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操作规
全身麻醉药使用规范
全身麻醉药使用规范全身麻醉药使用指南为了加强我院全身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根据《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规定,特制定本管理规范。
按照作用范围,麻醉药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
通常大型手术都会使用全身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是指患者机体暂时失去知觉与痛觉的药物。
根据给药方式,全身麻醉药又分为吸入性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两种类型。
一、吸入性麻醉药吸入性麻醉药多为挥发性液体(如乙醚、氟烷等),少数为气体(如氧化亚氮)。
它们可经呼吸道迅速进入体内而发挥麻醉作用。
麻醉的深度多随脑中麻醉药的分压而变化。
麻醉的诱导和苏醒的速度取决于组织中麻醉药张力的变化速度。
在药物方面,其在血中的溶解度则是影响麻醉作用的主要因素。
因其血/气分配系数影响血中药物的分压,也影响在脑中的分布,终至影响进入麻醉的速度和深度。
七氟烷是一种含氟的吸入麻醉药。
其最小肺泡内浓度(MIC)在氧及氧化亚氮的混合气体中为0.66%,在纯氧中为1.7%。
与恩氟烷者相似,为氟烷者的1/2.其半数致死浓度(LC50MAC比恩氟烷者大。
诱导时间比恩氟烷、氟烷者短,苏醒时间三者无大差异。
麻醉期间的镇痛、肌松效应与恩氟烷和氟烷者相同。
本品的呼吸抑制作用较氟烷者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比异氟烷者小;对脑血流量、颅内压的影响与异氟烷者相似。
本品不引起过敏反应,对眼黏膜刺激轻微。
在麻醉诱导时,以50%-70%氧化亚氮与本品2.5%-4%吸人。
使用睡眠量的静脉麻醉时,本品的诱导量通常为0.5%-5%。
麻醉维持时,应以最低有效浓度维持外科麻醉状态,常为4%以下。
本品主要经呼气排泄,停止吸入1小时后约40%以原形经呼气排出。
它在体内可被代谢为无机氟由尿排出,按尿中氟量计,其代谢率为2.89%,比恩氟烷者(0.96%)高,比氟烷者(15.7)低。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全身麻醉药的使用指南,特别是吸入性麻醉药中的七氟烷。
对于麻醉药的使用,我们应该遵循规范,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
医院麻醉科静脉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医院麻醉科静脉全身麻醉操作规范【分类】将全麻药注入静脉,经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
根据用药种类不同,可分为单一药物麻醉,方法简易,但总用药量有限制;复合麻醉系采用2 种以上的静脉麻醉药(包括催眠药、镇痛药和肌松药),充分发挥每一种药物的优点,互补缺点,用较小剂量达到镇痛记忆消失和肌肉松弛的目的,亦称“平衡麻醉”或“全凭静脉麻醉”。
如同时辅以吸入麻醉,则称为“静吸复合全麻”。
【基本原则】1.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手术需要选择麻醉药及麻醉方法。
2. 多种麻醉药复合使用时,注意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有机配伍,使正作用相加,副作用互相减弱或抵消。
3. 应以满足镇痛、睡眠和肌松为目的合理选配药物。
4. 恰当掌握用药量,避免多次或连续用药致积蓄中毒。
5. 静脉全麻期间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除短小手术外,应在气管内插管下进行。
掌握麻醉深度,严密观察呼吸和循环情况。
6. 必须常规备好麻醉机、氧气、负压吸引及气管插管器械并检查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
7. 麻醉前常规使用颠茄类药物及镇静剂。
【硫喷妥钠静脉麻醉】1.适应证:(1) 四肢及躯干无需肌松的短小手术;(2) 全身麻醉的诱导或行小儿基础麻醉;(3) 辅助麻醉剂;(4) 抗惊厥及治疗局麻药中毒。
2. 禁忌证:(1) 急、慢性呼吸道梗阻;(2) 难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潜在呼吸道梗阻因素);(3) 支气管哮喘和对硫喷妥钠过敏患者;(4) 严重低血压休克;(5) 严重心功能不全或肝肾功能不全;(6) 上消化道梗阻、大出血或饱胃属相对禁忌。
3. 注意事项:(1) 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将硫喷妥钠稀释成2.5%溶液(小儿可用1%-2%溶液);(2) 小儿基础麻醉:一般多适用于0.5岁-6 岁小儿,稀释2%或2.5%溶液,按15-20mg/kg 体重计算,作深部肌肉注射,注射后3-5min 内入睡,约可维持30-45min。
第二次追加量为首次量的1/3-1/2。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标准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标准全身麻醉操作规范一、麻醉科医师应根据手术种类、病人情况和麻醉医师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妥善安排手术病人的麻醉。
必要时,应向科主任报告麻醉安排情况。
二、术前准备:在术前访视患者时,应掌握病情,进行评估,行ASA分级,预测麻醉危险程度。
同时,介绍麻醉方案、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并进行麻醉前病人的准备,进行麻醉前谈话并签字。
还应进行术前用药。
三、麻醉前准备:1.按照手术间麻醉准备工作常规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插管器具、吸引器等器具。
2.准备所需药品,包括诱导药、肌肉松弛药、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和急救药品。
3.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电图、无创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并开始麻醉记录。
4.建立静脉通路。
5.核查病历。
6.查对:由麻醉医生主持与巡回护士主刀医生三方查对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室、诊断、手术方式及部位、术前用药及麻醉方法等。
