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与反思第【1】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 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他的什么品质。
3. 能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试着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是法国大作家雨果,根据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写成的。
2.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有什么疑问?(课文记述了“诺曼底号”这艘船在海上遇难的事。
“诺曼底号”是一艘怎样的船它为何遇难结果怎样)二、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成几个部分?1.课文主要讲了: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诺曼底号”在薄雾中前行,不幸被“玛丽号”撞伤。
在慌乱的人群面前,哈尔威船长勇于决断,沉着指挥,成功救出了众人,自己却以身殉职。
2.根据故事情节发展,文章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1-5):“诺曼底号”雾海夜航。
第二部分(6-9):“诺曼底号”海难发生。
第三部分(10-40):哈尔威船长指挥众人脱险。
第四部分(41-43):英雄船长遇难。
第五部分(44-45 ):高度评价船长的壮举。
三、学习海难发生前的情景,感受紧张氛围。
1.读课文第1-11自然段,划出写“诺曼底”号遇难时情景的句子,说说体会。
第一处情景描写是第6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把带来灾难的“玛丽号”比作“一个幽灵”“一座山峰”,说明“玛丽号”出现得突然,体积大。
“阴森森”进一步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气氛,使读者在灾难来临之前就感到了当时的惊恐与绝望。
)第二处情景描写是第7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大雾中,灾难显得诡异。
这句话渲染了灾难的气氛,写出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恐惧感。
)第三处情景描写是第11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火炉像人一样喘着粗气,细致形象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灾难的可怕,形象地再现了当时情况的危急。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上完《“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后,我觉得自己又有了很多的感触,首先,在这节课上我经历了我教学生涯中再次让自己感动的40分钟。
这真挚的情感体验完全来自于一个伟大的人物形象--哈尔威船长。
这节课后我细细反思,有几处感觉得做得比较好、比较实、比较细。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是怎么说的?如:“船长大声吼道”(指名读),“船长为什么要吼喝?”引导学生感受形势的危急,场面的混乱。
学生读时兴趣盎然,能入情入境的朗读。
对体会船长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有帮助。
对话部分,让学生分角色读,关于命令的句子指名再读,从而体会在危急时刻,在别人乱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哈尔威船长能做到镇定自若、舍己救人、忠于职守。
让所有的人变得井然有序,更体会他是怎样的人及伟大的灵魂。
二、主线清晰,中心明确在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是怎么说的做的,从中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一次次喊话中走入人心。
让孩子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他们的情感已完全融入了课文中。
结尾处在沉船视频和伤感音乐的伴奏下,那声声呼唤催人泪下,那句句真言震撼人心。
哈尔威船长那高大的形象,那高耸的丰碑,永远屹立在孩子们的心间。
三、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学生全员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
学生只有在身心完全放松,精神高度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下,灵性才会自然而快捷地产生。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神效。
我在执教本课时,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活动的舞台。
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质疑、释疑、争辩……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
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
正因为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学生一整节课热情高涨,思维的火花不断地涌现,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每一个孩子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四年级下册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及反思二
四年级下册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及反思二四年级下册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及反思篇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七个字,会正确书写十三个字。
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欣喜若狂、描绘、形态各异、轻盈、敏捷”等词语。
能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1.体会课文中语句表达很准确的词句,学习有顺序地叙述事情发展的过程。
2.和同学交流读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情感。
3.练习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课文中表达准确的词句的写法,学习有顺序地叙述事情发展的过程。
2.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学生对恐龙研究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表达准确的词句的写法,学习有顺序地叙述事情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策略《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二十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
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1.彰显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语文是由语言与文字组成的,学语习文应该成为终极目标,唯有立足于语言的习得表达才能体现学科的本位。
在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细心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感悟语言的准确。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从感知、理解、积累、运用等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有序地展开。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谈谈自己对恐龙与鸟的认识和了解: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并理解词语。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力。
