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的特点(1)
《宋诗知识点整理》
《宋诗知识点整理》
宋诗知识点整理
宋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宋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
的瑰宝之一。以下整理了一些关于宋诗的知识点:
1. 宋代诗人:宋代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代表性的有苏轼、
杜甫、黄庭坚、陆游等。他们的诗作流传至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影响。
2. 宋诗的特点:宋诗注重情感抒发,追求写实而细腻的描写,
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瞻仰和感悟。与唐诗相比,宋诗更加细腻、内敛。
3. 词与曲:宋代的文学中,词和曲都是重要的表达方式。词是
以歌曲形式配乐演唱的短诗,多用于表达爱情和离别之情。曲则是
词的音乐配乐,使词更具表现力。
4. 代表作品:宋诗中有很多经典之作,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杜甫的《登高》、黄庭坚的《寒食帖》、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
迎凉有感》等,这些作品凝练了宋代诗歌的精髓。
5. 影响与传承:宋诗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成为后世诗人的研
究素材,还通过词曲的传承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对宋诗知识点的简要整理,希望能够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宋 代 诗 词 概 述
叶燮《原诗》:
“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 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舜卿)、 梅(尧臣)、欧(阳修)、苏(轼)、 王(安石)、黄(庭坚),皆愈之发其 端,可谓极盛。”
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而或 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 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 物态宛然。
—— 南宋. 包恢《弊帚稿略》卷二
读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 颊;读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 味隽永。譬诸修园林,唐诗则如叠石凿 池,筑亭辟馆;宋诗则如亭馆之中,饰 以绮疏雕槛,水石之侧,植以异卉名葩。 譬诸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远望,意气 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幽寻,情境冷峭。 唐诗之弊为肤廓平滑,宋诗之弊为生涩 枯淡。
蒋士铨《忠雅堂诗集》:
宋 代 诗 词 概 述
1、中国古诗演变的基本轨迹和 诗体主要形式 2、关于宋诗艺术特征 3、关于宋词艺术特征
古诗演变的基本轨迹
源于诗、骚; 兴于汉、魏; 盛于唐;
变于宋;
衰于元、明、清。
旧体诗诗体主要样式:
古体诗— 近体诗(律、绝)— 词 — 曲(散曲)
宋诗主要特点:
1、以文为诗 2、以学问为诗 3、以议论为诗(理趣)
——南宋. 沈义父《乐府指迷》
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
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 元明不能变,非仅气力衰。 能事有止境,极诣难角奇。
唐宋诗歌的特点
唐宋诗歌的特点
唐宋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性强
唐宋诗歌在艺术性方面表现出色,其美学价值被誉为“天下第一”,被称为“唐宋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以五言绝句为主,宋诗以七言
绝句和律诗为主,各自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唐诗气势磅礴、雄浑豪放,宋诗则清新婉约、清丽细腻,两者相得益彰,构成了中国诗歌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
二、内容广泛
唐宋诗歌的内容广泛,既有山水田园、爱情离别、人生哲理等抒情诗,也有政治抒怀、史传典故、神话传说等史诗和典故诗。唐宋诗人的思想深邃、观察敏锐,他们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人民生活和自然景观,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文化和时代特点。
三、语言简练
唐宋诗歌的语言简练,用词精炼,表达深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唐诗大量使用典故和比喻手法,宋诗则更加注重言简意赅,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诗歌更富于形象感染力和表现力。
四、思想内涵丰富
唐宋诗歌的思想内涵丰富,对当时的政治、文化、宗教、哲学等领域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理解。诗人们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倡人文主义、儒家思想等,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总之,唐宋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其艺术性、内容、语言以及思想内涵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和灵感。
简述宋代诗歌发展的总体特点
简述宋代诗歌发展的总体特点
宋代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总体特点为古
风复兴、形式多样、表现手法细腻、语言简练,诗歌主题广泛,包括自然
风景、人生哲理、情爱生死等方面。下面将分别从这几个方面介绍宋代诗
歌的总体特点。
首先,宋代诗歌古风复兴。宋代众多文人学士在不断地经历着外族侵略、国家分裂、政治腐败等事件之中,因而情感颇为复杂。为了寻找安慰
和精神支持,他们大量研究汉代文献,推崇先秦时期的古风雅范,其中就
包括诗歌。因此,宋代诗歌往往具有古风雅疏的风范,特别是北宋时期的
诗歌,更是每篇诗作都带着一股清新古韵。
其次,宋代诗歌形式多样。宋代文人学士在古典文学方面领悟颇深,
他们不仅是能赋笔结构严谨的律诗,也善于创作丰富多彩的词牌诗、绝句等,其形式演变到如天净沙·秋思、清平乐·李白诗等这样的高妙境界。
同时,宋代又出现了一系列新型诗作,如江南好·辛弃疾的“长短不一”,使得宋代诗歌的形式多姿多彩,美不胜收。
第三,宋代诗歌表现手法细腻。宋代诗歌在表现手法上具有情致优美、意境深邃的特点,其风格较为细腻、灵秀,而且注重对诗歌包容性主题的
