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参考答案第5章

大学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参考答案第5章

第五章 化学平衡一.基本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等温式的各种形式,并会用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2.了解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掌握标准平衡常数的各种表示形式和计算方法。

3.掌握标准平衡常数K 与r m G ∆在数值上的联系,熟练用热力学方法计算r m G ∆,从而获得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

4.了解标准摩尔生成Gibbs 自由能f m G ∆的定义和它的应用。

5.掌握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记住van ’t Hoff 公式及其应用。

6.了解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把本章放在多组分系统之后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多组分系统中介绍的化学势的概念和各种表示方式,来导出化学反应等温式,从而用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本章又用到了反应进度的概念,不过其值处在0 1 mol -的区间之内。

因为在利用化学势的表示式来计算反应的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时,是将化学势看作为一个定值,也就是在有限的反应系统中,化学进度为d ξ,如果在一个很大的系统中, 1 mol ξ=。

严格讲,标准平衡常数应该用绝对活度来定义,由于本教材没有介绍绝对活度的概念,所以利用标准态化学势来对标准平衡常数下定义,其含义是一样的。

从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式可知,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化学势一样,都仅是温度的函数,因为压力已指定为标准压力。

对于液相反应系统,标准平衡常数有其相应的形式。

对于复相化学反应,因为纯的凝聚态物质本身就作为标准态,它的化学势就是标准态化学势,已经归入r m G ∆中,所以在计算标准平衡常数时,只与气体物质的压力有关。

学习化学平衡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知道如何计算平衡常数,了解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能找到一个经济合理的反应条件,为科研和工业生产服务。

而不要过多地去考虑各种浓度表示式和各种平衡常数表示式之间的换算,否则会把自己搞糊涂了,反而没抓住主要内容。

由于标准平衡常数与r m G ∆在数值上有联系,r m ln p G RT K ∆=-,所以有了r m G ∆的值,就可以计算p K 的值。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_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_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三.思考题参考答案1.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所以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

这说法对吗? 答:前半句是对的,但后半句是错的。

因为不可逆过程不一定是自发的,如不可逆压缩过程就是一个不自发的过程。

2.空调、冰箱不是可以把热从低温热源吸出、放给高温热源吗,这是否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矛盾呢?答:不矛盾。

Claususe 说的是:“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而冷冻机系列,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了高温物体,环境做了电功,却得到了热。

而热变为功是个不可逆过程,所以环境发生了变化。

3.能否说系统达平衡时熵值最大,Gibbs 自由能最小?答:不能一概而论,这样说要有前提,即:绝热系统或隔离系统达平衡时,熵值最大。

等温、等压、不做非膨胀功,系统达平衡时,Gibbs 自由能最小。

也就是说,使用判据时一定要符合判据所要求的适用条件。

4.某系统从始态出发,经一个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终态。

为了计算熵值,能否设计一个绝热可逆过程来计算?答:不可能。

若从同一始态出发,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两个过程的终态绝不会相同。

反之,若有相同的终态,两个过程绝不会有相同的始态。

所以只有设计一个除绝热以外的其他可逆过程,才能有相同的始、终态。

5.对处于绝热钢瓶中的气体,进行不可逆压缩,这过程的熵变一定大于零,这说法对吗?答:对。

因为是绝热系统,凡是进行一个不可逆过程,熵值一定增大,这就是熵增加原理。

处于绝热钢瓶中的气体,虽然被压缩后体积会减小,但是它的温度会升高,总的熵值一定增大。

6.相变过程的熵变,可以用公式H S T∆∆=来计算,这说法对吗? 答:不对,至少不完整。

一定要强调是等温、等压可逆相变,H ∆是可逆相变时焓的变化值(,R p H Q ∆=),T 是可逆相变的温度。

7.是否,m p C 恒大于,m V C ?答:对气体和绝大部分物质是如此。

但有例外,4摄氏度时的水,它的,m p C 等于,m V C 。

大学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参考答案第7章

大学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参考答案第7章

第七章化学反应动力学一.基本要求1.掌握化学动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速率的定义、反应级数、速率系数、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和反应机理等。

2.掌握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共同特点,特别是一级反应和a = b的二级反应的特点。

学会利用实验数据判断反应的级数,能熟练地利用速率方程计算速率系数和半衰期等。

3.了解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Arrhenius经验式的4种表达形式,学会运用Arrhenius经验式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4.掌握典型的对峙、平行、连续和链反应等复杂反应的特点,学会用合理的近似方法(速控步法、稳态近似和平衡假设),从反应机理推导速率方程。

学会从表观速率系数获得表观活化能与基元反应活化能之间的关系。

5.了解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基本内容,会利用两个理论来计算一些简单反应的速率系数,掌握活化能与阈能之间的关系。

了解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优缺点。

6.了解催化反应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酶催化反应的特点和催化剂之所以能改变反应速率的本质。

7.了解光化学反应的基本定律、光化学平衡与热化学平衡的区别,了解光敏剂、量子产率和化学发光等光化反应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与热力学不同,它没有以定律的形式出现,而是表现为一种经验规律,反应的速率方程要靠实验来测定。

