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地理主体要素专题强化练二大气运动

合集下载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地理主体要素专题强化练二大气运动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地理主体要素专题强化练二大气运动

专题强化练(二) 大气运动一、选择题(2018·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冷湖”。

而在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

下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Ⅰ、Ⅱ为极端和平均最低气温)。

回答1~2题。

1.该山可能是()A.长白山B.太行山C.贺兰山D.武夷山2.属于该山地西北坡向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的曲线是()A.①B.② C.③D.④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以得出该山地山麓地带1月份平均气温在0 ℃以上,因此该山应位于亚热带,据此结合选项选D。

第2题,图中Ⅱ表示平均最低气温,结合上题,该山为武夷山,1月份山区西北坡属于阴坡,接受太阳辐射少,且受冷空气影响强烈,气温较低,据此图中的③符合要求,选C。

答案:1.D2.C (2018·甘肃张掖三诊)下图为北半球中纬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5 ℃等温线图,图中a、b等温线表示当地时间10点、16点气温分布状况,读图,回答3~4题。

3.导致该地当日25 ℃等温线不同时刻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坡向B.纬度C.海拔D.气压4.“山风是沿山坡吹向谷底的风,谷风正好相反”。

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图中甲乙两地比较,正确的说法是()A.甲乙两地当日最高温相同B.上午,甲地的谷风比乙弱C.下午,乙地山风比甲强D.甲地气温日较差可能比乙地小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在不同坡向不同时间气温分布状况不同,说明导致该地当日25 ℃等温线不同时刻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坡向。

故选A。

第4题,据题干知,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据等高线可知该山谷走向为南北走向,且甲位于山谷西坡,上午为阳坡,乙位于东坡,下午为阳坡。

甲地气温日较差可能比乙地小,D正确;其他选项无法判断。

故选D。

答案:3.A4.D (2018·广东深圳二调)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模块一自然地理系统专题二大气运动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模块一自然地理系统专题二大气运动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模块一自然地理系统专题二大气运动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高考真题集中研究——找规律]1.(2022·广东高考)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解析: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会喷发出大量的火山灰,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很强,即对太阳辐射具有很强的削弱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减弱。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会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故D项正确。

答案:D2.(2022·北京高考)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解析:臭氧层破坏会导致大气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①会减少;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减弱,②会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反射等削弱太阳辐射能力增加,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会减少;出现雾霾天气,会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④在夜间会增加。

答案:B [源自第2题]下列说法正确的A.④一天中最强时,发生在阴天的夜晚B.热带雨林遭受破坏后,会导致①大量增加C.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②D.地面积雪会导致③增加()解析:一天中④最强的时间发生在大气温度最高时,即下午2时左右,故A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后,大气中CO2将增多,会导致②增加,CO2对太阳辐射吸收非常少,故B错;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故C对;地面积雪,地面反射率增加,会导致③减少。

答案:C (2022·全国卷Ⅱ)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读图,回答下题。

3.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C.地形B.海陆分布D.大气环流()解析:由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为台湾岛;该岛的中东部地区有高大的台湾山脉,因此其中东部地区的年均温较低,这说明该地区年均温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2大气运动 含答案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2大气运动 含答案

专题训练(二)大气运动一、练基础小题——提速度(2018届高三·池州联考)“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珠穆朗玛峰7 500 m以下被冰雪覆盖,7 500 m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

读“旗云”示意图,完成1~3题。

1.“旗云”多在( )A.阴雨天出现 B.日出前后出现DC.晴朗白天出现.晴朗夜间出现2.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 )A.山谷风 B.华北季风D .盛行西风 C.湖陆风3.据图可知,“旗云”飘动的位置( )A.越向上掀,高空风越大 B.越向下倾,高空风越小D.下倾,不易登山C.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解析:1.C 2.D 3.D 第1题,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成的水滴、冰晶等或者它们聚集在微尘周围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可见物。

在天气晴朗时,受太阳光照,坡面升温较快,气流沿碎石坡面对流上升,在快到达峰顶时,凝结成云。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云高出山顶时受到高空西风的影响,形成旗云。

