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上册 欣赏 第2课《传神与意境》教案1 赣美版
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
![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14810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8.png)
传神与意境——中古古代绘画作品欣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和认识中国画的不同形式,获得初步的审美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传神与意境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领略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传神与意境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不同形式美术作品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师:为什么说它是部谍战片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踏上今天的穿越之旅,走进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传神与意境》。
二、新授1.人物画(1)《韩熙载夜宴图》师:还记得刚才那部谍战片吗?南唐李煜派出了画家顾闳中前去打探,韩熙载家中天天歌舞升平,顾闳中并没有忘记他的使命,而是凭借惊人的记忆力把在韩熙载家中夜宴的过程画了下来。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幅传世名作。
欣赏《韩熙载夜宴图》场景,边播放琵琶曲。
师讲解:《韩熙载夜宴图》整幅作品由五个场景组成,它是绢本、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那你们随着老师来看看这个镜头,画面中的人物在干什么?生:都听琵琶弹奏的场景师:你的反应非常快,对,这就是整幅画的第一幕,你们会给它拟个什么样的主题?生:……师:我们先不着急揭秘,再次回到画面当中,仔细看看除了弹琵琶的人,这些听客们都是什么样的姿态。
生:...师:矩形中的人物正在目不转睛的盯着弹奏者,通过眼神的专注来凸显人物的传神;圆形中的人物,虽然眼睛没有看弹奏者,但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显然沉浸在音乐中(扭转身体,手握在一起,像是在打节奏);三角形中的人物扭过去,显然是被音乐声所吸引。
画家紧紧抓住了听的主题,生动地表现了韩熙载和他的宾客们全神贯注,侧耳倾听的神态。
那么这一幕我们就叫为“听乐”。
下面,让我们来做个游戏——让它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名字。
《传神与意境》教案
![《传神与意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9f5fa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c.png)
《传神与意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神与意境的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传神与意境的原则进行艺术创作,提升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传神与意境的定义与内涵2. 传神与意境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3. 艺术作品中传神与意境的体现4. 欣赏与分析传神与意境的艺术作品5. 实践创作:运用传神与意境进行艺术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传神与意境的定义与内涵2. 如何在艺术创作中运用传神与意境3. 欣赏与分析传神与意境的艺术作品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神与意境的定义、内涵及应用。
2. 示范法:展示艺术作品中传神与意境的体现。
3. 欣赏法:分析、讨论艺术作品的传神与意境。
4.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传神与意境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传神与意境的定义、内涵及应用。
3. 案例分析:展示艺术作品中传神与意境的体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4. 欣赏与感悟:欣赏传神与意境的艺术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5.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传神与意境进行艺术创作,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互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品分析:评估学生在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时对传神与意境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创作实践:评价学生在实际创作中运用传神与意境的能力,包括创意、技巧和表现力。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博物馆,以便更直观地感受传神与意境在实际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2. 邀请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创作中如何运用传神与意境的经验。
3. 开展艺术作品比赛或展览,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提升创作自信。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难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年级美术上册《传神与意境》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上册《传神与意境》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75fb8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5.png)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绘画任务,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创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分层教学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根据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提高技能,增强信心。
3.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传神”与“意境”的概念,分析《溪山行旅图》中的具体表现,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2.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传神”与“意境”在绘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示范法,结合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传神”与“意境”的表现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绘画创作,要求作品具有传神与意境。
