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人物总结
教育学心理学常考人物汇总
教育学心理学常考人物汇总1. 皮亚杰(Jean Piaget): 他是瑞士心理学家,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强调儿童的思维是通过适应环境中的刺激不断发展的。
2.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他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创始人之一、他的理论关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冲突和无意识意向。
3.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他是德国哲学家,提出存在主义的观点,认为正面对人类存在的真实性和有限性是重要的。
4. 巴赫金(Lev Vygotsky): 他是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社会文化学习理论,认为文化和社会环境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
5. 斯金纳(B.F.Skinner): 他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行为主义学派,强调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的塑造作用。
6. 马斯洛(Abraham Maslow): 他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7. 罗杰斯(Carl Rogers): 他是美国心理学家,倡导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在积极和有助于成长的环境中能够实现自我实现。
8. 包尔斯(Jerome Bruner): 他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与环境互动来建构新的知识与理解。
9. 康德(Immanuel Kant): 他是德国哲学家,强调理性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认识论和伦理学的理论。
10. 赫康(Erik Erikson): 他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关注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中的身份认同和个人发展。
11. 约翰·迪维(John Dewey): 他是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提出了经验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该基于个体实践和经验。
12. 皮亚杰(Alfred Adler): 他是奥地利心理学家,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个别心理学理论,重视个体的社会意识和目标导向的行为。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及代表人物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法国)3、心理起源说——孟禄(美国)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前苏联)5、中国史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乐正克6、西方较早讨论教育问题的着作——《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昆体良(古罗马)7、非制度化教育思潮——库姆斯、伊里奇8、雄辩与问答法——苏格拉底(古希腊)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10、《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古希腊)1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
12、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培根(英国)13、自然主义教育——《爱弥儿》——卢梭(法国)14、教育学进入大学讲坛——康德(德国)、《林哈德与葛笃德》——裴斯泰洛齐(瑞士)15、科学教育思潮的兴起,课程体系——《教育论》——斯宾塞(英国)16、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德国)17、发展性教学理论——《教育与发展》——赞科夫(前苏联)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主导作用原则(重理性原则)、理解学习过程原则、对差等生要下功夫的原则18、范例教学——瓦.根舍因(德国)19、和谐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20、《教育漫话》——洛克(英国)“白板说”、绅士教育、国民教育思想与民主教育思想。
2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传统教育学代表、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段教学法、统觉观念。
23、实用主义教育学——《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现代教育学代表、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重组、在做中学、儿童中心主义。
24、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教育学》——凯洛夫(前苏联)25、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新教育大纲》——杨贤江26、设计教学法——克伯屈(美国)27、道尔顿制——柏克赫斯特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美国)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个体早期生命中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教育学、心理学人物及著作》速记100条(最新)
教育学、心理学人物及著作速记100条教育学1.孟子(内发论)主张性本善,其思想表现在《孟予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首次将“教”和“育”合并在一起使用。
2.沛西-能(英)和利托尔诺(法)主张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3.孟禄主张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4.凯洛夫主张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他的著作《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5.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到《论语》中: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诱导(启发性教学);因材施教;第一个提出“庶富教”。
6.墨翟主张“兼爱、非攻”;注重文史知识、逻辑思维和实用技术;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亲知、闻知、说知”;与儒家并称显学。
7.老子、庄子主张“道法自然”,文化堕落论,人性复归论,“绝圣弃智”。
8.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又叫问答法;提出“知识就是美德”。
9.柏拉图(社会本位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哲学王,主张内发论,最早提倡“寓学习于游戏”,代表作为《理想国》。
10.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代表作《政治学》。
11.董仲舒(遗传决定论)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性三品说。
12.昆体良提出学习过程三阶段论:模仿、理论、练习,其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13培根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科学归纳法第一人。
14.夸美纽斯(学科课程)提出“泛智教育”,教育遵循自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其著作《大教学论》(1632)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称作“教育学之父”。
15.康德最早在大学(1776,德国柯尼斯堡大学)里讲授教育学这门课程,教育目的是伦理本位论,其代表作是《康德论教育》。
16.卢梭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张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其代表作为《爱弥儿》。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学大师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学大师教育学专业是培养教育界人才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在教育学领域中,也存在着一些杰出的大师级人物。
这些教育学大师不仅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思想,也对教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位教育学专业的教育学大师,分析他们的学术成就和影响。
1. 杜威(John Dewey)杜威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学大师之一。
他是美国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改革者。
杜威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张将教育与社会联系起来,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提倡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他的学术成就对教育学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并将其应用于教育领域。
弗洛伊德提出了个体心理学理论,认为个体的精神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关键。
