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第一章考试知识点汇总
执业中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
1创古本草增收新药数目之冠《本草纲目拾遗》新增的药品的种数是:716种
2开创图文对照法编写本草著作先例的是:《新修本草》。
3古代载药最多的本草著作是:《本草纲目》。
4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本草经集注》。
5收载药物最多的本草著作是《中华本草》。
6苦味所示的作用是:坚阴、通泄。
7天南星配生姜属:相畏。
8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
9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菊、杭菊花、杭麦冬。
27生物碱
自己穿马裤千里延天津到黄山,累麻了脚
自己(防己)穿(川乌)马(马钱子)裤(苦参)千里(千里光)延(延胡索)天津(天仙子、洋金花)到黄山(黄连、山豆根),累(雷公藤)麻(麻黄)了脚
46糖的分类
含-COOH >含两个以上β-OH >含一个β-OH >含两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doc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
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赵学敏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四气的所示效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3.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五味(重点)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执业中药师《一》复习资料—打印版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
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赵学敏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四气的所示效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3.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五味(重点)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执业中药师知识归纳
执业中药师知识归纳(一)中药基础理论1. 中药的起源与发展•中药有着超级悠久的历史呢。
从古代的神农尝百草开始,人们就慢慢认识到各种植物、矿物、动物啥的能治病。
在古代,那些医学典籍像神农本草经可是超级重要的,它把药物分了上中下三品,这就是早期对中药分类和认识的一种体现。
随着时间推移,又有了本草纲目这样的巨著,李时珍可真是个厉害的人,他把那么多中药的知识都整理得那么详细,包括药物的形态、功效、采集啥的。
2.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是基础中的基础哦。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这个和药物的作用有关。
比如说,寒性药就可以清热泻火,像石膏就很寒凉,能治疗高热之类的病。
五味呢,就是酸、苦、甘、辛、咸。
酸味药能收敛,像五味子,能敛肺气止咳;苦味药能泄能燥,比如黄连很苦,能清热燥湿;甘味药能补能缓,像人参就很甘,能补气;辛味药能散能行,像麻黄辛温,能发汗解表;咸味药能软坚散结,像海藻就有这个功效。
•升降浮沉也很有趣。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向外发散,沉是向内收敛。
比如花类药,像菊花,就多有升浮的特性,能疏散风热往上走;而矿石类药,像磁石,就多有沉降的特性,能平肝潜阳往下走。
•归经就像是药物的导航。
不同的药物对不同的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力。
比如心经有热的时候,用黄连就很合适,因为黄连归心经,能清心火。
(二)中药的炮制1. 炮制的目的•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像乌头有毒,经过炮制变成制乌头后,毒性就大大降低了。
•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如生地黄性寒,清热凉血,经过蒸制变成熟地黄后,就变成了甘温的,能滋阴补血。
•增强药物疗效。
比如种子类药物,像莱菔子,炒过之后种皮破裂,有效成分更容易煎出,药效就增强了。
•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
酒制升提,姜制发散,醋制入肝,盐制下行等。
像酒大黄就增强了升散活血的作用。
2. 炮制的方法•修治。
这就是一些简单的加工处理,像纯净处理,把药物中的杂质去掉;还有粉碎处理,把药物弄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便于使用。
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中药一核心知识点整理
延胡索乙素
防己
汉防己甲素、汉防己乙素
糖和苷
苷的水解
酸水解的易难顺序为:N-苷>O-苷>S-苷>C-苷(记忆:NO!死开(SC))
含氰苷的药材
苦杏仁、桃仁、郁李仁
醌类化合物
蒽醌类
大黄、虎杖、何首乌、决明子、芦荟
记忆:何首乌拿着虎杖打翻了大紫明宫的丹炉
菲醌类
丹参
萘醌
紫草
理化性质
酸性: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
常温
贮藏温度为10℃~30℃
散剂
不宜制成散剂
易吸湿或易氧化变质,刺激性大、腐蚀性强,含挥发性成分较多且剂量大的药物
有关规定
内服散剂(细粉),儿科用及局部(最细粉),眼用(极细粉)
质量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散剂含水分不得超过9.0%,化学药局部用散剂和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中药局部散剂及儿科用散剂,除另有规定外,通过七号筛(中药通过六号筛)的粉末重量不得少于95%。
香豆素和木脂素
含香豆素
秦皮、前胡、肿节风、补骨脂(记忆:前秦的胭脂总是香)
含木脂素
五味子、厚朴、连翘、细辛(记忆:五根细木头连起来比较厚)
荧光性质
羟基香豆素在紫外光下显示蓝色荧光
光化学毒性
光敏作用
黄酮类
含黄酮类
异黄酮类(葛根)、黄酮类(黄芩、银杏叶、槐花)、二氢黄酮类(陈皮、满山红)
(记忆:红橙黄,银槐哥)
百合科
川贝母
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
