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学
![2019届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aa6571123968011ca3009171.png)
2019届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化学★祝你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4 Na-23 Al-27第Ⅰ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的饱和溶液完全与沸水反应生成胶体粒子数等于0.1NAB. 胶体带正电,溶液呈电中性C. 处理废水时可加入明矾作为混凝剂,是利用了胶体的吸附性D.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2.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 HClO、浓硫酸、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B. 、、HClO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C. HF、、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 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因此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3.一块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最后变成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过氧化钠D. 碳酸氢钠4....................................................................................................... 只用一种试剂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NH4)2SO4五种溶液, 这种试剂是A.Ba(OH)2B.H2SO4C.NaOHD.AgNO35.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含有的阴离子数是NB. 常温常压下,含有的电子数是4 NC.常温下2.7 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 ND. 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 N6.下列离子在给定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的溶液中:、、、B. 加入Al粉放出的溶液中:、、、C. 溶液:、、、D. 的溶液中:、、、7.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B.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C. 铜跟稀硝酸反应:D.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的溶液:9.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 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充入足量二氧化碳B. CuCl2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加入氧化铜粉末,调节PH值在3-4间,过滤C. 提取溴水中的溴:用乙醇萃取后分液D. CO2中含有HCl杂质: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洗气10.某溶液可能存在、、、、、、等离子,某学生进行下列实验:取少量原溶液,测得溶液呈强碱性,在其中滴加足量氯水,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溶液仍为无色。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学 含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学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d54fc551e79b89680226fa.png)
泉港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化学科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O =16 Zn=65 Cu=64 Pb=207 Cl=35.5 Si=28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8分)1. 对放热反应:A+B C+D ,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E A 、E B 、E C 、E D 分别表示物质A 、B 、C 、D所具有的能量)( )A.E A >E BB.E A >E B +E CC.E A +E B >E C +E DD.E A +E B <E C +E D2.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碳酸钙高温分解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对于ΔH > 0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D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下也能发生4.下列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C .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的反应D .甲烷(CH 4)在O 2中的燃烧反应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 的绝对值均正确) ( )A .2SO 2+O 2 2SO 3 ΔH =-196.6 kJ ·mol -1B .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 ·mol -1C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D .C(s)+O 2(g)===CO 2(g) ΔH =393.5 kJ ·mol -16.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 2(g)+12O 2(g)===H 2O(g) ΔH =a kJ ·mol -1 H 2(g)+12O 2(g)===H 2O(l) ΔH =b kJ ·mol -1 2H 2(g)+O 2(g)===2H 2O(l) ΔH =c kJ ·mol -1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 .a 、b 和c 均为正值C .a <bD .2b =c7.已知断裂1 mol H —H 键吸收的能量为436 kJ ,断裂1 mol H —N 键吸收的能量为391 kJ ,根据化学方程式:N 2(g)+3H 2(g) 2NH 3(g) ΔH =-92.4 kJ ·mol -1,则断裂1 mol N ≡N 键吸收的能量是( )A .431 kJB .945.6 kJC .649 kJD .869 kJ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l 液态肼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642 kJ 的热量:N 2H 4(l)+O 2(g)===N 2(g)+2H 2O(g) ΔH =+642 kJ ·mol -1B .12 g 石墨转化为CO 时,放出110.5 kJ 的热量:2C(石墨,s)+O 2(g)===2CO(g) ΔH =-110.5 kJ ·mol -1C .已知:H 2(g)+12O 2(g)===H 2O(l) ΔH =-286 kJ ·mol -1, 则:2H 2O(l)===2H 2(g)+O 2(g) ΔH =+572 kJ ·mol -1D .已知N 2(g)+3H 2(g)2NH 3(g) ΔH =-92.4 kJ ·mol -1,则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0.5 mol N 2(g)和1.5 mol H 2(g)充分反应放出46.2 kJ 的热量9.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 (s )+5H 2(g )+3N 2(g )+9O 2(g )=2C 3H 5(ONO 2)3(l )△H 1H 2(g )+O 2(g )=H 2O (g )△H 2C (s )+O 2(g )=CO 2(g )△H 3则反应4C 3H 5(ONO 2)3(l )=12CO 2(g )+10H 2O (g )+O 2(g )+6N 2(g )的△H 为( )A.12△H 3+10△H 2-2△H 1B.2△H 1-10△H 2-12△H 3C.12△H 3-10△H 2-2△H 1D.△H 1-10△H 2-12△H 310. 除去下列溶液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各选项中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A.NaOH 〔Ba (OH )2 〕:使用Na 2SO 4 溶液B.KOH (K 2SO 4 ):使用Ba (OH )2 溶液C.NaCl (Na 2SO 4):使用Ba (NO 3)溶液D.HNO 3 (HCl ):使用AgNO 3溶液11. 热反应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是( )A.分子个数B.原子个数C.物质质量D.物质的量12. 无论在酸性还是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 + 、SO 32-、S 2- 、SO 42-B.Na + 、Cu 2+ 、SO 42-、Cl -C.Br - 、Ba 2+ 、Cl - 、K +D.Ca 2+ 、K + 、CO 32-、NO 3-13. 某温度下,将Cl 2通入NaOH 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 、NaClO 、NaClO 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 - 与ClO 3-的离子个数比为1∶3,则Cl 2与NaOH 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比为( )A.21∶5B.11∶3C.3∶1D. 4∶114. 