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筝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理想的风筝阅读答案 (4)
理想的风筝阅读答案1.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风筝是一种古老的玩具,它最早起源于中国。
据历史记载,最早的风筝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
风筝最初是用于军事侦察和信号传递。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娱乐活动。
在中国,风筝被视为一种象征吉祥和幸福的文化象征。
风筝的造型多样,有动物、花草等各种形状。
风筝制作需要选用合适的材料,例如竹子作为骨架,纸或者薄绢作为翅膀。
同时,还需要使用线轴和线绳来控制风筝的飞行。
风筝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2. 风筝的材料和制作过程风筝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常见的材料有竹子、纸张、绢布等。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风筝制作过程:•准备材料:竹子、纸张、绢布、剪刀、线轴和线绳。
•制作风筝骨架:将竹子削成合适的形状,然后将竹子用线绳绑在一起,形成风筝的骨架。
•加强骨架:使用胶水或者细线将竹子固定在一起,增加骨架的稳定性。
•贴纸:将纸张或者绢布贴在骨架上,可以选择喜欢的图案和颜色。
•绑线绳:根据需要,将线绳绑在风筝的各个部位,以便控制风筝的飞行。
制作风筝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需要注意骨架的稳定性和风筝的平衡性。
如果制作得当,风筝会飞得高高的,非常令人兴奋和满足。
3. 风筝的飞行原理风筝的飞行原理是建立在气流动力学的基础上的。
当风吹过风筝的翅膀时,风筝产生升力。
升力使得风筝能够抵抗重力,并且能够飞行。
风筝的飞行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线绳的长度和材质、风力的大小和方向等。
线绳的长度和材质影响着风筝的稳定性和控制性。
风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着风筝的飞行速度和路径。
控制风筝的飞行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通常,通过拉紧或者放松风筝的线绳来控制其飞行的方向和高度。
风筝爱好者和专业风筝运动员能够驾驭风筝,使其表演各种复杂的动作和技巧。
4. 风筝的意义和价值风筝作为一种传统娱乐活动,不仅能够带来乐趣和刺激,还有一定的教育和心理健康的价值。
首先,风筝可以培养人们的耐心和毅力。
制作风筝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飞行风筝更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中国风筝
风向及风力不稳定的情况下,必 须随手操纵,当风力突然转强, 风筝摇摆而倾斜度过大时,将有 翻转栽落的危险,这时有两种控 制方法: 一是迅速放线。二是迅 速往风筝方向,向前奔跑数步, 均可缓和其势,有时风力停顿, 风筝向下坠落,将风筝轻抖数下 或迅速向后奔跑,如果后退无路, 则可用迅速收线的方法处理。
】
墨子为木鸢,三年 而成,飞一日而败。
?
【西汉
Han Dynasty (202BC-AD9)
】
中国风筝首先应用于军事。 在汉代,风筝被用作测距工具。
【南北朝】
( AD 420-589 )
风筝曾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 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尝作纸鸢, 飞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y 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
带着这些迷你纸风筝出门, 看着它们在风中翱翔。这 些都非常简单,与你的 kiddos一个下午。
风筝的工艺 品
领结面条面条使风筝弦完美的弓。这是 一个简单的项目,即使是最小的工匠也 能完成。
风筝的工 艺品
你可以用经典的棕色午餐 袋做出自己的风筝。用标 记,贴纸,闪光或任何你 喜欢的装饰!
