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物因素方面探讨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的方法

合集下载

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与对策

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与对策

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与对策作者:张洪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第06期[关键词]中药;疗效;影响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R2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c)-054-02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医家向疾病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然而,中药治疗疾病要想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除取决于医生辨证用药是否准确外,更取决于中药的质量,如中药的采集、贮藏以及加工炮制、煎煮时有效成分的浸出量等有关因素有密切关系。

笔者就影响中药疗效有关因素作系统地分析,供广大医务人员参考。

1采集对中药疗效的影响中药是天然药物,品种繁多。

一般来说大多数是植物药,有相当部分是动物、矿石类等药物。

植物或动物的有效成分含量与采集的方法有密切关系,尤其是采集季节更为重要。

如中药的根、茎、花、叶、子、实以及某些动物类药用部分,具有一定的生长成熟时期,不同的生长阶段所含的有效成分各有不同,药性差异甚大。

故采集的时间和方法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植物类药物的根茎宜在初春或深秋时收采;茎叶在生长最旺盛时收采;花类在含苞待放或初发时采集;果实应在初成熟或未老熟时收采。

此时采集药物的有效成分较高,当然个别药物例外,如桑叶在冬季收采。

动物类药物,如驴皮以冬季采集者为佳。

同时还要注意收采方法等,才能保证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

时间和方法,对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有密切关系。

这些都充分说明按季节采药的重要性,只有做到适时采收,才能达至优质高产,否则影响其疗效。

2贮藏对中药疗效的影响贮藏对中药疗效的影响甚大,中药的贮藏与环境、温度、湿度、存放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许多中药由于储存保管不当。

受外界因素(温度、湿度)的影响易发生霉变、虫蛀、变色、风化、泛油、变异现象等。

易虫蛀的中药,如植物类人参、党参、北沙参、山药、怀牛膝、肉苁蓉等,动物类如刺猬皮、蜈蚣、蛤蚧、白花蛇等因富有脂肪、蛋白质、淀粉、糖类等成分,当温度在16-35℃,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中药本身含有水分,尤其在6、7、8月间发霉虫蛀为甚,药物中糖类物质分解,质地变软。

影响中医临床疗效的药物性因素探讨

影响中医临床疗效的药物性因素探讨
术性部 门,而在 急需 执业 中药 师把 关 的 中药 鉴 别 、炮 制 、 处方 审核等 岗位从业 的执 业 中药 师 寥寥无 几… 。据 不完全
6 药材贮藏保 管不 当
目前我国大 多数 基 层 医药单 位 中药 房设 备设 施 简陋 , 药材周转周期缓慢 ,中药材的贮藏保 管不 当 ,可 发生虫蛀 、 鼠咬 、走 油 、霉变等 ,使 其有 效成 份大 幅下 降 ,临 床上甚
传统 的中药 煎药 该选 用陶器 、砂锅,而 不宜使 用 金属 容器 ,而 近年 来 电磁 炉 、 自动煎药 包装机 的广 泛使 用 ,也
对 中药药物 的性能 产生 一定 的影 响,该 先泡 的不先 泡 ,该
包煎 的不包 煎 ,该 冲服 的不 冲服 ,该先煎 的不 先 煎 ,该后
下 的不后下 ,该烊 化的不 烊化 等不规 范煎 药也影 响着 中医
的生命安全 。
我 国执业药师 制度起 步 较晚 ,据 国家 食 品药 品监 督 管 理局权 威 公 布 ,截 止 2 1 0 0年底 ,我 国执 业 药 师数 量 仅 为 1 .5万人 ,且 存在 分布 不 合理 、继续 教 育滞 后 等相 关 问 8 题 。执业中药师 除 了存 在执 业药 师存 在的共 性 问题外 ,还 因主管 部门对中药 业务 的重视 不 足 ,造成 执业 中药 师在基 层从业 的人数严重 不足 ,并且 多数分 布在 监管 及药监 等技
8 煎药失 当
药材鉴别人 才匮 乏 ,鉴别 手段 落后 等 因素 ,致使某 些伪 劣 药材进入流通渠 道而 被临 床使 用 ,如 用水栀 子代 替 山栀 子 使用等现象 ,严 重影 响了 中医临床疗效 。 3 药材 不地道 ,大量人工栽培
传统 中医药强调 地道 药材 的使 用 ,如川黄 连 、川乌 头、 云茯苓 、辽细辛 等等 ,地 道药 材是历 代 医家在 长期 的 临床

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

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

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中药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并且在世界各地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中药在临床上具有独特的疗效,但其疗效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几个重要因素。

一、药材质量与产地选择中药药材质量是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质的药材能够保证中药的活性成分含量足够,从而发挥出较好的药理作用。

因此,选用优质的中药药材十分重要。

同时,产地的选择也对中药的质量和功效产生影响。

不同的产地可能受到气候、土壤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中药药材的质量和功效存在差异。

二、药物炮制方法中药的炮制方法对于中药的临床疗效有着显著的影响。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改变药材的性质,提高中药的药效。

例如,炮制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炮制剂量等因素都会对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改变和提取,从而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

三、配方与用药方法中药在临床上常常以复方形式出现,其中的配方和用药方法对中药的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药复方是由多种中药组合而成,通过药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

因此,正确选择合适的配方和用药方法对于发挥中药的疗效至关重要。

四、患者的身体状况与用药适应性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用药适应性也是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患者身体状况差异较大,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同时,中药也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对于不同的疾病和患者,需要进行合理的用药选择,从而提高中药的疗效。

五、药物的存储与使用中药的存储方式和使用方法也会对中药的疗效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中药需要特定的存储条件,如干燥、通风、避光等,以确保中药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保持药材质量。