深入描写,以此表现出自然物、情感、意象等多方面的魅力,故而形成了
宋代诗歌的独特之处。
第四,宋代诗歌语言简练。宋代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句子经常采取以
直白、朴实的语言表达内涵深远、意蕴深刻的内容,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种简练的语言风格,不仅便于文人们表达他们
的观点,而且容易让读者理解和领会。
最后,宋代诗歌主题广泛。宋代诗歌的主题同样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包括自然风景、人生哲理、情爱生死等方面,每位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作品主题和创作风格,如莲峰诗派注重寄情于自然,杨万里的丰富多彩的创作则主要关注私人生活与人生哲理,而苏轼笔下的景色则注重对时代的评价与热衷于人性探讨,可以说,宋代诗歌的广泛性对其表现手法与诗歌本身的价值大有贡献。
宋代文学的特点
宋代文学的特点
宋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此期间文学创作和
文艺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代文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写实。宋代文学强调真实生动地描述自然和社会现象,
尤其注重描写人物形象的细节和内心世界。以郑光祖的《滕王阁序》
和苏轼的《东篱乐府》为例子,这两篇文章都关注了人物性格和心理
的刻画,让人物更加鲜活生动。
二、崇尚优美文雅的风格。宋代文学强调文学作品的“清丽之美”,尤其在诗歌领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苏轼的《江城子》、杨万
里的《小池》都充分展现了宋诗的特点,语言清丽优美,哲理深邃。
三、思想性强。宋代文学中有很多作品展示了深刻的思想与哲学,如王安石的《讲学堂集》反映了他对教育改革和治理思想的见解,文
天祥的《宋室十八朝诗》则反映了他对国家兴衰的深刻认识和关切。
四、文艺理论学术化。在宋代,文艺理论的学术化得到了极大的
推动和发展,如苏轼的《文心雕龙》、刘勰的《文心雕龙注》等著作,对诗歌、辞赋、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
多有影响的文论理论和方法。
总的来说,宋代文学是一种兼具实践性和理论性的文学形态,其
风格之雅丽,思想之深透,至今仍然对后人产生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唐诗宋诗风格及形成差异
浅析唐诗宋诗风格及形成差异
唐诗与宋诗,它们本是一脉相承的,从整个诗史来看,宋诗正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又存在很大差异,宋诗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在其基础上变革、创新发展起来的。《诗词散论·宋诗》中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这番话说的便是唐、宋诗各自的特色。
(一)宋诗“以平淡为美”,唐诗“以丰腴为美”
综观唐诗,犹如一座巨大的山峰,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而且写景抒情信手拈来,读来有深情远韵,有一唱三叹的感觉。唐诗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熟”的特点。宋代诗人可以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这座山峰同时给宋人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
因此,宋代诗人走出了一条与唐诗不同的路子,其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都可以视为对唐诗风格的陌生化的结果。宋代诗坛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以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试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试、黄庭坚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显然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这也是宋代诗人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
宋朝诗词歌赋特点
宋朝诗词歌赋的特点
宋朝诗词歌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炼简洁:宋诗以精炼简洁为其最大特点之一,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技巧,使得每
一个字都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1
2.抒发情感:宋词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以及社会
现实等各种事物的描写和反映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所感受到的各种情感。
3.意境深远:宋词以其意境深远而著称。
4.音乐性强:宋词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具有高度音乐性,韵
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文字新形式。2
5.审美观念多样化:宋代诗词的审美观念多样化,包括南宋文人所追求的高洁与雅致、北宋文人所强调的实在与真诚,以及女词人所关注的生活与情感。3
6.叙事手法史诗化:在叙事上更是采用了史诗化的手法,以史为鉴,为后人提供了重
要的历史资料。
7.时代背景和文化特点: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中
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之作。宋代诗词
的文学风格开始崭露头角,文笔简练、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宋代诗歌的特点
宋代诗歌的特点
宋代诗歌的特点很难用很少的文字说明,因为各有特色。另外,宋代诗词有许多流派,诗词流派各不相同。
宋诗的成就
宋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都有新的开拓和创造。宋诗比之唐诗,在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和表现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等方面都有所扩展;特别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剧烈的历史背景下,诗中所抒发的爱国主义精神比唐诗更炽热和深沉,成为南宋诗歌的基调。简单讲:精能、理性、瘦劲、讲究练字练句,用词求独特,故晦涩;语意较隐讳.诗多长篇堆砌词藻,无深厚情韵.
