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一中(北校区)高二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江苏盐城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4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盐城散文阅读4篇(2003—2018)消失的年声肖复兴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
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
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
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
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
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
这项活动名曰“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
满院子吱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
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
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了绝响。
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了一种奢侈。
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
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
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
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睛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
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
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第1专题第1课-我的母亲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都比胡适旳母亲大,再加上家业中落,经济困窘,“困苦艰难 有非外人所能喻者”。所以胡适旳母亲是一种尤其家庭特殊时 期旳尤其旳母亲,要抚养自己旳儿子,又要支撑整个家庭,需 要承受怎样旳苦痛和压力,需要具有怎样旳智慧和品德?
三、主旨把握 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把作者旳成长与母亲教育紧紧 联络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做人旳训练”,对自己少 年时代乃至一生旳重大影响,体现了自己对母亲旳了解与感谢。 文章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旳追求,又写出了在大家 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旳艰苦,体现了爱子对母亲旳 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旳怀念。
mán蛮 横
1. fēi
蜚
声
2.绰.号(chuò) 4.吹笙. (shēnɡ) 6.眼翳. ( yì ) 8.欺. 侮(wǔ) 10.调. 度( diào)
chóu筹 措 2.田chóu畴
返回
sī 撕 毁 3.sī厮 杀 5.欺 huwìǔ晦侮 日
méi梅 花
xī嬉 戏 4.笑xī嘻 嘻 6.临mùm暮ó摹色
四、熟语释义 1.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旳样子。 2.待人接物:泛指人与人旳社会交往,比喻做人做事。 3.面红耳赤:形容因暴躁、害羞等脸上发红旳样子。
返回
返回
一、走近作者 胡适(1891—1962),字希强,参加“庚款”留美考试后 更名适,字适之,学名洪骍,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 人。当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旳领袖之一。爱好广泛, 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 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研究。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 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 会图书馆东方部声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 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台北中央研究院院长 等职。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旳先驱。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第一专题 自读课文 父亲
返回
出清寒的月色,在猫头鹰的啼叫里荷薪而归,那是父亲;一 枝青篙逼开一条莽阔大江,那是父亲;一犁风雨阵阵野谣披 蓑戴笠的,那是父亲;一盏红薯酒就可以解脱一切愁苦的, 那是父亲。父亲哦,即使我手中的笔使得如你手中那根肉红 的扁担一样得心应手,面对故乡苍凉的山影里渐渐凋谢的白 发,我又能写些什么呢? 1.老父亲常常为“我”写的文章而感到自豪,请从文中找出能 表现父亲自豪的细节。 答:
3.演义·演绎
演义:激陈义理而加以引申;以一定的历史事迹为背景, 辨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 析写成的小说。
演绎:展现,表现。
返回
① 元左以右 生, 产认Th购in湖k 南产武品陵著酒称有的限“公联司想的”7,84斥3万资股1.3定亿向 发行股份,这不过是众多业外资本进入白酒行业的 例句又一“新资本 演义 ”。 ② 但这“次虎妈演”绎恬了妞一在位荧经幕历上家成庭功变塑故造后了,许由多家母庭亲主形妇象瞬, 间转变为掌管亿万家产独立坚强的另类母亲。
返回
年前上大学时父亲送“我”去学校的经历,写出了父亲对儿 子的殷殷情意,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敬爱之情,让我们 体会到了一种淳朴真实的父子深情。 四、结构图示
返回
1.文章开头,像一首乐曲的引子引出了对乡下父亲的思 念,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明确:诗一样的语言,勾勒出几个剪影、几幅画面,将勤 劳质朴的父亲形象推到读者面前,概括、生动、传神,这样的 开头,是作者长期积郁心头的热情的不由自主的倾吐。读者则 被唤起了某种阅读期待,是进入正文之前必不可少的铺垫。