2.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教学方法:采用分组合作、讨论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学生根据所选主题进行绘画创作,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七年级美术上册《传神与意境》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绘画中“传神”与“意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理解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墨色、构图等基本技法,创作具有传神与意境的美术作品。
3.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中国绘画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5.作业提交:请学生在下一节课前提交绘画作品和作品解析,教师将组织评价和反馈。
初中传神与意境教案
![初中传神与意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d05a8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3.png)
初中传神与意境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神与意境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生活中的情感与意境,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传神与意境的概念与表现手法。
2. 绘画技巧在表现生活中的情感与意境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传神与意境的内涵,将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2. 掌握绘画技巧,表现生活中的情感与意境。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美术作品,用于讲解传神与意境的表现手法。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具有传神与意境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作品为什么能够让人产生共鸣?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传神与意境。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传神与意境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其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在绘画中表现传神与意境。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传神与意境的表现手法。
三、创作与展示(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生活场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表现其中的传神与意境。
2.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让学生认识到传神与意境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延伸:1. 学生课后继续练习表现传神与意境的绘画作品,可以互相交流、欣赏。
2. 教师组织一次专题展览,展示学生的作品,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讲解、示范、创作和展示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传神与意境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提升课堂氛围。
七年级美术教案 江西美术出版社 赣美版 全册 上
![七年级美术教案 江西美术出版社 赣美版 全册 上](https://img.taocdn.com/s3/m/bfa58837e009581b6ad9ebc5.png)
七年级美术教案江西美术出版社赣美版全册上菏泽市开发区广州路中学美术教案课题教学目标美术星空课时 2课时授课教师名师 1、通过欣赏作品,使学生了解不同画种的作品特点。
2、提高学生欣赏作品、评述作品的能力。
3、情感激发点:珍惜人类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对于美术分类的了解。
教学难点各个不同类别作品的特点。
教学准备图片、影像资料、开启电教设备教材分析导入审美是美术教育的基本功能,美术教育也因美术这一基本特质而更具人文价值。
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以体验的方式来感知美、发现美,从而交流美的启示。
这种学习是生动的,这就使美术教育具有了生命力,也更具有个性特征。
一、引课:(2分钟)(一)提问什么是美术?是一种靠视觉来观赏“造型艺术”。
它是通过对物质材料的运用,遵循色彩、明暗、造型等规律塑造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手段。
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四大类。
(二)欣赏作品、辨析类别:水粉静物、剪纸、建筑、素描、工艺美术、中国画、水彩人物、木刻版画、水彩风景画、中国写意花鸟画、雕塑在作品的欣赏中,自然引入课题――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教学二、新课:(35分钟)(一)PPT展示作品图例,了解绘画的种类。
1、中国画:泛指一切区别于西方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表现手法分为工笔、写意、没骨、白描等。
写意又可分为大写意、小写意、泼墨,还有兼工带写等。
画科有花鸟画、山水画和人物画。
2、油画:用核桃油或亚麻仁油等植物油,调和油质颜料所作的画。
油画起源于欧洲,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画种。
3、水彩画:以水为媒介,调和透明性颜料作画的画种。
由于水彩颜料有透明、快干、混色等特性,往往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偶然效果”,水彩画也就成为了最具吸引力的艺术表达形式之一。
过程 4、水粉画:使用水调合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一种画。
其表现特点为处在不透明与半透明之间,色彩可以在画面上产生艳丽、柔润、明亮、浑厚等艺术效果。
5、版画:运用刀和笔等工具在不同材质的版面上进行刻画和艺术加工,可复印出多幅原作的艺术统称为“版画”。
第2课 传神与意境 课件 赣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1)
![第2课 传神与意境 课件 赣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1)](https://img.taocdn.com/s3/m/d5956b3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8.png)
《芙蓉锦鸡图》(北宋)赵佶
鸡在中国向有“德禽”之称,《韩诗外传》 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 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 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芙蓉 锦鸡图》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种 道德品性,流露出宋徽宗对安逸高贵之品格 的赞许和他对大臣的要求。作品采用写实手 法,描绘工致细腻。
《渔庄秋霁图》(元)倪瓒
6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宋朝第八位皇帝。 虽然在政治上“一塌糊涂”,但是,宋徽宗在艺术上 的造诣极高。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 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 的艺术型皇帝。
《芙蓉锦鸡图》(北宋)赵佶
《瑞鹤图》(北宋)赵佶
《廋金体》(北宋)赵佶
8
此幅墨笔画湖石临塘、疏荷斜挂,两只水 鸭或昂首仰望、或缩颈望立,意境孤独空灵, 余味无穷。
《荷花水禽图》(清初)朱耷
9
《荷花水禽图》(清初)朱耷
10
总结
●中国画的定义和材料 ●中国画的分科 ●人物画——传神 ●山水画、花鸟画——意境
11
