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世界历史-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讲义)
两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075c35ddd15abe23482f4de7.png)
主要 成就
2、两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方面、社会关系方面和国际格局 两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方面、 方面产生了哪些不同后果? 方面产生了哪些不同后果?
次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使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 人类进入“ 展,人类进入“电气时 代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 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 帝国主义阶段) 段(帝国主义阶段)世 界市场逐渐形成 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 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但差 距进一步拉大; 距进一步拉大;资本主义国 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恩格斯说 恩格斯说:“当革命的 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 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 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 静的但是威力不因此减弱的 变革。 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
什么是“工业革命”? 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 工业革命,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 世纪中期到19世纪 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 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生的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 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生产力
社会关 系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 义;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分 化对立
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国际格 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 局 面
思考: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有什 么联系?
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工业革命提 供了政治前提;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 然产物
工业革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关系
背景条 件
资本-海外贸易、 资本-海外贸易、奴 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市场- 市场-殖民地的范围扩大国 外市场不断扩大
劳动力- 劳动力-殖民扩张
3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 资金- 资金 殖民地的掠夺; 殖民地的掠夺; 4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 市场- 市场 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 形成, 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 商品的需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25a6e4225901020207409c63.png)
(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 机;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 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3)电讯事业的发展: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4)化学工业的建立:诺贝尔-炸药、塑料、人造纤维
(1)经济: )经济: 生产力,迅猛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①生产力,迅猛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生产关系,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生产关系,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经济结构,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主导; ③经济结构,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主导; 工业布局, ④工业布局,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 世界经济格局,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美德实力超过英法; ⑤世界经济格局,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美德实力超过英法;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最终形成。 市场最终形成。 ⑥能源结构,人、畜、风、水、煤——-电、石油 能源结构, - (2)政治: )政治: 政治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 ①政治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资本主义 政治模式 社会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 ②社会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 对外政策,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③对外政策,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侵略方式的 变化(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变化(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蒸汽火车 ④民主民族运动:促进了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民主民族运动: ⑤国际关系(世界政治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国际关系(世界政治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3)思想文化: )思想文化: ①垄断主义 思想观念, ②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 (4)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 (5)环境问题,汽车的出现,促进石油的大规模使用,使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碳 )环境问题,汽车的出现,促进石油的大规模使用,使大气中,氮氧化合物, 氢化合物的浓度增加而产生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 氢化合物的浓度增加而产生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8c6fce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b.png)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学习目标】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知识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对生产力:极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以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营模式。
3.对社会制度的影响:19末20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更加健全,人们的公民意识增强。
4.对侵略方式的影响:殖民侵略进入以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
5.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被瓜分完毕。
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6.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衣行方面,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
7.对环境的影响:石油等能源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知识延伸】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边疆危机到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从强占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瓜分狂潮到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承受着深重灾难。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边疆危机、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中的爱国官兵英勇抗争;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使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合法化。
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加剧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这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4.中国近代科技进一步发展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也传播着进步和文明,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共27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79c2054ba1aa8114431d9a4.png)