综合这些再看题目选项,只有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出来之后碎石才会受到太阳辐射升温,夜晚,阴雨天,日出前后或没有太阳照射,或温度低,没有气流上升,不能形成旗云。

所以本题选C。

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以看出,旗云的成因与热力环流的热力性质有关,这与山谷风、湖陆风、华北季风的形成都类似,盛行西风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个高低气压不同而形成的风带,而两个气压带的形成皆是由动力因素而导致的,所以其成因和旗云差异最大。

所以本题选D。

第3题,分析示意图中山坡两侧的气流运动箭头指向,可以推测出旗云若上掀,则说明气流上升对流运动强,高空的风对其影响小,也就是高空风小,风力条件有利于登山;若其下倾,则说明对流运动弱,高空中的风大,这时候影响登山;旗云飘动的位置跟高空中的风力、风向有关,与太阳辐射没有关系。

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2大气运动

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2大气运动

第一部分专题二基础练(2022·广东新高考)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

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

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 C )①对流雨多发②谷风环流较强③植被蒸腾较弱④地面蒸发旺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B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B.南下冷空气更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解析】第1题,汞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

午后气温最高,蒸发最强;山顶与山谷温差大,同水平高度气压差异大,谷风最强,将山谷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含有汞的废气带到山顶,大气汞含量最大。

②④正确,选C。

第2题,土壤汞排放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A错误;秋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变化幅度增大,导致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加工过程中汞的蒸发变化幅度大,B正确;南岭在春季准静止锋更加强盛,C错误;植被的覆盖度与汞含量变幅大没有多大关系,D错误。

选B。

(2022·天津和平一模)专家统计了1991年至2020年间的气象数据,发现我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地区在4月份昼夜温差达到一年中最大,17个省会级城市4月份昼夜温差超10 ℃。

下图为4月份昼夜温差超过10 ℃的前10个城市及其温差统计图。

完成3~4题。

城市西宁太原银川呼和浩特兰州拉萨沈阳昆明哈尔滨北京温差℃15.2 14.7 14.2 14.1 13.6 13.4 12.8 12.3 12.1 12.0A.频受寒冷空气侵袭B.冷暖气团在此交绥C.以晴朗天气为主D.大气逆温范围广4.该月份气温日较差大于13 ℃的城市,大多位于我国( D )A.湿润区B.半湿润区C.干旱区D.半干旱区【解析】第3题,表中城市多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如西宁、昆明、拉萨等)、地理位置偏内陆(如银川、呼和浩特、兰州等)和偏北方地区,4月降水少,以晴朗天气为主,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快,昼夜温差大,C正确。

2019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 专题2 第1讲 对点 Word版含答案

2019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 专题2 第1讲 对点 Word版含答案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读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图。

回答1~2题。

1.H的数值应为( B )A.40 B.60C.125 D.1342.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不会影响( A )A.A的数值B.B的数值C.I的数值D.G的数值解析:第1题,H的数值应该是大气支出中指向大气的部分。

数值上等于大气的热量收入与热量支出之差。

大气的热量收入为19+23+10+114=166,所以H=166-106=60,故选B。

第2题,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会使大气中的各种数值发生变化,但不会影响太阳辐射。

(2018·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2019年某月新加坡惨遭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新加坡雾霾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C )A.该雾霾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B.该雾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C.该雾霾现象持续发生时,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正忙于剪羊毛D.该雾霾现象的产生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4.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B.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C.爪哇岛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D.除东、西两端外,马六甲海峡内流向西北的海水流速冬季较大、夏季较小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烟雾飘移方向为东北,说明此时吹西南风。

由于烟雾浓度的范围比较大,新加坡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加上风向的影响,所以产生的原因不是当地人口密集,生产活动排放大量烟尘,A错;根据烟雾飘移的方向,该雾霾应该来自苏门答腊岛,B错;该地吹西南风时,气压带风带往北移动,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正忙着剪羊毛,C对;该地雾霾现象的产生,主要是从西南方向吹过来的,D错。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二大气运动__风课件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二大气运动__风课件

