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与意境》教案
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
传神与意境——中古古代绘画作品欣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和认识中国画的不同形式,获得初步的审美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传神与意境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领略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传神与意境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不同形式美术作品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师:为什么说它是部谍战片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踏上今天的穿越之旅,走进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传神与意境》。
二、新授1.人物画(1)《韩熙载夜宴图》师:还记得刚才那部谍战片吗?南唐李煜派出了画家顾闳中前去打探,韩熙载家中天天歌舞升平,顾闳中并没有忘记他的使命,而是凭借惊人的记忆力把在韩熙载家中夜宴的过程画了下来。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幅传世名作。
欣赏《韩熙载夜宴图》场景,边播放琵琶曲。
师讲解:《韩熙载夜宴图》整幅作品由五个场景组成,它是绢本、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那你们随着老师来看看这个镜头,画面中的人物在干什么?生:都听琵琶弹奏的场景师:你的反应非常快,对,这就是整幅画的第一幕,你们会给它拟个什么样的主题?生:……师:我们先不着急揭秘,再次回到画面当中,仔细看看除了弹琵琶的人,这些听客们都是什么样的姿态。
生:...师:矩形中的人物正在目不转睛的盯着弹奏者,通过眼神的专注来凸显人物的传神;圆形中的人物,虽然眼睛没有看弹奏者,但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显然沉浸在音乐中(扭转身体,手握在一起,像是在打节奏);三角形中的人物扭过去,显然是被音乐声所吸引。
画家紧紧抓住了听的主题,生动地表现了韩熙载和他的宾客们全神贯注,侧耳倾听的神态。
那么这一幕我们就叫为“听乐”。
下面,让我们来做个游戏——让它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名字。
《传神与意境》教案
《传神与意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神与意境的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传神与意境的原则进行艺术创作,提升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传神与意境的定义与内涵2. 传神与意境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3. 艺术作品中传神与意境的体现4. 欣赏与分析传神与意境的艺术作品5. 实践创作:运用传神与意境进行艺术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传神与意境的定义与内涵2. 如何在艺术创作中运用传神与意境3. 欣赏与分析传神与意境的艺术作品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神与意境的定义、内涵及应用。
2. 示范法:展示艺术作品中传神与意境的体现。
3. 欣赏法:分析、讨论艺术作品的传神与意境。
4.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传神与意境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传神与意境的定义、内涵及应用。
3. 案例分析:展示艺术作品中传神与意境的体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4. 欣赏与感悟:欣赏传神与意境的艺术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5.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传神与意境进行艺术创作,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互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品分析:评估学生在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时对传神与意境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创作实践:评价学生在实际创作中运用传神与意境的能力,包括创意、技巧和表现力。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博物馆,以便更直观地感受传神与意境在实际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2. 邀请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创作中如何运用传神与意境的经验。
3. 开展艺术作品比赛或展览,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提升创作自信。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难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传神与意境——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上传: 钟芳芳更新时间:2014-1-7 17:47:54初中美术《传神与意境——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教学案例钟芳芳于都县第八中学【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丰富,涉及的作者、作品多,而七年级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和认识都有限,相对较初级。
针对学生基础,本教学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取舍地安排学习内容,选择易激发学生兴趣,易理解的学习内容。
本课讲授中国古代绘画的特征,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分科、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且注重传神写照,“以形写神”是中国画的首要原则。
通过学习,学生要能够对中国画有初步的理解,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通过欣赏和认识传统中国画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初步了解传统中国画的发展概况,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并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短评述。
2.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中传神与意境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分析作品的能力。
3. 德育目标:领略传统中国画的传神和意境,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以点带面,通过学习本课中国古代花鸟画意境的表达,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课的类型】欣赏课【授课方法】讲授、问答、演示、练习【课时安排】全课安排三个课时完成教学,此为第三课时教学,主要讲授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意境的表达。
【教学设计】1.通过分析教材,本课学习领域是欣赏·评述,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欣赏一些名作,同时也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评论,即这些作品好,好在哪里?能够从美术专业的角度,使用一些专业术语进行评述。
所以我借助现代教学媒体,从“鉴赏能力提高”、“理论知识掌握”、“审美情趣提升”等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使学生从视、听、练多维度习得美术作品欣赏与鉴赏知识,陶冶学生审美情趣,进而提高其美术作品欣赏与鉴赏的能力。
2.选用北宋赵佶的《芙蓉锦鸡图》进行讲解,让学生注意学习如何欣赏作品。
七年级上册美术课件设计第二课《传神与意境》赣美版
《传神与意境》
工笔画
工笔画亦 称细笔画,工 整细致的画法 着重线条美。
《传神与意境》
写意画 用简练的笔法
描绘物象,纵笔 挥洒、墨彩飞扬。 写意画重视心灵 感受、笔随意走。
《传神与意境》
山水画
《传神与意境》
花鸟画
《传神与意境》
人物画
《传神与意境》
学生思考:泼墨仙人图是 怎样体现传神与意境
1.此画的表现形式及内容? 2.画的是什么?主人翁是谁,主人翁整副画 面出现几次?是怎样的表情? 3.画家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现传神与意境? 4.哪个画面给你感触最深?
