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化学(新课标人教版)一轮复习精(2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热点专攻8 无机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策略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热点专攻8 无机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策略
用;
(2)转化线:元素守恒———焙烧、溶浸、沉淀、煅烧、电 解、结晶等;
(3)除杂线:复分解沉淀、置换沉淀、氧化还原沉淀、加 热产生气体等;
(4)分离 线:蒸 发、结 晶、过 滤 (趁 热 过 滤)、洗 涤、干 燥等。
2.(2024·广西北海模拟)硫酸铈铵[(NH4)2Ce(SO4)3]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溶
还将增加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用量。
Na2CO3、CaO
(3)精制Ⅱ的目的是_______;进行操作X时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若不
除钙
HCl
进行该操作而直接浓缩,将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缩时有Li2CO3沉淀析出,最终所得Li2CO3的产率减小
解析 (1)依据信息“[B4O5(OH)4]2-水解生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B(OH)3 和
[B(OH)4]-”,可写出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4O5(OH)4]2-+5H2O
2B(OH)3+2[B(OH)4]-;已知 B(OH)3+H2O
H++[B(OH)4]-的
Ka=
(H+ )·([B(OH)4 ]- )
Na2B4O5(OH)4·8H2O。常温下,在0.10 mol·L-1硼砂溶液中,[B4O5(OH)4]2-水
解生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OH)3和[B(OH)4]-,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4O5(OH)4]2-+5H2O
2B(OH)3+2[B(O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溶液的pH=________。
选择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要考虑两点,一是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增大;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真题集训 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含解析)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真题集训 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含解析)

