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天线的设计原理
列车平板天线的工作原理
列车平板天线的工作原理列车平板天线的工作原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通信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现代化的铁路交通中,列车运行状态的监测和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高铁行驶时,信号的稳定性面临很大的挑战。
这时候,列车平板天线的工作原理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一、工作原理平板天线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波传输和接收的。
当电磁波穿过平板天线时,会经过天线的发射和接收端,然后传输到天线的接收器上。
天线的发射和接收端都是由一对两个均匀的、平行且相等的金属板组成。
当电磁波碰到这对金属板时,会引起金属板内的电荷振荡,从而导致电磁波的传输和接收。
二、设计原理在设计列车平板天线时,需要考虑天线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材料的选择。
具体来说,天线的长度必须等于波长的一半,而宽度也必须足够大,以确保信号不会受到太多的干扰。
此外,在选择天线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导电性和介电常数,以确保信号能够得到有效的传输和接收。
三、优点相比其他天线,列车平板天线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平板天线的形状非常紧凑,可以在列车的表面安装并起到隐蔽性的作用。
其次,由于平板天线是单向天线,所以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可以减少信号的干扰和损失。
此外,由于平板天线体积小,且在安装的过程中不需大量的塔杆耳机、开孔、拔线,使得信号链接可靠。
四、应用价值目前,列车平板天线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列车的通信系统。
例如,在高速列车上,平板天线可以用于实时监测车辆的运行状态,包括速度、位置和温度等信息。
此外,平板天线还可以用于传输音频、视频和数据流等多媒体信号,以满足乘客在旅途中的娱乐需求。
在接下来的高铁建设中,平板天线的运用将会日益广泛。
总之,列车平板天线的工作原理不仅涉及到电磁学和天线学的知识,还需要结合实际的使用情况做出相应的设计和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这种新型的列车通信技术将会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8DB铜丝平板天线制作图纸
18DB铜丝平板天线制作图纸一、天线概述及图纸准备本天线的图纸源自Anywlan版主“风筝”从国外挖回的个人珍藏。
据资料所述此天线理论增益在18.2db左右,本人DIY出来后测试实际增益在15-17db之间,因此非常接近于理论增益,而影响我DIY效果的两个关键问题就是铜丝长度可能没精确好,该天线焊接点比较多,可能误差产生于焊接点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反射板不平整。
我想只要找到好的反射板和有好的焊工,该天线做出来效果绝对是非常好的!原理图(文章尾部有图纸供下载)DIY天线要细心和有耐心,天线制作工艺的细致与否、材料的选择等都将直接影响天线的增益。
特别是远距离无线通信使用的定向天线,制作时偏差一毫米,到了一公里外的时候差别可就大了。
文章尾部有设计图纸供下载。
二、材料收集以及工具准备1、直径2mm的铜丝或者铝丝,优先选择铜丝,因为其阻值小、抗氧化能力强;2、尼龙扎线带,这个具体用处请往下看;固定天线用的扎带(五金店有售)3、闭路电视线线皮,用来支撑振子与反射板;4、一块大于392*308mm的反射板,可以用电脑机箱盖子(论坛某牛人就用的这玩意)或者薄铁皮或者铝板,因为当时找不到那么大的铝板,所以我用了两张铁皮铆在一起来做反射板,如何把两张铁皮如何铆接在一起是有技巧的;1) 把两张裁剪好的铁皮合在一起,使其对其不要晃动;2) 截取几节长5mm,直径1-2mm左右的铝线;3) 用钉子或者其他尖的东西在合在一起的铁皮上打一个小洞,小洞的直径以刚好可以插入前一步骤中准备的铝线为最佳,铝线穿过两层铁皮后每一边露出相同的长度;4) 用锤子斜敲一边露出来的铝线,弯曲度自己掌握好,不掉出来即可;5) 用锤子继续斜着敲打另一边露出来的铝线,铝线不活动为止;6) 把铁皮放在平整的地面上,用锤子使劲敲打铝线,铝线舒张开后就把两张铁皮铆接在一起了!铆接两张铁皮5、另外还需要准备好铁锤、钳子、游标卡尺、签字笔、锉刀、焊锡膏、烙铁、焊锡丝、美工刀、计算器。
平板天线的设计原理
细说平板天线xx增《卫视周刊》近日刊登出一些有关平板天线的译文资料,引起不少读者的关注。