答案:这里的迷信是“崇拜”之意。
返回
3.父亲因为“我”的那些文章而感到欣慰,“我”为什么却“深 刻地感到一种悲哀”? 答: 答案:一是因为“我”所写的文章还很“寡味”,还没有到可 以拿出来向人炫耀的程度;二是因为“我”写了那么多文章, 竟从来没有一篇文章是写父亲的。
高二语文苏教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课件:第1专题 自读课文 把栏杆拍遍
① 就意201味1年着共,计在有一1年15中天有假接期近,1这/3的
时间,这些公共停车资源处于
例句
“
赋闲 ”状态。
②那些错落有致的小山丘,就像
一个章 扩声系统调音
四、熟语释义 1.掉书袋:比喻说话、写文章爱引用古书词句,以显示有学 问。 2.血气方刚:形容年轻气盛,感情易于冲动。 3.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 4.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军人战死沙场。 5.五内俱焚:五脏即内心全都被烧坏、烧毁了。 6.浅斟低唱:微微地喝酒,小声地吟唱。
(2)通过“把栏杆拍遍”这一动作,作品传神地描述了词 人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英雄形象,并传达了他被迫脱离政 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空有一身力,空
返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有一腔志,空有一颗爱国心,而无处可使的悲愤之心。在词人 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 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一、走近作者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
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历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
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
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
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
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
返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四、结构图示
返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把栏杆拍遍”出自辛弃疾词《水龙吟》的最后一句, 它传神地表现了词人登高远眺时的动作,结合全文分析,为 什么作者说“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 遍’”?
高考语文 第四单元写作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高考语文第四单元写作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一、写作导航从小学到到高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大量的有关自然风景描写的诗、词、散文作品,如何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提升对这一类作品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进而能够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审美体验,是我们这一专题的学习目标。
本专题的5篇文章都是写景散文的典范之作。
茅盾的《雷雨前》长于渲染、铺陈、营造气氛,方方面面,多种视角,不但写出了风暴,更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寄托了寓意;于坚的《云南冬天的树林》追求一种客观地视角与表现,观察细致,写尽了景物的细微变化与不同的侧面和形态,同时表达一种更深刻的带着哲学意味的思考;庞培的《森林与河流》描写景物时则非常注意表达自己对景物的主观感受,全文以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古老的河流与原始的森林,细腻生动,真挚感人;钟敬文的《西湖的雪景》描写细腻,抒情婉曲,写景又写人,同时以他的深厚的学养,引经据典,使本文散发着文人的书卷气;而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则是采用片段体,如同幻灯片一样,一格一景,语言干净洗练,表达蕴藉含蓄,具有东方美学特有的内敛和禅意。
这五篇文章各有特色,各有所长,给我们的写景散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希望同学们能够反复品读它们的精妙之处,并加以吸收借鉴,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般说来,学生学习写作写景散文,要注意克服以下问题:一、缺少观察。
不少学生的写景散文里,大部分都是自以为是的想象,因为细致的观察不够,不同节令、不同气候等动态的观察不够。
没有独特的发现,就抓不住也写不出有特征的风景。
二、没有感动。
写作者没有被风景打动,与风景缺乏交流、对话和沟通,因此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打动读者。
三、表现手法单调,表现能力有限,往往大而化之,匆匆而过;。
四、受流行写作趣味的影响,容易流入俗套。
如果我们没有机会到大河大川、高山密林、荒漠高原等原生态的地方实地观察体验,接受大自然最强的冲击力,我们完全可以把视角转向我们所能有机会到的旅游风景地;如果我们没有机会远游赏玩,我们完全可以目光投放在我们的近郊,甚至就是我们的身边的自然环境,一棵树,一盆花甚至一株草身上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可写。
我的母亲同步练习编写:卞建容
盐城一中(北校区)高二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我的母亲》同步练习编写:卞建容姓名班级学号一、阅读文章《母亲桥》,完成17-21题。
母亲桥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去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路赶往学校。
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
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蹋进了冷彻骨髓的河水里。
教室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阴冷,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都变成了青紫色。
