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教案1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优秀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时1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
本节内容是下册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
本节课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获得感性认识,代替了枯燥的概念性文字,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理念】1.理论联系实际,梳理知识要点的同时,重点突出生活应用。
化学从生活中来,又走向生活中去,学会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生活有关的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酸和碱(2)通过实验了解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规律(3)了解酸碱指示剂发现过程,学会自制指示剂。
(4)用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并会其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
(2)学会运用指示剂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假的鉴别紫米、变绿的鸡蛋、不同水中黑枸杞等)3、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2)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掌握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规律。
(2)能够利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常见物质酸碱性。
【教学难点】(1)利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九组,组内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
实验仪器:试管8支、试管架、胶头滴管8支、六孔井穴板4个实验药品:石蕊溶液、酚酞溶液、醋酸溶液、石灰水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自来水学生课前准备:1、查阅资料自制指示剂方法,每小组至少自制两种指示剂2、从家里带来肥皂水、洗洁精、洁厕灵、橘子水、洗发水等各种液体。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案(一)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案(一)班级姓名教学——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测定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定量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原因,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简单的实际现象和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定性向定量的学习,感受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初步培养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学习重点: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学习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全面理解。
课时:一课时辅助教学:托盘天平、锥型瓶、烧杯、小试管、酒精灯;白磷、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铁钉。
教学——学习过程:引入:什么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新课学习:问题: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呢?可能发生哪些变化?作出猜测:一、探究实验1、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实验实验仪器:锥形瓶、橡皮塞、托盘天平、酒精灯、玻璃棒实验药品:白磷实验操作:在装有细砂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塞上带有玻璃棒的橡皮塞,玻璃棒刚好能与白磷接触,称量其质量,取下锥形瓶,将玻璃棒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塞紧在锥形瓶口,引燃白磷,反应完毕待锥形瓶冷却后,称量其质量。
实验现象:锥形瓶中的白磷被点燃后燃烧,冒浓白烟,锥形瓶变热,反应前、后称量的质量相等。
实验结论:①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②白磷与氧气的质量之和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讨论:①怎样分析出参加反应的白磷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呢?②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橡皮塞塞紧锥形瓶口呢?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托盘天平、试剂瓶实验药品:铁钉、硫酸铜溶液实验操作:反应前称量小烧杯中装入硫酸铜溶液何铁钉的质量,小铁钉放在烧杯里,观察实验现象,反应后称量其质量。
实验现象:铁丁表面出现红色固体,两次称量的质量相等。
实验分析:铁丁表面出现红色固体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数
共 1 课时,本节是第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课程导入: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对应找出课本中的变化和性质,并加以区分
[小结] 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1) 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2) 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过渡]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_九年级化学教案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_九年级化学教案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课题分析】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一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许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
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教材抓住这种情感,导出了“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策略分析】本课题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绪言课,属于非知识性教学,其编写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生活走进化学。
这就为教师创设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度。
教学中,建议通过趣味性实验、图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等创设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从而产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加深对化学的了解。
【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观察实验、阅读讨论→归纳小结、指导学法【设计思路】教师引导学生做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看书上的彩图,感知到化学真奇妙→学生看录像带,初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带着问题,学生看书,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例子。
初步感知“观察”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假设“没有化学”,让学生预测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进一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指导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6. 鼓励学生参加水资源保护的比赛或竞赛,如节水创意大赛、水质检测竞赛等。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和能力。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水资源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水资源保护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水资源保护知识。
在实验环节,学生将动手进行水质检测等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讨论和探究环节,学生将围绕水资源保护和环保主题展开深入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科学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核心素养目标。
