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路病例讨论
医疗行业病例分享与讨论
医疗行业病例分享与讨论1. 引言医疗是一个对患者生命和健康负有重要责任的行业。
在医疗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例,临床医生会根据自身经验与知识对这些病例进行分析和治疗。
本文将分享一些医疗行业的病例,并进行讨论和探讨。
2. 病例一:XX病患者的治疗经历描述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病症和诊断结果。
详细记录患者从就诊至治疗状况的变化过程,包括涉及的医疗技术、用药、手术等。
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探讨可能的改进方法。
3. 病例二:XX病例的病因探讨针对某种罕见疾病的病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病因的猜测和医疗团队的诊断流程。
通过各类检查结果、研究文献和与其他专家的讨论,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4. 病例三:XX病例的团队协作经验介绍一个团队合作完成的病例,包括不同医疗专家的参与以及各自的职责与贡献。
描述团队合作的优点和挑战,并就相关的团队协作技巧进行讨论,提供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方法。
5. 病例四:XX病例的伦理问题分析涉及伦理问题的医疗病例,如治疗决策中的人权和自主权利。
探讨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权衡和折中,以及可能的伦理冲突,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6. 讨论与总结总结所分享的医疗行业病例,强调病例分享的价值和必要性。
探讨医疗行业中病例分享的益处,包括促进医学进步、提高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理解患者需求。
倡导更多医生参与病例分享与讨论的活动,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7. 结语强调医疗行业病例分享与讨论的重要性,并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
提供联系方式,以便读者与作者进一步交流互动。
通过以上的病例分享与讨论,希望能够为医疗领域的从业者和学术研究者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同时,也希望这些案例的分享能够对医患关系的改善、医疗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医疗行业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学习,病例分享与讨论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病例讨论范文篇
病例讨论范文篇1. 引言:讨论病例的重要性以及方法论(300字)病例讨论是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常见的学习和交流方式。
通过讨论具体的病例,医学生和医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病例讨论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
2. 案例选择与准备(300字)在进行病例讨论之前,合适的案例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应具备典型性、教育性和挑战性,能够引发讨论和思考。
同时,为了有效准备,医生需要收集并整理病历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影像学数据。
3. 病例讨论的步骤与组织(300字)病例讨论应该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有条理的组织进行。
首先,医生应简要介绍病例背景和临床表现,引起与会者的兴趣。
接下来,医生可以提出问题或讨论的重点,引导与会者思考。
随后,医生应引导参与讨论的人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互动。
最后,医生应总结讨论的要点,并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4. 病例讨论的益处(300字)病例讨论有许多益处。
首先,它提供了一种主动学习的机会,促进医学生和医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
其次,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和讨论,可以拓宽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思维。
此外,病例讨论还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提高医患沟通与关系。
5. 病例讨论的注意事项(300字)在进行病例讨论时,医生需要注意几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保护患者隐私和医疗信息的机密性。
其次,尊重每个与会者的观点和意见,避免争论和攻击。
此外,医生还应注意时间管理,确保讨论的高效进行。
6. 病例讨论的改进与创新(300字)病例讨论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通过运用现代技术,如远程会议和虚拟平台,医生可以扩大讨论的范围,吸引更多的参与者。
此外,利用视频、动画和互动性的学习工具,可以增加讨论的趣味性和效果。