有A、B、C、D四种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伸入稀H 2 SO 4 溶液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稀H 2 SO 4 中,电流由D 导线C;③A、C 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 SO 4 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 SO 4 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试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A.A>B>C>DB.A>C>D>BC.C>A>B>DD.B>D>C>A15.将两金属X、Y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相应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现Y电极质量增加,则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 )A.X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X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溶液C.X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D.X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溶液16.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17.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2020-2021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化学 Word版
![2020-2021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化学 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fb454ed0d233d4b04e6930.png)
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2.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抗氧化剂B.调味剂C.着色剂D.增稠剂3. 若要在铜片上镀银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①将铜片接在电源的正极②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③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Ag+ +e-=Ag ④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4OH- -4e-=O2↑+2H2O⑤可用CuSO4溶液作电解质⑥可用AgNO3溶液作电解质A.①③⑥B.②③⑥C.①④⑤D.②③④⑥4.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A.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C.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D.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H2O2分解产生1molO2,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B.室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pH>7C.钢铁水闸可用牺牲阳极或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其腐蚀D.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时,3v正(H2)=2v逆(NH3)6.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0.1mol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B.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增大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D.将0.1mol/L的NaOH的温度提高至80℃,溶液的pH变小7.下列事实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①25 ℃时亚硝酸钠溶液的pH大于7 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试验,灯泡很暗③HNO2溶液不与Na2SO4溶液反应④0.1 mol·L-1 HNO2溶液的pH=2.1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D. ①②④8. 10mL浓度为1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的是()A.KNO3B.CH3COONa C.CuSO4D.Na2CO39. 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69ec7d0c22590103029d22.png)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e 4 S 32 Pb 207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A.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2.的是( )A. 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 增大压强,可以使NO和CO完全转为无污染的和,从而消除污染C. 该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D.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增大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3.??+A.酸化NaIO和NaI的混合溶液:I +IO+6HI+3HO.饱和NaCO溶液与CaSO固体反应:B4233434?2??+C.KClO碱性溶液与Fe(OH) 23232?2?CaCO+SOCO+CaSO反应:3ClO+2Fe(OH)2FeO+3Cl+4H+HO 2343?+↑2Cl+2H↑+ HClD.电解饱和食盐水:22)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4.结论现象选项实验操作 A 溶液变浑浊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原溶液中一定存在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 NaOH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具有还原性 C 向酸性溶液中通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向某溶液中通入,再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5.)A. 的溶液中:、、、B. 某无色溶液中:、、、C. 硝酸钠溶液中:、、、D. 加入铝粉能产生的溶液中:、、、)( 26.下列有关个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1 -,由于盐桥中的移向图I溶液,一段时间后,使溶液中的正电荷A.数量增加B. 图I,在不改变总反应的前提下,可用替换,用石墨替换 Cu棒和先从阳极区移动到阴极,然后阴极才发生反应,通电后C. 图IID. 图II,通电后,由于向阳极迁移,导致阳极附近 pH 升高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bbc2566f524ccbff0218461.png)
泉港一中2019~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第一次月考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4 Na-23 AI-27第I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含口的,」:饱和溶液完全与沸水反应生成胶体粒子数等于O.IN AB. 胶体带正电,'—溶液呈电中性C. 处理废水时可加入明矶作为混凝剂,是利用了胶体的吸附性D.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2. 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 HCIO、浓硫酸、八小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B. 、HCIO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C. HF、"‘、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 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因此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3. 一块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最后变成A. 氢氧化钠B.碳酸钠C.过氧化钠D.碳酸氢钠4 ...................................................................................................... 只用一种试剂区别Na2SO4、MgCl2、FeCb、Al2(SO4)3、(NH4)2SO4 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 Ba(0H)2B.H2SO4C.NaOHD.AgNO s5. 