其实平板天线在国外及国内早已有所研究和开发,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尚未达到十分普及的程度,特别是成本价格下不来,技术指标尚需改善。
1998年底,国内已有某厂家研制出来样品,去年有线电视展会上,也曾有个国外厂商,拿来了样品供展览,试用的结果也不是令人很满意。
是什么原因制约着平板天线这么多年来,迟迟不见广泛使用,我们不妨从其结构、工作原理、工艺技术等方面来谈谈。
应该说,平板天线与我们现在已大量使用的抛物面式天线有很大的不同。
抛物面天线是采用一次或二次反射式的接收天线,而平板天线是直接接收式天线,前者的天线面是起反射作用的,后者的天线面就是直接接收的天线,因此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一、平板天线结构的揭秘如果我们将平板天线的天线面纵向切开的话,我们就会见到这个天线面是由五层结构组成。
如图一。
第一层和第五层为天线保护层,又称天线罩,是用耐腐蚀介质做成。
它起到防止氧化、衰减紫外线对印刷板电路的影响、防雨、雪侵蚀的作用。
图一的结构图中未画这二层。
第二层为接收天线层。
是一层印刷电路板金属层,其上面印刷着许许多多排列整齐的单元振子天线阵,故可称天线基板层。
这一层决定着平板天线的技术质量。
单元振子天线可以是多样的。
第三层为印刷电路板的介质层,它支撑着第二层。
第四层为接地导体层,它是一层金属箔板,既起到对天线阵的反射作用,又可以是馈线的另一导体,组成微带传输线。
天线阵的输出,与装在平板天线板后的高频头联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平板天线有一个较为复杂的结构,又使用着微波技术中的微带电路技术,对其要求的工艺又很高,特别是天线阵中的相位的同相性要求极其严格,它和反射式抛物面天线的结构相差很大,因此设计与制造都有较大的难度。
平板天线理论的提出已有十余年的历史,至今未见质优价廉的平板天线的大量出现于国内市场,其原因恐怕就在如此。
二、平板天线及其工作原理卫星直播电视的出现,使频率提高到12GHz,波长变短达到2.5cm,这为平板天线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平板天线结构原理
平板天线结构原理平板天线(Planar Antenna)是一种采用平面结构、具有辐射和接收/发射电磁波功能的天线。
它由金属板、自由空间以及与其它天线相连的传输线构成。
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易于集成和制造等优点,平板天线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无线通信、雷达系统以及卫星通信等领域。
平板天线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磁波与金属板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电磁波经过金属板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等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电磁波与金属板上电流的交互作用引起的。
平板天线可以根据这种电流分布的特点来进行设计,以实现特定的频率响应和辐射特性。
平板天线的基本构造包括金属导体、辐射补偿结构和辐射器。
金属导体通常采用导电媒介(如金属板)来实现电磁波的反射和传输。
辐射补偿结构用于改变电流分布,以实现目标频率的辐射特性。
辐射器是平板天线的核心部分,它通过激励金属导体上的电流来辐射电磁波。
平板天线的原理可以用波动和电磁学理论来解释。
根据马克士韦方程组,当电磁波传播到金属板上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些感应电流会在金属板上产生反射和传输的电磁波,从而形成平板天线的辐射特性。
此外,平板天线的辐射特性还与金属板的形状、尺寸、材料以及辐射器的激励方式等因素有关。
平板天线的性能主要包括工作频率范围、辐射方向性、辐射特性以及带宽等。
为了实现较宽的工作频率范围和更好的辐射效果,设计者通常采用多元结构、衍射结构以及微带线等技术改善平板天线的性能。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金属板的形状和尺寸来调整平板天线的辐射特性,如辐射方向、辐射形状等。
平板天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雷达系统和卫星通信等。
它们不仅可以提供稳定、高效的无线通信服务,还可以降低天线系统的体积、重量和功耗。
此外,平板天线还具有易于安装和维护的特点,使其成为现代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来说,平板天线是一种利用金属板结构实现辐射和接收/发射电磁波功能的天线。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波与金属板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改变电流分布来实现特定的频率响应和辐射特性。
平板天线论文.