《传神与意境》
听琵琶演奏(听乐)
《传神与意境》
集体观舞(观舞)
《传神与意境》
间歇(休息)
《传神与意境》
独自赏乐 (赏乐)
《传神与意境》
《传神与意境》
泼墨仙人图
南宋 梁楷 立轴 纸本 墨笔 收藏于台北故宫 博物院
《传神与意境》
溪山行旅图
中国画 北宋 范宽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 物院
《传神与意境》
渔庄秋霁图
中国画 元朝 倪瓒 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传神与意境》
墨梅图
中国画 元朝 王冕 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传神与意境》
千里江山图
宋代 王希孟 绢本 纵51.5cm 横1188cm 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依依惜别 (送别)
《传神与意境》
•韩熙载夜宴图
•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南唐, 作者顾闳中。绢本,宽28.7厘米, 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 物院。
《传神与意境》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第一场景:描绘韩熙载与来宾聆听乐女弹奏琵 琶
七年级美术上册《传神与意境》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绘画任务,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创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分层教学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根据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提高技能,增强信心。
3.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传神”与“意境”的概念,分析《溪山行旅图》中的具体表现,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2.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传神”与“意境”在绘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示范法,结合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传神”与“意境”的表现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绘画创作,要求作品具有传神与意境。
2.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教学方法:采用分组合作、讨论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学生根据所选主题进行绘画创作,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七年级美术上册《传神与意境》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绘画中“传神”与“意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理解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墨色、构图等基本技法,创作具有传神与意境的美术作品。
3.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中国绘画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5.作业提交:请学生在下一节课前提交绘画作品和作品解析,教师将组织评价和反馈。
初中传神与意境教案
初中传神与意境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神与意境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生活中的情感与意境,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传神与意境的概念与表现手法。
2. 绘画技巧在表现生活中的情感与意境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传神与意境的内涵,将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2. 掌握绘画技巧,表现生活中的情感与意境。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美术作品,用于讲解传神与意境的表现手法。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具有传神与意境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作品为什么能够让人产生共鸣?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传神与意境。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传神与意境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其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在绘画中表现传神与意境。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传神与意境的表现手法。
三、创作与展示(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生活场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表现其中的传神与意境。
2.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让学生认识到传神与意境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延伸:1. 学生课后继续练习表现传神与意境的绘画作品,可以互相交流、欣赏。
2. 教师组织一次专题展览,展示学生的作品,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讲解、示范、创作和展示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传神与意境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提升课堂氛围。
《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
《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注重传神写照,“以形写神”是中国画的首要原则,《辞海》对传神的诠释是“指能生动地传达神情意志”。
本节课所选的几幅画涵盖了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写意与工笔两大形式,显示了中国画的传神与魅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和认识传统中国画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初步了解传统中国画的发展概况,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并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短评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传神与魅力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略传统中国画的传神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能准确地评价中国画的魅力。
难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各种国画作品的图片、国画画家介绍等。
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中国画。
教学过程1、中国画知识导入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
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它依照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趋向及因此而产生的艺术手法而创作。
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融化物我,创作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由于书画同源,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强调骨法用笔、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画是具有“诗、书、画”等中华民族文化特征,这是中中国画的根本;其最高境界就是诗情画意。
