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继续旋转
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的嬗变
在网络语境下有人说沉默的螺旋机制已经被消解,有人说沉默的螺旋加强了,请结合相关知识论述。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于1974年首次提出,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给予了全面概括。
该理论认为:1、个人意见的表面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意见时,则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意见时,则会屈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受群体压力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越来越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追随附和优势意见。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
其因素有三个:报道内容的高度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达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计效果”);媒介信息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
该理论的局限性:其理论前提之一“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及其趋同行为,有待推敲。
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尤其是“中坚分子”的重要影响。
该理论的意义:把舆论形成过程的研究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
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作用,并指出了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对重新评判大众传播的效果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为探讨“沉默的螺旋”机制的网络环境下的变化,以下将从该理论存在前提进行分析。
1、个人对孤立恐惧的心理仍然存在在新媒体时代下,以电脑为媒介的网络传播仅仅是给人提供了一种更加方便的交流媒介,隐藏在人内心深处的群体归属感并不会因此转变。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到:“无意识的现象不但在有机体的生活中,而且在智力活动中,都发挥着一种完全压倒性的作用,这是现代心理学所确认的真理。
”所以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属于人无意识心理中的一层,它不会轻易改变,所以,在当下网络传播发展中,人们心理结构上的变化,仅仅存在与表面。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现象
陌等个人平 台上 自 说自 话, 似乎 没有什 么可以阻挡 自己表 达观点 的机制 。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媒体和 网络语境的现状论 证 了社会孤 立的 动机 并没有 消失 , 只是 网络群体对个人压力的呈现方式有所变化 , 压力的强度相对减弱, 但“ 沉默的螺旋 ” 并没有从网际消失。
【 关键 词 】网络 媒 体 沉 默 的 螺旋 匿名 性
面有 强大 的效果 , 并 把舆论生成 中起重要
点使人们 更加方便地说 出自己的想 法 , 抱 着不用承担像现实社会 中一样严格的法律
9 2 2 o 1 4 年 第1 期
湖啪 晕
浅析 分众 传媒 广告 之 洗手 间广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戴 倩 张燕
【 摘
要】 近年来分众传媒 迅猛发展 , 市场 细分越 来越 细致 , 广告主投放 的广告也越 来越有针对 性 , 洗手 间广告在分众传媒 中异
了研究 , 于1 9 7 4年提 出了 “ 沉默 的螺旋 ” 理论 假说 , 并于 1 9 8 0年发 表在 《 沉默 的
自媒 体时代 , 也 是 以其 “ 权 威性 ”使 网民
性跟 随传者 的思 路 ; 另外 , 由于媒 介技术 们信任这一 信息来源。 而且很多硬新 闻都 条件 的制约 , 反馈 渠道不健 全 , 如 此一来 是 由传统媒 体发出 , 在新媒体上得 到二次
洗手 问广告 新媒 体
响和制约舆论 。 二、 传统媒 体 时代 的 “ 沉 默的螺 旋 ”
现 状
数”。 在 网络传播 时代 尤其是 当下人人都 成一 个 “ 一方越来越 大声疾呼 , 而另一 方
三、 网络环境下的 “ 沉默的螺旋 ” 现象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 “ 意见气候 ” 来影
网络中的沉默螺旋
1.个人在网络中表现得更为大胆,并不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他个人本能的对’会孤立的恐惧,而是因为使社会孤立恐惧产生的条件出现了缺失,或者说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所作所为不可能被孤立起来。
2.传播的公开性与否并不是由使用的媒介来决定,而是由传播对象来决定。
这样就不会必然得出网络上的意见表达是公开的还是非公开的。
3.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在网络空间中不会发展起相应的群众与群体规范来,这种群体规范必然对其成员产生于现实中类似的压力与社会孤立恐惧感。
“在网络空间内,ID本身就成为人的主体性的载体,虽然你可以更换ID,但是对同一个ID,其他ID对它的孤立效果仍然存在。
只不过与现实空间中个人名称与人格主体的不同分割相比,在网络空间中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可分离性而已。
似乎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这种可分离性会导致个人人格的分化。
”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在网络空间中,由于沉默螺旋的心理机制仍然存在,网际传播与现实传播的相似性,沉默螺旋现象并没有消失,只不过其表现形式有所变化而已。
第三种:认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仍然发挥作用,只是作用方式发生了改变在《沉默的螺旋——意见环境的形成》一文中,作者认为:1、在网络传播环境中,传播的整个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在"沉默的螺旋"假设中起重要作用的“从众心理”也可能会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改变,人们的交往空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除了现实世界外,还有网络世界。
2、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受众具有匿名性,人的心理状态会更接近他的“本我”。
在传统社会环境中的恐惧心理已经被一种“无所谓”的心理代替,而且,受众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任何责任,因此,就基本不存在“自己的意见”和“公开的意见”矛盾的问题;3、网络时代被认为是一个尊重个体的时代,它更承认人们个人意见的表达与个性的发展,所以相对来说,传统的从众心理可能会表现得较弱一些。