又由于测定的实验条件限制,同一个反应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可能会得到不同的速率方程,所以使得反应速率方程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使动力学的处理变得比较复杂。

反应级数是用幂函数型的动力学方程的指数和来表示的。

由于动力学方程既有幂函数型,又有非幂函数型,所以对于幂函数型的动力学方程,反应级数可能有整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或小数之分。

对于非幂函数型的动力学方程,就无法用简单的数字来表现其级数。

对于初学者,要求能掌握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主要是一级反应、a = b的二级反应和零级反应的动力学处理方法及其特点。

大学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参考答案第6章

大学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参考答案第6章

第六章相平衡一.基本要求1.掌握相平衡的一些基本概念,会熟练运用相律来判断系统的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数。

2.能看懂单组分系统的相图,理解相图中的点、线和面的含义及自由度,知道相图中两相平衡线的斜率是如何用Clapeyron方程和Clausius-Clapeyron方程确定的,了解三相点与凝固点的区别。

3.能看懂二组分液态混合物的相图,会在两相区使用杠杆规则,了解蒸馏与精馏的原理,知道最低和最高恒沸混合物产生的原因。

4.了解部分互溶双液系和完全不互溶双液系相图的特点,掌握水蒸汽蒸馏的原理。

5.掌握如何用热分析法绘制相图,会分析低共熔相图上的相区、平衡线和特殊点所包含的相数、相的状态和自由度,会从相图上的任意点绘制冷却时的步冷曲线。

了解二组分低共熔相图和水盐相图在湿法冶金、别离和提纯等方面的应用。

6.了解生成稳定化合物、不稳定化合物和形成固溶体相图的特点,知道如何利用相图来提纯物质。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相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一定要详细了解相律的推导,而必须理解相律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以及如何求算组分数,并能熟练地运用相律。

水的相图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相图,要把图中的点、线、面的含义搞清楚,知道确定两相平衡线的斜率,学会进行自由度的分析,了解三相点与凝固点的区别,为以后看懂相图和分析相图打好基础。

超临界流体目前是别离和反应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了解一些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在萃取方面的应用例子,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相图是二组分系统中最基本的相图,要根据纵坐标是压力还是温度来确定气相区和液相区的位置,理解气相和液相组成为什么会随着压力或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了解各区的条件自由度〔在二组分相图上都是条件自由度〕,为以后看懂复杂的二组分相图打下基础。

最高〔或最低〕恒沸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是混合物,这混合物与化合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恒沸混合物含有两种化合物的分子,恒沸点的温度会随着外压的改变而改变,而且两种分子在气相和液相中的比例也会随之而改变,即恒沸混合物的组成也会随着外压的改变而改变,这与化合物有本质的区别。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 课后习题详解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   课后习题详解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课后习题详解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电化学III.思考问题的参考答案1.什么是正极?什么是负极?两者有什么不同?什么是阴极?什么是阳极?两者有什么不同?答:比较电池中两个电极的电极电位。

高电位的电极称为正极,低电位的电极称为负极。

电流总是从高电位的正极流向低电位的负极。

从负极到正极,电子的流动方向与电流的流动方向正好相反。

根据电极上进行的具体反应,发生还原作用的电极称为阴极,发生氧化作用的电极称为阳极。

在原电池中,阳极因电势低,所以是负极。

阴极因电势高,所以是正极;在电解池中,阳极就是正极,阴极就是负极。

2.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如何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变化?答:要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情况来讨论。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是指单位长度和单位截面积的离子导体所具有的电导。

对于强电解质,如hcl,h2so4,naoh等,溶液浓度越大,参与导电的离子越多,则其电导率会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但是,当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电解质的解离度下降,再加上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离子的迁移速率降低,所以电导率在达到一个最大值后,会随着浓度的升高反而下降。

对于中性盐,如kcl等,由于受饱和溶解度的限制,在到达饱和浓度之前,电导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对于弱电解质溶液,由于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固定值,因此当电解质浓度增加时,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弱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不大,始终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

3.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加有什么变化?答:我们应该分两种情况来讨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是指在单位距离的两个电极之间放置含有1mol电解质的溶液的电导率。

由于溶液中导电物质的量为1mol,对于强电解质,当浓度降低时,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正负离子的迁移速度加快,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也相应增加。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沉文霞 南京大学)课后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沉文霞 南京大学)课后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沉文霞南京大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气体一.基本要求1.了解低压下气体的几个经验定律;2.掌握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能熟练使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3.掌握理想气体混合物组成的几种表示方法,注意Dalton分压定律和Amagat 分体积定律的使用前提;4.了解真实气体p Vm图的一般形状,了解临界状态的特点及超临界流体的应用;5.了解van der Waals气体方程中两个修正项的意义,并能作简单计算。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本章是为今后用到气体时作铺垫的,几个经验定律在先行课中已有介绍,这里仅是复习一下而已。

重要的是要理解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掌握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因为了解了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就可以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实际气体作为理想气体处理而不致带来太大的误差。