专题二 大气运动——风
来自西伯利亚地区,所以对贵州省霜冻日数变化影响显著的关键地区是西伯 利亚,C正确;青藏高原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相比于西伯利亚而言,青 藏高原冷空气对贵州省影响相对较小,排除A;孟加拉湾会向贵州省输送一定 量暖湿空气(夏季风),对贵州省霜冻日数变化影响不大(影响霜冻的主要为冬 季风),B错误;与安第斯山脉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答案:4.D 5.B 6.C
专题二 大气运动——风
考点2 热力环流、大气环流、季风环流——风雨兴焉 考向1 热力环流
南风热岛,是指在偏南风的吹拂之下,当夜间周边地区处于普遍降温的 大背景下,该地区恒定在较高温度或者存在夜间温度逆升的现象,与周边地 区相比形成闭合的高温中心,这种现象就是“南风热岛”。下图为地处山东 丘陵北麓城市济南某日发生典型“南风热岛”的温度曲线变化图。
A.青藏高原
B.孟加拉湾
C.西伯利亚
D.安第斯山脉
专题二 大气运动——风
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贵州省西部地区霜冻日数最多,结合中国 地形可知,贵州省西部地势高,气温低,易受霜冻影响,影响贵州霜冻日数 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条件,D正确;如果受纬度因素影响,贵州省霜冻日数 分布应该整体呈现南部地区数值小,北部地区数值大的特点,与图示信息不 符。A错误;如果受距海远近的影响,贵州省霜冻日数整体应呈现自东向西增 加的特点,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贵州省东部有少部分地区霜冻日数相对较多, 说明不是受距海远近的影响,B错误;与水源数量关系不大,排除C。故选D。 第5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初次结霜的时间向后推迟,春季出现的 最后一次结霜的时间提前,即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前,故选B。第6题,产 生霜冻的关键在于冷空气入侵的强度和时间,对于贵州省而言,冷空气主要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一 地理主体要素 第2讲 大气运动课堂即时巩固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一 地理主体要素 第2讲 大气运动课堂即时巩固

第2讲大气运动(2018·安徽淮北一模)霜柱,是指寒冷的冬夜,在裸露的松散土地上,形成的一种呈束丝状的冰晶,其顶端常覆有少量泥土(如图),该现象多见于我国南方地区。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霜柱”的水汽的直接来源最可能是( )A.雨水B.土壤水C.大气水D.生物水2.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霜柱”现象较为少见的原因有( )①夜晚气温较高,水汽无法凝结②夜晚地面温度低,表土易冻结③降水较少,土壤水分含量较低④空气湿度较小,缺少水汽供应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霜是固态,是由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在寒冷的冬夜,当气温低于零度,风速较小时,会使温暖的土壤缝隙,向上蒸发水汽产生凇结,常常可以看到生长出千姿百态的地冰花,有时连成一片,宛似雪地金针菇,由此看来,形成“霜柱”的水汽的直接来源最可能是土壤水,B正确。

第2题,0 ℃以下时,土壤缝隙中,向上蒸发的水汽会凝结成地冰花,随着水汽的不断蒸发,地冰花也不断向上生长,就像从地里长出来一样。

霜柱要形成,除了气温要达到冰点外,还需要是在低洼、潮湿而松软的地面。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夜晚地面温度低,表土易冻结,不利于水汽的蒸发;同时,由于北方地区降水较少,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可蒸发水量较小,因此②③正确。

故答案选B项。

答案:1.B 2.B“副热带高气压”是影响台风及热带气旋路径的重要因素。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时天气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此时,我国东沙群岛附近海面主导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4.图示“副高”高压脊内部所控制的海域( )A.风大浪高B.持续暴雨C.电闪雷鸣D.晴朗少云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此时,我国东沙群岛位于台风的北侧,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向右偏,附近海面主导风向是东北风,选择A。

第4题,高压气流以下沉为主,难以成云致雨,图示“副高”高压脊内部所控制的海域晴朗少云,D对;高压控制风力较小,ABC错误。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二大气运动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二大气运动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二大气运动深化练时间:45分钟分数:90分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相符标题要求的。

