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学案: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Word无答案
遗传与进化高考生物必备知识
遗传与进化高考生物必备知识进化论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遗传学是进化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高考生物考试中,遗传与进化相关的知识点也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遗传与进化的一些重要知识,帮助高考生复习备考。
一、基因与遗传1. 基因的定义与构成:基因是指控制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功能DNA片段。
它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
编码区包含了编码蛋白质所需的DNA序列,而非编码区则发挥其他重要功能。
2. 遗传物质的特性:遗传物质具有稳定性、变异性和可复制性的特点。
稳定性保证了新生物体能够传承遗传信息;变异性使得群体内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可复制性使得遗传信息能够代代传递。
3. 遗传物质的复制:DNA的复制是生物遗传物质传递的基础。
复制过程中,DNA双链解旋后每条链作为模板合成新的互补链,最终得到两条与原DNA完全相同的分子。
4. 遗传物质的突变:突变是遗传物质变异和进化的重要源泉。
突变可以导致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化,进而产生新的遗传特征。
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同义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倒位、倍复制和易位)等。
5. 遗传物质的表达:遗传物质的表达包括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转录是指DNA模板上的基因信息被转录成RNA分子,翻译则是RNA被转化为蛋白质。
遗传物质的表达是基因型与表型之间联系的桥梁,不同基因型可以产生不同表型。
二、遗传规律与遗传定律1. 孟德尔定律:孟德尔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包括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互作用定律。
分离定律说明了在杂交过程中一个性状的两个基因在单个个体中是独立分离的;自由组合定律说明了不同性状之间的基因是相互独立的;互作用定律说明了基因不仅与其他基因相互作用,还可能受环境的影响。
2. 确定染色体性别:人类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XY,而女性的为XX。
受精卵中的精子带有X或Y染色体,卵子只能带有X染色体,当精子的Y染色体与卵子的X染色体结合时,形成的组合为XY,即男性;当精子的X染色体与卵子的X染色体结合时,形成的组合为XX,即女性。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和领域,也是高考生物科目中的重要考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的知识点,包括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分子基础、进化的概念和证据等内容。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简称孟德尔定律)和多基因遗传规律。
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是指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总结出来的遗传定律,包括:(1)单因素性状的遗传:对于单一性状,在杂交中,表现优势的称为显性性状,被掩盖的称为隐性性状;后代的表现符合1:2:1的分离比例。
(2)自由组合和独立遗传:不同基因在杂交中的组合遵循自由组合和独立遗传规律,互相之间相互独立。
(3)性状的分离和重新组合:通过自交或杂交,性状进行分离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组合。
2. 多基因遗传规律多基因遗传规律是指多基因控制一个性状的遗传现象。
在多基因遗传中,表型呈连续变化的性状称为连续性状,如身高、体重等;表型呈几个离散类别的性状称为离散性状,如血型、眼睛颜色等。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主要是指DNA和基因的相关知识。
1.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
其功能主要包括:储存遗传信息、复制遗传信息、转录生成mRNA和调控基因表达等。
2.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是DNA上的一个编码区段,负责编码特定的蛋白质或RNA。
基因由外显子(编码区)和内含子(不编码区)组成。
基因的功能包括:决定遗传特征、调控生物体发育和代谢活动等。
三、进化的概念和证据进化是生物种群和物种遗传特征逐渐改变的过程,是生物多样性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1. 进化的概念和驱动因素进化的概念包括:物种起源和多样性的形成。
进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有自然选择、突变、基因流和遗传漂变等。
2. 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细胞结构和生物化学、生态位和类似结构等方面的证据。
这些证据表明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通过进化而形成的。
高三生物遗传学的基本规律教案
高三生物遗传学的基本规律教案引言: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物种遗传信息传递和变异。
高三学生在生物学学科中需要掌握基本的遗传学规律,理解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
本教案将介绍高三生物学遗传学的基本规律,以及相关实验和案例分析。
一、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花色、种子形状等性状的观察和交叉实验,提出了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即显性和隐性基因、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第一法则和第二法则。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是指个体所携带的基因的组合,表现型是基因型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外显特征。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基因型在表现型上的差异性。
三、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在为数不多的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的组合方式是相互独立的。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模拟,观察和分析自由组合现象,理解它是如何产生的,并了解自由组合的意义和重要性。
四、连锁遗传连锁遗传是指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而无自由组合的现象。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或案例分析,了解连锁遗传的相关概念和机制,学习连锁遗传的分析方法和重要性。
五、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变化,进而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类型和可能引发的遗传变异。
同时,了解基因突变的应用,如太阳花的变色突变实例。
六、杂交实验与基因交叉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的重要实验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分析不同基因型的组合,研究基因在后代中的分离和重组。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理解杂交实验和基因交叉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七、遗传变异与进化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通过基因的重组和突变,物种可以适应环境变化,增加生存竞争力。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编写实验报告等形式,了解遗传变异与进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生物进化的理解。
结论:高三生物遗传学的基本规律是生物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考点整合一、遗传的基本定律1.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特别提醒①分离定律的实质为“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而不是指性状的分离;性状分离比是分离定律的检测指标。
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不能说成“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③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不是受精时精卵的自由组合。
2.利用分离定律中的典型数据判断亲代基因型3.子代中重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8和5/8。
子代中纯合子占1/4,重组纯合子占1/8。
