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北固亭怀古》粤教版必修三:翻译与用典

合集下载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

想当年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⑥,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鸦社鼓⑧!凭谁问,廉颇老矣⑨,尚能饭否?[注释]①京口:江苏镇江市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②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④“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帅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⑤“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

草草:轻率。

是说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以至惨败。

⑥“四十三年”句: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⑦佛狸祠: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

他曾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⑧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

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⑨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由南宋词人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所作。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

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

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最后还借廉颇自况,抒发未能实现自己怀抱的感慨。

本词的抒发感慨连连用典,中间稍加几句抒情性议论以见精神,不仅体现了辛词好用典的特点,也可窥见“词论”的风格。

译文江山如画、历经千年仍如故,但是找不到东吴英雄孙权在此的定都处。

昔日的舞榭歌台、显赫人物,都被风吹雨打化为土。

斜阳照着草和树,普通的街巷和小路,人们说,武帝刘裕曾在这个地方住。

想当年,他骑战马披铁甲,刀枪空中舞,气吞万里如猛虎。

宋文帝草率用兵学黩(dú)武,效法汉将伐匈奴,没能够封山纪功狼居胥,却要仓皇向南逃,时时回头向北望。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欣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欣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欣赏【原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1。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5。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6。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7。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8。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9?【注释】1.京口:即今江苏镇江。

北固亭:亦名“北固楼”,在镇江东北长江南岸的北固山上。

天色晴明时,楼上可望见江北的扬州城。

词成于宁宗开禧元年(1205),时词人知镇江府。

词题虽标怀古,命意却在论今。

2.孙仲谋: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吴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孙权自建安五年(200)起继承父兄遗业,据有江东。

与刘备合力大败曹操于赤壁。

又大败刘备于彝陵,故以“英雄”称之。

3.“舞榭”三句:唐·李山甫《上元怀古》诗二首其一:“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

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

”宋·刘一止《踏莎行·游风凰台》词:“六代豪华,一时燕乐,从教雨打风吹却。

”4.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

他早年曾居京口。

东晋末年他曾两次北伐,火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

元熙二年(420),代晋称帝,国号宋。

在位三年,史称宋武帝。

5.金戈铁马:后唐·李袭吉《谕梁文》:“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6.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年号。

草草:仓促、匆忙。

封狼居胥: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五万骑兵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人,“封狼居胥山”而还。

狼居胥山,亦名狼山,在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北,南朝宋时,王玄谟屡向文帝陈说讨伐北魏之策,文帝曾谓人曰:“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元嘉二十年(450),宋文帝遣王玄谟等分水陆路大举北伐,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率大军渡黄河应战,玄谟败走,魏军长驱直入,推进到长江北岸的瓜步(在今江苏六合县境),声言欲渡江攻取宋都建康(今南京)。

【素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和译文粤教)

【素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和译文粤教)

【原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①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

想当年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⑥,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鸦社鼓⑧!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⑨[注释]①、京口:江苏镇江市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②、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④、“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⑤、“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

草草:轻率。

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⑥、“四十三年”句: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⑦、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

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

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⑧、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

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当作一位神祗来奉祀供奉,而不知道他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⑨、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假字,假字为: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

【译文】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

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

(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注释及翻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注释及翻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注释及翻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又是辛弃疾的一篇怀古抒情的佳作。

全词意境辽阔,充满气势,为方便大家理解这首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注释及翻译,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词语注释⑴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

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⑵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孙权(182年—252年),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孙策早逝。

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⑶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

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⑷寻常巷陌:极窄狭的街道。

寻常,古代指长度,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形容窄狭。

引伸为普通、平常。

巷、陌,这里都指街道。

⑸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⑹“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金戈,用金属制成的长枪。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都是当时精良的军事装备。

这里指代精锐的部队。

⑺元嘉草草: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

草草:轻率。

南朝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⑻封狼居胥:狼居胥山,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

积土为坛于山上,祭天曰封,祭地曰禅,古时用这个方法庆祝胜利。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命王玄谟北伐,玄谟陈说北伐的策略,文帝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⑼赢得仓皇北顾:即赢得仓皇与北顾。

宋文帝刘义隆命王玄谟率师北伐,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魏趁机大举南侵,直抵扬州,吓得宋文帝亲自登上建康幕府山向北观望形势。

赢得,剩得,落得。

⑽:四十三年:作者于宋高宗赵构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从北方抗金南归,至宋宁宗赵扩开禧元年(1205年),任镇江知府登北固亭写这首词时,前后共四十三年。