) [2019·北京丰台区二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

下图为大气受热历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数树深红出浅黄”的时节,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我国江南地区草长莺飞C.“雪龙号”科考船前往南极查看D.美国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品级高2.“夜来霜”的形成原因是()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2019·北京海淀区查漏补缺]读图,回答3~4题。

3.要是图中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正确的叙述为()A.丙为极地高气压带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C.在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下会形成地中海气候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4.要是此图表示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丁两地中,丁地是陆地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C.该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①气候温暖湿润[2019·北京卷]下图为北半球某日2时海平面气压漫衍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5~6题。

5.据图推测,()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气候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安定洋洋面生成台风6.依据气压漫衍,该日最靠近()A.冬至B.小满C.夏至D.立秋[2019·江苏苏锡常镇四市模拟]下图为某地某一时刻气压场漫衍与气候系统剖面图(仅思虑大气状况)。

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示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暖气团在此气候系统形成历程中占主导B.①处的气压高于②处C.此时③处多阴雨气候D.④处此时吹偏北风8.控制以下气候现象的气候系统与上图可能相似的是() A.春季华北的沙尘暴气候B.夏季浙江的台风C.我国北方地区秋高气爽的气候D.长江中下游的梅雨气候[2019·泄露天机押题卷]一般环境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布局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变态现象,景象学上称之为“逆温”。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一篇专题重难突破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课件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一篇专题重难突破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课件

)
解析: 第(2)题 , 材料提示有山谷风叠加 , 根据图可以发现北侧存在山谷风 , 白天以 谷风为主 , 与湖风方向一致 ,D正确。本题容易错选 A, 气温差异较大并不能证明该 地水平气压差异就很大 , 不能成为其风速大的理由 ,排除A; 白天应该以谷风为主 , 排除B;材料无法判断南北侧植被是否茂盛,排除C。
பைடு நூலகம்
4.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常见形式 海陆风
影响 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 , 使谷底和 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 大气污染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 , 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山谷风
城市风
考向透析
1.图解大气受热原理
2.大气热力作用的原因应用 (1)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
(2)“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离地面越远,得到的地面辐射 越少。 (3)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气温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 保温作用强。 (4)烟雾防冻:增强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5)果园铺沙石: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 3.抓住热力环流的四个关键点
(2)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思路点拨 : 第 (2) 题 , 由图可知 , 图中给出的是平均气温 , 无法判断最低气温高于 16℃; 丰雪年与枯雪年气温相差 1℃左右 ,所以气温日变化相差不大 ;丰雪年膜内平 均温度变幅较小 ,而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变幅较大 ,所以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 况差异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枯雪年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但是丰 雪年膜内温度日变化变幅较小,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 答案:(2)C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xx长宁、嘉定模拟)如图表示热力环流中某区域近地面气压中心及风向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常形成梅雨天气B.位于南半球,盛行下沉气流C.位于北半球,常形成阴雨天气D.位于南半球,常形成晴朗天气2.当该天气系统由东向西靠近上海时,上海吹(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解析:1.C 2.B 第1题,由图示知,风向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发生偏转并向中心运动,说明为北半球低压,在中心气流控制下可能形成阴雨天气。

第2题,该天气系统西部吹西北风,所以当该天气系统由东向西靠近上海时,上海吹西北风。

(xx甘肃二诊)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回答3~4 题:3.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期D.北印度洋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顺风顺水4.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解析:3.A 4.B 第3题,据图分析,图中甲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该气压带位于30°N~40°N,表示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巴西高原为冬季,草木枯黄;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密西西比河进入丰水期;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逆风逆水。

第4题,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图中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丁为信风带;受西风带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图中乙风带为西风带;丙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其影响下的地区温和多雨;南亚地区受季风环流影响,不受丁风带(信风带)影响。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二大气运动__风(含答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二大气运动__风(含答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二) 大气运动——风(2022·福建模拟预测)在坡度较大的冰面上,冰面辐射冷却引起斜坡高处近表层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加,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向下流动从而形成下降风。