而在使用方面,正确的煎煮方法和用量控制也是确保中药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有药材质量与产地选择、药物炮制方法、配方与用药方法、患者的身体状况与用药适应性以及药物的存储与使用等。

只有充分考虑并合理控制这些因素,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中药的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中药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

中药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

中药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中药药物作为中国传统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物资源和临床应用历史。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药药物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总结,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应用和疗效评价数据。

本文将探讨中药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以及疗效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1. 中药药物的临床应用中药药物以其独特的药物组分和作用机制,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中药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或西药联合应用。

在临床应用中,中药药物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1 调理阴阳平衡中药药物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调理阴阳平衡的作用。

通过平衡人体的阴阳,中药可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促进健康恢复。

1.2 清热解毒中药药物中许多具有清热解毒的成分,可以对抗病原微生物、排除体内毒素,并改善炎症反应,加速痊愈过程。

1.3 促进血液循环中药药物中的一些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障碍,加速组织修复和康复过程。

1.4 增强免疫功能中药药物中的一些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提高机体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疾病。

2. 中药药物的疗效评价方法为了评价中药药物的疗效,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疗效评价方法:2.1 临床观察法临床观察法是最常见的中药疗效评价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变,评估中药治疗的效果。

这种方法主要基于医生的主观判断和经验,并且易受误差的影响。

2.2 实验评价法实验评价法是通过实验设计来评价中药药物的疗效。

常见的实验评价方法包括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

这种方法可以更客观地评价中药药物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学特性。

2.3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法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比较科学和可靠的中药疗效评价方法。

通过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设立,严格的研究设计和数据统计分析,评估中药药物的临床疗效。

3. 中药药物疗效评价的标准中药药物疗效评价的标准是根据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总结而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疗效评价标准:3.1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诊断标准来评价中药药物的疗效。

利用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利用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利用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的具体措施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体系,拥有独特的特色和优势。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 推广中医药知识:加强对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了解。

这可以通过举办中医药讲座、开设中医药培训班等途径实现。

2. 加强中西医结合:将中医药和西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中医临床中,可以结合西医的现代检测技术和药物治疗手段,提高中医的诊断准确性和疗效。

3. 强化中医临床实践:加强中医临床实践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中医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技能。

可以通过组织临床病例讨论会、实地参观等方式,促进中医临床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4. 加强科学研究:鼓励中医药科研机构和学者进行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评价方法。

这有助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5. 建立中医药数据库:建立完善的中医药数据库,收集和整理中医药的临床案例和研究成果。

这可以为中医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

总之,通过推广中医药知识、加强中西医结合、强化中医临床实践、加强科学研究以及建立中医药数据库等具体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大的益处。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及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及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及提高中医临床疗
效的具体措施
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优势,为了提高中医的
临床疗效,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 加强中西医结合:中医学和西医学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
方法,通过中西医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两种医学的优势,提高临床
疗效。

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中医药可以起到辅助调理的作用,帮
助患者恢复身体的平衡。

2. 个体化诊疗:中医注重辨证施治,强调因人而异的诊疗方法。

对于患者的病情,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
括配方、穴位选择等。

因此,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要注重患者的个
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

3. 强化临床经验总结: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非常有价值。

医生应该不断
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先进的临床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治疗
风格和方案,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加强科学研究:中医药的疗效还需要通过科学研究进行验证。

加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包括临床试验、药物研发等方面的研究,
可以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和证据,增加中医药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进一步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

5. 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需要建立健全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这包括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完
善中医药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中医药的临床水平和质量,为患者
提供更好的中医药服务。

通过以上具体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临床药理

临床药理

如何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余伟臧德力曾德禄张蒙蒙朱莉莉朱培莉邹妹缓庄星星[摘要] 从药物因素和医患因素两方面阐述了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并且提出了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的对策。

[关键词]中药;临床疗效;因素;对策中药的临床疗效与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如质量、剂量与配伍、剂型、煎法、服法、体质等都对中药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从药物作用和医患方面来分析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及对如何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做一综合概述。

一.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1. 药物前处理的影响中药的原料是中药材,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中药的作用,而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主要在采集、贮存、加工炮制等过程中。

1.1中药材大多数是植物药,植物药在生长的各个阶段,不同的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所含有效成分也不相同,药性差异很大。

如人参中皂甙以八月份含量最高;麻黄生物碱秋季含量最大;番泻叶生长90天左右的嫩叶中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超过90天有效成分逐渐下降。

有些采集者不知或不按最佳时间和季节采收,加之收购时把关不严,误用次等药材,这无疑会影响药物的质量。

1.2不合理的贮存[1],可以导致药物的霉烂、变质、走油、虫蛀,直接影响中药的药效。

如知母、二冬、牛膝、当归、党参之类,含多量粘液物质,极易吸湿,如贮存不当,最易发霉变质;含脂肪、蛋白质较多的动物类药材,狗肾、乌梢蛇、娱蚣、地龙等,应在容器中放入花椒以防虫患;含有挥发油的药物,易自然挥发,或易氧化、分解,宜贮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如樟脑、冰片、麝香等。

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仓库条件差,另一方面是保管人员业务素质差,这样,贮存的药物发生质量变化也就在所难免了。

1.3中药的质量与中药材的炮制关系密切。

中药炮制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中药炮制品质量的好坏与中医临床效果有直接关系[2]。

炮制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中药的药效和药性经炮制后药物的成分发生变化[3],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也因之而不同。

传统的炮制方法,可以消除、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便于贮藏、制剂,使之更符合治疗需要,充分发挥药效。