第一课时开始,我们先来认识一些生字,例如“弥、脉”等13个字,还有“伦、腹”等15个字。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正确地读写“剖开、窟窿、混乱、维持、秩序”等词语。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意义和结构。
接着,我们来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在初读中,我们要解决一些生字,这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识记和理解,例如创设情境,激发研究兴趣。
同时,也要体现学生研究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三、深入解读课文,感受船长的英雄品质。
通过大量的人物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XXX船长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在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危急情况下的冷静和有序,为60名乘客的安全着想,最终舍身救人,表现出了英雄般的气概。
在深入解读课文时,我们要注意从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中感悟XXX船长的崇高形象。
这需要我们认真阅读课文,仔细体会每一个细节,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课堂练,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练,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可以让学生朗读课文,检查他们的发音和语调是否正确;也可以出一些填空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和词语来填空,以检验他们的理解能力。
通过这些练,我们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人性和情感。
1.在课件的帮助下,学生可以研究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特别是那些难读的外国人名和地名。
要注意读准字音,比如平舌音“宰”,翘舌音“秩”,同时重点指导生字“遣”的书写。
这样的练可以帮助学生打下基础,养成良好的研究惯。
2.找到“剖开、灌、蓦地、须臾”等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然后在练本上写下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和词,检查研究效果并接受指导。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情节。
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只要说出其中的关键信息即可,比如时、地、人、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第1篇】本周二,武汉市教科院领导来我校进行教学视导,我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有幸得到市教院领导张凤英老师的指导,深感荣幸,从准备备课,到二次试讲,再到正式讲课,最后到得到领导的指导,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
上完《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后,我细细回顾了整个的教学过程。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意蕴比较深厚的文本。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认真地研读了文本,参考了网上的资料和部分教案,最后还是自己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好教案。
第一次试讲是在吴承红老师班上,吴老师为了配合我上好这节课,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读熟课文,并在朗读上对学生进行了指导。
所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相当熟悉,试讲那天感觉学生的表现,状态相当不错,只是自己对整个设计掌握的并不是那么娴熟,所以整堂课的效果并不好。
第二次试讲,为了急于达到好的效果,于是我修改了教案,借鉴了很多别人的东西,可是,适得其反,整堂课下来反而非常生硬,不自然,感觉也不好。
经历了两次不太满意的试讲,我又再一次潜下心来,拿起课文,反复朗读,静静地思考,仔细揣摩,重新按照自己的思路,根据自己班上学生的特点设计教案。
正式讲课那天,我的脑海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非常清晰的思路,学生的状态也特别好,虽然没有在课前对课文中的问题做任何提示,但是学生事前熟读了课文,所以整堂课,无论是学生参与程度,回答问题,还是朗读课文等等方面,都还不错,我也是非常投入,满怀激情,感觉比前两次试讲的效果要好一些。
特别是课文最后部分的朗读,“关于船长在挽救了60个人的生命后,自己却选择了和船同沉大海的部分”,学生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为船长伟大的精神所感动,当伤感的背景音乐配着感人的文字,学生的朗读特别精彩,情感很到位,达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课后,教科院的张凤英老师和我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1870年法国诺曼底号轮船在海上遇难,哈尔威船长在面对灾难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最后与轮船一同沉入海底的感人故事。
这篇课文体现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临危不惧的精神品质,对于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态度,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他们在情感态度方面可能还没有完全形成,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品质,进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临危不惧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品质,并将这种精神品质运用到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轮船的照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轮船的了解,进而引入本课《“诺曼底号”遇难记》。
2.自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情况,同时感受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品质。
4.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哈尔威船长精神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这种精神品质运用到生活中。
5.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想象自己处在哈尔威船长的位置上,会如何选择和应对。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上完《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后,我细细反思,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一、以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课标给基础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同时也给我们这些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老师们在语文教学中都认识到了“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可见充分地读书是一个培养语言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读的重要性毋庸多说,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才能读出情,读出趣,读出乐,读出思,而不至于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呢?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读的情境,如:“船长大声吼道”(自由读),“一个人的声音能盖过嘈杂的声音吗?”(齐读)学生读时兴趣盎然。
