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1年高考备考精品汇编:第10单元 文言文阅读(史传体)
文言文阅读之:史传文
文言文阅读之:史传文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14年第09期【解题钥匙】史传文在篇章结构上有着鲜明的特点。
史传文一般是开头先介绍所传人物的姓名、字、号、籍贯、官名。
人物身份介绍完之后,便叙述其生平事迹,以凸显人物的性格、品行。
最后一般都会介绍传主的死以及死后的有关情况,如家族兴衰、世人爱憎等。
每篇作品一般最后都有一段作者的评论。
史传文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所选的材料多能表现人物才能、品格、为人,换句话说,多以人物为中心,以写性格、写典型性为目的,而不注重材料的多与全。
历史传记写的多是历史上的有名人物,所选人物事迹以“大事”居多,间或写到人物生平中的一些琐事,也以彰显人物性格为要。
史传文较多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即便是写人物的只言片语,也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除了多种多样的描写手段,史传文对所传人物作的客观性记叙,也能表现人物的特点。
在结构上,史传文写人物时多采用“纵剖面”的写法,较少采用“横截面”的写法。
“纵剖面”写法即根据时间先后选择其人一生中的几件事来写,在行文中有明显的时间标志。
史传文中的人物形象缺少发展,大体上是“静态”的,即“定型的”。
史传文写人物,“好”则一好到底,有时不免有夸大之嫌;“坏”则其所作所为无一不令人厌恶。
在这一方面,《史记》由于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创作态度,尚能做到一分为二,受到人们很高的评价。
一、把准对象,忌张冠李戴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史传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几个人物,而题干的要求则是“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某人……的一项是”。
因而命题者在设计错误选项时,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其他人物所做的事错位到题干要求表现的人物身上。
在选文中出现的人物绝不止一个,而考生答这种题时只要抓住题干中“某人”的行为举止,就可以作初步筛选:把罗列的句子中不是“某人”所说所想所做的句子排除,相应的,包含这个句子的选项也就被排除,从而顺利解题。
高三高考专题复习精练精析文言文阅读史传体 试题(共16页)
2021年高考语文(yǔwén)专题复习精练精析---文言文阅读〔史传体〕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翻译。
〔8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注〕那么不能励精,险躁那么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淫慢,过度享乐与怠慢将画线的三句话译成现代汉语:〔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那么不能励精,险躁那么不能治性。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8分〕〔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
或者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明史(mínɡ shǐ)·宋濂传?〕[注]宋濂,字景濂,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1〕诚然,卿不朕欺〔2分〕译文:〔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3分〕译文:〔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3分〕译文:3、把以下文言文中的画线局部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始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那么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1〕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
〔3分〕译文:〔2〕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3分〕译文:〔3〕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2分〕译文(yìwén):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高考史传类文言文阅读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 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 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 否?” 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 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笥, 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 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 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其见抑也如 此。衣冠之士,并皆忌之,咸曰:“有学士才, 非宰臣器。”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 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 “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 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 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 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 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 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 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 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说理方面,比如上海卷《静者居记》一文先提出“静 系于人不系于居”的看法,然后直指心灵,提出“居仁 而静”这一核心观点,有意针砭眼下浮躁之弊,给人恍 然之感;再如15年浙江卷《太平州学记》一文借太平州 学得以重建说明自古以来天下之治乱强弱、事业成败皆 系于人的道理,议论高远,顺势而发,不由得人不信服。 如果我们承认高考不仅是选拔性测试,也是日常教学的 延续,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试题所选之材就 不可小视,课程的三维目标一个不少地要在试题中有所 体现。16年文言文选张岱《琅嬛福地记》,充满神异色 彩的故事中暗寓学海无涯的道理。
史传类文言文阅读
高考文言文阅读选用的材料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和考纲关 于“浅易”的要求,文体以叙事类的史传(包括正史和野 史)最多,其次是叙议结合类的杂记、赠序和书信等,纯 粹论说类的材料较少。内容多突出忠孝节义廉等传统道德、 真善美的人物品质,所讲之理深入浅出,关联现实,注重 对考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人物方面,如新 课标I卷中的孙傅忠诚爱国,正直无私,勇敢无畏;新课 标Ⅱ卷中的来护儿志向远大,文治武功,忠诚廉洁;安徽 卷中的梁皙次淡泊宁静,孤介自持,廉洁爱民;江苏卷中 的欧阳发笃志好礼,刚直不阿,治学严谨;等等。这些人 物个性独特,形象鲜明,有着非凡的人格魅力。说(趣) • 1、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
高中文言文史传类文本阅读(有详解)
语文史传类文本阅读(1)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继昌字世长。
初,父崇矩与太祖同府厚善,每太祖诞辰,必遣继昌奉币为寿。
尝畀弱弓轻矢,教以射法。
建隆三年,荫补西头供奉官。
太祖欲选尚..公主,崇矩谦让不敢当,亟为继昌聘妇,太祖颇不悦。
开宝..五年,继昌迁如京副使。
后入为东头供奉官,监大名府商税,岁课增羡。
会诏择廷臣有劳者,府以名闻。
至道二年,蜀贼平,余党颇啸聚,拜峡路二十五州军捉贼招安都巡检使。
贼酋喻雷烧者,久为民患,以金带遗继昌,继昌伪纳之,贼懈不设备,因掩杀之。
咸平三年,王均乱蜀,与雷有终、上官正等同受诏进讨,寨于城西门。
贼忽开城伪遁,有终等各以所部径入,继昌亟止之不听,因独还寨。
贼果闭关发伏,有终等仅以身免。
继昌按堵如故,所部诸校闻城中战声,泣请引去。
继昌曰:“当俟主帅..命。