我国中山站坐落在南极洲拉斯曼丘陵上,常年盛行下降风。

下图为某年1月18-19日中山站风向玫瑰图(图中0°表示正北)。

读图,完成1~2题。

1.中山站下降风最可能出现在( )A.晴朗的夜晚B.阴天的夜晚C.晴朗的白天D.阴天的白天2.推测中山站附近冰盖斜坡坡面朝向(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解析:第1题,阅读图文材料可知,冰面辐射冷却引起斜坡高处近表层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加,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坡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下降风。

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大,地面降温剧烈,斜坡高处近地表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大,形成下降风,故A正确;阴天的夜晚,云层较厚,冰面辐射弱,大气逆辐射强,因此降温较弱,故B错误;晴朗的白天和阴天的白天,地势较高的位置,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不易形成下降风,故C、D错误。

选A。

第2题,根据材料和图中信息可知,下降风受重力作用应沿斜坡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但同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会沿坡面斜吹,即风向不与等高线垂直。

结合图中最大风频为偏正东风,再结合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判断气压梯度力应自东南指向西北,气压梯度力与等高线走向垂直,即斜坡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坡面朝向西北,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1.A 2.C[点睛] 风向的判断方法: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然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在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

(2022·黑龙江大庆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陕西省北部某风电场2016-2018年夏季不同高度平均风速日变化统计图,风速的垂直分布会影响风电功率输出。

据此完成3~4题。

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专题复习 课件 专题二 大气运动

高考地理(统考版)二轮专题复习 课件  专题二 大气运动
甲和测站乙测量时间相同,则推测最合理的是( ) ①测站甲西侧有较大面积湖泊 ②测站乙西侧有较大规模城市 ③测站甲附近植被更低矮稀疏 ④测站乙附近地形更平坦开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测站乙 X
西北风,2.5米/秒
测站丙 北京时间13:30
东南风,4.9米/秒
1.符合测站乙情况的是( )
①盛行海风
②盛行陆风
③时间可能是5:30 ④时间可能是12:30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此处位于浙江,冬季多为西北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由表可知, 测站乙吹西北风,陆地吹向海洋,符合夜晚陆风。
760 1 440
>640 >700
4
19
4.与西坡相比,东坡逆温岀现频率明显偏低,主要取决于( ) ①盛行风向 ②太阳方位 ③植被条件 ④白昼时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山地位于云南西部高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西 南季风的迎风坡,带来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使其西坡地区容易形成逆温层;西部 为下午太阳方位,日落时气温逐渐下降,山坡处容易形成逆温层;东西两坡植被 条件差异较小,白昼时间差异也较小。
因素和特征的差异。
3.地理实践力:以等压线分布图或生活实例为背景,
探究相关天气现象的成因及影响。
(三)关键能力
结合图像资料,培养考生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 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1.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应用。
2.热力环流。
(四)必备知识
3.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4.气候的影响因素及不同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特
答案:C
解析:四地中,丙的气压值最低,从选项来看,位于青藏高原的拉萨海拔最高, 气压值最低,排除A、D选项;1月,甲气压值大于乙,乙气压值大于丁,从选项 来看位于西北的乌鲁木齐纬度最高,距离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近,其气压值应 该最大,故甲应为乌鲁木齐,C正确,B错误。故选C。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考点过关练二大气运动(含答案)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考点过关练二大气运动(含答案)

选择题考点过关练(二)大气运动A级——基础提速练(2018·成都诊断性检测)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

如图为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的曲线是( )A.曲线①B.曲线②C.曲线③ D.曲线④2.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与全球年变化规律差异最大的城市是( )A.城市① B.城市②C.城市③ D.城市④3.城市③ 7、8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高度大B.受高压控制,晴天多C.纬度高,日照时间长D.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解析:1.D 2.A 3.B 第1题,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相比,成都位于四川盆地降水多,阴天多,海拔低,太阳辐射强度小,选择D。

第2题,从全球来看,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的季节太阳辐射强度大,正午太阳高度角小的季节太阳辐射强度小;从图中的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城市①春季太阳辐射强度大,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小,与全球年变化规律差异最大,选择A。

第3题,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高原的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为全国最高,属世界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之一;四川盆地、两湖地区、秦巴山地是太阳能资源低值区;我国东部、南部及东北为资源中等区。

再结合雨带的推移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可知曲线①是北京,曲线②是昆明,曲线③是上海,曲线④是成都,上海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度大,选择B。

