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昆虫备忘录》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昆虫备忘录》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六册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是作者对某些昆虫的某些特性描写,让学生认识昆虫的一些特性及作用。
备忘录意指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本节课通过引领学生学习备忘录,让学生了解备忘录的书写及作用,并学会书写备忘录。
利用备忘录来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本课在教学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了一些有关昆虫的资料,在上课时将自己查到的有关昆虫的资料在课上告诉其他同学,既增长了他们课外科学知识,又增强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最重要是让他们有了自信心。
在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以此展示复眼的构造及作用,以及生有复眼的昆虫的看物体时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动人的画面感受复眼的强大作用,还有就是复眼在现实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学生们学习很感兴趣,同时也知道了备忘录也可以通过视频等形式进行记录。
在学习其他昆虫时,我同样借助了多媒体将“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等一些昆虫通过视频介绍的方式向同学展示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独特的特征。
学生通过视频理解作者给这些昆虫起的好记的名字。
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记忆更深刻,并及时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昆虫。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学习作者书写备忘录,采用不同形式,比如表格、视频、图片、文字等把自己喜欢的内容以备忘录的形式记录下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在教学后,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利用表格的形式对以上昆虫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整理,做一份自己的备忘录。
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很少在户外活动,对于昆虫,如蜜蜂、蝴蝶等昆虫的认识还是有些欠缺。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生活条件的提高,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绿地、植被的减少也是客观的因素。
我在课堂上也告诉孩子们当你在公园、在草地上见到这些小昆虫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惊动他们,我们就在一边静静地观赏,这些小昆虫美化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要善待它们。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2.感受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有趣。
3.了解文中四种昆虫的显著特征,说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尝试制作表格式的备忘录。
02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习字词1.出示昆虫,让学生猜名字。
2.揭示课题:这些昆虫都有不同的小秘密呢,你想了解它们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昆虫备忘录》。
(板书课题) 3.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检查是否能够做到字音正确。
(3)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字词,注意易错字的读音。
提示:“益”读第四声,不读第二声。
“蚂”是多音字,在“蚂蚱”这个词语中读第四声;另一个读音是mǎ,组词“蚂蚁”。
4.交流对字词义的理解,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提示:“凡是”“款款”“益虫”可用换同义词的方法理解,“黑绸”“衬裙”“膜翅”可借助帮助理解。
二、初读课文,梳理结构1.读读想想,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
2.读读说说。
(1)提问:这篇课文与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预设:文中有小标题,把课文分成了四个部分。
(2)追问:这些小标题有什么特点?预设1:复眼是蜻蜓、苍蝇等昆虫的特点。
预设2:花大姐是瓢虫的外号。
预设3:独角仙、蚂蚱是昆虫的名称。
总结:取小标题时既可以用昆虫名,又可以用昆虫的典型特点。
三、品读交流,梳理方法1.引导读文圈画: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有意思的内容画出来,与同桌一起交流,再配上动作和表情读一读。
2.同桌交流圈画的内容并品读。
预设1:“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品读:相连的三个疑问,作者的猜测真是既大胆,又有意思。
(板书:有意思的猜测)预设2: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品读:作者浮想联翩,想到人长了复眼的样子,真是有意思的想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1)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一、课程背景本次课程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中的《昆虫备忘录》。
该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并通过阅读课文,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昆虫。
本课程针对的是三年级的学生群体,他们正处于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段,对昆虫等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在本次课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我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昆虫:蜻蜓、瓢虫和蚂蚱。
我详细讲解了它们的外形特征和习性,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他们对这些昆虫有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我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对于昆虫的观察和感受。
此外,我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作者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昆虫。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昆虫的特征和习性。