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及对策
2 1 年 1 月 01 2
4 7
浅述中药材因素对 中药汤剂疗效 的影响
徐 韩平
摘 要 : 文从 中药材 的 品种 、 地 、 收 季 节和 生 长年 限 、 用部 位 、 本 产 采 药 贮存 、 炮制 、 生 家种 等 方 面展 开分 析 , 细介 绍 了中药材 因素 野 详 对 中药汤剂 疗 效的影 响 , 为提 高 汤剂 疗 效提 供 有 效的 指 导。 关 键词 : 中药材 ; 汤剂 ; 疗效 ; 响 因素 影
} 泰兴 市第二 人 民医院 药剂科 (240 2 50 ) 21 年 l 0 1 0月 l 8日收 稿
材多 出 自几 个科 属甚 至 十多 个 基原 的植 物 。 如木 通是一种 含 马兜 铃 酸 的 中药 材 , 既可 以来 源 于 马兜 铃科 的关 木 通 , 以来 源 于 又可 毛茛科 的川 木通 , 可 以来 源于 木通 科 的木通 。 际上 , 也 实 中药材市

影 响中药 临床疗效的因素及对策
凡 全 女
关 键词 : 中药疗 效 ; 响 因素 ; 影 对策
中 图分类 号 : 2 51 R 8.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 6 0 7 ( 0 12 — 0 7 0 1 0 — 9 9 2 1 )4 0 4 — 2
不 近 年 来 中药 质 量不 尽 人 意 , 劣 中药 时 有 泛滥 , 接影 响 了 中药 材混杂 。于 中药 材产 地多 , 同产 地的 中药材 所含有 效成 伪 直 中医临床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一些著名老中医多次发出警告 , 影 分又受 自然 环境 和人 为 因素 影 响 ,使 得 中药材 质 量 的差异 性很 有 同时 响 中 医药发 展 的将是 中药 。 时代 发 展至 今 日, 有 的 中药理 论 、 原 炮 大 , 时 肉眼 难 以准 确 判 断 中药 材 质量 是 否合 格 ; 一味 中药

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几种方法

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几种方法

97 9
芝 =善 - 蠹 。 譬 .
j _ 。 方 药。 用0_ j 运
薹 - 差掌 霉 蠹 甚 薯
提 高 中医药 临床疗 效 的几 种 方 法
彭 斌
( 东省乐 昌市北 乡镇卫 生 院 , 广 广东 乐 昌
【 关键 词】 治疗结果 ; 中医疗法
52 4 ) 12 3
维普资讯
河 北 中医 20 年 1 月 第 2 卷 第 l 期 07 1 9 1
善誊i : j 一 蔓 =
羞 蓦≥ 至 差
H bi C N vm e 20 ,o 2 ,o 1 ee J M, oe br 07 V l 9 N .1 T
1 辨证 论 治 与 辨病 论 治 相 结 合 中医 和西 医 在 我 国 同 时 并 存 , 体 观 念 和 辨 证 论 治 整 是中医学 的特点 ; 用 现代科学 技术 , 重理 学 、 验室 运 注 实
的同时 , 参考 中药现代药理作用 , 选用 既对证又对 因之药 物, 有助 于提 高疗 效。如泽 泻 、 山楂 、 苓 、 茯 生蒲 黄 、 女贞
同时 , 对 某 个 病 理 环 节 处 方 用 药 , 助 于 提 高 临 床 疗 针 有 效 。辨 证论 治 有 助 于 证 候 的 改 善 , 病 论 治 有 助 于 病 理 辨
肌张力 , 加速 胃内容物排空 , 胃脘隐痛 与痞满有显 著功 对
引起 的 血 尿 有 止 血 之 功 , 可 促 使 排 石 ; 蜕 、 部 可 解 且 蝉 百
11 辨证论治与对因治疗结合 .
病 因治疗是现代 医学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的治疗 原则 , 对病 因明确的疾病 , 可在 辨证论治 的基 础上加用 对 因治 疗 的药物 。如 治疗感 冒时 , 辨证论 治 在 的基础上 , 一些有 ~定 抗感 冒 ( 加用 或流 感) 毒作用 的 病 中药 , 如板蓝根 、 柴胡 、 菊花 、 贯众 、 赤芍药 、 鱼腥草 、 藿香 、

关于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调研分析

关于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调研分析

关于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调研分析一、重点专科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特色优势发挥受限原因分析:尽管我院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重点专科的发展倾斜政策,但在政策落实中却缺少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有力度的具体规定。

有些科室由于中医药工作中的职责不明确,政策在贯彻中未能很好落到实处,中医机构建设缺少具体的倾斜措施,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针对性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

对当前国家中医药政策、法律、法规要加强对内对外宣传,形成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对我院先进人物、事迹进行宣传,塑造白衣天使形象;对我院名科、名医、名方、名药及其名医、名科建设情况进行宣传,以提高群众声誉;对中医药在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中的作用进行宣传,鼓励群众使用中医药、医生运用中医药技术治疗疾病。

2、按照有关规定,合理设置临床科室,增设具有中医药治疗特色优势的脑中风专科、中医妇科、中医肝病专科、中医肛肠专科、中医不孕不育专科等。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进行科室命名。

按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

3、加强重点专科专病建设。

集人力、物力、财力于一体,搞好重点专科的科室设置、病房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临床诊疗规范建设。

重点专科专病人员重点配备,设备重点投入、条件重点改善、分配重点倾斜,真正做到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治、治有专方。

制定并实施常见病及中医优势单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持续改进,中医单病种数不少于20个。

4、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积极采用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中医正骨、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熏蒸,拔罐、刮痧等中医非手术、非药物治疗技术简、便、廉、验的优势。