他的理论深入探讨了儿童的心理行为和心理问题,对后续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皮亚杰(Jean Piaget)皮亚杰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皮亚杰通过研究儿童的思维与认知过程,提出了一套描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成为现代教育学中的重要理论框架。
他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儿童教育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4. 维果茨基(Lev Vygotsky)维果茨基是俄罗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维果茨基认为,人的认知和学习是通过与他人交流和社会互动来实现的,他提出了著名的“区域性近期发展”(Zo 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该理论强调了社会情境和文化对学习的重要性。
这一理论为教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5. 巴尔地(Benjamin S. Bloom)巴尔地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著名的“认知目标分类”(Cognitive Taxonomy)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教育理论基础人物理论总结
法国利托尔诺:生物起源说英国沛西能:生物起源说美国孟禄:心理起源说苏格拉底:问答法:讽刺—定义—助产术柏拉图:《理想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想,19世纪达到高潮教育无用论,社会本位论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源泉《论灵魂》,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昆体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英国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归纳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1。
“泛智”教育2。
教育适应自然3.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4。
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卢梭:“性善论"者,自然主义教育《爱弥儿》,“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个人本位论,儿童中心论课程的过程模式思想德国康德:《康德论教育》,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教育万能论裴斯泰洛奇: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个人本位论,形式教育论洛克:外铄论。
白板说,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绅士教育论”,,《教育漫话》形式教育论德国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1。
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伦理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2.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3。
教育性教学原则4。
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标志教学过程理论形成5。
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社会本位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实质教育论进一步设计和实施班级教学首次提出把教育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最新教育基础知识代表人物汇总
教师招聘资料分类整理代表人物1、阿特金森:学习动机理论中,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规律:完成某项具体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与对该项任务的动机水平成正比。
2、阿普尔: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3、埃里克森:是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
4、艾拉斯莫斯: 最早提出“班级”一词;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
5、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
6、艾利斯:提出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
7、爱德华:编制个人兴趣量表。
(EPPS)8、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认为心智技能形成需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9、安吉尔: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9、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10、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学习理论中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提出:“先行组织者”概念;是学习迁移中认知观的代表人物;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11、巴格莱: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活动类型学说解释了气质的生理基础;是学习理论中经典型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13、班杜拉:德育模式中社会模仿模式的创始人;学习理论中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是学习动机理论中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代表人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
14、保罗. 朗格朗: 最早系统的论述终身教育,创作了《终身教育引论》。
15、鲍尔斯: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6、比纳: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最早的智力测验比纳- 西蒙量表的创始人。
教综人物及份总结
教育综合知识专题汇总人物篇一、“之父”大汇总1.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2.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3.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4.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5.冯特——心理学之父6.泰勒——课程评价之父7.乌申斯基——俄国教育心理学之父8.帕克——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之父9.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之父10.福禄贝尔——幼儿教育之父二、人物-中国——教育家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论语,教育作用“庶富教”;“性相近、习相远”;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内容-六经、文行忠信;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谦虚笃实;教师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学—思—习—行的统一过程行的学习过程.“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原则.子思——与孟子并称思孟学派.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调学习过程.2.孟子——孟子尽心上首次使用“教育”一词;性善论、内发论代表人物、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3.墨子——素丝说4.荀子——“性恶论”、“化性起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外铄论代表人物5.董仲舒——“性三品”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朱熹——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代表作四书集注、“因材施教”、“启发”一词的提出者7.张焕纶——1878年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近代小学教育开端8.盛宣怀——1897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近代公立小学教育开端9.张百熙——起草“壬寅学制”、奉命重新修订“壬寅学制”形成“癸卯学制”10.张之洞——奉命重新修订“壬寅学制”形成“癸卯学制”11.荣庆——奉命重新修订“壬寅学制”形成“癸卯学制”12.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把西方康德、席勒的思想和中国古代美育传统揉合到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美育思想.13.陶行知-毛泽东称颂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生活教育理论14.