高中语文 文言文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 文言文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①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想当年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⑥,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鸦社鼓⑧!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⑨
第四个典故:拓拔焘。作者写下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情景:佛狸祠是侵略者武功的象征,而瓜步山下的同胞却早已忘掉这一点,在那里欢天喜地地祭社。这是多么令人怵目惊心的不协调,在这“喜庆”之中包含了多少麻木与耻辱。作者写此情景在于从反面激励人们只有收复失地,光复祖庙,才能使同胞免除灾难,同时也是指责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忘了收复失地。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现在看起来是很平常的地方,人们常说那就是刘寄奴曾经住过的地方。“寄奴”就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字,他就在京口起兵讨伐桓玄,平定判乱。“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三句是颂扬刘寄奴率领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作者通过颂扬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为国抗金的理想与愿望,他做梦都想成为孙权式的英雄人物,甚至想“生子当如孙仲谋”。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这三句是倒装句,意思是说,我站在北固山上,北望中原,仍然清晰记得,四十三年前,我从扬州城下经过,扬州城里一片烽火。辛弃疾南下,本想凭借强大的国力,北伐中原,收获失地,恢复大业。然而根本没想到,宋王朝从赵匡撒开始就没有多大的理想,只想苟且偷安保住自己的皇位,虽有较强的国力,但军队的战斗力极差,无法保家卫国,居然出现两个皇帝一齐被掳的千古笑话。南宋小朝廷更是昏庸无能,不知使多少像辛弃疾一样的豪杰英雄无用武之地。自己南下四十三年已经过去,人已垂老却壮志未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解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解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解析一、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1. 典故出处-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君主。

他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建立吴都,并且能够任用贤能,抵抗曹操等强敌,保据江东,成就霸业。

2. 用典意图- 词人登上京口北固亭,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英雄人物。

如今“英雄无觅”,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英雄已逝、英雄业绩难以再现的感慨。

孙权这样的英雄在京口留下辉煌业绩,而如今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来抵御外敌,暗讽南宋统治者的昏庸无能。

二、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 典故关联- 这一句紧承上句,“舞榭歌台”是孙权时期的繁华景象的象征,也是英雄业绩的一部分。

2. 表达效果- 曾经的繁华和英雄的风流事迹,都已经随着时间消逝,被历史的风雨所磨灭。

词人通过这种今昔对比,更深刻地表达了对南宋朝廷不思进取、不能继承英雄伟业的痛心。

三、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 典故人物及事迹- 寄奴即南朝宋武帝刘裕。

刘裕出身低微,他早年生活在京口的寻常巷陌之中。

后来他率领军队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等国,收复了洛阳、长安等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形象地描绘了他当年北伐时的英雄气概和赫赫战功。

2. 用典目的- 刘裕也是京口的英雄人物,他以京口为起点,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

词人在此用刘裕的典故,一方面是对刘裕英雄业绩的赞叹;另一方面,也是借古讽今,南宋统治者同样偏安江南,却不能像刘裕那样挥师北伐,收复失地,表达了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期望。

四、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 典故内容-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

刘义隆好大喜功,他在元嘉年间,草率地发动北伐战争,想要效仿霍去病“封狼居胥”(霍去病在漠北之战中大破匈奴,封狼居胥山而还,这是古代武将的最高战功荣誉)。

由于准备不足等原因,北伐失败,宋军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胜追击,刘义隆只落得“仓皇北顾”的下场。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代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译文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

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狠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

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瞭望长江北岸,还记得扬州战火连天的情景。

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

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韵译江山如画、历经千年仍如故,但是找不到东吴英雄孙权在此的定都处。

昔日的舞榭歌台、显赫人物,都被风吹雨打化为土。

斜阳照着草和树,普通的街巷和小路,人们说,武帝刘裕曾在这个地方住。

想当年,他骑战马披铁甲,刀枪空中舞,气吞万里如猛虎。

宋文帝草率用兵学黩武,效法汉将伐匈奴,没能够封山纪功狼居胥,却要仓皇向南逃,时时回头向北顾。

我登上山亭望江北,还记得四十三年前的旧事一幕幕:烽火连天鏖战苦,扬州一带遭荼毒。

往事怎忍再回顾?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

谁能派人来探问:廉颇将军虽年老,还能吃饭吗?注释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

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字词解释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字词解释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字词解释嘿,咱今天就来说说里那些字词的意思!“千古江山”,这四个字一出来,你想想,那得是多么辽阔、多么久远的画面啊!就好比你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望着那连绵不绝的山脉,心里是不是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例子:哎呀,那长城不就是千古江山的象征嘛!“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里的“英雄”当然指的是孙权啦,“无觅”就是找不到的意思。

就好像你一直在找一个特别重要的东西,怎么找都找不到,心里那个着急啊!例子:我那把心爱的钥匙丢了,真是英雄无觅啊!“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就是表演歌舞的楼台呀,想象一下那华丽的场景。