与此同时,还注意变换形式朗读,有范读、自由读、齐读、助读、闭着眼睛想像读等等。
此外,还注意读的层次,如学“大声吼……”一句时,学生开始读得不到位,我采用了导读的方式,问学生:“怎样吼”学生读得稍好一些了,又提示:再大声些。
学生读得又好一点。
二、读与思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在“读”字上苦下功夫,语文教学出现了勃勃的生机,与此同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语文课仅仅靠读行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
思而不学则怠。
”可见,语文教学中,读与思应齐头并进,二者不可偏废。
在教学中我常常告诉学生:聪明的孩子提问题。
由此我想,教师只有善待每个学生的提问,学生才能提问。
这里的“能”包含着爱提问、敢提问和会提问。
爱提问是会提问的前提。
一个学生如果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太简单、太没有价值而遭到老师、同学的嘲笑就会不敢问,也就谈不上爱问,更谈不上会问了。
学生由于敢问、爱问,问得多了就会发展到会问。
有了教师的鼓励,学生才敢问、爱问;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才会问。
本节课,我的存疑“大副会真开枪吗”“船长为什么不留下,而选择”激起千层浪。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3、体会哈尔威船长恪尽职守、沉静果断的优秀品质。
学习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2、学习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进行质疑1、(播放《泰坦尼克号》沉船部分剪辑视频)大家看过《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吗?1912年这艘当时世界最大、最豪华、意为永不沉没的客船载着1513名乘客和船员因撞到冰山而沉没,这次海难最后只有500多人侥幸逃生。
海难的恐怖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寒而栗。
1870年,有两艘英国轮船相撞,但其中的一艘“诺曼底号”除船长以外其余60人都安全获救,这是真的吗?为什么只有船长没能逃生呢?出事时人们都在干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赶快到“诺曼底号”上去寻找答案吧。
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的大作家维克多·雨果。
我们先来拜访他,谁认识他?投影雨果画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二、购买船票,掌握生字词1、(出示本课“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指名读,组词,正音,齐读。
2、开火车读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师相机指导学生较难理解的词语。
三、登上“诺曼底号”,了解事实真相1、“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发航行的?2、“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3、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4、船长是谁?在紧急情况下,船长是如何救人的?海难的结局如何?四、整体感悟课文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配《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感悟场景,初步受到震撼,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2、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指导朗读。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第【1】篇〗通过描写哈尔威船长在轮船遇到海难时,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指挥抢险,将船上60人安全救出的故事,赞扬了哈尔威船长尽忠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上完这一课后,我细细反思了这节课:整体感知,感受经典。
初步阅读,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识字,并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要求学生根据以下提示自主读书:根据预习的情况,给课文中的生字加注拼音,重点的词语可以标志一下。
依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和的人物等要素,试着概括故事情节。
相互交流读书的初步认识,检查初读的效果。
带着问题,圈点批注。
在学生对文本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以后,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刻画哈尔威船长这一形象的?感人的故事之所以感人,就在于它往往描述了一定的感人的情节或者塑造了一个或多个感人的艺术形象。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本文塑造了一个感人的形象——哈尔威船长,一个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人的高尚的.灵魂。
读好对话,体会人物崇高的品质。
这一课中人物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我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读船长的话,一组读其他人的话。
两次朗读,让学生通过简短的对话理解哈尔威船长沉着指挥、舍己救人、终于职守的高尚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以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充分地读书是一个培养语言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读的情境,如:“船长大声吼道”,“一个人的声音能盖过嘈杂的声音吗”学生读时兴趣盎然。
与此同时,还注意变换形式朗读,有范读、自由读、齐读等。
此外,还注意读的层次,如学“大声吼……”一句时,学生开始读得不到位,我采用了导读的方式,问学生:“怎样吼”学生读得稍好一些了,又提示:再大声些,学生读得又好一点。
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课堂气氛热热闹闹,语言的学习却失落了”,这是课改后语文课上出现的一个怪现象。
在这堂课上我努力避免这一现象,非常注重学生感悟语言,力求做到和学生一起“在阅读中探究,在探究中阅读”,比如让学生“标出你认为用得特别恰当的词语,并体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谈谈你们对哈尔威船长的初步印象”、“除了这段精彩的语言描写外,你认为本文的哪个场面最感人”等问题的设计。
这节课也留给我一个很大的遗憾,那就是学生在这节课以及后一节课的辩论会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辩论非常激烈,而我作为他们的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却始终没有明确自己的观点,导致部分学生没有深入到小说“悲剧美”的层面上来鉴赏雨果的这篇小说的结尾。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第【2】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第【3】篇〗[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感觉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两点,一是思路比较清晰,整个环节的设置和课堂流程都比较顺畅。