我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生表现与互动在本次课程中,学生的表现总体良好。
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在回答问题时,学生们也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昆虫的特征和习性。
同时,我还注意到一些学生对于课文中的一些生词不太熟悉,导致理解有些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我及时进行了讲解和指导。
为了增强师生互动,我在课堂上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例如,“你们在生活中观察过哪些昆虫?”“你们觉得昆虫有趣吗?”等。
通过这些问题,我不仅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于昆虫或其他主题的问题,并尝试回答他们的问题,从而形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
四、自我评价在本次课程中,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1.课堂管理:我能够有效地控制课堂秩序,确保学生在讨论环节不会偏离主题。
同时,我也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互动引导: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昆虫备忘录》是小语教材第六册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是作者对某些昆虫的某些特性描写,让学生认识昆虫的一些特性及作用。
备忘录意指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本节课通过引领学生学习备忘录,让学生了解备忘录的书写及作用,并学会书写备忘录。
利用备忘录来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本课在教学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了一些有关昆虫的资料,在上课时将自己查到的有关昆虫的资料在课上告诉其他同学,既增长了他们课外科学知识,又增强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最重要是让他们有了自信心。
在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以此展示复眼的构造及作用,以及生有复眼的昆虫的看物体时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动人的画面感受复眼的强大作用,还有就是复眼在现实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学生们学习很感兴趣,同时也知道了备忘录也可以通过视频等形式进行记录。
在学习其他昆虫时,我同样借助了多媒体将“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等一些昆虫通过视频介绍的方式向同学展示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独特的特征。
学生通过视频理解作者给这些昆虫起的好记的名字。
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记忆更深刻,并及时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昆虫。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学习作者书写备忘录,采用不同形式,比如表格、视频、图片、文字等把自己喜欢的内容以备忘录的形式记录下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在教学后,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利用表格的形式对以上昆虫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整理,做一份自己的备忘录。
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很少在户外活动,对于昆虫,如蜜蜂、蝴蝶等昆虫的认识还是有些欠缺。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生活条件的提高,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绿地、植被的减少也是客观的因素。
我在课堂上也告诉孩子们当你在公园、在草地上见到这些小昆虫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惊动他们,我们就在一边静静地观赏,这些小昆虫美化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要善待它们。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反思第1篇】一、单元解读本单元围绕人文主题“可爱生灵”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昆虫备忘录》一课中,包含了《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四个短篇,分别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等昆虫,抓住了昆虫的特点,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课文充满趣味性。
课题下的导语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了提示,在前三课学习的基础上落实巩固“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两个语文要素。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于教材中介绍的有些事物,不够熟悉和了解,仅凭想象可能难以深刻感受。
对于“备忘录”这个概念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需要教师提供多方面的帮助。
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已经能通过自读自悟了解昆虫的相关信息,易于被文中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想法所吸引,因此执教者要抓住所长,结合文本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品味散文语言的内涵和优美之处。
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录”等10个生字新词,能结合课文理解它们的意思;正确认读多音字“蚂”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默读课文;与同学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能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3.借助课文内容和自己收集的资料,用表格或配有文字说明的(可参照“习作”的例子)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激发对可爱生灵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生动。
2.了解各个昆虫的特点,激发对昆虫的探究欲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成语游戏激趣,了解昆虫1.看图猜成语出示四张相关的昆虫,请生猜一猜成语?(螳臂挡车、无头苍蝇、金蝉脱壳、飞蛾扑火)成语中的主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板书:昆虫)(通过学生熟悉的看图识成语游戏,调动相关的经验,唤醒学生主动探究的意愿。