机电于车辆工程学院课程考核论文课程名称:微波技术与天线题目:平板缝隙天线的原理及设计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09级2班姓名:学号:任课教师:2012年5月8日摘要:新型平板缝隙天线因其高增益、体积小巧而备受关注,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从民用的卫星接收器到军事上的相控雷达,都有其身影。
本文论述了新型平板缝隙天线的原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计算了天线的回波损耗和方向图,结合理论分析给出了新型平板缝隙天线的设计方法,经过实际实物验证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可为平板缝隙天线的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平板缝隙天线、高增益天线、方向图目录前言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天线技术指标1.3 平板缝隙天线技术关键第2章缝隙天线的理论分析2.1 理想缝隙天线2.2 有限大理想导体面缝隙天线2.3 缝隙式平板天线的原理2.3.1 平板缝隙天线的结构2.3.2 平板天线的辐射机理第3章平板缝隙天线的仿真设计3.1 Ansoft HFSS软件简介3.2 创建平板缝隙天线模型3.3 仿真结果结束语参考文献前言平板天线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天线,同常规的微波天线相比,平板天线具有一些优点。
因而,在大约从100MHz到50GHz的宽频带上获得了大量的应用。
与通常的微波天线相比,平板天线的一些主要优点是:重量轻、体积小、剖面薄的平面结构,可以做成共形天线;制造成本低,易于大量生产;可以做得很薄,因此,不扰动装载的宇宙飞船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无需作大的变动,天线就能很容易地装在导弹、火箭和卫星上;天线的散射截面较小;稍稍改变馈电位置就可以获得线极化和圆极化(左旋和右旋);比较容易制成双频率工作的天线;不需要背腔;平板天线适合于组合式设计(固体器件,如振荡器、放大器、可变衰减器、开关、调制器、混频器、移相器等可以直接加到天线基片上);馈线和匹配网络可以和天线结构同时制作。
按结构可以把平板天线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平板贴片天线,另一种是平板缝隙天线。
聊聊平板相控阵天线
聊聊平板相控阵天线学个Antenna是以天线仿真和调试为主,理论原理为辅的干货天线技术专栏,包括天线入门知识以及各类天线的原理简介、仿真软件建模、设计、调试过程及思路。
如有想看到的内容或技术问题,可以在文尾写下留言。
摘要:传统的相控阵天线需要独立控制成千上万个TR组件单元(移相器、放大器等),使它们具有良好的幅度一致性和相位精度,军用产品甚至还要求能在严苛的高低温测试下长时间运行。
由于其成本过高,难以进入消费市场。
0 1传统相控阵天线相控阵天线是一种通过控制阵列天线单元的馈电幅度和相位来改变远场方向图形状的天线。
相较于采用机械方法旋转天线所引入的惯性大、速度慢等缺点,相控阵天线可通过计算机快速控制馈电的幅度和相位,达到高速波束扫描效果。
理论上可以对单元的馈电幅度和相位进行优化控制,以实现较低的副瓣电平、将零点位置对准干扰方向,或者实现特殊方向图形状的波束赋形等。
参考阅读:浅谈阵列天线及布阵,低副瓣阵列的设计原理,阵列天线的赋形波束综合(一)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相控阵,特意按F12进入检查模式,找到视频的源头给大家传上来一份:相信微波电磁场方向的人对下面这张图应该很熟悉,传说中上万个阵列单元的相控阵,出自美国雷神公司。
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是美国的大型国防合约商,总部设在马萨诸塞州的沃尔瑟姆。
由Laurence K.Marshall(麻省理工学院本科毕业生)和他的大学同学Vannevar Bush (麻省理工学院本科毕业生)以及年轻的科学家Charles G.Smith(时任麻省理工学院的副教授)共同组建。
成千上万个天线单元后端接一些移相器在波束扫描时给单元间提供相位差。
现在,相控阵大多采用数字式移相器,由计算机控制,其相移量以二进制方式改变。
设移相器位数为,则其最小相移量为:从公式可以看出移相器所能提供的相位差并非连续变化,而是以的整数倍进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相邻状态下的波束指向差异(波束跃度)为(左右滑动看完整公式):如果波束跃度过大,就可能会存在扫描盲区。
平板天线的设计原理
细说平板天线杨庆增《卫视周刊》近日刊登出一些有关平板天线的译文资料,引起不少读者的关注。
其实平板天线在国外及国内早已有所研究和开发,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尚未达到十分普及的程度,特别是成本价格下不来,技术指标尚需改善。
1998年底,国内已有某厂家研制出来样品,去年有线电视展会上,也曾有个国外厂商,拿来了样品供展览,试用的结果也不是令人很满意。
是什么原因制约着平板天线这么多年来,迟迟不见广泛使用,我们不妨从其结构、工作原理、工艺技术等方面来谈谈。
应该说,平板天线与我们现在已大量使用的抛物面式天线有很大的不同。