二是分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小组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整合起来,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力,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文本去朗读,去感悟船长的英雄品质和强者风范,让船长的生命价值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在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对环境描写在这篇课文中的作用讲得太少,对作者议论部分的语言重视不够等。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与反思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雨果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之际,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随着客轮一起沉入大海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共45个自然段,可以大致分成四个部分。
第1、2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诺曼底号”的概况。
第3~39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写“诺曼底号”遇难,哈尔威船长在危急时刻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自救。
第40~42自然段,写哈尔威船长与“诺曼底号”一起葬身大海。
第43自然段至结束写对哈尔威船长的评价。
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运用言行描写、对比、环境烘托等写法,成功塑造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英雄形象。
首先,课文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突出人物品质。
黑暗中那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语言虽短,但十分有力,让人感受到急促、紧迫的气氛,又突出了哈尔威船长的果断、镇定。
最后,“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这是一个典型的特写镜头,展现了哈尔威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伟大品格。
课文还运用对比方法,揭示人物品质。
客轮遇险以后,在乘客“惊恐万状”“你推我搡”时,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杂”,突出了船长的镇定自若,临危不乱。
此外,小说描写“雾越来越浓了”“阴惨惨的雾气”等环境,一方面渲染灾难的气氛,另一方面用沉郁的夜色烘托哈尔威船长黑色雕像一般的高大形象。
教学目标1.会认“弥、脉”等生字,会写“伦、腹”等生字,正确读写“行驶、凌晨”等词语,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联系已识生字和生活经验等方法自主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能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在海难危急关头仍然忠于职守、从容不迫、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1.认识“脉、估”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字,会写“行驶、凌晨”等1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感受哈尔威船长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忠于职守、勇于牺牲的精神以及沉着、坚毅、果敢、干练的优秀品质。
3.通过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体会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感受哈尔威船长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忠于职守、勇于牺牲的精神以及沉着、坚毅、果敢、干练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诺曼底号”遇难记》。
从题目,你读出了什么?有什么疑问?(课文记述了“诺曼底号”这艘船在海上遇难的事。
我想知道“诺曼底号”是一艘怎样的船?它为何遇难?结果怎样?)2.了解作者雨果。
(出示圆明园里的雨果雕像的图片,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尤其注意外国的人名和地名比较难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山脉(mài) 剖(pōu)开机械(xiè)师调遣(qiǎn) 穿梭(suō)读两艘船的名字:诺曼底号玛丽号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腹、窿、卑、宰、遣、梭”,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
(“腹”是左右结构,右边中间是“日”,最下面的“”不要写成反文。
“窿”是上下结构,部首是“穴”,下面右边“生”上面的小横不要漏写。
“卑”注意笔顺,第六笔是“丿”,最后一笔是悬针竖。
“宰”是上下结构,下面是“辛”,下面的横短,最后一笔是悬针竖。
“遣”是半包围结构,注意笔顺,第六笔是“丨”。
“梭”是左右结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地、人、事。
同桌间互相交流。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诺曼底号”在薄雾中前行,不幸被“玛丽号”撞伤。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第1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通用3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1《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2《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3《“诺曼底”号遇难记》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诺曼底”号遇难记》。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从以下八个方面展开的。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危机时刻第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文章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
主人公哈尔威船长在一次猝然而至的海难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以身殉职的事。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力”,文章感人肺腑。
依据本课的自身特点及它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2、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重点词句的研读,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3)、了解文章抓住场面描写和人物语言动作叙事写人的写作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灾难的可怕,领会哈尔威船长在海难发生的危急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会选择和轮船一起沉入大海。