通过例题和习题,能熟练地使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掌握p,V,T和物质的量n几个物理量之间的运算。

物理量的运算既要进行数字运算,也要进行单位运算,一开始就要规范解题方法,为今后能准确、规范地解物理化学习题打下基础。

掌握Dalton分压定律和Amagat分体积定律的使用前提,以免今后在不符合这种前提下使用而导致计算错误。

在教师使用与“物理化学核心教程”配套的多媒体讲课软件讲课时,要认真听讲,注意在Power Point动画中真实气体的p Vm图,掌握实际气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液化,临界点是什么含义等,为以后学习相平衡打下基础。

三.思考题参考答案1.如何使一个尚未破裂而被打瘪的乒乓球恢复原状?采用了什么原理?答:将打瘪的乒乓球浸泡在热水中,使球的壁变软,球中空气受热膨胀,可使其恢复球状。

采用的是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2.在两个密封、绝热、体积相等的容器中,装有压力相等的某种理想气体。

试问,这两容器中气体的温度是否相等?答:不一定相等。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若物质的量相同,则温度才会相等。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习题答案5-8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习题答案5-8

第五章 化学平衡一.基本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等温式的各种形式,并会用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2.了解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掌握标准平衡常数的各种表示形式和计算方法。

3.掌握标准平衡常数K 与r m G ∆在数值上的联系,熟练用热力学方法计算r m G ∆,从而获得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

4.了解标准摩尔生成Gibbs 自由能f m G ∆的定义和它的应用。

5.掌握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记住van ’t Hoff 公式及其应用。

6.了解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把本章放在多组分系统之后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多组分系统中介绍的化学势的概念和各种表示方式,来导出化学反应等温式,从而用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本章又用到了反应进度的概念,不过其值处在0 1 mol -的区间之内。

因为在利用化学势的表示式来计算反应的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时,是将化学势看作为一个定值,也就是在有限的反应系统中,化学进度为d ξ,如果在一个很大的系统中, 1 mol ξ=。

严格讲,标准平衡常数应该用绝对活度来定义,由于本教材没有介绍绝对活度的概念,所以利用标准态化学势来对标准平衡常数下定义,其含义是一样的。

从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式可知,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化学势一样,都仅是温度的函数,因为压力已指定为标准压力。

对于液相反应系统,标准平衡常数有其相应的形式。

对于复相化学反应,因为纯的凝聚态物质本身就作为标准态,它的化学势就是标准态化学势,已经归入r m G ∆中,所以在计算标准平衡常数时,只与气体物质的压力有关。

学习化学平衡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知道如何计算平衡常数,了解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能找到一个经济合理的反应条件,为科研和工业生产服务。

而不要过多地去考虑各种浓度表示式和各种平衡常数表示式之间的换算,否则会把自己搞糊涂了,反而没抓住主要内容。

由于标准平衡常数与r m G ∆在数值上有联系,r m ln p G RT K ∆=-,所以有了r m G ∆的值,就可以计算p K 的值。

大学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参考答案

第八章电化学一.基本要求1.理解电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异同点,电极的阴、阳、正、负的定义,离子导体的特点和Faraday 定律等。

2.掌握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定义、计算、与浓度的关系及其主要应用等。

了解强电解质稀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离子平均活度和平均质量摩尔浓度的定义,掌握离子强度的概念和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的理论计算。

3.了解可逆电极的类型和正确书写电池的书面表达式,会熟练地写出电极反应、电池反应,会计算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

4.掌握电动势测定的一些重要应用,如:计算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计算电池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求难溶盐的活度积和水解离平衡常数,求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因子和测定溶液的pH等。

5.了解电解过程中的极化作用和电极上发生反应的先后次序,具备一些金属腐蚀和防腐的基本知识,了解化学电源的基本类型和发展趋势。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在学习电化学时,既要用到热力学原理,又要用到动力学原理,这里偏重热力学原理在电化学中的应用,而动力学原理的应用讲得较少,仅在电极的极化和超电势方面用到一点。

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不同,电解质溶液中有离子存在,而正、负离子总是同时存在,使溶液保持电中性,所以要引入离子的平均活度、平均活度因子和平均质量摩尔浓度等概念。

影响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的因素有浓度和离子电荷等因素,而且离子电荷的影响更大,所以要引进离子强度的概念和Debye-Hückel 极限定律。

电解质离子在传递性质中最基本的是离子的电迁移率,它决定了离子的迁移数和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等。

在理解电解质离子的迁移速率、电迁移率、迁移数、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等概念的基础上,需要了解电导测定的应用,要充分掌握电化学实用性的一面。

电化学在先行课中有的部分已学过,但要在电池的书面表示法、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的写法、电极电势的符号和电动势的计算方面进行规范,要全面采用国标所规定的符号,以便统一。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习题答案5-8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习题答案5-8

第五章 化学平衡一.基本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等温式的各种形式,并会用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2.了解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掌握标准平衡常数的各种表示形式和计算方法。

3.掌握标准平衡常数K 与r m G ∆在数值上的联系,熟练用热力学方法计算r m G ∆,从而获得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