”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
继昌入城,严戒部下,无扰民者。
获妇女童幼置空寺中,俟事平遣还其家。
继昌急领兵追贼至资州,闻均枭首乃还。
大中祥符元年,进秩东上閤门使。
俄以目疾求归京师。
少愈,令枢密院传旨,将真拜刺史。
继昌以疾表求休致..。
未几,改右骁卫大将军。
其子遵勖,尚万寿长公主。
天禧初,主诞日,邀继昌过其家,迎拜为寿。
帝知之,密以器币、珍果等赐之。
二年冬,卒,年七十二。
继昌为治尚宽,任峡路时,与上官正联职。
正残忍好杀,尝有县胥护刍粮,地远后期,正令斩之,继昌徐为解贷焉。
郑伸者,早死,其母贫饿,尝诣继昌乞丐。
继昌召见,与白金百两,时人称之。
(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B.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C.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D.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尚,在此意为被选中与公主婚配。
高考史传类文言文阅读
分析理解: 1、人物:白居易、刘禹锡、李德裕、 贾谊 。 2、正面:刘—李,白与贾作侧面处理 3、事件:刘询问李是否读过白的文章, 李说没有读也不想读 4、事理:刘希望李能够重用白,李忌 其才而排之。白的遭遇与贾相似。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 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 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 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 “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 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 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 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 死士,其必济!”
2.史传文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总体价值 取向:忠孝、守法、处事高明、英勇有 智谋,清正廉洁等。 3.史传类人物传记“实录”的写 作特点,所谓“实录”,是指“只据事 实录,使善恶自见”。也就是说,在同 一短文里,既有可能写到这个人的善行, 也可能写到他的恶习。
传记类文本的四大读点
一边阅读,一边理清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人物。既是传记文章,必有人物,所 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 (勾画出来) 二是官职。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 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勾画出来)
史传类文言文阅读
高考文言文阅读选用的材料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和考纲 关于“浅易”的要求,文体以叙事类的史传(包括正史 和野史)最多,其次是叙议结合类的杂记、赠序和书信 等,纯粹论说类的材料较少。内容多突出忠孝节义廉等 传统道德、真善美的人物品质,所讲之理深入浅出,关 联现实,注重对考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 人物方面,如新课标I卷中的孙傅忠诚爱国,正直无私, 勇敢无畏;新课标Ⅱ卷中的来护儿志向远大,文治武功, 忠诚廉洁;安徽卷中的梁皙次淡泊宁静,孤介自持,廉 洁爱民;江苏卷中的欧阳发笃志好礼,刚直不阿,治学 严谨;等等。这些人物个性独特,形象鲜明,有着非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大题精做11 史传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大题精做11 史传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史传类文言文阅读【XXXX年全国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假设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答案】D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史传文学整体阅读训练 人教版高三上册
史传文学整体阅读训练人教版高三上册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体)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黄庭坚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
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
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
举进士,调叶县尉。
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
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
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
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筴),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
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
《实录》成。
擢起居舍人。
丁母艰(遭母丧)。
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及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
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
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
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
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
至是首问焉。
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歪曲,枉曲)法。
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
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
乞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
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
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
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环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
史传类文言文阅读
• 古代常见官职名的职级例说(趣) • 1、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 的行政最高长官。 • 2、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 务。相当于省长。 • 3、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 市长。 • 4、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 5、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司 局级官员。 • 6、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 作人员。