实施中医药特色优势项目建设。

开展“中药膏方”、“冬病夏治”等特殊优势中医药项目。

加大中草药应用,争取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比例应占70%以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应占30%以上。

发挥中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发挥中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发挥中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txt发挥中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中药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有其独特的特色和优势。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药的疗效,并提高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强化药材质量管理:中药的疗效直接受到药材质量的影响,因此,加强和完善中药药材的质量管理是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包括建立健全的药材种植基地和生产标准,加强育种和选种工作,确保中药药材的品质和纯度。

2.提高中药制剂的标准化程度:中药制剂的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其临床应用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的标准化研究和生产,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稳定,并进一步提高其疗效。

3.加强药物配伍研究: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常常会进行药物配伍,通过不同中药的搭配来提高疗效。

因此,加强药物配伍研究,探索不同中药的药物配伍规律,对于发挥中药的疗效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4.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中药的疗效往往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因此,深入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对于发挥中药的特性、优势和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揭示中药的作用机制,可以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5.加强中医药和西医药的结合研究:中医药和西医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互补性和协同效应。

因此,加强中医药和西医药的结合研究,发挥两者的优势,可以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并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以上是发挥中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中药的临床应用效果,发挥中药的疗效特点,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和效果。

试论如何提高中药临床疗效

试论如何提高中药临床疗效
试 论 如 何 提 高 中药 临床 疗效
乌 日汗 ( 内蒙古锡 林浩特市阿 尔善 宝力格镇 卫生院 内蒙古 锡 林浩特
0 2 6 0 0 0 )
【 摘要 l 由于 中药调剂工作量 大, 涉及专业知识面广, 技术性强, 因此调 配质量 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 效- 9 安全用 药。 中药调配工作直接 关系到 中药临床疗效。调配质量 的好坏 , 不仅 影响到药物疗效 的发挥 , 也影响到病人健 康乃至生命 安危 。本 文从 中药调配剂量 、 处方 应付、 药物 的炮制 处理、 药 物质量等方面, 分析了调配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其 目的在于提高配方人 员的认 识, 确保调 配质量 , 从 而提高 中药临床疗效。 【 关键词 】 中药调配 ; )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 中图分类号 】 R 2 8 3 【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编号 】 1 0 0 4 — 4 9 4 9 ( 2 0 1 4 ) 0 3 — 0 3 6 2一 O l

, -
薄荷等气 味芳 香、 含挥发性成分 的饮片不宜煎 时间过久 , 以免有 效成分散 失, 降低疗 效 , 故应后下 。富含绒毛 的饮片如旋 复花、 辛夷等 包煎 , 可减少 绒毛混入煎剂 后刺激 咽喉 。阿胶 、 鹿角胶 、 饴糖 、 蜂 蜜等胶类 、 蜜膏类 中药 不宜与群药同煎 , 以免煎液粘稠而影响其他有 效成分 的煎 出及结底糊 化 , 影响疗 效。因此上述各类药物调剂时应执行脚注 , 单 包注明用法 。 三 药物的炮 制处 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炮制 的 目的在于 降低或消 除药物 的毒性 或副作 用 , 改 变或缓和 药性 , 便 于调剂 、 贮藏 和提 高药物疗效 。炮制, 姜制发散 , 土炒健脾 , 醋 制人肝 止痛 , 人盐走 肾软坚 。 ” 如 土炒 白术 , 长于补脾止泻 , 焦 自术 , 补脾而 不滞气 ; 生甘草 味甘偏 凉 , 可泻 火解毒 ; 炙甘草 味甘性偏 温 , 可 温 中祛寒 等。如醋 制元胡 索 , 其有 效成分 生物碱可与醋酸结合成易溶 于水的醋酸盐 , 煎 熬时易溶 出, 能增 强止痛作 用。因此在 配方 时应 根据处 方意 图付 药, 应付 炮制 品者 , 一定 要依 方调 配, 不可混用 、 代用 。此外 , 中医用药 还讲究 “ 逢 子必捣 , 逢子 必炒 ” 的原 则, 现代研究也证 实了这一做法具有增加疗效 的作用。因此 , 如遇到预先 不宜捣碎 的完整类药材 , 如大枣 、 莲子、 砂仁 、 豆蔻等 , 也必 须在调 配时 临 时捣碎 。这些都是在 中药 调配 时应遵循 的基本 规范 。调 剂处方 时 , 要集 中精力 , 按 医生用药意 图, 一丝不苟地进行 调剂 。对处方所列 中药饮 片的 等级规格不得擅 自更改或 者代用 。对有配伍 禁忌 或者超 剂量 、 缺剂量 的