7. 结论(300字)病例讨论作为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医学生和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临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病例讨论环节发言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病例,希望通过我们的讨论,能够提高我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并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以下是我对这个病例的分析和讨论,请大家批评指正。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45岁,主诉:反复发作性头痛伴恶心呕吐2个月,加重1周。
病史:患者2个月前开始出现头痛,表现为持续性钝痛,位于前额部,伴有恶心呕吐,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患者自述头痛时伴有烦躁不安、乏力等症状。
加重1周前,患者头痛症状加剧,伴有视力模糊、眩晕等症状。
患者既往无类似病史,无家族史。
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
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可。
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眼压正常,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正常。
脑脊液检查:细胞数正常,蛋白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诊断:初步诊断为紧张型头痛,需进一步排除其他疾病。
讨论:1. 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标准根据国际头痛协会(IHS)的诊断标准,紧张型头痛的主要特征为:(1)反复发作的头部钝痛;(2)疼痛部位通常位于头部的一侧或双侧,有时可涉及整个头部;(3)疼痛程度轻至中度;(4)伴有颈肩部肌肉紧张;(5)排除其他头痛类型。
2. 病例中的鉴别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需排除以下疾病:(1)偏头痛:偏头痛的头痛特点为搏动性,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头痛多发生在偏侧。
(2)丛集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的头痛特点为剧烈的锐痛,多发生在单侧眼眶周围,且伴有眼结膜充血、流泪等症状。
(3)脑肿瘤:患者头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可排除脑肿瘤。
3. 治疗建议(1)药物治疗:可选用抗抑郁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治疗,以缓解头痛症状。
(2)物理治疗:通过按摩、理疗等方法缓解颈肩部肌肉紧张。
(3)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总结:通过对本病例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认为患者可能患有紧张型头痛,需进一步排除其他疾病。
病例研讨交流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病例,希望通过这次研讨,能够提高我们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我对这个病例的初步分析和讨论,敬请指正。
一、病例简介患者,男,35岁,因“反复发作性胸痛2个月”入院。
患者2个月前开始出现胸痛,呈阵发性,每次持续约5-10分钟,休息后可缓解。
疼痛性质为钝痛,部位位于胸骨后,向左肩部放射。
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吸烟史20年,每日20支。
入院后,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二、病例分析1. 病史特点患者青年男性,吸烟史20年,具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胸痛症状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表现,提示可能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2. 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患者具有典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如胸痛、出汗、恶心、呕吐等。
(2)心电图:患者心电图表现为ST-T改变,提示心肌缺血。
(3)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狭窄70%,符合冠心病诊断。
三、治疗方案1. 抗血小板治疗: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2. 抗凝治疗:给予华法林等药物,降低血液凝固性,预防血栓形成。
3. 抗心肌缺血治疗: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缓解心肌缺血症状。
4. 介入治疗:考虑患者病变部位及狭窄程度,建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四、病例讨论1.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等检查。
在鉴别诊断方面,需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疾病。
