素瘤的细胞形态结构具备恶⿊特点,HE染⾊中⽆明显⿊素,⽤多巴(Dopa)试验可呈阳性反应,银染⾊可显⽰少量⿊素。

对恶⿊的组织学诊断除了确诊、分型外,还应观察其侵袭程度,瘤细胞侵犯愈深则预后愈差。

通常采⽤Clork深度和Breslow厚度两个主要参数来表⽰。

(1)Clork分级:Ⅰ级:瘤细胞限于表⽪内;Ⅱ级:侵⼊真⽪*;Ⅲ级:充满真⽪*;Ⅳ级:侵⼊真⽪状层;Ⅴ级:侵⼊⽪下脂肪层。

从Ⅰ级到Ⅴ级的5年存活率依次为99%,95%,90%,65%和25%。

(2)Breslow测定法是⽤⽬镜测微器测量肿瘤厚度。

肿瘤厚度与患者5年存活率的关系为:厚度⼩于0.85mm为98%;0.8~1.69mm为90%;1.7~3.59mm为70%;⼤于3.6mm为45%。

恶性黑色素瘤病理特征有什么

恶性黑色素瘤病理特征有什么

恶性黑色素瘤病理特征有什么
一、概述
在人的身体上有广泛的黑色素细胞存在,如果这些黑色素细胞恶性增生都有可能导致恶性黑色素细胞瘤。

这种疾病有的时候可以因为痣细胞增生而导致,发病之后患者的患处的黑色素细胞会不断的增生,而且黑色素分泌会加大,导致患处呈现出很浓的色素堆积。

另外得了这个病以后还会结节产生,在这些结节到周围会有红晕。

本病发病早期容易转移,而且死亡率比较高。

二、步骤/方法:
1、黑色素细胞瘤发病之后会在患处形成一块色素斑。

这种色素斑的颜色通常是棕色的,有的可以是黑色的。

颜色在色素斑上面分布非常不均匀,色素斑的缘不整齐。

随着病情不断发展,色素斑会逐渐扩大,然后突出于皮肤表面。

2、结节型的恶性黑色素细胞瘤最为常见。

这种病发病之后肿瘤的特征是呈现出结节状突起。

在皮肤表面发病的时候很容易诊断出。

此病导致的结节状色素斑一般颜色比较均匀,呈现出褐色或者是灰红色,少数患者可能呈现出无色。

3、结节型恶性黑色素瘤能够形成肿块,这种肿块形状不规则,有时候是息肉状,有时候则是菌状。

而且这种肿块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可以快速增大,最大的可以达到七八厘米左右。

当然除了常见的结节型黑色素瘤之外,还包括了蔓延型黑色素瘤、雀斑型黑色素瘤以及特殊型黑色素瘤。

三、注意事项:
恶性黑色素瘤一旦被确诊之后需要积极做手术切除治疗。

这种疾病早期发现积极治疗,而且没有淋巴或者是血行转移,你把患者的生存率在60%左右。

如果有淋巴或者是血行转移,走患者的生存率仅为20%左右。

不同形态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不同形态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西藏医药2018年第39卷第4期 (总139期)表3 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与病理诊断效能对比组别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超声81.0870.5977.78超声弹性成像87.8491.1888.89χ2 1.749.528 4.444p>0.05<0.05<0.053 讨论甲状腺微小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发病率,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使该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因此,有效提高临床对甲状腺微小癌诊断准确率及具体分型尤为关键[8]。

目前临床多通过使用穿刺活检及超声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其中以穿刺活检的诊断率最高,但该方法会给患者带来一定创伤,且针对微小病灶穿刺很容易失败,因超声诊断具有无创的优点因此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可[9]。

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重要超声技术,与传统超声相比能够将病灶内部的具体信息较好的呈现出来,以根据病灶的弹性系数的差异性易获得病灶具体性质[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正确率高于超声诊断。

表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方法可提高诊正确诊断率,降低误诊率。

主要因临床超声检查的分辨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得到有效提高,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且因本研究中超声诊断探头频率为6~13MHz,为高频率检查,能够清晰的将甲状腺结节处血流图像清晰展现出来,可充分体现生物组织的弹性硬度的改变及组织的异常情况,而当甲状腺结节中出现肿块或肿物时,病灶组织会发生明显变化,此外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甲状腺微小癌中,因甲状腺微小癌多为乳头状癌,其中间质成份较少,病灶组织硬度比正常组织硬,能够与周边正常组织形成较为明显的弹性应变差,因此其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11,12]。

