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城市可试点存款利率市场化

合集下载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演变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演变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演变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演变引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承载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变革和发展。

央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

央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

央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央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是指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央行对存款利率进行调整的一种机制。

市场化调整机制的实施,可以使得存款利率更加市场化、灵活性更强,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需求和银行业务经营成本,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首先,央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一个核心原则是市场供需平衡。

央行利用经济模型和市场监测手段,调查和研究市场上的存贷款需求和供给情况,从而确定存款利率的调整方向和幅度,确保存款利率水平与市场中的资金需求和供给保持平衡。

其次,央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还要考虑到经济基本面的变化。

央行需要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通货膨胀水平、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因素对存息利率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评估,央行可以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和风险厌恶程度来进行存款利率的调整。

此外,央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还要兼顾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的利润状况。

央行需要考虑到银行的盈利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避免过大利率波动给金融机构带来严重的风险和压力。

同时,央行也需要充分评估存款利率调整对整个经济的影响,避免因存款利率调整而引发金融风险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最后,央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还要考虑到资本市场的发展需求。

央行需要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市场参与者合作,共同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合理的投资回报。

通过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调整,央行可以引导资金更加合理地流向实体经济和创新型企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

总结起来,央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是一种根据市场供需情况进行调整的机制,它主要以市场供需平衡、经济基本面的变化、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机构利润状况等因素为考虑,并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市场参与者合作,共同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这一机制的实施将有助于更加市场化、灵活性更强的存款利率体系建立,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利率市场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剖析

利率市场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剖析

利率市场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利率机制改革是我国一系列市场化改革中较滞后的一环。

随着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变化,利率改革的条件逐渐成熟,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国内方面,利率改革的滞后已经成为其他改革推进和绩效发挥的制约因素;外部方面,加入WTO意味着金融业必须在5年内完全开放。

面临国内外双重压力,我国政府决定在3年内完成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利率放开的顺序是:从贷款利率到存款利率,从农村到城市,从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国有银行。

这是对利率市场化改革首次提出的包括明确的步骤和时间跨度的方案。

目前,改革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推进。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0年9月21日开始,改变我国现行外币利率管理体制。

其主要内容是:由金融机构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300万(含300万)美元以上或等值其他外币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水平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存款利率水平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统一制定。

根据改革的进程安排,下一步放开的将是贷款利率,并且改革将最终实现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贷款利率。

如果说放开外币利率只是小试牛刀,那么放开存贷款利率则是大动干戈,必然会对整个金融市场格局的变动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在今后几年内,利率改革将是金融改革的持续热点。

本文着眼于利率市场化将对证券市场产生的影响,目的在于为市场参与者的决策提供判断依据。

影响利率走势的因素一、宏观经济因素分析决定一国均衡利率水平的基础是社会长期平均利润率。

虽然我国企业的平均收益率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1990年中后期以来,随着经济从短缺走向过剩,企业的平均利率水平较经济高速增长期下滑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今年上市公司的中报反映企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只有4%,全年约在8%左右,而目前一年期的贷款利率只有5.85%.这一点反映了贷款利率放开后市场均衡利率水平不会过度上升。

利率水平又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我国经济目前正逐渐走出谷底,因此从中期来看,均衡利率将略有攀升。

部分城市可试点存款利率市场化

部分城市可试点存款利率市场化
高连奎 :
中国睿库 研究院副院长 、经济 研究所所长
部分城市可试点存款利率 市场化
高 连奎
中国当前面临 的问题不是储 蓄危机 ,而是 企业 融资危机 ,世界各 国利 率 市场 化 的结果都是融资成本升高 ,对此 中国更应慎重 。

