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题11种方法
小学数学有效的考试答题技巧大全
小学数学有效的考试答题技巧大全小升初,不光是学习分数漂亮,答题技巧也是需要的,巧妙的答题技巧可以使考试效率大大的提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有效的考试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学数学各类题的答题技巧一、选择题的解法:选择题得分关键是考生能否精确、迅速地解答。
数学选择题的求解有两种思路: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题干和选择的分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的分支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由于答案在四个中找一个,随机分一定要拿到。
选择题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小题尽量不要大做"。
二、填空题的解法:填空题答案有着简短、明确、具体的要求,解题基本原则是小题大做别马虎,特别是解的个数和形式是否满足题意,有没有漏解和不满足题目要求的解要认真区别对待。
数学填空题的分值增加许多,其得分情况对考试成绩大有影响,所以答题时要给予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填空的解法主要有:直接求解法、特例求解法、数形结合法,解题时灵活应用。
三、解答题的解法:解答题得分的关键是考生能否对所答题目的每个问题有所取舍,一般来说在解答题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数学难题(通常在每题的后半部分和最后一、两题中),如果不能判别出什么是自己能做的题,而在不会做的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得分肯定不会高。
解答题解题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各式各样的题型有各自不同的书写要求,答题的形式对了基本分也就得到了。
审题清晰,题读懂了解题才能得到分,要快速在短时间内审清题意,知道题目表达的意思,题目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关键的字词是什么,特殊的情形有没有,不能一知半解,做了一半才发现漏了条件推翻重来,费了精力影响情绪。
附加题一般有2至3问,第一问,其实不难,你要有信心做出来,一般也就是个简单的理论的'应用,不会刁难你,所以,你要作出来。
如果有第三问,那么第二问多半是中继作用,就是利用第一问的结论,然后第三问有要用到它自己。
这一问,比较难一点,但是,如果你时间允许,还是可以做出来的。
解析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解析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数学应用题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旨在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
然而,对许多小学生来说,解决这些题目可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分享一些解决小学生数学应用题的方法与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领域。
一、读懂题目读懂题目是解决数学应用题的第一步。
小学生应该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和给定的条件。
在读题时,可以用手指指导读,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个关键词上,确保理解问题的核心。
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画图或标注的方式来帮助理解。
画图能够将抽象的问题具象化,更加直观地反映问题的本质。
标注可以帮助辨识出给定的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减少混淆。
二、分析问题分析是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阶段,小学生应该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并识别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关键点。
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解题的框架和思路。
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是查找关键信息。
在题目中,常常会给出一些关键的数据或条件,小学生需要识别出这些信息,并确定它们对解题的影响。
他们还应该考虑问题的背景和实际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
三、选择解题方法正确选择解题方法也是解决数学应用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学生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和给定的条件来选择适当的解题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1. 图表法:适用于问题涉及数量关系,可以通过制表或者图表的方式来清晰地展示数据。
2. 反证法:适用于需要证明某个结论的问题,可以通过假设反面情况,然后证明矛盾来推导正确结论。
3. 反推法:适用于需要逆向思维的问题,可以从问题的结果出发,逆向推导每个步骤。
4. 模式识别法:适用于一些重复性的问题,可以通过发现并利用问题中的模式来解决。
四、解题步骤和技巧小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技巧,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1. 进行思维导图:将问题的要素和条件用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帮助理清思路。
2. 制定计划:明确解题的步骤和方法,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走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13种类型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13种类型解题方法
以下是小学数学应用题13种类型解题方法:
1. 对等关系类型:确定两个物品或人物之间的对等关系,例如“如果一个苹果的重量是1斤,那么两个苹果的重量是多少?”
2. 比例关系类型:确定两个或多个物品或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一个篮球场长50米,那么120米长的篮球场需要多大?”
3. 增减关系类型:确定两个物品或人物之间的增减关系,例如“小明有30元钱,买了一杯奶茶,还剩多少钱?”
4. 总量平均数类型:确定总量和平均数之间的关系,例如“班里有30个同学,平均每人有8本书,那么班里一共有多少本书?”
