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_教案
《探索宇宙》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及教学反思
《探索宇宙》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及教学反思 8、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过程与方法: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
【教学难点】 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膨胀的宇宙 1、 情境导入: 同学们, 2003 年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 5 号”的发射成功, 让我们中国“千年飞天梦,今朝变成真”。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坐“神舟号” 飞船到太空遨游,继续去探索宇宙。
(板书课题) 2、师:我们先来到地球家园的所在地——太阳系,回想一下,太阳系是怎样1/7一个星系? (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 由行星及其卫星、 矮行星、 小天体 (包 含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 3、提问:太阳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 4、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们认识:太阳虽然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但是太阳系在宇 宙中并不是唯一的。
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 它们 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 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 5、(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让我们看看银河系的模样吧!说说你 们觉得银河系像什么? (银河系俯视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
) 6、阅读课本第 61 页资料,说说银河系中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 (银河系大约由 1000 亿~2000 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 10 万光年。
小学科学第14课《探索宇宙》(教案)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小学科学第14课《探索宇宙》(教案)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宇宙是广阔、无垠的,由星系、星云、恒星和行星等组成的知识。
学生能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结构,包括太阳、行星、卫星等。
学生能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如火箭、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科学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综合探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广阔性及其组成结构。
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太阳系的组成结构,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电子课件、图片、实物模型、学生实验表格。
学生准备:笔记本、书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将图片或实物模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了解宇宙吗?”“宇宙有多大?”“太阳系有几个行星?”等等。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主题。
2. 探究活动(30分钟)(1)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份实验表格和一份资料。
学生根据实验表格上的步骤进行实验,并结合资料填写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包括探索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和它们之间的相对距离。
同时,学生还可以进行太阳系各行星的模型制作或展示等活动,加深对太阳系的认知。
(2)实验展示与讨论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学生可以互相提问和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兴趣。
3. 知识讲解(40分钟)通过电子课件和图片展示,教师给学生讲解有关宇宙和太阳系的知识。
包括宇宙的概念、宇宙的组成、太阳系的结构和行星的特点等。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和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4. 拓展延伸(20分钟)通过讲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如火箭、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引发学生对探索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
小学科学414《探索宇宙》教案
小学科学414《探索宇宙》教案引言:《探索宇宙》是小学科学414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借此课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宇宙的起源、星球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地球与宇宙中其他物体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概念,学习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2. 帮助学生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宇宙中其他天体的相对位置。
3. 引导学生理解日地月系统的运行规律,并能够解释日食和月食的原因。
4. 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对天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2. 日地月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日食、月食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太阳系、星星、月球、地球的模型或图片。
2.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宇宙中的天体。
3. 课件或教辅材料。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老师给学生出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太阳、星星和月亮的图片,并问学生这些天体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步骤二:引入宇宙(10分钟)1. 老师给学生展示宇宙的图片,并解释宇宙的概念,告诉学生宇宙是由无数个星系、星球、恒星和行星组成的。
2.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步骤三: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5分钟)1. 老师给学生展示地球、太阳、月球和其他行星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相对位置。
2. 通过讲解和交互式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并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太阳和星星。
3.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例如地球绕太阳运行、月球绕地球运行等。
步骤四:日地月系统的运行规律(20分钟)1. 通过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日地月系统的运行规律,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月球绕地球运行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日食和月食的原因,并解释为什么不是每个月都有日食和月食。
步骤五:探索宇宙(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宇宙的方法和工具有哪些。
2. 鼓励学生观察夜空的变化,留意星座、流星雨等现象。
步骤六:课堂练习和总结(20分钟)1. 给学生布置练习题,检验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大班科学《探索宇宙的奥秘》优质教案
