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1
《伶官传序》1
名句积累:
1、“满招损,谦得益。” 释: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释: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 使自身灭亡。 3、“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释: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 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
伶官传序
解题
伶: 乐工,艺人。 伶官:乐工作了官。
“序”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 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 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 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 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2.解释红体字: 推究;…的原因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你 ;一定;你。 其:祈使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绳索 语气 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 仓皇东出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向东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所有;没有谁 或者;推究 抑本其成败之迹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使动,使……兴盛 ;使……灭亡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形容词作名词,微小的事;有智谋有勇气的人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正 反 对 比 论 证
盛衰之理 岂非人事 (观点)
(庄宗得失的论据)
恪守父命 意气之盛 仇雠已灭 何其衰也 成败皆人
例 证 法
谦得益
满招损
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现实,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
忽微: 形容词用作名词 细小的事
使· · · · · · 兴盛 使· · · · · · 灭亡
翻译下列句子: 1、岂得之难而守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 自于人欤?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伶官传序(1)
第四段分析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
强盛 全,所有的
没有人
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围困
被动句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
积聚 (介后)
被动句
也哉!
结尾告诫人们不要走历史的覆辙,记住“满招损,
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 训。
第四段译文
岂得之难迹象
使动用法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
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使动用法
第三段译文
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 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 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 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 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 然的道理。
用于主谓间,取独
告诉
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
判断句
统治者的确立或即位
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
而
判断句
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一定,应该
接受 到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
用 祭告
省“之”,
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介后 省“之”,代“三矢”
第三段分析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
当 捆绑
绳索 用匣子装着 名作动
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
省略句,介词短语后置
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
旺盛
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
匆忙的样子 等到 叛军
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及译文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所作的序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
文章强调“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并以此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译文:唉!国家的兴盛与衰败的道理,虽说是天意,难道不是人为的缘故吗?探究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传说晋王李克用临死时,曾把三支箭交给庄宗,并对他说:“梁是我的仇人,燕王是我扶持的,契丹与我结为兄弟,但都背叛了我而归附于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给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心愿。
”庄宗收下箭藏在宗庙里,此后打仗时,就派官员以少牢之礼祭祀于宗庙,恭敬地取出箭,放入锦锻织的袋子里,背着它冲杀在前,等打了胜仗,又把箭放回宗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放着梁王君臣的头颅,进宗庙,把箭交还先王,禀告报仇成功的消息的时候,他意气之盛,可以说是豪壮啊!等仇敌已灭,天下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叛乱的人四方响应,庄宗慌张东逃,还没等见到敌人,官兵们就离散了,只乘下君臣互相瞧着,不知投奔哪里是好,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这又是多么衰败啊!难道真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吗!还是推究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都在于人为的缘故呢?《尚书》说:“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好处。
伶官传序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伶官传序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原文阅读: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翻译译文或注释: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伶官传序 (1)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 使动用法,使……兴盛, 使……灭亡
翻译下列句子:
1. 岂得之难而守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 他成功与失败的原委,都是由于人为呢?
2.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细微的事情上累积而成,人 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 伶人才如此吗?
李存勖的履历表
时间 908年 912年 923年
:
年龄23年 926年
年龄
23岁
27岁
事迹
38岁
41岁
908年(23岁)
“与尔三矢”(继父遗志) “系燕父子以组”(灭
“函梁君臣之首”(亡
912年(27岁) 燕)
923年(38岁) 梁)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建
字词注释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究 请其矢
——指态度恭敬虔诚地领取
何其衰也 ——颓丧 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考察
迹:过程,原委
莫能与之争 ——不定代词,可译为“没有
谁”
判断词类活用
函梁君臣之首 函: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盒子装着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夜、东: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向东 四: 数词作状语,在四方
举庄宗为例,原其得与失
得 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 失 一夫作难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 盛 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衰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结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推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课外拓展
想一想: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或者就在我们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译文文言现象赏析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译文|文言现象|赏析《五代史伶官传序》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宋代: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译文及注释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
《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文翻译
《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文翻译《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文翻译上学期间,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本文为大家整理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仑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古诗简介《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欧阳修所作《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
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决定于人事。
然后便从“人事”下笔,叙述庄宗由盛转衰、骤兴骤亡的过程,以史实具体论证主旨。
具体写法上,采用先抑后扬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伶官传序》原文、译文及教案
伶官传序欧阳修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枝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这三者,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
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
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
《伶官传序》(1)
小结
二、写作特色
1.多种句式灵活运用,语言富于变化。 2.运用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法,使中心更加鲜明
生动。
小结
三、文章主旨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 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 北
宋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巩固练习
自读课文第三段,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句中对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丝带,此指绳索 )
908年 受命继志 23岁 盛 衰 之 理 岂 非 人 事
盛
(得)
912年 系燕父子以组 27岁 923年 函梁君臣之首 38岁 926年 身死国灭
忧劳
可以
兴国
逸豫 可以
哀
(失)
41岁 数十伶人困之
亡身
而智 勇多 困于 所溺
小结
一、千古名句:
1. 满招损,谦得益。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得天下 ------ 15年----盛 失天下 ------ 3年----衰
得天下 ------ 15年----盛 失天下 ------ 3年----衰
为 什 么?