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卞V中含有的阴离子数是’…N0:.B. 常温常压下,•门含有的电子数是4 N';C. 常温下2.7 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 N,」D. 丨门“皿川厂)匕为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 N “6. 下列离子在给定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门八:'j Z ;心心L 的溶液中:、B. 加入Al 粉放出门的溶液中:、X 、、C. C L :;;:上二-心溶液:冷、打、、D. . '■■■■' I ■的溶液中:鼻、、「打 u 、7. 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8.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1A. 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二'"'B.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C. 铜跟稀硝酸反应:D.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的「川i 门溶液:9.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 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充入足量二氧化碳B. CuCl 2溶液中含有FeCb 杂质:加入氧化铜粉末,调节 PH 值在3-4间,过滤C. 提取溴水中的溴:用乙醇萃取后分液D. CO 2中含有HCI 杂质:通入饱和Na t CO 溶液,洗气A.配制溶液B.苯萃取碘水中的12O.Wmol/LNaOH 后,取出有机层的操作 C.除去CO 中的宀; 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0. ............................................ 某溶液可能存在 等离子,某学生进行下列实验:取少量原溶液,测得溶液呈强碱性,在其中滴加足量氯水,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溶液仍为无色。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0dc509172ded630a1cb6a8.png)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为圆底烧瓶,故A错误;
B. 为分液漏斗,故B正确;
C。 为容量瓶,故C错误;
D。 为烧杯,故D错误;
答案选B。
3.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CO2+2NaOH =Na2CO3+H2OB。 HCl+ NaOH = NaCl + H2O
A。 ③②①⑤④B. ①②③⑤④C. ②③①④⑤D. ③⑤②①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粗盐的提纯中,为了保证杂质离子完全出去,每一次所加试剂都过量,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Mg2+,加BaCl2溶液的目的是除去SO42-,加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Ca2+和过量的Ba2+,由此可知,Na2CO3溶液的加入一定在BaCl2溶液之后,为了不使产生的沉淀溶解,一定要在过滤后再加盐酸,据此确定加试剂的顺序。
④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可以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故④错误;
⑤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三大类,故⑤错误;
⑥根据反应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⑦正确;
答案为A。
点睛:B选项为易错点,注意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体,而固体、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
6。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电离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f829e506edb6f1aff001ff7.png)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12每题2分,13-20每题3分,各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它三个不相同的是( )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B.氯化铵与消石灰的反应C.锌片与稀硫酸反应D.钠与冷水反应2.以下方法可用于工业冶炼金属的是( )A.用CO还原铁矿石来获取金属铁B.电解MgCl2溶液获取金属镁C.电解熔融A1C13获取金属铝D.电解饱和食盐水来获取金属钠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 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Z为0.3mol/L B.Y2为0.4mol/L C.X2为0.2mol/L D.Z为0.4mol/L 4.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15 mol·L-1·min-1B.v(B)=0.01 mol·L-1·s-1C.v(C)=0.40 mol·L-1·min-1D.v(D)=0.45 mol·L-1·min-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0, ΔS>0的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更多C.依据N2(g)+3H2(g) 2NH3(g)ΔH2=-92.2 kJ/mol,可知1 mol N2和3 mo H2在容器中反应可放出92.2 kJ的热量D.同温同压下,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6.相同材质的铁在图中四种情况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 )7.反应2X(g)+Y(s)2Z(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B.增大Y的量,Z的百分含量增大C.加入催化剂,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8.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利用了电解原理B.电子由电源负极流向钢管桩C.钢管桩是负极D.高硅铸铁作阳极9.在2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1mol A和3mol B,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s)+3B(g) 2C(g),经3s后反应达平衡,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②3s时B的浓度为0.6 mol·L-15③B的转化率为60% ④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A.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有关如图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流由Pt电极经导线流向Fe极B.Pt电极上的反应为:O2 + 2H2O + 4e- == 4OH-C.该装置中Fe被腐蚀D.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 – 3e- == Fe3+11.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装置①用于测定生成氢气的速率B.装置②依据单位时间内颜色变化来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装置③进行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实验D.装置④依据出现浑浊的快慢比较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加压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 B.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C.将氨气液化,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D.用过量空气煅烧硫铁矿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13.0.1 mol·L-1 FeCl3溶液与0.01 mol·L-1 KSCN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如下反应:FeCl 3+3KSCN Fe(SCN)3+3KCl,所得溶液显红色,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颜色变浅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B.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KCl溶液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固体D.向溶液中滴加几滴1 mol·L-1 FeCl3溶液14.对于可逆反应2AB3(g)A2(g)+3B2(g)△H>0 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A.B.C.D.15.反应m X(g)n Y(g)+p Z(g)ΔH,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体系中物质Y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高三英语试题精选】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福建泉州泉港一中)