黄炎培-“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着名职业教育理论.15、冯忠良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1原型定向2原型操作3原型内化三、人物—西方-教育家1、苏格拉底 -“产婆术”.2、柏拉图-古希腊-理想国-教育目的——哲学王3、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灵魂论”、德智体三育教育、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和谐发展4、昆体良-古罗马-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名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5、利托尔诺、沛西能——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6、孟禄——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7、米丁斯基-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8、凯洛夫-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主编的教育学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构建了新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9、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以李浩吾的笔名写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10、马卡连柯着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父母必读等,他在流浪儿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其核心教育思想是集体主义教育.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班级管理平行管理模式代表人物.11、培根-英国-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12、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1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2他第一次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3“泛智主义”;泛智主义课程理论13、洛克-英国-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思想14、卢梭-法国-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开先河者.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代表人物15、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与葛笃德-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代表人物16、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一本书、二个基础、三个中心、四个阶段”;教育目的、教学的教育性原则17、福禄倍尔-德国-人的教育;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代表人物18、第斯多惠-德国-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叫人发现真理”.19、斯宾塞-英国-教育论-“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教育预备说;实用主义课程理论20、乌申斯基-俄国-人是教育的对象-俄国教育心理学之父.“复习是学习之母”,体现了巩固性原则21、杜威-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零个目的、一本书、三个中心观点、五个阶段;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理论22、赞科夫-苏联-教学与发展-“一般发展”23、苏霍姆林斯-苏联-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24、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学生学习的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分册-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掌握学习理论25、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原理-范例教学理论26、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学科的基本结构”;倡导发现法;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知—结构学习论27、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性本能”.内发论代表人物、遗忘的“动机说”.28、威尔逊——“基因复制”,内发论代表人物29、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身心成熟机制制约人的发展、内发论代表人物30、高尔顿——遗传的天才31、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32、舒尔茨——人力资本力量33、昆拉多·洛伦兹博士——奥地利着名的生物学家,提出“关键期”34、涂尔干——社会是超越个人的客观实在,教育按社会的需要和要求来培养人才.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35、凯兴斯泰纳——国家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培养公民.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36、赫钦斯——“永恒主义”教育家.社会培养理智能力卓越、思维习惯良好和技能优秀的人.社会本位代表人物.37、孔德——“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依赖于社会”,社会学创始人,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38、帕克——“一切教育的目的,是人,是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39、福勒、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40、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41、布鲁巴奇——于1994年提出四种反思方法,供教师参考.第一,反思日记;第二,详细描述;第三,交流讨论;第四,行动研究.42、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人本主义课程理论、需要层次理论43、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全人”的教育目的.“患者中心疗法”.44、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社会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45、泰勒——课程设计目标模式、课程评价目标模式46、斯滕豪斯——对泰勒“目标模式"批评的基础上提出“课程设计模式”.47、斯克利文——“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提出者48、斯塔弗尔比姆——“CIPP评价模式”提出者49、桑代克——遗忘的“消退说”;联结-试误说;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5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51、陆钦斯——“量水试验”定势52、邓克尔——“蜡烛实验”功能固着.53、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54、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55、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56、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57、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58、埃里克森——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59、耶克斯—多德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6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61、麦克利兰、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代表人物62、海德——成败归因理论六个因素63、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64、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者、社会学习理论65、贾德——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66、科勒——学习迁移的关系转换理论、完形-顿悟说、67、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按学习者是否理解学习材料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学习者获知学习材料意义的方式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的间繁程度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概念与命题的运用、解决问题与创造.