嚣 进 率 就 闻 , 风 并 入 而 且 8 动 是 月 全 , 份 众 国 以 多 范 来 银 围 , 行 内 各 上 多 家 调 家 银 银 了 行 存 行 其 款 在 实 早 利 跟
很大 的,既包含银行 的风险 ,也包含储 大 的通 胀 , 中国资本 市场 也不 存在 对 户的风险 。一些商业银行推 出的所谓套 银 行 的 倒逼 。 期保值业务,将金融风险转嫁给储 户, 鉴于 存款 利率 市场化 的风 险 ,笔
与 保 险 公 司 暗 中勾 结 , 以所 谓 的保 险合 者 建 议 中 国可 在 部分 城 市 先 进 行 试 点 , 同取 代 正 常 的储 蓄合 同 。一 些 储户 不 明 在试 点城市可选择完全放开 ,通过观察
二是 由于大 企业抛 弃银 行转 投 资本市 率 市场化的结果都是融资成本升高,鉴 场,资本 市场 出现爆炸式发展导致银行 于 此 , 中国更 应 该 慎 重 。曩
1 7 / 2 01 3总第 4 9 9期
21
就里,等到存款到期之后,才发现 自己 结果 ,将 试 点 城 市 中 出现 的 问题 找 出 并 承担了巨大 的商业风险。 妥 善处 理 ,有 了实地 经验 再推广 到 全 世 界各 国在 利率 市场化 的过 程 中 国,毕竟当下中国经济还存在诸多不确 都出经不起折腾 。此外 ,与当时的美 都是一样 的。一是利率市场化导致利率 国相 比 , 中 国当 前面 临 的 问题 不 是储 蓄 上升,融资成本升高 ,实体经济衰落 ; 危机 ,而是企业 融资危机 ,世界各国利

利率市场化改革案例

利率市场化改革案例

利率市场化改革案例近年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在推进中。

其目的是通过完善利率形成机制,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以下是关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案例分析:案例一: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在过去,中国的存款利率一直由央行制定并实施,银行之间存款利率几乎没有竞争,导致存款利率水平偏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为此,中国决定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2013年6月,中国央行发布《关于改革存款利率形成机制的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决定存款利率。

这一改革举措,有效打破了央行对存款利率的垄断,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使得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市场需求来调整存款利率。

通过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银行业利率市场逐渐活跃起来。

银行之间的存款利率开始出现差异,竞争加剧,一些银行开始针对不同客户推出差异化的存款产品。

这种市场化改革促使银行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利润管理,提高了存款利率的市场竞争性,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案例二: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相似,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

在过去,中国的贷款利率由央行制定,没有市场竞争,银行之间贷款利率几乎一致。

为了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央行陆续发布了多个指导文件,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借款人信用状况自主决定贷款利率。

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使得银行贷款利率开始有差异,竞争加剧。

一些银行开始针对不同借款人推出差异化的贷款产品,如优惠利率、浮动利率等。

这种市场化改革促使银行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利润管理,提高了贷款利率的市场竞争性,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案例三:票据利率市场化改革票据市场是中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市场,票据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市场改革的重要一环。

过去,中国的票据利率也由央行制定并实施,市场上票据利率水平相对较低。

为了推进票据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央行发布了《关于票据市场利率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票据品种特点自主决定票据利率。

利率市场化改革案例

利率市场化改革案例

利率市场化改革案例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指将利率的形成机制更多地交由市场力量决定,降低政府对利率的干预,以促使金融市场更加自由和有效。

以下是一些中国境内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案例:1.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2013年,中国央行开始推动LPR制度,这是一种由银行报价决定的利率机制,用于替代原有的贷款基准利率。

LPR改革旨在更好地反映市场利率变化,提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程度。

2019年8月,央行宣布调整LPR形成机制,使其更加与市场利率挂钩。

2.储蓄利率市场化试点:•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储蓄利率市场化试点。

一些省市的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机构被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定价,提高储蓄存款利率的市场化程度。

3.贴现利率改革:•央行逐步推动商业银行贴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允许商业银行更灵活地确定贴现利率。

这样的改革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定价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4.利率走廊制度:•中国央行实施利率走廊制度,通过设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上下限,引导市场利率的波动在一定范围内。

这有助于平衡市场利率的稳定性和市场化。

5.大额存单利率市场化:•大额存单市场化改革是指允许商业银行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定价发行大额存单,通过市场竞争推动存款利率的市场化。

这些案例都是在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这一改革努力减少政府对利率的直接干预,通过市场力量来决定利率水平,以更好地反映市场需求和供应的变化。

这也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金融体系改革。

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利率化改革在我国已经逐步深入,大家知道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已经到达哪一步了吗?下面就让店铺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吧。