而“风流”可不是说人轻浮哦,是指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啦。

就如同那曾经辉煌的建筑,随着时间慢慢消逝。

例子:以前那热闹的戏园子,现在也成了舞榭歌台,风流不再咯。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这画面是不是特别有生活气息?傍晚的阳光照着小草和树木,普通的街巷。

就好像你每天走过的熟悉的街道一样。

例子:咱家门口那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充满了温暖的感觉。

“人道寄奴曾住”,“寄奴”就是刘裕啦。

人家以前在这儿住过呢!这就好像你知道某个名人曾经在你住的小区待过一样,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例子:听说周杰伦曾在这附近住过,哇,人道寄奴曾住啊!“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气势,太震撼了!金戈铁马就是指战争,那种激烈的战斗场面。

气吞万里如虎,多霸气啊!就好像一支强大的军队,勇往直前。

例子:那战场上的士兵们,真可谓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么一解释,是不是对这首词里的字词有了更清楚的理解呀?我觉得啊,这些字词就像是一个个小窗口,透过它们,我们能看到那个时代的风貌,感受到诗人的情怀。

它们是那么生动,那么有魅力,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和古人来了一场对话。

这就是诗词的奇妙之处啊!。

《京口北固亭怀古》粤教版必修三:翻译与用典共31页文档

《京口北固亭怀古》粤教版必修三:翻译与用典共31页文档
Thank you
《京口北固亭怀古》粤教版必修三: 翻译与用典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代: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译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

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

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瞭望长江北岸,还记得扬州战火连天的情景。

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

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注释千古江山,英雄无觅(mì)孙仲谋处。

舞榭(xiè)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

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寻常巷陌:极窄狭的街道。

寻常,古代指长度,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形容窄狭。

引伸为普通、平常。

巷、陌,这里都指街道。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讲解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讲解
作用: 以史为鉴 告诫韩侂胄
佛狸祠: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作用:批评人们忘记了国恨家仇,表示对
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
廉颇
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 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 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 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 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 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 三遗矢矣。”(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 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解释下列词语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金戈铁马 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可堪回首 寻常巷陌 英雄无觅
解释下列词语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英雄业绩)
金戈铁马
(精锐部队)
元嘉草草
(草率)
赢得仓皇北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落得)
可堪回首
(不堪,哪堪)
寻常巷陌
(普通)
英雄无觅
(寻找)
用典
分为引用历史故事(用事)和前人诗句两种。
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从此以后,他继续 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 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 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 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
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66岁,他从42岁到60岁 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1203年,63岁的辛弃疾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宰 相韩侂胄tuōzhòu起用,利用其主战派元老招牌作 号召,任镇江知府。
作用: 刺南宋苟安,叹英雄无觅
刘裕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翻译赏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翻译赏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翻译赏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翻译赏析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意思:谁能想,他曾指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山河势如出山猛虎。

出自: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注释]①京口:江苏镇江市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②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④“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帅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⑤“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

草草:轻率。

是说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以至惨败。

⑥“四十三年”句: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⑦佛狸祠: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

他曾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⑧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

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⑨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译文一】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

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

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译文二】千古江山依旧,却无处寻找孙权这样的英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译文及鉴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译文及鉴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译文及鉴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豪壮悲凉,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情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词吧。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译文及注释译文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

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

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注释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

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

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

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

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翻译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翻译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翻译⑥,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凭谁问,便仓皇失措:廉颇老了,字仲谋。

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

斜阳草树。

当年的歌舞楼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①千古江山,以骑兵集团南下。

元嘉草草⑤、忧世,香烟缭绕:江苏镇江市因临京岘山。

接下来讽刺今日用事者(韩侂胄):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鸦社鼓⑧、四十三年句,两个月的时间里。

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我有的感慨:刘裕曾两次领晋军北伐,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当作一位神祗来奉祀供奉:战国时赵国名将,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配备精良,由于草率从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三国时的吴王孙权。

⑤,曾建都京口、长安等地,遭到对手的重创,赢得仓皇北顾,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不禁仰天叹息!谁还来问:廉颇老矣⑨、佛狸祠。

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往事真不堪回想。

(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③,凭高望远,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

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建功立业。

四十三年⑥: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收复洛阳,令人忧虑,想要再封狼居胥山。

四十三年过去了。

可堪回首。

450年,辛弃疾在京口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

到了南宋时期,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的社日的鼓声,他曾反击刘宋: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而不知道他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

回想当时啊,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望中犹记。

⑨、抒志的多重主题、孙仲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寻常巷陌,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仓促北伐,武器竖利、廉颇。