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知识点的认识】(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2)化学如同物理一样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多人称化学为“中心科学”,因为化学为部分科学学门的核心,如材料科学、纳米科技、生物化学等.化学是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这也是化学变化的核心基础.现代化学下有五门二级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与高分子化学.【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是让学生对化学学科进行宏观的认识,了解化学学科的设置意义,主要以简单的选择题为主.【解题思路点拔】深刻地了解化学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化学世界的精彩.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中学化学中有许多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类推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单质熔沸点一定是由低到高B.利用复分解反应以强制弱规律,弱酸一定不能制强酸C.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有单质参加和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必然伴随能量的变化B.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C.必然引起化学键的变化D.必然产生新的物质3.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A.火星四射B.发热C.生成黑色固体D.固体形状变化了4.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下列有关化学科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B.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是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C.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D.能源开发、新材料研制、边缘科学的发展都体现出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十分广阔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C.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分支的联系不密切D.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7.下列有关物质粒子或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发生改变B.未见饭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物质的分子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C.某粒子示意图,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D.构成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都为68.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A.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B.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应用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D.计算机、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等设备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9.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层次上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自然学科.关于化学研究的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保证人类的生存:诸如在解决人类粮食、能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以及保护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和贡献;②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诸如合成新的材料,物质的净化和纯化等,均使人类衣、食、住、行的条件有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③延长人类的寿命:诸如探明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奥秘,合成新的药物等.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10.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B.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制造出新的原子和新的分子C.制陶、冶金及酿酒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1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C.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12.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常识B.物质鉴别硬水与软水﹣﹣﹣﹣观察颜色区别人体缺钙元素﹣﹣﹣﹣导致甲状腺肿大食盐与亚硝酸钠﹣﹣﹣﹣品尝味道硫酸铵和磷矿粉﹣﹣﹣﹣加水溶解C.安全常识D.“一定”与“不一定”长时间堆放的柴草﹣﹣﹣﹣要不时翻动进入陌生溶洞前﹣﹣﹣﹣先做灯火试验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A.A B.B C.C D.D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实验能解决化学学科的所有问题B.假说经过反复验证和修正,才发展成为科学的理论C.模型一般可分为物体模型和思维模型D.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14.下列叙述不能体现“化学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旨的是()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B.合成塑料,让材料更丰富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15.化学科学的特征是()A.研究物质的变化B.制造新物质C.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D.进行化学实验二、解答题(共2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6.将一粒金属钠和一块铜片分别盛在表面皿中,然后放在实验桌上,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就此回答下列的问题:(1)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的方面来看,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的方面来说,其研究程序是.17.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化学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乙烯完全燃烧时,每一个乙烯分子能和两个B分子反应生成两个C分子和两个D分子,如图所示.请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中,(填“分子”、“原子”之一)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上述反应一定质量守恒定律(填“遵守”、“不遵守”之一).(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上述反应属于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氧化”之一).【考点训练】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4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中学化学中有许多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类推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单质熔沸点一定是由低到高B.利用复分解反应以强制弱规律,弱酸一定不能制强酸C.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有单质参加和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A.金刚石的熔沸点比晶体硅的高;B.弱酸与盐溶液如果满足复分解条件也可能生成强酸;C.能和碱反应生成只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D.氧气和臭氧之间的转化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解答:解:A.金刚石的熔沸点比晶体硅的高,不一定是由低到高,故A错误;B.弱酸与盐溶液如果满足复分解条件也可能生成强酸,如CuSO4+H2S═CuS↓+H2SO4,故B错误;C.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氧气和臭氧之间的转化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但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正确运用物质分类及反应规律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2.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必然伴随能量的变化B.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C.必然引起化学键的变化D.必然产生新的物质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既有物质的变化又伴随能量的变化.解答:解:A.化学反应既有物质的变化又伴随能量的变化,故A正确;B.化学变化可能有物质状态的变化,故B错误;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故C正确;D.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区别物理变化的根本特征,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本质,题目简单,注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3.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A.火星四射B.发热C.生成黑色固体D.固体形状变化了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铁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化学变化的判断要从本质也就是根本依据去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依赖于反应的现象.解答:解:铁丝在氧气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在过程中生成了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其余均是伴随的现象,辅助判断,但不是根本依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难度不大,注意从新物质生成角度判断化学反应的反应.4.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含义,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做出正确的判断.5.下列有关化学科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B.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是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C.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D.能源开发、新材料研制、边缘科学的发展都体现出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十分广阔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化学的研究目的是帮助人们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是进入20世纪后的成就;C.门捷列夫在19世纪中叶,发现了周期律;D.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研究物质的性质,如何制取,怎样不污染环境,开发一些新能源,制取一些新物质.解答:解:A.化学的研究目的是帮助人们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不是认识分子,故A错误;B.进入20世纪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故B正确;C.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正确;D.能源开发、新材料研制、边缘科学都与化学有关,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和化学史,难度较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C.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分支的联系不密切D.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化学具有创造性;B.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C.化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D.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人类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并进一步解决环境污染.解答:解:A.化学具有创造性,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故A正确;B.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故B错误;C.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分支的联系密切,故C错误;D.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人类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并进一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科学的意义和特点,注意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题目难度不大.7.