2、新授(1):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初中美术_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传神与意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传神与意境》(第一课时)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欣赏能力,对中国传统国画也有一定的了解,本课从欣赏人物画作品入手,通过对不同技法的作品的分析欣赏,让学生掌握“传神”在作品中的体现,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评价作品。
江西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传神与意境》(第一课时)效果分析对中国画审美特征的理解会加深学生对民族绘画的认识,欣赏时再结合想象,方能领略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气韵、神韵,陶冶情怀。
本课的教学我结合多学科、多角度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素养。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把美术鉴赏放在首位,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以学生的感悟和认知为主,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江西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传神与意境》(第一课时)教材分析中国画是东方绘画的代表画种,其在表现手法、构图、用笔、用墨、设色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征。
注重传神写照,“以形写神”是中国画的首要原则。
传神是指“能生动地传达神情意志”。
《韩熙载夜宴图》通过对总多人物的姿态、表情的细微刻画来表现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达到了传神的境界。
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寥寥数笔,刻画了一位憨态可掬的仙人形象,生动传神。
江西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传神与意境》(第一课时)测评练习:合作学习问题表格欣赏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完成下面表格中的问题。
请记录员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江西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传神与意境》(第一课时)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传神”的艺术特点,“传神”不是形似,而是神似。
对于工笔画《韩熙载夜宴图》我主要从人物的外貌和神态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传神”,并从人物的“个人”方面和“国家”两方面引导学生分析韩熙载人物的传神。
而对于写意人物学生往往从“像不像”方面去认识,走入了“形似”的误区。
《传神与意境》教案
《传神与意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神与意境的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传神与意境的原则进行艺术创作。
二、教学内容:1. 传神与意境的定义与内涵2. 传神与意境在绘画、书法、摄影等艺术领域的应用3. 传神与意境的经典案例分析4. 传神与意境的创作方法与技巧5. 传神与意境在艺术教学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传神与意境的内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2. 传神与意境的创作方法与技巧3. 如何运用传神与意境进行艺术教学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神与意境的定义、内涵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传神与意境的魅力。
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锻炼运用传神与意境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互相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传神与意境兼备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传神与意境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传神与意境的定义、内涵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案例,让学生感受传神与意境的魅力。
4. 创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运用传神与意境的原则。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神与意境的概念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传神与意境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能力。
3. 学生对传神与意境的创作方法与技巧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七、教学资源:1. 艺术作品示例:包括绘画、书法、摄影等作品,用以展示传神与意境的魅力。
2. 参考书籍:关于传神与意境的理论著作,供学生深入研究。
3. 网络资源:相关艺术网站、论坛、博客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传神与意境的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第二课时:分析传神与意境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感受其魅力。
初中美术_《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一)、导入:《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欣赏。
提问:属于什么画种?分析中国画和西方油画导入新课。
(二)、新授:一、欣赏《韩熙载夜宴图》,分析作品1、从人物的动态、手势上去分析:重点分析穿红衣服的状元朗粲的身体前倾的动态;中间人物拍手的动态;屏风后边探出身子的是女的动态。
总结出人物画中的动态描写。
板书:动态2、从人物的面部表情、五官上去分析:状元朗粲的表情;韩熙载的表情比较严肃、郁郁寡欢。
3、教师介绍韩熙载郁郁寡欢的原因,从而进入本节课的第三个内容:《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背景。
4、通过作品了解韩熙载郁郁寡欢的原因,指出人物的神态描写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解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板书:神态。
——人物的动态和人物的神态是中国古代人物画审美的最高追求。
由神态和动态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物画的审美标准:传神。
板书:传神5、介绍作品采用对比的艺术手法。
板书:对比二、《泼墨仙人图》赏析:教师分析作品的诗词了解人物形象。
1、“醉”仙的醉态:从人物的动态和神态分析作品。
2、介绍作品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
板书:夸张三、《秋江渔隐图》赏析1、从人物的神态和动态分析睡熟的原因。
2、介绍作品采用烘托的艺术手法。
板书:烘托四、欣赏中国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作品赏析:1、宏伟、壮观,树木繁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气势。
板书:气势2、采用的艺术手法:对比、夸张五、《渔庄秋霁图》赏析1、萧条、孤寂,利用空白来衬托画面的氛围的视觉效果——神韵。
板书:神韵。
由气势和神韵共同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标准:意境。
板书:意境六、中国花鸟画赏析:欣赏《墨梅图》教师讲解,并指出这幅作品不仅仅是在画梅,而是以梅自喻。
