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网络传播中“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存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网络传播中“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存在。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受众具有匿名性,人的心理状态会更接近个人的“本我”,另外,在传统社会环境中的恐惧心理已经被一种“无所谓”的心理代替,而且,受众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任何责任,因此,就基本不存在“自己的意见”和“公开的意见”矛盾的问题。众所周知,网络时代被认为是一个尊重个体的时代,它更承认人们个人意见的表达与个性的发展。相对来说,传统的从众心理可能会表现得较弱一些。这些条件使,在网络传播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面临着新的环境条件,面临新的问题。

但“沉默的螺旋”并没有从网络传播中消失。

“沉默的螺旋”假说建立在对人的社会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的分析基础之上,而“从众”和“趋同”发生的根本动因在于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在现实社会中,自我表达是以他人为对象和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里进行的,如果不顾及他人和社会规范与价值,一味以自我为中心便会招致误解和造成个人的社会孤立。而网络传播是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是一种个人化的信息传播,是以鼓励个性和保存个性为前提的。它充分承认和尊重个人意见的表达和个性的展现。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个人在网络上表现得比在现实中更为大胆。但这并不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本能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而是因为网络传播“匿名性”的特点使人们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产生的条件出现了缺失。或者说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所作所为不可能被社会孤立起来。有学者指出,“CMC(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只是提供给人们机会。以人们渴望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想法和冲动是人自身具有的,只不过通过科技手段更容易地实现它们”因此,网络只是使人们比以往多了一条发表意见的渠道。

根据人的社会心理一般规律得出的“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并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网络存在虚拟成分,但并非绝对的虚拟网络也具有真实的成分。其根本原因在于各种匿名面具的背后毕竟还是一个个真实世界中的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社会网络社会同时具有真实和虚拟的双重属性。而在网络环境中,虽然我们认为也是一种“匿名”状态,但一般情况下,网民都有自己的ID(网络身份)。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情况是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群体里,并且这个群体在现实世界中已经存在因为每个人的代号也是相对固定的,那么认为其他社区成员完全不能将自己的ID和现实身份对应起来的人只占少数。第二种情况是临时拼凑的群体。在这种类型的群体中,现实社会关系的影响色彩较轻,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交往之后,各个成员的ID开始趋于固定,成员之间逐步形成了分工和协作,有些群体也开始形成自己的群体意识和不成文的规范在必要的时候,有些成员还可以采取某种一致行动如果一个人做出了违背大家意愿的事,他就可能被冷落、被批判甚至被封杀。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网络空间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同样会对其成员产生与现实中类似的压力和社会孤立恐惧感。

社会心理学对“从众心理”的定义和分析是“沉默的螺旋”假说的理论中轴线,也是我们在网络空间对该假说进行研究的理论落脚点。在传统大众媒介环境下,群体的舆论压力导致从众现象的发生。在网络空间,为了避免群体压力以及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危险,网民从众的动因还会在。但由于可以换到其他的群体中去,通常作用的程度与范围则会比现实中减少,但是却是不可避免的,同样的现象会发生在每个网上群体中。因此,社会心理学的“从众心理”理论并不会因为网络环境而失效。根据以上的分析,在网络空间,社会孤立的动机并没有消失:“沉默的螺旋”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网络空间,而是与我们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舆论机制发生着复杂的互动。

李莹

传媒0803

220804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