○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自学检测□
1.一词多义:
易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容易)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轻易) 以乱易整,不武 (替代)
□自学检测□
1.一词多义:
易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容易)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轻易) 以乱易整,不武 (替代)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伶官传序 (1)
故方其壮 故方其壮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 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强盛 全,所有的 没有人
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 数十伶人困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围困 被动句
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介后) 积聚 (介后) 被动句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 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 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 吾家藏书一万卷,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 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 客曰: 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曰: 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非人事哉!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
难道 ……的原因 的原因 推究
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所以得天下
问:作者对天下兴衰持怎样的看法? 作者对天下兴衰持怎样的看法?
答: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序” 序
序作为一种文体,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 某些文章的“前言” 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 按语” “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 领地评价该书内容, 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 书作文的缘由, 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 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宋代: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完整版)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
《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
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原:推本求源,推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猪、羊各一头作祭品。
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或者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顾:看。
函:用木匣装。
忽微:极细小的东西。
纳:放回。
仇雠:仇敌。
《书》曰:语出《尚书·大禹谟》。
[1]及:等到。
所溺:沉溺迷爱的人或事物。
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伶官传序1
• 游刃有余 以身作则 • 振聋发聩 • 响遏行云 • 好整以暇
得心应手 身体力行 穿云裂石 天崩地坼
•(4)张伯苓先生讲,南开精神即“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结合 材料,谈谈南开精神给你的启示。(8分)
①南开精神对于我们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告诉我 们要有集体的爱国思想,还告诫我们学好本领,提高能力 ,为迎接新的时代做好准备。 •②“公”是正己教人,高瞻远瞩,发扬集体主义的爱国 思想,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我们是社会中的人,脱离不 了社会和国家,为此,我们的言行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应 该以国家和社会需要为中心。 •③“能”是科学才能,是实际工作的能力。不说空话、 大话,为人实实在在,有为国家和社会做好本职工作的能 力,钻研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 •④“日新月异”是接受新事物,创作新事物,赶上新时 代,开创新时代。历史在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其速度是非 常快的。我们只能顺应它的发展速度,最终才能实现自己 的人生价值。
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然说是天 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唐 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失去天 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一、提出论点:盛衰由于人事,并举出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事例作为论据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 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 官 传 序
欧 阳 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 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 文坛公认的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 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吉水 (现在江西吉水)人。幼年丧父,出 身寒微,由母亲亲自教学,因家贫, 不具纸笔,用荻画地作书。历史上, 他既是著名文学家,又是史学家、金 石学家。与宋祁等合写了《新唐书》, 又自撰了《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1
1、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 三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 是由于什么原因呢? ——“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2、课文是怎样写他的“忧劳”的呢?(或怎样写他建国时 的强盛呢?)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 ——“其后用兵则遗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 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于成功,其意 气之盛,可谓壮哉!” 所以要这样详细地写,目的是为了说他的成功与其不断的 努力分不开的。这就突出强调了“人事”的作用。
3. 写作意图、素材选取 苏文的目的是通过六国灭亡的事实,讽谏北宋王朝不要一味贿赂以求 苟 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道。欧文的目的是讽 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苏文选取的是战国六 国因赂秦国,最终导致灭亡的事实。欧文选取的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夺 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事实。 4.在语言风格上,欧文为了突出“忧劳”和“逸豫”的对比,很注意 使用对称的词句。例如“人事”和“天命”、“盛”和“衰”、“得” 和“失”、“难”和“易”、“成”和“败”、“兴”和“亡”等, 这些对称的词,散见于全篇。再从句子上看,更有骈散结合的特点。 欧阳修原则是反对骈文的;但他没有陷入形而上学,而是很善于以骈 入散、以散破骈,使句式多彩而富有表现力。另外该文还多用反问句 和感叹句,使文章气势旺盛,给读者留下了思索的空间。一些格言式 的对称语句,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苏文没有佶屈 聱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辞藻,而用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叙说,深入地 说明道理,平易近人,自然晓畅。
论证方法