(2018·郑州质检)读2018年12月6日14时我国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4~6题。

4.此时,下列城市中吹偏南风的是( )A.兰州B.郑州C.成都D.广州5.形成甲天气系统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D.植被覆盖率6.受甲天气系统影响,贵阳比昆明( )A.气压低B.气温低C.降水少D.云量少解析:4.C 5.C 6.B 第4题,根据等压线气压值递变规律判断,兰州、广州南侧的气压均低于北侧,两城市均吹偏北风;郑州位于反气旋东南部,吹偏北风;成都东侧气压高于西侧,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因此成都吹偏南风。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命题点四气候教师用书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命题点四气候教师用书

命题点四气候真题再研· 明技法典例4 (2022·广东高考)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

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A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A.①③④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②④⑤(2)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 C )A.寒流的范围更广B.离岸流规模更大C.暖流的势力更强D.沿岸上升流更盛【命题解读】该题组围绕北半球中高纬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为情境材料,考查信息获取与解读,知识迁移与逻辑推理能力,体现了高考考查的基础性和应用性。

【思维点拨】核心知识· 精归纳1.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特点来判定气候类型。

例如,终年温和湿润、温差小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全年炎热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特征;稀树草原景观反映热带草原气候;常绿硬叶林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的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2.气候特征描述技巧分析气候特征的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如下表所示。

气候要素描述方法常用词举例气候类型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描述该地气候类型多样或单一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气温冬夏气温高低、气温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降水冬夏降水量多少、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多或少、干或湿3.局部地区河谷干热的分析思路(1)干①降水少→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强化练(二) 大气运动一、选择题(2018·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冷湖”。

而在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

下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Ⅰ、Ⅱ为极端和平均最低气温)。

回答1~2题。

1.该山可能是( )A.长白山B.太行山C.贺兰山D.武夷山2.属于该山地西北坡向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的曲线是( )A.①B.② C.③D.④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以得出该山地山麓地带1月份平均气温在0 ℃以上,因此该山应位于亚热带,据此结合选项选D。

第2题,图中Ⅱ表示平均最低气温,结合上题,该山为武夷山,1月份山区西北坡属于阴坡,接受太阳辐射少,且受冷空气影响强烈,气温较低,据此图中的③符合要求,选C。

答案:1.D 2.C(2018·甘肃张掖三诊)下图为北半球中纬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5 ℃等温线图,图中a、b等温线表示当地时间10点、16点气温分布状况,读图,回答3~4题。

3.导致该地当日25 ℃等温线不同时刻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坡向B.纬度C.海拔D.气压4.“山风是沿山坡吹向谷底的风,谷风正好相反”。

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图中甲乙两地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A.甲乙两地当日最高温相同B.上午,甲地的谷风比乙弱C.下午,乙地山风比甲强D.甲地气温日较差可能比乙地小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在不同坡向不同时间气温分布状况不同,说明导致该地当日25 ℃等温线不同时刻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坡向。

故选A。

第4题,据题干知,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据等高线可知该山谷走向为南北走向,且甲位于山谷西坡,上午为阳坡,乙位于东坡,下午为阳坡。

甲地气温日较差可能比乙地小,D正确;其他选项无法判断。

故选D。

答案:3.A 4.D(2018·广东深圳二调)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

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

据此完成5~7题。

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A.极地东风减弱B.中纬西风减弱C.低纬信风减弱D.副热带高压减弱6.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 )A.夏季、变冷B.夏季、变暖C.冬季、变冷D.冬季、变暖7.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解析:第5题,由于全球变暖,使得两极地区与中纬度地区热量交换活动减弱,相应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弱,极地东风风力减弱,从而导致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

故答案选A。

第6题,由材料可知,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使得大气保温作用更加明显。

夏季由于太阳辐射量大,高空云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使得空气温度上升,空气对流活动更加强烈,高空云升高较明显。

故答案选B。

第7题,由材料可知,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使得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中纬度地区由于低空云数量减少,对太阳辐射量的削弱作用减弱,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增加;同时中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于高纬度地区,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故答案选C。