风筝的工 艺品
村居
【清】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放风筝是我国民间传 统游戏之一,清明节 节日习俗。是古代汉 族劳动人民发明的通 信工具,第一个风筝 是鲁班用竹子做的, 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 纸鸢。风筝是一种比 空气重的,能够借助 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 品。晚唐,人们在纸 鸢上加竹笛,纸鸢飞 上天以后被风一吹, 发出“呜呜”的声响,好 像筝的弹奏声,于是 人们把‘纸鸢’改称‘风筝’ 现代以风筝。
2024年重庆市永川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4年重庆市永川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14分)学校开展主题为“传承优秀文化,浸润美好心灵”系列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元宵佳节,春光熔.融、艳阳高照,①中华大地处处张灯结彩。
时尚的街区热闹起来,②静默的小村沸.腾起来。
群众盛装齐聚,忸怩作态,猜灯谜、看舞龙、观舞狮、品元霄.,③体验节日民俗,欣赏吉祥文物,在浓浓春意中不以为然地开启了新一年的幸福美好。
欢快的锣鼓声振聋发聩,舞龙灯、耍狮子、扭秧歌、打腰鼓……各种民俗表演纷至沓来,④一招一式逼迫群众和游客掌声不断,喝.彩连连。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春光熔.融(rónɡ)B.沸.腾(fèi)C.元霄.(xiāo)D.喝.彩连连(hē)(2)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忸怩作态B.不以为然C.振聋发聩D.纷至沓来(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4)请从以下三个民俗节目中任选其一,用两、三句话生动地描绘表演的场面。
要求:抓住特征,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选,2.(8分)学校举行“赏经典文化,传人文精神”的校园读书节,请你完成任务。
任务一:设计图书展厅(1)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学校举办整本书阅读图书展,展厅设有历史学、军事学、地理学展区,你认为《红星照耀中国》应放在哪个展区?请仿照示例,说明你的设计。
示例:放在新闻学展区,因为书中记录了大量采访和考察毛泽东、周恩来等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和背景材料等。
放在展区,因为任务二:参加读书交流会(2)有人说:“每一本书都可能是一扇窗户,改变着我们对世界观望的方向。
”请你从以下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具体事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
《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3.(8分)【品味成语文化】(1)成语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中国风筝
中国风筝风筝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
大约在十二世纪,中国风筝传到了西方,从此,这项古老的活动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发展,形成各有特色的东西方风筝文化特色。
可以想象,人类在开始发明风筝的时候,一定是在追求一种神奇。
一种能由人类自已驾驭的飞起物,足以让人高兴至极。
因为那时毕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风筝开始寻找运用之路,具有传统历史的中国文化开始向风筝这一工艺中融入,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将神话故事、花鸟瑞兽、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国大江南北的土地上,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文化。
越是历史久远的东西,留给后人的悬念越多。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很多追宝寻艺的故事,也只是小说中的内容,很难考究其历史的真伪。
风筝,在中国的历史上,在过去的历史上,一直被视为是一种“雕虫小技”。
有历史记载的文史资料中,有关风筝的内容很少,人们仅能从为数不多的文字记载中,寻觅风筝的起始源头。
第一种说法认为风筝起源于先秦时代。
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另据《鸿书》记载鲁班也曾制作过木鸢。
因墨子与鲁班同是鲁国人,据此说推断风筝鼻祖“木鸢”发源于齐鲁一带。
第二种说法认为韩信是风筝的发明者。
依据是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卷八纸鸢》中说:“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作。
高祖之征陈郗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
盖昔传如此,理或然矣。
”第三种说法认为风筝的发明年代在南北朝时期,即羊车儿之说。
《资治通鉴》是这样描述的:“高州刺史李迁仁、天门太守樊文皎,将援兵万余人至城一。
"台城与援军信命已绝。
有羊车儿献策,作纸鸱系以长绳,写敕于内,放以从风,冀达众军,题云:…得鸱送援军,赏银百两。
‟太子自出太极殿前乘西北风纵之。
贼怪之,以为厌胜,射而下之。
”第四种说法认为风筝由五代时期的李邺发明的。
《风筝的前世今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筝的前世今生....①中国是风筝的故乡。
风筝,南方称“鹞”,北方称“鸢”。
相传最早的风筝是春秋时期墨翟制造的。
《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这只“木鹞”或许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
②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
”“鸢”就指风筝。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③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
春回大地之时,人们放飞风筝,也放飞梦想。
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
而曹雪芹在其《红楼梦》第70回中,曾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螃蟹、蝙蝠、沙燕、凤凰、美人等各种风筝的情景。
可以说,中国的玩具风筝在这时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④从唐宋开始,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中国的风筝流传到世界各地。
先是传到日本和朝鲜等近邻国,后又漂洋过海,传到了缅甸、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直到更远的东方岛屿上;另一线则顺着“丝绸之路”或蒙古人的征战路线进入了阿拉伯和西欧。
⑤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
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⑥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风筝,一直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受其影响,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