同时进行药品查对,包括名称、剂量等,以及麻醉机等器械的再次检查。
四、麻醉诱导: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按以下顺序进行:1.进行手部消毒,打开一次性全麻包并检查喉镜、一次性气管导管。
2.让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气道通畅。
同时,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辅助呼吸。
3.维持输液管道通畅,缓慢静注一定浓度、剂量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
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剂量的肌松药。
右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左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进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肌松完善。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
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
自病人右口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托住病人颞枕部)。
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露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界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显露声门。
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气管内,退出管芯,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
全身麻醉管理制度
全身麻醉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全身麻醉操作,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全身麻醉的质量和效果,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全身麻醉操作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全身麻醉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的麻醉团队,保障全身麻醉的安全和有效性。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全身麻醉操作规范和程序,明确全身麻醉操作的责任和权限。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全身麻醉师和相应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和风险应对能力。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齐全的全身麻醉设备和药品,保障全身麻醉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全身麻醉记录和信息管理系统,对全身麻醉操作过程进行记录和监控。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对全身麻醉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意外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
第二章全身麻醉操作规范第九条全身麻醉操作应当由具有相关资质和专业背景的麻醉医生负责,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十条在进行全身麻醉前,麻醉医生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确定麻醉适应性和个体化麻醉方案。
第十一条全身麻醉操作前,应当充分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饮要求,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
第十二条在全身麻醉操作过程中,麻醉医生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效果,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第十三条全身麻醉结束后,麻醉医生应当全面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做好术后的麻醉随访和管理。
第三章全身麻醉设备和药品管理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全身麻醉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全身麻醉药品的库存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全身麻醉药品的采购和使用。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全身麻醉设备和药品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及时淘汰过期和失效的设备和药品。
第四章全身麻醉记录和信息管理第十七条在进行全身麻醉操作过程中,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规范的麻醉记录系统,对麻醉过程和患者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全身麻醉信息的管理和保密,防止泄露患者隐私和医疗机构内部信息。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标准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标准全身麻醉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技术,用于手术过程中使患者进入无痛状态,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为了提高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标准。
