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史
中国古典园林史
中国古典园林史1. 引言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人对自然和和谐生活的追求。
古代中国园林构筑得非常精细,注重景点布局和景观设计。
本文将带您回顾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并介绍一些著名的古典园林。
2. 南北朝时期的园林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是中国园林史上的重要时期。
当时,园林技术和理念在中国南北朝各地蓬勃发展。
在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园林如王羲之的园林等应运而生。
这些园林多以山水为主题,注重创造和谐的自然环境。
3. 唐代的园林唐代(618年-907年)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黄金时期。
唐代的园林以大规模的皇家园林为主,其中包括当时的皇家园林和宫殿园林。
这些园林强调建筑的宏伟和景观的秀丽,被广泛运用于皇家宴会和娱乐活动中。
4. 宋代的园林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另一个高峰时期。
宋代的园林注重自然景观和环境的创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宋代的园林常常融合了山水和人文景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5. 元代的园林元代(1271年-1368年)继承了宋代的园林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许多新的技术和风格。
元代的园林注重景观的多样性和层次感,创造了许多富有变化和想象力的景点。
6. 明代的园林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明代的园林在宋元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进,引入了更多的建筑元素和装饰品。
明代的园林注重景点的布局和园内建筑的设计,形成了独特的园林风格。
7. 清代的园林清代(1644年-1912年)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清代的园林继承了之前几个朝代的园林传统,并发展了许多新的园林风格。
清代的园林注重景点的表现力和观赏价值,强调园林景观的艺术性。
8. 结论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然和和谐生活的追求。
通过回顾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和演变。
无论是南北朝、唐代、宋代、元代还是明代、清代,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中国园林史
中国园林史第一章绪论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第一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
原始文明后期,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公社和人类聚居的部落。
人们把采集到的植物种子选择园圃种植,把猎获的鸟兽圈围起来养殖。
于是在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菜圃、兽场等在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之后,其中某些动、植物的观赏价值日益突出,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此阶段内,园林经历了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最后终于三分天下,形成具有一定的国家地域范围、一定的造园思想与规划方式、一定的园林类型和形式,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⑴欧洲园林体系基督教的《圣经》里记载的“伊甸园”;《旧约·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
⑵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中的“天园”的旖旎风光: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纯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
⑶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池”和“悬圃”;文字记载的“囿”、“圃”。
第二阶段园林的特点:⑴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⑵主流是封闭型、内向型的;⑶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没有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
中外建筑史之中国古典园林
5、在文化渊源上,中国古典园林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影响较大,追求天 人合一;西方园林受科学理念影响较大。
三、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概况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是渊 源久远、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发轫于夏商周。至先秦, “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已初见端倪。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化与宗教的兼收并蓄,使园林艺术进一步发展,并促成 了唐宋园林的兴盛。至明清,中式园林最终成熟并发展成 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的体系。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实物的分 析看,中国古典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生成期、 转折期、全盛期、成熟前期、成熟后期。
3. 发展期-魏晋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时期,这 个时期的人,不愿意像传统的隐士在深山里过着清苦的 生活,而是主张隐与仕的结合,既向往自然山水的享受, 又不排斥世俗的物质生活追求。于是他们在城郊山清水 秀的地方造别墅或宅院。 皇家园林的狩猎、通神、求仙功能减弱或仅具有象征意 义,游赏功能逐渐突出。虽然仍受制于传统礼教和皇家 气派的制约,但景观规划较为细致,到南北朝后期受到 私家园林影响,造园艺术开始升华。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史上重要的过渡阶段,以自然美 为核心的美学思想直接影响造园活动,由模仿自然山水 发展到艺术地再现自然山水之美。这一阶段基本奠定了 中国古典园林三大类型并列发展的基础。 这一时期著名园林有:张伦府苑、辟疆园、琼圃园、灵 芝园、华林园、铜雀园、兰亭、金谷园