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传神与意境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
1
中国人物画的最高境界—— 传神
传神是指能生动的传达神情意志 中国画注重传神写照,“以形写神”是
它的首要原则
2
山水画和花鸟画追求的是表达 意境
意境是画中的情调和境界,是作品中情 景交融,虚实相生的韵味空间。
3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 台北故宫博物院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 台北故宫博物院
巍峨的高山顶立,山头灌木丛生,结成 密林。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 细如弦丝的瀑布直泄而下,溪声在山谷间 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全幅山 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 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画幅右角树阴 有「范宽」二字款。 前景占了大约三分之一的空间,后景则占 据了剩余大约三分之二的画面。
初中美术教学课例《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美术教学课例《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de93a300c22590103029dd8.png)
界。
画家用的线描,有粗细、轻重、疾缓之分,充分显
示了衣衫的质感。五个乐伎服装主色调是浅色,由红绿
两色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显得丰富而统一,画
的极其工细。主要人物局部再次放大(讲解中国画的艺
术手法---工笔: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
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
欣赏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对比《韩熙载夜宴图》,
一、讲解新课 映示图片投影:五代画家顾闳中作品《韩熙载夜宴图》, 并配文字介绍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欣赏韩熙载夜宴 图,教师可播放一段平缓柔和的琵琶曲,学生感受乐曲 带来的平缓心境更易进入画面所表现的故事当中) Δ 顾闳中南唐画家,善画人物,据记载,他奉南唐后 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家中,窥视其夜宴情景,凭现场 目识心记,创作了此画。 教学过程 Δ 韩熙载,南唐大臣,出身北方贵族,避难来到南唐, 初有恢复中原宏图大志,但李煜对他猜忌,他为免遭不 测便沉缅于声色之中,以放荡颓废的生活来表示自己的 政治上的无所作为。
生的爱国热情。
学生学习能
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有欣赏和分析美术作
力分析 品的能力,能自主表达感观。
教学策略选
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学生都熟悉的一幅中国画
择与设计 作品,导入中国古代传统绘画。多媒体播放图片,让学
生欣赏并感受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魅力。 教师讲解: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是艺术家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和记录的我国古代社 会生活的画面。中国绘画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 料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想象力,它不 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
同学们对中国画一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你们作为国家
未来的栋梁也有责任把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了解并欣赏作品 再把《韩熙载夜宴图》分成五个独立画面,听乐,观舞, 歇息,清吹,散宴。
初中美术_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ebdbfd1a417866fb94a8e30.png)
《传神与意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传神与意境》(第一课时)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欣赏能力,对中国传统国画也有一定的了解,本课从欣赏人物画作品入手,通过对不同技法的作品的分析欣赏,让学生掌握“传神”在作品中的体现,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评价作品。
江西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传神与意境》(第一课时)效果分析对中国画审美特征的理解会加深学生对民族绘画的认识,欣赏时再结合想象,方能领略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气韵、神韵,陶冶情怀。
本课的教学我结合多学科、多角度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素养。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把美术鉴赏放在首位,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以学生的感悟和认知为主,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江西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传神与意境》(第一课时)教材分析中国画是东方绘画的代表画种,其在表现手法、构图、用笔、用墨、设色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征。
注重传神写照,“以形写神”是中国画的首要原则。
传神是指“能生动地传达神情意志”。
《韩熙载夜宴图》通过对总多人物的姿态、表情的细微刻画来表现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达到了传神的境界。
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寥寥数笔,刻画了一位憨态可掬的仙人形象,生动传神。
江西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传神与意境》(第一课时)测评练习:合作学习问题表格欣赏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完成下面表格中的问题。
请记录员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江西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传神与意境》(第一课时)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传神”的艺术特点,“传神”不是形似,而是神似。
对于工笔画《韩熙载夜宴图》我主要从人物的外貌和神态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传神”,并从人物的“个人”方面和“国家”两方面引导学生分析韩熙载人物的传神。
而对于写意人物学生往往从“像不像”方面去认识,走入了“形似”的误区。
《传神与意境》教案
![《传神与意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0bf54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4.png)
《传神与意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神与意境的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传神与意境的原则进行艺术创作。