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进程(已经完成):早在1986年的时候,人民银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同业可以拆借,此后同业拆借业务开始晃晃悠悠上路,跌跌撞撞发展。

1990年《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颁布,首次系统地制订了同业拆借市场运行规则,并确定了拆借利率实行上限管理的原则。

既然有上限管理,自然不能算完整的市场化。

所以呢,还得继续改革。

1996年《关于取消同业拆放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出炉,统一同业拆借市场的同时,取消了利率上限管制。

总结:掐头去尾,差不多将近10年时间过去了,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

当然,学界也有人认为,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一直到2007年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SHIBOR)诞生才算正式完成。

无论如何,货币市场大概用去十几二十年时间,已经彻底完成了市场化改革。

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进程(已经完成):1991年,国债发行市场化尝试,试行承购报销。

按照惯例,第一步试点总归是最小心翼翼进展缓慢的,眨眼五年时间过去了。

1996年,财政部终于通过证券交易所市场平台实现了国债的市场化发行。

走完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棒接踵而至。

1997年,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和现券交易价格同步放开。

1998年,国开行金融债市场化发行。

1999年,财政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运用利率招标方式发行国债。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仅剩核心部分):1987年,人行下发《关于下放贷款利率浮动权的通知》,放权给商业银行利率浮动,约定商业银行可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国家规定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基准上浮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最高不超过20%。

1996年,面对固定资产投资爆棚的局面,管理层小小地开了一把倒车,规定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由20%缩小为10%,下浮10%不变,浮动范围仅限于流动资金贷款。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是一种实现宏观调控、长效机制和货币供应的精准定位,
同时降低个体市场参与者的财务成本的金融政策方式。

有效的市场化调整机制可以帮助宏
观经济更加稳健地稳步发展,为经济恢复和发展助力,也是民间投融资促进企业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主要通过采用一定类型的定价和报价机制,可以根据当地基
本面进行定价,每次价格调整或者调整频率也会不同,来满足本地宏观经济的需求。

引入
这种市场化调整机制,可以控制金融投资需求,使民间企业的投资和投资行为更加合理;
同时可以有效满足政府刺激经济发展、促进货币供给的要求。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实施,一方面需要完善有关监管政策,科学定位市场准备
金率,并且加强市场报价制度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应当加强货币政策实施有效性的检查,以确保宏观经济政策的准确性,并且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宏观调控的范围,把握好低利率环境的安
全性,提高市场计价的灵活性,并减少市场波动的空间,为经济恢复做出有益的贡献。

今后,中央银行可以加大市场定价机制的宣传和推及步伐,加强定价科学性、严谨性,从而
更好地适应当前宏观调控环境,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存款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存款定价策略

存款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存款定价策略

存款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存款定价策略王楚君【摘要】以中国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哈尔滨银行以及瑞丰农村商业银行为代表,文章分析了四类不同的商业银行在2014年11月以来4次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调整时点下的存款定价情况,发现商业银行存款定价有以下特点:(1)存款利率定价更为理性;(2)存款利率差异化趋势愈发明显;(3)银行不同期限存款利率浮动呈现多样化.随后,进—步探究了其存款定价策略.【期刊名称】《广西财经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9)003【总页数】8页(P25-32)【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上限;商业银行;存款定价策略【作者】王楚君【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江苏南京2118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2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取得关键性进展。

而早在1999年10月,存款利率市场化初步尝试在相对风险更易控制的机构间批发市场进行。

本次改革与以往显著不同之处在于,早期存款利率调整阶段,部分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通常选择“一浮到顶”以及“追随大型银行”等存款定价策略。

随着本次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商业银行逐渐摒弃“一浮到顶”之类的粗放式简单定价,中小型商业银行逐渐采取差异性合理化定价方式,追随效应减弱。

从利率市场化进程来看,虽然相关政策早在1983年已经提出,但真正意义上突破性进展始于2012年6月,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为基准利率的1.1倍,标志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开始放松,这一关键性政策引起了国内学者大量关注。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使其拥有更多自主定价权利。