⒈例证法 本文属于史论。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 以史证论。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例。 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 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 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作者精于选材的匠心。 文章并没有写庄宗如何“逸豫”,但通过“晋王三矢”这一典 型的、生动的事例,充分地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 “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 实,就使人对于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 不言而明,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起到了以古鉴 今、举一反三的作用。
伶官传序
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编辑本段]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为的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枝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这三者,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
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
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
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为地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
《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文翻译
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仑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古诗简介《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欧阳修所作《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
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决定于人事。
然后便从“人事”下笔,叙述庄宗由盛转衰、骤兴骤亡的过程,以史实具体论证主旨。
具体写法上,采用先抑后扬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全文紧扣“盛衰”二字,夹叙夹议,史论结合,笔带感慨,语调顿挫多姿,感染力很强,成为历来传诵的佳作。
翻译/译文啊!国家的兴盛与衰败的道理,虽说是天意,难道不是人为的缘故吗?探究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伶官传序》[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契丹与吾约为弟兄
动词,推究、探讨
名→动,签订盟约
而告以成功 形→名,成功旳消息
•·
乱者四应 形→名,作乱旳人 函• 梁君臣之首 名词活用为• 动词,装在盒子里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夜、东: 名词作状语 四: 数词作状语
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 兴、亡:使动使用方
国
怎样写其“失天下”之衰旳?
仓皇东出
逸 豫
衰 士卒离散
能 够
不知所归
亡
身
泣下沾襟
思索:
原来行文到第三段,论点已得到证明, 似乎应结束了,可作者为何还写第四 段?
明确:引出教训,借古讽今
伶官传序
总起:提出论题 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
分说:正面叙说 后唐庄宗得天下
忧劳能够兴国
分说:背面叙说 后唐庄宗失天下
2.利用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法,使中心愈加鲜明 生动。
3.叙事简约且富有波澜,清人王符曾、 沈德潜评价《伶官传序》,都以为关键 是“善用抑扬之法”,
明确:文中采用欲抑先扬旳手法。
以“得天下”之“盛”和 “壮” ,为下 文写“抑”张本,烘托其“衰”,揭示了 盛衰在于人事旳道理。
小结
三、文章主旨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 天下旳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 旳道理。讽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 励精图治;经过总结历史教训,也体现了作者忧 国忧民旳情怀。
时代背景简介 文章合为时而著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旳五个朝 代,即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 上旳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 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 乱频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旳一种。后唐庄宗 李存勖称帝后,迷 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 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 败政乱国旳伶官景进、史 彦琼、郭从谦等人所 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旳伶官史 彦琼拒不 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 伶官郭从谦又乘危作乱,庄宗仓皇出逃时,被 乱箭射死。
语文 -伶官传序【优秀7篇】
语文-伶官传序【优秀7篇】《伶官传序》篇一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B.负而前驱负:背,用背驮东西C.函梁君臣之首函:匣子,此处是动词D.举天下之豪杰举:列举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愿以十五城请易璧D.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用后唐庄宗由盛转衰的事例加以论证,再进一步得出结论。
B.作者用对比手法描述庄宗事例,方其可谓壮哉极言庄宗志得意满,为下文张本;及仇雠已灭何其衰也与先前形成强烈反差,印象深刻。
C.文章用庄宗得与失盛与衰的内容作为立论的历史根据,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
伶官传序翻译一句一译
伶官传序翻译一句一译【原文】伶官传序欧阳修〔宋代〕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注释】1.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
伶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2.理:道理。
3.岂:难道。
4.人事:指政治上的得失。
5.原:推究,推其根本,形容词用作动词。
6.世言:世人说。
7.以:把。
8.立:即位。
9.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一定。
10.乃:你的。
11.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12.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13.少牢:祭品,用一猪一羊。
牢,祭祀用的牲畜。
14.锦囊:丝织的袋子。
15.负:背负。
16.前:在前。
17.及:等到。
18.凯:凯歌,打胜仗时所奏的曲子。
19.旋:归,回。
20.方:正在。
21.系:捆绑。
22.组:丝编的绳索,这里泛指绳索。
23.函:匣子,名词用作动词,指用匣子装。
24.仇雠:“雠”与“仇”同义,仇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本文是一篇史论性文章。
论述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历史盛衰规律。
阅读时必须首先弄清史实,理清文中提及的人物及其关系。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列出自学提纲,教学过程中予以检查。
2.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一文的序。
《伶官传》记叙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
这篇序并未直接写这些事情,而是写后唐庄宗的盛衰成败。
教学中要把历史情况略作补充,引导学生理解文(内容)与题(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
3.文章平易流畅,论证条理井然,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
要求读懂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论证过程和得到的历史教训。
让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提高对史论文的鉴赏水平,掌握评论文章的一般结构及其写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习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2. 学会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学习运用例证法。