大班科学《探索宇宙奥秘》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探索宇宙奥秘》这一章节中深入学习宇宙起源、恒星、行星以及人类对宇宙探索。
详细内容涉及宇宙构成、恒星形成与演变、太阳系成员以及航天科技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宇宙起源和基本构成,认识恒星、行星等天体。
2. 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索兴趣,激发他们好奇心和想象力。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宇宙起源、恒星演变、航天科技发展。
教学重点:恒星、行星认识,以及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宇宙图片、恒星模型、行星模型、宇航员模型、科普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尺子、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宇宙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宇宙景象,引发他们对宇宙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宇宙起源:讲解宇宙大爆炸理论,让学生解宇宙起源。
(2)恒星与行星:介绍恒星、行星定义及特点,展示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分辨。
(3)航天科技:介绍人类探索宇宙历程,展示宇航员模型,讲解航天科技发展。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幅宇宙星空图,并在图中标注出恒星、行星等天体。
4. 分组讨论(10分钟)(1)恒星是如何形成?(2)行星与恒星有什区别?(3)人类探索宇宙意义何在?六、板书设计1. 宇宙起源:大爆炸理论2. 恒星与行星:定义、特点、模型展示3. 航天科技:人类探索宇宙历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宇宙起源。
(2)列举三种恒星类型,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3)谈谈你对人类探索宇宙看法。
2. 答案:(1)宇宙起源于大爆炸,距今约138亿年。
(2)恒星类型: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
特点:主序星亮度高、温度适中;红巨星体积大、亮度低;白矮星体积小、亮度低、温度高。
(3)人类探索宇宙可以拓展知识领域,促进科技发展,提高人类对自然界认知。
小学科学4探索宇宙(教案)
小学科学4探索宇宙(教案)探索宇宙的教案导语: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四年级学生探索宇宙。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了解有关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概念、星球、行星等。
通过探索宇宙,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
一、知识导入(10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飞向星空。
你看到什么?你能看到哪些星星?有没有看见其他的天体?2.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是什么?宇宙包括哪些天体?有没有人到过宇宙?二、学习目标(5分钟)1. 了解宇宙的概念;2. 能够区分不同的天体,如行星、星星、卫星等;3. 能够描述地球、太阳系和银河系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内容(30分钟)1. 宇宙的概念:宇宙是广阔无垠的空间,包括行星、恒星、星系等天体。
2. 行星:行星是绕着恒星运行的天体,比如我们熟知的八大行星,其中包括地球。
3. 星星:恒星也称为星星,它们是由气体组成的,产生强烈的光和热。
4. 卫星:卫星是绕着行星或其他天体运行的天体,比如我们熟知的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5. 太阳系:太阳系是地球所在的行星系,包括太阳和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卫星和小行星等。
6. 银河系:银河系是包含太阳系在内的数百亿颗恒星、行星和其他天体的巨大星系。
四、学习活动(45分钟)1. 观察行星:将地球放在太阳中心模型的适当位置,观察其他行星的位置和大小,尝试用颜色区分不同行星。
2. 制作星星模型:让学生用纸板和流光彩绘制星星,然后将星星贴在黑色背景的纸上。
3. 观察卫星:通过观察月亮的形状和位置,让学生理解地球有一个卫星月亮。
4. 太阳系模型:学生合作制作太阳系模型,使用不同大小的球体来代表太阳和行星,并使用吊线模拟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
5. 银河系手工:学生用纸板、泡沫和彩绘制作银河系模型,以了解银河系的概念和结构。
五、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去宇宙旅行?3. 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予指导和进一步解释。
初中探索宇宙教案
初中探索宇宙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掌握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3. 探索宇宙中的恒星、行星和其他天体。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资源:1. 宇宙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天文望远镜或其他观测设备。
3. 科普书籍和资料。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对宇宙有什么想知道的?”2.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定义和组成。
二、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10分钟)1. 讲解宇宙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介绍宇宙的组成部分,如恒星、行星、星系等。
3. 讲解宇宙的规模和结构。
三、宇宙的起源和演化(10分钟)1. 讲解大爆炸理论,包括宇宙的膨胀和冷却。
2. 介绍宇宙的演化过程,如恒星的形成和死亡。
3.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演化对人类的意义。
四、恒星和行星(10分钟)1. 介绍恒星的基本特征,如光度和温度。
2. 讲解行星的形成和特征,如地球和其他行星的比较。
3. 引导学生思考恒星和行星对人类的影响。
五、观测宇宙(10分钟)1. 介绍天文望远镜和其他观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带领学生进行宇宙观测,观察恒星、行星和其他天体。
3. 引导学生记录观测结果,并进行观察报告的撰写。
六、探索宇宙的延伸活动(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宇宙主题的科学研究或项目制作。
2. 引导学生阅读科普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宇宙的知识。
3. 组织宇宙知识竞赛或宇宙知识分享会。
七、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对人类的意义和探索宇宙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宇宙相关的研究和新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恒星和行星的了解和观测能力。
4. 学生的观察报告撰写和科学研究能力。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宇宙相关的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幼儿园天文活动探索宇宙教案
幼儿园天文活动探索宇宙教案
一、活动主题:探索宇宙
二、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了解天文知识,了解天体现象。
2. 锻炼幼儿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天文知识的学习,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激发其探究未知的兴趣。
三、活动内容:
1. 天文知识讲解:幼儿园老师讲解天文知识,包括太阳系、星座、月相等相关知识,并通过图片和视频等资料进行生动讲解。
2. 天文观察:利用望远镜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并引导孩子们观察天体的变化,如月相变化、星座变化等,培养孩子们对于天文现象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宇宙手工制作:幼儿制作太阳系模型、星座相框等手工制品,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加深对天文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4. 天文故事分享:老师分享一些有关天文现象的故事,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引导幼儿从故事中悟出道理、领悟世界和人生的真谛。
四、活动步骤:
1. 介绍天文活动主题,并简单讲解天文知识。
2. 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引导幼儿观察天体时的注意事项,并指导幼儿观察。