抛物面天线是采用一次或二次反射式的接收天线,而平板天线是直接接收式天线,前者的天线面是起反射作用的,后者的天线面就是直接接收的天线,因此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一、平板天线结构的揭秘如果我们将平板天线的天线面纵向切开的话,我们就会见到这个天线面是由五层结构组成。
如图一。
第一层和第五层为天线保护层,又称天线罩,是用耐腐蚀介质做成。
它起到防止氧化、衰减紫外线对印刷板电路的影响、防雨、雪侵蚀的作用。
图一的结构图中未画这二层。
第二层为接收天线层。
是一层印刷电路板金属层,其上面印刷着许许多多排列整齐的单元振子天线阵,故可称天线基板层。
这一层决定着平板天线的技术质量。
单元振子天线可以是多样的。
第三层为印刷电路板的介质层,它支撑着第二层。
第四层为接地导体层,它是一层金属箔板,既起到对天线阵的反射作用,又可以是馈线的另一导体,组成微带传输线。
天线阵的输出,与装在平板天线板后的高频头联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平板天线有一个较为复杂的结构,又使用着微波技术中的微带电路技术,对其要求的工艺又很高,特别是天线阵中的相位的同相性要求极其严格,它和反射式抛物面天线的结构相差很大,因此设计与制造都有较大的难度。
平板天线理论的提出已有十余年的历史,至今未见质优价廉的平板天线的大量出现于国内市场,其原因恐怕就在如此。
二、平板天线及其工作原理卫星直播电视的出现,使频率提高到12GHz,波长变短达到2.5cm,这为平板天线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平板天线制作方法
平板天线制作方法
平板天线制作方法如下所示:
1. 准备材料:金属板、直径为1/2波长的电缆(通常是同轴电缆)、焊锡、焊锡枪、螺丝刀和螺钉。
2. 根据需要选择金属板的大小,一般情况下金属板的长度为1/2波长,宽度为1/4波长。
3. 使用螺丝刀将金属板固定在所需位置,确保与地面保持良好接触。
4. 通过中心导线将电缆连接到金属板的一侧,使用焊锡和焊锡枪进行焊接。
5. 将电缆的外部屏蔽层剥离,将内部绝缘层露出。
6. 将内部绝缘层卷曲成圆形,并用焊锡固定在金属板的相对一侧。
这是为了实现天线的偶偶极性。
7. 完成焊接后,使用螺钉正确地将金属板和天线固定在所需位置。
8. 最后,将天线连接到所需的设备上,然后调整以获得最佳接收或发送信号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平板天线的一种简单制作方法,实际制作过程可能会因天线设计和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如果不熟悉电气安装或无线电原理,建议在制作天线前咨询专业人士或参考相关的文献。
【“海域〞平板天线及其使用报告】wifi平板天线原理
“海域〞平板天线及其使用报告】wifi平板天线原理还是在八年前,卫视界友人李世秀先生赠送了笔者一个直径为25cm的日产DSF-252型平板天线,才亲自见识了平板天线的尊容。
该平板天线由126个不锈钢丝绕制的右旋实体振子以及谐振腔体和高频头组成,结构十分简洁,由于至今无适合该天线的卫星信号可收,故始终是书架上的装饰品。
1999年在CCBN 展会上见到国内生产的40cm×40cm平板天线,虽有使用价值,但其售价10倍于同增益的抛物面天线,故无法推广使用。
近日得到卫视传媒支持,体验到了“海域〞平板天线实际接收卫星信号的全新感觉。
该天线是平板天线中结构最冗杂的一种,是采纳高精度波导馈电的缝隙式平板天线〔见图1〕。
其结构原理请参阅杨庆增老师在此前几期《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杂志上发表的连载文章《再说平板天线》。
该天线由接收面〔尺寸为360mm×196mm×85mm〕和带有金属万向节的方型立柱组成〔见图2〕。
为保证馈电波导的精度,构成该天线的有128个缝隙的接收面以及馈电波导体未采纳传统的铝压铸工艺,而采纳技术十分成熟的注塑工艺,然后通过先进的塑料镀铬技术解决天线体的电传导问题〔见图3〕。
平板天线的试用状况见附表,接收机采纳同洲3188C,并利用其盲扫功能接收该平板天线能收到的卫视信号。
接收点经度106.5°E,纬度29.6°N。
平板天线在应用中应留意的问题:1、由于平板天线中的高频头为单极化高频头,并已和天线一体化,故转变所接收极化方式是靠转变平板天线的物理位置,在接收机上设置极化无效。
对于接收某地正南面的卫星而言,当接收水平极化时,其天线长边与地面平行,接收垂直极化时,天线长边与地面垂直;而接收某地正南偏东或偏西的卫星时,需要转动天线用以调整高频头的极化角,以协作偏东或偏西卫星的实际水平或垂直极化。
这和九十年月初期使用的单极化高频头的原理一样,其区分是抛物面天线上的高频头可单独调整,而平板天线上的高频头固定在平板天线的波导输出口上,不能单独转动,而只能整体转动天线来转变高频头的极化角〔编者注:此说法存在肯定问题。
基于5.8GHZ的平板天线设计和及应用
基于 5.8GHZ的平板天线设计和及应用摘要;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
此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
本文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率为5.8GHZ的平板天线,应用于微波感应器当中。
天线的辐射源设计为方形,边长是四分之一波长,可以使得微波感应器的各个方向的感应距离近乎相等。
通过使用金属墙对天线的处理,可以达到拓展波束角宽度的目的,从而实现微波感应器方向性的变化。
在微波感应器中,天线是一个至关作用的组成部件。