唐宋时期园林特点: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它作为这 个园林类型所独具的特征,不仅表现为园林规模的宏大, 而且反映在 园林总体的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面。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华,着意于刻 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 局部、小品的细致处理。 3、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城市寺观具 有城市公共交往中心的作 用,寺观园林亦相应地发挥 了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郊野寺观的园林把寺观本身宗 教活动的场所转化为点缀风景的手段,吸引香客和游客, 促进原始型旅游的发展。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园林史复习资料(1)园林生成期:商、周、秦、汉(2)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最早出现“园林”一词)(3)园林全盛期:隋唐(4)园林成熟期(一):宋园林成熟期(二):元明清初(5)园林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1.园林的定义: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结合建筑造型、小品艺术和动植物观赏,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类为主的游憩,居住环境。
2.研究园林史的意义:研究我国及国外各国园林的发生和发展及其特色,系统地总结园林经验,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便发展现代园林,使其为人类精神文明服务,更好地使人有美和艺术上的享受。
3.构成园林4个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PS:植被:1)古典园林植物一律采用自然式种植,与园林风格保持一致,不必规范化,也无需行列式;2)更注重追求景观的深、奥、幽,因而植物配制有助于环境气氛的形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3)按照植物季相演替和不同花期的特点创造园林时序景观,是园林植物配植的一贯手法(春来看柳,踏雪赏梅,夏日荷蒲熏风,秋景桂香四溢=>直接利用树木花卉的生长规律来造景)PS:1).“理水”:包括对原有水体利用改造和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引泉蓄池;2).叠石假山:写意/相形~1.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起源于商代,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囿”和“台”(公元前11世纪,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商初)。
“囿”是王室集中豢养禽兽的场所,其建置与帝王狩猎活动也有直接的关系,囿还兼有“游”的功能,其游观功能虽然不是主要的,但已具备园林的雏形性质。
台: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
其原初功能是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后修筑高台、模拟圣天。
囿和台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两个源头,前者关涉栽培、圈养,后者关涉通神、望天。
殷、周时代,已有园圃的经营。
园: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圃:种菜的地方。
台、囿、园圃都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形。
2.促成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的方向(游,观)发展的社会因素是人们对大自然环境生态美的认识—山水审美观念的确立。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中国园林史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第一节绪论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园林基址和开发方式分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2.按园林布置形式分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3.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4.按地域分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巴蜀园林西域园林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生成期(殷、周、秦、汉)前11世纪——公元220年⏹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全盛期(隋唐)589年——960年⏹成熟时期(两宋到清初)960年—1271年—1736年⏹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1736年——1911年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旨⏹求得一个概括、精炼、典型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力求与山、水、花木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
3.诗画的情趣诗画艺术融于园林艺术4.意境的含蕴⏹主观的情感、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只写山水之形——物境、能借景生情——情境、能托物言志——意境,“得意而忘形”。
借助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之间。
“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预先预定一个意境的主体,然后借助景物构配的物镜把这个主题表达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
如“曲径通幽”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后再根据现成物镜的特征作出文字。
如颐和园“夕佳”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一、总说二、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源于狩猎。
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是“台”,中古典园林的雏形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殷商时期(殷墟遗址可证)。
最全的中国园林史资料集(全)
中国古典园林史一、园林的含义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四、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主要是以世界文化体系为划分标准。
按照这个标准,将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为三大体系:欧洲园林、伊斯兰园林、中国园林文化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种族、宗教、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系统、历史地理和文化交流等,其中以种族、宗教文化、语言文字系统影响最大园林的含义“园林”一词的历史沿革西晋张翰《杂诗》中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东晋陶渊明《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中的诗句:“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唐代诗人亦多用“园林”,但泛称私家建造的宅园,一直到明清还不是专有名词。