作者最后说,在网络传播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面临着新的环境条件,面临新的问题,“沉默的螺旋”理论需要深入的研究新现象,作出新的解释。
解读互联网时代“沉默螺旋”理论之变化
解读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之变化摘要:一直以来,技术的进步促进着传播效果理论和学说的不断发展。
印刷术的发明、电子媒介的发展都曾引起社会结构和传播效果的变迁。
而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凭借自身的优越性在短时间内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张,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媒介工具。
麦克卢汉告诉我们”媒介即讯息”,那互联网这个新媒介又给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带来了怎样的”讯息”,引发了怎样的变化?”沉默的螺旋”这一经典的宏观效果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自然也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
不同于许多学者对”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时代下消解的悲观理念,文章将从”沉默的螺旋”核心理论和网络时代的自身特点方面出发进行探讨,并最终得出结论:互联网时代下”沉默的螺旋”将会弱化,但绝不会沉没。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互联网;舆论;弱化;存在合理性一、什么是”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一词最早见于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
该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根据诺依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1]沉默的螺旋解剖的是人的从众心理对人认知、判断直至行动的影响。
诺依曼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解读了舆论的现象。
简而言之,舆论并不一定是”公众意见”,而倾向于是一种”公开的意见”,舆论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
同时,从传播效果的研究角度来看,”沉默的螺旋”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状况的如实反映,而一般社会成员对于这种分布处于”多元无知”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传媒提示和强调的即便是少数人的意见也会被人们当成”多数意见”来认知,即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领域中的反“沉默的螺旋”现象
摘要随着新兴媒介技术的不断推进,网络传播逐渐以一种绝对占领的优势改变着大部分人的媒介接触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传播新时代,媒介的绝对权威不再绝对,而受众的被动接收不再被动,新媒介的私人化、共享化、赋权化、去中心化的特点降低了媒介的使用门槛,媒体把部分权利让渡给受众,激发了受众在媒介内容形成过程的参与感,同时,网络传播所固有的虚拟性、匿名性和开放性也降低了受众参与的仪式感,致使传受双方的渐平等化。
在新的媒体传播环境中,反“沉默的螺旋”逐渐跳出“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框架,开始适应这个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反“沉默的螺旋”;新媒体环境;“使用与满足”目录一、从“沉默的螺旋”到反“沉默的螺旋” (1)(一)“沉默的螺旋”理论 (2)(二)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的概念 (2)二、新媒体传播时代下的反“沉默的螺旋”现象 (3)(一)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出现的原因 (3)(二)“沉默的螺旋”模式的局限 (5)三、新媒介的关键特征促使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的爆发 (5)(一)新媒介的赋权、反权威和去中心化 (5)(二)新媒介的虚拟性、开放性和匿名性 (6)(三)新媒介主导下的受众观改变 (7)四、“使用与满足”与反“沉默的螺旋”现象 (9)(一)新媒体改变了公众的交流方式和自我满足方式 (9)(二)“使用与满足”让公众积极投身于反“沉默的螺旋” (10)五、新媒体传播时代中反“沉默的螺旋”案例研究,以“成都被打女司机”为例 (11)六、反“沉默的螺旋”的现实意义 (13)(一)反“沉默的螺旋”的积极影响 (14)(二)反“沉默的螺旋”的消极影响 (14)(三)如何利用公众舆论正面引导反“沉默的螺旋” (15)引言人类似乎进入了一个无比美好的言论时代,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以及各类信息分类app都在以相同的方式不断刷新人们对这个现代社会的每一点认知,旧的信息获知渠道逐渐被新的言论分享平台所取代,我们似乎可以在这些新兴社交信息平台上隐约看到四百年前卢梭所描述的那个公众意见广场,人们畅所欲言,并且不受束缚。
新媒体时代下对“沉默的螺旋”理论适用性的分析
|RADIO &TV JOURNAL 2020.04“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理论,对新闻传播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新媒体时代,现代学者认为由于新媒体的虚拟性、多元化、开放性等特征给这一理论带来了许多质疑与挑战。
但另一方面,新媒体也给这一理论继续发挥作用提供了更丰厚的土壤,使得这一理论在新媒体时代仍然具有适应性。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及争议“沉默的螺旋”是探讨传播与舆论关系的理论,是一种强效果论。
在20世纪60到70年代,互联网还没出现之际,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传统的大众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等。
这使得人们对媒介有高度的依赖性,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媒介意见主导个人意见的趋势。
在1965年的德国大选中,起初基督教社会联盟与基督教民主联盟之间的选票基本持平,但是在最后却呈现出一种“一边倒”的现象。
诺尔-诺依曼认为舆论现象对选举结果产生重大影响,舆论的压力影响着人们的选择,它会使得选民在最后一分钟选择随大流。
基于此,诺尔-诺依曼于1972年首次提出“沉默的螺旋”,并于1980年在其《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对这一理论做了详细的解释。
她认为,人们在公共场合中发现自己属于被新政策说服的一方时,就会认为自己所想的内容是合理的,会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反之,如果发现自己属于没有被说服的一方时,则会感觉自己被孤立了,因此会退缩而陷入沉默。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方大声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而另一方“吞”下自己的观点,保持沉默,从而进入一种循环模式。