二、说学情学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底子薄,基础差,本文文字浅显,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课堂上通过激趣引导是可以保持住这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
1、新闻导入。
2、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
三、说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新课程标准,我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富有个性化的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依据“目标自学,点拨训练”的要求,结合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和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对学情的预测,该课的设计体现出以下特色。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与评价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与评价引言电影《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作品,讲述了二战时期美国士兵在诺曼底登陆中的艰难经历。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这部电影用于授课,并在此对使用该电影进行一些反思和评价。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和对学生的反馈,我希望能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设定在使用《诺曼底号遇难记》进行教学之前,我首先明确了教学目标。
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探讨,增强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学到一些关于二战时期的背景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电影中所展示的事件。
2.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课程设计中,我选择了与电影内容相关的一些历史事件,并提前准备了相关课件和教学材料。
我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引发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兴趣。
此外,我还特别关注电影中的一些场景和人物,对于关键情节和角色,我进行了详细解读并进行了分析。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影并加深他们对历史的理解。
在电影观看过程中,我采取了一些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首先,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问题,引导他们在观看电影时有针对性地思考。
其次,我鼓励学生在观看电影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在课堂上,我也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了集体讨论和总结。
4. 学生反馈的收集在教学结束后,我进行了一次学生反馈的收集。
学生们对于使用《诺曼底号遇难记》进行教学的反馈比较积极。
他们认为通过观看电影,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历史事件,并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更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学生们也对于课堂的讨论和分享环节表示满意,并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中继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基于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并结合对学生的反馈,我对于使用《诺曼底号遇难记》进行教学给出以下评价。
1. 教学效果的评价使用《诺曼底号遇难记》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更加深入,他们能够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并能够将其运用到电影中所表现的场景和人物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研教学反思三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研教学反思三篇第一篇:经过组内集体教研,自己的认真复备,昨天,我成功的完成了《“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的授课内容。
课后,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思考与总结,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一、创设情景,让学生的思维在现实与文本中进行链接,达到认识上的一个梯度。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哈尔威船长伟大的人格,教学中我没有直接抓住重点对人物的品质进行剖析,而是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假如此时你正在电影院看电影,地震来了,你会怎么做?别人会是什么表现?想像当时的情景。
之后,再由情景回到文本,让学生对海难发生后的慌乱场面及人们的表现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危急时刻利己主义的存在是可理解的,也是必然的,船长完全可以选择逃生,而船长表现恰恰相反,由此让学生初步感受船长伟大的人格。
这样做,给了学生一个梯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内容。
二、以读为主,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人物的崇高品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朗读来感受人物品质,如:“船长大声吼道”“一个人的声音能盖过嘈杂的声音吗?”学生读时兴趣盎然。
与此同时,还注意变换形式朗读,指名读、齐读、小组读、男女读等。
在反复的读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品质。
三、留下盲点,通过小组讨论,给学生一个思维发散的空间,从而达到主题的升华。
课后,为了使学生的认知达到更高水平,我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大副会真开枪吗?”“船长为什么选择与轮船一起沉入大海,最后20分钟只能逃出60个人吗?只多了他一个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议论纷纷,最后经过小组合作,理解确实上升到了一个高度,有的说:船上是他的工作岗位,船在人在,船亡人亡,所以他要和船一起沉没。
有的说:其他的60人已全部救出,他的职责已完成,他的价值已得到体现,他已经什么都不在乎了……都好的解释啊,我想:教师只要留给学生一个思维发散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必将得到碰撞,得到升华。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3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反思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的体现,在语文课堂中,紧紧围绕文本,引导学生获得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学会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应该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所在。