4.了解标准摩尔生成Gibbs 自由能f m G ∆的定义和它的应用。

5.掌握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记住van ’t Hoff 公式及其应用。

6.了解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把本章放在多组分系统之后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多组分系统中介绍的化学势的概念和各种表示方式,来导出化学反应等温式,从而用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本章又用到了反应进度的概念,不过其值处在0 1 mol -的区间之内。

因为在利用化学势的表示式来计算反应的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时,是将化学势看作为一个定值,也就是在有限的反应系统中,化学进度为d ξ,如果在一个很大的系统中, 1 mol ξ=。

严格讲,标准平衡常数应该用绝对活度来定义,由于本教材没有介绍绝对活度的概念,所以利用标准态化学势来对标准平衡常数下定义,其含义是一样的。

从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式可知,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化学势一样,都仅是温度的函数,因为压力已指定为标准压力。

对于液相反应系统,标准平衡常数有其相应的形式。

对于复相化学反应,因为纯的凝聚态物质本身就作为标准态,它的化学势就是标准态化学势,已经归入r m G ∆中,所以在计算标准平衡常数时,只与气体物质的压力有关。

学习化学平衡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知道如何计算平衡常数,了解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能找到一个经济合理的反应条件,为科研和工业生产服务。

而不要过多地去考虑各种浓度表示式和各种平衡常数表示式之间的换算,否则会把自己搞糊涂了,反而没抓住主要内容。

由于标准平衡常数与r m G ∆在数值上有联系,r m ln p G RT K ∆=-,所以有了r m G ∆的值,就可以计算p K 的值。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沉文霞-南京大学)最全课后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沉文霞-南京大学)最全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气体2.将温度为300 K ,压力为1800 kPa 的钢瓶中的氮气,放一部分到体积为20 3dm 的贮气瓶中,使贮气瓶压力在300 K 时为100 kPa ,这时原来钢瓶中的压力降为1600kPa (假设温度未变)。

试求原钢瓶的体积。

仍假设气体可作为理想气体处理。

解: 设钢瓶的体积为V ,原有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n ,剩余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n ,放入贮气瓶中的气体物质的量为n 。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11pV n RT =22p V n RT = 121212()p V p V V n n n p p RT RT RT=-=-=- 333311100 kPa 2010 m 0.80 mol 8.314 J mol K 300 Kp V n RT ---⨯⨯===⋅⋅⨯ 12nRT V p p =- 1130.80 mol 8.314 J mol K 300 K 9.98 dm (1 800 1 600) kPa--⨯⋅⋅⨯==-5.有氮气和甲烷(均为气体)的气体混合物100 g ,已知含氮气的质量分数为0.31。

在420 K 和一定压力下,混合气体的体积为9.95 3dm 。

求混合气体的总压力和各组分的分压。

假定混合气体遵守Dalton 分压定律。

已知氮气和甲烷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28 g mol -⋅和116 g mol -⋅。

解: 混合气体中,含氮气和甲烷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N 10.31100 g 1.11 mol 28 g mol m n M -⨯===⋅ 4CH 1(10.31)100 g 4.31 mol 16 g mol n --⨯==⋅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nRT p V= 1133(1.11 4.31) mol 8.314 J mol K 420 K 9.9510 m---+⨯⋅⋅⨯=⨯ 1 902 kPa =混合气体中,氮气和甲烷气的分压分别为22224N N N N CH n p x p p n n ==⨯+总总 1.11 1 902 kPa 389.5 kPa 1.11 4.31=⨯=+ 4CH (1902389.5) kPa 1 512.5 kPa p =-=12.在一个容积为0.5.3m 的钢瓶内,放有16 kg 温度为500 K 的4CH (g),试计算容器内的压力。

大学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参考答案第4章

大学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参考答案第4章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一.基本要求1.了解混合物的特点,熟悉多组分系统各种组成的表示法。

2.掌握偏摩尔量的定义和偏摩尔量的加和公式及其应用。

3.掌握化学势的狭义定义,知道化学势在相变和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4.掌握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了解气体标准态的含义。

5.掌握Roult定律和Henry定律的含义及用处,了解它们的适用条件和不同之处。

6.了解理想液态混合物的通性及化学势的表示方法,了解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示法。

7.了解相对活度的概念,知道如何描述溶剂的非理想程度,和如何描述溶质在用不同浓度表示时的非理想程度。

8.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会利用依数性来计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混合物是多组分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各组分平等共存,服从同一个经验规律(即Rault定律),所以处理起来比较简单。

一般是先掌握对混合物的处理方法,然后再扩展到对溶剂和溶质的处理方法。

先是对理想状态,然后扩展到对非理想的状态。

偏摩尔量的定义和化学势的定义有相似之处,都是热力学的容量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任一物质B的物质的量的偏微分。

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即偏微分的下标上,这一点初学者很容易混淆,所以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区别。