小学三年级语文《昆虫备忘录》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昆虫备忘录》课件
设计说明
《昆虫备忘录》向我们介绍了几种熟悉的昆虫,勾起我们有趣的回忆。蜻蜓的复眼,让“我”一直琢磨它是怎么看东西的, 生活经验让我们知道“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披着光鲜外衣的“花大姐”,硬翅上的圆点可是有定数的,“花大姐”有 益虫、害虫之分。“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的,它的头部尖端顶着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它的力气很大。蚂蚱飞起来会咯咯 作响,尖头绿蚂蚱是画家的最爱。“土蚂蚱”被捉时会吐出褐色的口水,顶讨厌。在作者的笔下,一只只活灵活现的昆虫便出现 在我们眼前,即便不认得,看完好像也认得了。
四、探究交流,了解昆虫
1、指名学生展示说说自己最喜欢课文中哪一种昆虫,课件聚焦出示该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该昆虫具有怎样的特点(作 者义从它们身上发现了怎样有趣的秘密,教师根据学生的l可答适时引导。
2、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自己的疑问,师生共同探究解决,教师补充关于“复眼”(甲壳 类、昆虫类等节肢动物的视觉器官,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构成,例如蚂蚁一个复眼由50个小眼构成。复眼能分辨物体的形 状、大小,电能分辨颜色)、“国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 笔、墨、国画颜料、寅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等知识。
(2)引导学生说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这儿类昆虫外,自己还喜欢其他什么昆虫,注意说出该昆虫的特点以及自己发现的秘 密。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注意把话说流畅、简洁、清楚。
(3)指导学生仿照课文巾对昆虫的介绍方式(为自己喜欢的昆虫写一篇备忘录,教师提醒他们注意结合表格写清楚昆虫的几 方面知识。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时,小组合作学习,扫清生字障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文章内容,找出自己感兴趣或喜欢的部分,与同学进行 分享,分享时结合具体的语句阐述理由,把读文与理解融为一体。教师以问题引领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四种昆虫的样子、特 点、有趣之处,借助画像、做备忘录、展示技能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昆虫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第1篇】4.昆虫备忘录教材解读《昆虫备忘录》是一篇略读课文,包括《复眼》《花大姐》《独角仙》和《蚂蚱》4篇小短文。
描写了昆虫的复眼和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各种活动,揭示了它们各自的小秘密。
4篇短文各配有一幅插图,与文字一起组成了图文式昆虫备忘录。
形象直观的,有助于学生观察昆虫外形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作者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本单元的主题是“可爱的生灵”。
《昆虫备忘录》以轻松自然的笔调,描写了有趣的昆虫,将昆虫写得情趣盎然,其中所描写的几种昆虫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课文接近于说明文,语言生动,诙谐有趣,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昆虫的外形、动作描写细致入微,给人以画面感。
在描写瓢虫时,运用拟人化的描述“黑绸衬裙”,将膜翅的样子写得形象生动,“朱红的”描绘了瓢虫的色泽,“瓷漆似的硬翅”描绘了瓢虫翅膀的质感。
对于独角仙外形的描写也十分形象,“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课文不仅刻画昆虫外形生动,对于昆虫动作的描写同样细致,比如句子“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中“款款地落”“折好”突出瓢虫落下来时的优雅从容,不禁让人浮现出“瓢虫降落”的美丽画面。
二是拟声词的使用突出昆虫特点,让人身临其境。
课文中出现了两处拟声词。
《复眼》中“噌——飞了”写出蜻蜓和苍蝇在发现人靠近时,迅速逃跑时的灵巧、敏捷与机警形象;《独角仙》中“呜——扑”仿佛让人看到一只横行霸道的独角仙扑来,却又重重摔在灯下,让人哭笑不得,笨拙、滑稽的独角仙跃然纸上。
拟声词的使用赋予了读者可感的画面,从而感受到昆虫的活动特点。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第【1】篇〗三年级《昆虫备忘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录、凡”等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感受昆虫的有趣。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昆虫有趣的地方,培养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1.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
2.体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课时 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蜻蜓、瓢虫、蚂蚱、独角仙。
提问:图上的昆虫大家都认识吗?如果认识,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各抒己见,介绍这几种昆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昆虫,它们身上还藏有哪些秘密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昆虫备忘录)。
2.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课文揭示了这几种昆虫的什么秘密?(2)“备忘录”指的是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1)出示词语:备忘录凡是距离款款黑绸膜翅益虫(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习生字。
(1)约斑录凡距款绸膜瞎益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凡款斑”。
(2) 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熟字加偏旁:“巨+=距”“周+纟=绸”“莫+月=膜”“害+目=瞎”。
(2)形近字比较。
如:绿一录风一凡斑一班(3)组词扩展:“款待款款有益益虫大约”(4)以多种形式认读词语,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反思第【1】篇〗【课后反思】《昆虫备忘录》这篇文章详细、生动地描绘几种昆虫的特点:蜻蜓、瓢虫、花大姐等等。
作者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