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
炉火灼灼,不时爆出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
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烘的,还是刚刚哭过。
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抄近路去上学。
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
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时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趟河之类,可母亲不停地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跟随她转来围去的目光。
于是我赌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
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挨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石块垒起来的,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
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
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过来,红红的一片,惊问她为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回答道:“不小心碰的。
”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碰伤的。
”“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追问。
“搬石头搭桥呀!”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那年9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
独在异乡漂泊,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
渐渐地我知道,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著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
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残旧,而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15分)花痴郑时培相思湾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满山遍野都是各式各样的鲜花,却没有人去弄一两朵来点缀单调的生活。
沉默寡言的郑似水没了爹娘以后,更少说话了。
每天,他除了去侍弄那点庄稼,不管什么天气,都从野外带回一株株花草,栽得房前屋后院里墙头满是一丛一丛的花。
村里人都说,似水成花痴了,一个大男人,种那些东西能当饭吃?都二十好几的人,还这么没有做大人的样子。
村里人背后这么说,当着郑似水的面却都客客气气的,逢上没什么事,也都来郑似水的家里看花。
村里淘气的小孩,玩得高兴了,偶尔也摘一两朵郑似水栽的花来玩。
郑似水看见,抄着什么就是什么,不管孩子大小一律没轻没重地揍。
小孩的家人不依,找上门来论理。
郑似水什么也不说,看一眼家长们就把门关严。
有的家长脾气不好,猛力地擂门。
擂急了,郑似水抄把柴刀拉开门出来,一字一顿地说:“你嚷吧。
下次再让我捉住,用这刀劈了他的手。
”家长们不服,要去收拾他。
郑似水也不躲避,把一把柴刀挥得上下飞舞。
相思湾人向来心地善良,不好惹是生非;况且,这事真说起来也是自家管教不严,郑似水光棍一人,穷得要命,弄急了说不定他真会拼命,也就作罢。
这以后,没人再去惹他,都管教住自家的孩子不要去弄郑似水的东西,他神经病呢。
郑似水不管乡亲们怎样看,依然种着他的花。
冬去春来,郑似水那几间茅草屋被鲜花簇拥着,显得十分美丽。
郑似水坐在暖暖的阳光下,痴情地望着面前这些花草,脸上时常露出一种很满意的神情。
村小学里有一个教师,看着郑似水的花一日日多起来,心里好是羡慕。
教师来自城里,喜爱养一些花草,可像郑似水这样的养法,他还是头一次碰到。
每逢周末空闲,他也从学校里踱过来看花,一边看一边和郑似水聊些家常话。
日子久了,教师和郑似水成了好朋友。
成了好朋友的教师和郑似水,谈话的内容就多起来。
到了夏天,教师要回城里度假了。
高二语文苏教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课件:第1专题 第2课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作者说从先生那里“受益最多”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分条列出。用简洁的词语概述我对先生的感情有何变化。
明确:(1)①编教材——兴趣培养;②读课文——习惯 养成;③改作文——方法指导。
(2)我对先生的感情变化:可笑——有兴趣——佩服— —真心佩服——感恩——怀念。
(选自梁实秋《忆清华》)
返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三、主旨把握 文章回忆了徐锦澄先生的外貌特征及行为习惯等,用风 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 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同时表达了对先生出众的才华和高尚 的人品的敬仰和深深怀念之情。
返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四、结构图示
返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返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糊涂:①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 ②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足足骂了我一 个钟头。
(5)真性率直、平等对人: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 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 “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6)有趣: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 句……