仅指称城市中私家建筑的宅园名词就很多,如宅园、园宅、园池、园圃、池亭、林亭、园亭等。
“园林”一词成为专有名词(主要用来指称私家宅园)则是明末造园家计成第一部造园学专著《园冶》。
《兴造论》:“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1.建筑学家童寯(1900—1983)《江南园林志》园之布局,虽变幻无尽,而其最简单需要,实全含于園之内園:图解:“口”—围墙,“土”—形似屋宇平面可代表亭、榭,“口”—字居中为池,“衣”—在形似石似树。
2.造园学家陈植(1899—1989)《长物志校注》在建筑周围,布置景物,配植花木所构成的幽美环境,谓之“园林”。
亦称“园亭”、“园庭”或“林园”,即造园学上所称“庭园”。
3.陈从周《说园》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之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4.孙筱祥《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园林是由地形地貌与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和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一统体。
5.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从“园”与“庭”或“院”区别如下所说:园“以人工的方法或种植花木,或堆山叠石,或引水开他,或综合引用以上各种手段的组景造景,从而具有观赏方面的意义,简言之就是赋予景观价值。
第8章 中国园林史-园林的成熟期
论,分为房舍、窗栏、墙壁、联匾、山石五节;其余八 卷将述词曲、戏剧、声容、器玩 这三本著作内容以论述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艺术和叠山、 理水、建筑、植物配置的技艺为主,也涉及到一些园林 美学范畴
对西北郊的风景进行了历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开发 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观光游览的对象 例:香山寺、碧云寺、园静寺
香山寺
碧云寺
8.6 造园家和造园理论著作
比较全面且有代表性的三部著作
《园冶》
作者:计成 内容:全面讲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
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 全书分三卷,卷首有“兴造论”和“园说”两篇,相当于绪 论篇,然后有十 篇立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 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 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 评价: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列为世界造 园名著之一
8.5 寺观园林
概述
元以后,佛教和道教趋于衰微,但寺院和宫观建筑仍然
不断兴建,不仅在城镇之内及其近郊,而且许多名山胜 水往往因寺观的建置而成为风景名胜区,占着大多数 城镇寺观除了独立的园林之外,还刻意经营庭院的绿化 或园林化 郊野的寺观则更注重与其外围的自然风景相结合而经营 园林化的环境,大多成为公共游览景点
“一池三山”:太液池、
万岁山、圆坻( dǐ )、犀 山 最大岛屿琼华岛,改名为 万岁山(广寒殿、荷叶殿、 温石浴室) “圆坻”为夯土筑成的圆 形高台,上建仪天殿,北 面为通往万岁山的石桥, 东西架桥连接太液池两岸 犀山最小,上植木芍药。
万岁山
圆坻
8.2.2 明朝皇家园林
皇园建设重点亦在大内御苑,与宋代不同的是规模趋于
沼泽地 主康 要熙 园时 林北 分京 布西 图北 郊
中国园林史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 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
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相吻 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 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 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10)、园墙
这是围合空间的构件。 中国的园林都有围墙,且具民族特
色,比如龙墙,蜿蜒起伏,犹如长 龙围院,颇有气派。 如上海豫园,有五条龙墙,即伏卧 龙、穿云龙、双龙抢珠、睡眠龙, 将豫园分割成若干院落。 南北园林通常在园墙上设漏窗、洞 门、空窗等,形成虚实对比和明暗 对比的效果,并使墙面丰富多彩。
2、动物
中国古典园林重视饲养动物。 园中动物可供观赏娱乐,可以隐喻
长寿,也可借以扩大和涤化自然境 界;令人通过视觉、听觉产生联想。 园林中蓄养动物,特别是自由放养, 意在增加山林湖泽的野趣。
6、匾额、楹联与刻石
在中国园林中,每一建筑本身一般都要有匾额、楹联 或诗文,以便烘托出园林意境的主题思想及其独特的 情趣,进而启迪游人的想象力,把物象景观升华到精 神高度,使园林意境得到更深的开拓。
2、水
是园林中最富有生气的组成要素。 在园林的营建中,如果没有自然 的水域,也要通过人工的挖掘, 凿池引水。
古典园林对水景的处理,一般有 三种方法:一是掩,二是隔,三 是破。
3、建筑
园林建筑除具有宜于观、行、居、游的实用功能外,还有点缀景 致、丰富景观内容、隔离空间以达到步移景异的恃殊艺术功能。 同时建筑还要与自然景观和谐共融。
双面空廊;
单面空廊;
中国园林史
1、中国古代园林分为北方皇家园林和南方私家园林。
前者由以自然山水为核心思想的风景式园林和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的祭祀式园林两大体系组成,多为大型人工山水园和大型自然山水园,后者则由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两大体系组成,多为庭院式或小型的人工山水园。
2、我国园林的兴建是从殷商开始的,囿是园林的最初形式,园林里面的主要构筑物是“台”。
3、上林苑,当时造园者在总体布局与空间处理上,把全园划分成若干景区和空间,使各个景区都有景观主题和特点、4、建章宫北为太液池,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
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
(神仙思想)5、自未央宫建成之后,汉代皇帝都居住在这里,所以它的名气远远超过了其他宫殿。
在后世人的诗词中未央宫已经成为汉宫的代名词。
6、《古画品录》的六法,一是“气韵生动”,二是“骨法用笔”,三是“应物象形”,四是“随类赋彩”,五是“经营位置”,六是“传移模写”。
7、私家园林在魏晋南北朝已经从写实到写意,例如北齐庾信的《小园赋》。
8、在洛阳已有皇家园林十余所之多,魏、晋时期在汉旧有的基础上又加以扩建,如芸林苑就是其中之一,它是魏明帝时加以扩建的。
9、《水经注》记载的洛阳园林,主要是芳林园和华林园。
10、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6年】在洛阳兴建的西苑,是继汉武帝上林苑后最豪华壮丽夫人一座皇家园林。
从西苑的布局内容不难看出,是以人工叠造山水并以山水作为园的主要脉络,特别是龙鳞渠为全园的一条主要水系,贯通十六个苑中之园,使每个庭院三面临水,因水而活,并跨飞桥,建逍遥亭,丰富了园景。
绿化布置不仅注意品种,而且隐映园林建筑,隐露结合,非常注意造园的意境,形成了环境优美的园林建筑。
11、唐贞观开元年间,东都洛阳建造邸园总数就有1000多处。