再次,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图表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我通过展示关于水资源的图片和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实时评价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最后,我注重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的运用。通过课堂小结,学生可以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当堂检测则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首先,我意识到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水资源的状况,深入理解水污染的原因,并学会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例如,在讲解水污染原因时,我组织学生进行水质检测实验,让他们亲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水污染的理解。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活
动
探
究
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展示厨房中磨碎物质的器具)
实验3、研碎前后胆矾的溶解
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实验1由师生共同完成;实验2和实验4第一个反应由学生分组完成,其余由教师演示。
分
组
讨
论
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由学生总结,记忆深刻。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个性化和开放性思维。
学以
致用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了解用文字、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了解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由实验3得出两个结论:实验2中的粉末是胆矾;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是新物质。
分组实验
学习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生活中对水沸腾的印象比较,体会观察应更准确和具体。
这是书上的第一批实验,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不够,教师完成有危险和有技巧的操作,可以起示范作用,同时又尽可能多的给了学生动手和清楚观察物质的机会。实验1、2与生活经验联系可拉近学生与实验的距离。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课题1金属材料教案
课题1金属材料教案篇一:课题1 金属材料教案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4、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3、通过实验比较黄铜片和紫铜片、焊锡和锡及铅的多种性质,认识加入其他金属可以改良金属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
【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探索发现式创设情境→联系实际→活动探究→交流反馈→归纳总结→拓展视野→提高兴趣【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金属材料制品、金属制品的图片、铁架台、铁片、酒精灯、焊锡、铅、火柴等。
学生用具:大小形状相同的铁、铜、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合金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故事引入: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
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
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为化学课程中的核心章节,其教材设计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精髓。
教材通过多个实验案例,如红磷燃烧、铁钉与硫酸铜反应等,直观展示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不变性,帮助学生构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框架。
同时,教材注重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实质,即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的守恒,这一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分析能力。
此外,教材还强调了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设计思路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物质的变化、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等。
然而,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实验演示、动画模拟等手段,直观展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守恒的概念。
同时,还需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应用。
此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需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培养。
针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可采取以下策略:实验驱动:充分利用实验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质量守恒定律的魅力。
微观解析: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实质。
问题导向: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互动合作: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共享智慧,提升学习效率。
评价反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不足、改进方法。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其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质量也没有变化。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六、板书设计
1.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
2.结构特点与物理性质差异;
3.碳的同素异形体转化关系;
4. C60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a.解释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差异;
b.画出C60分子的结构,并说明其与金刚石、石墨的关系;
2.语调起伏,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尤其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
3.适时放缓语速,确保学生能够跟上讲解思路。
二、时间分配
1.实践情景引入阶段不超过5分钟,确保迅速吸引学生兴趣;
2.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各分配15分钟,保证学生充分理解和练习;
3.实验演示和总结归纳各占10分钟,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作业布置不超过5分钟,明确作业要求。
3.了解C60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差异,碳的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关系。
难点:C60分子的结构理解,碳同素异形体转化的化学反应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金刚石、石墨样本,C60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实验器材,碳的同素异形体学习资料。
3.提问方式导入,如“你们认为金刚石和石墨有什么区别?”。
教案反思
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了解他们对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2.教学方法:评估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如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
3.时间管理:反思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影响了教学效果;
4.教学效果:通过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解析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相关知识;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组成及在生活中的用途2、认识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3、认识盐的组成掌握盐的组成4、理解复分解反应,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书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探索法和知识整理归纳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和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盐的化学性质2、复分解反应及条件三、教学模式(或方法)类比—迁移—归纳四、教学过程(应有教学过程的一般环节,如预习检测、复习训练、目标揭示、内容新授、教学小结、作业布置等,并且必须有内容设计、训练设计、方法设计、板书设计。