二、教学内容:1. 传神与意境的定义与内涵2. 传神与意境在绘画、书法、摄影等艺术领域的应用3. 传神与意境的经典案例分析4. 传神与意境的创作方法与技巧5. 传神与意境在艺术教学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传神与意境的内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2. 传神与意境的创作方法与技巧3. 如何运用传神与意境进行艺术教学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神与意境的定义、内涵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传神与意境的魅力。
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锻炼运用传神与意境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互相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传神与意境兼备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传神与意境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传神与意境的定义、内涵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案例,让学生感受传神与意境的魅力。
4. 创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运用传神与意境的原则。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神与意境的概念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传神与意境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能力。
3. 学生对传神与意境的创作方法与技巧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七、教学资源:1. 艺术作品示例:包括绘画、书法、摄影等作品,用以展示传神与意境的魅力。
2. 参考书籍:关于传神与意境的理论著作,供学生深入研究。
3. 网络资源:相关艺术网站、论坛、博客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传神与意境的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第二课时:分析传神与意境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感受其魅力。
初中美术_《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80236a84431b90d6c85c7d7.png)
《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一)、导入:《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欣赏。
提问:属于什么画种?分析中国画和西方油画导入新课。
(二)、新授:一、欣赏《韩熙载夜宴图》,分析作品1、从人物的动态、手势上去分析:重点分析穿红衣服的状元朗粲的身体前倾的动态;中间人物拍手的动态;屏风后边探出身子的是女的动态。
总结出人物画中的动态描写。
板书:动态2、从人物的面部表情、五官上去分析:状元朗粲的表情;韩熙载的表情比较严肃、郁郁寡欢。
3、教师介绍韩熙载郁郁寡欢的原因,从而进入本节课的第三个内容:《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背景。
4、通过作品了解韩熙载郁郁寡欢的原因,指出人物的神态描写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解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板书:神态。
——人物的动态和人物的神态是中国古代人物画审美的最高追求。
由神态和动态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物画的审美标准:传神。
板书:传神5、介绍作品采用对比的艺术手法。
板书:对比二、《泼墨仙人图》赏析:教师分析作品的诗词了解人物形象。
1、“醉”仙的醉态:从人物的动态和神态分析作品。
2、介绍作品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
板书:夸张三、《秋江渔隐图》赏析1、从人物的神态和动态分析睡熟的原因。
2、介绍作品采用烘托的艺术手法。
板书:烘托四、欣赏中国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作品赏析:1、宏伟、壮观,树木繁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气势。
板书:气势2、采用的艺术手法:对比、夸张五、《渔庄秋霁图》赏析1、萧条、孤寂,利用空白来衬托画面的氛围的视觉效果——神韵。
板书:神韵。
由气势和神韵共同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标准:意境。
板书:意境六、中国花鸟画赏析:欣赏《墨梅图》教师讲解,并指出这幅作品不仅仅是在画梅,而是以梅自喻。
同时指出中国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追求传神与意境的最终目的:——以形写神、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板书)(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只是对中国画的一些显而易见的部分做了一些浅显的解读,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这么容易让我们解读的。
对于一些表达不准确的作品,我们还需了解作品的创造背景、作者的创作经历、作品上的诗词乃至印章,包括作品的名称我们都需要了解,然后将这些资料加以整合,才能让我们对作品有着更深刻的了解。
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传神与意境》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传神与意境》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1da238a216147917112848.png)
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传神与意境》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帮助我们提高审美意识,激发我们更加了解中国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培养爱国情操。
2学情分析
中国画欣赏是中学美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进行的美术作品感受、品味,欣赏的教学活动之一,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掌握欣赏方法,
提高欣赏水平,重点欣赏以人物、山水、花鸟兽为题材的中国画,采取积极措施,给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国画的欣赏方法,提高中学生对中国画欣赏课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
3重点难点
对中国画精髓“传神写照”贯穿反复。
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分析评价及“传神写照”的体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画的概况,认识中国画的材质(文房四宝)形式和内容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能对作品作简单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时重点
对中国画精髓“传神写照”贯穿反复。
学时难点
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分析评价及“传神写照”的体现。
《传神与意境》说课稿
![《传神与意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f827d4558fafab069dc02c2.png)
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传神与意境》,本课是江西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构思与设计。