宋词的成就
长短句的滋生与演进长短句歌词在唐代兴起之时,尚未能与一代声诗相抗衡,入宋以后,却以崭新的面目出现于诗坛、乐坛,迅速发展成为一代之胜。这不仅是由于宋代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造成的,而且也是文学自身发展演化的结果。简单讲:宋词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婉约派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
宋诗的特点[摘录]
1、宋代诗人和作品数量要远远超过唐代
时代背景:文与用人的政策,促进了宋代文化的全面繁荣与高度发展,宋代文化的发展,
以儒学复兴为背景与主线,并广泛吸纳包括释道精神的各种思想渊源,对人格与品节的注重,也就构成宋代诗人精神面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宋代文化的高度发达,造成宋代诗人文化生活的丰富与人文修养的加强,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造成宋代诗人政治社会意识的普遍强化,并由对政治时事与社会现实的关注而生发出大量的诸如政治诗、爱国诗、悯农诗之类作探:。然而,宋代现实状况始终动荡不安,北宋党争文祸的频繁剧烈,又都迫使诗人避祸全身,在背离现实的处境与惶惑迷惘的心境中努力认识自我的地位与价值,更多地反映着个人生活的狭小范围和心灵世界的内省体验。
2、宋诗的“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
时代背景
一,宋代是一个充满了论辩性的理性时代。积贫积弱的国家形势,形成了宋朝议论化的时代氛围。运用议论方式,恰当地表达了宋人心灵中“尚理”的审美内涵。
二,诗歌适应理性化时代的需要,转向议论化的创作道路。
1.从学术文化思想方面看,北宋兴起的理性主义的论辩思潮,促成了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互融会。这对宋诗议论特点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它在反对浮靡骈文,及“罢去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精神,更直接推动了宋诗走向新体制。
三,宋代由于政治集权,社会变革,经济转折,尤其在文化方面,理学发达,易学繁盛,禅风流行,儒释道三家思想融会贯通,再加上怀疑与创新的开拓精神的发扬,遂发展成一股思辩之风、崇尚义理之习。
宋代诗的特点
宋代诗的特点
1、宋诗多散文化,好发议论,点出道理,上者富于理趣,下者生涩枯淡,情韵不足。题材方面,宋诗取材广泛,但相对唐诗而言,宋诗缺乏边塞豪雄之作。相对宋词而言,宋诗则缺少哀艳缠绵之作。
2、宋诗以意胜,贵深析透辟,美在气骨。但过于炫耀才学,字字讲究来历,喜欢搬弄典故,失却雍容浑厚之美,有损意境。宋诗往往求新求奇、求细求透,但缺少天真兴致。
宋朝诗词歌赋的特点
宋朝诗词歌赋的特点
宋朝诗词歌赋的特点如下:
1、诗歌的题材和语言趋于通俗化。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较唐人有了很大的转变。宋诗在题材上较成功的开拓,是向日常生活倾斜。
2、诗歌中鲜明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题。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宋诗中爱国主题的作品层出不穷,它是深沉的忧患意识的体现,是宋朝历时环境的产物。
3、诗歌的议论化和散文化。"以文为诗",是唐代个别诗人如韩愈等已开其端。宋诗议论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理趣。
4、诗歌平淡为美的风格追求。
浅论宋诗的特点及其原因
浅论宋诗的特点及其原因
浅论宋诗的特点及其原因
宋诗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宋徽宗赵佶统治时期(960—1279年)发展形成。宋代文学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诗尤为突出,因其朴素淡雅、婉约恬淑、抒发深情而不失热情的写作风格和诗情画意的表达形式,被中国读者视为最具魅力和最有代表性的诗体之一。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宋诗的特点和原因。
首先,宋诗以节奏韵义平缓自然、形象思维丰富神奇、话语美感凄美伤感、抒
发沧桑正气慷慨等特点,影响了后世诗词艺术。比如,辛弃疾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玉窗琼楼,芙蓉帐暖度春宵。”这句诗体现出了宋人表达思想的细腻,富有对自然景物的向往和热爱,把圆满的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其次,宋人崇尚重仁义,普及文化,改革经济,宋代文学道、学术思想得到较
为深入的发展,反映出知识分子思想境界的提高。这不仅体现在诗文中对内容的重视上,也表现在作家对词语表达用法的深入研究中,众多宋词家精心创作出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动人诗篇,令人折服的遣词造句。
最后,宋人热衷于自然,把自然视为最完美的艺术表达方式。他们充分利用自
然的美丽丰富了自己的诗文内容,而且还加入了自己的思想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生活和情感,使宋诗在中国文化中展示出独特的丰富性。
总之,宋诗之所以如此流传古今,因其朴素淡雅、婉约恬淑、抒发深情而不失
热情、节奏韵义平缓自然、形象思维丰富神奇、话语美感凄美伤感、抒发沧桑正气慷慨的等特点的具体体现,深受读者们的喜爱,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