“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及答案(2020年全国新高考II卷高考题)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及答案(2020年全国新高考II卷高考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风筝,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放风筝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
早期有关风筝的记载多与传递信息等军事活动有关。
到唐代,风筝开始出现在文人诗歌中。
宋代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老少皆宜的玩具,而清明时节放风筝也成为一项普及的民俗活动。
明代以后,风筝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和竞技。
早期的风筝制作十分简单,用竹篾做骨架,贴上素绢或白纸,结好线绳,便可放飞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的制作技艺不断炉火纯青,样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从动物、植物、器具、文字,到人物、仙佛,不一而足,风筝于是有了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有些风筝还安装了声响装置,如著名的“板鹞”风筝,通体安装笛哨,少则数十个,多则成百上千。
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
18.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喜闻乐见B.老少皆宜C.炉火纯青D.不一而足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B.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的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C.山东潍坊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国际风筝节D.山东潍坊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的国际风筝节20.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5分)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①凝聚几千年的文明和智慧,②人类形成了现代城市,③并努力用灯光点亮城市的夜晚。
④作为经济学家来说,⑤城市灯光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社会经济秘密,⑥可以据此估算城市人口的数量,⑦预测房价的走势,⑧进而反映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
中国风筝
风筝真正的起源,现在已无法证明。有些民俗学家认为,古人发 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世故的亲友,所以在清明节鬼门短暂开放时, 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死去的亲友。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大多数的人认为风筝起 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实际上, 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公 元前478-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在 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只木鸟,但只飞了 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是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 风筝。(约纪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
汉代——楚汉相争,韩信 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 竹哨弓弦,于夜间漂浮楚营, 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 军士气。 唐代——将被用于军事上的 风筝,已渐转化为娱乐用途,并 于宫庭中出放风筝. 宋代——把放风筝做为锻炼 身体的功能,百姓在清明节时, 将风筝放的高而远,然后将线 割断,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之 霉气。 明代——以风筝载炸药,依 “风筝碰”的原理,引爆风筝 上的引火线,以达成杀伤敌人。 清乾隆——即有双纸控制风 筝详图尺寸与解说。
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受其 熏陶,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 全”、 “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 鸟朝凤”、 “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 的向 往和憧憬。 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 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 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 吉 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它因物喻 义、物吉图案,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 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例如一对凤鸟迎着太阳比 翼飞翔的图案,称为“双凤朝阳”,它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 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中国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 “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
中考专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带答案)
说明性非连续文本阅读【一】材料一、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
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
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
’”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
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
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