浅析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及对策

浅析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及对策

论》 。若头痛、发热 、汗 出、恶风、鼻鸣干哎 、脉浮缓之表虚 证用桂枝汤;若头痛 发热、身痛腰痛 、骨节疼痛 、恶风 、无汗
而喘, 脉浮紧之表实证用麻黄汤,兼项背强几几者分别加葛根 以解太 阳经腧不利 。
43 表 里 双 解 法 : 该法 源 于 《 寒 论 》 . 伤 ,成 熟 于 刘 完 素 。
4 5扶正解表法 :该法针对素体虚弱复感外邪之患而设 , .
实际应 用首先于 《 寒论 》 少阴病 ,始 得之,反发热 ,脉沉 伤 :“ 者,麻黄附子细辛汤 主之 ” ;该方适用于少阴 阳气虚 ,复感风 寒为患。若 阴虚之体感 受风热或感受外邪而化热 , 则用加减葳 蕤汤滋阴清热解表 。 若体虚 复外感风寒湿邪 , 则益气解表祛温 用 人参败毒散 。 临床凡体虚之人又复感外邪者 , 针对其虚弱 的 是气 、是血 、是阴 、是 阳,及感邪性质的差异分别使用不 同的 扶 正祛邪 之法 ,使正复邪却 。
若心下有水气 ,咳而微喘 、发热 不渴 、干呕者 ,宜小青龙汤温 化寒饮于 内,解散寒邪于外 ;太阳之邪 内迫阳明见下利 , 脉促 者 ,宜葛根芩连汤外解太 阳表邪 、内清 阳明大肠 之里热:《 伤
则列出具体病证及对应方药 , ll  ̄ # 寒兼 内热证用大青龙汤 , - 外
寒兼内饮证用小青龙汤 , 体壮之人被风寒所袭用麻黄汤 , 体弱 之人 受风冷所伤用桂枝汤 。刘完素认为,外感表 证每致 “ 怫热 郁结 ” ,不宜用辛温之麻黄 、桂枝之属 ,而宜香薷 、淡豆 豉、 葱 白等辛微温 或辛凉之 品发散外邪 而无 助热之弊 。张从 正指 出:“ 风寒暑湿之气 ,入 于皮肤之间而未深 ,欲速去之 ,莫如 发汗 ”并列举 发汗 药物达 4 。 0余种 , 且拓 展 了汗法的适应病证 。 张景岳对散法 ( 法 )亦有精辟论述 :“ 汗 用散之法 ,当知性力 缓急及气味温寒之 辨……麻黄 、桂枝峻散 者也 ;荆 芥、防风、

浅谈医院制剂中中药制剂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谈医院制剂中中药制剂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谈医院制剂中中药制剂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药制剂作为中药在临床中的一种应用形式,被广泛使用。

在医院制剂中,中药制剂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中药制剂的质量参差不齐、中药使用不规范以及中药剂型单一等方面。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中中药制剂的质量和临床疗效。

对医院制剂中中药制剂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对于促进中药制剂的质量提升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医院制剂中中药制剂的应用现状问题展开探讨,旨在为规范中药制剂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医院制剂中中药制剂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全面分析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深入挖掘存在的质量参差不齐、使用不规范以及剂型单一等问题,以期为提升中药制剂在医院制剂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可以加强医院制剂中中药制剂的管理与规范,提高中药制剂在医疗工作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促进中药制剂的创新与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中药制剂在医院制剂中的应用一直备受关注,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疗效受到广泛认可。

研究中药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优化医院制剂体系、提高中药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中药制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医院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及完善管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针对中药制剂存在的质量参差不齐、使用不规范和剂型单一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对于提升中药制剂的质量和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医院制剂中中药制剂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为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促进中药制剂在医疗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应用。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措施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体措施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措施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体措施

精心整理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体措施
为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努力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氛围,不断巩固,深入开展本院中医药诊疗特色优势工作,结合本院实际12、1%,奖励13增加41、中西医结合书写规范》要求进行书写。

2、凡是中医格式的病历,缺中医内涵的,视为丙级病历,按丙级病历处罚,每份扣除1分值。

3、凡是不按照中医、中西医结合格式和要求书写的病历,通过平时抽查和终末量复评,发现者按丙级病历处罚条例进行处罚,每份扣除1分值。

一是每月书
写的病历,均为中医格式,并全部被评为甲级病案者,每人奖励0.5分值。

4、医师每月书写的病历,均为中医格式,并全部被评为甲级病案者,每年奖励
0.5分值。

三、科研方面
为了在科研上加大对中医药特色的支持力度,从2015年起,实行以下奖励措施:
1、
2、
3、
1、
2
3、
资的85%发放;属第三次进修的,进修期间的绩效工资按全院人均绩效工资的100%发放。

4、参加短期培训班学习,属10—30天的短期学习,按所在科室同类人员人均绩效工资水平,按学习天数计发。

说明:以上条款处罚以现金形式于财务科保管,奖励从处罚金额中支出,
如有剩余转入下一年度,不足由医院予以支付,建立账目单独管理。

2014年12月25日。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1.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推广中医药临床研究成果,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

制定中医药临床研究计划,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中医药临床研究数据库,推广中医药临床研究成果。

2.加强中医药与西医药结合的研究,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

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推广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成果,提高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

3.加强中医药临床实践,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

加强中医药临床实践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中医药临床实践的质量和水平,推广中医药临床实践成果。

4.加强中医药临床评估,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

建立中医药临床评估机制,加强中医药临床评估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中医药临床评估的质量和水平,推广中医药临床评估成果。

1.加强核心制度的实施,坚持“质量持续改进,患者安全第一”的质量方针,规范中医药诊疗行为,强化科室内部管理,提升医护人员的质量意识,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

同时,加强理法方药一致性与辨证使用中成药的考核,确保中医药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青苗工程,培养具有较强辨证施治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中医人才。

同时,积极开展“师带徒”工作,找好师傅,带好徒弟,改变中医老少悬殊、青黄不接的现象。

3.制定各种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的诊疗方案,突出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每年召开一次全科讨论会,对实施情况和中医疗效进行分析、总结、评价,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并在临床中得到贯彻落实,形成方案—实践—优化—实践—再优化的过程,从中找出解决难点的方法和措施。

4.重视非中医药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培训,继续开展西学中培训班,要求老师将中医药知识与临床医疗工作相结合,强化辨证施治与辨证施护,用中医理论指导,不断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中医护理质量,积极带动西医类医护人员开展中医药诊疗技术,发展具有我院特色的医护诊疗模式。

5.加强中药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中药房、中成药房各项制度,特别是中药材质量标准,对进院的中药材质量严格把关;加强中药加工炮制工作的监管,保证饮片加工质量;建立健全中药传统制剂的生产与质量控制制度,强化质量意识;同时,鼓励中医药人员进行院内制剂的研究与申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