偏摩尔量的下标是等温、等压和保持除B以外的其他组成不变(C B)。

化学势的下标是保持热力学函数的两个特征变量和保持除B以外的其他组成不变。

唯独偏摩尔ibbs自G由能与狭义化学势是一回事,因为Gibbs自由能的特征变量是,T p,偏摩尔量的下标与化学势定义式的下标刚好相同。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公式,比以前恒定组成封闭系统的基本公式,在d n时所引起的相应热最后多了一项,这项表示某个组成B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B力学函数值的改变。

最后一项中化学势B μ是常数,说明B d n 的改变并不是随意的,在数量一定的系统中只发生了B d n 的变化,或在数量很大的系统中改变了1 mol ,这样才能维持B μ不变。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_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_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

第六章 相平衡三.思考题参考答案1.硫氢化铵4NH HS(s)的分解反应:① 在真空容器中分解;② 在充有一定3NH (g)的容器中分解,两种情况的独立组分数是否一样?答: 两种独立组分数不一样。

在①中,C =1。

因为物种数S 为3,但有一个独立的化学平衡和一个浓度限制条件,所以组分数等于1。

在②中,物种数S 仍为3,有一个独立的化学平衡,但是浓度限制条件被破坏了,两个生成物之间没有量的限制条件,所以独立组分数C =2。

2.纯的碳酸钙固体在真空容器中分解,这时独立组分数为多少?答: 碳酸钙固体的分解反应为 32CaCO (s)CaO(s)CO (g)+物种数为3,有一个平衡限制条件,但没有浓度限制条件。

因为氧化钙与二氧化碳不处在同一个相,没有摩尔分数的加和等于1的限制条件,所以独立组分数为2。

3.制水煤气时有三个平衡反应,求独立组分数C ?(1) H 2O(g)+ C(s)= H 2(g)+ CO(g)(2) CO 2(g)+ H 2(g)= H 2O(g)+ CO(g)(3) CO 2(g)+ C(s)= 2CO(g)答: 三个反应中共有5个物种,5S =。

方程(1)可以用方程(3)减去(2)得到,因而只有2个独立的化学平衡,2R =。

没有明确的浓度限制条件,所以独立组分数3C =。

4.在抽空容器中,氯化铵的分解平衡,43NH Cl(s)NH (g)HCl(g)+。

指出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数?答:反应中有三个物种,一个平衡限制条件,一个浓度限制条件,所以独立组分数为1,相数为2。

根据相律,自由度为1。

即分解温度和分解压力两者之中只有一个可以发生变化。

5.在含有氨的容器中氯化铵固体分解达平衡,43NH Cl(s)NH (g)HCl(g)+。

指出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答: 反应中有三个物种,一个平衡限制条件,没有浓度限制条件。

所以独立组分数为2,相数为2,自由度为2。

6.碳和氧在一定条件下达成两种平衡,指出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数。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_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_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

第八章电化学三.思考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正极?什么是负极?两者有什么不同?什么是阴极?什么是阳极?两者有什么不同?答:比较电池中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电势高的电极称为正极,电势低的电极称为负极。

电流总是从电势高的正极流向电势低的负极,电子的流向与电流的流向刚好相反,是从负极流向正极。

根据电极上进行的具体反应,发生还原作用的电极称为阴极,发生氧化作用的电极称为阳极。

在原电池中,阳极因电势低,所以是负极。

阴极因电势高,所以是正极;在电解池中,阳极就是正极,阴极就是负极。

2.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加有什么变化?答:要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情况来讨论。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是指单位长度和单HCl, H SO, NaOH等,溶液浓位截面积的离子导体所具有的电导。

对于强电解质,如24度越大,参与导电的离子越多,则其电导率会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但是,当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电解质的解离度下降,再加上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离子的迁移速率降低,所以电导率在达到一个最大值后,会随着浓度的升高反而下降。

对于中性盐,如KCl等,由于受饱和溶解度的限制,在到达饱和浓度之前,电导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对于弱电解质溶液,因为在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常数有定值,所以在电解质的浓度增加的情况下,其离子的浓度还是基本不变,所以弱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不显著,一直处于比较低的状态。

3.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加有什么变化?答:要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情况来讨论。

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是指,将含有1 mol电解质的溶液,置于相距为单位距离的两个电极之间所具有的电导。

由于溶液中导电物质的量已给定,都为1mol,所以,对于强电解质,当浓度降低时,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正、负离子的迁移速率加快,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会随之而升高。

但不同的电解质,摩尔电导率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升高的程度也大不相同。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习题答案5-8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习题答案5-8

四.概念题参考答案1.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膨胀功的条件下,当反应的1r m 5 kJ mol G -∆=⋅时,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为( )(A) 正向自发进行 (B) 逆向自发进行(C) 无法判断 (D) 反应不能进行答:(C)。

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要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膨胀功的条件下r m G ∆的变化值,而不能用r m G ∆的值。

除非该反应是在标准压力下进行,则r m 0G ∆>,反应能逆向自发进行。

或者r m G ∆是一个绝对值很大的负值,改变压力商也不可能改变r m G ∆的符号,则r m G ∆也小于零,这时可以估计反应能自发正向进行。

2.理想气体混合物在化学反应达平衡时,应该使用下列哪个关系式 ( )(A )r m ln p G RT K ∆=- (B )r m ln p G RT K ∆=-(C )r m ln x G RT K ∆=- (D )r m ln c G RT K ∆=-答:(B )。