认知-同化理论、先行组织者技术、知识学习的分类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68、加涅——学习结果分类、学习层次分类、信息加工学习理论69、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学习动机强化理论、程序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70、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71、加里培林——心智技能的五阶段模型72、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73、德鲁克——班级目标管理74、克伯屈——设计教学法代表人物75、帕克赫斯特——道尔顿制76、劳伊德·特朗普特——朗普制77、普莱西——设计程序教学法数字篇一、首次提出者大汇总1、孟子——“教育”一词的提出者2、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的首次提出者3、苏格拉底——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提出者4、朱熹——“启发”一词提出者,“因材施教”一词的提出者5、孔颖达——“课程”一词最早使用者二、“第一”大汇总1、宫廷学校——有文献记载的世界上第一所学校——公元前2500年第一个进入奴隶社会的古埃及2、泥板书舍——公元前3500年有考古证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学校3、孔子——中国启发式教育第一人孔子——世界启发式教育第一人4、苏格拉底——西方启发式教育第一人5、学记——世界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6、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学法的着作.7、“壬寅学制”——1902年,近代第一个颁布的学制8、“癸卯学制”——1903年颁布,1904年实施,近代第一个实施了的学制9、“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学制10、“壬戌学制”——1922年,近代第一个仿美的学制1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12、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颁布了学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标志了我国学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三、闹人的“二三四五六七”整理1、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2、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3、两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4、两重: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5、“两基本、一进入”,2010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6、“四有”“五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7、旧三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8、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9、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10、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11、五四制:小学五年、初中四年12、六三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13、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14、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5、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6、五经:诗书礼易春秋17、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18、七技:四、重要的年份1、、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2、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未实行3、1903年-1904的“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4、1905年“废科举,开学堂”5、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6、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培养目标是:留意儿童身心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7、1951年,学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幼儿教育3~7岁;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8、1957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9、1958年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现行的学制是最需要积极地和稳妥地加以改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动员一切积极因素”.该指示提出了学制改革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10、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改变教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状况,1985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共中央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主要有:1.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2.实行九年义务教育;3.中等教育改革;4.高等教育改革.11、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在我国确立.12、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即“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3、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我国的教育方针做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4、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15、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6、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第一部分“总体战略”中再次强调了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结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100个人物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利托尔诺:《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沛西?能《人民的教育》——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2、孟禄:《教育史教科书》——教育的心理起源学说;3、叶澜:《教育概论》——教育的交往起源学说;4、《中庸》:“修道之谓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环境决定论”;《荀子》:“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词最早出处;《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道德”二字最早合用;6、《学记》:①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文献,相传是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作;②“教学相长”“长善救失”;③“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的政治功能;④“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主体性原理;⑤“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7、昆体良(古罗马):《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着作;8、《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9、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10、孔子: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知新”、“性相近,习相远”;④最早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考,主张学习,思考和实践相统一,将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11、墨子:①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说知;——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②“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环境决定论”;12、老子:一切回归自然;13、朱熹:“明天理,灭人欲”;“循序渐进、熟读深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儆持志”;《四书集注》《童蒙须知》《小学》——宋代以后封建社会学校的法定教材;“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代表人物
幼儿教育学心理学代表人物幼儿教育学心理学领域有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为幼儿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位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1. 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的医生、教育家,也是幼儿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她创建了蒙台梭利教育法,该教育法强调幼儿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的教育法倡导为幼儿提供自由的学习环境和适宜的教育材料,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蒙台梭利的贡献不仅在幼儿教育领域,还对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皮亚杰(Jean Piaget)皮亚杰是瑞士的心理学家,也是幼儿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研究成果对于认知发展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皮亚杰提出了“认知结构”和“认知阶段”等概念,认为儿童的认识发展过程可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特定的认知特征和能力。