2.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抗心肌缺血治疗和介入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较差,易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病例讨论个人总结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参加这次病例讨论会,并就本次讨论的病例进行个人总结发言。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专家、同事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分享,使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本次病例讨论的个人总结:一、病例回顾本次讨论的病例为一位50岁男性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气促3个月入院。
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7.5℃,脉搏8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0/80mmHg。
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
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符合间质性肺炎表现。
二、病例分析1. 病史采集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本次入院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促,符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表现。
但本次病例中,患者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病情较重,提示可能存在其他疾病。
2. 体格检查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但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提示存在气道阻塞。
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符合间质性肺炎表现。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提示存在感染。
血清学检查: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均阴性。
4.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初步诊断为间质性肺炎。
鉴别诊断包括:(1)感染性肺炎:患者存在感染,但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均阴性,排除感染性肺炎。
(2)肺结核:患者无结核病史,影像学表现不符合肺结核,排除肺结核。
(3)肺肿瘤:患者无肿瘤病史,影像学表现不符合肺肿瘤,排除肺肿瘤。
三、治疗与预后1. 治疗方案(1)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
(2)糖皮质激素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泼尼松口服治疗。
(3)免疫调节治疗:给予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调节免疫。
2. 预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病情稳定。
但间质性肺炎病情易反复,需长期随访,注意病情变化。
病例讨论 (2)
病例讨论引言病例讨论是医学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常见的一种学术交流方式。
通过讨论病例,医生们可以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本次病例讨论将围绕患者的病情、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展开,旨在加深对该病例的理解,提高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病例描述患者为一名40岁女性,主诉头痛和呕吐已有三天。
患者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感到疲劳、食欲减退,并且出现了明显的体重下降。
患者的家族史中无相关疾病。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颈部僵硬,活动度受到限制。
神经系统检查中无明显阳性体征。
病史患者过去没有类似的病史,除了最近一个月的不适症状。
患者否认有哮喘、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近期未进行过手术或受伤。
检查结果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略高,C反应蛋白(CRP)正常。
2.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轻度升高,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
3.头部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思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检查结果,我们需要进一步确定患者的诊断。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诊断思路:1.颅内感染:由于患者头痛、呕吐以及脑脊液检查中脑脊液压力升高,颅内感染是一个可能的诊断。
2.肿瘤:颈部僵硬和明显体重下降可能提示肿瘤的存在。
3.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需要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压增高引起的颅压增高。
诊断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我们初步怀疑患者可能患有颅内感染。