炉贝: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知识点
1.《神农本草经》为汉代本草代表作,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以上、中、下三品分类。
2.温热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脉、回阳救逆的功效,有伤阴助火之害。
3.寒凉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有伤阳助寒之弊。
4.辛味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
具发散(荆芥、薄荷)、行气(香附)、活血(川芎)。
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5.苦味能泄、能燥、能坚。
①泄:通泄如大黄,降泄如苦杏仁、赭石,清泄如黄连、栀子;②燥:燥湿如治寒湿的苍术、厚朴,如治湿热的黄柏、苦参等;③坚阴: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坚厚肠胃如黄连。
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6.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
如昆布、芒硝等。
不宜多食,脾虚便溏者慎用。
7相反: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原则上应绝对禁止,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
8相恶:减效,如:人参恶莱菔子。
9.佐药:①佐助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直接治疗次要兼证;② 佐制药: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③反佐药: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
10.〃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11.党参道地产区:山西。
12.砂仁道地产区:广东。
13.肉桂道地产区:广西14.皮类中药: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
15.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
16.采收加工方法为〃发汗”的中药: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秦艽。
17. 〃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学成分的提取。
18.常用到的超临界流体物质有:三化碳。
19.聚酰胺吸附色谱法的吸附原理:氢键吸附。
20.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原理:大孔吸附树脂具有选择性吸附和分子筛的性能。
2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推断化合物的共轭体系、骨架类型。
22.红外光谱(IR):提供官能团信息。
23.山豆根的指标性成份:苦参碱(吡啶类生物碱的双稠哌啶类)、氧化苦参碱(吡啶类生物碱的双稠哌啶类)。
执业中药师综合高频考点
上篇(中药综合第 1~3 章高频考点)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一、病、证、症的区别比如:头痛,发热,呕吐等都是我们的一种主观上的异常感受。
比如:感冒,这个病名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所有病理状况的总概括。
比如:感冒,中医的诊断可以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证候。
二、阴阳关系的临床应用三、五脏的生理功能主血脉(主要与血液的生成,运行有关);主神志。
主疏泄(调畅气机的运动);藏血。
主运化(包括运化饮食和运化水液);主统血(可以防止血液溢出血管)。
主气,司呼吸(包括了肺主宣发、肺主肃降);(注意于肾主水加以区分,肺是作用,肾是);朝百脉,主治节(注意与心主血脉区分)。
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主纳气的作用可以维持吸气的深度)。
四、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五、五行生克规律的应用六、气的分类和功能七、气与血之间的关系• 气能生血(主要指的是营气)• 气能行血(故活血药常配伍行气药,加强其活血的功效)•气能摄血(主要是脾气的作用,脾气主统摄血液)••血能养气(与之相关的治法:补血生气)血能载气(与之相关的治法:补气固脱)八、十二经脉流注顺序记忆口诀:肥肠未批心尝,光身包饺单干(想要吃肥肠但老婆不批准吃,吃不成心里总想尝一尝,吃不成肥肠自己光身包起了饺子)。
上述两句话代表了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分别是:肥 (肺经) ,肠 (大肠经) ,未 (胃经) ,批 (脾经) 心 (心经) 尝 (小肠经) ;光 (膀胱经) ,身 (肾经) ,包 (心包经) ,饺 (三焦经) ,单 (胆经) 干 (肝经)。
九、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位的分布规律太倔少(人生太倔是少年,我们根据太倔少,就可以记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噎死他十、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根据上图,可以记住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出发,由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出发,由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出发,由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出发,由足走胸••••十一、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记忆方法:督脉(都教授)都教授很光,由阳字,由此联想督脉可以调节阳经气血,为“脉之海”都教授长得高、头脑好,肾也好,由此联想督脉与的功能有关。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doc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