这一理论在提出后就得到了很大的反响,但是也受到了业界的质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度依赖边际条件,无法用社会学工具检验一些学者认为,这一理论过于复杂,借用了过多的边际条件,无法用社会学工具去具体检验,而且对于理论中所包含的某些因素,应该是一个变量,而不是一个常量。
如Glynn&Mcleod 就曾经提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是常量还是变量,都是未知的①。
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依然旋转
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依然旋转作者:杨柳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第03期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其特有的性质,使传播学中的许多传统理论受到质疑,其中就包括“沉默的螺旋”假说。
根据诺依曼“沉默的螺旋”假说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定,通过辨析,从“群体压力”、“孤独恐惧感”和“从众心理”等方面能够论证“沉默的螺旋”产生的基本条件在网络空间中仍然存在。
由此得出结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空间中仍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群体压力一、“沉默的螺旋”理论概述《沉默的螺旋》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概括起来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揭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自诺依曼提出沉默的螺旋概念以来,引起学界极大的关注,不少学者和传播学、新闻学的学生用这个概念解释出现在传播当中的一些现象。
关于这一问题,国内学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是坚持“沉默的螺旋”理论依然适用于网络传播。
新媒体语境下的“沉默的螺旋”新现象
新媒体语境下的“沉默的螺旋”新现象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丰富多样。
然而,人们在新媒体上的交流方式却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催生了一种新现象——“沉默的螺旋”。
所谓“沉默的螺旋”,是指在社交媒体上,当某个话题或观点被广泛讨论时,众多用户因为害怕与别人意见不同,或是害怕被其他用户攻击或谩骂,而选择保持沉默,进而拉大与主流意见之间的差距。
这样,越来越多的人会沉默,进而加速主流意见的扩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人们在新媒体上的交流往往缺乏面对面交流的直接性和真实性,而且很少有制约用户言行的规范或者惩罚机制,导致网络暴力和谩骂现象时有发生,令人望而生畏。
其次,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用户获取信息的速度和量也越来越快。
这种信息的快速流转和广泛传播,大大加强了主流意见的影响力,进而加剧了个体思想的“沉默”。
最后,也有一部分用户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选择保持沉默。
这些用户可能对某个话题或观点有着自己的看法,但出于各种原因,不敢公开表达,这也增大了“沉默的螺旋”的影响力。
针对“沉默的螺旋”这一现象,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呢?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言论自由、有序”的环境,强化对网络暴力和谩骂的打击力度,制定相应的规范和制度,建立更加健康和有序的网络交流环境。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和辩论,激励用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尝试与不同意见的用户进行交流。
通过理性、平等且尊重的讨论,可以让人们更加平等地发表意见,从而缓解“沉默的螺旋”的影响。
最后,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个体思想的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培养,让人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相信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尽可能缩小与主流意见之间的差距。
在新媒体时代,保持思想独立和自信,打破“沉默的螺旋”,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在自由、平等和健康的环境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交流的价值,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沉默螺旋是否会消失
再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变迁作者:杨芳芳晋晓兵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和神奇的魔力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在尽情享受它所带来便利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在网络时代,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是否依然奏效,或者说发生了哪些形式的变异?就这个问题,很多学者在网络兴起之初就在不断地讨论着,尤其是在2000年前后,更是形成了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检验以往传播理论的热潮;如今,网络媒介的发展日趋成熟,这股热潮却逐渐冷却。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网络自身的发展就成为检验传统理论的一个最好标尺。
本文中,笔者以“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变迁为论题,结合以往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意欲在网络日渐成熟的新环境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这一问题重新进行剖析,进而提出自己的一些新见解。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网络时代变迁宏观微观麦克卢汉(McLuhan,M)指出:“任何媒介(亦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 印刷术的发明、电子媒介的出现,都曾对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这并非只是媒介所载的内容造成的,而是媒介形式本身所带来的。