首先,第一个方面,说教材。
对于教材,我准备分三点来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第一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欣赏·评述领域,中国画欣赏是中学美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进行的美术作品感受、品味,欣赏的教学活动之一,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掌握欣赏方法,提高欣赏水平,本课所选11幅画涵盖了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写意与工笔两大表现形式,彰显了中国画的传神与意境。
第二点、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并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和认识传统中国画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初步了解传统中国画的发展概况,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并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短评述。
2、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传神与意境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3、德育目标:领略传统中国画的传神与意境,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第三点、依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重、难点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杜鹃花顽强的革命精神及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怎样较好的把握笔墨干、湿、浓、淡的变化。
第二个方面,学情分析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
初中生两级分化已形成,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接下来是第三个方面,说教法和学法:依据本课实际,我以看图讲故事、角色扮演、师生互动、作品展评等方式来完成本课内容,目的在于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以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通过直观、详尽的直观演示,来达到教学目标。
传神与意境教案
![传神与意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58c8de25c52cc58bd6bed8.png)
《传神与魅力——欣赏》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江西美术出版社的内容。
中国画欣赏是中学美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进行的美术作品感受、品味,欣赏的教学活动之一,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掌握欣赏方法,提高欣赏水平,重点欣赏以人物、山水、花鸟兽为题材的中国画,采取积极措施,给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国画的欣赏方法,提高中学生对中国画欣赏课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画的概况,认识中国画的材质(文房四宝)形式和内容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能对作品作简单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对中国画精髓“传神写照”贯穿反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分析评价及“传神写照”的体现。
教具准备:古典乐曲《琵琶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感受中国画的水墨神韵,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1、问:这部动画片是由什么画制作的,除了中国画你还知道哪些画种?你知道中国画是用什么工具制作的?(讨论)2、认真听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画知识(看课本第2页)二、欣赏传统中国画它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画种,是古代的人们传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文化精髓。
下面请你们简单的把这一章节内容看一遍。
1、课件播放各个朝代的名家画作品。
2、看完这些画后你有什么新发现或者有什么新的疑问?(这些画都很精彩,是过去各个朝代的代表作,那么你在欣赏过程中是否发现这些画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不同?题材一一人物、山水、花鸟兽技法一一写意、工笔教师介绍:艺术表现人类生活和精神,各个民族对艺术有不同的追求,追求传神是中国艺术的重要审美标准,中国画尤为突出。
传神要求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仅满足于外在形象的逼真,更重视对其神态与精神的揭示。
【配套K12】[学习]七年级美术上册 欣赏 第2课《传神与意境》教案4 赣美版
![【配套K12】[学习]七年级美术上册 欣赏 第2课《传神与意境》教案4 赣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edfdc2f8c75fbfc67db21b.png)
传神与意境1创新设计课题:传神与魅力——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江西美术出版社课时:1课时2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画的概况。
认识中国画的形式和内容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能对作品作简单的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尝试用毛笔进行简单的描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3学情分析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懂得如何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中国画精髓“传神写照”的贯穿反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分析评价及“传神写照”的体现。
5教学过程5.1课题:传神与魅力——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5.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欣赏导入一)欣赏导入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期间有许多优秀的历史遗产保存至今。
如:建筑、音乐、绘画、书籍和许多人文历史。
今天我们要欣赏一些中国画,它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画种,是古代的人们传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文化精髓。
下面请你们简单的把这一章节内容看一遍。
(学生活动)活动2【活动】实践探索二)实践探索:教师提问:刚才你们看的这些画都很精彩,是过去各个朝代的代表作。
那么你在欣赏过程中是否发现这些画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不同?1)引导学生发现中国画的三大画科—人物、山水、花鸟教师介绍:艺术表现人类生活和精神,各个民族对艺术有不同的追求。
追求传神是中国艺术的重要审美标准,中国画尤其突出。
传神要求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仅满足于外在形象的逼真,更重视对其神态于精神的揭示。