下列有关物质粒子或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发生改变B.未见饭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物质的分子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C.某粒子示意图,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D.构成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都为6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A.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得失电子进行分析;B.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C.根据粒子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进行分析;D.根据元素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进行分析.解答:解: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得失电子,核外电子数发生改变,故A错误;B.物质的分子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因此未见饭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故B正确;C.从粒子示意图看,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是镁,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镁离子,故C正确;D.构成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的碳原子,都属于碳元素,碳元素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6,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原子的知识,应明确分子和原子都是微观粒子,掌握分子和原子的结构和性质是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8.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A.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B.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应用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D.计算机、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等设备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原子﹣分子论的确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解答:解:自从原子﹣分子论的确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此后化学才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发展史,分析化学的发展史,理清各种成就的先后顺序,然后得出明确结果是解答本题技巧,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题目难度不大.9.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层次上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自然学科.关于化学研究的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保证人类的生存:诸如在解决人类粮食、能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以及保护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和贡献;②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诸如合成新的材料,物质的净化和纯化等,均使人类衣、食、住、行的条件有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③延长人类的寿命:诸如探明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奥秘,合成新的药物等.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专题:化学应用.分析: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合成新材料,新的药物.解答:解:化学治理环境污染,合成新材料,物质的净化和纯化等,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合成新的药物,延长人类的寿命,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的意义,难度不大,注意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层次上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自然学科.10.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B.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制造出新的原子和新的分子C.制陶、冶金及酿酒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专题:化学应用.分析:化学科学的定义: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重要的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区分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的生成,据此解答.解答:解:A.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是化学的特征,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故A正确;B.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制造出新的分子,不能制造新的原子,故B错误;C.制陶、冶金及酿酒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科学的定义和特征,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化学科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不能制造原子.1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C.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既有物质的变化又伴随能量的变化.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故A正确;B.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区别物理变化的根本特征,故B正确;C.化学变化可能有物质状态的变化,故C错误;D.化学反应既有物质的变化又伴随能量的变化,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本质,题目简单,注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12.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常识B.物质鉴别硬水与软水﹣﹣﹣﹣观察颜色区别人体缺钙元素﹣﹣﹣﹣导致甲状腺肿大食盐与亚硝酸钠﹣﹣﹣﹣品尝味道硫酸铵和磷矿粉﹣﹣﹣﹣加水溶解C.安全常识D.“一定”与“不一定”长时间堆放的柴草﹣﹣﹣﹣要不时翻动进入陌生溶洞前﹣﹣﹣﹣先做灯火试验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A.A B.B C.C D.D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和钙的生理功能判断;B、根据亚硝酸盐的毒性和化肥的溶解性判断;C、根据缓慢氧化易引起自燃的性质及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供给呼吸判断;D、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及影响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来判断.解答:解:A、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不含或含较少的钙镁化合物,它们都是无色的;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A错误;B、亚硝酸盐有毒,不能食用,食盐与亚硝酸钠不能用品尝味道的方法鉴别,而硫酸铵和磷矿粉加水溶解时只有硫酸铵溶解,可以鉴别,故B错误;C、长时间堆放的柴草如不翻动,发生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散失,如果达到柴草的着火点能够引起自燃,所以要通过不时的翻动来散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易聚集于溶洞中,且不能供给呼吸,含量过高会使人窒息死亡,所以可以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安全浓度,故C正确;D、中和反应能够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仅仅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能够生成盐和水,但该类反应不是中和反应,而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考试热点之一.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实验能解决化学学科的所有问题B.假说经过反复验证和修正,才发展成为科学的理论C.模型一般可分为物体模型和思维模型D.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科学探究方法.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化学科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科学,离不开科学实验;B、假说是有根据的说法,有可能发展成为科学的理论;C、根据模型的分类来回答判断;D、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解答:解:A、化学科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科学,不是所有的化学学科的问题都借助于实验,实验只是其中的一种途径,故A错误;B、假说是有根据的说法,经过反复验证和修正,有的可能发展成为科学的理论,故B正确;C、模型的分类:物体模型和思维模型两种,故C正确;D、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并根据其结构和性质来制造分子,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发展史的知识,注意知识的灵活掌握,难度不大.14.下列叙述不能体现“化学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旨的是()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B.合成塑料,让材料更丰富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化学,让生活更美好”,只要是与化学有关,能让生活更美好的就符合题意.解答:解:A.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与化学无关,故A正确;B.合成塑料,让材料更丰富,能让生活更美好,故B错误;C.用化学方法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能让生活更美好,故C错误;D.用化学方法合成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能让生活更美好,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难度不大,注意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主要原则.15.化学科学的特征是()A.研究物质的变化B.制造新物质C.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D.进行化学实验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专题:化学应用.分析:化学科学的定义: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重要的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解答:解:化学科学的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科学的特征,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化学科学的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二、解答题(共2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6.将一粒金属钠和一块铜片分别盛在表面皿中,然后放在实验桌上,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就此回答下列的问题:(1)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的方面来看,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的方面来说,其研究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的性质→观察和实验→解释及结论.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实验法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性质的方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与记忆.对物质性质进行研究的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性质→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解答:解:(1)金属钠和铜片分别盛在表面皿中,采取对比方法来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故答案为: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的方面来说,其研究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的性质→观察和实验→解释及结论,故答案为: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的性质→观察和实验→解释及结论.点评:本题考查研究物质性质及变化的基本方法,难度不大,理解常用的基本方法.17.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化学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乙烯完全燃烧时,每一个乙烯分子能和两个B分子反应生成两个C分子和两个D分子,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人教版必修一一轮复习(原卷版)