• 7、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 于副县长。 • 8、教授:专管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 教育厅长。 • 9、游击:掌管军队 防御,负责防御工作 的师级军官。 • 10、侍郎:中央机构中相当于现在的副部 长。 • 11、 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 局长或户籍局长。 • 12、 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 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分析理解: 1、人物:白居易、刘禹锡、李德裕、 贾谊 。 2、正面:刘—李,白与贾作侧面处理 3、事件:刘询问李是否读过白的文章, 李说没有读也不想读 4、事理:刘希望李能够重用白,李忌 其才而排之。白的遭遇与贾相似。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 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 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 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 “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 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 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 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 死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 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 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 • 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 、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 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 • 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 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 还有一个常见词: • 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有 司 :有关的官员。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训练2011年-2020年十年真题文言文阅读试题含解析答案
十年高考语文2011年-2020年真题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一、【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 洵卒,赠光禄丞。
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
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
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高考语文复习 训练11史传类文言文阅读
高考语文复习训练11 史传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
”及肄射,将先破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问兵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颍昌府,移大名。
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史传体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30题
史传体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30题文言专题0823 1646史传体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30题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
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
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
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
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
以武安侯、魏其侯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
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
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⑤。
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
顷之,守长史。
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
数岁,以官卒。
卒后家无余赀财。
《史记》一二○卷注:①洗沐:官员休假②算:竹器③推毂:推荐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⑤逋负:拖欠款项6.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名:称呼……的名字B.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存:问候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行:辈,辈份D.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稍:稍微,略微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B.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C.及晚节,汉征匈奴D.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8.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其慕长者,如恐不见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C.请治行者何也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D.与官属言,若恐伤之与嬴不助五国也9.司马迁笔下的郑庄是一个怎样的形象?10.把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9)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9)六、(08湖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欧阳)公讳颍,字孝叔。
咸平三年,举进士中第,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建宁县。
未半岁,峡路转运使薛颜巡部至万州,逐其守之不治者,以谓继不治非尤善治者不能,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
以治闻,由万州相次九领州而治之,一再至曰鄂州。
二辞不行: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最后嘉州,以老告,不行。
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
其尤甚曰歙州,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毫发,坐起语言,日时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
其视入狴①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②,恬如也。
盗有杀其民董氏于市,三年捕不获,府君至,则得之以抵法。
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
公曰勿捕与购,独召富家二子,械付狱,鞫③之。
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
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
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及取其所盗某物于某所,皆是,然后欢曰:“公,神明也。
”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公刚果有气,外严内明,不可犯,以是施于政,亦以是持.其身。
初,皇考侍郎为许田令,时丁晋公尚少,客其县。
皇考识之,曰贵人也,使与.之游,待之极厚。
及公佐峡州,晋公荐之,遂拜著作。
其后,晋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荣显,而公屏不与之接。
故其仕也,自著作佐郎、秘书丞、太常博士、尚书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郎中,皆以岁月考课,次第升,知万、峡、鄂、歙、彭、岳、阆、饶、嘉州,皆所当得。
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
明道二年,以老乞分司,有田荆南,遂归焉。
以景祐元年正月二十六日终于家,年七十有三。
(选自《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有删节。
)【注】①狴(bì):监狱。
②箦(zé):竹席。