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

医院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调研分析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维护人类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调研分析显示,尽管中医药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药临床疗效推广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以下是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的调研分析:一、关键问题1.中医药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涵与现实困境:中医药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面临着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

2.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认知与实践: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在于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但在现代医学体系中,这些优势的发挥受到限制。

3.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与提升:尽管中医药临床疗效显著,但高质量证据的缺乏限制了推广。

4.中医药发展的内在因素:包括创新理论共识度、防治疾病效果、中医师资传承文化氛围等方面的不足。

5.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进展与挑战: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如质量标准、药效评价方法不统一等问题。

6.医院中医药临床带教学研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情况:医院中医药实训带教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储备,但实施过程中仍面临师资队伍建设、临床教学质量评价等挑战。

7.医院提出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纲要,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缺乏配套、可操作性、有力度的具体措施,部分科室由于中医药工作职责岗位不明确,政策下行贯彻中未能落实到位,政府财政支持缺位等因素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二、改进措施与建议1.加强中医药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加快中医药理论的创新和突破。

2.深化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认知与实践: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中医药从业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能力。

3.完善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体系: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4.解决中医药发展的内在因素:凝聚共识,提升中医药临床治疗效果,营造中医药文化与科学人文融合的氛围。

合理使用中成药提高临床疗效论文

合理使用中成药提高临床疗效论文

合理使用中成药提高临床疗效[关键词] 中成药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82.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92-01在中药房工作多年的临床经验使我真切的感受到:合理使用中成药,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避免或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使用中成药必须要注意如下几点:1 辨证施治在使用中成药时,必须考虑患者的病因、性别、年龄、季节等多种因素,尤为重要的是对疾病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同一种疾病证候不同,其治疗原则亦不同。

辨证施治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说。

如对所有的感冒患者,一律使用一种中成药,是不可能都有相同的治疗效果的。

2 对症下药在辨证施治的前提下,强调对症下药是中265医药理论的指导思想。

同一类中成药由于药物组成不同,功郊也不同。

临床医师用药或患者自选用药时,应了解药物的组感及功能主治,对症下药,不可随意将同类药物互相代用。

否则不仅影响疗效,而且易引发药物中毒及不良反应。

3 高度重视配伍禁忌为了提高疗效,临床上在应用牛成药时往往需要联合用药。

众所周知,中药的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十九畏”。

联合用药时,除考虑功效的协同作用之外,还要考虑病因及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毒副作用等诸多方面的相互影响。

例如高血压患者偶患感冒,若以降压常规药禾含麻黄的解表药联合应用,不仅难以达到降压的目的,甚至可使血压升高。

强心昔类药物与含大量钙离子的中成药合用,会使强心昔类药物的毒性增加。

4 正确掌握用法和用量为发挥药物疗效,必须根据病证和药性适时用药,讲究合理的用药方法。

使用中成药不得隘意加大服用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应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规定的荆量和给药间隔使用。

5 正确认识中成药的安全性“中药无毒”是人们认钥上的一种误区。

近年来,有关中药中毒及不良反应的报告呈增多趋势,临床上出现中毒、脏器损害、过敏等多种不良反应,涉及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

中成药也是药品,同样会出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中成药质量不确定因素的探讨及对策

中成药质量不确定因素的探讨及对策

中成药质量不确定因素的探讨及对策中成药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形态,其来源于传统中药,是传统中药的一种现代化形式。

由于其取材广泛、制作简便、用药灵活等特点,已成为临床医师备选的重要药物。

然而,中成药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成药质量不确定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成药质量不确定因素1.草药质量不稳定由于中成药的制备原料是草药,草药生产的因素影响较大,如气候、土壤、阳光时间、地域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草药质量不稳定,进而会影响中成药的质量稳定性。

2.制备工艺不统一中成药是一种多组分、多步骤制备的药物,制备过程中稍有差错,都会对药物的质量稳定性产生极大的影响。

对于不同厂家的制备工艺不统一,极有可能使同一种药材制备出的草药质量和中成药质量存在差异。

3.检测方法不够科学中成药的质量检测存在很多限制和缺陷,传统的检测方法过于简单,信息量不足,无法评价药物的整体质量,较为单薄的化学组成分析,很难彻底地解决中成药的质量不确定性问题。

同时,检测的技术标准没有统一的标准,尤其是检验的标准与药物的特定性质很难完全相适应。

二、中成药质量不确定因素的对策1.严格控制草药供应商改善草药的质量是中成药质量保证的第一步,因此企业应该构建完整的草药采购和供应体系,选择有信誉、有规模、生产规范、检测手段完善的供应商。

2.优化中成药制备流程制备工艺的优化对于提高中成药质量的稳定性和质量的保证有重要作用。

企业应该不断优化中成药制备流程,从提高制剂效率和降低产生毒性和不良反应的风险到提高制剂品质和适应力。

3.开发先进的检测技术传统的检测技术只能解析部分药物成分,获取的信息较为单一,难以全面地评价药物的质量。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检测手段,开发先进的检测技术,如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等,以此来解决草药和中成药的质量不确定因素。

4.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成药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提高药物质量、稳定性和保证安全的首要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中医学院08中药2班中药临床课题综述题目:从药物因素方面探讨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的方法组别:第二组组员:(按学号先后)08311069董宠08311070范明明08311071方飞飞08311072方祥明08311073高桂芹08311074高原08311075郭富城08311076何龙云完成时间:2011年11月29日从药物因素方面探讨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的方法摘要:近年来,某些中药的临床疗效欠佳的问题日趋严重。