12、中国园林从仿写自然美,到掌握自然美,由掌握到提炼,进而把它典型化,使我国古典园林发展形成为写意山水园阶段。
中 国 园 林 史
中国园林史绪论一、中国园林发展的阶段二、西方园林的变迁史三、中国园林的特点四、学习园林史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一、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阶段☐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园林的成熟期——宋、元、明、清初(公元960~1736年);☐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年~1911年);囿☐“囿,养禽兽也”☐囿起源于狩猎。
囿除了为王室提代祭祀、丧纪所用的牺牲、供应宫廷宴会的野味以外,兼有“游览”功能。
囿无异于一座多功能,大型天然动物园。
囿的游观功能虽然不是主要的,但已具备园林的雏形。
☐殷纣王修建的“沙丘苑台”☐周文王修建的“灵囿,灵台,灵沼”影响☐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及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我国的自然式山水园林艺术,为我们民族所特有的优秀建筑文化传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理论和创作实践经验。
造园理论专著—《园冶》☐作者计成,字无否,江苏吴江县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他主持建造了三处当时著名的园林—常州吴玄的东帝园、仪征汪士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
我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说明造园所要达到的意境和艺术效果;2)如何将“幽”、“雅”、“闲”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是园林设计者的技巧和修养的体现;3)以建筑、山水、花木为要素,取诗的意境作为治园依据,取山水画作为造园的蓝图,经过艺术剪裁,以达到虽经人工创造,又不露斧凿的痕迹。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力求山、水、花木有机组织☐突出彼此协调、相互补充☐天人协和3、诗画的情趣☐园林是时空的艺术☐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4、意境的涵蕴☐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鉴赏上的美学范畴;☐创作者将自己的感情、理念溶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之类似的感情和理念。
中国园林史-复习
北魏末年,北方佛寺达30000余所。 其中洛阳1000余所。
北方佛寺以洛阳永宁寺为最大。还 有嵩山南麓的嵩岳寺、嵩山幽谷中的少 林寺。
w 舍宅为寺: 南北朝盛行此风,后来唐代也盛行。 因此寺观园林与宅园在内容和规模上几乎
3、建筑:传统的木构建筑,无论在技术或艺术 方面均已趋于成熟,具有完整的梁架制度、斗 拱制度及规范化的装饰、装修。
4、园林 从仿写自然美到掌握自然美,由掌握到提
炼,进而把它典型化,使我国古典园林发展成 为写意山水园阶段。
观赏植物栽培在园艺技术方面有了很大进 步,培育出许多珍稀品种、移栽异地花卉。
w 第四,建筑:十六院
w 西苑不仅是复杂的艺术创作,也是庞大 的土木工程和绿化工程。它在规划设计 方面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的建成 标志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时期的到来。
第二节 唐代宫苑(公元618~907)
一、概述 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 1、诗歌:仅据《全唐诗》所收录,诗人
达2200人,诗歌近五万余首。李白、杜 甫、白居易为最著名的三大诗人。 2、艺术:龙门石窟、莫高窟
中国园林史-复习
第一章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w 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w 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 w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3、诗话的情趣、意境的蕴涵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1、按照园林的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 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 天然山水园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主要有: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
三、建康:
皇家园林30余处,环布于今日玄武 湖北、东、南三面。
第8章 中国园林史-成熟后期
二、皇家园林
❖ 嘉庆时期
虽尚能维持乾隆时的鼎盛局面,但已不再进行较大规模的 建置
❖ 道光时期
没有财力营建新园,大内御苑仍原貌保持 但郊外和畿辅各地御苑情况则有很大变化
❖畅春园破败;绮春园改名“万春园”;撤去清漪、静 明、静宜三园的陈设
❖圆明园和避暑山庄每年仍进行维修和翻建 ❖其他行宫御苑有的维持现状,有的废置不用而坍毁
❖ 清末
北京皇家园林大部分均化为断垣残壁、荒烟漫草、麦垄 田野
三、 皇家园林实例
(一) 大内御苑 -----西苑、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
❖ 西苑 ➢ 经历了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 ➢ 乾隆时期对西苑进行大规模改建,改建重点在北海。
西苑
❖ 琼华岛南坡
顺治年间建成的永安寺(白塔寺)。景观特点:布局规整。
西山晴雪
静宜园
别垣:有两座较大的建筑群,昭庙、正凝堂(见心斋)。 昭庙(宗镜大昭之庙):汉藏混合式样的大型佛寺。 见心斋,是静宜园内最精致的小园林,也是典型的园中园。地势 西高东低,东半部以水景为主体,西半部以庭院山景为主体。
昭庙
琉璃塔
见心斋
(三) 离宫御苑
——圆明园、避暑山庄、清漪园(颐和园)
前山区:前山是全园的中心,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 山顶的智慧海而下是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 辉玉字坊以达湖面,构成一条显明的中轴线。
佛香阁
清漪园(颐和园)
昆明湖区:湖中有几处岛屿浮现水面,又以长堤、石桥加 以联系。西堤六桥是仿照杭州西湖中的苏堤修筑的,垂杨 拂水,碧柳含烟,人们漫步堤上,胸襟倍觉轻松舒畅。
❖ 咸丰时期
英法联军焚烧圆明三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等处
二、皇家园林
《中国园林史》课件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致力于表达人的
唐宋时期的园林
4
情感和审美追求,强调意境和禅意。
唐宋时期的园林追求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注重山水景观和假山建筑。
皇家园林
北京圆明园
北京圆明园是中国古代皇家 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宏伟 的规模和绚丽的建筑而闻名。
紫禁城内的园林
紫禁城内有多个精美的皇家 园林,其中以太和殿前的景 山公园最为著名。
《中国园林史》PPT课件
中国园林是中国古代智慧与艺术的结晶,融汇了建筑、园艺、文化等多个领 域,本课件将介绍中国园林的历史沿革以及其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园林定义