综上所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能够提高甲状腺微小癌准确诊断率,减少误诊漏诊现象,为临床诊疗提供良好依据。

【参考文献】[1]楼军,韩志江,雷志锴,等.各种超声征象联合在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12):1077-1079.[2]吴唯,钱立元,陈学东,等.分化型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附138例报道[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5):627-632.[3]李建如,罗渝昆,李岩密,等.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5,36(9):892-895.[4]彭玉兰,马步云,于波洋,等.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研究现状与进展[J].西部医学,2016,28(4):448-452.[5]林家威,黄顺荣,冯泽荣,等.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诊治的探讨[J].医学综述,2014,20(13):2492-2493.[6]袁华芳,蒋天安,赵齐羽,等.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长径≤5mm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2):151-153.[7]黄品同,洪玉蓉.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36(5):498-500.[8]黄宇虹,陈伟军,梁启硕,等.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9):112-115.[9]黄旴宁,张秋元,刘艳婷.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漏误诊分析[J].海南医学,2014,25(6):900-901.[10]伍士芳,叶新华,雍永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J].江苏医药,2016,42(8):972-973.[11]乔凌云,孙少军.甲状腺微小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彩超弹性成像及应变率值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9):1648-1650.[12]林梅影,金占强.灰阶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评估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甲状腺外浸润[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3):372-375.本文责任编辑 邓长安●基础医学●不同形态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张玮河南省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河南灵宝 472500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形态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点。

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

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

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姜晨霞;管小松;施公胜;陈志伟;李强;吴春【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8(022)009【摘要】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复习5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5例,女性1例,男性4例,年龄48 ~92岁,平均年龄67.2岁.肿瘤起源于鼻腔、皮肤及食管等不同部位.瘤细胞形态多样,呈梭形、上皮样、痣细胞样或泡沫样,排列成巢团状、条索状或疏松网状.免疫组化示瘤细胞表达S-100,不同程度表达HMB45、Melan-A与Vimentin,个别表达CD56和CgA.CK、EMA、CEA、Desmin、NSE、LCA、CD3、CD20、SMA、MyoD 1、Myogenin、Syn等均阴性.5例肿瘤均行Braf、C-kit基因检测,其中1例发现Braf基因V 600E突变,C-kit基因未发现突变.其他肿瘤均未发现Braf与C-kit基因突变.结论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肿瘤,其组织学形态变化大,容易误诊或漏诊.免疫组化标记及基因检测对于明确诊断及指导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总页数】5页(P43-47)【作者】姜晨霞;管小松;施公胜;陈志伟;李强;吴春【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江苏南通,226001;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上海,201900;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江苏南通,226001;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上海,201900;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上海,201900;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上海,201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5【相关文献】1.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 [J], 张明媚2.鼻腔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J], 王彩霞;王燕霞;王晓;王本才3.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 [J], 董建新4.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 [J], 韩方征5.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研究 [J], 张庆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
韩方征
【期刊名称】《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年(卷),期】2017(000)010
【摘要】目的:剖析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病例共23例,并对其病历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人体的四肢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常发部位,而多样性则是该病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的一大临床特点.除此之外,细胞的排列同样也具备多样性这一特征,主要包括巢状以及束状等.从病理类型上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主要有以下4种:上皮样细胞型;棱形细胞型;小痣样细胞型;混合细胞型.结论:因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细胞组织结构与病理形态十分多样化,极易误诊,所以,临床在诊断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时,需联合分析其免疫组织与病理组织学,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性,让患者及时接受对症治疗.
【总页数】2页(P6,20)
【作者】韩方征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山东菏泽27403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 [J], 张明媚
2.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及鉴别诊断分析 [J], 闫振宇;曹学增;买春阳;郝玉华
3.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 [J], 董建新
4.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研究 [J], 张庆华
5.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 [J], 郭晓宁;刘维帅;宫惠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恶性黑色素瘤的表现