3. 给幼儿准备相关材料,让幼儿制作太阳系模型、星座相框等手工制品。
4.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分享天文故事,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天文知识的奇妙和自然的奥秘。
五、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于天文知识有了初步认识,学会了观察天体,培养了动手、观察和想象能力,也在分享天文故事中激发了幼儿探索未知的兴趣。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孩子们能够继续探索天文知识,了解自然的奥秘,成为有思考力、有创造力、有探究精神的小探险家。
探索宇宙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名称:探索宇宙教案二、课时:2课时三、年级:五年级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恒星、行星、星系等。
2. 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内容:1. 宇宙的基本概念:恒星、行星、星系等。
2. 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膨胀等。
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望远镜、航天器、太空站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探索宇宙的学习氛围。
2. 基本概念:介绍恒星、行星、星系等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组成。
3. 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讲解大爆炸理论,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宇宙基本知识和宇宙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人类探索宇宙的成果,如航天器、太空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讲解望远镜、航天器等工具在宇宙探索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3.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宇宙探索成果,引导学生思考未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方向。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宇宙基本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课后,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资源:1. 宇宙星空图片。
2. 宇宙探索成果图片。
3. 相关科普书籍和视频资料。
十、教学建议:1.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安排适量的课外实践活动,如观星、参观天文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宇宙的奥秘。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宇宙相关的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定期组织宇宙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讲解宇宙的最新研究成果。
小学科学44《探索宇宙》(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44《探索宇宙》(教案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2. 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3. 探索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和恒星。
4.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
二、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幻灯片、简笔画、实物模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师生共同回顾和讨论宇宙这个概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宇宙的组成(15分钟)利用课件或幻灯片展示宇宙的概念和组成部分,并结合简笔画或实物模型进行解释,让学生对宇宙的结构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 太阳系的组成与特点(20分钟)通过幻灯片和简笔画展示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包括太阳、行星、卫星等的介绍。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太阳系中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动。
4. 探索其他星球和恒星(25分钟)通过课件或实物模型展示其他星球和恒星的外貌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各个星球和恒星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有些星星比其他星星亮一些?”等,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5.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15分钟)通过幻灯片和简单的故事,讲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的历史,如人类登月任务、探测器探索外星球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探索和研究。
6. 总结与延伸(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鼓励他们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和思考。
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书籍或视频资源,供学生进一步了解宇宙。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使学生对宇宙有了更直观和全面的了解。
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了简笔画、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的展示和解释,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欲望,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宇宙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了课堂活动,并提出了一些有深度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决定在课后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和资源供他们阅读和探索。
小学科学22探索宇宙教案
小学科学22探索宇宙教案探索宇宙——小学科学22教案【引言】宇宙是一个浩瀚而神秘的存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一个从古至今不断进行的过程。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对宇宙的好奇心,本教案将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学习宇宙起源、星球和行星的特点,并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探索宇宙的奥秘。
【一、宇宙起源】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宇宙?宇宙是如何形成的?2. 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初始时处于极高温度和密度的状态,从中心点开始发生大爆炸,形成了宇宙。
3.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用热水瓶装满热水,然后突然打开瓶盖,让学生观察水蒸气散开的情况,类比宇宙大爆炸的过程。
4. 讨论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证据:背景辐射、宇宙膨胀等证据。
【二、星球与行星】1. 介绍星球的概念:解释星球与行星的区别,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一颗星球。
2. 了解太阳系:介绍太阳、行星和卫星,让学生绘制简易的太阳系示意图,认识每颗行星的特点。
3. 进行实验:用细粘土制作行星模型,并演示各行星绕太阳公转的方式。
4. 制作行星探测器:鼓励学生动手制作行星探测器模型,并设计探测任务和目标。
【三、宇宙奥秘的探索】1. 学习天文观测仪器:介绍望远镜、天文摄影机等工具,学生可以了解天文观测的方法和过程。
2. 进行星空观察: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组织学生观察夜空中的星星、星座等物体,让他们感受无垠宇宙的壮丽。
3. 探索黑洞:讲解黑洞的概念,观看与黑洞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了解其特点和作用。