在这个意义上,因特网的出现也带来了“讯息”,它带来了人们对讯息的多元选择,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单一方式,以往媒介“推”(push)出信息,现在变成了由用户从网中“拉”(pull)出信息,匿名的个性化交流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具有数字化、多元化、多媒体化、实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特征。
与此同时,对应传统传播方式的传播学理论在网络传播中是否依然奏效,或者说发生了哪些形式的变异,又会有哪些新的理论与此相对应,就成为传播学界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
由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及“反沉默的螺旋”现象--以钟美美爆红事件为例
视听2021.3|新闻与传播一、事件回顾与舆情梳理2020年5月,一位网名为“乌拉旮旯·钟美美”的鹤岗男孩,因为一系列“神模仿”老师的视频而意外走红网络。
2020年5月29日,他的视频被大量下架,网络传言他因不够尊师重道而被约谈。
2020年6月3日,教育局对此进行回应,表示下架视频是孩子母亲的提议,她担心网络舆论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当地教育局表示希望从正面引导孩子,让孩子拍摄一些正能量作品。
(一)初期舆论产生阶段钟美美对老师上课言谈举止的神模仿,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
很多网友夸赞其为“国民教师”,称其“演技秒杀流量明星”“正宗的斯坦尼表演体系,吊打中戏,脚踢人艺”。
在短时间内,网民对钟美美模仿视频的正面评价形成了压倒性的舆论局面,而抨击、中立意见占极少数。
少部分人表示,钟美美的模仿和表演不够尊重老师,但这一观点被大量网友驳斥,网友认为批判者小题大做、思想迂腐。
5月29日,钟美美模仿老师的视频在平台下架。
在此之前,网络上形成了第一轮“沉默的螺旋”,并使“钟美美”热度久高不降。
(二)舆论的转折与发酵2020年5月29日,当模仿视频被大量下架后,钟美美被约谈警告的消息开始在网络扩散,大量网友一边倒地支持钟美美的视频创作,纷纷发声批判教育局和学校的干预,而持保留意见的人很少。
第二轮“沉默的螺旋”形成。
(三)两种观点的博弈6月2日,钟美美本人在社交媒体上对“约谈”一事进行辟谣,同时表示后期会继续分享相关视频。
相关部门表示,下架视频是钟美美的母亲出于保护孩子免受网络舆论影响而提出的。
“被约谈”被证明是谣言后,网络上出现了两种声音,网民基于“应保护孩子的创造力”与“学生应该好好学习”两种立场展开了激烈辩论,而此前曾对钟美美的视频创作表示支持的观点不再占据显著优势。
此时,“反沉默的螺旋”形成。
5月28日至6月9日,钟美美事件舆情热度的大致走向如图1所示。
二、新媒体时代的“沉默的螺旋”运行机制(一)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是德国著名学者伊丽莎白·诺艾尔-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 )提出的理论。
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不会沉没——试用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对“网络暴民”现象的解读
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不会沉没——试用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对“网络暴民”现象的解读摘要沉默的螺旋理论自诞生以来便受到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毁誉不一。
当我们抛开网络这种新型介质的形式,透析网络受众的真实感受,并联系整个社会的时代背景时,我们会发现: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不会沉没、它依然在旋转。
只不过由于受到新介质的影响,它的形态、所受环境的影响和表现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是技术的力量推动了理论的延展,在原有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内容。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网络暴民大众媒介网络空间博弈“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基本思想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依曼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假说。
本文自觉将场域理论导入,从同一个场域内“沉默的螺旋”可能发生的变异、不同场域中“沉默的螺旋”的表现、不同场域的相互作用对“沉默的螺旋”的影响三个维度重新检视了沉默的螺旋理论。
最终发现,沉默的螺旋并不是唯一的一种可能,意见之间的相对博弈均衡也是有可能存在的。
从长期来看,更是如此。
当我们抛开网络这种新型介质的形式,透析网络受众的真实感受,并联系整个社会的时代背景时,我们会发现: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不会沉没、它依然在旋转。
只不过由于受到新介质的影响,它的形态、所受环境的影响和表现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是技术的力量推动了理论的延展,在原有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内容。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基本思想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依曼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假说。
根据诺依曼的观点,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中的少数派,他们将不愿意传播自己的看法;而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看法与大多数人一致,他们就会勇敢地说出来。
大众媒介通过关注多数派的观点来营造一种“意见气候”从而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气候”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为这一非理性过程的产物。
沉默螺旋
“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我认为, “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不会消失。
首先,“沉默的螺旋”理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在网络传播中继续存在。
(一)群体压力依然存在,受众害怕孤立的恐惧感依然会有。
根据人的社会心理的一般规律,人对社会的恐惧并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
无论是人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或者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交流,都是为了寻找一种社会认同感或者被认同感,而不是寻求社会孤立。
约瑟夫·B·瓦尔特关于CMC(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与FTF(面对面的传播)的区别和相似的论述指出,“CMC只是提供给人们机会,以人们渴望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想法和冲动是人自身具有的,只不过通过科技手段更容易地实现它们”。