恶性黑色素瘤的表现

恶性黑色素瘤的表现
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表现绝大多数为皮肤痣及黏膜黑斑;发生恶变时,则迅速长大,色素增多,为黑色或深褐色,呈放射状扩展;在肿瘤周
围及基底有色素沉着加剧的增生浸润现象,病变内或周围出现结节
(卫星结节),表面发生溃疡,易出血和疼痛,并有所属区域的淋巴
结突然增大。

口腔内恶性黑色素瘤较为恶性。

多发生于牙龈、腭及颊部的黏膜。

肿瘤呈蓝黑色,为扁平结节状或乳突状的肿块,生长迅速,常向四周
扩散,并浸润至黏膜下及骨组织内,引起牙槽突及颌骨破坏,使牙发
生松动。

如肿瘤向后发展,可造成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

恶性黑色素瘤常发生广泛转移,约70%早期转移至区域性淋巴结。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肿瘤又可经血流转移至肺、肝、骨、脑等器官,其远处转移率可高达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22卷第9期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43 •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姜晨霞1管小松2施公胜1陈志伟2李强2吴春2(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江苏南通,226001;2.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上海,201900)摘要: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

方法复习5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本组5例,女性1例,男性4例,年龄48~92岁,平均年龄67.2岁。

肿瘤起源于鼻腔、皮肤及食管等不同部位。

瘤细胞形态多样,呈梭形、上皮样、痣细胞样或泡沫样,排列成巢团状、条索状或疏松网状。

免疫组化示瘤细胞表达 S-100,不同程度表达 H M B45、M e l a n-A与 V i m e n t i n,个别表达 C D56和 C g A。

C K、E M A、C E A、D e s m i n、N S E、L C A、C D3、C D20、S M A、M y〇D l、M y〇g e n i n、S y n等均阴性。

5例肿瘤均行B m f、C-k i t基因检测,其中1例发现B r n f基因V 600E突变,C-k it基因未发现突变。

其他肿瘤均未发现B r n f与C-k i t基因突变。

结论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肿瘤,其组织学形态变化大,容易误诊或漏诊。

免疫组化标记及基因检测对于明确诊断及指导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免疫组化;基因检测;B r n f; C-k i t;靶向治疗中图分类号:R 73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353(2018)09-043-05D0I:10. 7619/j c m p. 201809011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differentialdiagnosis of malignant melanomaJIA N G Chenxia 1,G U A N Xiaosong2,SHI Gongslieng 1,C H E N Zhiw ei2,L I Q iang2,W U C hun2(1.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Jiangsu,226001 ;2. Shanghai Histopathology Diagnosis Center,Shanghai,201900)A B S T R A C T;O 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immunohisto-chemistry,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malignant melanoma.M ethods The data of5 cases were reviewed.Results Out of5 patients, 1patient was female and4 were m ales,aged 48 from 92 years (mean age of67. 2 years).Tumors originated from different sites,such as nose,skin and esophagus.Microscopically,the tumor cells were various in morphology from spindle,epithelioid,nevus alike cells to foam alike cells,arranged in nests,stripes or loose nets.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 showed positive expressions in S-100,HMB45 in lan-A o r Vimentin,individually expression CD56 and CgA.However,the levels of C K,E M A,C E A,Desmin,N SE,L C A,CD3,CD20,SM A,MyoD 1,Myogenin and Syn were negatively expressed. Braf and C-kit gene tests w ere applied in all cases,however,only one case was detected with Braf gene V600E mutation.No case was found with C-kit gene mutations.Conclusion Malignant mela­noma is a kind of highly i nvasive tumor,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ly changed morphology and easily misdiagnosis or missed diagnosis.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genetic testing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diagnosis and targeted therapy.K E Y W O R D S;malignant melanoma;immunohistochemistry;genetic testing;Braf;C-kit;targeted therapy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在临床 中发病率不高,但预后很差,其组织学形态多样,需要与一些与其形态相似的肿瘤进行鉴别。

近年 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恶性黑色素瘤的收稿日期:2017 -10 - 22 录用日期:2017-12-15通信作者:吴春• 44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第22卷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热点,靶向药物的使用能使一 些患者明显获益。

本研究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 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要点,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2015—2016年明确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 资料5例。

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 埋、4 p m厚切片及H E染色,观察肿瘤的组织形 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

所有病例行B ra f基因和 C-k it基因检测。

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二步法,抗体包括C K、EM A、C E A、Vimentin、L C A、CD3、CD20、HMB45、M elan-A、S-100、Desmin、SM A、MyoD1、Myogenin、C gA、Syn。