![【高三英语试题精选】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福建泉州泉港一中)](https://img.taocdn.com/s3/m/31b366fb80eb6294dd886ccc.png)
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福建泉州
泉港一中)
泉港一中12 N-14 O-14 Na-23 Al-27
第Ⅰ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OH- =3Fe(OH)2 +2SO42-+4H2O
C.步骤①中保险粉是作还原剂
D.从步骤② 中可知OH- 和EDTA共存时,Fe2+更易和EDTA结合,生成可溶性化合物
第Ⅱ卷
21(12分)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测定与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甲方案
实验步骤为称量空坩埚的质量为A g;
称量装有试样的坩埚质量为B g;
加热;冷却;
称量坩埚和残余物的质量为C g;
重复至操作,直至恒重,质量为D g。
坩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计算质量分数为(表达式)。
乙方案
准确称取样品,放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水溶解,滴入2滴酚酞试液,用的标准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粉红色刚好变为无色,达到滴定终点时产物为,即。
重复上述操作两次。
配制上述盐酸标准溶液100ml,若用进行配制,需用量筒量取该HCl溶液 ml;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将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
填“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根据下表数据,样品中。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滴定次数样品的质量
稀盐酸的体积。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31e0e16edb6f1aff001ff3.png)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溶液变浑浊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
未观察到明显 溶液中通入
溶液紫红色褪去
具有还原性
D
向某溶液中通入 ,再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红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选项,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变浑浊,则原溶液中可能是Ag+、SiO32−,故A错误;
B选项,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不能说明溶液中没有NH4+,检验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NaOH溶液,再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或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中含有NH4+,故B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的溶液中: 、 、 、
B。 某无色溶液中: 、 、 、
C. 硝酸钠溶液中: 、 、 、
D。 加入铝粉能产生 的溶液中: 、 、 、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选项,pH=13的溶液,说明溶液中含OH−,Na+、S2-、AlO2-、SO42-,这几者都不反应,大量共存,故A正确;
D. 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 Cl2↑+ H2↑
【答案】B
【解析】
【分析】
A、电子得失不守恒;B、CaSO4固体和CaCO3固体转化;C、碱性溶液,不是酸性溶液;D、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
【详解】A、酸化NaIO3和NaI的混合溶液:5I−+IO3−+6H+ 3I2+3H2O,故A错误;B、CaSO4固体和CaCO3固体转化平衡:CO32−+CaSO4 CaCO3+SO42−,故B正确;C、碱性溶液,不是酸性溶液,4OH—+3ClO−+2Fe(OH)3 2FeO42−+3Cl−+5H2O,故C错误;D、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2Cl−+2H2O Cl2↑+ H2↑+2OH-,故D错误;故选B。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a24dabad02de80d5d840e6.png)
5.已知:①Fe2O3(s)+3C(s,石墨) = 2Fe(s)
+3CO(g)
ΔH1=+489.0kJ·mol-1;②C(s,
2
2
·mol
-1
2 3
+3CO(g) =
石墨)+CO(g) = 2CO(g)
ΔH=+172.5kJ
。则反响Fe O(s)
2Fe(s)+3CO2(g)的ΔH为(
)
A.-28.5kJ·mol-1
B. - 109kJ·mol-1
C. +28.5kJ·mol-1
D.
+109kJ·mol-1
【答案】A
【分析】
【 详 解 】 已 知 :①Fe2O3(s)+3C(石 墨)=2Fe(s)+3CO(g)△H1=+489.0kJ·mol-1,②C(石
墨)+CO2(g)=2CO(g)△H2=+172.5 kJ·mol-1, 依 据 盖 斯 定 律 ,①-②×3得
稳固,选项A错误;
B. S(g)比S(s)所含有能量高,所以
Η1<Η2,选项B正确;
C、在101 kPa时,2 g H2完整焚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kJ热量,氢气焚烧的热化学方程
式表示为H2(g)+1O2(g)═H2O(l)△H=-285.8kJ?mol-1,选项C错误;
2
+-
-1
,若将含1mol 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 mol
CH4(g)+4F2(g)=CF4(g)+4HF(g)
的△H为( )
化学键
C-H
C-F
H-F
F-F
键能/(kJ?mol-1)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 化学(答案不全)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 化学(答案不全)](https://img.taocdn.com/s3/m/65acf9234431b90d6c85c7ec.png)
泉港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化学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Al27 Si28 P31 S32 Cl35.5 K39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Br80 Ag 108 I127Ba137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4分)1.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烧碱、纯碱 B.硫酸、纯碱、食盐C.碳酸、乙醇、高锰酸钾 D.磷酸、熟石灰、生石灰2.下列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的是()3.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O2+2NaOH =Na2CO3+H2O B.HCl+ NaOH = NaCl + H2OC.Cl2+2NaOH = NaCl+NaClO+H2O D.NH4Cl + NaOH = NH3⋅H2O + NaCl4.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A.乳浊液 B.溶液C.胶体 D.悬浊液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 mol N2的质量为28 g/molB.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 LC. Cl2的摩尔质量为71 gD. 3.01×1023个SO2 分子的质量为32 g6.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电离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②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③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④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⑤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⑥依据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A.③④⑤ B.②⑥ C.只有①③ D.全部错误7.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化镁晶体 B.氯化钠溶液 C.液态氯化氢 D.熔融氢氧化钾8.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9.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屠呦呦提取青蒿素加入乙醚萃取,此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10.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增加的是()A.铁和硫酸铜溶液 B.氧化铁固体和稀硫酸C.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11.从平时学生实验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时,出现许多不正确的操作方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实验中,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2019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2019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975ab119e8b8f67c1cb969.png)