发源地
与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
地有何不同:发__生__在__多__个国家
二、兴起时间: 19世纪晚期 三、发源地和中心: 美国、德国 四、开始标志: 1866年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
五、标志性成就: 电力的广泛使用
六、主要成就:
家用电器、 交通运输、 通讯工具
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 80年代
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 2)影响 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但也造成环境污染
5、“钢铁时代”到
来 由于炼钢技术
的改进,钢产量大 幅提高,在制造业 和建筑业中,人们 越来越多地使用钢 材取代原来的木材 和铁。
钢铁时代的杰作、巴 黎的标志——埃菲尔 铁塔
社会不公、中小企业破产、失业人员增加;垄断资本家控 制国家政治、经济命脉,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导致世界殖 民体系最终形成;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的先进生产方式。
垄断组织出现后,企业规模大了,更有财力去购置先进设备、聘请 专职科研人员乃至设立科研机构,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使科技与生产更为直接的结合起来,推动生产力的更大发展。
政治 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资 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初步确立
垄断组织产生,垄断资产 阶级控制国家政权,列强 向帝国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
国际 关系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经 济霸权;列强加紧商品输出;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欧美其他国家崛起,冲击
英国经济霸权,列强加紧资 本输出;东西方联系更加紧 密,但差距扩大;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组织形式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件(共36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件(共36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https://img.taocdn.com/s3/m/a6bbc0d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11.png)
革 命
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完全由玻璃及金属建成的大厦——“水晶宫”。水晶 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
字。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成功的代价—论英国工业化的历史教训》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动力
影 响 世 界 的 工 业 革 命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英国)
1. 开端:棉纺织领域(珍妮纺纱机) 2. 标志:蒸汽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动力
影
完成:
响
19世纪中叶,英国的机
世
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
界
的
工
为了向全世界炫耀自己的无比财富,1851年英国在阿尔伯特亲王的主
业 持下,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为办此博览会英国专门花了22周时间
业
革
有利于民主、平等思想
命
的传播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以工厂为中心城市兴起,城市化进程加快
影
响
世
界
的
工
业
革
命
1841年
1877年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信器材的出现,把
影
响
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
世 界
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
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影 响
资 本
全球航路的开辟
西班牙、葡 开始交融
萄牙崛起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亚非拉 国家或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f0f8db33a6c30c2258019e1d.png)
笔记: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条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五、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0年以后,科学技术 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 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 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
卡特尔;辛迪加;康采恩;托拉斯
形式
表现
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的产量、价格和市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实质
影响
垄断组织
积极:经济上,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推动了生产力 进一步发展,适应了生产力的需求; 政治上,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影响
民主政治更趋完善。 消极:1)未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垄断资本家手中, 使贫富差距拉大; 3)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国家,鼓励对外扩展瓜分世界; 4)国际上确立东方从属于西方,帝国主义政经发展 不平衡,最后导致一战的爆发。
传统工业的进步----纺织、钢铁、造船
原因:19世纪下半叶,由于西 门子、托马斯等人在钢铁冶炼 技术方面的贡献,钢得以大量 生产且质量大幅度提高,因而 逐渐代替熟铁,作为机械制造、 铁路建设、房屋桥梁建筑等方 面的新材料而风行全球。钢铁 工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导致重 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 史称“钢铁时代”。
德国 美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什么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四个方 国家及 面 人物 电力的 德国人 广泛应 西门子 用 内燃机 德国人 和交通 卡尔· 本 工具的 茨 创制 新通讯 美国人 手段的 贝尔 发明 意大利人 马可尼 化学工 瑞典人 业的建 诺贝尔 立 主要成就
高三一轮通史复习两次工业革命时期(1760-1917)+复习课件
![高三一轮通史复习两次工业革命时期(1760-1917)+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d2650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5.png)
核心突破四:国际工人运动的阶段特征
阶段
特点
早期(19世纪三 四十年代以前)
①自发的武装斗争②从破坏机器开始③主要是经济斗争
欧洲三大工人运 动(十九世纪三 四十年代)
①工人阶级开始独自进行政治和经济斗争,并把斗争的矛头指向资 本主义制度。②由于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三大工人运动仍带有一 定的自发色彩,斗争目标还有一定的盲目性,工人斗争的口号大多 停留在过去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所要求的水平上。③标志着无产 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解 析】据材料可知,19世纪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专职的 “叫醒工 ”,说明随着工 业革命的开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故选C项;工厂制度兴起于18世纪,排除A项; 【答 案】C
(2021·河南洛阳高三期中)1815年英国制订的《谷物法》
明确禁止谷物进口,1846年议会在社会压力和新兴阶
级的推动下终于废除了《谷物法》,3年后又废除了
A.源自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A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解析 由材料“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改进 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 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A项。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形成 通榆县第二中学 于立国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形成 通榆县第二中学 于立国](https://img.taocdn.com/s3/m/63a3274e168884868762d6f4.png)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形成》通榆县第二中学于立国【教材分析】本课节为世界历史上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形成>>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从美国开始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而改变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度,也逐渐形成了新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后来一战的爆发留下了隐患.因此本课在这册历史书中也占有着重要地位.【学习者特征分析】所教四个班级,学生大多数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初步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能从历史现象中发现历史真相,能初步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的特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能力目标:(1)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对垄断组织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