基于这点,这堂课,我有一下几点思考。
一、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感悟珍爱生命,、尊敬生命、敬畏生命。
猝然而至的灾难,让本来还在熟梦中的人们突然面临生死考验,为了自己逃生,在这时候,可卑的利己主义占了上风,甲板上乱成一团。
这时候,只有船长一人保持冷静,把别人的生命放在了第一位,甚至忘了自己也是船上的一员。
让学生抓住这些句子去朗读,去品位,去感悟船长对生命的尊重。
获救者的生,是船长的死换来的,从中我们知道了生命之宝贵、只可爱、之可敬。
二、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渗透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育。
在整个课堂中,紧紧围绕文本,去朗读,去感悟船长的英雄品质,强者风范,让船长的生命价值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联系实际或自己谈一谈对“强者”或“英雄”的理解,写一篇短文,既是对文本主题的进一步理解,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对自我的反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三、尊重学生这一生命体,积极营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我在备课时,预设了船长的英雄品质为临危不乱、舍己救人、指挥能力强、忠于职守等,在学生研读过程中,出现了不一致的见解。
到底是“舍己救人”合适,还是“忘我”“忠于职守,高度的负责精神”更贴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培养他们的有个性阅读能力和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从而营造创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努力的方向。
当问题出现后,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解决这一问题。
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当然,在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对环境描写在这篇课文中的作用讲得太少,对作者议论部分的话重视不够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1(新审定)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教学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环境描写,想象当时的情景来品析船长的言行,揣摩人物的心情,感悟船长的品格。
上完这节课,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有成功也有失败,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1.教学效果(思效)。
整体感知与具体品析相互结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
因此,我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有条理的概括,从整体上掌握文章内容,为下面的重点分析打好基础,并且教给他们一种概括故事的方法,有利于以后这类文章的学习。
而在重点品析中,孩子们在我的指导下,明白了采用重点字词句的圈画、读、析、结合的方法,有目的、有重点地把握文章的精髓,达到品析的目的。
在这些环节中,学生读得相当认真,而且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小组间的商讨、教师的点拨来解决问题,基本能谈出自己的看法,上课效果还不错。
2.教学收获(思得)。
虽然新课标要求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这并非说教师可以不管不顾了,完全放手由学生去说,这种放羊式的教学势必偏离了课标的中心。
在开放式的课堂上,教师也要抓住教学目标的生成,深入点拨。
课前要充分预设学生将要出现的各种问题。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深入引导。
当学生对人物形象体会得很好时,我们应侧重于文字的表达和情感的体验。
教师要灵活应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拨,引导他们从人物形象、情感、表达上深入感知。
3.不足之处(思失)。
在船长沉入大海时我播放音乐,烘托悲壮的气氛,课后经康老师的指导,这一环节把音乐去掉会更好一些,因为我们应努力让学生沉浸在文字里去揣摩,感悟人物形象。
这时,应该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最后读学生评价时可以播放音乐,从而激起孩子们的写作积极性,音乐会起到恰到好处的陪伴。
如果是在学生写话时,音乐的声音放小些会更好。
此外,课堂上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忽视了学生语言的完整性,没有强调学生说完整的话,激励性的语言过于单调,虽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老师表现不够幽默。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版 四年级下语文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的体现,在语文课堂中,紧紧围绕文本,引导学生获得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学会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应该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所在。
基于这点,这堂课,我有一下几点思考。
一、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感悟珍爱生命,、尊敬生命、敬畏生命。
猝然而至的灾难,让本来还在熟梦中的人们突然面临生死考验,为了自己逃生,在这时候,可卑的利己主义占了上风,甲板上乱成一团。
这时候,只有船长一人保持冷静,把别人的生命放在了第一位,甚至忘了自己也是船上的一员。
让学生抓住这些句子去朗读,去品位,去感悟船长对生命的尊重。
获救者的生,是船长的死换来的,从中我们知道了生命之宝贵、只可爱、之可敬。
二、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渗透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育。
在整个课堂中,紧紧围绕文本,去朗读,去感悟船长的英雄品质,强者风范,让船长的生命价值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联系实际或自己谈一谈对“强者”或“英雄”的理解,写一篇短文,既是对文本主题的进一步理解,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对自我的反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三、尊重学生这一生命体,积极营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我在备课时,预设了船长的英雄品质为临危不乱、舍己救人、指挥能力强、忠于职守等,在学生研读过程中,出现了不一致的见解。
到底是“舍己救人”合适,还是“忘我”“忠于职守,高度的负责精神”更贴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培养他们的有个性阅读能力和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从而营造创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努力的方向。
当问题出现后,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解决这一问题。
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当然,在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对环境描写在这篇课文中的作用讲得太少,对作者议论部分的话重视不够等。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3篇