至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
材料二、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蝙蝠并不美丽,但因与“遍福”“遍富”谐音,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
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
除此以外,我们熟悉的传统吉祥图案也不少,如“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百鸟朝凤”等,这些风筝图案无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风筝是由中国传入的,学界一般..认为传入时间是中国唐代,图形多为长方形和半圆形,上面没有任何装饰。
到了明治时代,浮世绘的画风成为日本风筝的独特风格。
在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鸟筝,女筝称为鱼筝。
鸟筝一般有2米高,又叫“猜朗康”;鱼筝形如钻石,也称“白宝”,放飞时要由七个女子操控。
材料三、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
河边,有身着不同色彩衣服的六人。
其中,两个着成年男子在放风筝,风筝高飞在空;一小童立在旁边抬头凝望,身后一人着深色衣服,怀抱衣着鲜艳的孩子,亦是盯着高空中的风筝;稍远处的树下,站着两个男子,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
1、材料一是按照___时间_的说明顺序来说明风筝的起源的。
(2分)2、阅读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3分)各国的风筝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话说风筝》阅读参考答案
《话说风筝》阅读参考答案《话说风筝》阅读参考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各题(15分)话说风筝①中国是风筝的故乡。
古书中称“风鸢”,南方叫“鹞子”,北方称“纸鸢”。
早期用木料制成的叫“木鸢”。
由于社会不断进步,风筝的材质也发生了变化,陆续出现了帛鸢和纸鸢。
如今也有人选用质轻、不易破损和经久耐用的化纤来替代纸和绢。
②“风筝”一词始见于五代,大约唐、五代时风筝已由最初的军事工具和宫廷娱乐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一种艺术性和观赏性很强的娱乐游戏,同时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
每年的腊月初八到清明前后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据说这一时期放风筝可以去晦气,祈平安。
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很强的民俗活动。
③风筝种类繁多,造型各异。
中国制作风筝技艺精湛,经验丰富,《南鹞北鸢考工志》将制作风筝的技艺概括为扎、糊、绘、放“四艺”。
其中扎、糊、绘是风筝制作的关键环节。
扎是用竹子扎制风筝的骨架。
一只风筝能否飞得高、放得远,关键看骨架的扎制。
要根据风筝的大小来选择竹子的粗细软硬,还要做到对称均衡。
从风筝的`骨架结构可以把风筝分为硬翅、软翅、长串、筒式、平挑、拍子、微型风筝等。
按形象分有人物、鸟兽、水族、草虫、器皿等。
糊是用纸、绢、绸、无纺布等糊在风筝的骨架上。
糊的的技艺要求也很高,一定要平整,松紧适度,对称的部位要一致,这样才能保持风筝的平稳。
绘是在风筝上绘上各种吉祥如意的美丽图案,有的是凰好后再糊,也有的是先糊好后画,制作技艺高超的多选择后者。
④中国各地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它们风格各异,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活泼精巧,有的色彩绚丽,有的清淡素雅。
⑤北京风筝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借鉴、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真正形成流派乃至高潮的兴起,还是从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开始的。
大约乾隆二十年(1755年),曹雪芹所创图式的风筝出现在京城,自此迎来了北京风筝的鼎盛时期。
⑥天津风筝以造型优美、人物生动、色彩艳丽、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其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骨架扎法和绘画上。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1.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人之一生,如能结识一知己,则犹似在迟mù之春,偶遇一处美景,不禁眼波流转,微笑蔓延,心有灵xī,不点自通。
人之一生,如能邂逅一部好书,则又好似啜饮一杯仙露琼浆,通体舒畅,五脏六腑,亦可为之一震。
咦,人生有一书一知己足矣!(1)联系上下文,根据拼音写汉字mùxī迟________心有灵________(2)给文中的划线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啜饮五脏六腑【答案】(1)暮;犀(2)chuò;zàng【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犀。
故答案为:⑴暮;犀;⑵chuò;zàng。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字音的拼读能力和字形的把握能力。
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
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同音字、形声字、音形相近字的书写。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吟诵这首诗,你眼前是否出现了风筝伴着莺燕飞舞的场景?你是否感受到了童年纯cuì的快乐?中国是风筝的故乡。
风筝又名纸鸢、纸鹞。
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
传说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面系缚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甲)(A.诞生 B.由来)。
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有关,后来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的玩具。
每年清明前后、重阳时分,风和日丽,碧空澄澈,家家户户都(乙)(A.扶老携幼B.尊老爱幼),兴高采烈地来到空旷之地放风筝。
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不但是一种娱乐游戏,而且是人们享受大自然恩赐________的一项体育运动。
《风筝》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风筝》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②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③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④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⑤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说明文《风筝的文化底蕴》阅读及答案