(3)通过主要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对“垄断”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关系必然要适应生产力要求。
(3)让学生认识到,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不平衡性和矛盾加剧。
(4)让学生认识到,殖民体系的形成标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教学方法】(1)用列表对比的方法、阅读分析史料的方法分析问题。
(2)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现象。
(3)指导学生用概括归纳的方法,分析掌握重要的历史现象。
【重点难点】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特征。
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师: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中考世界历史复习资料第三讲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
![中考世界历史复习资料第三讲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ef5c61c9770bf78a652954af.png)
2011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世界历史第三讲: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即出现了机器制造业),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①1764年,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②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③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④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它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人类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3、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活的中心由农业和农村向着工业和城市的方向转变。
第二、工业革命后,形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大对立的阶级。
无产阶级开始了自觉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科学技术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新能源的开幕式发和利用;②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创制;③新通讯的发明,特别是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①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②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③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④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制成三轮汽车;⑤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备注:本次工业革命后,石油和电力成为了主要的能源;一般的家电,如电灯、电影放映机出现了,另外,飞机、汽车、轮船、电话、电报、电车、蓄电池、装甲车也已应用于生活之中。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直接的影响是促使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②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出现,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九)·世界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九)·世界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0c47b9ce2cc58bd63186bd3f.png)
世界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世界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既属于科技文化内容,也属于经济内容。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对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贡献和划时代的意义,为历年高考复习重点一、世界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再由英国扩展到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条件(1)根本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具体条件:①前提条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②基本条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以及国内的圈地运动,积累了丰厚的资本,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产地;圈地运动的推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在长期的工业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英国蕴藏有丰富的煤铁资源③必要条件: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也就意味着英国掌握了广阔的市场。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当时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具备以上条件(与此同时,法国正在准备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正为独立而斗争),所以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中期首先在英国发生。
2、英国工业革命的基本过程(1)时间:18世纪60年代——1840年(2)含义: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所谓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3)基本过程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工场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此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力织布机等机器,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随着机器的增多,对于动力的需求提到日程上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73fb7e4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7.png)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用版)编制人:__审核人:__审批人:__编制单位: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1页共2页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随着20XX年高考落幕,准高三生马上就要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高三一轮复习主要是针对基础知识的一个巩固,学科网特为准高三生准备了20XX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希望对于准高三生的20XX年高考历史复习有所帮助!以下复习资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和时间
![世界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和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d2c79c7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a.png)
世界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和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现在。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世界史(工业革命)
![世界史(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e6c7aeeef121dd36a22d8231.png)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
(一)概念
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二)工业革命的概况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英国)
2、发
4、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蒸汽时代)
(瓦特改良蒸汽机)
5、主要特点: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
又有什么用呢?”根据法拉第的研究成
果,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终于发
明出了可实际使用的发电机。
(2)内燃机 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汽车、飞机)
19世纪80 年代
19世纪末
1885年
卡尔·本茨
鲁道夫·狄塞 尔
卡尔·本茨
轻内燃发动 机
柴油内燃发 动机
三轮发动机
德国 德国 德国
19世纪90 年代
1903年
(2)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起止时间: 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
