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互联网时代“沉默螺旋”理论之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之变化

摘要:一直以来,技术的进步促进着传播效果理论和学说的不断发展。印刷术的发明、电子媒介的发展都曾引起社会结构和传播效果的变迁。而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凭借自身的优越性在短时间内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张,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媒介工具。麦克卢汉告诉我们”媒介即讯息”,那互联网这个新媒介又给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带来了怎样的”讯息”,引发了怎样的变化?”沉默的螺旋”这一经典的宏观效果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自然也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不同于许多学者对”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时代下消解的悲观理念,文章将从”沉默的螺旋”核心理论和网络时代的自身特点方面出发进行探讨,并最终得出结论:互联网时代下”沉默的螺旋”将会弱化,但绝不会沉没。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互联网;舆论;弱化;存在合理性

一、什么是”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一词最早见于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该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根据诺依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

产物。 [1]沉默的螺旋解剖的是人的从众心理对人认知、判断直至行动的影响。

诺依曼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解读了舆论的现象。简而言之,舆论并不一定是”公众意见”,而倾向于是一种”公开的意见”,舆论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同时,从传播效果的研究角度来看,”沉默的螺旋”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状况的如实反映,而一般社会成员对于这种分布处于”多元无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传媒提示和强调的即便是少数人的意见也会被人们当成”多数意见”来认知,即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二、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被弱化

麦克卢汉(mcluhan,m)指出:”任何媒介(亦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2]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凭借自身的优越性在短时间内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张,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媒介工具。在网络传播的快速性、跨地域性、匿名性等特征的影响下,互联网媒介承载的意见对个人所产生的压力要大大减少,”沉默的螺旋”作为经典的宏观效果理论,所宣扬的那种个人对陷入孤立状态的恐慌、劣势意见趋于社会压力而对优势意见趋于”沉默”等观点势必将被弱化。

1、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互动性特征提供给个人更自由的意见表

达平台

汪碧芬、吴英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与实践局限初探》一文中提出,网络传播对”沉默的螺旋”最明显的挑战直接来自于网络传播的显著特性之一--匿名性。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会使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时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别人想法的影响,他们无需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心理上的负担[3]。甚至而有些不方便用真实身份表达的意见也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发表。例如记者戴骁军拒绝封口费事件中,他就是通过匿名发文的形式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2、网络传播的快速、高效,大大削弱了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

网络传播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在网络上意见的表达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甚至很多时候引导了传统媒体进行报道,这就大大削弱了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在网络时代,受众通过微博、博客等许多形式都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发布信息,所以传统媒体无法完全凭借自身传播目的提供给受众意见,否则媒介的公信力会受到极大的质疑,从这个角度上看,媒介”创造社会现实”的能力的确是被削弱了。济南8.17事件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如果不是网络的强大力量,山东省女子监狱女民警林某也不会因为与修车人这件小事的争执而受到广泛关注。

3、网络传播中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让许多人不再”沉默”

网络传播过程中,受众具有鲜明的特性。许多网友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会极力提出与主流声音相悖的观点。例如在教育公平

呼声愈来愈强烈的今天,”绿领巾”事件无疑激起了公众极大的愤慨,但是,在舆论几乎一边倒反思教育失败的时候,有人却提出不要给”绿领巾”上纲上线。

三、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仍有存在的合理性

网络传播虽然在信息的传播方式上引起了重大的变革,从而导致其对传播效果有了多元化的影响。但是,”沉默的螺旋”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沉默的螺旋”不会沉没。这与人的心理特点和互联网的缺陷是分不开的。主要表现在:

1、受众从众心理的个性使然

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

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互联网是”意见的自由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上没有占大多数的”主流观点”。如果受众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习惯了这种”从众行为”,即使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有所改观,也不会根本消除。

2、群体压力在网络传播仍然存在

网络的社区化等特征,使受众即使在拟态环境中仍处在一种”社会圈子”中。这样,受众会继续受到来自群体方面的压力从而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网络可以给你匿名发言的权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免于攻击、不被孤立。2010年,英国肯特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网络空间被孤立,可能造成孩子情绪低落。很多人之所以寄托于网络就是为了逃避现实中受到的孤立,而网络中

的孤立虽然可能少了一些指名道姓的人身攻击,但对个人造成的心理影响却并不比现实小多少。

3、受众处理信息的方式不同

上网浏览信息虽已成为不少人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方式,但却并非每个人都经常发表言论。据统计,”所有新闻组的读者只有不到10%的人投稿参加讨论”,中国因特网的用户95%的人上网只是查阅和浏览,网络数据信息传输水平极低 [4]。这样就造成在互联网传播中,爱发表言论的更加肆无忌惮的发表言论,而不爱发表言论或者不屑发表言论者就继续沉默,两方的意见表达仍形成了”沉默的螺旋”中两方实力悬殊的群体。

4、网络中的个人传播与传统媒体难以抗衡

虽然在新媒体时代,人人看似都成了发布信息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社会起到监督作用,甚至为传统媒体提供信息渠道。但在传播技术和影响力方面,主流媒体仍占有绝对的优势。更多人了解到的信息还是大众媒介筛选后的信息,所以大众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并没有完全消解。

四、结语

沉默的螺旋在20世纪70年代电视作为传播主导力量的情况下提出,必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而今天网络高速发展,其匿名性、互动性、高效性、个性化等特点对意见表达的多元化的确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网络传播的时代,”沉默的螺旋”是逐步走向弱化的,我们可以听到越来越多的不同声音,可以更自由的进行表达,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