说明文《风筝的文化底蕴》阅读及答案①风筝起源于中国,又名纸鸢、纸鹞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
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五代时期的李邺,曾在宫中以线放纸鸢为游戏,又别出心裁地在鸢的头部安装竹笛,风入竹哨,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
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图案为多。
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各种吉祥寓意:“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这些风筝无一不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
③风筝受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还表现在风筝的题材方面。
动物是风筝题材的重要方面,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所不有,如龙风筝、凤风筝、仙鹤风筝、孔雀风筝、鹰风筝、燕子风筝、鸳鸯风筝、蝴蝶风筝、鱼风筝等。
这些大量的动物题材风筝的出现,与对动物的崇拜是分不开的。
例如,“龙”风筝和“凤”风筝的出现,确切地说是人们对“龙”和“凤”崇拜的具体体现。
中国传统风筝——龙头蜈蚣长串风筝,尤其是大型龙类风筝,以其放飞场面壮观、气势磅礴而受人喜爱。
④风筝在艺术家眼中是工艺品,因为它是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千百年来,它渐渐将文化、娱乐、健身融于一身,尽管形式不同,但是,它却一直与中国的民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在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独特的民族审美观与风俗习惯的前提下,像其他文化现象一样,风筝在审美风格方面也受地域文化的影响。
地区不同,风筝的风格也各有千秋,唯其如此,风筝的王国才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12中三校联考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12中三校联考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1. 文字的出现,使人类告别了mán(1)____荒,中华文明得以记录和mián(2)____延,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记事先是在地上、树上或石头上,后来开始在龟甲shòu(3)____骨上刻,叫做“甲骨文”,由此拉开汉字书写的wéi(4)____幕。
而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且与文字息息相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
“夏至”之名由来——据陈希龄《恪遵宪度》解释“夏至: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日夏至。
”按照甲骨文形,人头“页”顶上有日,表示“大日正中午,大日当空”为“夏”。
“一”在“至”内,“一”指地,表示土地,因此“到,极”为“至”。
综合在一起,“夏”字本义:①大;②古代华夏人自称,中国人自称为大。
“至”字本义:①极近,极至;②到来,到达。
1. 根据拼音补充相应汉字。
2.借助以上资料,解释“夏至”这个节气的名称含义及气候特点。
2. 立冬和万圣节肖复兴①立冬前,从中国来到美国,正赶上这里要过万圣节。
②同样是冬天即将来临,同样是树上的叶子变红变黄,脚下的落叶一片瑟瑟之声。
节气的共同性,让东西两半球如此相似,A.大自然的语言无须翻译即可人人懂得。
我们的立冬,和他们的万圣节只相隔一个星期。
心里便忍不住,将中西这两个节做一番比较。
③如今,立冬在中国已经算不上是一个节日了,而仅仅是一个节气。
即便民间还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也只是吃一顿饺子而已,没有什么节日的气氛了。
④这时候的美国,万圣节的气氛已经很浓,无论是公园、商店,还是各家的门前,各种各样的古怪幽灵粉墨登场,在风中尽情摇曳,而金色的南瓜更是耀眼的一片金黄,成为了这个时候重要的色彩。
⑤在我国古时候,立冬曾经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起码在周代,君王要率领文武百官出郊外到大自然中举行盛大的仪式,谓之“迎冬”,和后代君王要祭天祭地的意义是一样重大的,体现了原始自然崇拜。
传统中国风筝
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放。
简称“四艺”。
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
但实际上这四字的内涵要广泛得多,几乎包含了全部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内容。
如“扎”包括:选、劈、弯、削、接。
“糊”包括:选、裁、糊、边、校。
“绘”包括:色、底、描、染、修。
“放”包括:风、线、放、调、收。
而这“四艺”的综合活用就要达到风筝的设计与创新的水平。
风筝的选材:以各种竹材为主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
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
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
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娱乐的玩具。
风筝种类丰富按造型功能分类(一)根据风筝的造型、按照其表现的题材内容可分为下述几类1、鸟形风筝如鹞、鸽、凤凰、仙鹤、大雁、鹦鹉等等/2、虫形风筝3、水族风筝如青蛙、金鱼、鲶鱼、双鲤鱼、螃蟹、蝌蚪、龙虾、海贝等。
4、人形风筝包括各种神话人物、历史人物、戏剧人物,如孙悟空、老寿星、关公、张飞、钟馗、和合二仙、刘海、许仙、白娘子等,其中还包括各种戏剧脸谱风筝。
5、文字风筝如双喜字、福字、寿字、“杏花天”、“天下太平”、“富贵非所望不忧贫”等。
6、器形风筝如花篮、扇子、鼎、炉、钟、宫灯、宝剑、花瓶等。
7、几何图形风筝如瓦片、菱形、八卦、五角星、六角形、圆形等等。
(二)按照风筝的构造分类,可分为七种1、"硬翅风筝用上下两根竹条做成翅膀的风筝,如沙燕等。
2、软翅风筝用一根竹格支撑翅膀上沿,翅膀上沿不设竹条,放飞时,翅膀下沿随风飘荡,故称软翅风筝。
3、拍子风筝造型基于平板形的风筝。
4、直串风筝由若干个单元联接成串的风筝。
漫话风筝-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漫话风筝拂堤杨“草长莺飞二月天,诗:《村居》①清代高鼎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漫话风筝 1.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中的“纸鸢”即风筝。
风筝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据说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子制造的。
据《韩非子di居鲁山,“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是说墨子•外储说》载:墨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
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或许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晚唐风筝用丝条或竹笛做成响器,随风而鸣,因而得名“风筝”。
据说汉朝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