2、主要国家: 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同时进行
3、标志和特点: 电力的广泛运用,进入了电气时代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电能的开发与利用
①1831年英国法拉第完成了磁铁产生电的实验 ②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了可实际使用的发 电机 ③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④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1882年他建立了一个小发电厂。 ⑤大型发电厂出现,远距离输电网络的建立。
(3)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工业革命既 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洋务运动中,中国近代工业产生,先进中国 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 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开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 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历史: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历史: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fbda8f856a561253d36f47.png)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 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 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而第二次 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 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 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如日本、德国和俄国等尚未完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 命是交叉进行的。这些国家既可以吸收第一 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义可以直接利用第 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经济发展速度比较
②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 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自由竞争
(2)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 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 ___________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 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
特别提示: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是生产力。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适 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了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 劳动生产率。因此,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局部调整,是资 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历史
人教版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单元
第八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 情景导入
2 目标导航
5 随堂练习
3 自主预习
6 高考演练
4 课堂探究
7 课后强化作业
情景导入
你认识上面的这些汽车标志吗?它们分别是 大众、奥迪、宝马、奔驰、丰田、马自达等 品牌汽车的标志。早在一百多年前的1886 年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的
三、世界市场的发展
世界近代史第三章第一、二节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教案)(人教版全一册)
![世界近代史第三章第一、二节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教案)(人教版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5811ab9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2.png)
第三章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电讯事业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垄断组织的历史作用。
二、通过世界近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分析垄断组织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地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三、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而垄断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垄断是帝国主义的最基本特征。
【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和垄断组织的出现。
本节教学难点:对垄断组织的历史评价。
【教学内容】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2、概况(一)电的广泛使用1.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的成就就是电的广泛使用。
19世纪初,英国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电的广泛使用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2.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实用型的发电机,使人类广泛使用电成为现实。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此后,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1819年,丹麦人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1831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电动机和发电机。
有人作过统计:爱迪生一生的发明有2000多项,在专利局正式登记的有1300种左右。
1881年是他发明的最高纪录年。
这一年,他申请立案的发明就有141种,平均每三天就有一种新发明。
名人名言:●所谓天才,那都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
(二)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第二大成就就是内燃机的研制和广泛使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2b7f0876a98271fe910ef991.png)
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消极面
第一,垄断组织的恶性发展会导致垄断市场、垄断价 格,势必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垄断资本的形成,就是大生产吞噬小生产的结 果,其间充满了暴力、欺诈的行为及种种卑鄙丑恶的 手法; 第三,垄断的形成,必然伴随着食利者阶层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商业的发展; 第四,垄断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出现了瓜分 世界的狂潮; 第五,垄断资本是战争的根源?
二、如何评价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
1、否定(基本否定)论——民族主义学派:除不发达与落后外, 无任何合理因素,代表人物:钱德拉、沃勒斯坦、王赓武。 2、肯定(基本肯定)论:主要是西方学者,认为东方只有殖民 主义才促使非西方社会走向现代化,是推动非西方世界社会变革 的动力。 3、双重作用论:大部分学者认为,殖民主义对非西方世界的影 响是两方面的,不能简单进行褒贬;非西方国家的发展最终取决 于它们自身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马克思主义的“双重使命”说
1、对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不同理解:
1、“一元多线”说:代表为(意)梅洛蒂、(以)阿维内里、 罗荣渠,认为东方社会的传统结构形成了稳定的发展态势,本身 不可能发展到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在推动东方社会前进上起了决 定性作用。 2、另一种看法,承认殖民主义对东方社会前进存在某种意义上 的推动,但只是客观结果。代表人物:潘润涵 3、第三种观点认为,应客观辨证地理解“双重使命”的学说, 把它看作同一历史过程中并存而又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 都包含阻碍和促进两种作用的因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出现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又促进 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建立垄断组织是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攫取高额利润。 但这也是为了“调节生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是为 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最后,托拉斯和康采恩等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对于改 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 率也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的竞争上升到 2、经济: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科技: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 4、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主市场已
经形成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3,主要成就