4. 研究宇宙飞船:引导学生探究宇宙飞船是如何进入宇宙、飞行和返回的,了解人类在宇宙中的探索。
【四、宇宙探索的意义】1. 分析宇宙探索的价值: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探索外星生命,发展科学技术等。
2. 讨论宇宙探索的挑战:学生思考在宇宙探索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让他们明白科学探索需要勇气和毅力。
3. 鼓励学生加入科学领域:通过分享科学家的故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探索宇宙。
【五、小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了解了宇宙的起源,学习了太阳系中的行星和星球知识,并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不仅增强了他们的科学探索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科学《 探索宇宙 》教案(三篇)
探索宇宙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系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时,为小学阶段“地球世界”最后一课。
【学情分析】经过近四年的科学和电脑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科学探究能力和计算机使用基础,但教师借班上课,对学生情况并不完全熟悉。
【设计理念】本课的关键在于“探索”二字——开放式教学,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与时间,借助计算机等手段进行自主学习,但绝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更有效的探究。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二、过程与方法: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3、通过网络操作形成互相协作的精神,提高自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和变化的。
3、感受宇宙科学的奇妙,增强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从时间、空间和物质上认识到宇宙是无限的。
【教学准备】为全班准备:全课课件,学习资源包(包含自学课件、学习包、计算器)等。
为各组准备:一台可上网的计算机(或在电脑室进行教学),《课前自助预习卡》,《“宇宙之旅”任务单》,《自学记录单》、《自选作业卡》等。
学生自备:记录本,笔等。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创设乘坐太空飞船遨游宇宙的学习氛围,各小组成员自行选择本课角色。
〈设计意图:营造愉悦宽松学习环境,拉近师生距离,消除学生在众多听课者环境下学习的紧张感。
组长等职位采用轮流制,增强每位学生的责任感。
〉一、复习导入回忆太阳系知识,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和熟悉的入手,为以下认识更广阔的宇宙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认识宇宙1、提出活动任务任务一:宇宙有多大?你能用简单图文表示宇宙的结构吗?任务二:宇宙是一成不变的吗?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的状态吗?任务三:恒星的一生如何变化?请你用一句话来描述现在了解的宇宙。
《探索宇宙》教案
《探索宇宙》教案探索宇宙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探索宇宙的奥秘,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2. 星系和恒星3. 行星和卫星4. 天体观测技巧5. 空间探索和人类登月6. 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和宇宙探测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天空中的星星和行星,让他们思考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2. 实验探索: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如模拟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让学生了解行星运动的规律和恒星的性质。
3. 观测活动:组织观测活动,让学生使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行星、卫星和星系,并记录他们的观测结果。
4. 多媒体资源利用:使用演示文稿、视频和互动软件等多媒体资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宇宙的知识。
5. 实地探索:组织参观天文馆或太空科学博物馆等实地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宇宙探索的成果。
教学评估1. 学生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宇宙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班级讨论:组织班级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相互研究和启发。
3. 小组项目: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小宇宙探索项目,通过展示和讲解,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天文学教科书和参考书籍2. 多媒体资源,包括演示文稿、视频资料和互动软件3. 望远镜和天体观测器材4. 参观天文馆或太空科学博物馆的机会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
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将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交流能力。
探索宇宙教案及反思
探索宇宙教案及反思一、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宇宙的组成和宇宙的演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宇宙的基本概念2. 宇宙的组成3. 宇宙的演化过程【教学难点】1. 宇宙的演化过程2.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教学准备】1. 宇宙相关PPT2. 宇宙视频资料3. 宇宙相关书籍【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宇宙的基本概念,如宇宙、星系、黑洞等。
3. 宇宙的组成:讲解宇宙的组成,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等。
4. 宇宙的演化:阐述宇宙的演化过程,包括大爆炸理论、宇宙膨胀等。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宇宙中的各种现象,如黑洞、暗物质等。
6. 观看宇宙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宇宙的直观认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宇宙的了解。
二、教学反思:【优点】1. 通过对宇宙的基本概念、组成和演化过程的讲解,使学生对宇宙有了全面的了解。
2. 课堂讨论环节,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合作意识。
3. 观看宇宙视频资料,增强了学生对宇宙的直观认识。
【不足】1. 教学过程中,对宇宙演化过程的讲解较为复杂,部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2. 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影响了课堂效果。
【改进措施】1. 在讲解宇宙演化过程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图片和模型,帮助学生理解。
2. 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互动性。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宇宙的基本概念、宇宙的组成和宇宙的演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宇宙的基本概念2. 宇宙的组成3. 宇宙的演化过程【教学难点】1. 宇宙的演化过程2.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教学准备】1. 宇宙相关PPT2. 宇宙视频资料3. 宇宙相关书籍【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探索宇宙-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教案
探索宇宙-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的概念及其组成。
2.掌握太阳系和星系的运动规律。
3.深入了解星空的组成、特点、观测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科学素养。
4.探究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特点,进一步理解宇宙的奥秘。