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②中国风筝问世后,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
到了唐代,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娱乐玩具。
宋代风筝品种增加,性能提高,在民间浸染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并广泛流行。
唐宋时期,现属潍坊各地扎放风筝已很普遍。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有六名儿童在放风筝。
清朝诗人郑板桥在《怀濰五色罗裙风摆动,娇女秋千打四围。
“纸花如雪满天飞,诗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县》好将蝴蝶斗春归。
” 由于受地③我国民间风筝的制作者大多是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农民和手工艺人,域文化、经济、风俗等因素影响,风筝制作者祖传世袭,相互观摩,有集体创作的性质,大江南北形成了众多的流派。
他们按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审美习惯制作风筝,风格充满着浓厚乡土气息,色彩、用料、我国民间风筝造型、寄托人生乐趣和理想。
主题鲜明,配合传统节令,装饰性非常突出。
这些风筝风格粗犷,淳朴,一般就地最新上海语文语文资料请关注新浪子贤博客和沈姐的语文课篾扎纸糊即成。
取材,堂微信公众号。
等快钻进云彩里的时人们将风筝放得高高的,放风筝最早是为图吉利,④据传,候,就一刀将风筝线剪断,那风筝就看不见了,于是高喊“晦气没了”、“晦气走放飞的时间也不局限于后来放风筝逐步成为人们的一项休闲活动,了”以图吉利。
清明时节了。
于是,仰望天空,你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风筝的前世今生阅读理解答案中国式风筝的故乡风筝南方村姚北方穿
风筝的前世今生阅读理解答案中国式风筝的故乡风筝南方村姚北方穿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风筝的前世今生》①中国是风筝的故乡。
南方称“鹞”,北方称“鸢”。
②“风筝”一词始见于五代,明代陈沂《询刍录》记载:“初,五代汉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
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俗名呼风筝。
”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
传说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地道的距离。
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即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③中国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通讯和气象有关。
大约唐、五代时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娱乐游戏的玩具,同时它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
唐代诗人元稹曾有诗云:“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生动地描写了儿童放风筝的情景。
清代郑板桥《怀潍县》中的诗句“纸花如雪满天飞”,则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放风筝的盛况。
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
春回大地之时,人们放飞风筝,也放飞梦想。
④大约500多年前的明代,风筝就已传到朝鲜,后又陆续传到日本、东南亚、欧洲和美洲。
而中国的东南西北,到处都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它们世代传承,风格各异,有粗犷豪放,有活泼精巧,有色彩绚丽,也有清淡素雅。
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等著名风筝产地,都有重要流派的传世佳作。
⑤北京风筝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借鉴、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但真正形成流派,高潮的兴起,还是从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开始的,故称为曹氏风筝。
在制作上,曹式风筝是一门综合艺术。
通过扎、糊、绘、放四个工艺流程,最终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⑥“扎”就是制作风筝的骨架,这是决定一只风筝好坏的关键。
曹式风筝的骨架主要是用竹子制作的,首先要将竹子劈成条,刮成所需要的厚度,然后经过烤制使其变形弯曲,成为风筝所需要的形状。
2023北京延庆初二(上)期末语文
延庆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初二语文 2022.12一、基础·运用(共14分)为进一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班级特举办“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一)了解“文化遗产”1.下面是一段介绍词,请你根据要求,完成⑴-⑵题。
(共4分)。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 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⑴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句子,恰当的一项是(2分)A.各种文化遗产都在新时代焕然一新B.在新时代,各种文化遗产焕然一新C.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D.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⑵在文中 中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逗号 顿号B.分号 逗号C.逗号 逗号D.分号 顿号2.下面是四位同学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描述,其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采用..金沙太阳神鸟金饰图案,分内外两层。
B.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虬枝..状光芒。
C.外层图案环绕..在内层图案四周,由四只相同的飞行的鸟组成。
D.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圆圈共同构 成该标志的主体部分。
(二)走进物质文化遗产“古崖居”⑴上面表格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记载.(zài)洞穴.(xuè)B.记载.(zǎi)洞穴.(xué)C.记载.(zài)洞穴.(xué)D.记载.(zǎi)洞穴.(xuè)⑵下面是某同学根据资料卡片写的上联,请你选出适合做下联的一项。
中国风筝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中国风筝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中国风筝的制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中国风筝的吉祥图案寓意丰富,寄托人们追求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