返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返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走近作者 梁实秋(1902-1987),现代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翻 译家。原名治华,笔名秋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1915年 考入清华学校,后与闻一多等成立清华文学社,开始写批评 文章和新诗。1923年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先后在东南大 学、暨南大学任教。1928年与叶公超、徐志摩等人成立新月 社,先后与鲁迅等就人性描写诸问题展开论战。1949年到台 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 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院长。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盐城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盐城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D(D项分别读pí/bǐ,quán/quǎn,gāi/hài;A项第二组词语都读qiáo;B项第三组都读yìng;C项第二组都读shé)2.答案:C(C.①形容办事谨慎,考虑周密。
②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此处用②项意义,符合语境。
A形容形势不稳定。
望文生义。
B“不知所云”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使人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是用于批评说话人的。
D“无所不至”意思是没有达不到的地方。
现多形容坏人到处干坏事或所有的坏事都做到了。
贬义。
)3.答案:C(A.结构混乱,去掉“不会减弱”。
同时,“中国经济”是“投资者向往的地方”,主宾搭配不当。
B.成分残缺,“充当”前缺少“中国”。
D.语序不当)4.湿地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天然水库)。
(2分)湿地是生态系统的清洁工(过滤器)。
(2分)(功能概括各1分,比喻各1分)5.如果说李白是飘逸洒脱,豪迈不羁的黄河,那么“感时花溅泪”的杜甫则是静静流淌的绵绵春水。
(唐宋作家1分,风格对比1分,准确引用1分,比喻2分)6.D(忧,指父母的丧事)7.B(⑤说范冉应召到司空府就职。
⑥是说民间歌谣对范冉家里穷的描述。
)8.B(先任命他为莱芜长,后提议让他担任侍御史)9.(1)范冉看见王奂的车子和仆从络绎不绝,于是不去招呼王奂(意对即可),只同弟弟在路边相互辩论。
(徒,“遂不自闻”,倒装句式各1分)(2)现在您要到千里以外的远方,相见无期,所以就轻装赶来等候您,来跟您道别。
(适,相侯,以各1分。
)(3)活着不能对当世有所匡正补救,死后怎么忍心和世人一样。
(每句1分,通顺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范冉,字史云,陈留外黄人。
范冉喜欢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做违背常理的事情。
与河内人王奂关系密切。
王奂后来担任考城令,考城和外黄接壤,王奂多次写信邀请范冉,范冉没去,等到王奂升为汉阳太守,将要启程,范冉才与弟弟步行,携带了麦子做的酒,在路边设坛等候王奂。
高考语文 第二单元写作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高考语文第二单元写作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一、写作导航本专题所选的六篇文章均为叙事散文的佳作。
记叙的是作家们深藏于内心的难以忘怀的故事。
有写对儿童的关爱的,如《送考》《铃兰花》;有写民俗民情的,如《北京的春节》;有写对农村女孩的关注和理解的,如《鞋的故事》;有写对底层社戏艺人的赞美的,如《看社戏》,有写对传达平等善待万物的,如《红狐的故事》。
从这六篇精彩的叙事散文来看,叙事散文有以下特点:一、材料的典型运用。
叙事散文是以叙述事件为主,从而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大都采用第一人称写法,围绕“我”的所见所闻来叙述事件、表现人物、描绘景物、抒写感受、表达思索。
社会生活浩如烟海,什么样的事件才叫典型,标准有三:1.材料围绕和突出主题,比如,王英琦的《看社戏》为了表达了对处在最下层的女戏子般的人们的无限同情,同时也包含了对最原始的、最本质、最不朽的社戏艺术的赞美,作者就描写了自己看社戏的一次经历,描绘了底层的社戏艺人;2.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比如丰子凯的《送考》,为了表达了“我”对考试制度的弊端的憎恶和对这种教育制度的不满,作者选用了一群小学生参加考试的过程;教育制度对小学生的摧残都如此的大,其它的就不言而喻了;3.别人未发现、未使用的材料,比如,刘志成的《怀念红狐》,作者想要传达平等善待世间万物的理念,使用了自己一家与红狐一家的恩怨情仇,可谓新颖别致。
二、内容的详略有致。
文中使用众多的材料,最忌半斤对八两式的平均用力。
一般说来,只有那些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最能表现人物个性、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内容,才应详细具体地展示,而那些在记叙中只起交代或衔接作用的内容,则应略写或省写。
比如,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中的7、8自然段中“贴对联”、“扫房”、“穿新衣”、“吃团圆饭”等一笔带过,“备菜”则写得较为详细。
先说备的菜多,“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再从两方面交代这么做的原因:一是“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高二语文苏教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课件:第3专题 自读课文 意挂上了树梢
有些句子,语言朴素,却意味深长,颇具表现力。如下面四个
句子:①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我”感觉到了融融春意,
完完全全地陶醉在里面,体现作者春天,他没有。表现作者对下层人民的关注和同
情。③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反语,
看似冷酷无情,实质上饱含对不幸者深切的同情,有愤世嫉俗
返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的暖力……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听着,听着吧!春在歌 唱……”时,接下来却是“大爷,大奶奶……帮帮吧!……” 这种不和谐音符,心理期待在这里落空了,审美惯性不得不在 此急刹车。于是,审美的张力扩大了,本想平稳行进的目光警 觉了——下面,作者还将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异呢?