宋诗与宋词的特点与演进
宋诗与宋词的特点与演进
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其中最
为著名的就是宋诗与宋词。宋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而闻名,而宋词则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抒发个人感受的能力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将从特点和演进两个方面来探讨宋诗与宋词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看宋诗的特点。宋诗注重表达情感,追求真实和自然。与唐诗相比,宋诗更加注重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宋诗的语言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华丽修饰,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宋诗也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读者带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其次,我们来看宋词的特点。宋词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抒发个人感受的能力而受
到人们的喜爱。宋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能够通过短短的几句话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宋词的题材广泛,既有描写自然景物的,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还有描写社会风貌的。无论是哀婉的女子之声,还是豪放的男子之情,都能在宋词中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
宋诗与宋词的演进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从北宋到南宋,宋诗与宋词的发
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北宋时期,诗歌以政治抒发为主,鲜明的时代特色使得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而到了南宋时期,诗歌的题材更加广泛,不再局限于政治,而是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宋词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了当时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宋的词人们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总结起来,宋诗与宋词以其独特的特点和演进过程,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
对宋诗的认识与评价
对宋诗的认识和评价
宋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唐诗并列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高峰。宋诗在唐诗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情感的内蕴和思理的表现,艺术风格更加平淡瘦劲,不如唐诗那样色泽丰美。同时,宋诗也更加注重对生活的深沉思考,是宋人对生活的文学表现。
关于宋诗的认识与评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宋诗过于说教,或者太粗俗;也有人认为宋诗非常了不起,数量巨大。总体来说,宋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议论化、散文化,以文为诗。
•多议论,语言不简洁凝练,表现不太含蓄。
•以意胜,贵深析透辟,美在气骨。
•题材广泛,但相对唐诗而言,宋诗缺乏边塞豪雄之作。
•相对宋词而言,宋诗则缺少哀艳缠绵之作。
唐诗和宋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艺术风格、表现手法、题材内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唐诗注重描绘形象、意向,常常通过意象的描绘来表现情感思想,所以唐诗往往意境鲜明、情寓于象,语言简洁,表现含蓄而耐人寻味;而宋诗则多借助理性思维来解剖现
实,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宋诗喜说理,崇尚议论,但也有很多优秀的抒情之作。总体来说,唐诗和宋诗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宋代文学的特点、宋诗 (2013) -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今安徽宣州)人。 有《宛陵先生文集》。
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始于梅尧臣、苏舜钦二人。(叶燮《原 诗外篇》 ) 本朝诗惟宛陵为开山祖师。(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 )