本文笔者认为提高中药疗效势在必行。

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很多,本文通过搜集近十年文献资料,着重从药物本身考虑,分析探讨影响因素及对应的提高疗效的方法。

关键词:中药疗效;药物因素;提高疗效中草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它对我国人民的健康起着重大作用。

中医治病救人,从药品来源到病人服药,要经过中药的品种选择、采收、贮藏、炮制、制剂等很多环节,有许多因素会影响中药的治病疗效。

这些因素往往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有很多专家学者对于药物因素对中药临床的疗效影响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现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1中药的来源1.1中药的品种吴伟墉[1]提出部份药材品种不纯,掺有假药。

如山药饮片中掺有同科植物参薯的块茎;厚朴饮片中掺有同属植物威氏木兰的树皮。

有的药材品种出现混淆现象。

如处方要求配百合科植物蚤休的根茎饮片,但实际上配的是蓼科植物拳参根茎饮片。

有的药材质量很差,如山茱萸用的是成熟果肉,而药材中却常见有果核,甚至非药用部分占比例不小;白术的表面应该干净,但常见其表面粘附着泥砂杂质;桂枝应该用肉桂的干燥嫩枝,但常用粗枝条。

总之,建议加强药材管理及检验工作,扩大地道药材的生产,整顿药材市场,理顺药材流通环节,以确保药材质量。

1.2中药的采收祖炬雄[2]等提出了中药的不发采收,并指出现在许多多年生药材不到生长年限就提前采挖如黄芪应5~6年生,直径2~3cm,达到这样的标准,其根才可以入药。

但现在有的仅栽种1年根细如筷子,就被采收上市了。

皮类药材如杜仲厚朴等应以生长10~15年以上,皮厚3~6mm以上的树皮入药,而今有的皮厚不到1mm就采剥上市了,还有甘草等等,此类药材质量可想而知。

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药材的确切的采收时间进行采收。

1.3中药的盲目引种古代陶弘景说:“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窦忠健[3]等指出中药材历来讲究地道,如四川的黄连、附子,云南的三七,甘肃的当归,青海的大黄,宁夏的枸杞,内蒙古的黄芪,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四大怀山药等等,都是历史悠久,世界上享有盛名。

据统计:银柴胡为宁夏产的地道药材,1978年全国销售35万公斤银柴胡中,正品不足10%;又如,198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一项研究课题显示:对各产地数十份常山饮片进行生物碱含量测定表明,其最高含量与最低含量相差4倍左右;草乌饮片中的乌头碱相差17倍之多[4]。

2中药的贮藏李艳红[5]提出中药材的贮藏问题。

长夏阴雨季节,气温高、空气湿度大,中药饮片极易出现发霉、虫蛀、走油等变质现象。

变质后的药材其疗效已丧失殆尽,若继续应用,肯定会影响治疗效果。

然而,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变质药材一般不会做报损处理,而是经炒、曝晒或烘干处理后继续应用。

李娟[6]指出中药的贮藏中如果保管不当,所含有效成分,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各种变异。

因此中药的贮藏中,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保管方针和“先进先出”的管理原则。

入库前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合格者方可入库。

库房应具有良好的严密性、通风性、隔热性和防潮性、并具防鼠防白蚁的条件。

贮藏期间药经常检查,特别是炎热、多雨季节更应注意。

3中药的煎煮方法张淑兰[7]认为中医治疗疾病,主要采用汤剂,即煎剂内服给药治病,同样的方药,由于煎煮方法不一,而得到不同效果,可见煎药方法也是涉及疗效好坏的一个环节。

煎煮汤剂的器具,宜用沙锅为好,忌用铁、铜、锡器具,以防与含有鞣质、有机酸等成分的药材起不良反应,影响质量及疗效。

中药煎煮前,一般先用凉水浸泡半小时,以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通常一剂药煎2次。

头煎加水以高出药物半寸30min左右,将药液倒出,二煎再加水以浸没药物为度,再煎为宜,煎开后再煎15~1015min,取液去渣,将先后药液合并,分次口服。

解表药及质地较轻或含芳香成~分的中药,煎煮时间宜短,以免有效成分的挥发;质地厚腻的滋补药,矿物药应延长煎煮时间,以使有效成份尽量溶出;还有几种特殊的处置,如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等,医生不要嫌麻烦而不叮嘱病人。

4中药的炮制周学东[8]指出祖国医学的特点不仅在于它的辩证论治,也在于它的加工炮制方法上。

炒黄,炒焦,炒炭,酒炙,醋炙,盐炙,蒸,煮,掸,方法林立,不胜枚举。

不同的加工炮制方法都回对药物的功效产生影响。

主要表现在:增效,减毒,改变成分药性和杀酶保苷。

古人又有“酒制升提,醋制疏肝,密制润肺,盐制行下”之说。

4.1增大药物疗效李旭[9]指出中药炮制可以:(1)增大有效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

有些药物中的游离生物碱不溶或难溶于水,大多数生物碱盐则可溶于水。

例如:吴茱萸制黄连时,吴茱萸中的有机酸和黄连中的生物碱而生成生物碱盐,提高了黄连生物碱在煎煮中的溶出量,从而增强其疗效。

(2)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有些矿石类、贝壳类药物需经煅后醋淬,使其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和有效成分的煎出。

如磁石经煅后醋淬,其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铁等可转化成可溶性醋酸盐,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从而增强平肝潜阳,聪耳明目,镇惊安神,纳气平喘作用。

(3)药物净制提高有效成分40%。

据实验生诃子核鞣的含量。

如诃子为收涩止泻药,主要成分为鞣质,占20%~质含量为4.1%,生诃子肉为40.8%,核与肉鞣质含量差异大,说明古代和现今大多采用去核,是为除去诃子质次部分增强疗效。