园林是以自然山水和人工构筑物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段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空间环境,融合了建筑、植物、水 景等元素。
园林起源
中国园林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中对自然环境的模拟,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 历史。
园林与文化传承
中国园林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折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面镜子,通过园 林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人的审美观和哲学思想。
古代园林
1
《诗经》中的园林
古代文献《诗经》中记录了早期园林的
秦汉时期的园林
2
存在,描绘了园林中的自然景色和活动 场景。
秦汉时期的园林注重规模和布局,拥有
精美的园林建筑和景观。
园林的传承与创新是保护和发展中国园林文化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继承传 统,创造新的园林精神。
中国园林常常是文人雅士创作的题材,诗词歌赋中充满了对园林的赞美和表达。
园林与艺术
园林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布局和景观设计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和雕塑的精髓。
园林与日常生活
园林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
中国园林史发展史
中国园林史发展史古代园林:古代中国园林主要表现为皇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皇家园林以帝王的宫苑为主,其代表作为秦始皇的“阿房宫”和汉武帝的“未央宫”。
这些园林注重宋华意境,以宏伟壮观的建筑和广阔的景观融为一体。
寺庙园林以佛教寺庙为核心,注重山水的净化和环境的安宁,形成了“宁静,朴实,寂寥”的特点。
唐宋园林:唐宋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们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建筑和景观的紧密结合。
大量的私家园林兴起,如孙洙的“五云山”,杨维桢的“瘦西湖”等。
这些园林注重景山的变化和天人合一的理念,以打造完美的自然环境为目标。
元明园林:元明时期的园林建筑充分借鉴了前期对自然景观的研究和理解,注重艺术风格和布局的规划。
中国古代园林达到了鼎盛时期,特点是山水交融,兼有动与静、宏伟与精巧之美。
元明时期最著名的园林是明代的“留园”和“拙政园”,其建筑风格注重南方水乡特色,具有浓厚的江南文化氛围。
清代园林:清代园林继承了前期的山水艺术和文化传统,注重造景和布局的艺术性。
这个时期的园林以庭院式布局为主,具有精巧细致的设计和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
清代园林建筑风格独特,讲究景雅、意境深远。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园林是苏州的“艺圃”和“寒山寺”。
近现代园林:近现代园林发展与外国园艺文化的交流和影响密切相关。
这些园林体现了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特点,注重景观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追求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近现代园林的代表作有北京的颐和园和上海的豫园等。
这些园林以保存中国古代园林独特的景观风貌和文化传统为宗旨,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总结起来,中国园林史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园林文化。
这些园林以山水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表达,注重造景和布局的艺术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园林风格。
中国园林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创造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孕育出了许多世界闻名的园林,也对世界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园林史
金明池
成熟期二(元、明、清初)
华林园
三、全盛期(隋、唐)
全盛期园林特点: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 已完全形成。 2.私家园林的艺术有所升华。 3.寺观园林长足发展。 4.公共园林已更多见于文献记载。 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又有所 提高而跨入了一个新境界。 6.诗画情趣开始形成。
华清宫
九成宫
四、成熟期一(宋)
圆明园
拙政园
中国园林史
1611431116 1611431117 罗卫 穆蔚林
中国古典园林得以持续演进的契机 是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者之间 的平衡和再平衡,它的逐渐完善的 主要动力亦得之于此三者自我调整 而促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 步。
中国古典园林分类
一.按照园林基地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 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两大类型 二.按照园林隶属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皇 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1.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2.私家园林:属于民间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 3.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包括内 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建章宫
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转折期园林特征:1.园林规模由大变小。 2.园林造景由过多神异色彩转为自然文化。 3.创造手法由写实趋向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4.单纯地模仿自然山水进而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 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 5.园林规划设计由粗放到细致。 6.建筑与其他要素密切协调。 7.皇家园林游赏活动成为主要甚至唯一功能。 8.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 9.寺观园林拓展了造园活动的领域,一开始便向世俗 化的方向发展。
环境设计中外园林史笔记
环境设计中外园林史笔记一、中国园林史。
(一)先秦时期。
- 园林起源。
- 中国园林的起源与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最初的园林形式是“囿”,是供帝王狩猎游乐的场所。