5. 比价关系类型:确定两个物品或服务之间的价值比较,例如“一瓶可乐比一瓶雪碧贵3元,一瓶雪碧多少钱?”
6. 时间关系类型:确定时间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8点钟开始读书,读完4个小时,那么读书到几点钟?”
7. 容量类型:确定两个容器之间的关系,例如“一杯水有200ml,那么3杯水有多少毫升?”
8. 多项式类型:确定多项式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5x+2=17,那么x=多少?”
9. 周长关系类型:确定周长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8c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10. 面积类型:确定两个或多个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cm,宽是6cm,它的面积是多少?”
11. 相似关系类型:确定两个或多个图形之间的相似关系,例如“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是5cm,那么另一个三角形的底是多少?”12. 倍数类型:确定两个物品或人物之间的倍数关系,例如“5个苹果的价格是25元,那么一个苹果的价格是多少?”
13. 百分比类型:确定一个数值的百分比,例如“如果一个物品原价是120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多少?”。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与方法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与方法小学数学是培养孩子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学习数学,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力。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小学数学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数学题目。
一、整体把握、透彻理解在解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题目的条件和要求,对题目进行透彻的理解。
要仔细阅读题目,分析题目的关键词,确定解题方向。
如果题目比较长,可以逐句理解,将题目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这样更有助于理解题意。
二、建立数学模型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要建立数学模型,将题目中的情境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可以使用代数符号、图形或其他数学工具来描述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有利于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并且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解题。
三、思维转化在解题过程中,有时候题目的表达方式会比较复杂,这时可以通过思维转化来简化问题。
例如,将一些复杂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求比例或比较大小的问题,或者将一些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方程求解的问题等。
四、合理利用已知条件在解题时,要合理利用已知条件,从中寻找有用的信息。
要学会从可利用的条件中提取关键信息,决定使用哪些数学方法和技巧。
有时候,看似复杂的问题,只需要找到其中一个或几个关键条件,就能够迅速解决。
五、多种解题方法的灵活运用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题方法,孩子要学会多种解题方法的灵活运用。
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使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
这样能够培养孩子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六、实际运用和解决问题数学是一个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在解题时,要善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七、反复训练,多思考总结数学是一个需要不断训练和思考的学科,孩子要进行反复练习,并且在每次练习后进行思考总结。
对于自己解题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要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并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总之,小学数学解题中,整体把握、透彻理解、建立数学模型、思维转化、合理利用已知条件、多种解题方法的灵活运用、实际运用和解决问题以及反复训练和多思考总结等方法和技巧,会帮助孩子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小学应用题解题技巧11则 8 类比思路
【类比思路】
类比就是从一个问题想到了相似的另一个问题。
例如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想到梯形面积公式,从矩形面积公式想到长方体体积公式等等;类比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解题的一种重要思路。
例1 有一个挂钟,每小时敲一次钟,几点钟就敲几下,钟敲6下,5秒钟敲完;钟敲12下,几秒敲完?