③鞫(jū):审讯。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世指.为难治者指:指称,称B.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素:一向,平素C.公坚不回.回:返回D.亦以是持.其身持:约束答案 C解析回:放回。
专项测试——文言文阅读(史传体)
专项测试——文言文阅读(史传体)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9分)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①,未可量也。
”签书昭庆军判官,秩满②,当试馆③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
”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
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内铨④: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判尚书兵部。
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
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明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郓州。
上元⑤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绍圣初,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哲宗纳之。
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
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
将独谓:“兵机不可失,愿从之。
”未几,捷书至。
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
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谥曰文定。
(选自《宋史许将列传》)注释:①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间右相。
②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③试馆:古代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居住的场所。
④流内铨:官职。
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等事。
⑤上元:即元宵节。
高考语文 第十单元文言文阅读(史传体)备考精品
第十单元:文言文阅读(史传体)传记类阅读是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在2006年以前基本上是独霸高考文言文试题选材,此后,古代散文、小品文甚至古小说异军突起,但传记类的“浅易”和取材广泛的特点,使得它仍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考生阅读传记类的文章,要注意古代史传文叙事、写人的特点,还要注意高考试题往往对原文有删节的特点。
今年高考试卷中,考查史专体的有全国卷Ⅰ、Ⅱ、广东卷、湖北卷、天津卷、福建卷、辽宁卷、江西卷、海南宁夏卷、上海卷等,纵观这些试卷发现:①从表达方式来说,以叙述为主,偶或有一点议论,或者是作者直接发议论,或者是借人物之口发议论;②从运用的词语说,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较少涉及非常见的实词和虚词;③从句式上说,主要运用常见的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等,极少出现非常见的文言句式;④从内容上说,与作者写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较少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
因此高考所选择的古代文语段几乎全是史传文的语段。
这样的语段,一般高中毕业生阅读是不太困难的。
一、(全国卷1)(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
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
父毗,郁林令。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
为政清净,不严而肃。
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
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
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
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
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
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
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答案深度解析
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答案深度解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穰侯,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姓魏氏,名冉。
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
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
诛.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
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
昭王七年,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质於齐。
赵人楼缓来相秦,赵不利,乃使仇液之秦,请以魏冉为秦相。
仇液将行,其客宋公谓液曰:“秦不听公,楼缓必怨公。
公不若谓楼缓曰‘请为公毋急秦’。
秦王见赵请相魏冉之不急,且不听公。
公言而事不成,以德楼子;事成,魏冉故德公矣。
”于是仇液从之。
而秦果.免楼缓而魏冉相秦。
欲诛吕礼,礼出奔齐。
昭王十四年,魏举冉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
明年,又取楚之宛、叶。
魏冉谢病免相,以客卿寿烛为相。
其明年,烛免,复相冉,乃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
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
魏献河东方四百里。
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
昭王十九年,秦称西帝,齐称东帝。
月余,吕礼来,而齐、秦各复归帝为王。
魏冉复相秦,六岁而免。
免二岁,复相秦。
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秦置南郡。
乃封白起为武安君。
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相善。
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
昭王三十六年,相国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
於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
昭王於是用范睢。
范睢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於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於王室。
於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
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馀。
穰侯卒於陶,而因葬焉。
【译文】穰侯魏冉,是秦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弟弟,姓魏,名冉。
武王死后,他的弟弟们争相继承王位,只有魏冉有能力物色并拥立了昭王。
昭王即位后,便任命魏冉为将军,卫戍咸阳。
他曾经平定了季君公子的叛乱,并且把武王后驱逐到魏国,昭王的那些兄弟中有图谋不轨的全部诛灭,魏冉的声威一时震动秦国。
高考文言文之“史传类文言文”
高考必考之“史传类文言文”——《史记》5篇阅读(附答案和全文翻译)(一)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
少时家贫,好读书。
里中社,平为宰①,分肉食甚均。
父老曰:“善,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涉起而王,使周市略定地。
立咎为王,与军相攻于临济。
平从少年往事王咎于临济。
王以为太仆。
说王不听,人或谗之,平亡去。
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平往归之,从入破。
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仗剑亡。