(二)过程与方法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文章借古讽今的手法和对北宋统治者的劝谏。
教学方法:学生自读赏析、教师点拨指导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设计:质疑、解题、讨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3分钟)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②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指唐太宗。
②草昧;此指开创国家。
究竟是“创业难”还是“守成难”呢,太宗的两位贤臣似乎很难达成一致看法了。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去找北宋史学家、文坛泰斗欧阳修去问个明白。
请大家翻到教材第88页,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重要史论——《伶官传序》。
二、解题:(2分钟)《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
《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了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
伶,乐工,艺人。
后唐庄宗李存勗宠幸伶人,让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人擅权乱政,使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终成叛逆。
三、习——学生质疑、互答:(5分钟)(本环节由学生提出疑难,学生相互解答,旨在检查预习情况,并疏通文言知识。
)四、测——教师强化、识记:(5分钟)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来)B.抑本其成败之际(抑:或者)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D. 以一少劳告庙(少劳:祭祀用猪、羊各一头)2.下列词类活用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A.函梁君臣之首(函:名作动,用木匣子装)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东:名作动,向东逃跑)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使动,使兴盛)D. 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形作名,微小的事)3.下列文言句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A.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B.系燕父子以组(定语后置)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D.盛以锦囊(省略句)4.下列对文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推究庄宗取得天下,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道理了。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或者说考察他成功与失败的迹象,都是由于人为吧?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逃跑、犹豫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人生的祸患常常在细微的事情上累积而成,有勇有谋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
五、议——师生讨论、分析:(一)自读课文,思考:(5分钟)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追问: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明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概括:通过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3.通过课文大家推知本文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明确: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二)再读课文,思考:(10分钟)1.作者是如何来写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明确:由时间理出过程,概括出和庄宗有关的时间点和相关事件。
2.在这几个时间节点上,在庄宗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概括。
)908年(23岁),接受遗命,“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912年(27岁),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38岁),灭后梁,“函梁君臣之首”,建后唐;926年(41岁),身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追问:从这四个时间节点上的四件大事来看,庄宗的人生其实就是两个过程。
明确:庄宗得天下用了15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3年。
4.再追问: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盛”——“忧劳可以兴国”“衰”——“逸豫可以亡身”。
六、悟——拓展研读、小结(10分钟)1.画蛇添足?释问:既然已经强调了“盛衰之理在于人事”,为什么在第四段中还要加上“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这一结尾?明确: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仅是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道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文不对题?释问:作者为《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是否显得有些文不对题?明确: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
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
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
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3.领悟要义:释问:身处于北宋中叶的欧阳修,为何要编《伶官传》并作序?(引导学生联系高一、高二学过的相关课文)明确:以史为鉴,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告诫后人尤其是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七、练——迁移训练、巩固(3分钟)乌江亭长舣(划船靠岸)船待。
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亡我,我何渡为?”依你之见,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真的是天亡他么?示例: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本课结语:(照应导语部分太宗君臣的一段问答)(2分钟)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最后,让我用这几句话与在座各位共勉:满招损,谦得(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板书设计:盛——得——兴——→忧劳伶官传序慎:居安思危,防微杜渐衰——失——亡——→逸豫资料补充:1.时代背景: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
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
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惑,使其得以重权在握。
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后又单人独骑逃走。
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指出王朝兴亡不在“天命”而主要在于“人事”。
2.写作背景:100多年后,北宋王朝建立,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
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
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与同学们共勉春秋霸主齐桓公,称霸诸侯,却因亲近小人导致祸起萧墙;吴国国君夫差,雄霸南方,却因贪恋美色导致勾践灭吴;开元明君唐玄宗,开创盛世,却因专宠贵妃导致盛唐衰落,历史上无数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盛衰由人,成败由人。
只有生活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玩物丧志,才能不再重复古人的错误和悲剧,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