分析(用类比思路探讨):
有人会盲目地由倍数关系下结沦,误认为10秒钟敲完,那就完全错了。
其实此题只要运用类比思路,与植树问题联系起来想一想就通了:一条线路植树分成几段(株距),如果不包括两个端点,共需植(n-1)棵树,如果包括两个端点,共需植树(n+1)棵,把钟点指数看作是一棵棵的树,把敲的时间看作棵距,此题就迎刃而解了。
例2 从时针指向4点开始,再经过多少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钟重合。
分析(用类比思路讨论):
本题可以与行程问题进行类比。
如图2.11,如果用时针1小时所走的一格作为路程单位,那么本题可以重新叙述为:已知分针与时针相距4格,分
如果分针与时针同时同向出发,问:分针过多少分钟可追上时针?这样就与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相似了。
4为距离差,速度差为,重合的时间,就是追上的时间。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数学11种解题技巧
精心整理小学五年级数学11种解题技巧1、对照法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
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2、公式法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
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
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3:计算59×37+12×59+5959×37+12×59+59(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
(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
(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
(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
(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十分位的数了()棵树没有种?找解决思路(方法):每人多种7-5=2(棵),那么,全班就多种了75+15=90(棵),全班人数为90÷2=45(人)。
4、分类法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叫做分类法。
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
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
分类即要注意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要做到大类之中的各小类不重复、不遗漏、不交叉。
例6: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可分成几类?法也叫逆推法。
常用“枝形图”进行图解思路。
例7:玩具厂计划每天生产200件玩具,已经生产了6天,共生产1260件。
问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思路:要求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必须知道: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和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
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已知,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题中没有告诉,还得求出来。
小学数学的巧妙技巧简化解题步骤的方法
小学数学的巧妙技巧简化解题步骤的方法小学数学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
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解题步骤可能会显得复杂而抽象,导致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抵触情绪。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技巧和简化解题步骤的方法,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巧妙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技巧,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解题步骤,提高解题效率。
一、找到问题的关键信息在解决小学数学问题时,首先要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解题的方向,并缩小问题的范围。
在阅读题目时,可以划出重要的条件和关键词,然后思考如何运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
有了关键信息作为指导,学生就能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避免陷入无谓的思考。
二、利用图形和图表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图形和图表是非常有帮助的工具。
通过画图,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图像,更容易理解和解决。
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可以通过画图形将问题可视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计算。
对于一些数量关系问题,可以绘制表格或图表来整理数据,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观察规律和趋势。
三、运用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解决数学问题时必不可少的技巧。
通过合理的逻辑推理,学生可以更快地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和解题思路。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尝试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例如,在解决代数方程时,可以通过代入法或逆推法来逐步确定未知数的值。
逻辑推理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地运用已知条件,准确地解答问题。
四、寻找规律和模式在小学数学中,很多问题都存在一定的规律和模式。
学生可以尝试观察并寻找这些规律,从而简化解题步骤。
通过寻找规律,可以快速推断出未知数的值或者推导出一般解法。
例如,在解决数列问题时,可以通过观察数列中的数值变化规律,推断出下一个数值,从而简化解题过程。
寻找规律和模式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归纳能力的有效方法。
五、灵活运用算术计算技巧在小学数学中,运算技巧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对于一些常见的运算问题,学生可以运用巧妙的技巧简化解题步骤。
深入理解小学数学减法问题的高级解题方法
深入理解小学数学减法问题的高级解题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减法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运算符号。
它不仅是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的重要一环。
虽然减法在小学阶段是相对简单的运算,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学生对于一些高级的减法问题仍然感到困惑。
本文将介绍一些深入理解小学数学减法问题的高级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减法运算。
1. 分解法分解法是一种高级的解题思路,通过将一个大的减法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减法问题来求解。
这种方法在解决大数相减时特别有效。