返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朦胧·曚昽 辨“朦胧”旧时指月光不清,现在多指模糊不清。 析“曚昽”指日光不清。
①雨后的空气更加清爽宜人, 正所谓:人在阳朔,烟雨 朦胧不思归! 例句②阳光 曚昽 地照着大地,我却带着深深的追 思,去探寻自己十几年的生命历程。
四、熟语释义 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返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返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走近作者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
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
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
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
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
作者分白天、晚上两个时段,选取中央大街、院子两个 地方描述汪林的生活。春光融融的白日,她打扮得漂漂亮亮, 逛逛街,晒晒太阳,吸着烟卷,腋夹情书;晚上,又来到中 央大街,与外国女人说说笑笑,享受着热闹的都市夜生活。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二专题+第4课 送 考+Word版含答案.doc
第4课送 考对应学生用书P16一、字音辨读1.咿.呀(y ī) 2.欣羡.(xi àn) 3.窥.知(ku ī) 4.门槛.(k ǎn) 5.侥.幸(ji ǎo) 6.霹雳..(p ī l ì) 二、字形辨识1.⎩⎪⎨⎪⎧ 灌ɡài 溉慷k ǎi 慨气ɡài 概 2.⎩⎪⎨⎪⎧ xi é携手ju àn 隽永ju ān 镌刻3.⎩⎪⎨⎪⎧ 心灰意l ǎn 懒水t ǎ獭天l ài 籁l ài 癞皮狗4.⎩⎪⎨⎪⎧ ji ǎo 侥幸拂xi ǎo 晓不屈不n áo 挠r áo 饶恕三、词语辨析1.吐露·袒露 辨析⎩⎪⎨⎪⎧ 都是动词。
吐露:意思是说出实情或真心话,如“吐露真情”;袒露:意思是裸露,如“袒露胸膛”。
例句⎩⎪⎨⎪⎧ ①当看到众多家乡人来到现场,听到浓重的东北乡音时,77岁的单田芳老人吐露心声:“我在北京生活了16年,但没有一天不想念老家沈阳。
”②面对着朝夕相处的工作人员,郭鹏表示很珍惜这种难得的缘分并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真情感言袒露内心世界。
2.情景·情境 辨析⎩⎪⎨⎪⎧ 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对象多是感人场面、动人景色等。
情境:指境地、情况。
例句⎩⎪⎨⎪⎧ ①我在船舱中听了这种声音,看了这种情景,不胜感动。
②作者精心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情境:荒凉的孤岛上,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类情感。
四、熟语释义 1.抱佛脚:谚语,“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原来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
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2.老羞成怒:因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
3.沸反盈天: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
4.不胜欣羡:十分羡慕。
5.心灰意懒:灰心丧气,意志消沉。
也说心灰意冷。
6.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
7.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8.茫然若失:神情迷茫,好像丢失了什么。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练案:第4专题 自读课文 晚秋初冬
自读课文自读课文晚秋初冬一、字音辨读1. 朔.风(shuò) 2.乍.起(zhà) 3.静谧.(mì) 4. 湛.蓝(zhàn) 5.骤.然(zhòu) 6.伫.立(zhù) 7. 摩戛.(jiá) 8.咆哮..(páo xiào) 二、字形辨识1.⎩⎪⎨⎪⎧ shuò(朔)风sù(溯)源shuò(搠)倒2.⎩⎪⎨⎪⎧ lüè(掠)夺原liàn ɡ(谅)liàn ɡ(晾)晒 3.⎩⎪⎨⎪⎧ zhàn (湛)蓝姓chēn (谌)桑shèn (葚) 4.⎩⎪⎨⎪⎧ zhù(伫)立zhù(贮)藏zhù(苎)麻 5.⎩⎪⎨⎪⎧ páo (咆)哮拥bào (抱)pào (炮)火 6.⎩⎪⎨⎪⎧ 彩jǐn (锦)mián (绵)长mián (棉)花三、词语辨析1.申述·申诉 辨析⎩⎪⎨⎪⎧ 申述:指详细说明。
重在陈述、说明,如“申述理由”。
申诉:重在控告,一般只用于对处分、判决、裁定不服时,向机关或法院提出自己的意见。
例句⎩⎪⎨⎪⎧ ①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院所作的申诉,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虐待的真相。
②在公司的年会上,总经理申述了辞职理由。
2.食言·失言辨析⎩⎪⎨⎪⎧食言:指不履行诺言,失信,如“决不食言”。
失言:指无意之中说出不该说的话,如“酒后失言”。
例句⎩⎪⎨⎪⎧ ①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就决不食言。
②这位歌星承认这是他酒后失言,并向当事人表示诚挚的歉意。
四、熟语释义1.骨瘦形销:形容身体极其消瘦,文中指树叶落尽。