)教师活动【引入】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而化学中的盐是一类物质。
学生活动: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举例:氯化钠、碳酸钠、高锰酸钾教学意图:引出课题【板书】一、氯化钠1、阅读:课本P1302、讨论:氯化钠的用途、分布、制取【小结】用途:①生理活动②调味品③医疗④农业⑤腌渍食品⑥消除积雪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了解氯化钠的用途。
3、了解分组实验,仔细观察溶解情况并得出结论。
活动与探究:粗盐的提纯(另安排一节课)【讲解】混合物的分离(目的是培养实验技能。
)【板书】二、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讨论交流: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化学式、俗名、用途。
2、完成化学方程式3、观察现象1、碳酸钠纯碱、苏打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钙大理石、石灰石2、性质:(实验)CaCO3+HCl—Na2CO3+HCl—NaHCO3+HCl—【归纳】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实验)Na2CO3+Ca(OH)22NaOH+CaCO3—【归纳】1、该反应可制备烧碱2、以上反应的特点【板书】复分解反应练习:K2CO3+Ca(OH)2—理解概念:练习:判断下列反应的类型H2+CuO=Cu+H2O2KMnO4=K2MnO4+MnO2+O2CaO+H2O=Ca(OH)2Fe2O3+6HCl=FeCl3+H2O【板书】三、盐的性质1、溶解性分析、归纳、附录找出规律:(1)可溶性碱KOH、NaOH、Ba(OH)2、CaOH)2盐:钾、钠、铵硝酸盐都易溶盐酸盐除氯化银不溶硫酸盐除硫酸钡不溶大多数碳酸盐都不溶2、化学性质(1)盐+金属→盐+金属条件:前换后,盐可溶(小结)反应条件:a、前面的...金属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b、不用K、Ca、Na(2)盐+酸→新盐+新酸(3)盐+碱→新盐+新碱(小结)反应条件:a、反应物都可溶b、生成物须有一沉淀(4)盐+盐→另外两种盐(演示)NaCl+AgNO3→BaCl2+Na2SO4→(小结)反应条件:①反应物都可溶②生成物须有一沉淀【提问】1、反应中那些属于复分解反应2、酸和碱的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3、分析上述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的生成物有何特点?4、酸碱盐之间是否一定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练习)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进行(能进行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进行的说明理由)①AgCl+HNO3②C u(O H)2+H2SO4③CuSO4+BaCl2④K2CO3+HCl⑤F e(O H)3+KNO3⑥Hg+AgNO3⑦KCl+H2SO4。
课题1 空气 教案
课题1 空气(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
(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科学
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的体积分数。
二、教学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
2
三、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
四、课时安排:2课时
课题1 空气(第2课时)
【教学目标】
⒈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⒉通过观察图片表格、讨论交流,归纳空气的主要用途,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各成分的用途及培养环保意识。
【学习方法】阅读讨论,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总结】本课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信息,辅以学生当地的资料,让学生在阅读讨论中自由发挥、自我表现,获取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常识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是完全适宜的。
当然,本课还可以搞得更活些。
课题 1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案课题 1 水的净化(第一课时)吉安县教研室陈人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水中杂质的分类,水的净化过程。
②了解沉淀、过滤、吸附等净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①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②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1、过滤操作。
2、沉淀、过滤、吸附等净水的方法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的做好实验。
四、教学准备用品:泥水、红墨水、酸雨、自来水、pH试纸、桂花、活性炭、滤纸。
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铁圈、玻璃片、胶头滴管。
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看一看闻一闻展示:1-4号烧杯中所盛液体(泥水、桂花香味的红墨水、自来水、酸性水)讨论: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回答:A:1、2号烧杯泥沙水和红色的液体是混合物。
B:3、4号烧杯无法判断,因为都是无色透明的。
【引入探究】大家想知道,这两杯液体中是否溶解了物质吗?【探究活动一】用胶头滴管分别取两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滴在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分析】:水中溶解了一些可溶性的物质。
【板书】课题3 水的净化一、水的净化:除去水中杂质的过程不溶性杂质水中的杂质包括:可溶性杂质微生物(如细菌)【引导】在生活中,遇到这样浑浊的饮用水,你会如何处理?学生:静置一段时间等静置时间过长,如何加快呢?【过渡】可以加入一些明矾【视频展示】明矾吸附沉淀的过程。
【板书】一、净化水的方法静置沉淀1、沉淀吸附沉淀2、过滤【实验操作】提醒学生观察并发现“一贴二低三靠”(一处贴两处低三处靠)总结:过滤一贴二低三靠的完整表述:。
【练习】下列关于过滤的说法正确的是()A、滤纸紧贴漏斗可以加快过滤速度B、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C、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以用玻璃棒在滤纸内搅拌D、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防止液滴飞溅【设问】你会过滤了吗?【学生演示实验】过滤有桂花的红墨水,观察现象。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种物质;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从所学知识中意识到各种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和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蛋白质阅读书本90-92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
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存在于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以及植物的种子,例如大豆、花生。
看书本图12-1可知,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3.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通过胃肠水解,生成氨基酸,其中一部分被氧化(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约放出18 kJ的能量);另一部分重新组成蛋白质。
4.功能:①血红蛋白是人体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载体;②CO的中毒原理: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气强,使人体缺氧而中毒;③酶是人体内生化反应的催化剂。
5.酶也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酶作催化剂的特点:①在接近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酶就可以起作用,超过适宜的温度,酶将失去活性;②具有高度的专一性(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淀粉酶只对淀粉起催化作用);③具有高效作用(酶催化的反应速率比普通催化剂高107倍)。