将这些昆虫的知识通过儿童化的语言介绍给大家,阅读它,读者绝对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就像步入了童话世界,能充分领略昆虫世界的神奇。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把握昆虫的不同特点,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品味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
进而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
1.新课的导入:教学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了一些有关昆虫的资料,在上课时将自己查到的有关昆虫的资料在课上告诉其他同学,既增长他们课外科学知识,又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老师播放视频《奇妙的昆虫世界》,用最直观地方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激发学生探求昆虫奥秘的兴趣。
2.典型环节的设计:教学中以自学探究为基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复眼”时,学生对于什么是复眼,复眼的作用能够通过阅读文本获得,但是有复眼的昆虫到底是怎么看物体的,学生存在疑惑。
教师补充有复眼的昆虫的看物体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复眼的强大作用,轻松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采用填写表格的方式,使学生对于这四种昆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3.问题情境的设计:文章语言生动有趣。
学生围绕“你觉得哪种昆虫写得最好玩?”展开交流。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老师在一旁以问题引领的方式让他们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
如在教学“独角仙”中,通过“你觉得它哪里有趣”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拟声词。
让学生在感知作品语言美的基础上,有自己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在户外活动中很少关注这些小生灵,教师及时教育要爱护它们,学会细致地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反思第【2】篇〗校长工作以来,一直十分重视教育教学工作,我认为教师之所以伟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在课堂教学中的超凡魅力,智慧闪烁的光环,让孩子们沉醉。
昆虫备忘录 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一、课程背景本次课程为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昆虫备忘录》一课。
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探索昆虫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精神。
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思维能力,对昆虫世界充满了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在本次课程中,我主要采用了讲解、观察和讨论的教学方法。
首先,我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触角类型、翅膀形态等。
同时,我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图片,让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昆虫的特点。
此外,我还组织了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对昆虫的看法和感受,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三、学生表现与互动在课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他们对昆虫的形态和特点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思考,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同时,学生们也展现出了较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够互相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共同探讨问题。
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也让我意识到了教学互动对于提高学生参与度和效果的重要性。
四、自我评价在本次课程中,我觉得自己在以下方面发挥得较好:1.课堂管理:我能够有效地控制课堂秩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氛围较为活跃。
2.互动引导:我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然而,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改进:1.时间规划:在课程中,我有时会过于注重细节的讲解,导致时间安排不够合理,使得部分教学内容过于仓促或者延后。
2.教学手段:在某些时候,我可能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方式,缺乏创新和多样性,导致学生参与度下降。
五、学生反馈分析在课后,我收集了学生和同行的反馈意见。
学生普遍认为课程内容生动有趣,能够激发他们对昆虫世界的兴趣;同时,他们也认为讲解方式清晰易懂,有助于理解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同行则建议我在时间安排上更加紧凑,注重重点内容的讲解;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效果。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昆虫备忘录》这篇文章详细、深刻地描绘几种昆虫的特点:蜻蜓、瓢虫、花大姐等等。
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
这本书语言生动有趣,详略得当。
阅读它,读者绝对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就像步入了童话世界,能充分领略昆虫世界的神奇。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把握昆虫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新课的导入: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图片导入新课,用最直观地方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的兴趣。
3.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有效性、体现层次性,采用反复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感知作品语言美的基础上,生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4.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与文本形成沟通和对话,在情感的交流中完成自己对法布尔人文精神的体验和感悟。