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赵学敏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四气的所示效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3.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五味(重点)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二、所示效用与临床应用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荆芥、薄荷;治疗气滞的香附;治疗血瘀的川芎,都有辛味。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doc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
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赵学敏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四气的所示效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3.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五味(重点)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二、所示效用与临床应用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荆芥、薄荷;治疗气滞的香附;治疗血瘀的川芎,都有辛味。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doc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
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赵学敏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四气的所示效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3.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五味(重点)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二、所示效用与临床应用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荆芥、薄荷;治疗气滞的香附;治疗血瘀的川芎,都有辛味。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doc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
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赵学敏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四气的所示效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3.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五味(重点)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执业中药师考试重点总结 中药一
2016年执业中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执业药师考试的中药一,相对于其他三科来说是最有难度的一科,很多考生更是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复习,那么找出考试的重点对于所有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考试重点如果熟练掌握,考分90+绝对不是问题!个人考了90+分!以下总结不仅包含了考试重点,也总结出历年的考试考点,因为每年考试都有很多历年重复的真题出现。
个人建议:无论你是学药学专业的还是其他专业的考生,个人建议在准备复习之前先做2-3套近几年的真题,熟悉一下考试内容及难度,无论错多少,无所谓,目的是对考试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方便接下来有目的进行复习,并且每一章考试分值及重点不同,上网查询历年各个章节考试分值,以便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有的章节历年都是考试的重点,务必重点复习。
2015年考试各章节考试分值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1、《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汉)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陶弘景)3、《新修本草》唐(有钱)官修,图文对照,世界第一部药典4、《证类本草》宋以前本草大成,开创方药对照5、《本草纲目》古代本草最全(明李时珍)6、《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新增药物最多7、《中华本草》当代药物最多,藏,蒙,维,傣药第二节:中药的性能一、四气:寒热温凉(平)二、五味:1、辛,能散,能行耗气伤阴2、甘,能补能缓能和腻膈碍胃3、酸,能收能涩(敛邪气)4、苦,能泄火能燥湿能坚阴伤津伐胃5、咸,(海带)能软,能下6、涩,同酸7、淡,能渗能利,利小便三,升降沉浮:辛甘淡——升浮,酸苦咸——沉降胖大海,清宣肺气,利咽——升浮,清热解毒,通便——沉降升浮效用:上行向外——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窃四,归经:到哪里去,选择什么路,脏腑+经络第四节:中药的配伍1、相须:相似药物+(同一章节)——夫妻增效2、相使:主+辅——主(不同章节)——主仆3、相畏(A+B——A毒性→→小偷怕警察减毒4、相杀(A小偷B警察)→→警察抓小偷5、相恶:A+B——A效用↓减效6、相反:A+B——A毒性↑增毒第五节:方剂与治法一、常用治法:八法——汉吐下请萧何温补(汗吐下清消和温补)二,组方原则:君药(习)臣药(李)佐助--佐制--反佐=佐药(王)使药(大使)引经--调和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第二节:中药材产地一、四大怀药:牛山菊花遍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地黄二、浙八味:菊花两百元卖金贝浙贝母-白芍-白术/山玄麦菊索三、道地药材:黄芪——内蒙,党参——山西,木瓜——安徽,