鉴于这一病情,我们建议进行以下诊断和治疗措施:1.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培养、脑脊液培养等,以确定感染病原体。
2.使用抗生素治疗:选择适当的抗生素以覆盖常见的细菌病原体,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测试调整治疗方案。
3.对症治疗: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支持性治疗,包括对头痛和呕吐的缓解,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4.头部MRI检查:如果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好转,考虑进一步进行头部MRI检查以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结论病例讨论是临床教学和实践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讨论病例可以提高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疑难病例讨论2019.6.18徐丽丽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8.备好备用电池,注意临时起搏器的低电压报警,及 时更换。(一般为9V的锌汞电池或锌锰电池 ) 更换电池方法:
有医师在场 时机选择:患者自主心率较快时 起搏依赖:先将起搏频率逐渐减慢,观察自主心律能
否出现,再迅速更换
起搏器怕什么?
※避免使磁铁靠近起搏器,包括磁疗健身器械。
一.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急救护理?
5 电复律及电除颤 如患者出现病情变化出现室速
等,应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电极板均匀抹上电胶,正极置于 心尖部,负极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选择双向波100 ~ 200 焦, 按下放电键,观察病人的心电图改变;如果此时患者心律示室 颤、室扑、无脉性室速,为防止出现心脏排血功能丧失的情况 出现,应及时为患者进行电除颤( 能量区间为150J ~ 200J, 双向波) 并观察心电图的改变,做好相关护理;如果患者心脏 骤停、心室停搏或心电- 机械分离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步骤紧 急救治。同时静脉推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积极做好电除颤的配
一.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急救护理?
3 用药
1)首先针对病因,如用抗菌素治疗急性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非 特异性炎症,阿托品等解除迷走神经的作用,如因药物而导致的房室传 导阻滞,则应立即停药,用氯化钾静脉滴注治疗低血钾等。
2)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在40次/分以上,无症状者,可不必治 疗, 如症状明显或发生过心源性晕厥,病人因心率低于40次/分以下而 突然出现抽搐、昏迷时,应速立即进行抢救,采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 疾病,通常用异丙肾上腺素1 毫克与0.9% 生理盐水500 毫升进行充 分混合,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遵医嘱按时按量给予药物,必须在心 电监护下用输液泵均匀输入。同时观察患者心律、心率的改变。并准 备安置人工临时心脏起搏器或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严格班班交接。
系统解剖学-传导路
白质前连合
后角固有核 (C8、T1)
2.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路
感受器
三叉神经节
皮肤 粘膜
三叉神经 (周围突)
第1级神经元
三叉神经脑桥核(触压) 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 三叉神经根、 三叉神经脊束
(中枢突)
第2级神经元
三叉丘系
腹后内侧核
第3级神经元
丘脑上辐射 经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下部
损伤表现:
• 脊髓横断早期,各种 脊髓反射消失,处于 无反射状态,称为脊 髓休克。
• 此后,各种脊髓反射 可逐渐恢复,但损伤 平面以下的感觉和骨 骼肌运动不能恢复, 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不能随 意控制排便、排尿反 射等。
脊髓半横断
Brown-Sequard Syndrome
• 损伤同侧平面以下 位置觉、震动觉和 精细触觉(深感觉) 消失及同侧肢体硬 瘫;损伤平面以下 对侧痛、温觉(浅 感觉)消失。
④小部分终止于对侧面神经核 下部和舌下神经核,支配对侧 的面下部肌、舌肌。
(二)锥体外系 1.组成: 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红核、黑质、脑桥核、
前庭核、小脑、网状结构等。
2.特点:①结构复杂、纤维联系广泛,因此是多级神经元传导
②发生上较古老,在鸟类以下是控制运动的中枢。
③在功能上与锥体系是统一的整体,锥体外系功能的实现必 须依赖锥体系的发动,而锥体系功能的实现又必须有锥体外 系保证稳定的肌张力。
3.环路传导: 锥体外系的传导构成很多环路,主要有:
① 纹状体 黑质 多巴胺能通路,损伤可致震颤麻痹
② 皮质 ③ 皮质
纹状体 背侧丘脑
对皮质运动区有反馈调节作用
脑桥 完成共济运动,损伤表现共济失调
神经传导通路教案解剖学
神经传导通路教案解剖学一、教学目标1. 理解神经传导通路的基本概念。
2. 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