4.利用典型数据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1)直接验证法若F1的花粉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四种组合形态,且比例为1:1:1:1,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间接验证法①测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验证测交时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1:1:1:1,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自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重复杂种F1自交后代F2中出现了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二、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1.与分离定律的关系(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若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则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正、反交结果有差异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反交结果往往相同;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反交结果一般不同,且往往与性别相联系。
2.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解答这类题的原则如下:(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2)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3.伴性遗传的特殊性(1)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存在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达的情况,如X b Y。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石,揭示了遗传因素在后代中如何传递和表现的规律。
这两个定律的发现使得孟德尔成为遗传学之父,并为后来的基因学奠定了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个定律的原理和意义。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实验中,亲本的遗传因素在子代中以特定的比例进行分离,并且保持独立的传递。
这个定律是通过孟德尔对豌豆植物的杂交实验中发现的。
他发现,在某些特定的性状上,比如颜色和形状,纯合子亲本的基因会在子代中以3:1的比例分离。
这就意味着,一个亲本植物携带的两种基因会在子代中被分开,而且每个子代仅携带其中的一种。
这一发现揭示了遗传因素在后代中是如何被传递和表现的,并为后来的基因概念奠定了基础。
分离定律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遗传因素如何在后代中传递和表现,以及遗传信息是如何被维持和变异的。
这一定律的发现对于后来的遗传学研究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帮助科学家们理解了遗传学中一些重要的概念,比如基因的概念和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一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体中的遗传信息如何被传递和演化,以及遗传变异是如何产生的。
另一个重要的定律是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这个定律是指在杂交实验中,不同性状的遗传因素在子代中以自由组合的方式出现,而且各种性状之间是独立的。
也就是说,一个亲本植物携带的不同性状的基因会在子代中以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出现,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这一发现帮助科学家们理解了遗传因素在后代中的组合规律,以及不同基因之间的互相作用。
自由组合定律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遗传因素之间的独立性和多样性,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了遗传因素在后代中的表现和传递。
通过这一定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它们在生物体中是如何产生多样性和适应性的。
第二篇示例: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两个重要定律,是植物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发现的。
生物高三必备遗传与进化重点知识梳理
生物高三必备遗传与进化重点知识梳理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们研究的是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及其演化机制。
了解遗传与进化的重点知识,对于高考生物考试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遗传与进化领域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帮助高三生复习备考。
一、遗传与进化基本概念1. 遗传是指性状在后代之间传递的现象,它是由基因决定的。
2. 进化是种群遗传组成的长期变化过程,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
二、遗传与进化的基本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是指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发现了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的现象。
主要包括:- 单性状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纯合和杂合的个体后代比例,总结出了一对性状只能表现出一种形式的定律,即等位基因呈隐性-显性关系。
- 多性状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多个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与分离,得出了独立性状的遗传规律。
2. 确定遗传规律的分子基础二十世纪初,科学家分别发现了染色体、基因和DNA的关系,为遗传学提供了新的分子解释。
3.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重要机制,它主要包括:- 适应性: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适应性优良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后代。
- 接续变异:物种存在基因的变异,通过基因的变异和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型,为进化提供了遗传变异的基础。
- 生存竞争:资源竞争引起了个体间的生存竞争,只有适应性强的个体才能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三、人类遗传与进化1.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赤道地区,经过长期的环境适应和遗传演化,逐渐分散到世界各地。
2. 人类的遗传病由于人类遗传变异的积累,导致了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如地中海贫血、血液凝块症等。
3. DNA检测与人类分类通过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人类可以根据基因差异进行分类。
现代DNA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的分类更加准确和精细化。
四、生物进化的证据1. 古生物学证据通过对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揭示了生物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化历程,如恐龙的灭绝和哺乳动物的进化。
生物高考生物中的遗传与进化知识要点归纳
生物高考生物中的遗传与进化知识要点归纳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生物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这篇文章将对生物高考中的遗传与进化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一部分知识点。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 孟德尔定律:包括单性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优势定律。
2. 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3. 表型和基因型:基因型决定表型,包括纯合子和杂合子。
4. 顺式遗传:指同一基因座上的两个等位基因遗传的规律。
二、基因的分离和连锁1. 随机联会规律:在出现自由组合异常时,可以通过随机联会规律来解释。
2. 基因连锁:指两个或多个基因位点位于同一染色体上,遗传连锁的程度与距离相关。
三、遗传变异1. 突变:指遗传物质发生永久性的改变。
2. 基因重组:指染色体间的交换和染色体内的基因重排。
3. 染色体突变:包括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化。
4. 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
5. 突变的原因:包括自然突变、诱变剂引起的突变和辐射引起的突变。
四、进化的基本概念1. 进化:指物种在遗传和适应性方面的长期积累和逐渐改变。
2. 演化:指物种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进化的过程。
3. 自然选择:指环境中适应性强的个体相对于适应性弱的个体更有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4. 适应:指物种对于环境的一种逐渐调整和改变。
5. 同源异形:指一类物质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互不相同的形态。
五、进化推动因素1. 突变和遗传重组:提供了基因变异和基因重组的遗传材料。