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梅尧臣:《读邵不疑学士 诗卷》)
其初喜为清丽,间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 巧,然气完力余,益老以劲。其应于人者多,故辞非一体。 ( 欧阳修《梅圣俞墓志铭》 )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
......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敢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汝坟贫女》
渐老情易厌,欲之意先阑。
却还见儿女,不语鼻先酸。 去年与母出,学母施朱丹。 今母归下泉,垢面衣少完。 念尔各尚幼,藏泪不忍看。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宋诗 特点
A
10
9.同写江南:
杜 牧: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哲理:人不能骄傲自满,优秀之上还有优秀。追求 完美,永无止境。
综上所述,我们便可得出如下结论:唐诗重抒情,宋 诗重哲理
A
11
• 蓄势 • 张本
A
4
3.同写春色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压抑茁壮成长。
A
5
4.同写冬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诗唐诗和宋诗的不同特点分析唐诗和宋诗的典型作品我们就会发现题材相同而它们的侧重点则不同
宋诗
A
1
唐诗和宋诗的不同特点 分析唐诗和宋诗的典型作品,我们就会发现,题材
唐 相同而它们的侧重点则不同。一般的说, 诗多具抒情性,而宋诗 多具哲理性:
A
2
1.同写庐山: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诗的理趣意味
摘要: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宋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也有着辉煌的成就。宋代文人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形成独立的、崇尚哲理而超脱的文化精神,寻求了一条与唐诗不同的发展道路:变描写为议论,变诗法为文法,在诗中显示才学和智慧之美的艺术创新之路,从下丽造成宋代哲理诗独特的农达方式:通过象征意象呈现智慧之美,用玄境的暗示传达悠远的理趣,以诗性化的议论宣扬精警的哲理,
关键词:宋诗理趣艺术表现
宋代诗人据不完全统计共有9000多人,诗的数量也极为惊人。北京大学出版的《全宋诗》,精装共72卷,平均每卷50万字的话,总计3600多万字。而中华书局出版的《全}(F诗》,共收人2200多人的诗,精装12卷,平均每卷60徐万字,总计750多万字。宋代诗人人数和存诗的数量,都是唐代的四倍多。面对这么一笔巨大的文学遗产.究章如何深人研究和正确评价‘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的。
“理趣”这个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理趣”一词早多见于佛教典籍,它原义是指佛法修证过程中所体悟到的义理旨趣,后来它又被移用到诗学批评领域,其内在蕴含也因此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用来指涉作品中呈现出的一种融审美本体情感与宇宙人生哲理为一体的审美性意趣。”
宋诗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理趣。诗的理趣,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用形象思维的方式来阐释抽象的自然与人之间的哲理。诗的理趣,是诗的哲理和诗的感情二者之间的有机统一体。是诗人通过敏锐的观察、深切的审美经验的体会,从自然界的物理现象中,从人类社会所包容的生活内容中去提炼和概括,并通过形象表达出来的一种真理性的认识。宋代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哲理,有别于一般的抽象、空乏的理,它是一种理趣。它是通过理的表现过程,让人产生一种艺术的审美感受。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雨后》便是通过观察事物悟出事物妙理的一首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蒙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写初晴及雨后两种状态下的西湖:初晴之下,水光潋滟;细雨之中,山色空蒙。不论哪种情况下,西湖都是美的,为表现这个事理,诗人顿生妙想,把美女西施作为喻象,得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哲理诗句。这既是对西湖的看法和评价,更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哲理。
在诗歌创作中结合日常生活中随时接触到的富于情趣的自然小景、生活片段和具体事物的叙写,在诗歌中融入哲思理趣,做到情景与义理的浑然一体,言在此而意在彼,表达出作者对事物的新颖见解,但又不失诗的特色和情味。
理,阐明道理,是逻辑思维的产物。诗,歌咏性情,是形象思维的产物。
有理趣的诗在艺术表现上通常采用两种手法:
一、在景物描写中含有理趣。