基因检测采用 Arms 测序法与Sangei•测序法。

2结果2.1临床特点本组5例,女性1例,男性4例,年龄48 ~ 92岁,平均年龄67.2岁。

例1,女,75岁,发病部 位左侧鼻腔,肿瘤大小1 5 cm X1cm X0. 2 cm,临床表现为左侧鼻腔肿胀、鼻塞2月余。

例2,男,72岁,发病部位右颈前三角区,直径约1cm,临床表现为右面颊黑痣冷冻术后1年,发现右颈 前三角区肿块及右颈部淋巴结肿大1周。

例3, 男,49岁,发病部位右足蹿趾,肿瘤大小2.5 cm X 1.5 c m x0. 6cm,临床表现为右足蹿趾肿痛8个 月,加重、流血1d。

例4,男,92岁,发病部位左 足蹿趾,肿瘤大小2. 5 cm X2. 5 cm X2 cm,临床 表现为左足蹿趾红肿、疼痛1年。

例5,男,48岁,发病部位食管,肿瘤大小3 cm X2 cm X 1cm,临床表现为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不畅,症 状呈进行性加重2月余,伴有嗳气。

2.2病理检查送检肿瘤组织大小不一,最大径1 ~3 cm,境 界大多不清,个别病例相对境界清楚。

切面灰褐 色,质地中等或松脆。

序号1巨检显示:淡褐色 扁平组织一块,大小1 5 cm X1cm X0. 2 cm,切 面灰褐色,质地中等。

镜下检查显示:肿瘤组织 呈巢团状分布,周围有纤维分隔,细胞丰富密集,多呈圆形,部分为多角形,核大深染,胞浆少,可见 红染的核仁。

部分瘤细胞核偏位,浆红染,细胞异 型明显(图l a)。

免疫组化:只皿丑45(+)、皿《^!- A (+/-)、S-100 (+)、Vimentin (- )、CD56(+ )、N S E( - )、C g A( +/ - )、Syn( - )、A E1/3 (-)、LCA( - )、CD3 ( - )、CD20 ( - )、Desmin (-)、Myogenin(-)。

序号2巨检显示:淡黄不整形组织一块,大 小6c m X5 c m X2.2cm,切面见1c m淡褐色结 节,境界尚清;距结节0.1c m处见涎腺组织。

镜 下检查显示:肿瘤组织丰富密集,呈巢团状或条 索状浸润性生长。

细胞中等大小,呈上皮样,胞浆 丰富,淡红染,部分细胞呈泡沫样;核多为圆形、卵圆形,居中,少数呈肾形、偏位,红染的核仁明 显,病理性核分裂像易见(图1b)。

免疫组化: HMB45 (灶性 +)、Melan-A (+)、S-100 (+)、Vimentin( + )、CK( - )、EMA( - )、CEA(-)、LCA( -)、CD3( -)、CD20 ( - )、MSA( - )、PCNA (80%,+)、P53(30%,+)。

序号3巨检显示:灰褐色扁平状组织2块,大小分别为 1• 5 cm X1. 4 cm X0. 4 cm、1cm X 0.9 c m X0. 2 cm,切面灰褐色,质地中等。

镜下 检查:肿瘤组织成片分布,有的区域成疏松网状,细胞之间空隙明显。

有的区域细胞略密集。

瘤细 胞呈梭形、多边形或上皮样,胞浆淡染,有一定异 型性,侵犯鳞状上皮,形成坏死层(图1)。

免疫 组化:HMB45 (- )、Melan-A (+/-)、S-100 (+ )、Vimentin( + )、A E1/3( - )、CAM5.2(-)、SM A( - )、P63( +/-)、CD34(血管内皮+ )。

序号4巨检显示:灰褐色椭圆形肿块一个,大小2.5 cm X2. 5 cm X2 cm,未见包膜;切面灰 褐色、实性,质地松脆。

镜下检查显示:弥漫浸润 性生长,呈巢团状、梁索状或单个散在分布。

瘤细 胞呈痣细胞样,圆形、胖梭形,核卵圆形,略偏位,浆红染,可见红核仁,偶见瘤巨细胞,病理性核分 裂像易见,侵犯表面鳞状上皮,并见大片坏死(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