例如,计算1234减去567,我们可以先将567分解为500和67,然后分别减去这两个数,最后将结果相加即可:1234 - 500 = 734,然后再减去67,得到最终结果:734 - 67 = 667。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一个复杂的减法问题简化成多个简单的计算步骤,更加容易理解和计算。
2. 扩展法扩展法是另一种高级的解题思路,通过扩展减法式子中的数字,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更容易计算的形式。
例如,计算42减去17,我们可以扩展数字17,将其扩展为20减去3,然后再减去42:20 - 3 - 42 = 20 - 42 + 3 = -22 + 3 = -19。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能力和理解程度,灵活地调整问题的形式,使得计算更加简单和清晰。
3. 进位借位法进位借位法是解决减法问题中进位和借位的高级解题方法。
当减法式子中有进位或借位时,很多学生容易出错或感到困惑。
借助进位借位法,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并正确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931减去476,在个位上需要借位,十位上需要进位。
我们可以先借位,将个位的3借为2,然后再进行减法计算:9 - 4 = 5,百位上无需借进位,直接减法计算:9 - 7 = 2。
最后将结果组合在一起:200 + 50 + 5 = 255。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进位、借位的概念,避免出错。
小学数学实际问题解题策略
小学数学实际问题解题策略小学数学解题策略是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
熟练掌握解题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也能提高我们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抽象归纳法将问题中的具体数据抽象出来,运用归纳法、综合法等方法,得出一般规律,从而得到问题的解答。
例如:已知若干个数的前三项依次为6、12、24,求这些数的通项公式。
解题思路:用a代表首项,用q代表公比。
由题设得:a=6,aq=12,aqq=24。
将它们代入公式aq (n-1),得到q=2。
然后用aq (n-1)代入已知的前三项,即可得到通项公式an=6 x 2^n-1。
2.分类讨论法当问题中存在多种可能性时,可以先进行分类讨论,然后再分别解决每种情况,最后得出问题的解答。
例如:12个小球中有4个红球,2个黄球和6个蓝球。
现从中任取3个球,取出的3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是多少?解题思路:我们可以将问题分为两种情况来讨论:红球被选中、红球没有被选中。
情况1:红球被选中。
此时我们需要在4个红球中选取1个,再在8个非红球中选取2个。
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概率为4/12 x 8/11 x 7/10 = 14.55%。
最后,将两种情况的概率相加即可得出问题的解答,即14.55% + 28.73% = 43.28%。
3.逆推法通过已知的终点情况,向回推导出起点情况,从而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家到学校有7个路口,他有3个相同的卫生球可以选择丢在这7个路口中。
现在假设小明家离学校的最短距离为4个路口一段,求小明可能丢球的方案数。
解题思路:假设小明最少走到第4个路口时选择丢球,那么他会面临两种情况:在前三个路口一个也不丢,或在前三个路口任意一个路口丢一个卫生球。
对于第一种情况,他在剩下4个路口中随意丢3个球;对于第二种情况,他在剩下2个路口和所在的第4个路口中选择任意的3个位置进行丢球。
因此,小明可能的方案数为7C3 + 3 x 6C2 = 35 + 45 = 80。
小学数学常用的16种解题思想方法
数学|小学数学常用的16种思想方法数学基础打得好,对将来的升学也有较大帮助。
但是数学的学习比较抽象,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一些“拦路虎”,掌握一些方法,这些就都不怕了。
1、对应思想方法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
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2、假设思想方法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
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3、比较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4、符号化思想方法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
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
如定律、公式、等。
5、类比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
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
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般自然和简洁。
6、转化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
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1/乙。
7、分类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
如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和合数。
小学四年级培优数学.解题解题方法综合
小学四年级培优数学.解题方法综合一、观察法在解答数学题时,第一步是观察。
观察是基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
小学数学教材,特别重视培养观察力,把培养观察力作为开发与培养学生智力的第一步。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题目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题目的结构特点及图形的特征,从而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把题目解答出来的一种解题方法。
观察要有次序,要看得仔细、看得真切,在观察中要动脑,要想出道理、找出规律。
例你能从400÷25=(400×4)÷(25×4)=400×4÷100=16中得到启发,很快算出(1)600÷25(2)900÷25(3)1400÷25(4)1800÷25(5)7250÷25的得数吗?二、尝试法解应用题时,按照自己认为可能的想法,通过尝试,探索规律,从而获得解题方法,叫做尝试法。
尝试法也叫“尝试探索法”。
一般来说,在尝试时可以提出假设、猜想,无论是假设或猜想,都要目的明确,尽可能恰当、合理,都要知道在假设、猜想和尝试过程中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从而减少尝试的次数,提高解题的效率。
例三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120,求这三个数.例在下面式子里的适当位置上加上括号,使它们的得数分别是47、75、23、35。
(1)7×9+12÷3-2=47 (2)7×9+12÷3-2=75(3)7×9+12÷3-2=23 (4)7×9+12÷3-2=35例王明和李平一起剪羊毛,王明剪的天数比李平少。
王明每天剪20只羊的羊毛,李平每天剪12只羊的羊毛。
他俩共剪了112只羊的羊毛,两人平均每天剪14只羊的羊毛。
李平剪了几天羊毛?三、列举法解应用题时,为了解题的方便,把问题分为不重复、不遗漏的有限情况,一一列举出来加以分析、解决,最终达到解决整个问题的目的。
小学数学常用的解题思路+详细分析+例子说明
小学数学常用的11种解题思路+详细分析+例子说明一、直接思路"直接思路〞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
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
【顺向综合思路】从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条件,与其他的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
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 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
〔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