同时指出中国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追求传神与意境的最终目的:——以形写神、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板书)(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只是对中国画的一些显而易见的部分做了一些浅显的解读,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这么容易让我们解读的。
对于一些表达不准确的作品,我们还需了解作品的创造背景、作者的创作经历、作品上的诗词乃至印章,包括作品的名称我们都需要了解,然后将这些资料加以整合,才能让我们对作品有着更深刻的了解。
《传神与意境》教案设计
《传神与意境》--中国古代绘画教案一.教材分析中国画是东方绘画的代表画种,其表现手法、分科、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特征。
注重传神写照,“以形写神”是中国画的首要原则。
本课所选作品涵盖了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写意和工笔两大表现形式,彰显了中国画的传神与意境。
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认识传统中国画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初步了解传统中国画的发展概况,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并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短评述。
2 •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中传神与意境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3.领略传统中国画的传神与意境,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传神与意境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
2 •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绘画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学会从构图、笔墨、题材等方面进行鉴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媒体映示《清明上河图》学生都熟悉的一幅中国画作品,导入中国古代传统绘画。
多媒体播放图片,让学生欣赏并感受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魅力。
教师讲解: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艺术家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和记录的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画面。
中国绘画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想象力,它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
(二)讲解新课1•映示图片投影:五代画家顾闳中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并配文字介绍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
(欣赏韩熙载夜宴图,教师可播放一段平缓柔和的琵琶曲,学生感受乐曲带来的平缓心境更易进入画面所表现的故事当中)△顾闳中南唐画家,善画人物,据记载,他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家中,窥视其夜宴情景,凭现场目识心记,创作了此画。
△韩熙载,南唐大臣,出身北方贵族,避难来到南唐,初有恢复中原宏图大志,但李煜对他猜忌,他为免遭不测便沉缅于声色之中,以放荡颓废的生活来表示自己的政治上的无所作为。
传神与意境美术教案
传神与意境美术教案教案标题:传神与意境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概况和特点。
学会欣赏传统中国画,理解传神与意境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和学习热情。
二、教学内容: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概况和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传神与意境。
欣赏《韩熙载夜宴图》等传统中国画,分析其中的传神与意境。
三、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徐渭的诗句“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的含义,从而引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介绍。
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概况:介绍中国画的历史、特点和分类,让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传神与意境:通过讲解和分析《韩熙载夜宴图》等传统中国画,让学生理解传神与意境在绘画中的表现方法和重要性。
作品欣赏与评述: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传统中国画,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评述作品中的传神与意境。
总结与拓展:总结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和欣赏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四、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传神与意境在绘画中的表现方法和重要性。
重点:通过欣赏和分析传统中国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传神与意境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概况和特点,以及传神与意境在绘画中的表现方法和重要性。
欣赏法:通过欣赏传统中国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传神与意境在绘画中的表现。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练习法:让学生尝试评述传统中国画,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教具和多媒体资源:黑板或白板:用于书写关键点和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投影仪或平板电脑:用于展示传统中国画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教学软件:用于播放讲解视频和展示作品细节。
传统中国画的复制品或书籍:供学生欣赏和学习。
七、评价与反馈:评价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作业的形式,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程度和审美能力。
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传神与意境》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传神与意境》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帮助我们提高审美意识,激发我们更加了解中国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培养爱国情操。
2学情分析
中国画欣赏是中学美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进行的美术作品感受、品味,欣赏的教学活动之一,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掌握欣赏方法,
提高欣赏水平,重点欣赏以人物、山水、花鸟兽为题材的中国画,采取积极措施,给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国画的欣赏方法,提高中学生对中国画欣赏课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
3重点难点
对中国画精髓“传神写照”贯穿反复。
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分析评价及“传神写照”的体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画的概况,认识中国画的材质(文房四宝)形式和内容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能对作品作简单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时重点