泽泻——福建,当归——甘肃枳壳—江西天麻—贵州三七、木香—云南四、川药—黄连、黄柏、附子、川穹、川楝子五、广药—广藿香、广金钱草、陈皮六、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藏红花、炉贝母第四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1、拣洗:去降泥沙杂质+非药用部分(芳香气味及黏液质,不用水洗)2、切片:较大的根、根茎,坚硬藤木,果实(易挥发,易氧化-不切薄片---当归-川芎)3、蒸煮烫:含浆汁淀粉糖分(营养物质)4、搓揉:皮肉易分离----玉竹-党参-三七(三党玉)5、发汗(回潮):命令回朝选后续种——茯苓,玄参,厚朴(令选后),续断-杜仲6、干燥:怕成分流失低温干燥不超过60度第五节中药采收花类:含苞待放—丁香、辛夷、金银花、槐米(丁姨有金米)花初开—得弘扬(红花、洋金花)花盛开—菊花、番红花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生物碱——糖和苷——醌类——香豆芽与木脂素——黄酮——类与挥发油——皂苷——强心苷第一节: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一、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一溶剂法:1.浸渍法(泡药酒)适于遇热不稳定(流吧60—80)与含营养物质2.渗漉法:不加热3.煎煮法4.回流提取5.连续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器(不断勒索)二.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性,难溶或不溶于水的三升华法:樟木——樟脑,茶叶——咖啡因四、超声提取法五.超临界流体淬取法:二氧化碳二、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1、溶解度差别——分离:温度-结晶及重结晶——溶距1~2度2、吸附性差别——分离:极性强弱判断:水》甲乙丙丁》2姨迷房,2家本四十水/甲醇、乙醇、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苯,四氯化碳,石油醚聚酰胺吸附(氢键):对酚类、黄酮分离效果好,可逆;对鞣制吸附特强,不可逆,脱鞣处理大孔吸附树脂;选择性吸附、分子筛硅胶(酸)、氧化铝(碱)-极性吸附剂,活性炭-非极性吸附剂3、解离程度不同——分离,1.离子交换法,2.电泳技术4、沸点不同——分离;分馏法5、分子大小不同分离(1.凝胶过滤法(分子筛),种类-葡聚糖凝胶,羟丙基葡聚糖凝胶 2.膜分离法)6、物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液-液分配柱色谱(1.正相色谱,2.反相色谱-分离脂溶性)三、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方法:1、质谱法MS——分子量,分子式2、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共轭双键 c=c第二节:生物碱:(双子叶植物中)参天大树,含氯,环状。
中药执业药师知识点总结
中药执业药师知识点总结一、中药基础知识1. 中药的定义及特点中药是指用中草药、动植物和矿物等天然药材,经过加工制备而成的药品。
中药具有温和、疗效持久、综合调理功能等特点。
2. 中药的来源及分类中药的来源主要包括中草药、中药材、中药制剂等。
根据用药方式和制剂特点,中药可以分为汤剂、丸剂、散剂、煎剂、膏剂等。
3. 中药的基本功效中药具有调和阴阳、益气养血、疏风清热、祛湿除痰、理气解郁等基本功效。
4. 中药的药性归经中药的药性归经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归阳,辨证施治等方面的知识。
5. 中药的药用部位和使用方法中药的药用部位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皮、皮、树脂、树脂、根、芽、子、珊瑚、龙骨、牙、贝壳等。
中药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内服、外用、煎煮、蒸馏、膏方等。
二、中药成分及功效1. 中药化学成分中药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生物多酚、黄酮类、三萜类、生物素类、挥发油类、单萜类等。
2. 中药的主要功效中药的主要功效包括养血调经、清热解毒、益气健脾、理气和营、润肺止咳、开窍除湿等。
3. 中药的药物药理作用中药的药物药理作用主要包括影响生理活动、影响器官和功能等。
4. 中药的药效物质中药的药效物质主要包括主要活性成分、夹杂物质和虚实物质。
5. 中药的毒理学中药的毒理学包括中毒的原因、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三、中药配伍知识1. 中药的药物配伍原则中药的药物配伍原则主要包括四相合剂、五味配合、性味并用、辅助主药等。
2. 中药的常见配伍禁忌中药的常见配伍禁忌包括不合理配伍、不同类药物相互影响等。
3. 中药的药物相互作用中药的药物相互作用主要包括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相反作用、相互抑制作用等。
4. 中药的药物代谢中药的药物代谢主要包括药效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等。
五、中药制剂知识1. 中药制剂的种类及制备方法中药制剂主要包括汤剂、丸剂、散剂、煎剂、膏剂等,每种制剂的制备方法不同。
2. 中药制剂的性状要求中药制剂的性状要求包括外观、溶解性、含量测定、卫生标准等。
执业中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第一章考试知识点汇总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
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
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七)《中华本草》:当代。
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
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
2.药物的功能。
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
(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
(2)燥指苦能燥湿,如苍术。
(3)坚:①坚阴,即泻火存阴; ②坚厚肠胃。
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各章节高频考点、重点总结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各章节高频考点、重点总
结.