〔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
〔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
〔5〕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列图〔图2.1〕表示。
例2 下面图形〔图2.2〕中有多少条线段?分析〔仍可用综合思路考虑〕:我们知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如果我们把上面任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叫做根本线段,则就可以这样来计数。
〔1〕左端点是A的线段有哪些?有AB AC AD AE AF AG共6条。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的十大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的十大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题目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题目的结构特点及图形的特征,从而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把题目解答出来的一种解题方法。
观察要有次序,要看得仔细、看得真切,在观察中要动脑,要想出道理、找出规律。
2.尝试法解应用题时,按照自己认为可能的想法,通过尝试,探索规律,从而获得解题方法,叫做尝试法。
尝试法也叫做“尝试探索法”。
在尝试时可以提出假设、猜想,无论是假设还是猜想,都要目的明确,尽可能恰当、合理,都要知道在假设、猜想和尝试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什么,从而减少尝试的次数,提高解题的效率。
3.列举法解应用题时,为了解题的方便,把问题分为不重复、不遗漏的有限情况,一一列举出来加以分析、解决,最终达到解决整个问题的目的。
这种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列举法也叫枚举法或穷举法。
用列举法解应用题时,往往把题中的条件以列表的形式排列起来,有时也要画图。
4.综合法从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的关系入手,逐步分析出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间的关系,一起到求出未知数量的解题方法叫做综合方法。
以综合法解应用题时,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并通过这两个已知数量解出一个问题,然后将这个解出的问题作为一个新的已知条件,与其它已知条件配合,再解出一个问题……一直到解出应用题所求解的未知数量。
运用综合法解应用题时,应明确通过两个已知条件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才能从已知逐步推到未知,使问题得到解决。
这种思考方法适用于已知条件比较少,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应用题。
5.分析法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选择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的解题方法,叫做分析法。
用分析法解应用题时,如果解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或其中一个条件)是未知的,就要分别求解找出这两个(或一个)条件,一直到所需要的条件都是已知的为止。
分析法适用于解答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应用题。
6.综合-分析法综合法和分析法是解应用题时常用的两种基本方法。
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11种解题技巧
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11种解题技巧数学是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是学生进行高中和大学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小学五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到更加复杂的数学概念和问题,需要用到一些解题技巧来解决。
以下是最新的小学五年级数学11种解题技巧。
1. 把大问题拆成小问题当一个问题非常复杂时,我们可以把它拆分成一系列较简单的小问题来解决。
例如,求两个数的乘积,可以先求出它们各自的因数,然后再计算。
2. 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因此有时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也会不同。
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如果一种方法不行,可以试着换另一种方法。
3. 用图形解决问题有些数学问题可以通过绘制图形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
例如,可以用图形解决面积和周长等问题。
4. 做一些额外的练习数学需要不断的练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平时多做一些额外的练习对提高数学水平非常有帮助。
5. 理解数字的意义理解数字的意义是进行数学计算时非常重要的一步。
例如,理解千位和百位上的数是什么意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数学运算。
6. 注意细节在数学中,细节很重要。
例如,小数点位置的问题可能导致答案完全不同。
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注意计算过程中的细节。
7. 运用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解决数学问题时很重要的一步。
通过逻辑推理,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规律和解决方法。
8. 问题转化有时候,一个问题会因为用错了一些概念而导致难解。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把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理解的问题或者用类比的方法解决。
9. 利用已知条件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已知条件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将已知条件理解清楚并运用到计算中。
10. 利用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进而解决问题。
11. 灵活运用数学公式在数学中,有许多公式可以用来解决相应的问题。
我们可以灵活地运用这些公式,进而解决复杂的问题。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小学数学公式大全解题技巧一选择题答题攻略1.剔除法利用已知条件和选项所提供的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剔除掉三个错误的答案,从而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
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为定值,或者有数值范围时,取特殊点代入验证即可排除。
2.特殊值检验法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特殊化,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不真这一原理,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3.极端性原则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向极端状态进行分析,使因果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极端性多数应用在求极值、取值范围、解析几何上面,很多计算步骤繁琐、计算量大的题,采用极端性去分析,就能瞬间解决问题。
4.顺推破解法利用数学定理、公式、法则、定义和题意,通过直接演算推理得出结果的方法。