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发情感、交流感悟的平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交流、表达,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现学生的情感触动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成功之处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课前,我搜集了许多昆虫的图片,绚丽的色彩,那展翼飞翔的优美的舞姿,那斑斓的花纹条理,让学生们都沉浸在无尽的遐想中。
我让他们欣赏,相互议论,用心的看和感受,自由的站起说所知道的昆虫的各种知识。
并模仿一种你喜欢的昆虫的动作。
让他们了解千姿百态的昆虫形象,并想象一下自己和小昆虫玩耍的感受,用自己的双手画一画自己是如何与自己喜欢的小昆虫一起玩耍的情景。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昆虫备忘录》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六册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是作者对某些昆虫的某些特性描写,让学生认识昆虫的一些特性及作用。
备忘录意指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本节课通过引领学生学习备忘录,让学生了解备忘录的书写及作用,并学会书写备忘录。
利用备忘录来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本课在教学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了一些有关昆虫的资料,在上课时将自己查到的有关昆虫的资料在课上告诉其他同学,既增长了他们课外科学知识,又增强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最重要是让他们有了自信心。
在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以此展示复眼的构造及作用,以及生有复眼的昆虫的看物体时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动人的画面感受复眼的强大作用,还有就是复眼在现实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学生们学习很感兴趣,同时也知道了备忘录也可以通过视频等形式进行记录。
在学习其他昆虫时,我同样借助了多媒体将“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等一些昆虫通过视频介绍的方式向同学展示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独特的特征。
学生通过视频理解作者给这些昆虫起的好记的名字。
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记忆更深刻,并及时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昆虫。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学习作者书写备忘录,采用不同形式,比如表格、视频、图片、文字等把自己喜欢的内容以备忘录的形式记录下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在教学后,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利用表格的形式对以上昆虫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整理,做一份自己的备忘录。
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很少在户外活动,对于昆虫,如蜜蜂、蝴蝶等昆虫的认识还是有些欠缺。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生活条件的提高,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绿地、植被的减少也是客观的因素。
我在课堂上也告诉孩子们当你在公园、在草地上见到这些小昆虫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惊动他们,我们就在一边静静地观赏,这些小昆虫美化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要善待它们。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昆虫备忘录》是一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是作者对某些昆虫的某些特性的描写,让学生认识昆虫的一些特性及作用。
备忘录意指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本节课通过引领学生学习备忘录,让学生了解备忘录的书写及作用,并学会书写备忘录。
利用备忘录来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本课在教学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了一些有关昆虫的资料,在上课时将自己查到的有关昆虫的资料告诉其他同学,既增长了他们课外科学知识,又增强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有了自信心。
在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复眼的构造及作用,以及生有复眼的昆虫的看物体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动人的画面感受复眼的强大作用,还有就是复眼在现实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学生们对学习就会有兴趣,同时也知道了备忘录也可以用视频等形式进行记录。
在学习其他昆虫时,我同样借助了多媒体将“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等昆虫通过视频介绍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独有的特征。
学生通过视频理解作者给这些昆虫起的好记的名字,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记忆更深刻,并及时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昆虫。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学习作者书写备忘录,采用不同形式,比如表格、视频、图片、文字等把自己喜欢的内容以备忘录的形式记录下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后,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利用表格的形式对以上昆虫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整理,做一份自己的备忘录。
在此次教学“我”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很少在户外活动,对于昆虫,如蜜蜂、蝴蝶等的认识还是有些欠缺。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绿地、植被的减少也是客观的因素。
我在课堂上也告诉孩子们当在你公园、在草地上见到这些小昆虫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惊动它们,我们应该在一边静静地观赏,这些小昆虫美化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要善待它们。
三年级下册语文《昆虫备忘录》教案与教学反思

《昆虫备忘录》教案汪村中心小学钱少华【教学理念】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
体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