而在定价机制和定价能力方面,商业银行是否招架得住利率市场化的考验值得关注。

2015年10月24日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放开后,活期存款利率方面,16家上市银行中大型银行以降低成本为出发点,采取下调利率且低于基准利率的存款定价策略。

利率市场化新政实施半年后的影响效应——以辽宁省为例

利率市场化新政实施半年后的影响效应——以辽宁省为例

( 二 ) 金 融机构 定价 能力分化 明显
通过 两次利率调整后各金融机构 的反应可 以看出 ,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与大型银 行的定价 能力仍有较大差异 , 具体表现在 三个方面 " 一是 挂牌利率调整时间相对滞后 , 应对 经验略显 不足 " 201 2 年 6 月 7 日及 7 月 6 日, 人 民银 行总行宣布扩大存款利率浮 动区间后 , 五大银行
( 一 ) 金融机构的整体货款利率水平下降 , 政策实施效应显现
贷款基 准利率经过两次调整后 ,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由 6. 5 6 % 降至 6% ; 受之影 响 , 辽 宁省金融 机构 的整体贷款利率水平下 降 , 各期 限的加权平均贷款利 率 由年初 的 7. 9% 下 降至 0 月份 的 7. 3 1 2 % , 下降了 5 8 个基点 , 与基准利率 的降幅基本持平 " 金融支持实体经 济取得 了实质性 的让利效果 "
利 率 市场 化 新 政 实施 半年 后 的 影 响效 应
)
以 辽 宁 省 为 例
.
李丽丽
(中 国人民 银行沈阳 分行)
20 1 2 年 6 月 8 日和 7 月 6 日, 我 国金融机构人 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 区间经历 了 两次调 整 " 其 中 , 允许存款利率上浮 至基准利率的 1. 1 倍 , 是改革存款利率上 限管理 的突破 性 尝试 , 完成 了利率市场化 改革 的一 次飞跃 " 为了解 利率 市场化 新政对 金融 机构 的影 响效 应 , 本文 以辽宁省为例 , 进行 了专题调查 "
一 ! 存 款 利 率调 整政 策对 辽 宁省 金 融机构 的影 响
( 一 ) 存款挂牌利率形成三大阵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13.07.19•【文号】•【施行日期】2013.07.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仍保持原区间不变,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

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取消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2.3倍的上限,由农村信用社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对客户的贷款利率。

二、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定价方式,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结合期限、信用等风险因素合理确定贷款利率。

完善定价机制建设,提高差异化服务水平,稳妥处理合同关系,保证贷款正常发放。

强化财务硬约束和利率风险管理,确保内部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

相关制度办法要及时报人民银行备案。

三、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要将本通知立即转发至辖区内城市(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开办人民币存、贷款业务的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好相关指导工作。

四、对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各方面的反应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上报人民银行总行。

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7月19日。

2024年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

2024年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

2024年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利率市场化进程之稳步推进阶段央行五次降准降息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同时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至1.3倍。

5月1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至1.5倍。

6月28日起,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8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

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8月26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

10月24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

针对“三农“和小微企业:2月4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标银行额外再将0.5个百分点对农发行额外降4个百分点。

4月2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额外再降1个百分点,对农发行额外降低2个百分点,对“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标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可再降0.5个百分点。

6月28日起,有针对性的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对“三农”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低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

9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额外下调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

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为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正向激励,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及推进措施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及推进措施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及推进措施我国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之一、随着金融领域的不断开放和国际化发展,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本文将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及推进措施进行浅谈。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从市场主体角度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实现了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定价。

在2024年,我国发布了《商业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浮动上限管理办法》,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由央行统一定价变成了市场定价。

其次,从金融市场角度来看,我国已经建立了有国际竞争力的债券市场,并不断扩大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内投资者可以通过债券市场获取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机会。

再次,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通过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稳步取消了贷款基准利率,建立了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制度,这一举措为利率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还需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首先,要健全利率市场化的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使得利率市场化进程受到了一定制约。

因此,需要加快完善利率市场化的法律法规,提高其适应需求的能力。

其次,要推进货币政策的市场化。

货币政策的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利率市场化同步进行,以实现货币政策的市场化定价,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再次,要建立健全利率市场化的风险防控机制。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展,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将增加,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对金融市场风险的监测和监控,及时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