使蛋白质发生变质的因素有哪些?(物理因素:高温、高压、辐射等;化学因素:酸、碱、重金属等)1.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A.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B.用三聚氰胺提高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C.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水产品D.用霉变花生制成的压榨花生油烹调食品2.从关注人类健康角度看,下列关于吸烟的说法不恰当的是(C)A.吸烟可以诱发心脏病B.烟雾中含有致癌物质C.吸烟是时髦的表现D.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3.关于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D)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B.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C.长期吸烟的人,易患冠心病、肺气肿和肺癌等D.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一种酶能催化多种反应4.下列物质中不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B)A.硝酸银B.氯化钠C.浓硫酸、浓氢氧化钠D.甲醛糖类、油脂、维生素阅读书本93-9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1)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课题1 溶液的形成》教案(附导学案)
《课题1 溶液的形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能力目标: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溶液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质:被溶解的物质1、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有不同的溶解性。
2、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有不同的溶解性3、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4、当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二、乳浊液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乳化现象副表2副表3副表4《课题1 溶液的形成》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2.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知道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重点和难点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情境导入1.海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为什么将少量蔗糖固体放入一杯水中,搅拌后固体消失?学习研讨一、溶液【自主学习】【实验9-1】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混合物的特点。
【讨论交流】(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阅读】阅读课本P27-28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液体互溶,一般把____________叫做溶剂,_______________叫做溶质;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______叫做溶剂。
课题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教案1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 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 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 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 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 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
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案(计算机专业)授课时间:。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课题1: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 通用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课题1: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教学目标1.了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2.学会如何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并培养孩子的家务劳动习惯;3.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满足成就感;4.了解家庭和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家务劳动与心理健康家务劳动是每个家庭的必需品,也是大多数孩子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孩子从小学习并参与家务劳动,不仅有益于家庭的和谐,还能培养他们的积极品质。
(1)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孩子从家务劳动中了解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对家庭的贡献和价值,从而懂得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孩子在参与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学会了把自己的利益与家庭或团体的利益联系起来,形成了集体主义思想,从而养成了自觉地参与团体活动的好习惯。
(2)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许多孩子在家务劳动中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如擦窗户、拖地、做饭等,这些工作可以为孩子增强自信心,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孩子在初学家务劳动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也为孩子提供了成长锻炼的机会。
当孩子克服困难和完成任务时,他们会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形成自信心。
(3)增加孩子的情感体验在家务劳动中,孩子不仅学会了责任感和承担能力,还能够享受成就感。
当孩子完成家务劳动后,会获得家人的表扬和赞美,这对孩子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利的。
此外,家务劳动还可以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亲密度,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和团结。
2. 如何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在家庭中,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应该是自愿行为,不应该单纯地强制要求孩子去做家务劳动。
为了让孩子愿意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需要对孩子进行思想引导和行为的引导。
(1)思想引导首先,家长需要明确告诉孩子:家务劳动不是父母的工作,而是全家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分担一些家务劳动。
其次,家长需要让孩子知道,参与家务劳动并不是一件沉重繁琐的任务,反而可以成为一种乐趣和快乐。
(参考课题1)感悟中国书法-沪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感悟中国书法-沪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中国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法,掌握毛笔的正确握法和书写技巧,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毛笔的正确握法和书写技巧;2.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难点1.教学书法作品的创作和欣赏;2.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书法爱好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中国书法的优美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和地位,并提出本节课目标。
2. 知识讲解(1)毛笔的正确握法和书写技法教师介绍毛笔的不同部位及其作用,讲解毛笔的握法:握笔中部,以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搭在笔柄上,食指和中指在笔心上轻轻用力,稍微向里拨一下笔心,笔心与笔尖呈约45度角。
教师示范写字,带领学生模仿练习。
(2)中国书法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教师以演示、讲解、图片欣赏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传统文化内涵。
学生通过欣赏作品和讲解,了解中国书法的审美风格和美学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3. 书法创作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书体的基本笔画,并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创作个性化的作品。
4. 书法欣赏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书体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5.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心得体会,展现学生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创作水平、欣赏能力和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阳性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s: w-e-a-t-h-e-r weather.