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4 Na-23 Al-27第Ⅰ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的饱和溶液完全与沸水反应生成胶体粒子数等于0.1NAB. 胶体带正电,溶液呈电中性C. 处理废水时可加入明矾作为混凝剂,是利用了胶体的吸附性D.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2.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 HClO、浓硫酸、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B. 、、HClO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C. HF、、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 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因此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3.一块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最后变成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过氧化钠D. 碳酸氢钠4. ...................................................................................................... 只用一种试剂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NH4)2SO4五种溶液, 这种试剂是A.Ba(OH)2B.H2SO4C.NaOHD.AgNO35.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含有的阴离子数是NB. 常温常压下,含有的电子数是4 NC.常温下2.7 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 ND. 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 N6.下列离子在给定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的溶液中:、、、B. 加入Al粉放出的溶液中:、、、C. 溶液:、、、D. 的溶液中:、、、7.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 配制溶液B. 苯萃取碘水中的I2后,取出有机层的操作C. 除去CO中的D. 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B.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C. 铜跟稀硝酸反应:D.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的溶液:9.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 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充入足量二氧化碳B. CuCl2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加入氧化铜粉末,调节PH值在3-4间,过滤C. 提取溴水中的溴:用乙醇萃取后分液D. CO2中含有HCl杂质: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洗气10.某溶液可能存在、、、、、、等离子,某学生进行下列实验:取少量原溶液,测得溶液呈强碱性,在其中滴加足量氯水,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溶液仍为无色。
泉港区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泉港区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da1b0f09482fb4daa58d4b6e.png)
+
=1,
(1)过点 M( , )且被 M 点平分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2)P 是椭圆 E 上的一点,F1、F2 是椭圆 E 的两个焦点,当 P 在何位置时,∠F1PF2 最大,并说明理由 ; (3)求与椭圆 E 有公共焦点,与直线 l 有公共点,且长轴长最小的椭圆方程.
24.【南通中学 2018 届高三 10 月月考】设 , 线 在点 (Ⅱ)求证:函数 处的切线方程为 存在极小值;
第 2 页,共 17 页
18.直线 2x+3y+6=0 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圆 C1:(x+3)2+(y﹣1)2=4 和圆 C2:(x﹣4)2+(y﹣5)2=4 (1)若直线 l 过点 A(4,0),且被圆 C1 截得的弦长为 2 ,求直线 l 的方程 (2)设 P 为平面上的点,满足 : 存在过点 P 的无穷多对互相垂直的直线 l1 和 l2,它们分别与圆 C1 和 C2 相交, 且直线 l1 被圆 C1 截得的弦长与直线 l2 被圆 C2 截得的弦长相等,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 P 的坐标.
第 7 页,共 17 页
∴
=
,
解得 c=1 或 2.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点共线,函数的极值,其中根据已知分析出分段函数 f(x)的解析式,进而 求出三个函数的极值点坐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答案】B 【解析】解:当 a=0 时,f(x)=﹣2x+2,符合题意 当 a≠0 时,要使函数 f(x)=ax2+2(a﹣1)x+2 在区间(﹣∞,4]上为减函数 ∴ ⇒0<a≤
A. 34 5. 已知椭圆 C: + B. C. 4 2 D. 3 2 ,过 F2 的直线 l 交 C 于 A、B
2019-2020学年福建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福建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2d9895b52acfc788ebc97a.png)
2019-2020学年福建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1 HCN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的溶液,由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随加入NaOH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0.1 mol·L-1HCN的电离常数K a数量级为10-8B.a、c两点溶液均为中性C.当V(NaOH)=10mL时:c(Na+)>c(CN-)>c(HCN)>c(OH-)>c(H+)D.当V(NaOH)=30mL时:2c(OH-)-2c(H+)=c(CN-)+3c(HCN)【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常温下,0.1 mol·L-1HCN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0-8.9mol/L,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148.98.9Kw1010mol/L10mol/L---==10-5.1,则电离常数K a=5.1 5.110100.1--⨯=10-9.2,数量级为10-,9,故A错误;B. a点为HCN和Na CN的混合溶液显中性,c点为NaOH和Na CN的混合溶液呈碱性,故B错误;C. 当V(NaOH)=10mL时,为HCN和Na CN的混合溶液且二者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溶液显酸性,c(OH-)<c(H+),故C错误;D. 当V(NaOH)=30mL时,为NaOH和Na CN的混合溶液呈碱性,钠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0.003mol,Na CN 中CN-以CN-和HCN两种形式存在,总物质的量为0.002mol,则物料守恒为2c(Na+)=3c(CN-)+3c(HCN),该混合溶液中电荷守恒式为:c(Na+)+ c(H+)= c(CN-)+ c(OH-),则c(Na+)= c(CN-)+ c(OH-)- c(H+),代入物料守恒式,可得:2[c(CN-)+ c(OH-)- c(H+)]=3c(CN-)+3c(HCN),2c(OH-)-2c(H+)=c(CN-)+3c(HCN),故D正确;答案选D。
泉港区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泉港区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6cb8b71cee06eff9aef807ac.png)