因此,得出“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并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
我们在网上对百名大学生做了个问卷调查,发现85%以上的被访问者认为自己在网络中的性格表现和他们在现实中的性格表现完全或基本一致。
在网络传播中,各个成员虽然是匿名的,但是代表他们身份的ID却仍然是身份的象征。
因此,网络空间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同样会对其成员产生与现实类似的压力和社会恐惧感。
而且我们的调查结果特别显示出,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社区里,认为其他社区成员完全不能将自己的ID和现实身份对应起来的人只占29.1%。
(二)社会心理学对“从众心理”的定义和分析是“沉默的螺旋”假说的理论中轴线。
网络从众心理的动因依旧存在,只是通常作用的程度与范围相对减少。
现代社会的道德和法律约束力的存在,使从众心理依旧会制约个人的网络行为。
让我们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中来看。
80%的人从不或很少在网络上就某事发表评论。
当人们试图在网上发表评论时,当意识到他人知道自己的现实身份时,79.3%的被访者表示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关系对人们的网络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而当人们发现自己站在多数意见的对立面时,即便清楚地明白他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现实身份,也有近40%的被访者表示会对原有观点加以修正,更有9.7%的人表示会大幅度地甚至放弃原有观点。
浅析互联网语境下“沉默的螺旋”“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
浅析互联网语境下“沉默的螺旋““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胡磊(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200433)木■网莎版.吁229年第八期传播视点I传播理论研究摘要:“沉默的螺旋”理论以多学科视角阐释个体意见表达的社会心理过程,其落脚点在于揭示舆论的一致性趋势不可避免。
互联网的发展使该理论的前提假设面临挑战,多种变体模型和概念相继被提出,在我国互联网语境下,学界的探讨诞生了“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两个概念。
“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虽基于共同的逻辑起点却各有侧重,前者重在驳斥舆论一致性不可避免的铁律,后者旨在揭示劣势意见逆转为优势意见的过程。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互联网反沉默的螺旋反向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spit of silence)理论引入中国后,我国的舆论传播格局尤其是互联网迅速普及后网络舆情生成演变的新特点,给该理论提供了更为适宜的生存土壤,我国传播学者也抱以极大的热情对其在我国舆论格局视域下的适用性与实用性进行验证性探索。
随着信息传播格局的革命性变化,国内出现了诸多基于我国互联网语境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这两个现象便是其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不过,由于我国学者在分析这两种现象或解释概念时并未有意识地进行语义上的界分,故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概念混用的境况。
本文试从经典"沉默的螺旋”理论所揭示的"舆论一致性”原旨出发,对"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从概念上加以辨析、并比较二者在逻辑上与侧重点上的异同。
一、争议不休:“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与质疑大众传播学效果研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经历了强效果模式、有限效果模式和“重归强效果模式”三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麦库姆斯和肖发现,大众传播虽然不能决定受众怎样想,但是可以通过安排议题和提供信息来影响受众想什么。
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
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最早见于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 Neumann)1974年发表的《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后于其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全面描述。
整体来说,它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也就会被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时(有时甚至会遭到群起而攻之待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结果呢?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此外,提到“沉默的螺旋”,就不得不说到“舆论”两字。
社会心理学观点认为,舆论(Public Opinion)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机制,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的约束力。
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而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才最终提出了“沉默的螺旋”这一著名理论假说。
到底“沉默的螺旋”该理论包含哪些内容?一、“沉默的螺旋”概念该理论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此命题还包含五个基本假定:1.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2.个人经常恐惧孤独;3.对孤独的恐惧感使得个人不断地估计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4.估计的结果影响了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特别是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隐藏自己的观点;5.综合起来考虑,前面四个假定共同作用,形成、巩固和改变了公众观念。
(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
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新媒体语境下的“沉默的螺旋”新现象