5.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宇宙的探索和科学研究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宇宙的组成和宇宙起源宇宙是包括天体、空间、能量、物质等一切存在的总体,简单来说宇宙即一切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的事物、物质和能量。
2. 太阳系和星系的运动规律太阳系是包括太阳、八大行星、矮行星、行星带、彗星等天体形成的一个星系系统。
太阳系中行星绕太阳公转运动,而太阳则自转。
星系是指大量星体在空间中互相吸引形成的系统。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是极其复杂的,而星系的形态总体上可分为规则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两种。
3. 星空的组成和观测方式星空主要包括星点、星群、星云、星系、星座等。
常用的观测方法有肉眼观测、望远镜观测、天文摄影、射电遥感等。
4. 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特点太阳系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五大行星被认为是类似的行星,而另三个行星则比较特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太阳系和星系的运动规律、星空的组成和观测方式、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特点。
•教学难点:宇宙的组成和宇宙起源的概念解释、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的阐述。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结合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尝试自己总结概括和解释概念定义。
2.行星运动轨迹的模拟实验及数据处理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3.观察影像资料,结合线上星空观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星空的特点、观测方法和应用。
4.设计小组研究任务,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探究太阳系中各行星的特点和宇宙秘密。
五、教学过程1. 宇宙的组成和宇宙起源教师引导学生对宇宙的概念进行自我解释,并求同存异。
介绍宇宙的组成和宇宙起源两个方面。
做出PPT讲解,并留下问题对学生进行思考。
2024年探索宇宙六年级科学教案
2024年探索宇宙六年级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组成和宇宙探索的意义。
2.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宇宙的组成、宇宙探索的意义。
2.教学难点:宇宙的无限性和宇宙探索的技术要求。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
2.宇宙模型、地球仪等教具。
3.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宇宙的组成1.导入新课(1)展示宇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美丽与神秘。
(2)提问:你们知道宇宙是什么吗?宇宙中都有哪些物质?2.学习宇宙的组成(1)讲解宇宙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组成(星球、恒星、星系、星云等)。
(2)展示宇宙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宇宙的结构。
3.宇宙探索的意义(1)讲解宇宙探索的意义,如寻找地外生命、了解宇宙起源等。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探索宇宙?4.实践活动:制作宇宙模型(1)分组进行,每组制作一个宇宙模型。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出具有代表性的宇宙模型。
第二课时:宇宙探索的技术要求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宇宙探索的意义。
(2)提问:要进行宇宙探索,我们需要哪些技术支持?2.学习宇宙探索的技术要求(1)讲解宇宙探索所需的技术,如火箭技术、遥感技术等。
(2)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技术的应用。
3.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的成就(1)介绍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的重要成就,如嫦娥一号、天问一号等。
(2)引导学生为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的成就感到自豪。
4.实践活动:设计宇宙探索方案(1)分组进行,每组设计一个宇宙探索方案。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宇宙探索方案。
2.学生分享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宇宙探索的技术要求1.学习宇宙探索的技术要求(1)讲解宇宙探索所需的技术,如火箭技术、遥感技术等。
探索宇宙 教案
探索宇宙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宇宙教案目标:1. 通过探索宇宙的主题,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组成、星系、行星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探索能力。
4. 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宇宙的壮丽景象,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分享对宇宙的认识和想法。
知识讲解:1. 介绍宇宙的概念和组成,包括星系、行星、恒星等。
2. 分享宇宙的一些有趣事实,如黑洞、星云等。
3. 使用图表或模型展示宇宙的结构和大小。
探索活动: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宇宙主题(如星系、行星等),并进行深入研究。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分享他们所了解的关于宇宙的知识。
实践活动:1. 夜空观察: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夜空,引导他们观察星星、行星等天体,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2. 星图制作: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绘制一张星图,标注出他们观察到的天体。
总结活动:1.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星图。
2.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这个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以及对宇宙的新认识。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索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收集学生制作的星图,评估他们对观察结果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小组展示和总结活动,评估学生对宇宙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宇宙的其他主题,并进行更加复杂的探索活动。
2. 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或参加相关的科学活动,拓宽他们对宇宙的了解和认识。
教案注意事项:1. 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视频、图片、图表等教具。
2. 在实践活动中,确保学生的安全,特别是在夜空观察时需有成人陪同。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和贡献。
4.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8《探索宇宙》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8《探索宇宙》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宇宙》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中的一节重点课文。
主要介绍了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星系、恒星、行星等,同时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天体运动的知识,对于宇宙的概念和基本组成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宇宙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未来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星系、恒星、行星等。
2.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宇宙的深度和广度。