泉港区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常温下,pH=10的X、Y两种碱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前,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C.完全中和X、Y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 X>V YD.若8<a<10,则X、Y都是弱碱2.将淀粉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完全反应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加热)和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分别是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C.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D.无现象、变黑色、显黄色3.【2017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第二次大联考】法国、美国、荷兰的三位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轮烷是一种分子机器的“轮子”,合成轮烷的基本原料有CH2C12、丙烯、戊醇、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H2C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丙烯能使溴水褪色C.戊醇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苯与足量氢气在镍催化作用下会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4.下列各组化合物,不论二者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和生成水的质量不变的是()A.CH4C2H2B.C2H6C3H6C.C2H4C3H6D.C2H4C3H45.下列关于弱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弱电解质需要通电才能发生电离B.醋酸溶液达到电离平衡时,不存在CH3COO-+H+CH3COOHC.H2SO4是共价化合物,所以它是弱电解质;NaOH是离子化合物,所以它是强电解质D.弱电解质溶液中,既有溶质分子,又有溶质电离出来的离子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的沸点低于丙烷B.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CH2=C(CH3)2的名称是2-甲基-2-丙烯D.对二甲苯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吸收峰7.从化学试剂商店买来的无水乙醇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腐蚀品B.爆炸品C.易燃液体D.剧毒品8.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B.硝酸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C.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NO2D.硝酸与木炭的反应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9.【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某化学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I.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Ⅱ.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机理。
泉港区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1)
![泉港区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1)](https://img.taocdn.com/s3/m/8d15f10d3169a4517723a374.png)
泉港区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其合成方法之一如下:CH3OC≡CH+CH3OH+A CH2=C (CH3)COOC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A为CO2B.CH3OH和甘油互为同系物C.CH3C≡CH与丙烯的性质相似,则该物质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反应D.能与NaHCO3反应的CH2=C(CH3)COOCH3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就能发生B.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1mol可燃物燃烧生成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就是该物质的燃烧热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3.将淀粉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完全反应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加热)和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分别是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C.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D.无现象、变黑色、显黄色4.向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中,开始滴加试剂X,之后改滴试剂Y,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mol)与试剂体积V(mL)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X是盐酸,Y是NaOH溶液,且c(Y)=2c(X)B.原混合液中,c(Al3+)∶c(Mg2+)∶c(Cl-)=1∶1∶5C.X是NaOH溶液,Y是盐酸,且c(NaOH)∶c(HCl)=2∶1D.从7至9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5.某温度下,某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CO(g)+H2O(g)H2(g)+CO2(g)△H>0。
当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均为n mol,欲使H2的平衡浓度增大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是A.升高温度B.再加入2n mol H2C.再加入n mol CO和n mol H2O D.再加入2n mol CO2和2n mol H26.【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在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7.【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具有下列性质的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多的A.A B.B C.C D.D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氧化铁可溶于氢碘酸:Fe2O3+6H+=2Fe3++3H2OB.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NH4++OH-=NH3↑+H2OC.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Cu2++H2S=CuS↓+2H+D.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的是9.对常温下的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A.B. 加入少量固体后,降低C. 该溶液中由电离出的是D. 与等体积的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10.下列除杂或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SO42-B.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C.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先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后沉淀溶解说明有Al3+D.灼烧某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含有Na+,无法确定是否含K+1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A. 石墨B. 液态HClC. 葡萄糖D. 熔融的Na2CO3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A.B.C.D.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该紧靠烧杯内壁B.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的玻璃棒不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C.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D.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14.常温下,pH=10的X、Y两种碱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前,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C.完全中和X、Y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 X>V YD.若8<a<10,则X、Y都是弱碱15.常温下,有甲、乙两份体积均为1L、浓度均为0.1mol·L-1的醋酸溶液,其pH为3,①甲用蒸馏水稀释到100L时,溶液的pH变为x;②乙与等体积、浓度为0.2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在混合液中:n(CH3COO-)+n(OH-)-(H+)=y mol。
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4138ee880029bd64793e2c11.png)