《2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诺曼底号”遇难记》是四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体会人物品质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文章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
主人公哈尔威船长在一次猝然而至的海难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以身殉职的事。
“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力”,文章感人肺腑。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灾难的可怕,领会哈尔威船长在海难发生的危急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会选择和轮船一起沉入大海。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重点,我做到了以下几点:(一)质疑标题,用问题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在讲课初,我先从本课标题开始质疑:“诺曼底号”是怎么遇难的?遇难之后有多少人员伤亡?谁在遇难事件中起主要作用?最后结果怎样?让学生通读文章,一一给出答案。
初步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环境描写,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灾难发生后的一瞬间,有一段环境描写“震荡可怕极了。
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分,一片混乱。
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
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我让学生围绕这段环境描写展开讨论,学生讨论后得出:这个环境描写突出了当时情况的万分危急,更能突出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乱、沉着指挥、勇于决断的高尚品质。
(三)读好对话,体会人物崇高的品质这一课中人物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我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读船长的话,一组读其他人的话。
两次朗读,让学生通过简短的对话理解哈尔威船长沉着指挥、舍己救人、终于职守的高尚品质。
二、成功之处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两个:(一)讲课之初,通过不断质疑,让学生随着几个问题,大致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课文有个宏观的把握。
(二)通过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了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乱、沉着指挥、勇于决断的高尚品质,让学生学会要通过环境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阅读和写作方法。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部反映人性、道德与艺术的经典影片。
在这个故事中,悲剧性的事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反思。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这部影片中学到很多东西,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许多重要的话题。
首先,这部电影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船员们在危机中展现出他们的勇气、担忧和自私。
这提醒学生人性是多方面的,人们在面临困难时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质。
在讨论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会有不同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对他人和整个团队的影响。
其次,这部电影呈现了在极端环境下做出道德选择的困难。
船员们在面临逃生和拯救乘客之间做出了难以决定的抉择。
这引发了关于道德责任和个人利益之间的权衡的讨论。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决策并不总是清晰和简单的,然后引入辩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来帮助学生探索和理解这些情况。
第三,这部电影强调了艺术和娱乐在困难时刻的重要性。
船员们表演了音乐和戏剧,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转移注意力和鼓舞士气的方式。
这提醒学生欣赏和参与艺术的价值,以及它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提供情感支持和连接。
此外,这部电影还探讨了领导者的角色和责任。
船长和高级官员在危机中必须做出决策和指导船员。
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讨论优秀领导者的特质,例如冷静和决断力。
我们可以邀请学生思考并分享个人、学校或社区中的领导者,并探索他们如何应对困难情况。
最后,这部电影追问了人类选择的意义和价值。
船员们决定留下并乘船。
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考虑生活中每个人的决定都有意义,以及如何制定这些决定是如何影响我们自己和他人的。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思考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并评估他们如何做出决策以实现这些价值观。
总之,《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部触动人心的电影,它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来思考人性、道德和艺术等重要话题。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并引导他们思考他们作为个体和社会成员的责任和选择。
通过这样的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意义、有价值观的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
《“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教学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环境描写,想象当时的情景来品析船长的言行,揣摩人物的心情,感悟船长的品格。
上完这节课,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有成功也有失败,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1.教学效果(思效)。
整体感知与具体品析相互结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
因此,我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有条理的概括,从整体上掌握文章内容,为下面的重点分析打好基础,并且教给他们一种概括故事的方法,有利于以后这类文章的学习。
而在重点品析中,孩子们在我的指导下,明白了采用重点字词句的圈画、读、析、结合的方法,有目的、有重点地把握文章的精髓,达到品析的目的。
在这些环节中,学生读得相当认真,而且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小组间的商讨、教师的点拨来解决问题,基本能谈出自己的看法,上课效果还不错。
2.教学收获(思得)。
虽然新课标要求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这并非说教师可以不管不顾了,完全放手由学生去说,这种放羊式的教学势必偏离了课标的中心。
在开放式的课堂上,教师也要抓住教学目标的生成,深入点拨。
课前要充分预设学生将要出现的各种问题。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深入引导。
当学生对人物形象体会得很好时,我们应侧重于文字的表达和情感的体验。