总之,我国利率市场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从现状来看,我国利率市场化还不够深入,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低。

为此,需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推进货币政策市场化,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

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

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中国离利率市场化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3月3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公布,并定于5月1日起实施。

这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已行至"最后一公里",而为其保驾护航的存款保险制度亦将正式推出。

"这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解除了后顾之忧。

"国务院开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快,推出其配套的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不仅强化了银行金融机构正向鼓励和市场约束,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更好的微观根底,同时还有助于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和完善金融机构的市场化退出机制。

一张为中国金融改革编织的"平安网",正随着存款保险时代的来临而拉开……金融"平安网"经历了22年的积累与等待,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最终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倒逼下成型。

据了解,中国对存款保险制度的探讨研究已有二十多年,随着金融改革深入,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银行间竞争加剧甚至出现恶性竞争,可能会导致部分银行破产。

"银行破产对储户、对银行信用体系及整个社会经济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赵霜茁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银行破产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根据国际存款协会(IADI)公布的数据,迄今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这一迟来举措是正在进展的整个金融系统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

"魏加宁认为,其目的是在银行间引入竞争性贷款利率,鼓励银行向规模较小的企业发放贷款;同时通过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稳定存款人的预期,进一步提升市场和公众对中国银行体系的信心。

依据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将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万一上述存款类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存款人将得到最多50万元人民币的偿付。

存款利率市场化如何改革

存款利率市场化如何改革

存款利率市场化如何改革中国的存款利率长期以来都是国家规定的,银行只能按照政府制定的利率执行,这也是我国银行业的特色之一。

然而,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开放,人民币汇率的逐步市场化,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热门话题。

一、什么是存款利率市场化?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存款利率市场化。

存款利率市场化,是指银行存款利率按市场供求关系形成,不再由政府规定或干预,自由浮动调整的一种方式。

这种市场化的方式,让市场发挥自身作用,形成健康竞争机制,推动银行间利率市场不断进步。

二、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为什么要进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呢?首先,国家规定的存款利率,往往会造成银行间市场存在较大的风险溢价。

其次,政府规定的存款利率长期下行,也使得银行盈利能力下降,银行角色和金融体系的保障作用减弱。

因此,市场化改革能够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同时也利于完善金融市场,带动金融业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金融体系。

三、市场化改革的进展情况目前,我国银行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深化阶段,其中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实施了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试点工作。

2013年,央行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深圳六大城市启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

2015年,央行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居民储蓄存款市场化利率改革。

2017年,央行又在全国范围内试点推出“负利率”。

四、市场化改革对银行的影响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银行的竞争加剧,储户获取资金的渠道更加多样化。

其次,市场化改革引导银行注重资本的管理和运作,促进银行业做强做大。

再次,市场化改革有助于基准利率透明化,防止部分银行故意操纵合约(如合作补贴、其他收费等)。

还有,市场化改革会改善银行业做市商的交易理财机制,加快银行业向资本市场转型。

五、问题和对策我们也不难看出,市场化改革虽然有不少优点,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大多数储户对新型储蓄利率机制不太熟悉,会对利率变化不理解,并对临近变化的利率保持谨慎态度。

走近利率市场化

走近利率市场化

使我 国的金融改 革愈加紧迫 。利率市场化 的改革其最终 目
下放权 力提高各个经营行 的竞争力 ,同时又担心各经营 行 各 自为政 , 出现 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
五 、 利 率 市 场 化 发 展 的 思 考 对
标是 :建立 以中央银行利率 为基 贷款利率 的市 场利率体系
1 一些 银行可能会 为了增加存款进行 存款贴水 , . 即对
储 户的存款在利息之外 多支付一部分 ,这实质上是一 种变 相的高息揽储 , 它一方面会造成银行 的账外经营 , 为经济犯
罪埋 下隐患 另一方面还将 产生金融机构 问的不正 当竞争 , 破坏 金融秩序 。 2 .贷款利 率浮动执行过程 中容 易产生 随意性 , 经营行 管理人 员可能 因个人利益 而有意降低贷款利率 ,从 而直 接 损害国家利益 。
利率 市场化是~项系统工程 ,牵涉到经济金融发展 的
诸 多方 面 , 目前 , 相关制度 、 法规的建设和保障仍 不完善 , 因 此要尽快 出台利率 浮动的管理办 法和实施细 则 ,促使商业 银行真正 成为以追 求利润最大化 为目标 的国有企业。 同时 ,
要建立 良好 的风险评估 和防范机制 ,防止 类似 于亚洲金融
就 成 为 了关 注 的 焦 点 。