一、在人物画中,传神不仅要求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且更要求表现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呼之欲出。
播放《韩熙载夜宴图》展示《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放大图片,详细分析展示全景图,教师讲解欣赏作品展示全景图,教师讲解欣赏作品二、在山水画中,传神是通过意境表达出来的。
赣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元《传神与魅力—中国画欣赏》教案
![赣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元《传神与魅力—中国画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0133230029bd64793e2c51.png)
那么关于画的现状呢?我觉得我们似乎停滞发展了.原因就是现代社会里充斥的浮躁与嘈杂.给画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关于这个冲击我觉得原因不仅仅是外部的环境.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首先是我们缺乏对画理论源渊的研究。近百年来.画发展之所以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与我们缺少对画的理论渊源与传统文化研究是分不开的.是我们的画家对本民族拥有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缺少必要的认识和重视.从而造成了画家在艺术理论上的混沌.发展上的徘徊不前。时至今日.还有许多画家在不停地追求虚浮的东西.很少沉静下来深究一些有关的文化知识与理论问题.在这种状况之下.也只会重复以“术”论“术”的道路.不可能在理性层面上有所提高.达到以“理”论“术”的境界。如果能够从理论上对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那么画艺术将会更上一层楼。那么总结来说画要想发展它的出路在哪里呢?还有如何发展、朝哪里发展。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只有绘画观念的更新.才会带来绘画技法的变革与绘画艺术形式的创新。而对于画的继承应该是继承古人之心而不是古人之迹.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我相信画的明天会越来越好.将会有更多优秀作品的出现.到时候就可以让国人看到更更富有现代特色的画。
赣美版美术七上第2课《传神与意境》课件1
![赣美版美术七上第2课《传神与意境》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d69c7109866fb84ae55c8d0d.png)
• 朱耷,江西南昌人,明 亡后出家为僧,作品多 署“八大山人”,擅画 山水、花鸟。这幅《荷 花水禽图》是最能代表 画家艺术风格的作品。 荷叶的画法奔放自如, 墨色浓淡相间,并富有 层次。水鸭画法亦简率 放逸,形象洗练,一幅 白眼向天的情景。画面 意境空灵,余味无穷。
• 复习巩固
• 一、芙蓉锦鸡图的作者是( 的一个( )。 • 二、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 朝人。渔庄秋霁图的作者是( 朝人。荷花水禽图的作者是( 朝人。 ),他是北宋时期
( • 美术的分类 (
) )
(
( ( ( ( (
)
) ) ) ) )
绘画的分类
使用工具材 料的不同分
(
)
( )
(
)
(
)
(
)
绘画的分类
按表现对 象的不同 分
( )
( )
( )
( )
按材质划分
雕塑的分类
( )
( )
(
)
按作品占 有空间的 形式分
(
)
(
)
( )
•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
• 中国画按表现题材分为三大画科 • 人物、山水、花鸟
仔细观察,比较一下,这两幅画都是花鸟 画,它们在表现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I. 作者意旨: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 种道德品性。
II. 鸡有五德:文、武、勇、仁、 信。
III.一,鸡身上的花纹表示有文化。 二,雄鸡的模样很英武。三,雄 鸡打架很勇猛。四,母鸡护小鸡 很仁慈。五,雄鸡报晓很守时, 表示守信用。 IV.画家的表现手法十分生动,一只 锦鸡纵身上攀,压弯了芙蓉枝, 表现出了锦鸡的重量感。 V. 赵佶是一位北宋的皇帝。
复习巩固
初中传神与意境优秀教案
![初中传神与意境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d4037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1.png)
初中传神与意境优秀教案课程目标:1. 理解什么是传神与意境;2. 学会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来达到传神与意境的效果;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传神与意境的短文。
教学重点:1. 传神与意境的概念;2. 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理解传神与意境的内涵;2.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 课文《草原》、《紫藤萝瀑布》等;2. 相关诗词、短文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具有传神与意境的图片,如山水、花鸟等;2.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传神与意境的理解。
二、讲解传神与意境(15分钟)1. 讲解传神与意境的概念;2. 分析一些典型的传神与意境的例子,如课文《草原》、《紫藤萝瀑布》等;3. 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来达到传神与意境的效果。
三、实例分析与练习(15分钟)1. 分析一些具有传神与意境的诗词、短文,让学生理解其内涵;2. 让学生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素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的练习。
四、创作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分享创作心得;2. 让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传神与意境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传神与意境的概念,分析典型例子,以及进行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的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如何达到传神与意境的方法。
在创作展示环节,学生们的作品富有想象力,展现了他们对传神与意境的理解和运用。
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传神与意境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七年级美术上册《传神与意境》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美术上册《传神与意境》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2ee0a5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1c.png)
1.情感方面: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创作过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态度方面:引导学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美术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3.价值观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尊重自然的态度,使他们在艺术创作中体现出正确的价值观。
(1)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绘画素材。