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化学反应的是1.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下列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不涉及...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烷和乙烯B.乙酸和四氯化碳C.苯和聚乙烯D.丙烯和乙炔3A.A B.B C.C D.D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无论乙烯的加成,还是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都与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有关B.无论使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还是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相同D.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5.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s)+H2O(g)CO(g) +H2(g)△H>0,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和H2O,各容器中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下表,反应过程中C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容器中,反应在前15 min的平均速率v(H2)=0.1mol·L-1·min-1B.丙容器的体积V>0.5 LC.当温度为T1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4.5D.乙容器中,若平衡时n(H2O)=0.4 mol,则T2< T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C.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D.H2O分子的比例模型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需要将其放在煤油中保存B.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C.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进行特殊保护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因生成的氧化物很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8.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9.有机玻璃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在工业上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用途,工业上合成有机玻璃流程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原子利用率达100%B.反应②是加聚反应C.相对分子质量为86,且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有5种D.甲基丙烯酸甲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能使Br2/CCl4褪色,二者原理相同10.在一定温度下,a的容积保持不变,b的上盖可随容器内气体压强的改变而上下移动,以保持容器内外压强相等。
福建省泉港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
![福建省泉港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3eeb0a852458fb760b562b.png)
泉港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年级化学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属于可逆反应B.一定属于吸热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2. 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C57H104O6(s)+80O2(g)=57CO2(g)+52H2O(l)已知燃烧1kg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3.8×104kJ。
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H为( )A.3.8×104kJ·mol-1 B.-3.8×104kJ·mol-1C.3.4×104kJ·mol-1 D.-3.4×104kJ·mol-13. 已知分解1 mol 液态H2O2,生成液态H2O和氧气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理为:H 2O2(l)+ I-(aq) H2O(l) +IO-(aq) △H1反应ⅠH2O2(l)+ IO-(aq) H2O(l) +O2(g)+ I-(aq)△H2 反应Ⅱ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H2O2是否开始分解B.IO-在反应Ⅰ中是氧化产物,在反应Ⅱ中是氧化剂C.在H2O2溶液中加入NaIO也能提高H2O2分解速率D.△H1+△H2-98kJ/mol4.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微型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断开K 2,闭合K 1,两极均有气泡产 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 1,闭合K 2,发现电流表A 指针偏转。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断开K 2,闭合K 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2Cl -=====通电Cl 2↑+H 2↑B.断开K 2,闭合K 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C.断开K 1,闭合K 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l 2+2e -===2Cl -D.断开K 1,闭合K 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5.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 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 4溶液B.装置②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C.装置③的总反应式是Cu+2Fe 3+=Cu 2++2Fe 2+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6. 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港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化学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Si:28 P:31 Cu:64 Ag:108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2019年科幻片《流浪地球》中有个画面,冰原上是身穿“核电池全密封加热服”的人类,一旦被卸下核电池,人类就被冻僵,该装置提供电能,并将电能转化为( ) A. 化学能 B. 生物质能C. 热能D. 动能【答案】C 【解析】【详解】“核电池全密封加热服”,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故C 正确; 答案选C 。
2.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②烧木炭取暖 ③固体 NaOH 溶于水 ④HCl 与 NaOH 的反应 ⑤铝热反应 ⑥NH 4Cl 晶体与Ba(OH)2·8H 2O 混合搅拌 A. ① ③ ⑥ B. ② ④ ⑤C. ② ③ ④D. ② ④ ⑥【答案】B 【解析】【详解】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为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①不选; ②烧木炭取暖,为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②选; ③固体NaOH 溶于水,放热,为物理变化,故③不选;④HCl 与 NaOH 的反应为酸与碱的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④选; ⑤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⑤选;⑥NH 4Cl 晶体与Ba(OH)2•8H 2O 混合搅拌,发生吸热反应,故⑥不选; 属于放热反应的有②④⑤; 答案选B 。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③,要注意氢氧化钠的溶解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3.把a 、b 、c 、d 四块金属片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若a 、b 相连时a 为负极;a 、c 相连时c 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 、d 相连时b 极发生还原反应;c 、d 相连时,电流由d 到c 。
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A. a>c>d>bB. a>b>c>dC. c>a>b>dD. b>d>c>a 【答案】A【解析】【详解】若a、b相连时a为负极,则活泼性a>b;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说明c 为正极,活泼性a>c;b、d相连时b极发生还原反应,则b为正极,d为负极,活泼性d>b;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说明d为正极,c为负极,活泼性c>d,则活泼性顺序为a>c >d>b;答案选A。