5.逆推验证法将选项代入题干进行验证,从而否定错误选项而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6.正难则反法从题的正面解决比较难时,可从选项出发逐步逆推找出符合条件的结论,或从反面出发得出结论。
7.数形结合法由题目条件,做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或图象,借助图形或图象的直观性,经过简单的推理或计算,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数形结合的好处就是直观,甚至可以用量角尺直接量出结果来。
8.递推归纳法通过题目条件进行推理,寻找规律,从而归纳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9.特征分析法对题设和选择项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归纳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10.估值选择法有些问题,由于题目条件限制,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准的运算和判断,此时只能借助估算,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推算,从面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二填空题答题攻略数学填空题,绝大多数是计算型(尤其是推理计算型)和概念(性质)判断型的试题,应答时必须按规则进行切实的计算或者合乎逻辑的推演和判断。
求解填空题的基本策略是要在“准”、“巧”、“快”上下功夫。
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特殊化法、数行结合法、等价转化法等。
1.直接法这是解填空题的基本方法,它是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定理、性质、公式等知识,通过变形、推理、运算等过程,直接得到结果。
小学数学解题思维方法整理
小学数学解题思维方法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解题方法及思维方式整理,希望能帮到需要的同学。
一、逆向思维方法小学教材中的题目,多数是按照条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顺向思维的。
逆向思维是不依据题目内条件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是从反方向(或从结果)出发而进行逆转推理的一种思维方式。
逆向思维与顺向思维是训练的最主要形式,也是思维形式上的一对矛盾,正确地进行逆向思维,对开拓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促进思维的灵活性,都会收到积极的效果,解:这是一道典型的“还原法”问题,如果用顺向思维的方法,将难以解答。
正确的解题思路就是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从最后的结果出发,一步步地向前逆推,在逆向推理的过程中,对原来题目的算法进行逆向运算,即:加变减,减变加,乘变除,除变乘。
列式计算为:此题如果按照顺向思维来考虑,要根据归一的思路,先找出磨1吨面粉序是一致的。
如果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形成另外两种解法:①不着眼于先求1吨面粉需要多少吨小麦,而着眼于1吨小麦可磨多少列式计算为:由此,可得出下列算式:答:(同上)掌握逆向思维的方法,遇到问题可以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思考,在开拓思路的同时,也促进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对应思维方法对应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也是现代数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
对应思维包含一般对应和量率对应等内容,一般对应是从一一对应开始的。
例1 小红有7个三角,小明有5个三角,小红比小明多几个三角?这里的虚线表示的就是一一对应,即:同样多的5个三角,而没有虚线的2个,正是小红比小明多的三角。
一般对应随着知识的扩展,也表现在以下的问题上。
这是一道求平均数的应用题,要求出每小时生产化肥多少吨,必须先求出上、下午共生产化肥多少吨以及上、下午共工作多少小时。
这里的共生产化肥的吨数与共工作的小时数是相对应的,否则求出的结果就不是题目中所要求的解。
在简单应用题中,培养与建立对应思维,这是解决较复杂应用题的基础。
这是因为在较复杂的应用题里,间接条件较多,在推导过程中,利用对应思维所求出的数,虽然不一定是题目的最后结果,但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小学生数学解题技巧
小学生数学解题技巧数学是一门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学科。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解题技巧对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小学生数学解题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数学学习中的难题。
一、理解题目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步是仔细阅读和理解题目。
请小学生反复阅读题目,确保他们全面理解题目要求。
在阅读过程中,他们应该注意关键信息,例如数字、关系和要求。
二、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是解决问题时的关键步骤。
小学生可以用所学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来建立数学模型。
对于简单的问题,通常可以直接将题目翻译为数学表达式。
而对于复杂的问题,则需要小学生将问题分解为更简单的部分,并找到合适的数学概念来解决。
三、利用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解决数学问题时非常有用的技巧。
小学生可以利用逻辑推理来验证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或者通过与给定条件进行对比来找到符合要求的答案。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得出准确的解答。
四、采用试错法试错法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
小学生可以通过反复尝试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来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在尝试的过程中,他们应该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做法,直到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五、画图辅助画图是解决数学问题中常用的辅助手段。
小学生可以通过画图来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画图可以帮助他们发现问题中隐藏的规律和关系,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六、合理利用计算工具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小学生可以合理利用计算工具,如计算器和尺子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他们准确地计算和测量,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答案。
然而,小学生应该明智地使用这些工具,避免过度依赖于它们,以免影响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七、培养问题意识培养问题意识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关键。
小学生应该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们可以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与讨论来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从而提升解题能力。
八、多做练习最后,多做练习是提高小学生数学解题技巧的有效方法。
(完整版)小学数学解题的19种方法总结