根据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对数项中用B /p p 表示,在化学反应等温式中,对数项中是压力商p Q ,达平衡时,是平衡时的压力商,所以标准平衡常数是p K ,相应的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为r m G ∆。

3.理想气体反应23CO(g)2H (g)CH OH(g)+=的r m G ∆与温度T 的关系为:1r m /(J mol )21 66052.92/K G T -∆⋅=-+。

若要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1,则应控制的反应温度为( )(A) 必须低于℃ (B) 必须高于409.3 K(C) 必须低于409.3 K (D) 必须等于409.3 K答:(C)。

r m G ∆与标准平衡常数p K 的关系式为r m ln p G RT K ∆=-,要使1p K =,则r m 0G ∆=。

从已知的关系式,解得409.3 K T =。

要使反应在标准压力下能自发正向进行,r m G ∆必须小于零,所以,根据已知的关系式,反应温度必须低于409.3 K 。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习题答案5-8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习题答案5-8

四.概念题参考答案1.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膨胀功的条件下,当反应的1r m 5 kJ mol G -∆=⋅ 时,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为 ( ) (A) 正向自发进行 (B) 逆向自发进行(C) 无法判断 (D) 反应不能进行答:(C)。

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要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膨胀功的条件下r m G ∆的变化值,而不能用r m G ∆ 的值。

除非该反应是在标准压力下进行,则r m 0G ∆>,反应能逆向自发进行。

或者r m G ∆是一个绝对值很大的负值,改变压力商也不可能改变r m G ∆的符号,则r m G ∆也小于零,这时可以估计反应能自发正向进行。

2.理想气体混合物在化学反应达平衡时,应该使用下列哪个关系式? ( ) (A )r m ln p G RT K ∆=-(B )r m ln p G RT K ∆=-(C )r m ln x G RT K ∆=- (D )r m ln c G RT K ∆=-答:(B )。

根据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对数项中用B /p p表示,在化学反应等温式中,对数项中是压力商p Q ,达平衡时,是平衡时的压力商,所以标准平衡常数是p K,相应的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为r m G ∆。

3.理想气体反应23CO(g)2H (g)CH OH(g)+=的r m G ∆与温度T 的关系为:1r m /(J mol )21 66052.92/K G T -∆⋅=-+ 。

若要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1,则应控制的反应温度为 ( ) (A) 必须低于409.3℃ (B) 必须高于409.3 K (C) 必须低于409.3 K (D) 必须等于409.3 K答:(C)。

r m G ∆与标准平衡常数p K的关系式为r m ln p G RT K ∆=-,要使1p K =,则r m 0G ∆=。

从已知的关系式,解得409.3 K T =。

要使反应在标准压力下能自发正向进行,r m G ∆必须小于零,所以,根据已知的关系式,反应温度必须低于409.3 K 。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三.思考题参考答案1.偏摩尔量与摩尔量有什么异同?答:对于单组分系统,只有摩尔量,而没有偏摩尔量。

或者说,在单组分系统中,偏摩尔量就等于摩尔量。

只有对多组分系统,物质的量也成为系统的变量,当某物质的量发生改变时,也会引起系统的容量性质的改变,这时才引入了偏摩尔量的概念。

系统总的容量性质要用偏摩尔量的加和公式计算,而不能用纯的物质的摩尔量乘以物质的量来计算。

2.什么是化学势?与偏摩尔量有什么区别?答:化学势的广义定义是:保持某热力学函数的两个特征变量和除B 以外的其他组分不变时,该热力学函数对B物质的量nB求偏微分。

通常所说的化学势是指它的狭意定义,即偏摩尔Gibb自由能,即在等温、等压下,保持除B以外的其它物质组成不变时,Gibb自由能随B物质的量的改变的变化率称为化学势。

用公式表示为:GBnBT,p,nC(CB)偏摩尔量是指,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保持除B以外的其余组分不变,系统的广度性质某随组分B的物质的量nB的变化率,称为物质B的某种广度性质某的偏摩尔量,用某B表示。

也可以看作在一个等温、等压、保持组成不变的多组分系统中,当nB1mol时,物质B所具有的广度性质某B,偏摩尔量的定义式为某某BnBT,p,nC(CB)def化学势与偏摩尔量的定义不同,偏微分的下标也不同。

但有一个例外,即Gibb自由能的偏摩尔量和化学势是一回事,狭意的化学势就是偏摩尔Gibb自由能。

3.Roult定律和Henry定律的表示式和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答:Roult定律的表示式为:pApA某A。

式中某某pA为纯溶剂的蒸气压,pA为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某A为溶剂的摩尔分数。

