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教案1
九年级化学导教案(课题1燃烧与灭火
九年级化学导教案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生活中燃烧现象和实验探究认识燃烧的条件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同时具备。
2.通过对灭火方法的探究分析,知道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学习灭火的方法。
3.通过对红磷、白磷燃烧,熄灭蜡烛等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三、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回忆红磷、木炭、硫、铁丝、一氧化碳、氢气燃烧的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新课引入
燃烧在我们的生活中说成是火,谁能说说燃烧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燃烧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燃烧是如何发生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燃烧和灭火
(三)课前预习
1.通常情况下,燃烧指的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的的
反应。
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3.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灭火的方法有:隔离,空气(氧气);降低温度到。
(四)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1.燃烧的定义:
问题:除了光和火焰还有其他的特征吗?通过回忆木炭、硫、铁、镁燃烧的现象,归纳燃烧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燃烧指的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
红磷、木炭、硫、一氧化碳、氢气在空气中都能够燃烧,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石头能不能燃烧呢?
燃烧需要那些条件呢?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想一想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燃烧可能需要的条件:燃料(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有关、温度要比较高(达到一定温度)
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7-1(观看演示实验)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案
第十一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本节课从常见的酸和碱出发,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熟悉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通过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本节课是本章内容的开端,为后续学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埋下知识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生活中常见的酸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都接触过这些生活中的酸,但是对碱缺比较陌生,而且对酸和碱的性质也没有深刻的认识;在第五单元探究微粒不断运动的实验中接触过酚酞,在第六单元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性质实验中也认识了紫色石蕊,但是还不清楚酸碱指示剂的定义和作用。
在基本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学生初步具备并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得到较直观的结论,但是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方法、设计实验的能力尚显薄弱。三、素养目标(即教学与评价目标)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酸和碱;通过与指示剂作用的宏观现象推断溶液的酸碱性,了解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通过演示实验,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特性和用途,初步学会常见酸的稀释方法。(知识与技能)
2.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探究生活中常见溶液的酸碱性,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其证据收集技能。(过程与方法)
3.通过对浓硫酸特性了解,知道使用浓酸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所用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教案(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教版学段九年级学科化学章节 5.1 课题名质量守恒定律课时 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⑵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定量试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⑵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做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⑵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⑶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分析。
教具1.多媒体课件;
2.活动与探究以及实验5-1、5-2中的所有仪器和用品【托盘天平、酒精灯、火柴、带导管的
单孔橡皮塞、气球、烧杯、石棉网、锥形瓶、坩埚钳、试管、胶头滴管、白磷、铁钉、硫酸铜溶液,稀盐酸、碳酸钠、镁条等】。
时间
安排
一课时
课后小结
本节内容中演示实验较多,需要教师把握好课堂时间,不能让演示实验占去课堂太多时间。在实验时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能简单描述出来。装置的特点要分析到位,同时有两点注意强调⑴质量守恒定律只针对化学反应而言⑵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不平衡应从反应的物质特点和装置设计来寻找问题。
备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实际条件对演示实验进行调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
用化学式表达以下化学反应过程:(1)铁在氧气中的燃烧
(2)硫在氧气中的燃烧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示范课教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课题1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氢氧化钠和硝酸铵等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了解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其产生原因。
2.通过分析洗洁精对油污的作用现象,认识乳化作用和乳化剂,知道溶解与乳化的不同,认识常见的乳化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溶解过程中能量变化及其原因。
难点:乳化原理及乳化现象。
三、教学准备
氢氧化钠、硝酸铵、蒸馏水、温度计、汽油、植物油等。
四、教学过程
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
知识进行回答。
观看演示实验,并填
写实验现象。并填写
实验表格。
洗涤剂,用胶塞塞住试管,振荡,
五、板书设计
课题1节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一、物质溶于水时的能量变化
Q吸<Q放,溶液温度升高Q吸=Q放,溶液温度不变Q吸>Q放,溶液温度降低
二、乳化现象
概念:洗洁精、洗衣粉和洗发液等物质都可以使食用油以细小液滴的形态分散到水中,形成不易分层的、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
应用:(1)利用乳化现象去除油污。
(2)在化妆品、药物、涂料生产中都会用到乳化现象。
课题1 空气教案
课题1 空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阐述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2.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需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难点:空气成分测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利用电脑播放一段身边美丽的自
然环境:蓝天、白云、溪水、绿
树、阳光,引出我们离不开空气
的观点。
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一个
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
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
【讨论发言】
能够说明空气确实存在的
实验或实例。
学生互相评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松
心情,暗示化学与生活紧密
联系。
引导学生探究,激发探究欲
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合作探究
1.实验导学
探究原理
2.观察记录【过度】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
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
成的故事。
仿照这个著名的实验的原则,
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
量。
观察教材实验2-3所需的仪器,
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
1.有关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空气的成分有哪些?连接仪
器,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
结果
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
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
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
交流一下。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
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科学探究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来解释常见的现
象。
2、通过对比实验来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要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使学生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团体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史及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用“疑问”“冲突”带动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心态和批判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质”一定发生了改变,
那么
“量”呢?今天我们一起从量的角度来探究一下化学反应。
二、新课讲授
(一)学生分组实验
采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来组织教学:
一)、提出问题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究竟
存在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采用直接问题导入法,开门见山,引起学生的疑问,激发求知欲。
二)、猜想与假设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对自己发现的问题作出尽可能多的假设或猜想:
①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②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大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③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小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满足学生的活动欲望。三)、设计实验方案
在充分假设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然后选取两个小组说说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四)、进行实验探究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人教版)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人教版)
(参考课时:1课时)
1、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
(2)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3)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1.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水资源得了解,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通过对节约用水及水体污染的学习,学会调查与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3)学习利用身边的资源获取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 教学重点
(1)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节约用水及防止水污染;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2 教学难点
(1)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专家建议
鼓励学生多阅读、多观察、多探究交流。
4、教学方法
调查、阅读、实验、探究、交流
5、教学用具
投影仪、录像机、水资源状况和水污染状况的挂图
6、教学过程
[创设学习情景]
我们每天都要刚水,要喝水,你能说出水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吗?