本文将介绍全身麻醉操作规范标准,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患者评估在进行全身麻醉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通过全面的评估,可以确保患者不会因某些疾病或药物过敏等问题而出现并发症。
二、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医务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各种监测仪器正常工作。
同时,还要确认患者是否已经禁食禁水,并为需要的病人准备好相应的药物和材料。
三、麻醉诱导和维持在麻醉诱导阶段,医务人员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诱导。
另外,还需要进行气道管理,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
在麻醉维持阶段,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药物调整,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四、监测和记录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监测,包括心电图、血压、心率、呼吸等。
对于有需要的患者,还需要进行深静脉穿刺和中心静脉压测量。
同时,医务人员还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用药情况,以便随时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状态。
五、并发症处理在全身麻醉过程中,虽然尽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但仍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医务人员需要具备应对各种并发症的能力,包括心血管事件、呼吸道梗阻等。
及时的处理和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
六、术后护理全身麻醉术后,患者需要进入恢复室进行观察和护理。
医务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患者的不适症状。
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适时减轻麻醉药物的副作用,确保患者顺利恢复。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标准是保障手术安全和患者健康的必要措施。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标准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总结:全身麻醉操作规范标准包括患者评估、术前准备、麻醉诱导和维持、监测和记录、并发症处理以及术后护理等内容。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淇县福利医院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目录一、全身麻醉操作规范二、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三、骶管阻滞麻醉操作规范四、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五、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七、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八、麻醉机安全操作常规一.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1.麻醉用品器械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必备。
气管导管三根(根据年龄,性别和体格等个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导管一根,再备大小号一根),管芯一根,牙垫一个,麻醉喉镜一套,插管钳一个,喷雾器一个,吸痰管数根,吸引器一台。
2.麻醉用药1)麻醉诱导药:丙泊酚,地西泮,芬太尼等。
2)肌肉松弛药:司可林,维库溴铵,哌库溴铵,泮库溴铵,以及罗库溴铵等。
3)吸入性麻醉药:安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以及氟烷等。
4)静脉麻醉药:包括以上‘麻醉诱导药’及氯胺酮。
麻醉者可根据病人的病情,手术部位和方式,本医疗单位和设施及技术能力,选用相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3. 麻醉诱导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安以下顺序进行:1)检查喉镜及气管导管,将其与牙垫一并用酒精纱布檫试并包裹,分放床头。
2)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病人气道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扶助呼吸。
同时开放静脉,维持输液管道通常。
3)缓慢静注一定计量和浓度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计量的肌松药,左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右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
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止病人右手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拖住病人颞枕部)。
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漏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接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喉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口腔内,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退出管芯。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第一节麻醉前准备一、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1、术前访视,掌握病情和体检,审查化验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 ASA分级,对病情进行评估,预测麻醉和手术的危险程度.2、麻醉前禁食、禁饮6~8h,急症饱胃者应选择清醒气管插管。