下面由店铺为你带来关于中国风筝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风筝的阅读材料中国的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优美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寓意吉祥的图案。
中国的风筝就是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
因而为人们喜闻乐见。
中国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吉祥寓意:“龙凤呈祥”、“百蝶闹春”等,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中国风筝的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追求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
它因物喻义,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
[来源:学.科.网Z.X.X.K] 中国风筝的吉祥图案寓意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
求福,人们对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
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人们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
以蝙蝠为图案的风筝比比皆是:如在风筝的翅膀和尾翼上画有蝙蝠衔着铜钱的图案,“蝙蝠”与“遍福”谐音,“铜钱”的“钱”与“前”谐音,铜钱象征富贵,中间又有眼,整个风筝寓意“福在眼前”。
其他的求福吉祥图案还有“鱼”和“如意”(如意原是竹木制的搔杖,专搔手够不到的地方,因能尽如人意而得名)。
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有:“喜庆有余”“平安如意”等。
长寿,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
风筝王安忆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风筝王安忆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①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②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
在她眼里,我们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③小时候,姐姐上小学了。
她最惧怕的是毛毛虫和图画课。
她画出的人全有着一副极可怕的嘴脸,图画老师只能摇头,叹息也叹息不出了。
有一次,她有点不舒服,可是有一项回家作业却没有完成。
那是一幅画,要画一只苹果。
她为难得哭了。
妈妈说:“我来帮你画。
”吃过晚饭,妈妈拿来姐姐的蜡笔和铅画纸,在灯下铺张开来。
她决心要好好地画一只苹果,为姐姐雪耻。
妈妈画得很仔细,很认真,运用了多种颜色。
记得那是一只色彩极其复杂的苹果,一半红,一半绿,然后,红和绿渐渐接近,相交,汇合,融入。
姐姐则躺在床上哭:“老师要一只红的。
”④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
她不希望我们去搞文科,而要我们搞理工科。
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础,在小学里便是算术了。
⑤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
她一定要问我:“一丈等于多少米?”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一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
”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一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何道理来反驳,于是便只能跳脚了。
⑥其实,她辅导我语文恐怕更合适一些,可她并不辅导,只管制我读书。
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我小学四年级,妈妈把那些不适于我读的地方全部用胶布贴了起来,反弄得我好奇得难熬,千方百计想要知道那胶布后面写的是什么。
⑦后来,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队,终于离开了家。
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
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
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等等。
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个散文。
”想来母亲在我们身上寄托的理工之梦早已破灭,又见我一人在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倒生出许多无事烦恼,便这么劝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风筝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中国风筝的制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中国风筝的吉祥图案寓意丰富,寄托人们追求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
下面由为你带来关于中国风筝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风筝的阅读材料中国的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优美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寓意吉祥的图案。
中国的风筝就是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
因而为人们喜闻乐见。
中国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吉祥寓意:“龙凤呈祥”、“百蝶闹春”等,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中国风筝的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追求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
它因物喻义,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
[来源:学.科.网
Z.X.X.K]
中国风筝的吉祥图案寓意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
求福,人们对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
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人们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
以蝙蝠为图案的风筝比比皆是:如在风筝的翅膀和尾翼上画有蝙蝠衔着铜钱的图案,“蝙蝠”与“遍福”谐音,“铜钱”的“钱”与“前”谐音,铜钱象征富贵,中间又有眼,整个风筝寓意“福在眼前”。