拓宽天线的波束角,对于微波感应器的感应区域控制将会进一步提升,增加其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天线;波束角;微波引言近年来,研究人员对于天线波束角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于如何拓宽天线波束角,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微波感应器中,天线的主瓣宽度很大程度决定了其辐射区域。
因此,展开天线的波束角在工程中也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
目前,在控制波束角的天线中,透镜天线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透镜天线是利用透镜的聚焦特性,将点源或线源发出的球面波或柱面波转换为平面波束的天线,通过合理设计透镜表面形状和折射率,调节电磁波的相速以获得辐射口径上的平面波前。
依靠表面形状实现聚焦功能的透镜主要包括介质减速透镜和金属加速透镜,其制作材料是均一的,通过改变不同路径光束在透镜中行走的距离来改变光程。
还有一类是渐变折射率透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龙伯透镜{1}。
本文中,制作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率在5.8GHZ的平板天线,通过对天线的辐射源的周边进行金属(铜)墙处理,以此来改变波束角。
同时,这种天线可以非常适用于微波感应器当中。
1 平板天线的仿真设计1.1天线结构设计本文采用的平板天线工作频率在5.8GHZ,结构由一层接地面,一层介质层,一层辐射源构成,接地面和辐射源采用铜皮,介质层采用FR_4材料(玻璃纤维环氧树脂)。
通过高频电磁仿真软件来确定天线的增益、损耗、波束角等参数。
fpc天线原理
fpc天线原理FPC天线原理FPC天线是一种柔性电路板天线,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汽车导航、智能家居等领域。
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性能稳定等优点,成为无线通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FPC天线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波的传播和辐射。
当高频信号通过天线导线时,会产生电磁波,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端。
FPC天线的导线长度和宽度会影响天线的工作频率和辐射效果。
一般来说,导线长度越长,天线的工作频率越低;导线宽度越大,天线的辐射效果越好。
FPC天线的导线一般采用铜箔或铝箔制成,通过特殊的工艺将其固定在柔性电路板上。
在导线两端会连接上磁性材料,起到增强信号传输和接收的作用。
FPC天线的导线形状可以是直线、弯曲或螺旋状,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设计。
FPC天线的设计需要考虑天线的工作频率、增益、辐射方向等因素。
工作频率是指天线能够接收和发射的信号频率范围,一般通过调整导线长度来实现。
增益是指天线在某个方向上辐射和接收信号的能力,一般通过调整导线形状和长度来实现。
辐射方向是指天线主要辐射和接收信号的方向,通过调整导线形状和布局来实现。
FPC天线的性能主要受到电磁波传播环境的影响。
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会受到障碍物、干扰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信号衰减、干扰等问题。
为了提高天线的性能,可以采用天线阵列、天线分集等技术手段来增加天线的接收和发射能力。
FPC天线的制造工艺也非常重要。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保证导线的连接牢固、电路板的柔韧性和耐用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确保天线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
FPC天线是一种基于电磁波传播和辐射原理的柔性电路板天线。
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性能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天线的工作频率、增益、辐射方向等因素,以及电磁波传播环境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制造,可以提高天线的性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新型平板天线阵课件
无线通信系统
在军事无线通信系统中,新型平板 天线阵可以提高通信质量和安全性 ,降低敌方干扰和窃听的可能性。
导航系统
新型平板天线阵可以应用于GPS导 航系统中,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为军事行动提供更准确的导航支 持。
新型平板天线阵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高频信号的传播特性
大规模MIMO技术的实 现难度
平板天线阵的基本原理基于电磁波的 传播和干涉现象,通过合理设计天线 单元的形状、尺寸和排列方式,实现 对特定方向上电磁波的增强和抑制。