对中国画精髓“传神写照”贯穿反复。
学时难点
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分析评价及“传神写照”的体现。
传神与意境教案
《传神与魅力——欣赏》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江西美术出版社的内容。
中国画欣赏是中学美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进行的美术作品感受、品味,欣赏的教学活动之一,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掌握欣赏方法,提高欣赏水平,重点欣赏以人物、山水、花鸟兽为题材的中国画,采取积极措施,给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国画的欣赏方法,提高中学生对中国画欣赏课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画的概况,认识中国画的材质(文房四宝)形式和内容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能对作品作简单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对中国画精髓“传神写照”贯穿反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分析评价及“传神写照”的体现。
教具准备:古典乐曲《琵琶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感受中国画的水墨神韵,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1、问:这部动画片是由什么画制作的,除了中国画你还知道哪些画种?你知道中国画是用什么工具制作的?(讨论)2、认真听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画知识(看课本第2页)二、欣赏传统中国画它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画种,是古代的人们传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文化精髓。
下面请你们简单的把这一章节内容看一遍。
1、课件播放各个朝代的名家画作品。
2、看完这些画后你有什么新发现或者有什么新的疑问?(这些画都很精彩,是过去各个朝代的代表作,那么你在欣赏过程中是否发现这些画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不同?题材一一人物、山水、花鸟兽技法一一写意、工笔教师介绍:艺术表现人类生活和精神,各个民族对艺术有不同的追求,追求传神是中国艺术的重要审美标准,中国画尤为突出。
传神要求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仅满足于外在形象的逼真,更重视对其神态与精神的揭示。
初中美术_传神与意境教学课件设计共20页文档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初中美术_传神与意境教学课件设计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初中传神与意境优秀教案
初中传神与意境优秀教案课程目标:1. 理解什么是传神与意境;2. 学会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来达到传神与意境的效果;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传神与意境的短文。
教学重点:1. 传神与意境的概念;2. 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理解传神与意境的内涵;2.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 课文《草原》、《紫藤萝瀑布》等;2. 相关诗词、短文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具有传神与意境的图片,如山水、花鸟等;2.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传神与意境的理解。
二、讲解传神与意境(15分钟)1. 讲解传神与意境的概念;2. 分析一些典型的传神与意境的例子,如课文《草原》、《紫藤萝瀑布》等;3. 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来达到传神与意境的效果。
三、实例分析与练习(15分钟)1. 分析一些具有传神与意境的诗词、短文,让学生理解其内涵;2. 让学生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素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的练习。
四、创作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分享创作心得;2. 让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传神与意境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传神与意境的概念,分析典型例子,以及进行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的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如何达到传神与意境的方法。
在创作展示环节,学生们的作品富有想象力,展现了他们对传神与意境的理解和运用。
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传神与意境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传神与意境》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传神与意境》优质课公开
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传神与意境》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帮助我们提高审美意识,激发我们更加了解中国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培养爱国情操。
2学情分析
中国画欣赏是中学美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进行的美术作品感受、品味,欣赏的教学活动之一,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掌握欣赏方法,
提高欣赏水平,重点欣赏以人物、山水、花鸟兽为题材的中国画,采取积极措施,给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国画的欣赏方法,提高中学生对中国画欣赏课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
3重点难点
对中国画精髓“传神写照”贯穿反复。
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分析评价及“传神写照”的体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画的概况,认识中国画的材质(文房四宝)形式和内容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能对作品作简单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1.2学时重点
对中国画精髓“传神写照”贯穿反复。
4.1.3学时难点
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分析评价及“传神写照”的体现。
七年级美术上册《传神与意境》优秀教学案例
1.情感方面: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创作过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态度方面:引导学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美术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3.价值观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尊重自然的态度,使他们在艺术创作中体现出正确的价值观。
(1)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绘画素材。
(2)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如勾勒、皴擦、泼墨等,运用到创作中。