教师要灵活应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拨,引导他们从人物形象、情感、表达上深入感知。
3.不足之处(思失)。
在船长沉入大海时我播放音乐,烘托悲壮的气氛,课后经康老师的指导,这一环节把音乐去掉会更好一些,因为我们应努力让学生沉浸在文字里去揣摩,感悟人物形象。
这时,应该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最后读学生评价时可以播放音乐,从而激起孩子们的写作积极性,音乐会起到恰到好处的陪伴。
如果是在学生写话时,音乐的声音放小些会更好。
此外,课堂上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忽视了学生语言的完整性,没有强调学生说完整的话,激励性的语言过于单调,虽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老师表现不够幽默。
4.改进措施(思改)。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让学生处于身心放松、精神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他们的灵性才会自然而快捷地产生,他们才会在这个舞台上质疑、释疑、争辩……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神效。
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我还需多看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把驾驭课堂的能力再往上提高一个档次。
多看文学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让自己的课堂语言更具魅力。
多听课,多向专家及周围的教师学习。
多动笔,课后经常写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重在阅读中体验。
猝然而至的灾难,让本来还在熟梦中的人们突然面临生死考验,为了自己逃生,在这时候,可卑的利己主义占了上风,甲板上乱成一团。
这时候,只有船长一人保持冷静,把别人的生命放在了第一位,甚至忘了自己也是船上的一
员。
让学生抓住这些句子去朗读,去品味,去感悟船长对生命的尊重。
获救者的生,是船长的死换来的,从中我们知道了生命之宝贵、之可爱、之可敬。
二、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受到教育。
在整个课堂中,紧紧围绕文本,去朗读,去感悟船长的英雄品质,强者风范,让船长的生命价值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联系实际或自己谈一谈对船长做法的理解,既是对文本主题的进一步理解,也是让学生在这一过程对自我的反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三、尊重学生这一生命体,积极营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我在备课时,预设了船长的英雄品质为临危不乱、舍己救人、指挥能力强、忠于职守等,在学生研读过程中,出现了不一致的见解。
到底是“舍己救人”合适,还是“忘我”“忠于职守,高度的负责精神”更贴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培养他们有个性的阅读能力和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从而创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努力的方向。
当问题出现后,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解决这一问题。
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不足之处:
当然,在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对环境描写在这篇课文中的作用讲得太少,对作者议论部分的话重视不够等。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2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四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体会人物品质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文章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
主人公
哈尔威船长在一次猝然而至的海难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以身殉职的事。
“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力”,文章感人肺腑。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灾难的可怕,领会哈尔威船长在海难发生的危急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会选择和轮船一起沉入大海。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重点,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质疑标题,用问题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在讲课初,我先从本课标题开始质疑:“诺曼底号”是怎么遇难的?遇难之后有多少人员伤亡?谁在遇难事件中起主要作用?最后结果怎样?让学生通读文章,一一给出答案。
初步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环境描写,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
灾难发生后的一瞬间,有一段环境描写“震荡可怕极了。
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分,一片混乱。
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
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我让学生围绕这段环境描写展开讨论,学生讨论后得出:这个环境描写突出了当时情况的万分危急,更能突出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乱、沉着指挥、勇于决断的高尚品质。
(三)读好对话,体会人物崇高的品质
这一课中人物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我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读船长的话,一组读其他人的话。
两次朗读,让学生通过简短的对话理解哈尔威船长沉着指挥、舍己救人、终于职守的高尚品质。
二、成功之处
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两个:
(一)讲课之初,通过不断质疑,让学生随着几个问题,大致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课文有个宏观的把握。
(二)通过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了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乱、沉着指挥、勇于决断的高尚品质,让学生学会要通过环境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阅读和写作方法。
(三)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让学生通过感受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不足之处
课文里还有许多关键语句,由于时间限制,没有分析到,比如“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这句话突出了哈尔威船长在危难之际心里只有别人,没有自己,体现了哈尔威船长危难之际关心别人的无私品质。
以及“诺曼底号”沉船的一瞬间的细节描写,体现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的高尚品质。
四、改进措施
下次再上这节课,我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课文里的关键语句,让小组内讨论体现哈尔威船长的高尚品质的细节描写,集思广益,会把文章分析得更深刻,了解人物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