提问:图上的昆虫大家都认识吗?如果认识,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各抒己见,介绍这几种昆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昆虫,看看它们身上还藏有哪些秘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昆虫备忘录)。
2.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课文揭示了这几种昆虫的什么秘密?(2)“备忘录”指的是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1)出示词语。
备忘录凡是距离款款黑绸膜翅益虫(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习生字。
(1)约斑录凡距款绸膜瞎益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凡、款、斑”。
(2) 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熟字加偏旁:“巨+⻊=距”“周+纟=绸”“莫+月=膜”“害+目=瞎”。
(2)形近字比较。
如:绿一录风一凡斑一班(3)组词扩展:“款待款款有益益虫大约”。
(4)以多种形式认读词语,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
三、交流讨论,重点感悟。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你感兴趣的内容:(1)“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2019部编)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

《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昆虫备忘录》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六册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是作者对某些昆虫的某些特性描写,让学生认识昆虫的一些特性及作用。
备忘录意指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本节课通过引领学生学习备忘录,让学生了解备忘录的书写及作用,并学会书写备忘录。
利用备忘录来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本课在教学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了一些有关昆虫的资料,在上课时将自己查到的有关昆虫的资料在课上告诉其他同学,既增长了他们课外科学知识,又增强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最重要是让他们有了自信心。
在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以此展示复眼的构造及作用,以及生有复眼的昆虫的看物体时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动人的画面感受复眼的强大作用,还有就是复眼在现实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学生们学习很感兴趣,同时也知道了备忘录也可以通过视频等形式进行记录。
在学习其他昆虫时,我同样借助了多媒体将“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等一些昆虫通过视频介绍的方式向同学展示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独特的特征。
学生通过视频理解作者给这些昆虫起的好记的名字。
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记忆更深刻,并及时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昆虫。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学习作者书写备忘录,采用不同形式,比如表格、视频、图片、文字等把自己喜欢的内容以备忘录的形式记录下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在教学后,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利用表格的形式对以上昆虫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整理,做一份自己的备忘录。
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很少在户外活动,对于昆虫,如蜜蜂、蝴蝶等昆虫的认识还是有些欠缺。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生活条件的提高,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绿地、植被的减少也是客观的因素。
我在课堂上也告诉孩子们当你在公园、在草地上见到这些小昆虫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惊动他们,我们就在一边静静地观赏,这些小昆虫美化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要善待它们。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第1篇】一、采用学生自主识字,体现部编版教材的特点。
教师都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然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这大大激发了孩子识字的热情,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不但提高了识字效率,学生们也学得愉快而轻松。
二、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本课教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足之处: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选择喜欢的片段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感悟,就更开放,效果会更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学反思第2篇】【教学反思】一、聚焦语言,凸显重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我在本课教学中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开展教学活动,从学习活动一“交流发现的昆虫秘密”到学习活动三“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在品读中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悄悄打开学生的思维,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了教学时效。
文中描写作者看到、想到的句子都颇有特色,是典型的“汪氏风格”的语言,值得好好品味积累。
二、连与非连,巧妙转换本课的教学,通过把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相结合,两者相互转换,引导学生在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穿梭,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如把花大姐文字备忘录转换成表格备忘录,实现连续性文本向非连续性文本的转化,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而把图式备忘录和影像备忘录《磕头虫》改写成一段连贯生动的话,则是把非连续性文本转向连续性文本的转化。