以下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各章节的高频考点和重点总结:
1. 中药学基础知识
- 中药的定义、分类和命名
- 中药的采集、储藏和鉴别
- 中药的炮制及其特点
- 中药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
2. 中药的理论与应用
- 中药的药理学基础和药效成分
- 中药的配伍原则和禁忌
- 中药的适应症和应用范围
- 中药的副作用和毒副作用
3. 中药的药用植物
- 常用中草药的产地、种植和采收时间
- 常用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
- 常用中草药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 常用中草药的药材和药效互动
4. 中药的配方和制剂
- 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分类
- 中药方剂的组成和配伍规律
- 中药的炮制和加工工艺
- 中药的制剂和药用辅料的选择
5. 中药的质量评价和疗效评价
- 中药质量评价的指标和方法
- 中药疗效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 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和合理用药
以上是《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各章节的高频考点和重点总结。
考生可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备考。
中药一第一章重点总结
中药一第一章重点总结
中药一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药的历史、起源以及中药的分类和鉴别方法。
本章
重点总结如下:
1. 中药的历史与起源:中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中药起源
于民间的实践经验,经过了长期的研究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2. 中药的分类:中药可以根据来源、性味、归经、功效等进行分类。
按来源分
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化学药;按性味可分为寒凉温热、苦味甘辛等不同属性;按归经可分为心、肝、脾、肺、肾等不同经脉;按功效可分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和胃等不同作用。
3. 中药的鉴别方法:鉴别中药的方法主要有宏观鉴别和微观鉴别。
宏观鉴别包
括外观、气味、质地等方面的观察,通过比较样品的特征可以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微观鉴别则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中药的细胞结构、组织构造等微小特征。
此外,在学习中药的过程中还需要掌握一些通用的中药名和别名,并了解中药
材的药理学特性、常用的中药制剂等相关知识。
中药一第一章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对中药的基本认识,为后续的学习与应用奠
定了基础。
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本章的重点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药的特点、分类和鉴别方法,为进一步的中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执业中药师《药一》复习资料打印版.doc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
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赵学敏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四气的所示效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3.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五味(重点)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
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
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七)《中华本草》:当代。
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
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
2.药物的功能。
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
(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
(2)燥指苦能燥湿,如苍术。
(3)坚:①坚阴,即泻火存阴; ②坚厚肠胃。
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能软、能下,6.涩:能收、能敛,习惯将涩附于酸。
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猪苓、茯苓。
常将淡附于甘。
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故阴虚津亏者慎用。
此外,还有芳香味,其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等作用,如藿香、佩兰等。
芳香味与辛味一样,能耗气伤津,气虚津亏者慎用。
(四)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四、升降沉浮(一)含义: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
与所治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治疗疾患的病位相同。
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
升浮与沉降皆具的二向性,如胖大海、前胡。
(二)所示效用: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潜阳息风等作用。
(三)临床应用1.顺其病位选择用药病位在上在表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
病位在下在里类病证,宜用沉降之性的药。
2.逆其病势选择用药病势下陷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
治疗病势上逆病症,常选用药性沉降的药。
五、归经(一)含义: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二)理论基础:1.脏象学说;2.经络学说(三)确立依据:1.药物特性:如辛入肺,陈皮、半夏、荆芥味辛,故归肺经。
2.药物疗效:如苏子、白前能治疗咳喘,而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至,故归肺经。
六、有毒与无毒一、毒的特性:1.狭义的毒:药物不良反应。
2.广义的“毒”:(1)药物的总称;(2)药物的偏性。
二、确立依据:1.是否含有毒成分;2.整体是否有毒;3.使用剂量是否适当。
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
三、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有品种、来源、采集时间、加工炮制、制剂工艺、给药途径等。
四、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品种混乱2.误服毒药3.用量过大4.炮制失度5.剂型失宜6.疗程过长7.配伍不当8.管理不善9.辨证不准10.个体差异11.离经悖法第三节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一、功效(一)含义: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