皮亚杰的研究为幼儿教育学提供了深入的理论基础,也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
3.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也对幼儿教育学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弗洛伊德的理论主张人的性与冲动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幼儿教育学中,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
弗洛伊德的思想对于理解儿童的行为和情感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为幼儿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角度。
4. 维果茨基(Lev Vygotsky)维果茨基是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的社会文化理论对幼儿教育学心理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维果茨基主张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认知和学习的影响非常重要,他提出了“近期发展区域”和“潜在发展区域”的概念,认为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引导,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幼儿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5. 斯金纳(B.F. Skinner)斯金纳是美国心理学家,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自己总结教育基础人物要点概要
人物要点孟子《孟子 . 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学习思想:自得—居安—资深—左右逢源生物起源论: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沛西 . 能心理起源论:美孟禄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论:马克思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教育终身化 :法—保罗 . 朗格朗首先提出;印度—达夫《终身教育与学校课程》 ; 1994年,意大利“首届世纪终身学习会议”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思想品德的示范性; “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学记》—先秦最早的教育专著柏拉图—《理想国》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第一本研究教学方法的书1632年,捷克,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标志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诞生,第一次论证“班级授课制”赫尔巴特,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 “教育科学之父” , 《普通教育学》—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专著王夫之——学习包括学、问、思、辨、行颜元——“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实验教育学:德国,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 ;拉伊《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问题》 ;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 ;利特《职业陶冶 . 专业教育 . 人的陶冶》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法:凯洛夫《教育学》 1939年;杨贤江《教育史 ABC 》、《新教育大纲》代表人物:克鲁普斯卡娅、马可连柯、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巴班斯基、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皮亚杰,瑞士,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苏联,最近发展区理论赞科夫,一般发展理论内发论:孟子,人性本善,万物皆备于我心,仁义礼智;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美国,生物社会学,威尔逊,基因复制;心理学家,格塞尔外铄论:荀子,性恶论;英国,洛克,白板说;美国,华生, “给他一打婴儿……”三元智力理论:美,斯滕伯格多元智力理论:哈弗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需要层次理论:美,马斯洛;维果茨基;赞科夫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生活本位论——斯宾塞、杜威1681年,法国天主教,拉萨尔——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唐朝,孔颖达, 《五经正义》《诗经 . 小雅 . 巧言》“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观点一、教育心理学1、桑代克著作:1903《教育心理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一〕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PS饿猫迷笼实验〕〔二〕最先提出迁移概念,共同要素说:经过训练的某一官能并不能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方面,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
相同要素也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
2、皮亚杰理论:〔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岁〕思维准备阶段〔2~7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思维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抽象思维阶段〔11~15岁〕:命题之间关系、假设——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3、埃里克森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1~1.5〕自主感对羞耻感与疑心〔2~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勤奋感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亲密感对孤独感繁殖感对停滞感自我整合对角色感4、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许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5、马杰在1962年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中提出,一个学习目标应包含三个基本要求:〔1〕行为〔Performance)A:阐述对象特点,说明具体行为,以便教师能观察学生。
B:一般使用动宾结构短语〔2〕条件(Conditions)A:说明产生上述行为的条件。
B:条件包括:环境因素〔教师、空间、光线等〕、人的因素、设备因素、时间因素、信息因素等,〔3〕标准(Criteria)A: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
教育学心理学著名人物和理论
中外主要教育家心理学家及其重要理论及观点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暮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300年。
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凌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最早提出“长善救失”教育主张;3.夸美纽斯;(捷克)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最早提出了班级授课制;明确提出了“泛智”进步教育思想;4.杜威;(美国)《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现代教育的代言人。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倡导实用主义教育学;奠定了近代学科课程的基础;5.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倡导“发现式学习法”;80年代以来的成果包括: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6.苏霍姆林斯基;(苏联):和谐教育《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7.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现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近代教育科学创始人;现代教育学之父。
首次提出教育应以心理学为基础;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强调的“三中心”是:教师、课堂、教材;提出了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四段教学法”;8.荣格;内---外向人格类型学说;10. 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课程;(特拉普:世界上第一位教育学教授)9.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分析法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10.格赛尔;(美国)成熟势力说高尔顿:优生学创始人,遗传决定论的鼻祖。
教育学重要人物