回答可能有:
1.我们每天必须喝一定量的水,否则人将不能存活。
2.水在人体内起着凋节体温、溶解食物、排泄废物等作用。
3.我们每天食用的粮食、蔬菜、水果,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水。
4.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用到水,比如洗衣、洗澡等等。若没有水,世界将是一个肮脏的世界。
5.渔业、牧业、各种动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判断一些易分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准确区分哪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
利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准确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辨析.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引导归纳、补充讲解、巩固提高.
【课前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镊子;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四张图片:结冰、晒干、生锈、燃烧。
我们知道,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结冰,湿衣服可以晒干,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木柴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放热.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结冰和晒干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生锈和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
[过渡]我们先来做几个演示实验,以更好的研究变化,看一下我们可以将变化分成几类,找一下分类的依据。
二、新课学习
演示:实验1-1,(1)水的沸腾.请同学们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对比视频,我们做的实验操作规范吗?记录的现象是否全面?
演示:实验1-1,(2)胆矾的研碎.请同学们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第三单元课题1_分子和原子教案(第一课时)陈洁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探究分子的性质。
(3)使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理解分子和原子。
(2)通过对微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实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2)逐步提升抽象思维的水平、想象力和分析、推理水平。
教学重点
1.从宏观现象,理解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和与原子的概念。
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教学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演示实验→得出结论→活动探究→学生讨论→总结归纳。
教具准备
课件、品红,水、烧杯、三个相同的小烧杯、一个大烧杯、量筒、蒸馏水、酚酞试液、浓氨水、酒精、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问题情境]展示多媒体图片
1.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假如受热会减少得更快,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走到花园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的香气?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其实,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因为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并用这个没想来解释上述问题。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这些微小粒子到底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
[过渡]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分子的存有。
第9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 教案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两课时)
从容说课
本课题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在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辩证关系。最后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通过学生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绘制简图,实验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使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理解乳化现象也有一定难度,故在教学中可用动画模拟讲解,并注意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4)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建立溶液的概念。
2. 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2.理解溶质、溶剂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联系实际→知识升华→联系实际→激起兴趣。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烧杯、玻璃片、玻璃棒、五试管溶液(品红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钾溶液)、硝酸铵固体。
课题1-溶液的形成----教案
课题1-溶液的形成----教案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一课时溶液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
○4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地方法,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建立溶液的概念。
2.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课时分配】二课时
第一课时溶液
问题:喝过雪碧、可乐吗,啥味道?喝过纯净水吗,啥味道?
结论:生活中的液体多数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
下面我们重复两个生活中的实验。
【解释】从微观角度分析--------。
【思考】我们得到的液体都是混合物。每种液体各部分的性质都一样;只要条件不变,无论放置多长时间,每种液体都没有沉淀析出。如此,你能给溶液一个定义?
一、溶液: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特征: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如食盐、蔗糖等。
3.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如水(水是较好的溶剂,许多物质能溶解在其中)。
【质量关系】m(溶质)+ m(溶剂)= m(溶液)
溶液溶剂溶质氢氧化钠溶液水氢氧化钠食盐水水食盐硫酸铜溶液水硫酸铜
碘酒酒精碘
【思考】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衣服上沾上油滴时,用水很难洗去,解决的方法有
以下三种:可以用肥皂水洗;可以用洗衣粉洗;可以用汽油洗。用谁洗效果更好呢?