时间
电力的广 泛应用 内燃机和 新交通工 具的创制 新通讯手 段的发明 化学工业 的建立
第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恩格斯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进入 垄断阶段,决不是资本主义 腐朽和走上衰亡的表现,恰 恰相反,现代意义上的资本 主义模式形成,说明资本主 义正在进入成熟阶段。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例题: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
最主要条件是( )
A,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思考:
如何正确看待垄断资 本形成过程中的“大鱼 吃小鱼”的现象?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3,垄断组织出现的影响
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 生产......已经愈莱愈成为一 首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种例外...…如果我们从股份 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 其实: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要求 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 瓜分世界,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 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 的步伐; 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1866
发明者 国别 发明与创造 把人类从蒸汽时代 推进到了电气时代 西门子 德国 发电机
70年代
19世纪七 八十年代
实际可用的发电机
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 内燃机 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柴油机
卡尔· 本茨 贝尔 德国 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汽车
90年代
80年代 70年代 90年代 80年代起
美国 电话 使世界各地的联系 马可尼 进一步加强 意大利 试验无线电报成功 从煤炭中提取氨等化学产品
2)垄断组织形成的概况
形成的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部门 新兴工业—— : 如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电力工业等
垄断程度较高的国家 美国、德国 : 垄断组织的形式: 卡特尔、辛迪尔、托拉斯 代表性的垄断组织 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 :美国钢铁公司;德国的电业总公司、西门子公 司 实质 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1895年意大利人马 可尼(1874--1937)制 造了第一个无线电系统 。 1901年,他成功地 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
1908年,亨利•福特开办的制造福特T型 汽车的流水线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1885年卡尔•本茨第一 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 张,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 和尖锐化。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
1、垄断—— 独占、控制、操纵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
生 产 力 发 展
生产迅 速发展 企业间竞 争加剧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思考:
什么叫工业革命? 它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后果如何?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引言:
1,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 义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2,民族解放运动:亚洲的觉醒 社会主义运动:第二国际建立、 列宁主义诞生 3,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后果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再 见
C.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
D.科学与技术结合紧密 ∨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4.由德国人完成的发明有: ①电动机②发电机③汽车④有 线电话⑤无线电报(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
D. ∨
②③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发明家
托马斯•爱迪生
(1847---1931)
发源与 进程 发源于 英国, 进程缓 慢 同时发 生在几 个国家
对各国的 不同影响 德、日、 俄等国的 两次工业 革命交叉 进行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 业革命
科学技 电力的广 术的迅 泛运用 速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经济 政治 国际关系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经济的影响: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 D,垄断组织的出现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例题:下列有关垄断组织的
说法,错误的是(
A,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
B,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因
C,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是资本主义没落阶段开始的象征 ∨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1.下列关于垄断组织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B.其主要形式有卡特尔.托拉斯.辛迪加 C.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侵略扩张
生产集中
资本集中
到一定 的程度
产生垄断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2,垄断组织的产生
1)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大企业
之间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 利润而联合组成的垄断经济同盟,是一 种新的经济联合体。 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 价格、划分市场、分配总产量来达到 目的的。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
D.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与下列 历史现象有关系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C.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胜利 ∨ D.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 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 A.整个革命的进程时间缩短 B.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
1867
80年代
极大地改善了 诺贝尔 人们的生活
炸药
改良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的迅速结合
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 国家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首要标志 机器的 发明和 使用
发明的 来源 来源于 实践经 验
3.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 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从背景看:
1.都是在政权的建立和持续稳定的基 础上开展起来的。 2.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3.都有充分的自由劳动力。
4.都有必要的科技积累。 5.都具备雄厚的资金。 6.都有广阔的市场,市场的需求对科技 提出新的革新要求。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含义: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突飞
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被用于 工业生产,大大促进经济发展,工 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
1)时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2)背景与条件 :
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资本主义 列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2.形成了垄断和垄断组织。
3.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和 生活方式。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对政治的影响: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 段,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 利益的代言人。
2.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国际工人 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迎来新的高潮。
1903 年12 17日莱特兄弟 奥维尔 维尔伯 •月 莱特 •莱特 的飞行者 1 号试飞成功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请结合两次工业 革命的相关知识,谈 谈工业革命给你带来 的启示。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