3、介绍麻醉方案及安全措施,消除病人顾虑,取得合作.4、麻醉前谈话和签字:为完善管理措施,必须实行麻醉前谈话,详细解释麻醉经过及其可能的意外和并发症,取得病人理解和谅解后在麻醉同意书上签字。
谈话由责任麻醉医师施行,也一并签字。
5、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2mg/kg、东莨菪硷0.006mg/kg或阿托品0.01mg/kg,剧痛病人术前可给哌替啶1mg/kg,心血管手术病人术前给吗啡0.2mg/kg,均在术前30min肌注。
麻醉前用药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作适当增减:①病情差、年老、体弱、休克、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液质者应减量;②年轻、体壮、激动、甲亢病人,应酌情增加剂量;③呼吸功能欠佳,颅内压增高等禁用麻醉性镇痛药:④小儿全麻前,抗胆碱药剂量应稍大;⑤心动过速、甲亢、高热、暑天,不用阿托品,以用东莨菪碱为宜.6、麻醉用具和药品的准备:麻醉机、插管用具、吸引器、麻醉药和抢救用药等.二、全麻监测1、基本监测项目:无创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等。
2、特殊病人,应具备直接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糖和血气分析血生化,有条件的医院应做有创或无创心输出量监测.3、全麻监测还应包括:尿量、呼吸、体温、肌松监测,有条件可进行吸入氧浓度、呼吸末 CO2和麻醉气体浓度监测。
三、全麻设备必须具备性能良好的麻醉机(按照检查程序认真进行性能检查),全套插管用具和吸痰吸引设备。
有条件医院应配置有可靠的呼吸机和呼吸参数监测的麻醉机.还应配置可靠的吸入麻醉药挥发罐和供氧报警装置。
第二节麻醉方法与选择一、全麻分类和全麻药物全身麻醉按麻醉药作用方式,可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肌肉注射全麻等。
临床上全身麻醉多是几种药物的复合应用,取长补短、协同作用,以减少药物用量,减轻副反应,使麻醉更加安全、平稳。
全身麻醉药使用规范
全身麻醉药使用规范全身麻醉在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药物的使用,使患者进入无痛状态以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然而,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对全身麻醉药使用的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评估和选择麻醉药物在手术前评估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是十分重要的。
医生应该了解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有无心脏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全身麻醉药物,如吸入麻醉剂、静脉麻醉药物等。
二、用药剂量和浓度的确定在使用全身麻醉药物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用药剂量和浓度。
一般来说,儿童和老年患者的用药剂量需要进行调整,而女性可能需要相对较低的药物浓度。
三、使用合适的麻醉监测设备麻醉监测设备在全身麻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生应该配备合适的监测设备,包括心电图监测器、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器、血压监测器等,以及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进行监测。
通过监测设备,医生能够及时获得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以便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使用。
四、应用药物的技术操作麻醉药物的应用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医生应该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和操作方法,以减少注射疼痛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在注射过程中,医生应该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安全。
五、麻醉后的观察和护理麻醉后的观察和护理是应用全身麻醉的最后一个环节。
医生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同时,护理人员应该提供舒适的环境,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休息和康复。
六、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并发症,如恶心、呕吐、低血压等。
医生应该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及时处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七、定期更新麻醉知识和技术全身麻醉药物的研究和技术不断进步,医生应该及时了解最新的麻醉知识和技术,以提高全身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
总结:全身麻醉药使用规范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淇县福利医院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目录一、全身麻醉操作规二、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规三、骶管阻滞麻醉操作规四、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操作规五、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七、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八、麻醉机安全操作常规一.全身麻醉操作规1.麻醉用品器械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必备。