3. 了解神经传导通路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4. 能够识别和描述神经传导通路的主要传导路径。
5. 培养学生的解剖学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神经传导通路的基本概念2. 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3. 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4. 神经传导通路的主要结构5. 神经传导通路的主要传导路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神经传导通路的基本概念、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传导通路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神经传导通路的主要传导路径。
2. 教学难点:神经传导通路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神经传导通路的主要传导路径。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神经传导通路的基本概念、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传导通路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神经传导通路的主要传导路径。
2. 利用解剖图谱和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神经传导通路的空间结构。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神经传导通路的主要传导路径。
4. 设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神经系统的基本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神经传导通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3. 讲解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帮助学生掌握神经系统的两大分支。
4. 通过展示解剖图谱和模型,讲解神经传导通路的主要结构,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神经传导通路的空间结构。
5. 讲解神经传导通路的主要传导路径,引导学生理解神经冲动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过程。
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神经传导通路的主要传导路径,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8. 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2.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3. 学生对神经传导通路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病例讨论总结发言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病例讨论会,并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典型的病例。
在此,我将就本次病例讨论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一、病例背景患者,男,45岁,已婚,从事IT行业。
患者于一个月前出现左侧腰部疼痛,伴有放射痛至大腿根部,夜间疼痛加剧,影响睡眠。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
患者于当地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转至我院就诊。
二、病例讨论过程1. 诊断思路针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我们首先考虑了以下几种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明显的腰痛和放射痛,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2)腰椎管狭窄:患者症状夜间加重,可能与腰椎管狭窄有关。
(3)腰椎肿瘤: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需排除腰椎肿瘤的可能性。
2. 辅助检查为明确诊断,我们对患者进行了以下辅助检查:(1)腰椎MRI:结果显示L4/5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受压,神经根受压。
(2)腰椎CT:显示腰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
(3)腰椎穿刺: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
3. 病例讨论针对患者的病例,我们进行了以下讨论:(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明显的腰痛和放射痛,结合腰椎MRI和CT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基本明确。
(2)腰椎管狭窄:患者症状夜间加重,可能与腰椎管狭窄有关。
需进一步评估腰椎管狭窄的程度和神经受压情况。
(3)腰椎肿瘤: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需排除腰椎肿瘤的可能性。
腰椎穿刺结果未见异常,暂不考虑腰椎肿瘤。