平板天线阵的分类与特点
根据天线单元的形状和排列方式,平 板天线阵可分为直线型、矩形型、圆 形等不同类型。
矩形型平板天线阵具有更高的增益和 更宽的扫描范围,但体积较大,适用 于对空间覆盖范围要求较高的场景。
天线阵的体积和重量限 制
高频信号的传播特性受到大气成分、 湿度、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给 新型平板天线阵的设计和应用带来了 一定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 以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高频信号传播 特性的影响,并优化天线阵的设计, 以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需求。
大规模MIMO技术需要处理大量的数 据流,同时还需要保证信号的同步传 输和处理。这给新型平板天线阵的设 计和应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解 决这一问题,可以研究高效的信号处 理算法和优化传输协议,以提高大规 模MIMO技术的实现效率和可靠性。
新型平板天线阵课件
目 录
• 平板天线阵概述 • 新型平板天线阵的设计与实现 • 新型平板天线阵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新型平板天线阵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 结论与展望
01 平板天线阵概述
平板天线阵的基本原理
平板天线阵是由多个平板天线单元组 成的阵列,通过控制天线单元的幅度 和相位,实现增强信号强度、抗干扰 、提高系统性能等目的。
《型平板天线阵》课件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型平板天线阵 将进一步实现集成化和小型化,方便携带和部署 。
型平板天线阵的市场前景
5G和6G通信
01
随着5G和6G通信技术的普及,型平板天线阵将在移动通信领域
发挥重要作用,满足高速数据传输和低延迟的需求。
卫星通信
02
在卫星通信领域,型平板天线阵将应用于地面站和卫星之间的
。
PART 03
型平板天线阵的设计与实 现
型平板天线阵的设计方法
确定设计目标
明确天线阵的用途,例如,用于通信 、雷达、导航等。
选择合适的平板天线单元
根据设计目标,选择具有高辐射效率 、低交叉极化、低成本等特性的平板 Nhomakorabea天线单元。
确定阵列排布方式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阵列排布 方式,如直线阵、平面阵、立体阵等 。
通信,提供更稳定和高效的数据传输。
军事应用
03
由于型平板天线阵具有高性能和灵活部署的优点,因此在军事
领域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型平板天线阵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新材料的应用
研究新型材料在型平板天线阵中 的应用,以提高其性能和降低成 本。
02
多频段和多模工作
研究型平板天线阵在多频段和多 模工作中的应用,以满足不同频 段和不同模式的需求。
测试与调整
对天线阵列进行测试和调整,确保其性能符 合设计要求。
型平板天线阵的性能优化
采用高性能材料
优化馈电网络设计
选用具有高介电常数、低损耗角正切等特 性的高性能材料,提高天线阵的辐射效率 和增益。
通过优化馈电网络的设计,降低信号损耗 和提高功率容量。
采用多频段工作
平板天线的理论和设计
平板天线的理论和设计(上)天线馈入方式分析方法平板天线的理论和设计(下)利用ADS设计平板天线结论|在高效能的卫星、飞机、航天飞机和行动通讯手机应用中,尺寸小、重量轻、低价位、高效能和容易安装的天线会获得较高的青睐。
平板天线就有外型小、适合平面和非平面的应用,和利用现在印刷电路板的低制作成本技术的好处,而且也容易和microstrip line circuit结合,使得平板天线成为现今一般最常用的天线之一。
平板天线主要的缺点有低效率、低功率、high Q、低偏极化纯度、broadside directivity(无法作end-fired antenna)和频宽非常窄等。
对国家或军事的用途上,窄频宽对传送机密数据是一种好处。
对无线卫星行动通讯来说,平板天线有和高频前端模块易结合的好处,且平板天线的指向性虽然很差,却很适合应用在无线行动通讯系统。
本文首先介绍几种不同feed in的方法。
因为高频的功率放大器难作,功率很珍贵,要有最大的功率可以进入天线中,便要作好阻抗匹配的工作。
其次,将介绍二种平板天线的分析方法。
一是传输线的模型,另一则是cavity的模型,利用安捷伦科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体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实际设计几个不同feed in的天线,然后作一总结。
天线馈入方式Transmission Line Feed图1所示是利用传输线来feed能量进入天线中。
Feed in 点深入平板天线中对谐振频率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却可以改变输入的阻抗值。
Feed in 点位置不同,输入阻抗就不同。
一般对传输线的要求和对电路的要求一样,均希望基板厚度要薄,介电常数要高才能把大部分的电磁场包在基板里面。
但是对天线来说,却希望基板厚度要厚,介电常数要低才能使大部分的场幅射出去。