2.参差斑驳:长短、高低、大小不齐,颜色杂乱。
3.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高二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课件
拓展学生文学视野, 接触更多优秀现代散 文作品。
现代散文特点及价值
特点
题材广泛、形式自由、语言生动 、意境深远。
价值
表现时代精神,传递思想情感, 丰富文学艺术宝库。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现代散文的基本知识 和主要特点。
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分析和鉴赏现代 散文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和文学鉴赏水平。
间接抒情
借助景物、事物等抒发情感,如《故都的秋》中 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眷 恋之情。
抒情与叙事相结合
在叙事中穿插抒情,使情感更加真挚动人,如《 背影》中在描写父亲买橘子的过程中,穿插了作 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叙事技巧展示与实例剖析
顺叙法
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如《我与地坛》 中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作者与地坛的相遇、相识、相知的 过程。
高二语文选修现代散 文选读课件
汇报人:XX
20XX-01-23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经典现代散文作品选读 • 现代散文艺术手法探讨 • 作家风格与流派研究 • 学生自主创作实践指导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选修课程背景
适应高中语文教学改 革的需求,提高学生 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 审美能力,提升语言 表达水平。
《春》
巴金的散文集,以春天为背景,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现 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
《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抒发作者内心 的淡淡哀愁和对美的追求。
拓展延伸:跨文化对比阅读
中西散文比较
选取中国现代散文和西方经典散文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探讨中西散文在创作理念、艺术手 法等方面的异同。
高二语文苏教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课件:第3专题 自读课文 大海和吹拂着的风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相关背景 《大海和吹拂着的风》这篇散文,在文题中就扣住了“大海” 和“风”这两个重要意象,点明了“人生”之船所面对的“生 活”的“大海”这一舞台,和像“风”一样的促使我们“人生” 之船永不停息、驶向理想目标的动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三、主旨把握 文章以如何把握人生之“船”为线索,扣住人生如何面对生 活的“大海”,如何借助人生的“风”——这几个动力意象,表 达了自己对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的态度,抒发了热爱生命,珍 惜人生,投身生活的大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返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妙用意象,情有所寄 文中的“小船”“大海”和“风”是三个重要的意象,它 们之间既有相对的独立性,更密切关联。“小船”似乎有这样 两层象征意义:一是梦(理想)——远航的志向和漂泊的愿望— —的载体,是精神探险、自由追求的工具或凭借;二是平稳中 潜藏着活力的身心寄托之“家”,是悬浮中的灵魂的归宿。 “大海”是放牧灵魂野马的草原,是心灵自由的广阔疆域或容 纳自由精神的天地,是充满挑战的召唤,是引诱冒险的诱惑, 是激发勇气、催生灵感、开启智慧的未知世界。而“风”,则 是鼓帆的动力,是赋予小船生命的源泉,是逗引人类扬帆远
返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航、自由漂泊、探索未知欲望的媒介。乘“小船”而身心有托, 风鼓帆篷,帆带船行,船行海上,生命是带着活力和激情航行 的船,生命应该在大海中颠簸狂奔。没有船,身无所寄,心无 所寓;没有大海,身体和精神的壮游和漂泊就没有空间;没有 风,人生追求之船、人性探索之船就没有动力。风鼓船帆,带 “家”而行于辽阔大海之上,风平浪静固可直航,险象环生亦 须排除万难千险地前进。携风而行,鼓帆而进,呼吸海风,这 样的生命才活得有气魄,有诗趣,有价值,有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一中(北校区)高二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同步练习编写:卞建容姓名班级学号一、阅读文章《贝多芬:一个巨人》,完成1-3题。
贝多芬:一个巨人客人敲开了贝多芬家的门。
“他不肯接见你的,”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任谁都不肯接见。
他厌恶别人去打扰他,他要的是孤独和安静……”但是这个好心肠的女人经不住客人的苦苦要求,捏弄着她的围裙答应去试试看。
她带领来客到贝多芬工作的屋子,在那里最惹人注目的是两只对放的大钢琴。
女佣在一旁指点着说:“在这只钢琴上他工作,在那只琴上经常弹奏。