新媒体语境下的“沉默的螺旋”新现象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变得更加广泛和便捷,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等应用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一个新的现象——“沉默的螺旋”逐渐浮现。
所谓“沉默的螺旋”,是指在新媒体语境下,少数人的互动行为得到广泛关注和回应,而其他人则处于被忽视、被遗忘的状态。
即在一个群体中,那些表达观点、发表言论、参与讨论的人会得到更多的点赞、回复和转发,而那些沉默的人则会被边缘化或排斥出群体。
造成“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社交媒体的特性。
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往往是基于点赞和评论的,它给人们提供了表达和交流的平台,但这同时也导致了某些人会在被其他人关注的情况下更愿意参与。
其次,由于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行为往往是随机的,所以造成一部分人的声音更容易被放大。
再者,一些交流平台的策略,比如利用算法找到热点话题并将它们推广,也会加剧“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后果是复杂的。
它会导致那些较少被关注的人感到孤单和无助,不能及时得到社交支持;同时,社交媒体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推崇强者(那些得到更多回应的人)的文化,迎合少数人和压制大多数人的声音。
这不仅有损于言论自由和公平性原则,也会让一些饱含价值的观点被压抑,进而影响社区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避免“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出现,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第一,应该减少网络暴力和攻击,鼓励包容和理解,特别是对那些发表不同、更尖锐观点的人给予尊重和支持。
其次,交流平台应该增强社区理念和社交价值,注重广泛的参与和共享,平衡各种声音,避免单一观点的霸占。
再者,我们需要引导人们意识到“沉默的螺旋”存在的负面影响和危害,并倡导更多的人发声,让社交媒体成为一种真正平等公正的社会沟通工具。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予了我们前所未有的便利,也涌现出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只有在保证言论自由和公正性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让它真正成为促进社交交流、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工具。
新媒体语境下的“沉默的螺旋”新现象
新媒体语境下的“沉默的螺旋”新现象【摘要】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给用户带来了选择困难,导致了“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出现。
本文从新媒体语境下的“沉默的螺旋”新现象、信息爆炸对用户的影响、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过载与用户选择行为、影响用户参与度的因素以及有声少发的用户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社交媒体上,用户常常选择沉默而不参与,这种消极选择可能会加剧信息过载的问题。
新媒体平台需要更加贴近用户需求,减少信息冗余,提高用户体验,以激发用户的参与度和活跃度。
最终,在新媒体语境下,要引导用户充分参与,提高信息的有效传播率,避免“沉默的螺旋”现象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沉默的螺旋、信息爆炸、社交媒体、信息过载、用户选择行为、用户参与度、有声少发、用户现象、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这个充斥着各种信息和声音的世界里,我们不禁会发现一个新现象——“沉默的螺旋”。
这一现象指的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保持沉默,不参与讨论或表达观点。
他们选择隐身于大众之中,倾听他人的声音,而不愿意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种“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了用户的参与度和互动意愿,也对整个新媒体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这一现象,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新媒体环境中的信息爆炸现象、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过载与用户选择行为、影响用户参与度的因素,以及新媒体语境下有声少发的用户现象。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我们或许能更好地揭示“沉默的螺旋”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 正文2.1 新媒体语境下的“沉默的螺旋”新现象新媒体语境下的“沉默的螺旋”新现象是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由于信息过载和选择困难而陷入沉黧,导致其参与度逐渐下降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当今社会日益普遍,需要引起关注和研究。
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爆炸使得用户面临海量的信息碎片,难以筛选和消化。
新媒体语境下的“沉默的螺旋”新现象
新媒体语境下的“沉默的螺旋”新现象【摘要】现代社会中,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信息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社交媒体上信息碎片化的传播形式带来了信息过载的现象,导致了人们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沉默的螺旋”现象。
这一现象在新媒体时代表现为信息过载导致人们选择性关注和沉默不表达意见的情况。
新媒体也为解决“沉默的螺旋”提供了可能,通过促进参与感和互动性,打破信息碎片化的困境。
重视新媒体上的信息传播方式,提倡理性讨论和传播信息的责任感,以及加强互动性可以有效应对新媒体语境下的“沉默的螺旋”现象,进而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社交媒体、沉默的螺旋、信息过载、信息碎片化、影响、应对、社会传播、参与感、互动性、责任感、理性讨论。
1. 引言1.1 新媒体对社会传播的影响新媒体对社会传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种社交平台的兴起,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媒体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新媒体以其及时、多样、互动的特点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通过新媒体,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也可以与他人进行实时交流和互动。