因此,两者之间有矛盾,须作一折衷,才能使得在不连续处有较少的幅射损失。
图1Coaxial Feed图2所示,是利用coaxial cable去feed能量到平板天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说平板天线杨庆增《卫视周刊》近日刊登出一些有关平板天线的译文资料,引起不少读者的关注。
其实平板天线在国外及国内早已有所研究和开发,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尚未达到十分普及的程度,特别是成本价格下不来,技术指标尚需改善。
1998年底,国内已有某厂家研制出来样品,去年有线电视展会上,也曾有个国外厂商,拿来了样品供展览,试用的结果也不是令人很满意。
是什么原因制约着平板天线这么多年来,迟迟不见广泛使用,我们不妨从其结构、工作原理、工艺技术等方面来谈谈。
应该说,平板天线与我们现在已大量使用的抛物面式天线有很大的不同。
抛物面天线是采用一次或二次反射式的接收天线,而平板天线是直接接收式天线,前者的天线面是起反射作用的,后者的天线面就是直接接收的天线,因此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一、平板天线结构的揭秘如果我们将平板天线的天线面纵向切开的话,我们就会见到这个天线面是由五层结构组成。
如图一。
第一层和第五层为天线保护层,又称天线罩,是用耐腐蚀介质做成。
它起到防止氧化、衰减紫外线对印刷板电路的影响、防雨、雪侵蚀的作用。
图一的结构图中未画这二层。
第二层为接收天线层。
是一层印刷电路板金属层,其上面印刷着许许多多排列整齐的单元振子天线阵,故可称天线基板层。
这一层决定着平板天线的技术质量。
单元振子天线可以是多样的。
第三层为印刷电路板的介质层,它支撑着第二层。
第四层为接地导体层,它是一层金属箔板,既起到对天线阵的反射作用,又可以是馈线的另一导体,组成微带传输线。
天线阵的输出,与装在平板天线板后的高频头联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平板天线有一个较为复杂的结构,又使用着微波技术中的微带电路技术,对其要求的工艺又很高,特别是天线阵中的相位的同相性要求极其严格,它和反射式抛物面天线的结构相差很大,因此设计与制造都有较大的难度。
平板天线理论的提出已有十余年的历史,至今未见质优价廉的平板天线的大量出现于国内市场,其原因恐怕就在如此。
二、平板天线及其工作原理卫星直播电视的出现,使频率提高到12GHz,波长变短达到2.5cm,这为平板天线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实际上平板天线是从雷达和通信常用的阵列式天线移植到Ku波段卫星电视接收天线上来的。
所谓阵列式天线,是将许许多多半波振子单元天线进行有规律地排成行和列而形成。
如图二。
通常每个相邻半波振子单元之间,包括行距与列距,相隔半个波长的整数倍,从而构成一个天线阵。
半波振子的单元的数量取决于平板天线的增益要求,增益要求愈高,其采用的半波振子单元也就愈多。
例如,平板天线增益要求达到34dB,那么平板天线的半波振子单元,就得有480个之多。
因此振子单元愈多,增益愈高,平板天线的面积也就愈大。
何谓半波振子单元天线呢?如图三(1)这是一付对称天线,其每一端臂长1/4波长,两端全长为1/2波长,这种天线称半波振子天线。
此时的半波振子为谐振状态,阻抗为纯阻且最小,(75)无电抗,损耗最小故辐射最大。
其辐射图如图三(2),即以半波天线为轴,向垂直于轴线的四周辐射,从剖面看形成8字形辐射。
如果再在半波振子天线平行一侧加一反射板,其辐射方向就成为图三(3)所示,辐射成了单方向性的。
除主瓣辐射之外,增加了二个副瓣辐射,即有了其它方向辐射,尽管较小。
当我们明白了单一的半波振子天线的辐射特性后,就可以分析由若干个半波振子天线单元形成的天线阵,即陈列式天线的特性了。
由垂直于天线阵的方向来看,由于入射电波距各个振子的行程相同,电波的相位都相等,天线阵的辐射能量为各个半波振子辐射相加,因此天线阵辐射为单个振子的倍数。
而从天线阵的行与列的平面的方向来看,入射波到每个半波振子的行程不等,相差半个波长,因此每个半波振子电波相位都差半分波长,即相差180°,故半波振子间相位相仅,辐射相互抵消,总的辐射为零。
这就意味着,天线阵的平面方向无辐射。
对于其它方向而言,如图四,各振子间在该方向电波行程差为L。
不难看出,由于不同方向电波,即不同入射角θ的电波,所形成的行程差L也不相同,在该方向形成的辐射也不相同,因此会出现一些不同的辐射,即旁瓣。
旁瓣辐射的数量和强度与半波振子的数量相关,振子越多,旁瓣越多,越弱。
由此上分析我们得知,阵列式天线在接收垂直于天线面方向上电波能量最强,而来自天线面平行方向上电波是接收不到的。
对于接收其它方向的电波能力,也有一点,而这是我们所不欢迎的,可以通过加大天线阵中半波振子的数量,来加以消除。
因此我们可以说,平板天线主接收方向是垂直于天线的法线方向。
如图五。
三、平板天线中半波振子单元的几种等效辐射单元在平板天线中,采用阵列式天线,而它的基本单元是半波振子单元天线。
而这种基本单元,我们又可以称其为天线的辐射单元。
在Ku波段,频率范围如果是11.7u-12.75GHz,那么对应的波长在2.353-2.564cm之间。
1/2波长为1.177-1.282cm,取其平均值,半个波长为1.23cm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还要考虑天线有个缩短因素,因此半波振子单元的实际长度还要乘以缩短系数0.85-0.9,因此实际半波振子单元长度为1.0455-1.107cm,取其平均值便是1.076cm。
上面我们分析了平板天线中的基本单元或称辐射单元是半波振子天线,但由于它仅能接收线极化波且形式单一,尺寸也不能缩小。