答案:5.A 6.B 7.C(2018·全国卷Ⅱ)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8~9题。

8.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

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9.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A.生物类型多样B.对全球变暖敏感C.大气质量优良D.人类活动影响少解析:第8题,恩克斯堡岛位于纬度70°S和80°S之间,属于极低东风带,其具体风向为东南风,五星红旗应飘向西北方向。

故D项正确,A、B、C错误。

第9题,根据材料所述,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冰盖和冰被、陆缘冰、海冰的理想场所,这些地理事物受全球变暖影响明显。

所以,该区域的优势是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故B项正确。

南极地区,气候严寒,不适合生物生存,生物种类较少,A项错误;整个南极地区人口都比较少、大气质量都比较好,所以人类活动影响小和大气质量优良不是恩克斯堡岛的独特优势,C、D项错误。

答案:8.D 9.B(2018·江苏卷)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如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11.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月~5月B.5月~9月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解析:第10题,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

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

第11题,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答案:10.C 11.B二、非选择题12.(2018·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

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解析:(1)读等压线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可知图的左上角有个不完整的等压线部分,其数据由外而内增大,则为高压;图中间有个由外而内等压值减小的部分,则为低压。

高压位于低压西北方。

(2)根据图中锋面的排列推测锋面数量为3个;图中左、右的冷锋和暖锋是因气旋中气流水平辐合,导致冷锋气流相遇而成,北边的冷锋是西北侧的高压(反气旋)气流顺时针水平辐散而形成。

(3)从图中看,P点位于暖锋锋前,西北方较远处又有冷锋锋面,因此其分别受暖锋过境、暖空气控制、冷锋过境、冷空气控制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答出其相应的天气状况(阴、晴、雨、雪等)和气温变化即可。

(4)该区域处于中低纬亚欧大陆东岸,春季时南北温差较大,产生较大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运动快,致使该天气系统活跃。

答案:(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

(2)3个。

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

(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低。

(4)中低纬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温,)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13.(2018·重庆三诊)下图为南亚地区地形分布图,根据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图中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并解释图中印度半岛中部草原区的形成原因。

(2)与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南亚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比较气候图,指出南亚热带季风大陆性的主要表现。

(3)水稻生长对天气变化较为敏感。

印度水稻生产很不稳定,一个重要原因是水稻主产区经常受到异常天气的影响。

运用所学西南季风知识,分析印度水稻主产区在6~8月水稻生长的关键阶段经常出现异常天气的原因。

解析:第(1)题,夏季,南亚大陆增温形成低气压,吸引气流辐合。

夏季赤道低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

二者共同影响,形成西南季风。

印度半岛中部草原带的东西两侧有南北向山地,阻挡海洋气流进入,降水少。

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

纬度较低,蒸发强。

导致该区域水分条件较差,只能适宜高草生长,形成草原带。

第(2)题,读图,与东南亚相比,南亚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表现是有突出的热季,3~5月,气温年较差较大。

雨季持续时间短,比中南半岛迟一个月,旱季长。

降水集中程度高,降雨变化率大,雨量变化幅度大。

第(3)题,原因:印度水稻种植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一般6~9月进入雨季,给农作物生长带来有利的水分条件。

但西南季风的强度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多。

风力过强的年份,水稻种植区降水量过多,会出现涝灾。

季风势力偏弱的年份,降水量过少,会出现旱灾,从而影响水稻生产。

答案:(1)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夏季,南亚大陆增温形成低气压,引起西南气流;又因赤道低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二者共同影响,形成西南季风。

草原区的形成原因:草原带的东西两侧有南北向山地,阻挡海洋气流;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蒸发强,水分条件只能满足高草生长。

(2)表现:①有突出的热季(3~5月);②雨季短,旱季长(雨季比中南半岛迟一个月)或降水集中程度高;降雨变率大(雨量变化幅度大)。

(3)原因:印度水稻种植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一般6~9月进入雨季,给农作物生长带来有利的水分条件;但西南季风通常不稳定,风力过强的年份,水稻种植区降水量过多,会出现涝灾,季风势力偏弱的年份,降水量过少,会出现旱灾,从而影响水稻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