气管导管三根(根据年龄,性别和体格等个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导管一根,再备大小号一根),管芯一根,牙垫一个,麻醉喉镜一套,插管钳一个,喷雾器一个,吸痰管数根,吸引器一台。
2.麻醉用药1)麻醉诱导药:丙泊酚,地西泮,芬太尼等。
2)肌肉松弛药:司可林,维库溴铵,哌库溴铵,泮库溴铵,以及罗库溴铵等。
3)吸入性麻醉药:安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以及氟烷等。
4)静脉麻醉药:包括以上‘麻醉诱导药’及氯胺酮。
麻醉者可根据病人的病情,手术部位和方式,本医疗单位和设施及技术能力,选用相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3. 麻醉诱导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安以下顺序进行:1)检查喉镜及气管导管,将其与牙垫一并用酒精纱布檫试并包裹,分放床头。
2)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病人气道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扶助呼吸。
同时开放静脉,维持输液管道通常。
3)缓慢静注一定计量和浓度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计量的肌松药,左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右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
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止病人右手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拖住病人颞枕部)。
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漏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接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喉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口腔,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退出管芯。
7)调节道观深度,放置牙垫,退出喉镜导管套囊充气,接麻醉机。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全身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法,广泛应用于手术过程中,可以让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安全地进行手术。
为了保障全身麻醉的操作质量和手术安全,必须制定相应的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本文将从全身麻醉前准备、全身麻醉操作及全身麻醉后的护理等方面进行论述,确保全身麻醉操作的严谨性和安全性。
一、全身麻醉前准备在进行全身麻醉前,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具体操作如下:1.患者评估与讨论:麻醉医生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以及手术相关信息,并与外科医生进行讨论,确定适宜的麻醉方法。
2.患者禁食禁水:根据手术时间确定患者禁食禁水的时间,避免手术期间发生呕吐等意外情况。
3.麻醉设备及药品准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需要检查并准备好全身麻醉所需的麻醉设备和药品,确保其完整、清洁和无损。
二、全身麻醉操作全身麻醉操作是麻醉医生的核心工作,正确的操作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
具体操作如下:1.体位调整: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采取适宜的体位,以便进行全身麻醉。
2.静脉通路建立:在进行全身麻醉前,麻醉医生需要建立患者的静脉通路,以便输注麻醉药物。
3.监测设备连接: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需要将监测设备连接至患者,以监测生命体征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4.麻醉诱导:根据麻醉计划,麻醉医生会通过静脉途径逐渐给予患者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昏迷状态。
5.气道管理:在患者进入昏迷状态后,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需要采取适当的气道管理措施,以保障患者的通气和呼吸。
6.麻醉维持和调整: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生理状态和手术情况,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和浓度。
7.术中监测与记录: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并将相关数据记录下来,以便术后分析和评估。
三、全身麻醉后护理全身麻醉后护理是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患者的恢复和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转运与观察: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或病房,并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
全身麻醉的操作操作规范
精心整理全身麻醉的操作流程
1、术前访视病人:看是否有全身麻醉的适应症,有否禁忌症,病人的身体状况及合并症,同时判断患者能否耐受麻醉及手术。
2、拟定麻醉方式:就是说根据访视结果来拟定一个比较合适这个病人的麻醉方式,包括是否全麻,是否气管插管,气管导管的型号,诱导时用什么药,维持时用什么药,苏醒时用什么药。