平遂至修武降汉。
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
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
汉王谓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相诛。
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眛等。
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
汉王为太牢具,举进。
见楚使,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②进楚使。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项王果大疑亚父。
(节选自《史记·丞相世家》)【注】①宰:主持割肉的人。
②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涉起而王王:称王B.使使归项王使:使者C.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捐:捐赠D. 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眛等意:怀疑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平的离间计谋的一组是( )①项王为人,恭敬爱人②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④宣言……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⑤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⑥未至城,疽发背而死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少年时虽然家境贫穷,但是喜欢读书。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精品系列之十文言文阅读(史专体)
第十单元:文言文阅读(史传体)传记类阅读是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在2006年以前基本上是独霸高考文言文试题选材,此后,古代散文、小品文甚至古小说异军突起,但传记类的“浅易”和取材广泛的特点,使得它仍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考生阅读传记类的文章,要注意古代史传文叙事、写人的特点,还要注意高考试题往往对原文有删节的特点。
今年高考试卷中,考查史专体的有全国卷Ⅰ、Ⅱ、广东卷、湖北卷、天津卷、福建卷、辽宁卷、江西卷、海南宁夏卷、上海卷等,纵观这些试卷发现:①从表达方式来说,以叙述为主,偶或有一点议论,或者是作者直接发议论,或者是借人物之口发议论;②从运用的词语说,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较少涉及非常见的实词和虚词;③从句式上说,主要运用常见的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等,极少出现非常见的文言句式;④从内容上说,与作者写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较少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
因此高考所选择的古代文语段几乎全是史传文的语段。
这样的语段,一般高中毕业生阅读是不太困难的。
一、(全国卷1)(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
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
父毗,郁林令。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
为政清净,不严而肃.。
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
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
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
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
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
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
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文言文阅读(史传体)传记类阅读是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在2006年以前基本上是独霸高考文言文试题选材,此后,古代散文、小品文甚至古小说异军突起,但传记类的“浅易”和取材广泛的特点,使得它仍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考生阅读传记类的文章,要注意古代史传文叙事、写人的特点,还要注意高考试题往往对原文有删节的特点。
今年高考试卷中,考查史专体的有全国卷Ⅰ、Ⅱ、广东卷、湖北卷、天津卷、福建卷、辽宁卷、江西卷、海南宁夏卷、上海卷等,纵观这些试卷发现:①从表达方式来说,以叙述为主,偶或有一点议论,或者是作者直接发议论,或者是借人物之口发议论;②从运用的词语说,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较少涉及非常见的实词和虚词;③从句式上说,主要运用常见的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等,极少出现非常见的文言句式;④从内容上说,与作者写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较少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
因此高考所选择的古代文语段几乎全是史传文的语段。
这样的语段,一般高中毕业生阅读是不太困难的。
一、(全国卷1)(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
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
父毗,郁林令。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
为政清净,不严而肃。
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
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
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
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
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
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
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
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
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
逃窜之徒,归来如市。
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
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
郡不能决。
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
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宝藏深害其能。
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
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
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
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
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
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肃: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会:适逢。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堪:忍受D.动之军法从事动:招致【答案】D【考点】主要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D项“动”,总是,常常。