(2)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如勾勒、皴擦、泼墨等,运用到创作中。
(3)能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表现出具有意境的画面。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通过欣赏、分析、实践、交流等环节,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3)构图:运用构图原理,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3.案例分析:展示几幅具有传神与意境的绘画作品,分析其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特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幅绘画作品,分析其传神与意境的表现手法。
2.各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出作品中的亮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
3.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2.简要介绍传神与意境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传神与意境的基本概念
(1)传神:指绘画作品能够生动、准确地表现对象的特征和精神。
(2)意境:指绘画作品所营造的氛围、情感和审美境界。
2.传神与意境的表现手法
(1)线条:以不同的线条表现对象的质感、量感、空间感。
(2)色彩:运用色彩对比、调和,营造画面氛围。
3.通过故事、寓言等形式,引入绘画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美术上册欣赏第2课《传神与意境》教案1赣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欣赏第2课《传神与意境》教案1赣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f9a01f69eae009591bec4b.png)
传神与意境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江西美术出版社的内容。
中国画欣赏是中学美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进行的美术作品感受、品味,欣赏的教学活动之一,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掌握欣赏方法,提高欣赏水平,重点欣赏以人物、山水、花鸟兽为题材的中国画,采取积极措施,给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国画的欣赏方法,提高中学生对中国画欣赏课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画的概况,认识中国画的材质(文房四宝)形式和内容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能对作品作简单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对中国画精髓“传神写照”贯穿反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分析评价及“传神写照”的体现。
教具准备:古典乐曲《琵琶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感受中国画的水墨神韵,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1、问:这部动画片是由什么画制作的,除了中国画你还知道哪些画种?你知道中国画是用什么工具制作的?(讨论)2、认真听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画知识(看课本第2页)二、欣赏传统中国画它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画种,是古代的人们传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文化精髓。
下面请你们简单的把这一章节内容看一遍。
1、课件播放各个朝代的名家画作品。
2、看完这些画后你有什么新发现或者有什么新的疑问?(这些画都很精彩,是过去各个朝代的代表作,那么你在欣赏过程中是否发现这些画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不同?题材——人物、山水、花鸟兽技法——写意、工笔教师介绍:艺术表现人类生活和精神,各个民族对艺术有不同的追求,追求传神是中国艺术的重要审美标准,中国画尤为突出。
传神要求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仅满足于外在形象的逼真,更重视对其神态与精神的揭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神与意境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江西美术出版社的内容。
中国画欣赏是中学美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进行的美术作品感受、品味,欣赏的教学活动之一,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掌握欣赏方法,提高欣赏水平,重点欣赏以人物、山水、花鸟兽为题材的中国画,采取积极措施,给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国画的欣赏方法,提高中学生对中国画欣赏课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画的概况,认识中国画的材质(文房四宝)形式和内容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能对作品作简单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对中国画精髓“传神写照”贯穿反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分析评价及“传神写照”的体现。
教具准备:古典乐曲《琵琶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感受中国画的水墨神韵,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1、问:这部动画片是由什么画制作的,除了中国画你还知道哪些画种?你知道中国画是用什么工具制作的?(讨论)
2、认真听教师扼要介绍中国画知识(看课本第2页)
二、欣赏传统中国画
它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画种,是古代的人们传给我们的一份珍稀的文化精髓。
下面请你们简单的把这一章节内容看一遍。
1、课件播放各个朝代的名家画作品。
2、看完这些画后你有什么新发现或者有什么新的疑问?
(这些画都很精彩,是过去各个朝代的代表作,那么你在欣赏过程中是否发现这些画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例外?
题材——人物、山水、花鸟兽
技法——写意、工笔
教师介绍:艺术表现人类生活和精神,各个民族对艺术有例外的追求,追求传神是中国艺术的严重审美标准,中国画尤为突出。
传神要求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仅满足于外在形象的逼真,更重视对其神态与精神的揭示。
<一>在人物画中,传神不仅要求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且更要求表现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使人物形象个性光鲜,呼之欲出。
分析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
教师问:画中人物身份、姿态、表情、环境
教师介绍这幅画的历史背景
教师问:画中的主人公是哪位?他是怎样的表情
为什么要这样?
小结:
你能感受他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下,强颜欢笑的矛盾心理和内心苦恼。
顾闳中抓住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姿态、表情,刻画出人物的纤细变化,传达传神的境界。
分析人物画《清明上河图》局部感受全图规模宏大,用线条把如此从多的物象描绘的栩栩如生。
①宋,张择端
②谁知道“清明上河图”的意思,你想他该画点什么?