4.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为Fe-2e-=Fe2+B. 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 在海轮的外壳上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 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防其被腐蚀【答案】C【解析】【详解】A.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铁为负极,A项错误;B.铁比锡活泼,镀层破坏后会加速铁的腐蚀,B项错误;C.形成锌铁原电池,锌比铁活泼,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保护铁,C项正确;D.钢管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会加速铁的腐蚀,D项错误。
答案选C。
5.已知:①Fe2O3(s)+3C(s,石墨) = 2Fe(s)+3CO(g) ΔH1=+489.0kJ·mol-1;②C(s,石墨) +CO2(g) = 2CO(g) ΔH2=+172.5kJ·mol-1。
则反应Fe2O3(s) +3CO(g) =2Fe(s)+3CO2(g)的ΔH为()A. -28.5kJ·mol-1B. -109kJ·mol-1C. +28.5kJ·mol-1D.+109kJ·mol-1【答案】A【解析】【详解】已知:①Fe2O3(s)+3C(石墨)=2Fe(s)+3CO(g)△H1=+489.0 kJ·mol-1,②C(石墨)+CO2(g)=2CO(g)△H2=+172.5 kJ·mol-1,依据盖斯定律,①-②×3得Fe2O3(s)+3CO(g)=2Fe(s)+3CO2(g),故△H=489.0 kJ·mol-1-3×172.5 kJ·mol-1=-28.5 kJ·mol-1,故选A。
6.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锌片为正极B. 铜片周围溶液氢离子浓度不变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为Cu、Zn-稀硫酸原电池,Zn为负极,Cu为正极,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A. 锌比铜活泼,在Cu、Zn-稀硫酸原电池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故A错误;B. 铜片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铜片周围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故B错误;C. 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电流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故C错误;D. 铜片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故D正确;答案选D。
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由C(石墨,s)=C(金刚石,s)ΔH = +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 已知S(g)+O2(g)═SO2(g) ΔΗ1 ;S(s)+O2(g)═SO2(g) ΔΗ2 ,则ΔΗ1<ΔΗ2C. 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2(g)2H2O(l) ΔH = +285.8 kJ·mol-1D.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 H2O(l)ΔH =-57.3 kJ·mol-1,若将含1mol CH3COOH与含1mol NaOH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答案】B【解析】【分析】A、物质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B. S(g)比S(s)所含有能量高;C、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D、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
【详解】A、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而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选项A错误;B. S(g)比S(s)所含有能量高,所以ΔΗ1<ΔΗ2,选项B正确;C、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g)+12O2(g)═H2O(l)△H=-285.8kJ•mol-1,选项C错误;D、在稀溶液中:H++OH-═H2O △H=-57.3kJ•mol-1,若将含1mol 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选项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焓变与反应条件的关系、中和热、能量越低越稳定、热化学方程式中焓变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8.如图是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极是负极B. 电流由b通过灯泡流向aC. 该电池总反应是2H2+ O2=2H2OD. b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答案】D【解析】【分析】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源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2e-=2H+,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该电池总反应是2H2+O2=2H2O,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 氢氧燃料电池中,H2在负极a上被氧化,O2在正极b上被还原,A项正确;B. 原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即由b通过灯泡流向a,B项正确;C. 该电池总反应是2H2+O2=2H2O,C项正确;D. 该装置为酸性环境,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D项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原电池工作的原理口诀可概括为“两极一液一连线,活泼金属最优先,负失氧正得还,离子电极同性恋”,可加深学生对原电池的理解与记忆。
D是易错点,要考虑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学生要火眼金睛,识破陷阱,提高做题正答率。
9.在一定条件下,N2O氧化NO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生成1mol N2时转移4mole-B.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N2O(g)+NO(g)═N2(g)+NO2(g); △H=-139 kJ/molD. 反应中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 发生的反应为N2O+NO═N2+NO2,N2O发生还原反应生成1mol N2时转移2mol e-,A 项错误;B. 由图象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项正确;C. 该反应的焓△H=209kJ/mol-348kJ/mol=-139 kJ/mol,C项正确;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中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D 项正确。
答案选A项。
【点睛】看清图象的纵横坐标,明确图中数据的涵义,做好信息的处理和加工。
10.下图装置中X和Y均为石墨电极,电解液为500mL某CuCl2溶液,电解时X电极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Y电极有气体产生。
一段时间后,取出X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X电极连接电源正极B. 生成气体体积为0.56LC. Y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D. 该CuCl2溶液浓度为0.05mol/L【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在阳极Y上放出的是氯气,在阴极X上析出金属铜。
A. 该电解池中,X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 X为阴极,连接电源负极,故A错误;B.未注明是否为标准状况,生成气体体积不一定为0.56L,故B错误;C. X为阴极,Y为阳极,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故C 正确;D. 根据题意,无法判断氯化铜是否电解完毕,因此无法计算CuCl2溶液的浓度,故D 错误;故选C。
11.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下列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CH4(g)+4F2(g)=CF4(g)+4HF(g)的△H为( )化学键C-H C-F H-F F-F键能/(kJ•mol-1) 414 489 565 155A. ﹣1940 kJ/molB. +1940 kJ/molC. ﹣485 kJ/molD. +485kJ/mol【答案】A【解析】【详解】在反应CH4(g)+4F2(g)=CF4(g)+4HF(g)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4×414+4×155)kJ•mol-1-(4×489+4×565)kJ•mol-1=-1940 kJ•mol-1;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