小学数学解题的19种方法总结一、形象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是指人们用形象思维来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的思维基础是具体形象,并从具体形象展开来的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是实物、图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
它的认识特点是以个别表现一般,始终保留着对事物的直观性。
它的思维过程表现为表象、类比、联想、想象。
它的思维品质表现为对直观材料进行积极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提炼进而提示出本质、规律,或求出对象。
它的思维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当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1、实物演示法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及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
比如:数学中的相遇问题。
通过实物演示不仅能够解决“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
再如,在一个圆形(方形)水塘周围栽树问题,如果能进行一个实际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二年级数学教材中,“三个小朋友见面握手,每两人握一次,共要握几次手”与“用三张不同的数字卡片摆成两位数,共可以摆成多少个两位数”。
像这样的有关排列、组合的知识,在小学教学中,如果实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
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如果没有实物演示,小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
长方形的面积、长方体的认识、圆柱的体积等的学习,都依赖于实物演示作思维的基础。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制作一些数学教(学)具,而且这些教(学)具用过后要好好保存,可以重复使用。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2、图示法借助直观图形来确定思考方向,寻找思路,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示法直观可靠,便于分析数形关系,不受逻辑推导限制,思路灵活开阔,但图示依赖于人们对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图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础上的联想、想象出现谬误或走入误区,最后导致错误的结果。
比如有的数学教师爱徒手画数学图形,难免造成不准确,使学生产生误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是令很多孩子头疼的科目,其实,只要掌握了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思维,学习过程就变得通透了。
多种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解题方法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叫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又分为: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
客观现实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我们就可以采用形式思维的方式;客观存在也有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我们可以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
形式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基础。
形式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辩证思维能力:联系、发展变化、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否定之否定律。
小学数学要培养孩子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突出在:(1)思维品质上,应该具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创造性。
(2)思维方法上,应该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思考。
(3)思维要求上,思路清晰,因果分明,言必有据,推理严密。
(4)思维训练上,应该要求: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
1、对照法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
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孩子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
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例2:判断题: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
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
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2、公式法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
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孩子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
但一定要让孩子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3:计算59×37+12×59+5959×37+12×59+59=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59×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60-1)×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3、比较法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比较法要注意:(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
(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
(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
(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
(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
例4:填空:0.75的最高位是(),这个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的数4与十位上的数4相比,它们的()相同,()不同,前者比后者小了()。
这道题的意图就是要对“一个数的最高位和小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区别”,还有“数位和数值”的区别等。
例5:六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75棵树没有种;如果每人种7棵,则缺少15棵树苗。
六年级有多少学生?这是两种方案的比较。
相同点是:六年级人数不变;相异点是:两种方案中的条件不一样。
找联系:每人种树棵数变化了,种树的总棵数也发生了变化。
找解决思路(方法):每人多种7-5=2(棵),那么,全班就多种了75+15=90(棵),全班人数为90÷2=45(人)。
4、分类法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叫做分类法。
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
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