高考化学人教版必修一一轮复习(原卷版)

人教版必修一一、单选题1.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可逆反应B.“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未涉及化学变化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形容的霾尘中有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D.“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糖浆有甜味,可以止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不是碱性氧化物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伴随化学变化③HCl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④Fe(OH)3、FeCl3、HNO3都不能用化合反应制备⑤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它具有漂白性A.②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⑤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3gNa与氧气充分燃烧,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大于N A小于2N AB.1mol甲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N AC.标准状况下22.4L C6H6充分燃烧消耗氧气7.5 N AD.0.2mol/L的Na2SO4溶液中含Na+ 数为0.4N A4.某无色透明的溶液,在c(H+)水= 1x10-13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A.Fe2+K+SO42-NO3-B.Mg2+NH4+SO42-Cl-C.Ba2+Na+MnO4-SO42-D.Na+K+SO42-NO3-5.做实验时不小心粘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的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MnO4- +C2O +H+ →CO2 ↑+Mn2++ ,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2OB.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C.配平该反应式后,H+的化学计量数是16D.该反应电子转移总数是5e-6.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0.6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下),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0.2 mol·L-1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2 mol电子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D.电解后溶液中c(H+)为0.2 mol·L-17.关于反应过程中的先后顺序,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向浓度都为0.1mol/L的FeCl3和CuCl2加入铁粉,溶质CuCl2首先与铁粉反应B.向过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Al(SO4)2溶液,开始没有白色沉淀生成C.向浓度都为0.1mol/L 的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通入CO2气体,NaOH首先反应D.向浓度为0.1mol/L的FeCl3溶液中,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相同的铁和铜,铜单质首先参加反应8.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的还原性,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A装置中FeCl3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可以说明SO2有还原性B.B装置中蓝色退去,说明还原性:SO2>I-C.C装置中吸收尾气有可能倒吸D.A、B装置中发生的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相等。

第21讲 电离平衡(练)-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第21讲   电离平衡(练)-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第21讲电离平衡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能一定越强B.强酸和强碱一定是强电解质,不管其水溶液浓度的大小,都能完全电离C.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D.多元酸、多元碱的导电性一定比一元酸、一元碱的导电性强【答案】C【解析】A、D项,导电性取决于离子浓度及所带电荷数的多少,错误;B项,98.3%浓硫酸是强酸溶液,由于水太少,硫酸大部分以硫酸分子的形式存在,错误;C项,HF是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但是弱电解质,正确。

2.下列事实能证明HCOOH为弱酸的是()A.可与Na2CO3反应生成CO2B.常温时HCOONa溶液的pH大于7C.导电能力低于同浓度的硫酸D.0.1 mol·L-1 HCOOH溶液可以使甲基橙变红【答案】B【解析】HCOOH能与Na2CO3反应产生CO2,只能说明甲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同理盐酸也可),故A不能证明其为弱酸;常温时HCOONa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HCOONa为强碱弱酸盐,故B能证明其为弱酸;导电性强弱与离子浓度有关,HCOOH为一元酸,硫酸为二元强酸,同浓度时,比较导电性,即使HCOOH是强酸,导电性也比硫酸低,故C不能证明其为弱酸;0.1 mol·L-1 HCOOH溶液可以使甲基橙变红只能说明HCOOH 溶液显酸性,故D不能证明其为弱酸。

3.将0.1 mol·L-1的氨水加水稀释至0.01 mol·L-1,稀释过程中温度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释后溶液中c(H+)和c(OH-)均减小B.稀释后溶液中c(OH-)变为稀释前的110 C.稀释过程中氨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稀释过程中溶液中c(OH-)c(NH3·H2O)增大【答案】D【解析】温度不变,水的电离常数不变,稀释后c(OH-)减小,c(H+)增大,A错误;NH3·H2O为弱电解质,稀释后溶液中c (OH -)大于稀释前的110,B 错误;NH 3·H 2O 为弱电解质,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向右移动,C 错误;同一溶液中,c (OH -)c (NH 3·H 2O )=n (OH -)n (NH 3·H 2O ),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故n (OH -)增大,n (NH 3·H 2O)减小,故c (OH -)c (NH 3·H 2O )增大,D 正确。

知识清单21电离平衡-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新高考专用)(教师版)

知识清单21电离平衡-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新高考专用)(教师版)

知识清单21 电离平衡知识点0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1.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等),当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了平衡。

平衡建立过程如图所示:(2)电离平衡的特征①弱:研究对象是弱电解质。

②等: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

③动: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即1mol CH3COOH电离同时则有1mol CH3COOH分子形成。