之父1.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1592年——1670年)主要成就:1.代表作:1632年写成《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2.主要理论观点:①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②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③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④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⑤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2. 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1776年——1841年)主要成就:1.代表作:1806年写成《普通教育学》——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的标志;2.主要理论观点:①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②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③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
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后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④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⑤教育的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3. 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1874年——1949年)主要成就:1.代表作:《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2.主要理论观点:①提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即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
提出三条学习的基本规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②共同要素说代表人(迁移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只有当两种情境中的刺激与反应都相似时,迁移才会发生,而且两个情境中的相同成分越多,迁移就越大。
4. 冯特——心理学之父(1832年——1920年)主要成就:1.代表作:《生理心理学原理》——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2.主要理论观点:①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教育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指导(最新)
《教育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指导1.默顿(美1910-2003)提出功能是客观的,即可能是正向促进,也可能是负向阻碍.教育的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2.勒图尔诺(法)“生物起源说”,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3.孟禄(美1869—1947)心理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4.保罗·朗格朗(法)提出教育终身化.5.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还有著作《演说术原理》。
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对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科学研究而非经验观察.6.苏格拉底(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
产婆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由来)。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以及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7.柏拉图(古希腊)认为人是肉体是灵魂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灵魂转向”,提倡“寓学习于游戏"。
灵魂是由理性、认识、情感三部分组成的.他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家、军人、劳动者。
著作《理想国》。
8.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首次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
著作《政治学》。
他认为,心脏是思维的器官,大脑的作用不过是使血液冷却。
他的著作《论灵魂》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痕迹衰退说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9.培根(英1561—1626)“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把教育学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10.夸美纽斯(捷克1592—1670)著作《大教学论》的出版,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
提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估计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注意儿童的个性特征,有目的地去发展儿童的才能。
2024年教育学人物归纳总结
2024年教育学人物归纳总结2024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年份,对于教育领域来说也不例外。
在这一年里,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教育学人物,他们以其卓越的贡献和领导力在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些杰出的教育学人物进行归纳总结。
1. 约翰·詹金斯(John Jenkins)约翰·詹金斯是一位教育心理学家,他在教育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提出了“个性化学习”的概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他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都是独特的,因此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化的教学。
他的理论和实践对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教育的创新和进步。
2. 安吉丽娜·刘易斯(Angelina Lewis)安吉丽娜·刘易斯是一位教育政策专家,她致力于推动公平和包容性教育。
她的研究重点是研究贫困地区和少数族裔学生的教育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她的努力使得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关注社会公平和平等机会,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3. 陈颖(Ying Chen)陈颖是一位教育技术专家,她在2024年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她开发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个性化学习平台,该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陈颖的研究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兴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4. 何诗慧(Shihui He)何诗慧是一位专注于教育改革的教育学者。
她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概念,主张通过多样化的评估方法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她的研究表明传统的考试评估方式存在许多局限性,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她的理论对教育机构和政策制定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综合评价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5. 马克·杰克逊(Mark Jackson)马克·杰克逊是一位创新教育者和推动者。
他创建了一所以创新和实践为中心的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人物汇总
一、罗杰斯观点:①个人本位论代表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②倡导“非指导教学”模式;③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④创立来访者中心疗法(倡导为来访者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
二、裴斯泰洛齐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观点:①主张教育遵循自然,使儿童自然发展;②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③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④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⑤个人本位论代表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⑥形式教育论代表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克伯屈观点:①活动中心课程论(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②创设设计教学法。