4. 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的病情,我们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1)保守治疗:首先给予患者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2)手术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考虑进行手术治疗,解除神经根压迫。
三、病例总结通过本次病例讨论,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患者腰痛和放射痛的主要原因。
2. 腰椎管狭窄可能是患者症状夜间加重的诱因。
传导通路
授 课 内 容
一、感觉传导路
(一)深感觉传导
(二)浅感觉传导路 (三)视觉传导路 (四)听觉传导路 (五)平衡觉传导路(自学) 二、运动传导路 (一)锥体系 (二)锥体外系(自学) 三、病例讨论
系统解剖学:神经传导通路
概
述
周围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将其 转变为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元传递至中枢相应部位, 最后至大脑皮质高级中枢,产生感知和意识;另一方面, 大脑皮质将这些感知信息分析和整合后,发出指令,沿 传出纤维,经脑干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到达躯体和内脏 效应器,引起效应。因此,大脑皮质与周围感受器或效 应器之间的联系通路,称传导通路(conductive pathway)。根据传导方向的不同分:感觉传导通路 (sensory pathway)和运动传导通路(motor pathway)。在临床上依据各种传导通路的特点,结合 病友的特殊体征,对神经系统有关疾病做出定位性诊断。
双侧躯干骨骼肌
四肢骨骼肌
图片
系统解剖学:神经传导通路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束
系统解剖学:神经传导通路
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extrapyramidal system):是指锥体系以外与躯体有关的下行 传导路的总称。 锥体外系的功能: 调节肌张力 协调肌群运动
维持体态姿势和进行习惯性、节律性动作等
辅助锥体系完成精细运动
锥体系可分为: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
系统解剖学:神经传导通路
上运动神经元 中央前回下 部锥体细胞 内囊膝部 皮质核束 Ⅲ、Ⅳ、Ⅴ、Ⅵ、Ⅶ、 × Ⅹ、Ⅺ(双 侧)
皮质核束
×
舌 下 神 经 核面神 经核下半部(对侧) 舌下神经 面 神 经
520例传导阻滞病例分析
高血压 ( 0 0 2 B:15 2 9 %C :.6 P= .2 , .2 ,5 I10 2—16 0 、 糖 .4 ) 2型
尿 病 ( 0 0 1 B= .6 ,5 C :. 2 3 7 6 、 P< .0 , 2 4 9 9 % I13 5~ .5 ) 高脂 血 症 ( 081 , P= .0 3 B=10 7 9 % C :.0 .5 ,5 I0 6 2—16 0 与 冠 心 病 的 发 .3 )
传 导阻滞其诊 断依据 : Q s波 时间延长 ( . 2S ; V ① R ≥0 1 ) ② 5、
V 6导联无 q波 , 呈宽大 、 顶端 粗钝 的 R波 ; V ③ 1导联 呈宽 大
而深 的 r或 Q 波 ; S s ④室壁激 动时间 ≥O0 ; 5 V 导联 .6s⑤V 、6
s T段压低 。T波倒置 , 1导联 s V T段抬高 , T波直立 。部分研 究显示 , 心肌 缺 血 患者 中, L B都 与 患 者 死亡 率 明 显 相 在 CB 关, 是独立 于心功能 不全 、 冠状动 脉病变类 型 、 程度及 其他 相
1 3 统计学分 析 分 析 C B B 患者 合并 存 在疾病 的构成 . LB 比, 比较 C B B合并冠心 病患 者和 C B B不合 并冠 心病患 LB LB 者临床特点的差异 , 采用 Lgsc回归方 法分 析 C B B患者 oi i t LB 发 生冠心病的相关影响 因素 。所有资料 采用 S S 1 .5软件 P S1
龄 i6 、 > 6 高血压 、 2型糖 尿病患 者容 易合 并冠心 病 ; 扩张 型 而
心 肌病 、 心房颤动或 心房扑 动在未合并 冠心病 的完全性左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支传导 阻滞 患者 中更 常见 。 关键词 : 完全性束支传导 阻滞 ; 冠心病 ; 心血 管疾病 ; 独立预测
33.传导路(二)内脏神经,病案讨论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舌下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面神经核 疑核 副神经核
眼外肌 咀嚼肌 面肌(额肌、眼轮匝肌) 面肌(额肌、眼轮匝肌 咽喉肌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舌肌
皮质核束
Corticonuclear tract
动眼神经核Nucleus of oculomotor n.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Nucleus of trochlear n. 滑车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Motor nucleus of trigeminal n. 三叉神经运动核 展神经核Nucleus of abducent n. 展神经核 面神经核上半Sup. part of nucleus of facial n. 面神经核上半 面神经核下半Inf. part of nucleus of facial n. 面神经核下半 疑核Nucleus of ambiguus 疑核 舌下神经核Nucleus of hypoglossal n. 舌下神经核
骨骼肌 受意识控制
直达
节前神经元
节后神经元 交感 副交感
神经 纤维
种类 粗细
二种
一种 粗,有髓纤维 (神经干)
细,薄髓或无髓纤维
(节后纤维丛状分布)
传导速度
慢
快
节前神经元preganglionic neuron: 节前神经元
第一级神经元称节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脑 第一级神经元称节前神经元 胞体位于脑 干和脊髓内,其轴突称 其轴突称节前纤维 干和脊髓内 其轴突称节前纤维 preganglionic fibers