所以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常用其它各种等效形式的辐射元来替代它。
这样生产出来的平板天线不仅面积、尺寸减少些,而且有的可以接收圆极化波。
现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些等效辐射元。
1、片状形:如图六中1,依靠上、下电极组成的极片作为辐射单元。
片状图形种类较多,图七为片状形一例。
此二例均为圆极化辐射单元。
2、共用面电极形:如图六中2,依靠电极与周围的接地线构成。
同平面电极在其相邻的缝隙处产生电场,来辐射电波。
3、糟缝形:如图六中3,由上下两块金属板形成封闭波导,而上板开有许多糟缝,将空间电波导入并在内部汇集由波导引出。
4、线状形:如图六中4,没有单元振子,而依靠传输线上各不同位置的电流分布产生同相辐射。
因此将线作为矩形曲折,变拆部分为传输线,平直部分为辐射振子。
四、辐射单元间的馈电平板天线中的辐射单元的馈电是一个难度较高的技术性问题,必须保证各辐射单元间是同相馈电,才能使平板天线有较高的增益和较强的方向性。
各辐射单元依靠微带馈线来馈电,馈电线路要解决电路阻抗匹配和相位的联接问题。
由于各辐射单元振子是多个联接使用,因此阻抗是不断地并联。
每并联一次阻抗便降低一半,所以馈线的特性阻抗也需要改变与之匹配。
微带传输线是做在同一基板上,不可能用改变带间距离的方法来改变阻抗,所以只有改变微带宽度来控制阻抗变化。
为了使不同线段间匹配,线上还做有许多λ/4阻抗变换器。
为了保证处于不同部位的单元振子都能得到同相位的馈电,因此布线时,各单元振子间的微带线并非一样长度。
另外,有时为了增大天线抗雨、雪能力,使电波波束不垂直于平板天线的平面,而故意上斜15°-20°。
这样天线面安装对可以垂直些,与墙面接近平行。
这一点有些类似Ku波段常用的偏馈天线,在安装时,天线反射面相对于正馈天线而言要向下斜一个角度一样。
平板天线在制作馈线时,就故意让上、下相邻的两排振子间馈线长度不等,电流传输后相位相差一个角度θ。
这样电波只有倾斜地射向平板时,各振子电流相位才能同相,从而接收到信号。
如图八所示。
由此,我们看到可以通过控制平板天线各单元振子即辐射单元之间馈电相位来改变波束与平板天线的夹角,就可以实行方位角和仰角的电气调整。
这是平板天线的一大特点,也是平板天线的一大技术难点,这也是抛物面天线无法比拟的。
但调整的角度不能太大,否则天线的有效投影面积将减少,降低效率与增益。
五、平板天线与高频头的联接由于平板天线各辐射单元是靠馈线联接的,电波在振子处已变为感应电流,各馈线集中汇总后可以直接以电流形式传输给高频头中下变频器。
既不需要馈源,也减少了由电波的电场形式转换为电流形式的损失,有利于信号的接收。
此时的高频头,可以是集中参数式,也可以是分布参数微带式。
而且还可以把高频头直接装在平板天线后面,或者通过微带式高频头直接做在平板天线里面,使得天线-高频头一体化的新型结构,既美观也改善了可靠性,真是一举双得。
六、平板天线的技术关键平板天线由于采用了印刷板的制造工艺,生产性比机械加工便利的多,调节方向又可以从电气上解决,并能做成平板天线与高频头一体化,这是平板天线的优势。
但平板天线要达到预期的电气性能也并非易事,关键在于损耗问题。
1、馈线传输损耗:平板天线中,不仅半波振子单元天线工作在Ku波段,而且馈给各振子单元天线的传输馈线也工作在Ku波段,频率均在12GHz左右。
这么高的频率,馈线的损耗肯定很大。
2、馈线辐射影响:平板天线的所有馈线,不仅有损耗,而且有辐射。
由于馈线的辐射,干扰了平板天线原来设计的整体方向性图。
3、平板天线中,印在印刷电路板中的微带传输线是依靠双面印刷板的两面金属箔组成的平行双线,其电磁场存在于介于两金属箔间介质板中。
由于介质是工作在Ku波段,损耗都较大。
即使采用低耗介质的印刷板,损耗仍然存在,所以解决高频介质损耗是平板天线的一大难题。
目前已有低耗介质产品,4、匹配损失,每付平板天线中,至少也有数百个辐射单元,把它们都联接起来,并且都达到匹配,这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
辐射单元越多,越难匹配。
不匹配联接,势必增加损耗。
另外,如何提高平板天线的效率,是有待解决的另一技术关键。
它涉及到新型介质材料的开发,新型馈电线结构的设计与开发,Ku波段12GHz微波测量技术及测量仪器的开发与实用等等。
七、如何挑选平板天线当前我国尚无平板天线技术标准,如何挑选平板天线特别是进口平板天线很难说得准确。
不是随意合乎一付进口平板天线就能在国内使用的。
这里也只能就实用方面来谈谈怎样挑选平板天线,以便使挑选出来的天线能使用。
1、挑选平板天线的适用频段。
由于平板天线是为卫星直播电视而使用的天线,而平板天线又有工作频段,因此挑选的平板天线要能接收你所准备接收的卫星直播的频段。
平板天线的工作频段虽然有全频段的,如10.7~12.75GHz的,但它不如单一频段如12.2~12.75GHz 的各项指标好。
因平板天线具有明显的谐振特性,超过工作频段,就失谐、增益下降,效果不好。
就像人们买衣服,中号衣服虽然大个子和小个子均能将就穿,但效果不如量体裁衣的好。
2、挑选平板天线的增益一频率特性。
通过平板天线的工作原理,我们知道了辐射单元的尺寸是由工作频率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自然会想到当频率或波长改变时,那个固定尺寸的辐射单元还能是半波振子吗?如果不再是半波振子,就不再是谐振状态,也就损耗加大,辐射减小,这意味着增益变小。
由此我们感到,工作频率范围越宽,不谐振的范围也就越大,损耗也会加大,增益减小的范围也就越大,增益一频率特性就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