双线并进建构课的框架,双向运动进行语言实践,使学生的语言学习实现深度内化,提升了语言学习的品质。
三、适度延展,迁移运用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思维历练的过程。
在学生领会作者有趣生动的语言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关于磕头虫的多种形式备忘录,适时依托文本语境,适度延展,引导学生进行精巧的读写迁移,践行读写融合,促进学生沉淀、内化的学习所得,让读写过程展得开,看得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昆虫备忘录》课件及教学反思【三篇】【导语】课件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
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课件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下面是本店铺整理分享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昆虫备忘录》课件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昆虫备忘录》课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录、凡、距”等10个生字,理解“琢磨”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继续培养快速读文的能力,并能够了解文中昆虫有趣的秘密,体会观察发现的乐趣,从小培养观察自然、探究昆虫世界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课文中几种昆虫的秘密。
教学难点:能够仿照课文的形式试着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学准备:搜集关于作者汪曾祺的资料以及含有昆虫的成语;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件激趣,引出课题1、课件出示几幅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画面中动物的名字及其所属科目,教师归纳板书(昆虫),指导学生读准“昆”的读音。
2、过渡引入:有一位叫汪曾祺的老爷爷非常喜爱观察昆虫,为了让更多人也能通过他的观察发现了解关于昆虫的秘密,他还写了一篇有趣的文章(补充板书:备忘录)。
3、指导读题并说说对课题的理解,教师简单补充(指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与昆虫有关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二、成语比拼,引入话题师: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老师想跟大家玩一个“昆虫成语大比拼”游戏,你们敢比一比谁积累的含有昆虫的成语更多吗,老师先说——金蝉脱壳。
生:螳螂捕蝉。
师:井底之蛙。
生:画蛇添足。
师:螳臂当车。
生:蜻蜓点水。
师:孩子们,你们积累的含有昆虫的成语可真不少哇~这说明你们平时就是个善于积累的好学生。
说到昆虫,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学习一篇有趣的文章(板书:昆虫备忘录,提醒大家读准生字“昆”,同时简单交流对课题的理解)。
简单介绍文章作者汪曾祺,课件补充出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颇有成就)。
三、自主读文,初识昆虫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拼音搂准字音,读通句子,给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请教同学或者老师。
同时看看课文一共给我们介绍了几种昆虫,自己感兴趣的昆虫介绍可以多读几遍。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读情况,及时予以点拨指导。
2、检查自主读文情况:(1)课件出示课后生字,指名朗读,教师适时提醒读准生字“绸”是翘舌音。
学生齐读。
(2)指名说说课文?共给我们介绍了几种昆虫。
课件出示表格,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出示昆虫名称(蜻蜒、苍蝇花大姐独角仙蚂蚱)。
(3)指名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昆虫的介绍,同时简要说说原因(我最喜欢蜻蜒和苍蝇部分的介绍,因为觉得它们的复眼非常有趣??),并认真朗读该部分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再次进行范读指导,注意提醒“蝇”在“苍蝇”一词中读轻声。
3、引导学生再次选择白己喜欢的昆虫介绍,根据课件出示的表格分别找出这类昆虫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有趣发现,注意进行圈画相关语句,同时可以联系自己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学习。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学习交流,在填写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讨论探究。
教师深入小组间进行交流学习检查及指导,并及时给予点拨、提示。
四、探究交流,了解昆虫1、指名学生展示说说自己最喜欢课文中哪一种昆虫,课件聚焦出示该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该昆虫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义从它们身上发现了怎样有趣的秘密,教师根据学生的l可答适时引导。
2、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
提出自己的疑问,师生共同探究解决,教师补充关于“复眼”(甲壳类、昆虫类等节肢动物的视觉器官,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构成,例如蚂蚁一个复眼由50个小眼构成。
复眼能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电能分辨颜色)、“国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
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寅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等知识。
3、过渡:这篇课文虽然属于科普文章,但是读起来却让人觉得十分有趣。
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找出自己觉得最有趣的句子画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觉得有趣。
(1)学生读画、品味,与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
(2)指名读句子,课件重点出示句子“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引导学生体会句子使用拟人手法的作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瓢虫的样子轻盈、漂亮);“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引导学生体会拟声河“呜”以及动词“扑”,将独角仙摔下的瞬间描写得形象生动,让人如临其境。
4、补充学习,自己课前搜集其他关于课文中几类昆虫的小知识(圈片或者文字)。
说出来与同学分享(教师注意提醒他们跟课文类似的知识就不要再说了。
5、说写结合,延伸拓展。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课文作者是如何写好昆虫备忘录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表格明确在巧昆虫备忘录时可以写清楚它们的名称、样子、特点以及有趣的秘密。