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然的.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零乱不堪。
过去那一边是他的厨房,他自己做东西吃,吃得这样简单随便,也不让我帮他一点忙。
可怜他几乎完全聋了,又常常不舒服,什么声音他都听不清楚,看着真教人难受。
还有他那个流氓一样的侄子,一天到晚来麻烦他。
——瞧,他下来了,我希望他不会责怪我。
”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停留。
随后他走进门来了。
一个躯体五呎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
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作黄色,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
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幺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具助听器,可是早已失去效用了。
他无视于屋内的人,一径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于是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管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
他的脸上呈现出一个悲剧,一张涵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
欠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奸像有生以来从未梳栉过。
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村着略带方形的下颔,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击引起他的注惠,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什么?又是怎么了?”他大声说。
接下去倒像在自言自语:“倒楣,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那些孩子,对我嘲笑,捉弄我,模仿我的样子。
”女佣向客人指了指。
贝多芬说:“谁?那是谁?”他又粗着嗓子喊:“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
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望了一会,“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他说,虽然严肃。
但脸土浮现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支铅笔给客人。
客人在纸上写道“我们要知道你的生平,把你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你真实的好灵魂。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
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较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
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峰岭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断写下笔记。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水无天日的幽囚的小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反过来在另一方面,“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所隔绝的安静。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譬.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登和巴哈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
贝多芬还向他的客人叙述自己最后一次出席指挥音乐会……他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真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1.贝多芬把客人的来访称为“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是因为?答:2. “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贝多芬被感动了。
他的态度与心理发生了变化。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答:3.“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与贝多芬为伴的“永恒”指的是?答:二、阅读文章《童年,说不完的故事》,完成4-11题。
童年,说不完的故事刘绍棠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满六周岁,到邻村小学读书。
这个小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班只有四十人。
老师姓田,私塾出身,后来到县立简易师范速成班受训三个月,十七岁就开始了小学教师生涯。
田老师执教四十年,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现今年已八旬,退休归里十几年了。