3、签麻醉知情同意书:
(1)先交代清楚一般来说麻醉是安全的,让病人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然后再说做一个什么样的麻醉。
(2)重点讲由于患者本身疾病或合并症导致的可能出现的麻醉相关问题。
(3)然后简单讲一讲由于麻醉原因可能导致的问题,比如说气管插管后的声音嘶哑的问题,插管导致牙齿损伤的问题。
4、下术前医嘱:
5、接监护仪、测基础生命体征:
6、开放静脉通道:
7、仪器设备检查及用物准备:检查麻醉机、吸引器等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同时准备好喉镜、气管插管全套、并检查氧气准备是否充足
8、麻醉诱导
9、麻醉维持
10、密切监测血压波动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处理好各种意外情况,并做好麻醉记录。
11、麻醉苏醒:
精心整理
12、送患者
13、术后随访。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全身麻醉是一种通过给患者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其进入无意识状态和全身肌肉松弛,从而实施手术操作的方法。
要保证全身麻醉的安全和成功,医务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以下是全身麻醉操作规范的基本要点。
1.术前准备:在进行全身麻醉操作之前,医务人员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并准备必要的设备和药物。
术前必须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腊齐检查,了解其基础疾病、药物过敏史和手术相关的特殊要求。
2.麻醉药物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对于全身麻醉的成功非常重要。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手术类型等因素,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异丙酚、吗啡、吗啡类药物等。
3.麻醉药物的使用: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需要,按照剂量、浓度和速度等要求使用麻醉药物。
同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确保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安全。
4.呼吸道管理:全身麻醉期间,医务人员应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
常用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包括:使用喉罩、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方法。
5.循环支持:在全身麻醉期间,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循环状况,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支持患者的循环功能。
如: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并使用药物调整血流动力学状态。
6.麻醉深度监测:全身麻醉中,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合理的监测和调整。
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包括:BIS监测、脑电双频指数监测等。
7.麻醉复苏:8.麻醉术后随访:全身麻醉完毕后,应立即将患者转至麻醉恢复室进行护理观察和继续处理,记录和评价麻醉的效果和副作用并在适当机会进行麻醉的总结和研究,完善麻醉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全身麻醉操作属于专业领域,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在进行全身麻醉操作时,医务人员应始终保持专注和谨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
江苏全麻规范
江苏全麻规范全麻,即全身麻醉,是一种通过给予药物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和无痛感觉的病人管理方法。
在江苏省,全麻手术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江苏全麻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手术前准备在进行全麻手术前,麻醉科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患者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手术种类和手术部位,以便为手术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方法。
在术前,患者需要进行禁食禁饮,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停药。
二、全麻的方法选择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全麻方法。
常见的全麻方法有静脉全麻、气管插管全麻、气管内插管全麻等。
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儿童、孕妇、老年患者等,应当做好特殊的麻醉管理措施。
三、全麻药物的选择和运用在江苏,严格规范全麻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手术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并按照规定的剂量进行给药。
全麻药物的运用应当精确控制,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麻醉深度和生命体征。
四、监测和护理全麻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
常见的监测项目包括血压、心率、呼吸、CO2含量、血氧饱和度等。