又称功能、功效、效能、效用、作用。
(二)分类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1)针对八纲辨证的功效:表里——发表、温里。
寒热——散表寒、清里热等。
(2)针对病因辨证的功效:六淫——祛风、解暑。
疫疠——解毒。
七情——安神、镇惊。
饮食劳伤——消食、补虚。
外伤——生肌、敛疮(4)针对脏腑辨证的功效:心——养心、清心。
肝——清肝、柔肝等,以及奇恒之府——利胆、泻三焦火、醒神(脑)。
(3)针对气血津液辨证的功效:气——补气、行气。
血——补血、活血。
津液——化痰、利水。
(5)针对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功效:经络——舒筋活络、和解少阳。
六经——散太阳经风邪。
(6)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卫——疏散风热。
气——清气分热。
营——清营。
血——凉血。
(7)针对三焦辨证的功效:清中焦湿热、温中散寒。
2.按中医治疗学分类(1)对因功效:因指病因,属于祛邪的功效有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属于扶正的功效有补气、助阳、滋阴等,属于调理脏腑或气血的功效有疏肝、宣肺、和中、理气、安神等,属于消除病理产物的功效有消食、利水、排石、排脓等(2)对症功效:如止汗、平喘、止咳、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3)对病证功效:如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排脓、驱杀条虫。
(4)对现代病症功效:如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血糖、半枝莲抗肿瘤。
二、主治病证1.病名类主治病证,如疟疾、肺痈。
2.证名类主治病证,如热淋、风寒表证。
3.症状名类主治病证,如惊悸、耳鸣。
当代使用最多是证名,其次是病名,症状名最少。
第四节中药的配伍二、单味药配伍(一)七情配伍(1)单行: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
如人参治脱证,黄连治痢疾。
(2)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
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
(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
如黄芪与茯苓,增强黄芪利水的作用。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
(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
如十八反中的乌头反半夏等。
单行既不增效或减毒,也不增毒或减效,相须、相使表示增效;相畏、相杀表示减毒,相恶表示减效,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三、中成药配伍(新增内容)注意实例(二)内容(注意病例)1. 功似配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以增强药效。
病证单一,症状较重多用功似配伍。
(1)同为内服的如治中风后遗症,益气活血的补阳还五颗粒+活血通脉的愈风宁心片或银杏叶片等.又如治高血压,天麻钩藤颗粒+脑立清丸或平肝清肝息风的羚羊角胶囊等,(2).同为外用的如治混合痔,复方荆芥熏洗剂,或痔疮外洗药熏洗;然后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塞入或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
(3).内服与外用并施的如治不孕,内服艾附暖宫丸;外贴十香暖脐膏或妇科万应膏。
治瘰疬痰核,内服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西黄丸和夏枯草膏;外贴化核膏。
治痔疮肿痛,内服槐角丸;局部外敷九华软膏。
治筋骨折伤,内服跌打丸;外敷七厘散或正骨水。
治咽喉肿痛,内服六神丸或喉症丸;外用冰硼散2. 功异配伍:功效相异的中成药同用。
多种病证,病情复杂多用功异配伍。
(1)同为内服:如某男,年过不惑,既溏泻、脱肛,又阳瘘、肢冷,证属中气下陷兼肾阳虚,可将补中益气丸与金匮肾气丸同用,以收补气升阳与温助肾阳之效。
又如某女,年过天命,既面色萎黄、乏力多汗,又带下黄臭,证属气血双亏兼湿热下注,可将八珍益母颗粒与白带丸同用,以收补气养血、清热燥湿止带之效。
再如某男,四十有五,平素便秘,近日又因交通事故致左腿骨折、瘀肿疼痛,且口干、口渴、尿黄、大便两日未行,.脉弦滑有力,舌红苔黄,证属跌打伤损、瘀肿骨折,兼肠热便秘,可选用跌打丸与三黄片或麻仁润肠丸同用,以收活血散瘀止痛、清热通便之效。
(2)同为外用:如某女,年过不惑,既患外痔肿痛瘙痒,又患冻疮,可嘱患者每日用能祛毒止痒、消肿止痛的痔疮外洗药熏洗肛门30分钟,再取能消肿止瘁的治冻灵软膏,按其使用说明涂抹冻疮。
又如某女,年过而立,脚气红肿疼痛数日,当日又不慎被开水烫伤手背,可嘱患者每曰外用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獾油,按其使用说明涂抹手背的烫伤处;再取能杀虫止痒的复方土槿皮酊,按其使用说明涂搽脚气。
(3)内服与外用并施:如治脚气肿痛,证属湿热下注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热燥湿的二妙丸或三妙丸,或能清热利湿的四妙丸;选配外用药时,患处未溃烂者可外涂能杀虫止痒的复方土槿皮酊,已溃烂者可外涂能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的脚气散。
治妇女带下黄臭,证属湿热下注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湿热、止带下的白带丸:外用能清热解毒、燥湿收敛的治糜灵栓或治糜灵泡腾片,或能清热解毒、燥湿杀虫、去腐生肌、化瘀止痛的妇宁栓,等等。
第五节方剂与治法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为用、密不可分的。
二、常用的治法(新增内容)(一)汗法: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二)吐法:多用于实邪壅塞,病情急剧的病人。
若病情虽急,却有体虚气弱,尤其是孕妇,都必须慎用。
(三)下法: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血,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四)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祛除病邪目的的一种治法。
如: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分消上下。
(五)温法: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
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
(六)清法:通过清热泻火,以清除火热之邪,适用于里热证的一种治法。
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清脏腑热。
(七)消法: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结,使之渐消缓散的治法。
如:消食和胃。
(八)补法:常用的治法分类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以及阴阳并补、气血双补为主。
三、方剂的组成1.君药: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注意:不可减去君药,君药的药味较少,用量要比臣、佐、使药大,但君药的药量在全方总药量中的所占比例不一定是最大的(有一君二臣或三臣的组方变化)。
2.臣药:(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2)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