四、桑代克著作:《教育心理学》观点:①教育心理学之父;②尝试一错误说代表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一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而形成的);③迁移的共同要素说代表人(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
五、维果斯基观点: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②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区分了低级与高级两种心理机能;③提出心理发展观;④倡导内化学说;⑤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重要概念;⑥倡导支架式教学。
六、布鲁姆观点:①提出掌握学习理论体系;②把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七、班杜拉观点:①提出德育社会模仿模式;②观察学习。
将其具体过程分为注意过程一一保持过程一一再现过程一一动机过程;③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成败经验是影响个人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因素。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人物总结,最后,希望大家在今年的教师资格考试中都能出色发挥,取得理想的成绩!1.1903、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2.1924、廖世承——我国编写第一本《教育心理学》3.劳伦兹——印刻现象——关键期的发现4.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阶段:感觉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5.韦克斯勒——韦氏量表——离差智商6.布卢姆——掌握学习7.桑代克——试误学习论——饿猫的实验8.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狗分泌唾液的实验9.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白鼠按压杠杆实验10.奥苏伯尔将学习动机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教育学心理学名人
教育学名人1. 夸美纽斯(17世纪)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
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兴起于17世纪的乌克兰)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泛智教育”。
把教育学作为了一门学科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
他主张“一切只是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这是以个人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2.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现代教育的代表。
他的思想集中反应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教育即生长”。
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
将儿童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
3. 孔子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应在《论语》中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4. 马卡连柯提出了“平行影响”,促成了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
5. 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
6. 洛克(英国哲学家)提出的“白板说”是外栎轮论的典型代表。
他的《教育漫话》是独立教育学诞生的标志。
7.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产婆术”(体现了启发性)教育原则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原则相一致。
8. 舒尔茨(美国经济学家)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基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他提出的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他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9. 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以此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他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育过程。
他著有《普通教育学》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可不知的100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人物总结)1、利托尔诺《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沛西?能《人民的教育》——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2、孟禄《教育史教科书》——教育的心理起源学说;3、叶澜《教育概论》——教育的交往起源学说;4、《中庸》“修道之谓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环境决定论”;《荀子》“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词最早出处;《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道德”二字最早合用;6、《学记》①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文献,相传是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作;②“教学相长”“长善救失”;③“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的政治功能;④“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主体性原理;⑤“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7、昆体良(古罗马)《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8、《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9、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10、孔子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知新”、“性相近,习相远”;④最早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考,主张学习,思考和实践相统一,将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11、墨子①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说知;——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②“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环境决定论”;12、老子一切回归自然;13、朱熹“明天理,灭人欲”;“循序渐进、熟读深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儆持志”;《四书集注》《童蒙须知》《小学》——宋代以后封建社会学校的法定教材;“宽著期限,紧著课程。
”14、苏格拉底“产婆术”;“助产士”;15、柏拉图①《理想国》、《法律篇》;②“天赋说”;③最早提出“创造力是无意识”的观点;16、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思想;“我爱老师,我更爱真理”;《伦理学》、《政治学》17、培根①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与其它学科并列;②提出了创造力的“理性意识”学说;18、夸美纽斯①《大教学论》;(捷克)②最早提倡“班级授课制”,提出“直观性”教学原则,强调教师的作用;③提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明确指出教育中必须尊重人、按照人的自然天性塑造人。
19、康德(德国)首开教育学讲座;“教育是‘人最应尽力的最大而最难得问题。
’”20、赫尔巴特①《普通教育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②建立了“四段论”教学体系,强调教育、教学的科学基础是心理学;③最早阐述和论述教学的教育性规律;④“教师中心论”的代表;⑤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成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从而使班级授课制基本定型。