(3)能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表现出具有意境的画面。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通过欣赏、分析、实践、交流等环节,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3)构图:运用构图原理,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3.案例分析:展示几幅具有传神与意境的绘画作品,分析其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特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幅绘画作品,分析其传神与意境的表现手法。
2.各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出作品中的亮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
3.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2.简要介绍传神与意境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传神与意境的基本概念
(1)传神:指绘画作品能够生动、准确地表现对象的特征和精神。
(2)意境:指绘画作品所营造的氛围、情感和审美境界。
2.传神与意境的表现手法
(1)线条:以不同的线条表现对象的质感、量感、空间感。
(2)色彩:运用色彩对比、调和,营造画面氛围。
3.通过故事、寓言等形式,引入绘画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美术_传神与意境教学课件设计PPT共20页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神与意境》--中国古代绘画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中国画是东方绘画的代表画种,其表现手法、分科、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特征。
注重传神写照,“以形写神”是中国画的首要原则。
本课所选作品涵盖了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写意和工笔两大表现形式,彰显了中国画的传神与意境。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认识传统中国画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初步了解传统中国画的发展概况,
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并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短评述。
2.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中传神与意境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3.领略传统中国画的传神与意境,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传神与意境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绘画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学生学会从构图、笔墨、题材等方面进行鉴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媒体映示《清明上河图》学生都熟悉的一幅中国画作品,导入中国古代传统绘画。
多媒体播放图片,让学生欣赏并感受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魅力。
教师讲解: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艺术家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和记录的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画面。
中国绘画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想象力,它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
(二)讲解新课
1.映示图片投影:五代画家顾闳中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并配文字介绍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
(欣赏韩熙载夜宴图,教师可播放一段平缓柔和的琵琶曲,学生感受乐曲带来的平缓心境更易进入画面所表现的故事当中)Δ顾闳中南唐画家,善画人物,据记载,他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家中,窥视其夜宴情景,凭现场目识心记,创作了此画。
Δ韩熙载,南唐大臣,出身北方贵族,避难来到南唐,初有恢复中原宏图大志,但李煜对他
猜忌,他为免遭不测便沉缅于声色之中,以放荡颓废的生活来表示自己的政治上的无所作为。
观看视频,了解并欣赏作品再把《韩熙载夜宴图》分成五个独立画面,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
主要讲解第一段听乐:(映示画面)
作者紧抓一个“听”字,把握不同听众的情绪反应,不论转身注视着弹琵琶歌伎的宾客,还是半掩在屏风后面探头倾听的女子,都统一到听乐这个中心,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迷人的音
乐陶醉,画面描写达到极其传神的境界。
画家用的线描,有粗细、轻重、疾缓之分,充分显示了衣衫的质感。
五个乐伎服装主色调是浅色,由红绿两色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显得丰富而统一,画的极其工细。
主
要人物局部再次放大(讲解中国画的艺术手法---工笔: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
节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
)
2.欣赏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对比《韩熙载夜宴图》,(讲解中国画的艺术手法----
写意:用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
)
分析欣赏作品的用笔以及神态,用笔简练概括,略带夸张变形,但动态生动,寥寥数笔表现了一个烂醉如泥、憨态可掬的仙人,神态毕现。
(《欣赏泼墨仙人图》可结合相应的视频资料,如《西游记》中展现神仙的故事为引导来欣赏此作品更能吸引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学习兴趣,再来讲解画家的笔墨情趣。
)
(三).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从表现手法以及用笔设色等方面鉴赏八大山人的《荷花水禽图》。
教师引导并提出问题,写意,荷叶的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相间。
水鸭的画法:简率放逸,形象洗练,一幅白眼向天的情景。
画面所表现了空灵孤独的意境。
介绍画家八大山人
与前面所欣赏的作品做对比,由人物画导出中国画的另一形式之一-----花鸟画
教师讲解:中国花鸟画大多是在写生的基础上,通过象征、寓意等手段,将自然界中美的花鸟虫鱼与我们人或者事发生关联,创作的作品,表达了画家的志趣情操和内心感受,表达的是一种意境。
大家一起欣赏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教师从构图、笔墨以及象征寓意等方面作出引导,鉴赏作品。
(四).作品欣赏
欣赏古诗,导出山水画《庐山高图》,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画的另一形式----山水画
教师讲解:山水画主要描绘的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审美意识。
山水画在描绘物象上,画家主要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艺术相结合。
从构图、笔墨以及空间处理上进行鉴赏作品。
山石以淡墨层层皴染,再施以浓墨逐层醒破。
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即“三远法”。
欣赏作品《溪山行旅图》,从构图以及笔墨等方面分析。
作业:欣赏《渔庄秋霁图》,观后小组交流,讨论,并发言,对作品作出简短分析。
(五).全课总结学习了这一课,你都学到了什么?你对中国画有什么新的认识?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画的材质、表现形式以及题材分类,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同时也领略了它们的传神与意境,今后我们也要多学习多动手临摹,画一画中国画,真正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如有不妥的地方,希望老师们能及时指正。
五中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