④定:条件不变,溶液中各分子、离子的浓度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又有分子。

⑤变: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各粒子的浓度要发生改变。

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1)影响电离平衡的内因:影响电离平衡的内因是弱电解质本身的结构与性质,其他条件相同时,电解质越弱越难电离。

(2)影响电离平衡的外因:①浓度:向弱电解质溶液中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②温度:电解质的电离一般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③同离子效应:加入与电解质电离出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形成分子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④酸碱效应:加入强酸(或强碱),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平衡向形成分子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弱碱(或弱酸)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⑤加入能与离子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以0.1 mol·L-1 CH3COOH溶液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CH3COOH(aq)￿￿CH3COO-(aq)+H+(aq) ΔH>0的影响。

改变条件平衡移动方向n(H+)c(H+)导电能力加水稀释向右增大减小减弱加入少量冰醋酸向右增大增大增强通入HCl(g)向左增大增大增强加NaOH(s)向右减小减小增强加CH3COONa(s)向左减小减小增强升高温度向右增大增大增强【易错提醒】(1)一般情况下,加水稀释时,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离子的浓度减小,并非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习题附详解(新课标)45分钟单元基础训练卷(二)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习题附详解(新课标)45分钟单元基础训练卷(二)

45分钟单元基础训练卷(二)(考查范围:第二单元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1年冬天,包括湖北在内的全国多个地区发生持续大雾天气,“PM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B.持续大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C.大雾的形成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没有关系D.空气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馏、干馏都是物理变化B.127I和131I互为同素异形体C.硫酸铜、二氧化硫都是电解质D.盐酸、漂白粉都是混合物3.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⑥两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D.③④⑤⑥4.在离子浓度都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某物质后,发生反应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在含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Cu2+、Fe3+、H+B.在含I-、SO2-3、Br-的溶液中不断通入氯气:I-、Br-、SO2-3C.在含AlO-2、SO2-3、O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氢钠溶液:OH-、AlO-2、SO2-3D.在含Fe3+、H+、NH+4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烧碱溶液:Fe3+、NH+4、H+5.已知H2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下列有关H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足量的H2O2加入H2SO4和KI的混合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溶液变成棕色,发生的反应可能为:H2O2+2I-===I2+O2↑+2H+B.将H2O2和HBrO溶液混合,产生无色气体,发生的反应可能为:4HBrO+2H2O2===4HBr+3O2↑+2H2OC.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可认为Fe2+能催化H2O2的分解D.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与双氧水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2MnO-4+H2O2+6H+===2Mn2++3O2↑+4H2O6.在图D2-1点滴板上有四个溶液间反应的小实验,其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图D2-1A.a反应:Fe2++2H++H2O2===Fe3++2H2OB.b反应:HCO-3+OH-===CO2-3+H2OC.c反应:H++OH-===H2OD.d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条件下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pH=0的溶液中:Fe3+、Mg2+、Cl-、SO2-4B.水电离出的c(H+)=1×10-10的溶液中:K+、HCO-3、Na+、S2-C.使pH试纸显深蓝色的溶液中:Cu2+、Fe3+、NO-3、SO2-4D.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Mg2+、SO2-4、NO-3、N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8.(16分)已知四种强电解质溶液,分别含有下列阴、阳离子中的各一种,并且互不重复:NH+4、Ba2+、Na+、H+、SO2-4、NO-3、OH-、CO2-3,将这四种溶液分别标记为A、B、C、D,进行如下实验:①在A或D中滴入C,均有沉淀生成;②D和B反应生成气体,该气体能被足量的A吸收;③A和D反应生成的气体能被B吸收。

(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二节 溶液的酸碱性与pH计算

(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二节 溶液的酸碱性与pH计算

第二节溶液的酸碱性与pH计算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将“>”“=”或“<”填在下表空格中)(1)定义式:pH=-_lg_c(H+)。

(2)溶液的酸碱性跟pH的关系:室温下:(3)适用范围:0~14(4)pH试纸的使用:把小片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确定溶液的pH。

二、酸碱中和滴定1.实验原理(1)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根据中和反应的等量关系来测定酸(或)碱的浓度。

(2)利用酸碱指示剂明显的颜色变化,表示反应已完全,指示滴定终点。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如下表所示:2.实验用品(1)仪器:酸式滴定管(如图A)、碱式滴定管(如B图)、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3.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1)滴定前准备工作:(2)滴定过程:(3)终点判断:①一滴: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锥形瓶内颜色发生突变。