在全麻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随时调整麻醉深度和药物给予量,确保患者的安全。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并及时处理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五、麻醉复苏麻醉复苏是全麻手术结束后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江苏,麻醉复苏室按照一定的标准建设,并配备专业的麻醉复苏设备和人员。
在麻醉复苏室中,专业护理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通过药物和氧气辅助患者尽快恢复清醒状态。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六、麻醉记录和质量管理全麻手术的过程和结果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
麻醉医生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麻醉记录单,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麻醉手术过程、药物使用和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等。
同时,麻醉科还需要进行质量管理工作,定期开展麻醉质量评估和讨论会议,以提高全麻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全身麻醉的实施原则:
①除门诊短小手术等实施单纯静脉麻醉外,全身麻醉均需在气管插管,辅助或控制呼吸下实施。
②复合麻醉时,要注意药物的协同作用,根据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特点,病情和手术要求,合理选择麻醉药物。
在满足全麻的基本要求前提下,优化复合用药,原则上应尽量减少用药种类。
③准确判断麻醉深度根据所用药物性质、作用时间、剂量,综合循环系统(血压、脉搏)的变化和病人对手术的反应综合判定麻醉深度。
④保持气道通畅和氧供,维持正常的氧合和通气。
⑤必须具备性能良好的麻醉机(按照检查程序认真进行性能检查),全套插管用具和吸痰吸引设备。
有条件医院应配置有可靠的呼吸机和呼吸参数监测的麻醉机。
还应配置可靠的吸入麻醉药挥发罐和供氧报警装置。
⑥全麻监测a、基本监测项目:无创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等。
b、特殊病人,应具备直接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糖和血气分析血生化,有条件的医院应做有创或无创心输出量监测。
c、全麻监测还应包括:尿量、呼吸、体温、肌松监测,有条件可进行吸入氧浓度、呼吸末CO2和麻醉气体浓度监测。
1、基础麻醉:主要用于不合作小儿,为全麻、局麻或神经阻滞麻醉建立良好的基础。
一般常用氯胺酮、咪唑安定、异丙酚。
注意:术前已有呼吸道部分梗阻或抑制,饱胃、肠梗阻患儿,基础麻醉可不用,一般情况差者减量。
常用氯胺酮4~6mg/kg肌注,如果在基础麻醉加局麻下完成短小手术,可与小剂量镇静剂如异丙嗪1mg/kg 或氟哌啶0.05~0.1mg/kg复合肌注,也可复合安定0.2mg/kg肌注或异丙酚2~4mg/kg/h持续静注,但要注意给氧,监测呼吸和SpO2的变化。
2、静脉麻醉(不插管):用于一些非俯卧位小浅表手术、灼伤换药、诊断性检查等。
常用的静脉麻醉有:①氯|胺酮静脉麻醉:氯胺酮2mg/kg静注,维持10~15min,也可配制成0.1%溶液静滴维持。
必要时辅用咪唑安定、丙泊酚等,可减少氯胺酮用量。
②异丙酚静脉麻醉:氯胺酮1~2mg/kg静注后,以0.1%异丙酚+0.05~0.1%氯胺酮溶液持续静滴,可减少氯胺酮的副作用。
需常规给氧,监测SpO2。
注意:实施静脉麻醉期间,必备氧气、吸引器、麻醉机和气管插管抢救设备。
3、全身麻醉(插管):用于胸心、头颈、口腔、腹部、危重病儿手术,侧卧位、俯卧位、坐位手术等。
①常用静脉诱导药物:异丙酚、咪唑安定、依托咪酯、氯胺酮、阿曲库铵、顺苯阿曲库铵、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琥珀酰胆碱、吸入麻醉气体如七氟醚、异氟醚等。
②注意事项:麻醉药诱导用量必须个体化,药物用量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调整。
③诱导联合用药:麻醉诱导的常用药物包括静脉麻醉药物(如异丙酚、依托咪酯、咪唑安定、氯胺酮等)、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瑞芬太尼等)、联合诱导时,年老体弱、病情危重者等应减少药物剂量,而年轻体壮者则应适当增加药物剂量。
④常见并发症:反流和呕吐、硫喷妥钠误注动脉、静脉外组织、心血管抑制、呼吸抑制、过敏反应等。
【插管前准备和注意事项】①麻醉前进行评估,并决定插管的途径和方法。
张口度与口齿情况:正常张口度可达3.5~5.6cm;小于3cm,提示插管可能遇到困难;小于1.5cm,提示无法施行直接喉镜暴露声门。
上切牙前突、牙列不齐、颜面瘢痕挛缩及巨舌症均可防碍窥喉。
有活动义齿,在麻醉前应取下;松动的牙齿应小心保护,
避免损伤脱落,误入食管气道。
具体参照Mallampati舌咽结构分级、头颈活动度与寰枕关节伸展度、颏甲间距与下颌骨水平支长度。
②气管导管:应选择适当的导管,并准备大一号及小一号导管各一根。
经鼻插管时,成人内径相应减少1mm。
气管狭窄者应参考X线片测量气管内径,按内径缩小25%准备导管为宜。
如气管内肿瘤引起的狭窄,插管前应先用纤支镜检查,判定部位和性质,以确定气管导管能否绕过腔内肿瘤。
导管插入的长度:以导管的套囊近端正位于声门下1cm为宜,此距离通常为:至门齿(或牙槽嵴)计算起,女性为20~22cm;男性为22~24cm;如为经鼻腔插管,插管长度从鼻孔处计算起,则需分别较经口插管增加2~3cm。
套囊充气以封闭气道压20~30cmH2O为宜。
喉镜:应选择性能良好、合适类型及大小的镜片。
除常规镜片外,各医疗单位至少应准备一套特殊喉镜。
弯喉镜(Macintosh喉镜):使用时不必过分后仰头部,在“嗅物”头位下,间接挑起会厌完成声门暴露。
其他物件:面罩、咽与鼻咽通气道、气管导管管芯、插管钳、牙垫、用于气管导管套囊充气的注射器、用于保持头位的枕头、听诊器等。
【气管拔管】(1)拔管指征:自主呼吸正常,呼吸交换量满意,潮气量>8ml/kg,吸入空气时SpO2>90%,PaO2>80mmHg,
PaCO2<45mmHg。
下列情况必须完全清醒后拔管;①插管困难病儿;
②急症手术病例避免呕吐返流;③新生儿。
拔管时须充分清理口咽分泌物。
拔管后体位取侧俯卧或肩下垫薄枕、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
舌后坠者,置口咽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中耳手术、腹部或腹股沟斜疝修补、眼球开放性手术、颅内出血手术、高血压及哮喘患者的手术可考虑在深麻醉下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