该公式用来计算溶剂的蒸气压适用条件为:定温、稀溶液、非挥发性溶质,后来推广到液态混合物。

Henry定律的表示式为:pBpA。

k某,B某Bkm,BmBkc,BcB。

式中k某,B,km,B和kc,B分别是物质B用不同浓度表示时的Henry系数,Henry系数与温度、压力、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气体一.基本要求1.了解低压下气体的几个经验定律;2.掌握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能熟练使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3.掌握理想气体混合物组成的几种表示方法,注意Dalton 分压定律和Amagat 分体积定律的使用前提;4.了解真实气体m p V -图的一般形状,了解临界状态的特点及超临界流体的应用;5.了解van der Waals 气体方程中两个修正项的意义,并能作简单计算。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本章是为今后用到气体时作铺垫的,几个经验定律在先行课中已有介绍,这里仅是复习一下而已。

重要的是要理解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掌握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因为了解了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就可以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实际气体作为理想气体处理而不致带来太大的误差。

通过例题和习题,能熟练地使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掌握,,p V T 和物质的量n 几个物理量之间的运算。

物理量的运算既要进行数字运算,也要进行单位运算,一开始就要规范解题方法,为今后能准确、规范地解物理化学习题打下基础。

掌握Dalton 分压定律和Amagat 分体积定律的使用前提,以免今后在不符合这种前提下使用而导致计算错误。

在教师使用与“物理化学核心教程”配套的多媒体讲课软件讲课时,要认真听讲,注意在Power Point 动画中真实气体的m p V -图,掌握实际气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液化,临界点是什么含义等,为以后学习相平衡打下基础。

三.思考题参考答案1.如何使一个尚未破裂而被打瘪的乒乓球恢复原状?采用了什么原理? 答:将打瘪的乒乓球浸泡在热水中,使球的壁变软,球中空气受热膨胀,可使其恢复球状。

采用的是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2.在两个密封、绝热、体积相等的容器中,装有压力相等的某种理想气体。

试问,这两容器中气体的温度是否相等?答:不一定相等。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若物质的量相同,则温度才会相等。

3.两个容积相同的玻璃球内充满氮气,两球中间用一根玻管相通,管中间有一汞滴将两边的气体分开。

当左边球的温度为273 K,右边球的温度为293 K 时,汞滴处在中间达成平衡。

试问:(1) 若将左边球的温度升高10 K,中间汞滴向哪边移动?(2) 若将两个球的温度同时都升高10 K,中间汞滴向哪边移动?答:(1)左边球的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推动汞滴向右边移动。

(2)两个球的温度同时都升高10 K,汞滴仍向右边移动。

因为左边球的起始温度低,升高10 K所占的比例比右边的大,283/273大于303/293,所以膨胀的体积(或保持体积不变时增加的压力)左边的比右边的大。

4.在大气压力下,将沸腾的开水迅速倒入保温瓶中,达保温瓶容积的0.7左右,迅速盖上软木塞,防止保温瓶漏气,并迅速放开手。

请估计会发生什么现象?答:软木塞会崩出。

这是因为保温瓶中的剩余气体被热水加热后膨胀,当与迅速蒸发的水汽的压力加在一起,大于外面压力时,就会使软木塞崩出。

如果软木塞盖得太紧,甚至会使保温瓶爆炸。

防止的方法是,在灌开水时不要灌得太快,且要将保温瓶灌满。

5.当某个纯的物质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不断升高平衡温度,这时处于平衡状态的气-液两相的摩尔体积将如何变化?答:升高平衡温度,纯物质的饱和蒸汽压也升高。

但由于液体的可压缩性较小,热膨胀仍占主要地位,所以液体的摩尔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而蒸汽易被压缩,当饱和蒸汽压变大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会变小。

随着平衡温度的不断升高,气体与液体的摩尔体积逐渐接近。

当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液体的摩尔体积相等时,这时的温度就是临界温度。

6.Dalton分压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Amagat分体积定律的使用前提是什么?答:这两个定律原则上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Dalton分压定律要在混合气体的温度和体积不变的前提下,某个组分的分压等于在该温度和体积下单独存在时的压力。

Amagat分体积定律要在混合气体的温度和总压不变的前提下,某个组分的分体积等于在该温度和压力下单独存在时所占有的体积。

7.有一种气体的状态方程为 m pV RT bp =+ (b 为大于零的常数),试分析这种气体与理想气体有何不同?将这种气体进行真空膨胀,气体的温度会不会下降?答:将气体的状态方程改写为 m ()p V b RT -=,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相比,这个状态方程只校正了体积项,未校正压力项。

说明这种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不能忽略,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仍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将这种气体进行真空膨胀时,气体的温度不会下降,这一点与理想气体相同。

8.如何定义气体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答:在真实气体的m p V -图上,当气-液两相共存的线段缩成一个点时,称这点为临界点。

这时的温度为临界温度,这时的压力为临界压力。

在临界温度以上,无论加多大压力都不能使气体液化。

9.van der Waals 气体的内压力与体积成反比,这样说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根据van der Waals 气体的方程式,()m 2m a p V b RT V ⎛⎫+-= ⎪⎝⎭,其中2ma V 被称为是内压力,而a 是常数,所以内压力应该与气体体积的平方成反比。