皮质核束
Corticonuclear tract
运动传导路
The motor pathway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个月来头痛,就不能除外此区
肿瘤的可能性。这是典型的Weber
综合征。
病例9
男孩,5岁,早晨起床后呕吐, 站立不稳,走路时常向后跌倒。
检查时发现:患儿站立时两脚叉开,
眼底镜检查发现:两眼严重视神 经盘(乳头)水肿,表明颅压过高,
可能有颅内肿物存在。
上、下肢肌张力有些下降;无眼
球震颤和感觉缺陷。患儿行走时,
病例5答案:诊断:脊髓痨。
脊髓痨是中枢神经系的梅毒,
主要病变在后根和后索。此患者 是两侧薄束病变的症状。病变首
先侵犯下位的脊神经节,早期引
起锐痛(割刺样)。
以后大多数后根内侧部纤维被破坏,
后索也自此节段溃变。因本体觉不 能向中枢传导,故下肢腱反射消失,
出现Romberg征。Argyll-Robertson
影响。左下肢位置和被动觉丧失, 但右下肢正常。
病例1答案:
诊断:胸髓第
6节段左侧半边 横断。
根据患者的表现,显然不是周
围神经损伤,而是利刃刺伤了脊髓
的传导通路。伤区在第4胸椎,并
偏左侧,在这个水平造成了脊髓左
侧半边横断(Brown-Sequard综合征)。 患者左下肢完全瘫痪,腱反射亢进, 表明左侧皮质脊髓束损伤。
个月后死亡。病理解剖见肿瘤己侵 入第四脑室,并有显著的脑积水。
病例10
女孩,13岁,出生时正常,婴 儿期未患过严重疾病,几岁时生长
发育正常。近来身高、体重均较同
龄者低。智力发育正常。8岁时发 生过顽固性多尿,伴有烦渴。当时 给予垂体后叶加压素(Pitressin),有
显著疗效。检查时发现:身高、体
目时,身体歪向右侧。右侧面部
和左侧肢体躯干痛和温度觉消失。
触觉正常。
病例7 诊断:右小 脑下后动脉血 栓形成。
患者开始眩晕跌倒是由于右
侧前庭神经核受刺激所致。由于 小脑下后动脉的分支供应延髓的
背外侧区,血管的病变阻断了右
侧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脊髓丘脑
束,于是产生了患者这样的痛、
温度觉消失。
但是右侧软腭肌和声带麻痹,
痛觉缺失;痛觉缺失区向上延至前 臂掌面和背面的内侧半。
在上臂前面痛觉缺失区在内侧
l/3上达腋窝水平,在背面则不到
内侧一半。上睑稍下垂,右侧特
别明显,瞳孔缩小也在右侧。双
侧腕关节屈伸肌有些力弱,前臂 肌有些萎缩。
病例4答案 诊断:脊髓空
洞症。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
疾病,主要病变为脊髓内空洞形成 和胶质增生。此患者脊髓空洞病变
发现:头、颈、两上肢和右腿无运动 障碍,左下肢完全瘫痪。左腿肌张 力减退,腱反射(膝和跟腱)消失。
三周后,左大腿能够屈收,
并能伸膝,但其他运动未见恢复。
一个月后,足肌、小腿肌及大腿
后面肌松弛,明显萎缩。无其他
任何感觉障碍。
病例3答案
诊断:急性 脊髓前角灰
质炎。
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是一种病毒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儿腰腿疼痛, 表明后根或脊髓内的后根纤维为炎症
传导路病例讨论
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男,24岁,背部被刺伤,立刻 跌倒,两下肢失去运动。数日右腿
稍能活动。又过一周后右下肢几乎
恢复了运动,但左下肢完全瘫痪。
检查发现:左下肢无随意运动,腱
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
右侧躯干胸骨剑突水平以下和
右下肢丧失痛和温度觉,但左侧痛、
温度觉完好。左侧躯干剑突以下和
左下肢触觉减弱,但右侧触觉未受
叉,也侵犯了漏斗和灰结节。
病例11
男,68岁,右手震颤己有半 年,睡熟时震颤即消失,最近逐
渐加重。自觉四肢肌有时不灵活。
检查时发现患者谈话时很少笑, 很少眨眼,发音低而无力。
行走时步态姿势还正常,只是右上
肢肘关节屈曲。坐下时,右手交替 收缩和放松,安静时加重。以右手
靠住病历, 震颤暂时停止,但将病
很快自中央管向周围发展,破坏了
脊髓丘脑束在白质前连合处的交叉
纤维,因此开始两上肢痛、温度觉
消失的区域是大致相似的。
但当空洞增大,侵犯了前角,
造成了带有肌萎缩的弛缓性麻痹。 从痛觉缺失的皮节区域看,病变应 主要在C8和Tl水平。从手的骨间肌 明显萎缩来看,也符合这个节段受
损伤。眼睑下垂和瞳孔缩小是
Horner综含征的主要表现,
瞳孔是诊断脊髓痨的一个重要体征,
表示病变侵犯了顶盖前区,但其机
制尚欠明了。
病例6
男,65岁,突然不省人事数小时, 意识恢复后,不能说话,右上、下肢
不能运动。数日后,舌仍活动不灵活,
但可以说话了。数周后,检查时发现: 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肱二头肌腱、 膝腱和跟腱反射亢进,
腹壁反射消失,Babinski征阳性,
无肌萎缩。吐舌时舌尖偏向左侧, 左侧舌肌明显萎缩。全身痛、温
度觉正常。身体右侧,除了面部,
振动觉和两点辨别性触觉完全消
失。
病例6
诊断:舌下神 经交叉性偏瘫。
舌萎缩,吐
表明左侧舌下神
舌时向左侧偏斜,
经受损伤。
右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是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结合舌下神经
损伤情况,推侧病灶应在锥体交叉
以上还是以下?病灶向锥体背侧侵
Romberg征阳性(令患者闭眼两
脚靠拢直立时,患者左右摇摆,几 乎跌倒,这是因为失去下肢本体感
觉)。两瞳孔大小不一,无瞳孔对光
反射,但调节聚臻时瞳孔收缩(这是
典型的Argyll-Robertson瞳孔,出现
于梅毒性脊髓病患者)。
无其它脑神经症状。肌力正
常,两下肢髌腱和跟腱反射消失。
两下肢位置觉和振动觉消失。两 上肢稍有缺陷。
唇、舌能够运动,但不能说出规则 的言语,问话时,只能回答简单的
几个字,如“是”或“不是”。
病例12 诊断:运动
性失语症。
患者右上肢痉挛性瘫痪,意味
着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右侧眼裂以
下面瘫和舌肌麻痹也支持上运动神
经元损伤,患者右上肢瘫痪而右下
肢完好,推侧病变可能在大脑皮质 吗?