利率市场化 对银 行而言 ,意 味着手 中又多了一件参与
竞争的武器 , 在竞争较 为激烈 的城市地 区 , 由于 资金相对宽
裕、 行间的竞争将会更加 澈烈 。 银 因为银行利率本质 就是资 金的价格 , 利率市场化 后 , 商业 银行之间为争夺优 良客 户 , 势必要在利率上打起价 格战 ,这将进一步降低商业 银行的
率, 下~步再 开放 农村存贷款利率 , 最后~步是城市 银行 的

利率并轨:利率市场化最后“临门一脚”

利率并轨:利率市场化最后“临门一脚”

利率并轨:利率市场化最后“临门一脚”利率并轨,是指将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基准统一起来,消除此前存贷款利率执行不一致,形成市场化的利率体系。

利率并轨是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利率并轨作为改革的“临门一脚”,其推进将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利率并轨的必要性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存贷款利率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实际操作中,贷款利率长期以来受到存款利率的管制,导致银行贷款利率过低,企业融资成本高,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由于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的差距较大,银行存在着套利空间,也加剧了金融机构的盈利压力。

利率并轨具有迫切的必要性。

利率并轨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性和透明度。

当前,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多由央行和银保监会控制,导致金融市场缺乏充分竞争,也难以形成真正的市场化利率。

利率并轨后,金融机构将在更加透明、公开的环境中进行定价,客户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贷款利率的形成机制,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利率并轨还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当前,由于存款和贷款利率差距大,导致金融机构存在套利行为,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金融市场的价格信号,也加大了金融风险。

利率并轨后,金融机构将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从而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利率并轨的难点和挑战尽管利率并轨的必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但要实现利率并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存在着不少难点和挑战。

利率并轨需要稳妥推进。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还存在着宏观经济调控、金融监管等多重考量。

要实现利率并轨,需要在保持金融市场稳定的前提下,稳妥推进,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推进。

利率并轨需要合理调整利率水平。

目前,由于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差距较大,一旦进行并轨,将可能对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造成一定影响。

利率市场化、银行信贷与企业融资

利率市场化、银行信贷与企业融资

利率市场化、银行信贷与企业融资作者:***来源:《时代金融》2021年第23期本文通过用计量实证模型分析了在利率市场化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利率完全管制、利差管制和利率完全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信贷策略和企业的融资策略的变化。

研究表明,利率完全管制的情况下会导致过度的资本需求,利差管制的情况下银行会过度重视放贷规模,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存贷利差会缩小,企业的长期借款比例会显著降低。

一、引言利率市场化是指一国的均衡利率水平由市场的参与方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况、通胀水平、经济周期等市场因素决定,而非央行等政府部门人为干预形成。

利率市场化在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上起到重要作用,如果利率由市场因素自由调节,那么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就能根据客户的风险情况和经济性质自主定价,不同客户之间对金融产品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然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巨大,尤其对于商业银行。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央银行对存贷款利率均做出了限制,因此,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实际上是被中央银行创造并保护起来的。

利率市场化后,会影响存贷款利差,从而对商业银行的生存产生极大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后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是否得到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在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欲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来解答这些问题。

二、不同利率政策环境下的商业银行信贷和企业融资策略:计量模型检验(一)变量的遴选本文所用到的变量主要包括: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

因变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比例、资产负债率和长期借款比例,通过这三个变量能观测到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信贷策略和企业资本结构形成的冲击。

解释变量方面,本文选取李扬、张涛编制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最新版的金融发展生态指数作为重要的解释变量,一个地区的金融差异程度直接决定了金融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在解释不同利率政策环境下的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和企业资本结构有重要的作用。