4.2减轻毒副作用今言有毒中药,是指具有一定毒性及毒毒性成分,副作用大,应用不当容易产生中毒症状,甚则危及生命的一类药物。

中药中有毒的品种为数不少,如川乌、草乌、附子、天雄、毛蓖、雪上一枝篙性成分,副作用大,应用不当容易产生中毒等,毒性剧烈。

徐景春[10]指出有的药物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因毒性或副作用太大,临床应用不安全,则需通过炮制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使服用后不致于产生不良反应。

如草乌用甘草,黑豆煮或蒸等处理,毒性大为减低柏子仁具有宁心安神、润肠通便等作用,如果用于养心安神则需避免服后产生滑肠致泻的作用,通过去油制霜炮制后即消除了副作用。

4.3改变成分药性孙志云[11]指出中药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性味,从而改变治疗功效。

如生地黄为甘寒之品,具有清热凉血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热证,但经蒸制成熟地黄后,不再具有清热凉血功效,成为补血滋阴的药物。

4.4杀酶保苷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为苷类,同时含有分解苷的酶。

如不经炮制处理,苷类在共同酶的作用下就会被分解成苷元和糖而失效。

黄光华[12]认为应制不制反误其意,药材“有毒无毒,阴干暴干……并各有法”。

“有须烧炼炮制,生熟有定”,古人早已明训。

今人却有不遵循者。

如淫羊藿,在所抽检的27家医院药房与药店中,仅有5家制过。

据报道淫羊藿有效成份为甙类,具有促进精液分泌的作用,是治疗阳萎常用之品,而含甙类物质的药材都含有分解甙类的酶,而经油炙后,可破坏分解酶,保证药品应有效力,同时,羊油也具有壮阳之功,二者同用,可发生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5中药的剂型及制剂体内常用的几类剂型按其吸收速率由慢到快的顺序为:丸剂、片剂、散剂、栓剂、汤剂、酒剂、皮下注射剂、肌内注射剂、气雾剂、静脉注射剂。

勾建刚[13]等人在剂型改革,提高中药临床疗效中提出:(1)经典方、传统方的挖掘、研究要求我们寻求新的、适宜剂型以充分发挥疗效;(2)经验方、协定方的应用,必须有适宜于这一方药性质及临床需求的剂型和制剂工艺;(3)根据临床实践,针对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剂型和制备工艺;(4)中药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剂型改革工作必须走在前面。

张泉[14]等人认为选择好的剂型不仅是在贮存运输、使用携带方便,更是为了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

选择剂型要兼顾到传统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

再者,在选择剂型时应确保中药对表里、轻重、缓急证的综合疗效。

6中药的配伍与禁忌谭革非[15]认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可以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等,因此在开药时往往进行中药的配伍搭配,从而治疗疾病。

然而有时中医的配伍只考虑到药物的性味、归经与功效,而忽略了中药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以致降低了中药的临床疗效、甚至能够产生不良反应,例如莱菔子可以降低人参的补气功效;再如黄连与黄芩、大黄等中药配伍治疗湿热黄疸与大便干结时,若忽视了中药的理化性质,那么就会造成在煎药过程中黄连所含的小檗碱与黄芩苷、大黄鞣质等酸性物质形成难溶于水的盐或复合物而析出,从而就干扰了中药的疗效。

《本草经》记载:“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

凡此七情,合和视之。

”方海燕[16]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院近几年来临床用药的经验,列举了几类常见的主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如青霉素与地塞米松不宜配伍、多种药物合用应注意配伍禁忌、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应分步输注、输液管中的药物配伍应使用相溶输液冲洗输液导管、合理选择稀释剂、输液速度的选择等常见问题。

7结语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国粹,中药材是中药饮片中成药质量优劣的基础,也是中医临床上能否发挥应有疗效的关键。

明代《本草蒙筌》记载:“知母软白有力,枯黑黯无功;贝母黄白色轻松者为良,油黑重硬者勿用”,可见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药材的疗效。

除了上述药物因素外,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给药的途径、剂量、机体的因素以及用药时间等,要想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我们必须严把质量关,合理用药,为了更好的提高其疗效,必须对干扰中药疗效的因素进行研究、进而寻求行之有效的措施尽最大程度的降低不良因素的干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中药的临床作用。

参考文献[1]吴伟墉.提高中药疗效方法探索[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908.[2]祖炬雄,杨芳.试论中药材的传统采制与生产现代化[J].现代中医药,2005,(2):54.[3]窦忠健,郭焕.浅谈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J].现代中医药,2005,(2):53.[4]李致重.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科学学检讨(三)[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5):5.[5]李艳红,王春梅.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与提高疗效的几点做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4):226.[6]李娟.浅谈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J].社科视点,2010:465.[7]张淑兰.浅谈影响中药疗效的几个因素[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4,6(2):116-117.[8]周学东.浅论影响中药疗效的药物因素[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9B):1250-1251.[9]李旭.中药炮制与提高临床疗效[J].时珍国药研究,1997,8(6):537-538.[10]徐景春.浅谈中药炮制的意义[J].Anqing Medical Journal,2000,21(6):323.[11]孙志云.剖析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75-76.[12]黄光华.提高饮片质量,确保临床疗效[J].河南中医,2001,21(6):45-46.[13]勾建刚,刘春红.剂型改革,提高中药临床疗效[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7):435-436.[14]张泉,潘义民.提高中药制剂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J].基层中药杂志,1998,12(3):56-57.[15]谭革非.中药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J].医学信息,2010,23(7):2463-2464.[16]方海燕.新临床输液药物配伍安全问题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8):1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