这样定位与运动性失语症是相
符的,优势半球的Broca区在中央 前回的前下方。这是由于供应此区
大脑中动脉的分支血拴所致。患者
曾患有心内膜炎病史,故此栓子是
常见的。
病例12
女,20岁,18岁时曾患亚急性 细菌性心内膜炎,用大量青霉素
治疗了6周。8个月前,忽然晕倒,
神志不清约l小时。当意识恢复后,
仍神智模糊5-6天,不能说话。检
查发现:右上肢痉挛性瘫痪,
随意运动消失,无肌萎缩。右眼裂
以下面肌麻痹。吐舌时舌尖伸向右
侧,无萎缩。右下肢和左上、下肢
无改变。无视觉和躯体感觉障碍。
右侧眼裂以下面瘫。整个右半
身的各种感觉缺损程度不一,但位
置觉、振动觉和两点辨别性触觉全 部丧失。温度觉有些丧失,痛觉未 受影响。瞳孔对光反射正常,但患 者两眼视野右侧半缺损。
病例2答案:
诊断:内囊出 血。
患者右上、下肢痉挛性瘫
痪表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症状。
因舌麻痹而不萎缩,面下部亦
麻痹,表明皮质脊髓束和皮质
大的下段(L4-S2)。
病例4
女,35岁,近数月来身体虚 弱无力,先是右手,后是左手。
在感觉无力之前,右手有两次偶
然受伤。一次是自己用熨斗烫伤, 另一次是用刀子划伤,但两次部 无痛觉,二次相隔数周。
检查时发现患者双手掌骨明显
突出,表明手肌萎缩。患者均不能
作手指收展运动和拇指内收、对掌
运动。患者双手内侧至掌正中线处
可能什么神经核受到损伤?由于病
灶侵及了与小脑相联系的纤维,出
现共济失调。
病例8
女,50岁,几个月前额部严重 头痛,以后觉得右上肢力弱,右手
变得笨拙,右下肢也变得力弱了。
随着身体右侧力弱,说话也有困难, 视物时出现重影。检查时发现:左侧
瞳孔比右侧的大,向前平视时左眼
转向外下方。左眼瞳孔直接对光反
射和调节反应消失,左上睑下垂。 右上、下肢无随意运动,跟腱和髌
表明至少Tl的中间外侧核受损。因
T1-2侧角细胞发出的交感节前纤维
至颈上神经节中继,节后纤维至瞳
孔开大肌和上睑的平滑肌等,当Tl
侧角细胞受到损伤时,发生上睑下 垂和瞳孔缩小。
病例5
男,60岁,主诉近四年两下肢 锐痛。最近疼痛发作频繁,有时很
重,需要服止痛片。近一年来行走
困难。医生检查时发现:患者步态 不稳,两足过度叉开站立;
核束都受损伤。
位置、振动和辨别性触觉的存 在,要求后索至大脑皮质这条通路 必须完整,而痛觉可在背侧丘脑水
平感知。两视野右侧半缺陷要发生
在左侧视束以上受损。请考虑,只
有在何处损伤才会出现以上症状。
病例3
女孩,5岁,近两天腰痛,两腿 痛。突然发烧,39.5゜C。次日早晨
不能下床,左下肢不能活动。检查
重都比同龄者低下,营养不良,无 色素沉着和皮下肿物。外生殖器婴
儿型。视神经盘(乳头)稍微苍白,
完全双颞侧偏盲。颅侧位X线像表
示蝶鞍增大,鞍背有侵蚀。
病例10诊断:垂体瘤。 女孩的眼底视神经盘苍白(这是 因为视交叉部披压迫, 视神经萎缩 所致)、X线像骨质侵蚀以及双颞侧 偏盲,垂体可能有肿瘤发生。此患 者手术中发现一肿物,压迫了视交
历放在桌上后震颤又重新出现。患
者右肘、腕对被动运动肌张力增强。
浅、深感觉无异常,反射正常。
病例11诊断:
震颤麻痹。 震颤麻痹开始多先侵及手部, 患者右手震颤,面部表情呆板,不
常眨眼,在被动运动时显出肌张力
很高。这是震颤麻痹的早期。
病变主要在黑质。患者服用
左旋多巴后,症状有所缓解。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