2.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未来。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视频、图片等。
2.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宇宙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哪些天体?2.呈现(10分钟)讲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星系、恒星、行星等,同时介绍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未来,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解答和总结,使学生对宇宙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在探索宇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我们还可以如何探索宇宙?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宇宙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未来。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国探索宇宙成果的短文。
8.板书(5分钟)宇宙的基本知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未来。
本节课通过图片和案例的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意识。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探索宇宙教案及反思
探索宇宙教案及反思一、教案设计教案主题:探索宇宙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知道宇宙的广阔和神秘。
2. 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教学内容:1. 宇宙的基本概念2.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3. 宇宙的奥秘与未来探索教学资源:1. 宇宙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 宇宙探索相关书籍、资料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利用宇宙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广阔和神秘。
2. 学生分享对宇宙的了解和印象。
步骤二:学习宇宙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讲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如宇宙的定义、组成等。
2.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讨论等方式,加深对宇宙的理解。
步骤三: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15分钟)1. 讲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如古代的天文学、现代的航天技术等。
2.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阅读书籍等方式,了解探索宇宙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步骤四:讨论宇宙的奥秘与未来探索(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如黑洞、暗物质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未来宇宙探索的展望和想法。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二、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引入宇宙的图片和视频,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宇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讲解宇宙的基本概念时,我运用了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比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宇宙的知识。
在介绍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时,我选择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和人物,使学生了解探索宇宙的艰辛和伟大。
在讨论宇宙的奥秘与未来探索时,我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讲解宇宙的基本概念时,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奥的概念理解困难。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优化教学方法,如采用分组讨论、互动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探索宇宙教育教案
幼儿园探索宇宙教育教案一、教学主题幼儿园探索宇宙二、教学目标1.学习宇宙的基本知识。
2.掌握太阳系中各行星的基本特征。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内容1.宇宙与地球。
2.日、月、星。
3.太阳系和行星。
四、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宇宙和地球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幼儿观察天空中的月亮、太阳等物体。
2.讲解:通过幻灯片、图片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日、月、星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特征、运动规律等。
3.实践探究:(1)观察月相:教师向幼儿介绍月相的基本概念,并带领幼儿通过观察、绘画等方式去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
(2)制作日晷:教师向幼儿介绍日晷的原理,并引导幼儿制作一个小日晷,体验时间的变化和日晷的功能。
(3)制作探测器:教师带领幼儿制作一个小探测器,用来观察天空中的星星、行星等现象,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总结:教师与幼儿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回顾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
五、教学评估通过幼儿对月相、日晷、探测器等制作实践的观察和反馈,评估幼儿对宇宙探索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幻灯片或图片资料。
2.制作小日晷、小探测器的材料。
3.绘画、书写等制作工具。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广泛引导幼儿去探究宇宙和地球的关系,增强幼儿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探究意识。
在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实践探究以及动手制作等活动,使幼儿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使教学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2)了解宇宙的构成及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对资料、信息的获得和处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获得和处理信息能力,强化学生交流,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2)通过对教学准备工作做出汇报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3)采取问题解决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知道人类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
(2)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认识到宇宙是广阔无边的,培养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难点: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空间三位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和学生一起查阅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资料,PPT课件和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引入)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其中地球中存在着生命,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对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有很大的影响,你觉得地球上什么条件适宜生命的存在呢?