课题1金属材料教案
课题1金属材料教案
篇一:课题1 金属材料教案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4、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3、通过实验比较黄铜片和紫铜片、焊锡和锡及铅的多种性质,认识加入其他金属可以改良金属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
探索发现式
创设情境→联系实际→活动探究→交流反馈→归纳总结→拓展视野→提高兴趣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金属材料制品、金属制品的图片、铁架台、铁片、酒精灯、焊锡、铅、火柴等。
学生用具:大小形状相同的铁、铜、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合金的资料等。【教学过程】创设情景: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沿着生活体会、学生实验、.科学实验到科学结论的思路进行编写。从学习熟悉的典型生活体会动身,引导他们摸索和讨论这些能够证明微观粒子运动的常见现象,将探究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从复杂的生活现象中抽取出与化学相关的问题,表达品红分子在水中运动的现象和特点。科学实验有关图片和一滴水中分子数量的介绍,能够补偿学生直截了当体会的不足和局限,有利于他们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观点的同意、明白得和确立。后续的内容,要紧目的是关心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明白得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特点,如如何样通过化学实验来来证明氨分子是是不断运动的,如何用分子运动观点来分析和说明同一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的特点等。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一段学习中,学生通过观看周围的一些常见物质,认识了他们所发生的许多奇异变化,专门多学生对化学产生了好奇心,提出‘‘物质之间什么缘故发生变化?’’‘‘物质到底有什么构成的?’’等疑问。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题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关于生活中湿衣服的晾干、蔗糖的溶解、闻到远处的花香等现象有着强烈的探究欲。学生差不多学习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实验差不多操作。在小学自然和初中物理的三态变化、物质热胀冷缩等相关知识,这为学习新知识做了知识的铺垫。同时学生对简单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判别能力,同时具有一定实验操作技能。但有些已有的宏观表象,可能对微观想象的进展有阻碍。分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在此之前学生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理性的认识,学生学起来往往感到难于明白得。初中生要紧通过形象思维明白得和把握所学知识,同时逐步抽象思维过渡。对初学化学的中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确专门抽象。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显现一些问题:在学生眼里,微观世界看起来只是缩小了的宏观世界,难以明白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开放讲台逐步深入地探索与燃烧相关联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自主选择、逐级探究、细致分析、不断整合,构建递进式知识体系的科学探究方法。
3、通过开放讲台,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高楼失火的情景模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通过燃烧还受其它因素的制约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学无止境。
【教学重点】
燃烧条件和干扰因素的得出
【教学难点】
灭火方案设计及其材料选择和现象分析。
【实验准备】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辩题中涉及的三种现象;在对燃烧的干扰因素的研究时,教师提供的四个信息:①篝火晚会②蜂窝煤③转炉炼钢④沼气灶与煤气灶在风门、气门上的差异;师生交流所用的燃烧条件探究方案;燃烧的伊拉克油井;高楼失火的真实情景)。
2、实验相关器材及用品:硝化棉、火柴、酒精灯、大烧杯、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带铁夹的铁架台、集气瓶、玻璃片、石棉网、带活塞的厚玻璃筒、蒸发皿、高锰酸钾、碳酸钠粉末、碳酸钠溶液、大理石、浓盐酸、稀盐酸、硫酸铝、酒精、植物油等。
学生准备:
自制简易灭火器、纸、纸壳、木条、刨花、锯末、木炭、煤、食盐、铁锈、蔗糖及与本课题相关的信息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活动与作业】
1.燃烧需同时具备的三条件是、、,灭火三原理是、、,二者的关系可理解为灭火原理是破坏燃烧的外在条件之一。
2.动手做:同时点燃三根火柴,一根火焰朝上、一根朝下、一根平放,三根火柴烧尽所需时间的不同,说明燃烧与什么因素有关?。
九年级化学 课题1空气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1 空气
从容说课
本课题分为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互相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第一部分,从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入手,让学生仿照拉瓦锡的实验原理,用红磷燃烧的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得出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并说明空气的成分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稀有气体和其他气体杂质。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通过讨论的方法让学生知道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为以后学习其他物质的物理性质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从我们身边的空气污染入手,分析空气是如何受到污染的,空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我们应如何来防止空气污染;为使学生知道身边的空气质量如何,教材还特意介绍了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由于本课题是学生走进化学世界后遇到的第一个课题,难度不算太大,所以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便成了本课题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难点进行突破。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
2.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
3.多收集一些相关资料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4.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验探究。
6.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4)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3课时示范课教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复分解反应的探究,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能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反应是否能够进行。
3.根据不同的标准将物质进行分类,体会分类学习的方法与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对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的判断。
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实验记录
CuSO4溶液+NaOH溶液CuSO4溶液+BaCl2溶液
现象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
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
Cu(OH)2↓+
Na2SO4
CuSO4+BaCl2
=BaSO4↓+
CuCl2
【提问】
问题1:上述两个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共同之处?
【总结】上述两个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且都有沉淀生成。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如Ca(OH)2 +CO2 = CaCO3↓+H2O。
问题2:前面学过的酸碱中和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中,相同的生成物是什么?【总结】中和反应特指的是酸和碱的反应,而复分解反应指的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一种基本反应类型。所以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相同的生成物是水。
问题3:根据所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总结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有气体生成NaHCO3+HCl=NaCl+H2O+CO2↑
Na2CO3+CaCl2=CaCO3↓+2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