其他的求福吉祥图案还有“鱼”和“如意”(如意原是竹木制的搔杖,专搔手够不到的地方,因能尽如人意而得名)。
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有:“喜庆有余”“平安如意”等。
长寿,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
寄寓和祝颂长寿的图案很多:如在风筝上画有郁郁青青的松柏,松柏万古长青,象征长寿,风筝寓意“长命百岁”。
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有:“祥云鹤寿”,“八仙贺寿”等。
喜庆,表达人们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
喜字有不少字形,“囍”是人们常见的喜庆图案。
喜鹊是喜事的“征兆”,风筝中有“喜”字风筝,“囍”风筝等,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有:“喜上眉梢”,“双喜登眉”等。
吉祥,龙、凤、麒麟是人们想象中的瑞禽仁兽。
以瑞禽仁兽及其他物象构成的传统吉祥图案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彩凤双飞”,“百鸟朝凤”等。
风筝不但有这么多美好的寓意,而且放风筝还能使人情绪开朗、心境愉悦。
因此,千百年来风筝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中国风筝的阅读题目18.结合第②段划线句的内容,说出“中国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不能删去的三条理由。
(3分)
19.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说出材料中的风筝图案有什么寓意?并作简要解说。
(5分)
【链接材料】
阳春三月,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广场上放风筝的人很多,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的风筝很漂亮:风筝的翅膀上有两朵盛开的牡丹,牡丹上面有祥云点缀,尾翼上是两条红色的鲤鱼,周围有莲花点缀。
中国风筝的阅读答案18.如果删去“中国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其一,就不知道谁受熏陶(或“受其熏陶”的主语就没有了) ;其二,“受其熏陶”中的“其”指代就不明确(或就不知道受什么熏陶而使图案具有吉祥寓意的)(或受什么熏陶就不清楚了。
);其三,“龙凤呈祥”、“百蝶闹春”等寓意就没有了产生的基础(或“龙凤呈祥”、“百蝶闹春”等寓意就失去了产生的基础。
或“龙凤呈祥”、“百蝶闹春”等寓意产生的基础就不清楚了。
)。
(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9.寓意:富贵吉祥、连年有余。
解说:因为中国风筝的吉祥图案,主要是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追求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
而材料中的祥云象征吉祥,牡丹花是百
花之王,象征富贵。
鲤鱼的“鱼”与“余”谐音,“莲花”的“莲”与“连”谐音,因此整个风筝寓意“富贵吉祥、连年有余”。
中国风筝的种类1、北京风筝
北京风筝的艺术造型大体有七种:
扎燕--又名京燕,是北京创制出来的。
它又分胖、瘦扎燕和雏燕三种。
硬翅--又叫米字,因骨架结构似米字而得名。
一般做成孙悟空、钟馗或者花篮。
软翅--大多是立体仿形的。
如蜓蜒、凤凰、鹰、蝴蝶、螃蟹、孔雀等。
对燕--又叫担子,一根竹担起两只风筝。
一般做的是燕子、蝴蝶、鸽子,放飞起来,双双追逐,初期如生。
拍子--分软、硬拍子,很像块平板。
做成八角、菱形或者瓢虫形象。
这类风筝必须拖个长长的尾巴或穗子,其它.几类风筝则不须带尾。
串儿--蜈蚣或龙形风筝。
筒儿--宫灯、水桶形状的风筝。
北京风筝至今保持着骨架精巧、彩绘严谨、雍容华贵、观赏价值较高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北京风筝的代表是:曹氏风筝、金氏风筝、哈氏风筝。
北京风筝近几年发展很快,新秀辈出。
2、潍坊风筝
潍坊风筝在漫长岁月的发展过程中,以其独特的艺术个性,代代
相传,和京式风筝、津式风筝交相辉映、鼎足而立,并在题材、造型、绘画等方面有所创新。
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的气韵,扎制博采众家之长,特别在风筝的造型结构和绘画色彩上,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移植到风筝上,把国画的传统技法,运用到风筝的绘制上,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风筝的一个重要流派。
潍坊风筝的艺术造型特点和风格: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品种繁多、起飞灵活。
在中国的风筝家族中,潍坊风筝历史悠久,题材丰富、广博。
以其材料的奇特选用,设计的夸张变形,画工的年画技法,以及放飞的巧用力学原理,构成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神韵,蜚声古今中外。
3、天津风筝
天津风筝的代表是魏元泰,人称风筝魏。
他以风筝造型、图案彩绘、放飞技巧的不断创新而著称。
他博采众长,技艺精湛,在风筝上打眼、扣挥、扎结,用锡焊铜箍衔接风筝骨架的首、身、翼、层,数丈长的风筝能折叠装进一尺大小的盒子或纸袋,携带方便。
他制作的蝴蝶风筝在空中可以自动调换位置,飞机风筝能撒传单,小鹰风筝能两翅扇动,两眼启闭。
1915年2月20日,魏元泰扎制的14只风筝.在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凿成而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
风筝魏以巧夺天工的构思,奇特的扎制技术,美观的色泽而获得国际天津风筝的特色突出表现在骨架扎绑技巧和图案色彩方面。
风筝造型
在传统的基础上,别出新意,其构思与绘画令人耳目一新。
风筝魏曾设计制作出一种风答甩降落伞的装置,技巧很高,但制作较简单。
用直径10毫米左右的软质芦苇管或硬草板纸做成直形筒子,套于风筝线上,装一钢丝弯成的、直径1毫米左右的钩子,小降落伞挂在钩柄上,放飞时,风吹降落伞打开,带动装置沿着风筝线上行。
在离风筝1米处,固定的横棒铜丝与钩柄接触即向后退,使钩子脱落,五彩的降落伞便满天飞舞了。
后来,他的弟子又创作了弦上飞、鸟鸣式等各种新式样的风筝。
4、南通风筝
南通风筝的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简朴的造型、高低音交响的哨笛装置和富丽典雅的工笔彩绘。
南通风筝的基本样式可以分为板鹞式与活鹞。
南通风筝最具有特色的是它的音响装置,在风筝上,成排成行的装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哨笛,数目从一百到三百只不等。
南通风筝被称为空中交响乐。
5、江南风筝
南京风筝的代表作是木版印刷的传统风筝双鱼和路鹰。
江南许多地方,灯节一落灯(过了农历正月十八),风筝就陆续升天了。
清明、重阳节前后是放风筝的高潮。
江南风筝名目繁多,样式各异。
软翅小型风筝到处可见,闽南一带最简单的是瓦刀块,方方的一片。
广东阳江县扎制的一种灵芝风筝,高三米,顶架铜弦巨弓。
在高空受风鸣响,声传十余里,深受人们喜爱。
还有一种名叫崖鹰的风
筝,可以在一条线上同时放飞三只。
飞翔时两只在上,一只在下,轮番调换位置,忽上忽下,动作优美,据说曾经引得林中栖息的鸟类误以为同类招唤而赶来合群嬉游。
阳江的娱蚁风筝,独具一式,头部是联蚁的写实形状,最长可达一百五十节,总长十余丈,腾空后如长蛇飞舞,栩栩如生。
6、台湾风筝
台湾风筝的造型特点:强调特征、概括简化、夸张变形。
台湾风筝以软翅造型见长。
一类是取自然物体的部分美妙线条构成风筝的形状,另一类是模拟自然物的形状构成风筝。
主要有陀螺、龙、八角、中国城、老鹰、蝴蝶、蜻蜓、金鱼挑、双鱼、海燕、七星、海鸥、宫灯、飞虎、蜈蚣、大蝴蝶、大彩蝶等21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