10.当各种物质都处于临界点时,它们有哪些共同特性?答:在临界点时,物质的气-液界面消失,液体和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成为一种既不同于液相、又不同于气相的特殊流体,称为超流体。

高于临界点温度时,无论用多大压力都无法使气体液化,这时的气体就是超临界流体。

四.概念题参考答案1.在温度、容积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 和B 两种理想气体,这时A 的分压和分体积分别是A p 和A V 。

若在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C ,问A p 和A V 的变化为 ( )(A) A p 和A V 都变大 (B) A p 和A V 都变小 (C) A p 不变,A V 变小 (D) A p 变小,A V 不变答:(C)。

这种情况符合Dalton 分压定律,而不符合Amagat 分体积定律。

2.在温度T 、容积V 都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 和B 两种理想气体,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压和分体积分别为A A A ,,n p V 和B B B ,,n p V ,容器中的总压为p 。

试判断下列公式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A A p V n RT = (B) B A B ()pV n n RT =+(C) A A A p V n RT = (D) B B B p V n RT =答:(A)。

题目所给的等温、等容的条件是Dalton 分压定律的适用条件,所以只有(A)的计算式是正确的。

其余的,,,n p V T 之间的关系不匹配。

3. 已知氢气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分别为633.3 K , 1.29710 Pa C C T p ==⨯。

有一氢气钢瓶,在298 K 时瓶内压力为698.010 Pa ⨯,这时氢气的状态为 ( )(A) 液态 (B) 气态 (C)气-液两相平衡 (D) 无法确定答:(B)。

仍处在气态。

因为温度和压力都高于临界值,所以是处在超临界区域,这时仍为气相,或称为超临界流体。

在这样高的温度下,无论加多大压力,都不能使氢气液化。

4.在一个绝热的真空容器中,灌满373 K 和压力为101.325 kPa 的纯水,不留一点空隙,这时水的饱和蒸汽压 ( )(A )等于零 (B )大于101.325 kPa(C )小于101.325 kPa (D )等于101.325 kPa答:(D )。

饱和蒸气压是物质的本性,与是否留有空间无关,只要温度定了,其饱和蒸气压就有定值,查化学数据表就能得到,与水所处的环境没有关系。

5.真实气体在如下哪个条件下,可以近似作为理想气体处理?( )(A )高温、高压 (B )低温、低压(C )高温、低压 (D )低温、高压答:(C )。

这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体积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自身所占的体积都可以忽略不计。

6.在298 K 时,地面上有一个直径为1 m 的充了空气的球,其中压力为100 kPa 。

将球带至高空,温度降为253 K ,球的直径胀大到3m ,此时球内的压力为 ( )(A )33.3 kPa (B )9.43 kPa(C )3.14 kPa (D )28.3 kPa答:(C )。

升高过程中,球内气体的物质的量没有改变,利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以计算在高空中球内的压力。

112212p V p V n RT RT == 311212212100k P a 253K 3.14 k P a 298Kp V T r p V T r ⎛⎫⨯==⨯= ⎪⎝⎭ 7.使真实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是 ( )(A )压力大于C p (B )温度低于C T(C )体积等于m,C V (D )同时升高温度和压力答:(B )。

C T 是能使气体液化的最高温度,若高于临界温度,无论加多大压力都无法使气体液化。

8.在一个恒温、容积为2 3dm 的真空容器中,依次充入温度相同、始态为100 kPa ,2 3dm 的2N (g )和200 kPa ,13dm 的r A (g),设两者形成理想气体混合物,则容器中的总压力为 ( )(A )100 kPa (B )150 kPa(C )200 kPa (D )300 kPa答:(C )。

等温条件下,200 kPa ,13dm 气体等于100 kPa ,23dm 气体,总压为A B p p p =+=100 kPa+100 kPa=200 kPa 。

9.在298 K 时,往容积都等于32 dm 并预先抽空的容器A 、B 中,分别灌入100 g 和200 g 水,当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的压力分别为A p 和B p ,两者的关系为 ( )(A )A B p p < (B )A B p p >(C )A p =B p (D )无法确定答:(C )。

饱和蒸气压是物质的特性,只与温度有关。

在这样的容器中,水不可能全部蒸发为气体,在气-液两相共存时,只要温度相同,它们的饱和蒸气压也应该相等。

10.在273 K ,101.325 kPa 时,4CCl (l)的蒸气可以近似看作为理想气体。

已知4CCl (l)的摩尔质量为1541g mol -⋅的,则在该条件下,4CCl (l)气体的密度为 ( )(A )36.87 g dm -⋅ (B )34.52 g dm -⋅(C )36.42 g dm -⋅ (D )33.44 g dm -⋅答:(A )。

通常将273 K ,101.325 kPa 称为标准状态,在该状态下,1 mol 任意物质的气体的体积等于322.4 dm 。

根据密度的定义,33154 g 6.87 g dm 22.4 dmm V ρ-===⋅ 11.在某体积恒定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温度为300 K 的气体,现在保持压力不变,要将气体赶出1/6,需要将容器加热到的温度为 ( )(A )350 K (B )250 K(C )300 K (D )360 K答:(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