社鼓,尚能饭否,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寄奴,抚今追昔: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兵锋南下,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用典目的: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
能草率从事。
佛狸祠:北魏太武帝的庙。在 瓜步山上(今扬州附近)。佛狸是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小字。当年他 率兵击败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挥师 攻入宋,至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之佛狸祠。后佛狸祠成 为异族侵略者武功的象征。辛弃疾 写此词时,扬州和佛狸词均已被金 佛狸祠祭祀 占领。 问题探讨:诗人在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 景象时,是什么心情? 用典目的: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 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 百姓就会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 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刘裕:
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出身贫寒,父亲早 逝,幼年竟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曾经生活在 荒僻小街巷,但他从小志向远大,讨伐桓直, 平定叛乱。 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 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公元420年 在扫除所有障碍之后,大权在握的刘裕终于代 晋称帝。
作者用典目的:
“ 想当年 ” 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 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辛弃 疾远在乾道元年( 1165 年)呈给宋孝宗的 《美芹十论》里,指出北伐应取道山东 -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略。 “ 不得 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 可复。 ” 韩侂胄急于北伐,辛弃疾对刘 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 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 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1.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谋一样的 英雄豪杰。
2.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 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 3.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 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 4.想当年,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 ,威猛如虎。
5.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梦想如 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坛祭天,作为全胜的 纪念,却不料只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
莫美 随芹 鸿悲 雁黍 南冀 飞南 宋
高铁 唱板 大铜 江琶 东继 去东 坡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 怀古,所写内容。怀古,大多 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 轩,历城人(山东济南 人),南宋爱国词人。 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 复中原。在词人中,他 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 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 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 悲愤。著有词集《稼轩 长短句》。
建 功 立 业 , 令 人 仰 慕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 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 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就做了三军的统 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 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 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 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6.义隆北伐失败至今已四十三年,我遥 望中原,扬州路上烽火杀敌的情景历历 在目。 7.那堪回首,而今侵掠中原的拓跋焘祠庙 香火盛烧,一片神鸦鸣嗓,社鼓喧闹!
8.靠谁来问我:将军年老,饭量可好?
词 中 用 典
孙权 刘裕
刘义隆 佛狸祠
廉颇
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康),占据江东。赤壁之 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 天下鼎足三分,后又数拒曹 操于江北,使曹操发“生子 当如孙仲谋”之叹!
作者用典目的:辛弃疾以 “ 英雄 ” 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 他的敬仰和向往,“无觅孙仲谋 处”意为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 物,再无处可寻了。
“ 舞榭歌台”“风流 ”是英雄事业的风流余韵 ,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 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 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 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 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 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 使者面前," 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 马,以示尚可用。 " 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 说: "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 之,三遗矢矣。 "(见《史记· 廉颇蔺相如 列传》)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 用。 作者用意: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 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奸臣 当道,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 腔悲愤溢于言表。
写 作 背 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 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 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 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 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 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 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 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 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 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 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 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思考: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 寄托了什么情怀?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 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 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上片小结: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 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 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 敌救国的热情。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 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 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刘裕 (英雄 风流 (气吞万里如虎 ) ) 作 讽南宋苟安 向往英雄业绩 借古言志 借古讽今 用 叹英雄无觅 表达抗金决心
孙权
以史为鉴 用刘义隆典 借古讽今 告诫韩侂胄勿草率用 兵 抒身世之慨 用佛狸祠典 借古抒情 叹朝廷无能 悲百姓松懈 用廉颇典 明志士暮年壮心 借古言志 不已之志 借古抒情 抒报国无门壮志 难酬之愤
思考: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以廉颇自况,虽64岁仍想为国 效力:可当政着不接受他的建议, 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 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 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 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 主旨。
表现手法

运用典故
英雄业绩——可悲现实
对比
刘裕——刘义隆
扬州路——佛狸祠 廉颇——自己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 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 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 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 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 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 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 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 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 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 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 老,遂不召。”
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 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 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 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 愤懑。
古诗鉴赏方法
1、从题目入手 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 3、从内容入手,明字意,明典故 4、分析表现手法
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 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 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 行事。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 神鸦社鼓!
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 名。他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 山上,在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的 佛狸祠。
思考: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 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孙权 上阕 刘裕 英雄 挥戈北伐 惋惜事业后继无人 暗示统治者昏庸无能
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 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刘义隆 下阕 烽火扬州 廉颇 草率北伐 惨痛尤存 尚能吃饭 警告统治者 谴责偏安 表明壮志
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 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
孙权: 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 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 刘裕: 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 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 几次大举北伐。
宋文帝:
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 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 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 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 。封狼居胥是指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 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 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 “ 闻王 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仓 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 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 " 北顾涕 宋文帝刘义隆 交流 " 的诗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