新媒体的崛起也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主要是由少数权威媒体决定,而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
这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但也带来了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的挑战。
新媒体的出现也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社交模式。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与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拓展了社交圈子和交流渠道。
社交媒体也存在信息碎片化、信息过载等问题,导致人们更倾向于接收符合自己偏好的信息,从而出现“信息茧房”和信息闭塞的现象。
新媒体对社会传播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既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形式,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需要更加理性、谨慎地对待信息,同时也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信息传播和沟通中,以促进信息的有效传播和交流。
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依然旋转
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依然旋转
杨柳
【期刊名称】《《中国集体经济》》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其特有的性质,使传播学中的许多传统理论受到质疑,其中就包括"沉默的螺旋"假说。
根据诺依曼"沉默的螺旋"假说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定,通过辨析,从"群体压力"、"孤独恐惧感"和"从众心理"等方面能够论证"沉默的螺旋"产生的基本条件在网络空间中仍然存在。
由此得出结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空间中仍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
【总页数】1页(P96)
【作者】杨柳
【作者单位】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互联网时代下"沉默的螺旋"的变化与舆论引导 [J], 徐惟尧
2.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继续旋转 [J], 潘宝宝;彭雪婷
3.互联网时代的\"反沉默的螺旋\"现象\r——以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为例 [J], 余慧玲
4.互联网时代"反沉默的螺旋"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J], 刘利芳
5.互联网时代"反沉默的螺旋"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J], 刘利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沉默的螺旋”在互联网中是否“旋转”
作者: 王云晖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出版物刊名: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页码: 209-210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期
主题词: 沉默的螺旋;互联网;舆论;意见表达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走进了一个网络时代,随之人们便看到了这个时代的弊端,庞杂无序的信息充斥整个世界,人们在众多的选择机会面前逐渐迷失了选择的权利,人们需要一个舆论的主流。
对于"沉默的螺旋",当讨论这一理论对于互联网的使用程度,必须要同互联网自身的发展挂钩。
在网络的空间中,社会孤立的动机没有消失,并且随着互联网向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其压力变化的程度正在逐渐的显现出来。
而从受众的心理动因的角度来看,从众的心理本身是没有改变的,因此"沉默的螺旋"没有停止"旋转",但是旋转的强度怎么样,这就要看互联网自身发展趋势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继续旋转
[提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思维角度和价值取向带来了深刻变化的同时,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是否还存在?如果存在,又发生了什么新变化?本文以“沉默的螺旋”理论为例,探讨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发生的新变化。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互联网;挑战;弱化
20世纪末,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互联网也以磅礴的气势加入了大众传播行列。
到了21世纪的今天,它已经成了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全球信息系统。
互联网拥有的实时性、多媒体性、交互性、全球性、信息检索便利性、信息内容海量性等特征已经使互联网成为了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大众传播形式。
我们在尽情享受着新的传播形式给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思维角度和价值取向带来了深刻变化的同时,也在思考在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中,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是否还存在?如果还存在,又是否发生了什么样的新变化?本文以“沉默的螺旋”理论为例,探讨互联网时代该理论发生的新变化。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概况
“沉默的螺旋”现象是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1965年联邦德国进行议会选举时注意到的,并且在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
在某一特定时期,大众传媒所持有的观点在社会中占据强势地位,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大众传播营造出来的“意见环境”,以一种群体压力的无形力量作用于个人身上。
受众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往往会先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考察,寻求自己与被社会广泛接受的观点和行为模式是否一致,当发现自己属于大多数意见时,受众便会坦然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反之,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弱势意见时,便会趋向保持沉默或放弃原有的观点,因为人的社会天性都是害怕被孤立而受到社会的惩罚。