2.Practice the new words.
利用图画和游戏练习单词。
T: let’s play a game. Guess the weather. (Ask two students to come to the front. One points at the picture on the blackboard, the other faces the students and guesses the weather with the drill“Is it….?”
西洞庭一中初中部集体备课电子教案专用表格
备课科目
七年级
主备教师
李永平
备课成员
龙凤,吴玲,黄娟,刘佳丽,罗笑,李永平
上课教师
李永平
教学课题
Unit 7
上课时间
2013年5月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Period1
教学目标
A学习并掌握词汇:raining, sunny, cloudy, snowing, windy,
Sa: Is it sunny?
Ss: No.
Sa: Is it snowy?
Ss: Yes, it’s snowy.
(Ask more students to practice.)
Step 2. New drills.
1.Present the new drills“How is the weather?It’s…”.
S2: It’s snowy.
T:“How is the weather?”in another way we can say,“What’s the weather like?”
利用简笔画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并在情境中学习新单词。
(Ask another four students to practice, and then write down the drills“How is the weather?”,What’s the weather like?”on the blackboard)
T: Check the answer.
Step 3. Listening.
1.Present the new drill“How is the weather in…?”
(Show students a picture ofNew York. The weather is sunny.)
T: Can you tell the name of the city?
教学难点,难点
学会描述人们不同的天气。
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分级评价法、直观教学法、模仿示范法、情景教学和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准备世界地图、表格及天气预报录音带
教学基本程序
动态修改
1. Present the new words.
T: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s.
( show students the blackboard drawing of a sunny day)
T: What’s this?
S: It’s rain.
T: We can say “It’s rainy today.”Read after me,“rainy, r-a-i-n-y rainy”
Ss: r-a-i-n-y rainy
(Teach the other words, such as“snowy, windy, cloudy”in the same way.)
( The teache points at the“snowy”pictu some more students to practice.)
3.Do1a.
T: Let’s look at1a, match the words withthepictures. ( Ask students to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s.)
T: what’s this?
S: It’s the sun.
T: We can say,“It’s sunny today.”Read after me,“sunny, s-u-n-n-y, sunny.”
Ss: s-u-n-n-y sunny.
(Show students the blackboard drawing of a rainy day.)
2.Practice the drills.
T: Let’s do chain drill like this.
Sa: How is the weather?
( The teacher points at the“rainy”picture.)
Sb: It’s rainy. How is the weather?”
T: Let’s look at all the pictures. ( Show students all the blackboard drawings.)
T: These words are about weather, Read after me,“weather, w-e-a-t-h-e-r weather”.
S1: Yes.It’sNew York.
T: How’s the weather inNew York?
S2: It’s sunny.
(Show students the pictures of the other cities like“Tokyo,Paris,London”, and then practice the drill“How is the weatherin…?/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T: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answer my questions.
( Show students the picture of a sunny day.)
T: How is the weather:
S1: Sunny.
T: Yes, it’s sunny. How is the we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