21、洛克(英国)①“白板说”——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可以随心所欲的做成任何样式”;②主张绅士教育;22、卢梭(法国)①《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新爱洛绮丝》;②提出“天赋人权”的社会契约论;③提出了“回归自然”的口号;④“教育要遵循儿童的本性,让他们身心自由的发展”;⑤“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变坏了”;23、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和葛笃德》——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24、乌申斯基(俄国)《人是教育的对象》;25、斯宾塞(英国)①《教育论》——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教育;②《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国外最早出现“课程”一词的著作;26、梅伊曼①首先提出了“实验教育学”思想;②《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实验教学论》,囊括了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全部内容;27、拉伊《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28、杜威(美国)①《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既生长”“教育既改造”;②提倡以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③提出“做中学”思想;④创办“芝加哥实验”;⑤提出问题解决的“五步骤观点”;29、凯洛夫(俄国)《教育学》——我国翻译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30、布鲁纳(美国)①《教育过程》——提出“学科结构”和“发现法”思想;②提出了“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③提出三种不同的认知表征形式:动作表征、形象表征、符号表征;④总结知识学习的获得过程包含三个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知识的评价;⑤在教学中提出了结构教学观、发现法教学模式、螺旋式课程改革模式31、布鲁姆(美国)①《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基本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②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级: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32、巴班斯基(前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33、赞可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理论;34、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发展理论”;(前苏联)“没有聪明能干的教师,就没有集体。
”——说明教师个体劳动的重要性“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主体性原理;35、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36、蔡元培①提出《对应教育方针之意见》,包含有德、智、体、美四育因素,体现了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②“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美德。
”37、陶行知①提出了“生活教育论”,包括“生活既教育”“社会既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部分;②“千教万教,教人求真”;③“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8、杨贤江(化名李浩吾)《新教育大纲》——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39、“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萨特;40、“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41、李秉德把我国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有:①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②直观感知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④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⑤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
42、华生(美国)《行为主义》一书中指出:“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环境决定论”;43、“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44、“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45、“当代人本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斯杰46、“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布鲁纳、施瓦布47、“学生中心主义的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杜威、罗杰斯48、“社会中心主义的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康茨、拉格和布拉梅尔德49、孔颖达“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我国最早“课程”一词的出处;50、加里宁“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51、伊拉斯谟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文艺复兴时期);52、贝尔、兰卡斯特19世纪初期在英国创立“导生制”,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53、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追求教学的“个性化”。
54、桑代克①《教育心理学》——最早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的奠定,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独立,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确立为四个板块:人性问题、动物学习心理、教学测量评估、个别差异。
②提出了“联结主义学习观”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观),提出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的过程,总结出学习的规律为: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③提出“共同要素说”——技能的迁移理论;55、泰勒被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
56、詹姆斯《同教师的谈话》——强调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告诉教师:“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必须与心理学所提及的原理相一致”。
57、冯特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这门实验新科学的正式创立。
58、霍尔①创办了《教育心理学》杂志,在儿童心理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②“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遗传决定论”59、卡特尔从心理统计和测量领域开创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60、房东岳1908年翻译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书籍。
61、廖世承1924年编写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62、潘菽1963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标志着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63、罗伦茨首先提出个体发展的“关键期”概念。
64、高尔顿《天才的遗传》中指出:“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组织之受遗传决定一样”——“遗传决定论”65、维果斯基①提出“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和“最近发展区”思想;②强调学习要在“学习的最佳时间”内的观点;③创立了“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学派(维列鲁学派);④认为人的发展受三个因素的制约:社会文化—历史因素、个性因素、社会实践活动因素。
66、格赛尔提出“自然成熟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理论,“双生子爬梯”实验。
67、皮亚杰①提出“发生认识论”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理论;②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1932年出版的《儿童道德判断》一书,是心理学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里程碑;③创立了临床研究法(谈话法),设计了“对偶故事”;④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主要因素);⑤把个体的认知阶段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6岁)四个阶段。
68、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把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69、威特金提出个体认知方式的差异为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的差异。
70、卡根提出个体认知方式的差异为沉思型与冲动型的差异。
71、吉尔福德提出个体认知方式的差异为辐合型与发散型的差异。
72、L.M.推孟1916年制定了《斯坦福—比纳量表》。
73、韦克斯勒编制了《韦氏智力量表》,其中包括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
74、荣格最先提出了“内—外向人格类型”学说,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把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
75、斯金纳①提出了“操作强化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观);②把行为分成两类: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③设计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