例如商纣王的沙丘苑台,它具有一定的规模,里面有天然的植被和鸟兽。
- 除了“囿”,还有“台”,它既是登高望远、观天象、通神明的地方,也是一种军事防御设施。
- 思想基础。
- 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对园林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儒家倡导“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将山水与人的品德相联系,这种思想影响了后来园林中山水的象征意义。
-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提倡人们顺应自然,这种思想为中国园林追求自然之美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秦汉时期。
- 皇家园林。
- 上林苑:是秦汉时期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它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里面有众多的宫室建筑,如阿房宫。
园林内还开凿了许多池沼,像昆明池,用于训练水军,同时也具有观赏功能。
- 特点:规模大,功能多样,既有游憩娱乐功能,又有军事训练、生产等功能;园林内山水景观丰富,建筑分布较为疏朗,以自然山水为骨架。
- 私家园林。
- 开始兴起,多为贵族、官僚所建。
这些私家园林受皇家园林影响较大,但规模相对较小。
例如梁孝王的兔园,园内有山有水,建筑精美,还有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 园林发展的背景。
- 社会动荡不安,但思想文化却十分活跃。
玄学兴起,士大夫阶层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寄情山水成为一种风尚。
- 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为园林艺术的变革提供了理论和艺术借鉴。
- 园林类型与特点。
- 皇家园林:规模不如秦汉时期宏大,但更加注重园林的精致性。
如北魏洛阳的华林园,园内的山水布局更加巧妙,建筑与山水的结合更加紧密。
- 私家园林:大量涌现,成为这个时期园林发展的主流。
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发展迅速,如谢灵运的始宁墅。
这些私家园林追求自然山水意境,造园手法更加细腻,注重对自然山水的模仿和提炼,以小见大,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的山水意境。
中国园林史笔记大全高人
中国园林史考点整理-----解树龙1、中国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简史,我国传统的造园成就,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术。
2、园林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遇,就称为园林。
3、园林包括:庭院、宅院、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
4、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和风格特征等一般规律和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5、园林意境——通过外在建筑、山水、植物的组合与道路的合理组织,呈现给游客的除声乐、色彩、形式等美的愉悦外的更加深层次的思想提示、感情共鸣。
6、囿(1)定义:囿是圈定了一定的地域,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和收养其中,还筑台凿池,以供帝王贵族猎狩游乐以及欣赏大自然的风光美景之处。
(2)影响园林从囿到苑发展的思想流派: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3)从囿到苑发展的建筑标志:台苑7、“一池三山”布局:太浪池、蓬莱、方丈、瀛洲8、形成时期的园林分析(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2)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转变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3)园林的总体规划比较粗放,谈不上细心经营(4)园林仅仅是大自然的客观写照,虽本于自然并不高于自然。
9、西苑的造园特点:(1)继承了汉代“一池三山”的布局形式(2)从秦汉建筑宫苑转变为山水宫苑的一个转折点,开北宋山水宫苑——艮岳之先河(3)建筑在园林空间中从功能性转变为“画龙点睛”的装饰要素10、寺观园林的基本特点:(1)前塔后殿(2)“背山面水”布局(3)有良好植被(4)一个公共的游息场所11、三大内苑: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12、艮岳造园成就:①园林掇山构思独特,精心经营②园内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系,它几乎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泉、沼、溪、涧、瀑、潭等。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中国园林史一、中国古典园林概况萌芽时期夏~东周出现了囿,台,沼,苑生成时期秦汉出现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山水园林出现转折时期三国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寺观园林,中国园林体系完成全盛时期隋唐宋园林技术发展迅速,写意山水园发展迅速成熟时期元明清皇家,私家园林得到长足发展,三大私家园林区域的确立二、总论园林类型:构园方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从属关系:皇家,私家,寺观,陵寝,公园功能:综合性,专门性,专题性,纪念性,自然保护区体系:东方,西方,伊斯兰园林要素:山石,建筑,植物,水体,动物中国园林特点:1.本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3.浓郁的诗情画意4.深邃高雅的意境三、萌芽时期(夏~东周)一.专有名词解释囿:蓄养动物观赏狩猎,在空地上种植树木,经营果蔬,开凿水渠作灌溉,还简单的建筑物与构筑物。
台: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台,沼:囿中水体建筑物二..填空与选择1.中国古典园林孕育完成于囿,台的结合2 狩猎与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个基本功能3 囿,台,沼的完美结合:灵台,灵囿,灵沼4.城郭建筑的确立的基本原则:四面三门,九经九纬,左祖(庙)右社,前朝后市,王室居中,前朝后寝5 .宫室建筑的完备:1).宫室制度2).明堂,辟雍6 .指导思想: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神仙7 .由囿发展到苑的建筑标志:台苑。
举例:姑苏台,荆台,章华台,丛台,冀阙,惠庄公宫室四、生成时期(秦汉)一.名词解释一池三山:最早出现在西汉,其中一池为太液池,三山为方丈,瀛洲,蓬莱二.选择与填空1. 秦代皇室宫苑:信宫(极庙),阿房宫,兰池宫2. 长安宫苑:长乐宫,未央宫(存在时间最长),建章宫,甘泉宫,上林苑,3. 洛阳宫苑:鸿池苑,上林苑,广成苑4. 两汉私家园林:王侯官僚的苑囿(梁孝王的兔园,梁冀的苑囿)富商巨贾的苑囿(袁广汉园,樊重园)5. 皇家园林的特点:广阔,壮丽,豪放6.假山的首创形式:土石的结合。
创造了石假山的记录在袁广汉园三.简答与综述1.简述秦汉园林概况初期为皇帝王侯富商所专有,建筑宏伟壮观,装饰穷其奢华,规划宏放。
第章中国园林史成熟后期