(2)引导学生说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这儿类昆虫外,自己还喜欢其他什么昆虫,注意说出该昆虫的特点以及自己发现的秘密。
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注意把话说流畅、简洁、清楚。
(3)指导学生仿照课文巾对昆虫的介绍方式(为自己喜欢的昆虫写一篇备忘录,教师提醒他们注意结合表格写清楚昆虫的几方面知识。
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展示朗读自己的《昆虫备忘录》(其他学生认真听读并进行评价,教师适时对他们的写话进行梳理、修改。
五、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说说学过课文后自己的收获,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作者认真观察发现的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2、教师小结:孩子们,昆虫世界是奇妙的,如果我们能够像文章作者那样善于观察发现,相信你们也能够从中发现很多关于昆虫的奥秘的。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昆虫备忘录》课件设计说明《昆虫备忘录》向我们介绍了几种熟悉的昆虫,勾起我们有趣的回忆。
蜻蜓的复眼,让“我”一直琢磨它是怎么看东西的,生活经验让我们知道“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披着光鲜外衣的“花大姐”,硬翅上的圆点可是有定数的,“花大姐”有益虫、害虫之分。
“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的,它的头部尖端顶着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它的力气很大。
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尖头绿蚂蚱是画家的最爱。
“土蚂蚱”被捉时会吐出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在作者的笔下,一只只活灵活现的昆虫便出现在我们眼前,即便不认得,看完好像也认得了。
教学时,小组合作学习,扫清生字障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文章内容,找出自己感兴趣或喜欢的部分,与同学进行分享,分享时结合具体的语句阐述理由,把读文与理解融为一体。
教师以问题引领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四种昆虫的样子、特点、有趣之处,借助画像、做备忘录、展示技能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昆虫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情趣1.夏天到了,无处不在的昆虫活跃起来,你熟悉哪些昆虫呢?你认真观察过它们吗?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3.这些可爱的昆虫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呢?4.板书课题《昆虫备忘录》。
设计意图:借助画面,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昆虫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质疑:猜一猜,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预设:介绍了哪些昆虫,它们的样子、习性是怎样的,记录了它们哪些有趣的故事等。
2.引读: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着找一找答案。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读一读上面的音节或者请教同伴。
(2)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自然段,再仔细地读一读,努力读通每一个生字。
(3)与小组同学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4)自己轻声或者不出声地读一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前的疑问,看一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获得对文本的初步感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探究文本的过程。
三、汇报交流,识字学词1.课件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1)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2)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
(3)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
(4)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
(5)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6)昆虫备忘录。
2.课件中,其余字消失,就剩下带有生字的词语:款款、黑绸、膜翅、距离、益虫、瞎点、凡是、备忘录。
(1)学生大声朗读词语,读准每一个词语。
(2)指名认读词语,遇到学生读不准的词语,多次练读。
(3)学生交流:在你的生活中,见到过这些词语吗?请联系生活经历,用这些词语说句子,可以用上一个词语,也可以用上几个词语。
3.课件中,其余字继续消失,就剩下本课生字:款、绸、膜、距、益、瞎、凡、录。
(1)检查预习情况,认字能力强的同学当小老师,黑板前领读这些生字。
(2)教师指名认读生字,将识记有困难的字标注成红色。
(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不好记的字?(4)汇报交流,学生自主识记以下重点字:瞎:眼目害了病,变成“瞎”。
膜:用手是摸,与月有关是膜。
绸:绸缎与丝织品有关。
益:上头是两点,不是三点。
录:“绿”去偏旁变成“录”。
距:右边是“巨”,不是“臣”。
蚂:多音字,在本课中读mà。
设计意图:集中识字,抓住字形特点和字音难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观察,有目的地识记,提高识字效率。
四、再读全文,体会感悟1.默读课文,找出感兴趣的昆虫,画出喜欢的句子,再读一读,说一说:你喜欢这个昆虫吗?理由是什么?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体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了解昆虫的特点。
预设一:我觉得蜻蜓的复眼很有趣。
(1)学生读画出的句子。
句子一:“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句子二: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句子三: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
(2)你能向大家介绍“复眼”吗?复眼是甲壳类、昆虫类等节肢动物的视觉器官,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构成,例如蚂蚁一个复眼由50个小眼构成。
复眼能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也能分辨颜色。
(3)蜻蜓复眼的图片预设二:我喜欢瓢虫。
因为它很漂亮,也是益虫。
(1)学生朗读找到的描写瓢虫的句子:句子一: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句子二: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