②半分钟:颜色突变后,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4.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c VV 计算。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3·福建高考)室温下对于0.10 mol/L的氨水,其溶液的pH=13。

( )(2)(2013·福建高考)室温下对于0.10 mol/L的氨水,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

( )(3)(2012·福建高考)25℃与60℃时,水的pH相等。

( )(4)pH=6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 )(5)25℃时,1 L pH=12的Ba(OH)2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

( )(6)(2012·重庆高考)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溶质为NH4Cl。

高考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原卷版)

高考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原卷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盐析可分离提纯蛋白质B.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C.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天然纤维D.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用于制取肥皂2.芳樟醇和橙花叔醇是决定茶叶花甜香的关键物质。

芳樟醇和橙花叔醇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橙花叔醇的分子式C15H28OB.芳樟醇和橙花叔醇互为同分异构体C.芳樟醇和橙花叔醇与H2完全加成后的产物互为同系物D.二者均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还原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3.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4.下列选项中的操作、现象与结论完全一致的是5.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催化剂a 、b 能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B .在催化剂b 表面形成氮氧键时不涉及电子转移C .催化剂a 表面发生了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极性共价键的形成D .如果向容器中放入1molN 2和3molH 2,最终可以生成2molNH 36.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2432NH COONH 2NH (g)+CO (g)→,kJ/mol(0)H a a ∆=>。

然后在恒定温度下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若322(NH )(CO )v v =,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两次平衡时,后一次平衡时2(CO)c 的浓度大 C .重新达到平衡,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D .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2molNH 3和1molCO 2,则达到平衡时放出akJ 热量7.某科研团队研制出“TM ﹣LiH (TM 表示过渡金属)”双催化剂体系,显著提高了在温和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合成NH 3的效率,原理示意如下: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状态Ⅰ,吸收能量并有N≡N 键发生断裂B .合成NH 3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是100%C.“TM﹣LiH”能降低合成氨反应的△H D.生成NH3:2LiNH+3H2═2LiH+2NH38.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氯气从海水中提溴的关键反应是:Cl2+2Br—=2Cl—+Br2B.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C.海水中的Na+、Cl—结晶成NaCl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D.从海水中可以得到氯化镁,再经过电解可制金属镁9.温度为T1时,将气体X和气体Y各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 (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2.(6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3.(6分)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4.(6分)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7种B.8种C.9种D.10种5.(6分)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6.(6分)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O3、BaCO3D.Na2CO3、CuSO47.(6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B.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C.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D.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A.A B.B C.C D.D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一)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必考题(共129分)8.(14分)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1)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其中氮的化合价为.(2)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①2O2(g)+N2(g)═N2O4(l)△H1②N2(g)+2H2(g)═N2H4(l)△H2③O2(g)+2H2(g)═2H2O(g)△H3④2N2H4(l)+N2O4(l)═3N2(g)+4H2O(g)△H4﹣1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已知:N2H4+H+⇌N2H5+×107;K w×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9.(14分)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目录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目录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目录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 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第2 讲物质的量浓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 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第2 讲离子反响离子方程式第3 讲氧化复原反响的根本概念第4 讲氧化复原反响的规律和应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 讲碱金属元素——钠第2 讲铁及其化合物第3 讲镁及其化合物第4 讲铝及其化合物第四章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 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2 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3 讲硫及其化合物第4 讲氮的氧化物和硝酸第5 讲氨和铵盐第五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1 讲元素周期表第2 讲元素周期律第3 讲化学键第六章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电化学第1 讲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实验探究:中和热的测定第2 讲原电池化学电源第3 讲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第七章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 讲化学反响速率第2 讲化学反响的方向和限度第3 讲化学平衡移动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1 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2 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3 讲盐类的水解第4 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九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1 讲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分类第2 讲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第十章烃第1 讲脂肪烃第2 讲芳香烃第十一章烃的衍生物第1 讲卤代烃第2 讲醇酚第3 讲醛羧酸酯第十二章根本营养物质、高分子化合物第1 讲根本营养物质第2 讲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十三章化学实验根底第1 讲化学实验根底知识实验探究:“仪器改造〞与“一器多用〞第2 讲物质的检验、别离和提纯第3 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第4 讲探究性化学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