第章中国园林史成熟后期中国园林在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风格,其中明清时期是中国园林史的成熟后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园林结构和建筑的风格更为成熟和精致,同时保留了其独特的中国风格,成为了中国园林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本文将从园林建筑、园林艺术和园林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园林史成熟后期的特点及其价值。
一、园林建筑1. 庭院结构的完善明清时期,中国园林的庭院结构趋于完善。
园林很多时候是以中心轴线为主,以清水、流水、植物为辅的大局观构成了庭院的基本结构。
比如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留园和广州的细坛都是以中心轴线为主导,结合了水池、流水、假山、亭台和景墙等建筑组成了整个园林空间。
2. 建筑手法的精湛明清时期,中国园林的建筑手法达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水平,建筑风格也更加独具特色。
各种建筑的设计和摆放互相呼应,建筑和自然浑然一体,石器、木器、瓷器、文房四宝甚至漆器等都得到了统一的设计和适当的布置,形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
3. 古建筑的保护明清时期,中国的古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在这时期,中国园林的古建筑比较多,如万寿山庄、颐和园、烟雨楼等都是经过多年修整和保护而得以保存至今。
这些古建筑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为后人提供了研究中国园林史的重要资料。
二、园林艺术1. 园林艺术的创新明清时期,中国园林艺术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成为了中国园林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中国园林中的假山、雕刻、喷泉等都经过多年的发展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
2. 园林艺术的细腻明清时期,中国园林艺术体现了一种美学的细腻特色,假山的造型尤其值得一提,假山的建造需要巧妙的构思和技艺完美的实现。
这种细腻精致的风格通过假山的艺术表现得到了最好的展现。
当代的中国园林艺术家借鉴了这种细腻的风格,并加以发扬光大,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3. 园林艺术的精神性明清时期,中国园林艺术不仅注重形式,还注重艺术的意义和精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3、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的起源世界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4、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天然山水园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皇家园林——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私家园林——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寺观园林3、造园四要素:山、水、植物、建筑4、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发展的第二阶段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英国园林(理性的、客观的写实)、中国园林(感性的、主观的写意)同为风景式园林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尤其是人工造园,它是判断园林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天人合一3、诗画的情趣4、意境的含蕴第二章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1、囿:王室专门圈养禽兽的场所2、台: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3、园:种植树木的场地以上为三个源头,视为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型促成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的方向上发展的社会因素——山水审美观念的确立意识形态因素——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二、殷、周(最大的奴隶制国家)“贵族园林”周分为西周和东周(前半段为春秋、后为战国)这时候的宫苑游观已经上升到主要地位,植物成为造园要素,建筑结合天然山水地貌而发挥其观赏作用,开始有了游赏为目的的水体。
楚国的章华台——“高台榭”的典型吴国的姑苏台——山地园林两个都是利用大自然山水环境的优势三、秦皇家园林的起源1、上林苑——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是一个大型的宫殿建筑群,最主要的阿房宫,其中的兰池宫在生成期的园林发展史中占着重要的位置: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堆筑岛山,求仙的功能四、西汉的皇家园林上林苑——山水;植物、动物;苑(园林);宫(宫殿建筑群);台(地势较高的建筑物);观;生产基地它是一个范围及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是一个多功能的皇家园林2、甘泉宫——类似后世的离宫御苑3、未央宫——相当于后来的宫城4、建章宫——类似于后世的大内御苑他的园林一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备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从此“一池三山”成为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5、兔园宫苑是当时皇家园林的普遍称谓,宫:以宫殿建筑群为主体,山池花木穿插其间;苑:建置在郊野山林地带的离宫别苑,占地广,规模大。
五、东汉的皇家园林——称之为“宫苑”游赏功能上升到主要地位,比较注意造景的效果。
六、汉代的私家园林东汉梁翼园林假山的这种构筑方式,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见于文献记录最早的例子第三章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一、以自然为主的园林手法产生,自然山水园的由来;木结构建筑完全代替了汉代的夯土台榭建筑二、皇家园林1、邺城御苑——华林园经度、纬度的出现,后世一直沿用;把重要的建筑放在中轴线上2、洛阳大内御苑——华林园(芳林苑),其造园艺术成就占一定位置确立城市中轴线规划体制3、建康(南方)大内御苑——华林园、乐游苑芳林苑(桃花园)、上林苑(皇家狩猎场)规模较小,规划设计精密细致了;造园四要素的综合而成的景观,有神仙虚拟转为世俗;开始受到私家园林的影响,文人参与园林开始;开始筑山、理水的人工园林造景多了,写意加写实的创作方法三、私家园林1、城市私园——大都追求华丽的园林景观,设计精致化,规模小型化2、庄园(金谷园)、别墅四、寺观园林1、毗邻于寺观而单独建置的园林,宅园2、寺、观内部各殿堂庭院的绿化和园林化3、郊野地带的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五、其他园林非主流园林类型——文人名流经常聚会的新亭、兰亭这样的一些近郊的风景游览地,公共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