学生通过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
1.地球表面的大气保护地球免受流星侵袭;
2.地球表面有大气调节,使地球上昼夜温差很小;
3.太阳离地球不远不近,可以给地球足够的能量,又不至太热;
4.地球质量较大,有足够的吸引力使生物留在地面;
5.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稳定;
……
师:宇宙中有没有可能存在外星人呢?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猜测:有的说有可能,也有的说至今都没有发现……)
教师趁机引入:那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宇宙吧,找找证据,看看宇宙中存在外星人的可能性有多大?
设计意图:通过对地球上为什么能存在生命的归纳总结,让同学们了解,一个星球上能不能存在生命是需要条件的,比如说生物要生存就必须有水,有空气,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等,然后提出问题:宇宙中有没有可能还有其他星球也能存在生物?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自己主动去收集关于宇宙的信息,主动学习关于宇宙的知识。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银河系
老师请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影像资料,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总结出:
(1)银河系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
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
(2)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天文学上用“光年”表示各恒星之间的距离(光年是指光在一年里通过的距离)。
(3)形状:侧视: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俯视:像个大漩涡,四条悬臂从中心伸出。
(展示银河系示意图——侧视和俯视)
(4)太阳系的位置: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距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
(用银河系示意图中的光点说明)
2.宇宙
师:在宇宙中,还有没有像银河系之类的天体系统?
让同学们讲讲自己所了解的宇宙(学生发言谈谈自己心中的宇宙形象)
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
(1)银河系很大,但在整个宇宙中,银河系是微不足道的。
(2)目前人们观测到的类似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就有10亿个左右,这些天体系统被称为河外星系。
(3)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广袤无垠的宇宙。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等活动,用自己的语言把银河系的大小、形状和宇宙的组成等一一呈现,让学生印象深刻,便于理解和记忆,但是学生整理出来的知识
点有可能是比较零散的,不够规范的,所以需要老师用规范的语言系统地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在同学面前。
3.找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这个活动让学生自己完成)
这个活动使同学们了解到地球相对于广袤无垠的宇宙是多么渺小,同时让学生回到了原先的问题:宇宙中有没有可能还有其他存在生物的星球呢?这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不断的努力探索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与引入相呼应的,解决前面所提的问题,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地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兴趣。
4.归纳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和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5.【填一填】
设计意图:通过对各个天体系统名称的整理,明确了它们的大小关系和范围,使知识系统化。
6.人类从古至今探索宇宙的历程,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1)世界人民探索宇宙所作出的贡献;(配图)
图片展示:哈勃天文望远镜
(2)中国人民探索宇宙所作出的贡献。
(配图)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艰难历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一代一代科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任何一项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以无数人的牺牲和失败为代价的。
【课外探究】
介绍相关网站,并通过查找资料探究下列问题: 宇宙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地球
月球
1.宇宙有中心吗?宇宙有边界吗?宇宙中存在和地球生物不同的生命形态吗?你能提出多少有关宇宙的问题呢?
2.宇宙是如何起源的?宇宙中各种星系的分布均匀吗?宇宙的质量有多大?宇宙中最大的星系是哪个?
【教学反思】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觉得最大的亮点是引入,我以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及地球上存在生命体的条件引出一个问题:宇宙中会不会有其他的星球也存在生命体呢?(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果然,同学们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涉及到了银河系的大小、形状,宇宙的大小等知识点,使学生认识到宇宙是很大的,银河系只是宇宙中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很普通的星系,太阳系更是银河系中2000多亿恒星系中很普通的一员,由此推测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不是没有可能存在外星人的。
虽然至今科学家们还没有发现有外星人,但同学们非常兴奋,进而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宇宙的知识:宇宙有多大?宇宙是怎么产生的?如何才能看到更大的范围?从而也达到了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讨论有时候会扯的比较远,教师要做好引导、归纳和总结的工作,让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本课时的知识点不是很多,有充分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间来进行自我总结,另外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让学生查阅资料的时候教师也要做好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