在宋诗中,有一些完全是写景诗或抒情诗,但其中往往也有说理的成分,并且由于其寓理深刻,又富有理趣,所以成为全诗的警策之句。比如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从全诗来说,这是一首游记般的描写农村风光的诗歌。可是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既是实景描绘,却又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由于这两句诗的深刻的哲理内容,使这首诗也被传诵千古了。
又比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写道:
竹外桃花三两枝,
篓篙满地芦芽短,
春江水暖鸭先知。
正是河豚欲上时。
从描写春景来说,此诗亦无特别出色之处。然而‘“春江水暖鸭先知”句,则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很普通的客观真理:由于鸭子喜欢游水觅食,故而能最先体会到春天的来临,水温的上升。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也最熟悉它的人,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
二、通首的形象描写都是比喻,用来阐明一种抽象的道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运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前两句是对庐山风景的描写,似乎是纯粹的写景,但通过后两句的议论,却阐述了一个抽象的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表面上看,作者仿佛在告诉我们一个登山的常识,但稍加联想就发现原来作者巧妙地将一个人生哲理蕴藏其中,那就是:不跳出事物的圈子,就很难看清
事物的真相。一种豁然开朗的了悟感油然而生。诗歌的意思就到此为止吗?结合诗题,我们仿佛又找到了通向真理的命门,“原来作者借‘看一庐山’作比喻,表达对佛家置身世外的赞美和作者对佛理的认同。于是此诗从析理入佛理,发妙思于奇想之外。”’诗歌巧设玄机,初慧叠出,耐人寻味。
又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很形象、很新鲜的比喻,说明书中内容那么精深,是因为它有着丰富的活的写作源泉。完全通过形象在说话,使人感到生动可爱,充满诗情画意,耐人寻味。景入理势,就是将理完全融在诗里,诗完全化在理中,令人初初看去,似无哲理可言,细细味来,却有深意可道。
比如苏麟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断句诗》: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就不仅有深刻的讽喻作用,而且很富有哲理。这首诗的原意是作者向身为州守的范仲淹说明,自己作为一个掌竹练兵的巡检,权力不大,关系疏远,所以得不到推荐。而那些直属州府管辖的官兵,因为与州守较为接近,就好像近水的楼台,先得月光,向阳的花木,易为春色,容易被优先举荐。这首诗很巧妙地利用两组景物,暗示了上个普遍而又深刻的道理。直至今日,“近水楼台”仍被用来比喻利用与某人或机构的亲近关系,取得某种利益与便利,进而批评那些为了照顾关系而给子他人以特殊利益和便利的人。
宋诗更加加深了对象征意象的理解,它用象征的手法使物与人产生紧密的对应关系,把“意义的表现”寄托于“感性的观照”,不仅能增强表现力,更能把深刻的道理蕴涵于外物,使诗歌富于趣味。首先,通过意象玩味宇宙力物的奥秘。比如卢梅坡的《雪梅》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弗平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首诗通过雪、梅两个意象的互相比较,暗藏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前两句以轻快的笔调生动活泼地勾勒出春临大地,万物争春的热闹景象。后两句中,把梅和雪置于一个审美角度加以比较,才发现雪与梅各有短长。就色彩而言,雪的洁自是梅难以匹敌的,而梅的清香也是雪所不及的。雪因洁自取胜,梅以清香出众。从而引出了一个对万物都适用的真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惟有善于捕捉事物的闪光点才能得到真正的美。可观世界也汇是因为这些“不完美”和“不完美”的存在,才一变得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因而,本诗借雪和梅这两个意象象征了在某一方面有一特长的事物,探究了宇宙间的最普遍的真理。
其次,通过意象玩味社会哲理。比如著名的王安石的《登匕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于山颠之上,居高临下所抒发的感慨。“浮云”象征奸佞小人,不要害怕奸佞小人阻挡改革的步伐,只因为“我”站得高,看得远。诗中用感性的意象象征了一个社会道理,表达了富有哲理意味的政治情感。而且诗中洋溢的胸襟开阔,目光远大,气魄宏放,超越一切障碍,高瞻远瞩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使诗歌超越了一般的登高望远情怀,具有了更深的哲理的社会内涵。
再次,通过意象玩味人生人格。比如欧阳修的《画眉鸟》:
百咐千声随意转,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首诗通过画眉鸟在林间“百啡千声”的啼叫和花丛林间的自山飞翔与“锁向金笼”的束缚羁绊作对比,表现了作者厌倦仕途的黑暗,想归返山林的思想。诗中作者以画眉鸟自喻,以余笼象征为官入仕,虽然荣耀,但它的代价却是失去了可贵的自由和天性,这也代表了古代文人在为官和为民两种生存方式间徘徊的困惑。
可见,宋代哲理诗通过对山水景物诗意的观察和描写,深深蕴藏着大自然的奥妙和人生的警语。让读者剥开层层意境的“迷层”,看清诗中的哲理,也是领略到诗中至美至善的人类智慧的时候。玄境的暗示传达悠远的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