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反过来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转向沉默或改变意见,如此循环往复,就会形成一方声势越来越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过程。
这就是“沉默的螺旋”理论。
在这一过程中,媒介根据自己的价值尺度和它所认为的社会规范去有取舍地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传播。
当媒介以议程设置式的方式把社会议题植入大众的头脑,在受众的头脑里形成的反映和现实情况又有着区别。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网上形成的舆论一方面是网上媒体设置的议题,还有就是一部分情绪比较激动的网民在宣泄自己的情绪或者频繁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网上的“舆论”并不等于现实中的民意,可是网络的渗透性使得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错误地把网上舆论与民意等同起来。
他们误以为这就是“社会大部分人的意见”,而自己不能与众不同,这种“意见环境”带来的群体压力容易使得个人改变自己的想法附和对方,或者保持沉默不说话。
二、“沉默的螺旋”遭遇双重挑战
“沉默的螺旋”的提出为传播学效果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重新阐述了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该理论也受到了理论界和时代发展这两方面的挑战。
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一种意见一旦具备了这样的性质就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于孤立状态,为了免于这种制裁,人们只有在公开的言行中避免这种冲突。
所以,“沉默的螺旋”的重要理论前提之一就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种方式正在慢慢改变。
网络传播不同于以往的传统传播方式,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人们通过交互式来传播信息,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
所以,在网上很容易找到自己所持观点的支持者。
无论是多是少,这种害怕被社会孤立的恐惧慢慢减少。
更进一步说,如果观点的持有者是比较权威的个人或专家,那么这个观点依旧能起到影响作用。
所以,这种“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是有条件的。
网络的发展,使得任何一个社会的话题一经网络传播就有放大的效果。
“小悦悦”事件中的视频在网上迅速传开,引发了关于人性冷漠的深层次批判的道德大讨论,矛头也指向那18位视而不见的冷漠路人。
所以,对于社会伦理道德或者行为规范的问题上,“意见环境”的压力对于个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但是对于一些技术性、程序性的问题,譬如科学自然来说,我们都知道有这么一句话:真理往往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意见环境”带来的压力就显得没那么有效了。
所以,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少数人的作用。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传播具有的数字化、多元化、多媒体化、实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带给人们更大程度的交流与自由表达的空间。
人们可以浏览海量的信息,可以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博客,可以建立自己的联系网,运用QQ等即时聊天工具与他人进行交流;可以拥有自己的微博,可以进入各大论坛贴吧,可以在网上直抒胸臆,发表自己的言论。
但是,网络这个平台所提供的只是一个“虚拟环境”,任何人,不论年龄、职业、性别、国籍都可以在这个网上搭建与他人沟通的平台,所以网络传播就有了一个新的特点——匿名性,没有人知道你是谁。
这就使得个人表达意见更为大胆,极少顾及社会规范约束,因为在网上无需对自己的言行承担心理上的负担。
这就否认了“沉默的螺旋”理论中的“舆论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于孤立状态,为了免于这种制裁,人们只有在公开的言行中避免这种冲突”的重要理论前提。
因为在网上人们往往容易袒露真实的自我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无需惧怕来自群体的压力。
但是,社会孤立的动机在网上就不存在了吗?人们在网上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那是因为可以匿名,没有人知道你是谁,所以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作为社会中的人一旦跑到了虚拟的世界,还是会把现实世界中潜在的意识带来虚拟环境中,这恰恰反映了人还是害怕被孤立的心理机制,正因为没有人知道你是谁,如果别人知道了,恐怕就不会这么随心所欲去发表意见了。
所以说,在网络中人们害怕被孤立的心理动机还是存在的。
再者,有些人说由于“匿名性”的特点,个人不再有被孤立的恐惧,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就不存在着“沉默的螺旋”理论了,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
“匿名性”只能说可以营造宽松自由而没有群体压力的平等交流空间。
我们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表达自己意见的人,那么你就会喜欢在各大贴吧、论坛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如果你是一个不喜欢表达自己意见,或者说你根本就不善于,只是一个比较没有立场的人,那么当你在浏览别人博客或者论坛时,有可能只是匆匆一瞥,并没有在上面发表意见的习惯。
郭美美事件为什么能短时间内形成社会热点呢?那是因为网上骂声一片。
其实认真一想,被认为“多数意
见”的一方无非就是那几个观点,言辞激烈,而那些本来就没有什么想法的人,要么受影响后也开始加入批判阵营,要么继续保持沉默,这样就造成“多数意见”一方的增势,而另一方继续保持沉默或者附和。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环境下还是存在的,只是这种功能弱化了。
三、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继续旋转
网络的发展使过去被看成小人物的受众,一跃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使得沉默者不再沉默。
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并没有使“沉默的螺旋”消失,只是弱化了它的这种功能。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传播技术的每一次更新都会对传统媒介和理论造成一定的冲击,就如同网络媒介的出现并没有取代报纸、广播、电视一样,“沉默的螺旋”传统大众传播理论继续旋转,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