分类即要注意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要做到大类之中的各小类不重复、不遗漏、不交叉。
例6: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可分成几类?答:可分为三类。
(1)只有一个约数的数,它是一个单位数,只有一个数1;(2)有两个约数的,也叫质数,有无数个;(3)有三个约数的,也叫合数,也有无数个。
5、分析法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要素,并对这些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推导的一种思维方法叫做分析法。
依据:总体都是由部分构成的。
思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总体,先把整体的各部分或要素割裂开来,再分别对照要求,从而理顺解决问题的思路。
也就是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选择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这种解题模式是“由果溯因”。
分析法也叫逆推法。
常用“枝形图”进行图解思路。
例7:玩具厂计划每天生产200件玩具,已经生产了6天,共生产1260件。
问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思路:要求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必须知道: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和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
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已知,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题中没有告诉,还得求出来。
要求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玩具,必须知道:实际生产多少天,和实际生产多少件,这两个条件题中都已知。
6、综合法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各个要素联结起来,并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推导和一种思维方法叫做综合法。
用综合法解数学题时,通常把各个题知看作是部分(或要素),经过对各部分(或要素)相互之间内在联系一层层分析,逐步推导到题目要求,所以,综合法的解题模式是执因导果,也叫顺推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条件较少,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数学题。
例8:两个质数,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它们的和即是11的倍数又是小于50的偶数。
写出适合上面条件的各组数。
思路:11的倍数同时小于50的偶数有22和44。
两个数都是质数,而和是偶数,显然这两个质数中没有2。
和是22的两个质数有:3和19,5和17。
它们的差都是小于30的合数吗?和是44的两个质数有:3和41,7和37,13和31。
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吗?这就是综合法的思路。
7、方程法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字母的表达式(等式)。
列方程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解方程是一个演绎推导的过程。
方程法最大的特点是把未知数等同于已知数看待,参与列式、运算,克服了算术法必须避开求知数来列式的不足。
有利于由已知向未知的转化,从而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例9:一个数扩大3倍后再增加100,然后缩小2倍后再减去36,得50。
求这个数。
例10:一桶油,第一次用去40%,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10千克,还剩余6千克。
这桶油重多少千克?这两题用方程解就比较容易。
8、参数法用只参与列式、运算而不需要解出的字母或数表示有关数量,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的一种方法叫做参数法。
参数又叫辅助未知数,也称中间变量。
参数法是方程法延伸、拓展的产物。
例11:汽车爬山,上山时平均每小时行15千米,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驶10千米,问汽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不能用上下山的速度和除以2。
而应该用上下山的路程÷2。
例12: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4天完成,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
两人合做要多少天完成?其实,把总工作量看作“1”,这个“1”就是参数,如果把总工作量看作“2、3、4……”都可以,只不过看作“1”运算最方便。
9、排除法排除对立的结果叫做排除法。
排除法的逻辑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在有正确与错误的多种结果中,一切错误的结果都排除了,剩余的只能是正确的结果。
这种方法也叫淘汰法、筛选法或反证法。
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思维方法。
例13:为什么说除2外,所有质数都是奇数?这就要用反证法:比2大的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假设:比2大的质数有偶数,那么,这个偶数一定能被2整除,也就是说它一定有约数2。
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约数2),这个数一定是合数而不是质数。
这和原来假定是质数对立(矛盾)。
所以,原来假设错误。
例14:判断题:(1)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相交。
(错)(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
(错)10、特例法对于涉及一般性结论的题目,通过取特殊值或画特殊图或定特殊位置等特例来解题的方法叫做特例法。
特例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的一般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例15: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
可以取小圆半径为1,那么大圆半径就是2。
计算一下,就能得出正确结果。
例16: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吗?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面积为s。
那么,s:a=a(比值不定)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11、化归法通过某种转化过程,把问题归结到一类典型问题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化归法。
化归是知识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展、深化认知的首要步骤。
化归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化归法是一种常用的辩证思维方法。
例17:某制药厂生产一批防“非典”药,原计划25人14天完成,由于急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这就需要在考虑问题时,把“总工作日”化归为“总工作量”。
例18:超市运来马铃薯、西红柿、豇豆三种蔬菜,马铃薯占25%,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是4:5,已知豇豆比马铃薯多36千克,超市运来西红柿多少千克?需要把“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4:5”化归为“各占总重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把比例应用题化归为分数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