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叩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的木主之后,便排队进入教室。
每个一年级小学生,配备一位三年级的学兄带笔。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就命令三年级的学兄把握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
红摹纸上,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四句诗为起承转合,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住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
后来,这八、九、十枝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这个故事,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像力。
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如今,我每逢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坂,遇到老人拄杖散步,仍然像五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念田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我十岁到通州城内念高小,级任戴鸿珍老师是通州女子师范毕业生,回民。
戴老师擅长算术教学,国文课却不如算术课教得好;她在思想上也是重算术而轻国文的。
第一堂作文课,戴老师命题。
出了一个什么题目,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
反正是引不起我的兴趣;于是,我便不作。
别的同学都已经动笔,我却不打开墨盒,也不展开作文本,只是坐在椅子上失神发呆。
“刘绍棠,你怎么不作呀?”戴老师问我。
“不会作”我歪着头回答。
“剐人都能作,你怎么就不能作呢?”“我觉得这个题目没意思。
”戴老师火了:“什么题目才算有意思?”“我自己给自己出的题目。
”“依你,写!”“我在课堂上写不完。
”“你想到堂下抄别人的吧?”“您发现我抄别人的,打我的手板。
”“好!”戴老师忿忿地同意了,“我看你写得怎么样再说。
”我在课堂上构思,晚自习便写起来,题目叫《西海子游记》,连写了五册作文本。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通州城内西海子东岸,我常到这百亩碧水的柳荫翠堤上玩耍,也曾下水凫来凫去,惹得警察把我脱在岸上的衣裳扔到树梢上。
我对西海子的风光景色十分喜爱,因而下笔千言。
我把这篇作文送交戴老师审阅,戴老师读后给我打了满分,从此便允许我自由命题,不必当堂交卷。
当时,学校有一个佳作栏,类似墙报,由一位爱好文学的国文老师主编。
每周将各班的优秀作文集中起来评选,入选者重新誊写,画上题图尾花,张贴公布于大墙上。
戴老师很爱面子,每次作文都要叮咛我:“刘绍棠,想个好题目,写得好一点,争取每周都有咱们班的佳作上墙。
”呵,那时候自己的作文能上佳作栏,比今天获得这个那个大奖和溢美之词的赞誉,更令人感到喜悦和激动。
不久,通州潞河中学的三位学生创办油印杂志《益智》周刊,读者主要是城内各小学的高年级学生,每期发行数百份。
《益智》周刊选登我的作文,后来又连载我的模仿刘大白先生的《三儿苦学记》的小说《飘零》。
戴老师感到脸上光彩,却又声严色厉地对我说:“刘绍棠,别光顾了在《益智》周刊上出风头,还得把课堂上的作文写好!”戴老师喜欢打人,我不敢在课堂作文上偷工减料。
然而,我还是挨了打。
那时,除了两周一次作文以外,每天还要写一则日记,算是课外作业。
戴老师新婚,常回北京家中与丈夫团聚。
我是班长,她便委我以代阅的重任。
我觉得有机可乘,便从中捣鬼,不但自己不写,还免除了一些要好同学的“劳务”。
不料,有一天戴老师忽然检查我的作业本,发现我一连数日都未写一字,气得当众对我进行严惩,以杉木板子的窄面打我的手心,格外疼痛。
我常常偷偷到通州万寿宫大街听评书,渐渐的听书不过瘾便买武侠小说来读。
戴老师是严禁学生阅读武侠小说的。
我不但违禁偷阅,而且暗中写起武侠小说来。
我给全班同学都分配了角色,有的是侠客义士,有的是绿林响马,每人又都有一个江湖绰号,逐日编写一个故事,同学们争相传看。
一天,已经放学两个小时,就要净校关门了,我们的教室仍然笑语声喧,走读的同学不想离校回家。
戴老师赶来,发觉我在撰写武侠小说以飨读者,将我大加申斥:“没有出息,不学好,写这样的东西!”没收了我的作品,严令不得重犯。
十二岁我高小毕业,考入北京市立男二中,从此与戴老师一别五年,再也没有见过面。
我曾向一些过去的老师和同学打听她的消息,没有人知道她的下落。
如果我的记忆无误,她已经年逾古稀了。
对于我的习作,戴老师并没有给予多少直接帮助,但是她能对我实行创作民主,在我产生不良倾向时又能及时予以规整,使我没有走入歧途,是应该感念不忘的。
童年,说不完的故事……4.“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将“桃李”比做学生,古已有之,为什么要将“桃李”比做学生呢?“我”对田老师概括得极为准确,好的老师就应该具有哪两个优势?答:5.学校设在关帝庙,开学要叩拜孔夫子,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答:6.一首古老的启蒙数字诗,田老师又把它编成故事,你怎样看待田老师的授课艺术?答:7.怎样理解田老师所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这段文字?答:8·四十年代,小村、小城的小学教育,学历并不高的两位老师,只是记述他们讲数字诗和自由命题写作文这两件事,但他们的教育方法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令今天的教育者感到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