【思路分析】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多积累,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断,两者结合,则问题迎刃而解。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①常为诸县之最②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③未尝辄敢出门④诣阙请留德深⑤以贵乡文书为诈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答案】D【考点】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排除法,①表明魏德深管理属下有方,约束官吏,排除A、B;③“未尝辄敢出门”是滑人赵君实害怕魏德深,表明魏德深治理有方和他的严厉;故排除A和C,而④“请阙留德深”显然是表明百姓爱戴,且⑥“乃断从贵乡”的主语是两使,不能说明百姓爱戴。
【思路分析】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义,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
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一般有两类:一是将别人做的事或说的话说成主要人物做的或说的,致使陈述对象不一致;二是答非所问。
排除法时作此类题目较简便快捷的方法。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
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民不聊生;只有贵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
B. 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体恤下情。
邻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责,尚不能成功;而贵乡则约束官吏,避免百姓劳苦,官府安静,一直像无事一样。
C. 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震慑奸猾之人。
他到馆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
他后来将回贵乡,贵乡吏民互相庆贺。
D. 郡丞元宝藏忌妒魏德深的才能,令他率领武阳籍士兵在家乡附近作战,想利用军士的恋家情绪使军队溃散。
但魏德深极得人心,士兵们全都不忍离他而去。
【答案】C【考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C项“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错误,文中说的是“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君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
逃犯纷纷来自首。
”“逃窜之徒”是指四处流亡的人,而不是指与赵君实之流。
【思路分析】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
在做此类题时,选项中每一个意思都要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地方,注意排除把“无”说成“有”和“曲解意思”的干扰。
此类题目设错误项时,有一个典型的做法,就是把两件事或两个人物的是混在一起,或把属于这件事的内容说成是另一件事的内容,有的甚至是无中生有。
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译文:(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译文:【答案】⑴(赵君实)与群丞元宝藏互相往来,结交密切,先后来到馆陶做令长的人,没有不受他们指挥差遣的。
⑵馆陶境内的老百姓,全都悲伤乃至下泪,于是跟随他到贵乡居住的有几百家。
【考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本题涉及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
第(1)句注意“交结”为古今异义和“令长”、“指麾”等词的落实;第(2)句注意“合境”和“从而”“居住”为古今异义。
考生要树立采分点的意识。
⑴中“相”译为“相互”,“交结”译为“结交”,“未有”译为“没有不”。
(相、交结、未有各1分,大意1分,共4分)⑵“庶”译为“老百姓”,“合”译为“全都”,“因”译为“于是”,“数”译为“几”。
(庶、合、因、数各1分,大意2分,共6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魏德深,本来是巨鹿人。
祖父是魏冲,在周作过刑部大夫、建州刺史,于是就安家在弘农。
父亲名为魏毗,作过郁林令。
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书佐、武阳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令。
为政清净,不采用严厉的办法治理县政。
正好赶上辽东作战,朝廷想出各种办法征税,派人到各个郡县责成催办。
当时,朝纲废弛,法治紊乱,官吏贪赃贿赂成风,横征暴敛,老百姓不堪以命。
只有德深所在的贵乡县,贫富相通,不竭尽老百姓的全力,上面要求的全部满足了,却没有惊扰百姓,所以被称为“大治”。
当时盗贼群起,武阳等城大多被攻陷,唯独贵乡得以保全。
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经常进剿失败,每次都丢盔弃甲,军械丢得干干净净,于是就又从老百姓那里征集,并且以军法要挟百姓,像这样已经多次了。
临近的城池在建造,大家聚集在一起,官员民众互相指责,日夜喧哗,还是不能完成。
德深问众人想做什么工作,安排并让人们便宜从事,官府安静了,就象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只不过约束负责的官员,修造的城池也无须超过别的县,而使百姓辛劳困苦。
但是他的属下办事尽力,为各县中最好的。
很快他又调任馆陶县令,贵乡官员百姓听说这个消息后,互相谈论这件事,都感慨流泪,说不出话来。
到了去任职那天,全城的人都去送他,哭号的声音传便整条道路。
魏德深到了馆陶,全县的百姓都象见到父母一样。
有一叫赵君实的狡猾的员外郎,和郡丞元宝藏互相勾结,前后任的县令没有不被赵君实左右的。
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君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
逃犯纷纷来自首。
贵乡百姓冒着危险到城里请求德深留任,上级下令答应了。
馆陶的百姓也去向郡守投诉,称贵乡的任命文书是假的。
郡守不能决断。
正好有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到了,两县的百姓拜见使者并诉讼,才判给贵乡.贵乡官员百姓在路上歌舞庆祝。
而馆陶的全县人民都悲伤痛哭,规模达到了几百家之多。
元宝藏对魏德深很厌恶,正好越王杨侗在郡中征兵,元宝藏就令魏德深带一千士兵去东都洛阳。
不久元宝藏以武阳归顺李密。
德深所带领的士兵都是武阳人,因为家乡已被敌人占领,想到亲人,都出洛阳向东痛哭,然后又回洛阳了。
有人对士兵们说:“李密的军队在金墉,离此仅二十多里地。
你们要是去投靠李密,又有谁能够阻挡呢?何必这样痛苦。
”士兵们都哭着说:“我们和魏大人一起来,不忍心丢下大人而逃走,并不是因为道路难走啊!”魏德深就象这样深得民心。
后来他和敌人作战,牺牲在战场上,贵乡、馆陶的百姓至今仍然怀念魏德深。
二、(09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郭原平字长泰,禀至行,养亲必已力。
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
性谦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
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穷,父母有肴味,唯餐盐饭而已。
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中买里中买籴,然后举爨。
父抱抱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
父丧既终,自起两间小屋,以为祠堂。
每至节岁烝尝,于此数日中,哀思,绝饮粥。
父服除后,不复食鱼肉。
于母前,示有所啖,在私室,未曾妄尝。
自此迄终,三十余载。
高阳许瑶之居在永兴,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原平。
原平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
瑶之乃自往曰:“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下耳。
”原平乃拜而受之。
每出市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
彼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
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通淤水。
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
原平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采笋置篱外。
邻曲惭愧,无复取者。
又以种爪为业。
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刘僧秀愍其穷老,下渎水与之。
原平曰:“普天大旱,百姓俱困,岂可减溉田之水,以通运瓜之船。
”乃步从他道往钱唐货卖。
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
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