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隋、唐一、长安、洛阳沿用了秦代开始的九经九纬规划格局,前宫后院的布局手法隋的大兴宫,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水系唐代正式建立“两京制”——长安、洛阳二、皇家园林1、大内御苑大明宫——相对独立的宫城,苑林区为多功能的园林洛阳宫——宫城紫苑——隋代的大兴苑,性质类似西汉的上林苑兴庆宫——苑林区相当于大内御苑,以牡丹花闻名2、行宫御苑、离宫御苑西苑——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皇家园林,是一座人工山水园,沿袭汉以来的“一池三山”的宫苑模式,在设计规划方面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他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到来。
上阳宫——建筑密度较大,殿宇为主,园林为辅玉华宫、仙游宫、翠微宫——依山而建的离宫御苑华清宫——仿长安规划布局,最重要的离宫御苑,苑林区在天然植被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大量的人工绿化种植九成宫——与华清宫齐名的离宫御苑,皇帝避暑的离宫御苑皇家园林大体上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的类别三、私家园林唐代的私家园林更为兴盛,催生出一种特殊的风格——士流园林,白居易的庐山草堂便是著名一例1、城市私园洛阳城内的私园多以水景取胜,长安大部分为宅园或游憩园履道坊宅园——前宅后园的布局,白居易别墅园即建在郊野地带的私家园林,洛阳的平泉园、杜甫的浣花溪草堂风景名胜——庐山草堂王维的辋川别业(借景于自然山水)、卢鸿一的嵩山别业2、文人园林的兴起文人园林乃是士流园林侧重于以赏心悦目而寄托思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者,白居易为代表性人物,其是一位造诣颇深的园林理论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文人造园家四、寺观园林长安城的佛寺,多数都有园林或者庭院园林化的建置唐代寺观园林出现一个新的表现形式——水庭五、其他园林衙署园林——建筑物体量小,以山池花木成景公共园林——风景区,曲江为当时一座大型的公共园林,也兼御苑的功能长安城的街道绿化这个时期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
第五章园林的成熟期(一)——宋代北宋的东京城、南宋的临安城一、皇家园林宋代皇家园林规模较小,接近私家园林1、东京——只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后苑——后周的旧苑延福宫——植物造景比重大艮岳——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建园工作由宋徽宗亲自参与,具有浓郁的文人园林意趣,“左山右水”的格局,著名的人工山水园的园林景观十分丰富,有以建筑点景为主,有以山、水、花木成景的。
造园艺术的成就,筑山、置石、理水(园内一整套水系,几乎包罗了内陆天然水系形式)、植物配置、建筑。
他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的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他代表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琼林苑——植物为主体的园林金明池——大水池为主体的园林2、临安——只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后苑——唯一的大内御苑,一座山地园德寿宫、集芳园中国历史上最少皇家气派的园林二、私家园林1、中原富郑公园——宅园环溪——以水景和园外借景取胜湖园、苗帅园、董氏(西园、东园)、独乐园宅园、单独建置的游憩园为多,栽植花木著称,筑山仍以土为主2、江南南园——别墅园南沈尚书园、北沈尚书园——南以山石之类见长,被以水景之秀取胜沧浪亭——苏州名园梦溪园——沈括3、文人园林的兴盛占着士流园林的主导地位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简约、疏朗、雅致、天然,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系的四个基本特点的延伸禅宗、诗、画艺术影响园林三、寺观园林由世俗化进而达到文人化的境界灵隐寺、韬光庵四、其他园林西湖成为一座特大型的公共园林——开放性的天然山水园林溪江苍坡村——唯一一处宋代农村公共园林叠石、置石技艺高超,由写实、写意结合转化为写意,景题、匾额的运用,赋予园林以“诗化”特征。
第六章园林的成熟期(二)——元、明、清初市民园林出现与士流园林分庭抗礼叠山方面,使用的石材多样化,技法也趋于多样化景题、匾额、对联在园林中普遍使用一、元、明的皇家园林元代皇家园林都在皇城范围之内,金代大宁宫拓展的大内御苑明代的大内御苑——西苑(规模最大的一处),形成中、北、南三海的布局,建筑疏朗御花园(前宫后苑),建筑规整,左右对称,园路不设纵横规整的几何式,山池花木仅作为建筑的陪衬和庭院的点缀东苑(前宫后苑),天然野趣、以山水取胜的园林兔园,布局比较规整,有明确的中轴线,山、池、建筑均沿中轴配置万岁山,对称均匀的布局慈宁宫花园明代的行宫御苑——上林苑、南苑(猎场、供应基地)二、清初的皇家园林大内御苑——西苑,把南海分隔成一个独立的宫苑区行宫御苑——香山为主体的香山行宫,玉泉山为主体的静明园离宫御苑——畅春园,明清以来第一座离宫御苑,首次较全面的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苑林区(前身清华园)是一个以水面为主体的水景园;建筑疏朗,大部分园林景观以植物为主调避暑山庄,规模更大的第二座离宫御苑,具备“避暑宫城”的性质;山庄地貌形成了全园的三大景区鼎列格局:山岳景区、平原景区、湖泊景区圆明园,整个山水体系的布局,反映了勘舆风水学说,水系自西北而东南的流向三座离宫御苑是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时期的=著名皇家园林开创了一种特殊的园林规划——园林化的风景名胜区(避暑山庄)三、江南的私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代表着中国风景式园林艺术的最高水平扬州私园——休园,以山水之景取胜影园,以一个水池为中心的水景园扬州建筑融治南、北之特色,兼具南、北之长而独树一格众多私园中,有士流园林和市民园林,也存在两者混合的苏州私园——拙政园,以植物之景为主,以水石之景取胜,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无锡私园——寄畅园,是江南地区唯一的一座保存较完整的明末清初的文人园林,是中型的别墅园林,是一座以山为重点,水为中心,山水林木为主的人工山水园南京私园——东园,规模较大的一处游憩园上海私园——豫园四、北京的私家园林元代私园——万柳堂明代私园——定国公园、英国公新,在什刹海附近梁园清华园,以水面为主体的水景园,花卉大片种植勺园,简约、朴素白石庄园清初私园——怡园、万柳堂、半亩园王府花园(北京私家园林中一个特殊的类别)自怡园、澄怀园五、文人园林、造园家、造园理论著作士流园林的全面文人化促成了文人园林的大发展,文人园林的高峰在江南造园家——张南坦,叠山作品突出张然计成造园理论著作——《园治》,论述江南园林的著作《一家言》、《长物志》六、寺观园林元代——大成天护圣寺明代——香山寺、碧云寺、圆静寺七、其他园林公共园林——什刹海(北京)、岩头村第七章园林的成熟后期(二)——清中叶、清末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集大成的终结阶段北方的皇家园林和南方的私家园林,同为中国后期园林历史上的两个高峰一、皇家园林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内御苑——西苑(现在北海的规模一样)明确的划分了北、中、南海三个相对独立的苑林区团城、琼华岛,南坡的永安寺(一组对称均齐的山地佛寺建筑群);西坡地势陡峭,建筑依山就势;北坡叠石构成地形;东坡以植物之景为主北海北面是以水池为主体的小园林濠濮涧,主要体现山野景观北岸新的建筑,静清斋,典型的园中之园,是以假山和水池为主的山池空间,以建筑庭院烘托山石主景区,山池景观突出,具有多层次、多空间的变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