另外,引入哑变量IRL衡量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后的对比变化,以及交叉变量IRL*FDI衡量相同的金融发展程度下是否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考查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和企业资本结构究竟受利率市场化还是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更大。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温州市进行利率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发[1987]170号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温州市进行利率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发[1987]170号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温州市进行利率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正文: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温州市进行利率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银发[1987]170号1987年6月5日)
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分行:
人民银行温州市分行遵照总行的指示精神,对存、贷款利率作了一些改革,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进一步试点方案。

总行和浙江省分行经过调查,认为方案基本可行,总行同意在温州市进一步进行利率改革试点。

具体意见如下:
一、温州市的利率改革试点工作由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直接领导,人民银行温州市分行具体组织实施。

二、根据现行统一规定的各项存、贷款基准利率,给当地人民银行一定利率浮动权,具体浮动幅度,暂按温州市分行制定的初步方案试行。

在试行中,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需要变动方案时,要报省人民银行批准,并报总行备案。

三、利率改革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请省分行和温州市分行要设专人负责利率日常管理工作,随时注意掌握新情况,研究解决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并及时向总行报告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城市可试点存款利率市场化
作者:高连奎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2013年第17期
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储蓄危机,而是企业融资危机,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的结果都是融资成本升高,对此中国更应慎重。

关于存款利率市场化一直存在路径上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未来利率市场化将按照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步骤放开利率的上限,允许银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也可能会实现突破,并简化存贷款基本利率的期限结构。

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方面也会进一步推进,包括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破产处置条例这些方面的政策都可能会出台,并在加大债券市场建设力度、构建基本利率体系等方面加快推进的步伐。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先是城商行后是股份制银行,未来可能更多地蔓延到国有大行。

由中小银行蔓延到大银行,是市场化的总趋势,不过市场化并不希望所有银行的利率全部上浮到顶,市场化的本质是分离,而不是统一,各家银行根据风险自主定价,不同的价格可以促进真正的市场竞争。

笔者认为,无论是哪种路径,都是以从管制到逐渐放松为根本目的。

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是利率市场化最后一步,但是,笔者认为,市场化初期的一两年内都不会放开,而且国家存款利率稍微放慢一点放开也有好处。

进入8月份以来,各家银行其实早就闻风而动,众多银行上调了存款利率,并且是全国范围内多家银行在跟进,一场存款争夺战似乎已经在国内银行业间打开。

以北京银行为例,该行在6月25日推出了最新存款利率政策,即2年期、3年期单笔5万以上和5年期单笔20万以上均上浮10%。

除了中长期存款,多家股份制银行在活期存款方面也都做出调整。

Wind统计显示,包括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和浦发银行均将活期存款利率上浮10%至0.3850%。

总体来说,利率市场化的风险是很大的,既包含银行的风险,也包含储户的风险。

一些商业银行推出的所谓套期保值业务,将金融风险转嫁给储户,与保险公司暗中勾结,以所谓的保险合同取代正常的储蓄合同。

一些储户不明就里,等到存款到期之后,才发现自己承担了巨大的商业风险。

世界各国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都出现过反复,道路都很曲折,但结果都是一样的。

一是利率市场化导致利率上升,融资成本升高,实体经济衰落;二是由于大企业抛弃银行转投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出现爆炸式发展导致银行衰落,赌场、资本主义横行,资本市场最后出现泡沫,整个经济最终崩盘。

利率市场化的危害不是一时的,在世界上利率市场化不过二三十年的
时间,美国滞涨危机、日本经济危机、东南亚经济危机以及本次的经济危机基本上根源都在利率市场化上。

当下中国并不存在必须马上进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压力与必要,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美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在银行吸储困难、资本市场倒逼的背景下实行的,而当下的中国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中国不面临巨大的通胀,中国资本市场也不存在对银行的倒逼。

鉴于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笔者建议中国可在部分城市先进行试点,在试点城市可选择完全放开,通过观察结果,将试点城市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并妥善处理,有了实地经验再推广到全国,毕竟当下中国经济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不起折腾。

此外,与当时的美国相比,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储蓄危机,而是企业融资危机,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的结果都是融资成本升高,鉴于此,中国更应该慎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