③欣赏第一部分:郊区你看到什么?想到的是什么?(清明的野外景色)
④第二部分:虹桥、汴河,现在你们看到的是什么?桥上的人在做什么?桥下船上的人在做什么?(汴河虹桥的热烈,这么长的桥,这么大的船,反映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⑤第三部分:街市你又看到什么,它让你想到什么?(市区的繁荣,街边店铺鳞次、有驼队、天南海北的商人汇聚于此;有坐轿的,有骑马的,反映了例外阶层的人们例外的生活方式。
)扼要介绍《李白行吟图》
<二>在山水画中,传神是通过意境表现出来的。
所谓意境即赋予山川环境以例外的氛围与境界,传达的是画家的心境和愿望,是人与自然的合一。
(看书第3页)
分析《渔庄秋霁图》
教师问:画中的构图特色,空的作用,笔法的特色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中国古代画家善于运用空白的艺术方法,称之为“以白当黑”。
在空间的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就是把山水画家自己看做是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就像人观盆景状。
这样《千里江山图》也可尽收眼底。
扼要介绍《千里江山图》
<三>在花鸟兽画中,追求传神,是要把花木鸟兽的勃勃生机表现出来,使作品独具某种情趣。
分析《五牛图》
教师问:他表现了牛的什么特征?线条表现有什么特色?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
作品生动地描绘了五头牛外形特征迥然例外的牛,表现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非常的传神,线条精炼有力度。
扼要介绍《荷花水禽图》、《墨梅图》
三、课堂小结
中国的民族绘画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书法、印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的生动效果。
四、课后拓展练习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两幅传统中国画作品,试从构图、笔墨、题材、审美等方面分析它们的艺术特色。
五、板书设计
传神与魅力——欣赏
一、中国画概况二、欣赏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兽画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实践证明,这种尝试是胜利的,有用的。
首先,为了弥补学生对欣赏的作品缺乏了解,对中国画基本技法缺乏认识的不够,我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上《传神与魅力》一课时,渗透一些中国画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以作为铺垫;二是指导学生自主上网查阅相关艺术家、作品内容介绍等知识,做到提前预习,以备欣赏作品时有话可说。
其次,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在思维活动中开展有用地欣赏和评述,不管是在指导学生欣赏典型作品《清明上河图》和《墨梅图》,还是在引导学生自主赏析其他作品时,都是围绕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展开。
第三,以教师为主导开展教学活动。
其一,教师以典型作品为案例,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方法,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会欣赏作品应以哪些方面入手,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作品,找出现代中国画的传神与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如《清明上河图》、《墨梅图》两幅作品,教师是以此为例作欣赏方法的具体指导。
其二,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欣赏,是对欣赏方法的运用与掌握情况的检验。
其三,与语文课、历史课相联系,结合其它学习领域的知识,指导学生运用丰盛的词汇,对作品进行大胆地讲解与评述,谈自己的感受,以此提高欣赏作品的能力。
这些活动的开展都体现了“怎样教”的主题,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达成。
我就课的整体而言,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不够之处还是存在。
如教师主讲与学生探讨、交流之间的时间分配和把握上,值得推敲。
另外学生发言有精彩的表现,但主动发言的面不广,学生答问人数还是较少,说明积极性还是没全面调动起来,与“能够大胆评述”还有一定距离。
这一问题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也是值得探讨。
总之,一堂课下来,值得反思的东西很多、受益无穷,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汲取精华,除去糟粕”,再接再厉,争取把课上得更精彩。
、提升部分主题宴会服务的质量,从菜单的设计打印到配套餐具与调料的准备,特别是上菜的语言服务设计将是整个服务的点缀和装饰,开盘菜的欢迎
词导入,餐中重头菜肴的介绍宣传,主食供应时的再次祝福,将时刻突出主人对主宾的尊敬热情,也通过此举服务让客人在心里更加加强对朋友盛情的优美回忆,真正达到客人宴请的物质精神双重享受。
、建立完善信息收集制度,降低投诉与提高存酒的信赖度
根据上半年收集的案例汇总看基本集中在客人对存酒的凝虑,由于当时信息记录单一不全面导致客人对自己的酒水存放不放心,后经部门开会加强细化存酒服务流程,特别注重值台员、吧台的双向记录要求及自带酒水的饮用与存放的书面记录,以此避免了客人心中的顾虑,查询时可以第一时间告知客人排除凝虑。
吧台人员在货架的分类上创新编号排放便于快
速查找,起到了优良的效果。
、班会组织趣味活动,展示餐厅各项技能
为营造怡悦班会怡悦工作的氛围,餐厅经常以活动的形式来组织趣味游戏,虽然时间短促但是收获多多,拓展PK小游戏配备奖励式处罚,融洽气氛、消除工作中的隔阂,提高相互之间的信赖度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包括每月的消防突击演练以真正检验全员的真实性效果,提高处变不惊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反应,当然托盘摆台技能的比拼才是我们真正的专业,从时间与质量考验选手的日常基本功,提高服务效率。
、开展各类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本年度共开展了班会全员培训相对多一点达到46场次,业务式技能培训11场,新人入职培训场,领班主管的自主专题培训海底捞进行场,通过培训来达到思想意识的提高,拓展管理思路,开阔行业视野。
、全员齐努力,销售新突破
根据年初部门设定的果汁饮料销售新目标,全员不懈努力,在客源市场不是很景气的条件下发挥你追我赶宁创销售新高不伤相互感情的比拼精神,使我们的果汁数量屡创新高,到目前已销售11900多扎数,每月销售之星奖励的怡悦众人分享,从二连冠三连冠到现在的年终四连冠都是自身努力和实力的象
征,餐厅也因此涌现出了一批销售之星。
但是也有在销售中因没有注意语言技巧的把握而导致客人感觉有强买强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