2. 自然选择:通过筛选有利于生存和繁殖的个体来推动进化。
3. 随机漂变:指在物种较小的群体中由于机会和偶然因素导致基因频率的随机改变。
4. 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推动种群分化和物种形成。
5. 地理隔离:导致物种分化和隔离产生不同的生态位。
六、人类的进化1.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包括人类的起源、人类与灵长类的关系、人类的早期演化和人类智力的进化。
2. 文化进化:人类文化在不断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对人类进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6.交配类型
方式
含义
表示式(举例)
杂交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方式
AA×aaAa×AA
自交 测交
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体上的雌雄配子结合(通 常也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
)的方式 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AA×AAAa×Aaaa×aa A-×aa
正交与反 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 正交:甲(♀)×乙()
重点难点复习
考点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与分离定律
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设A、B为一对相对性状) (1)定义法(杂交法) ①若A×B→A,则A为显性,B为隐性。 ②若A×B→B,则B为显性,A为隐性。 ③若A×B→既有A,又有B,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只能采用自交法。 即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 (2)自交法
例如:在白化病的遗传中,父母均为杂合子(Aa),生出白化病孩子(aa)的概率为 。 因为双亲均为Aa,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为1/2,所以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2×1/2=1/4。(4) 杂合子自交n代后,产生杂合子和纯合子所占比例的计算:杂合子(Dd)连续自交n代后,杂合子个体 数所占比例为1/2n,纯合子个体数所占比例为1-1/2n,其中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比例相同,纯合 子比例越来越大,杂合子比例越来越小。
3.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较与鉴定
比较项目 特点
纯合子
杂合子
①不含等位基因;②自交后代不 ①至少含一对等位基因;②自交后代
发生性状分离
会发生性状分离
实验 鉴定
测交 纯合子×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只 杂合子×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出现性
有一种类型(表现型一致)
高中遗传三大规律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学的三大基本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互换定律。
2. 使学生掌握三大规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遗传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互换定律的基本原理。
2. 三大规律的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1. 三大规律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2. 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遗传?遗传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2. 引入遗传学的三大基本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分离定律1. 介绍分离定律的基本原理: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 通过实例讲解分离定律的应用,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3. 学生练习:根据分离定律,判断显性和隐性性状。
三、自由组合定律1. 介绍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原理: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这就是说,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2. 通过实例讲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如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3. 学生练习:根据自由组合定律,预测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四、连锁互换定律1. 介绍连锁互换定律的基本原理: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2. 通过实例讲解连锁互换定律的应用,如基因连锁和基因突变。
3. 学生练习:根据连锁互换定律,分析基因突变对后代的影响。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三大遗传规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2. 反思:三大遗传规律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六、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遗传学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北京市高考生物总复习 遗传与进化——遗传的基本规律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学案(无答案)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一、基因分离定律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aBb自交:AaBb测交: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三、遗传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定律)理想条件下,种群和保持恒定。
显性基因A的频率为 p ,隐性基因a 的频率为q,p+q=1 ,例题: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分析过程:设致病基因为A,则患者:AA或Aa,正常:aa已知人群中发病率为19%,则正常的概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
AA的基因型频率为 Aa的基因型频率为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基因型可能为,是Aa的概率为。
丈夫正常,基因型为,他们所生的子女正常的概率是患病的概率为四、如何进行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判断先判断致病基因的,然后再确定致病基因的(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最后根据遗传定律进行分析计算。
如下图如父母正常生出患病的孩子,则;如女病人的父亲或儿子正常,则:父母患病生出正常的孩子,则可知:男病人的母亲或女儿正常,则可知:例题: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上述方框中你判断出的结论是什么?⑴甲病属于,乙病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伴Y染色体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⑵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Ⅱ-6的基因型为,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⑶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患乙病的概率是,不病的概率。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专题4 遗传、变异与进化2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
小专题二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核心考点整合考点整合一: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在杂交实验中的应用1.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因,分别位于两对2.遗传定律的应用<1)巧用分离定律分析自由组合问题利用孟德尔由简到繁的指导思想,在分析配子的类型、子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等问题时,先分析一对等位基因,再分析第二对,第三对……最后进行综合计算。
b5E2RGbCAP特点提示: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时后代基因型及表现型数<2)自由组合定律在植物实验中的应用9:3:3:1是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出现的表现型比例,题干中如果出现附加条件,可能会出现9:3:4;9:6:1;15:1;9:7等表现型比例,分析时可以按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的思路来考虑。
p1EanqFDPw如出现9:3:4,说明F2的表现型为9<A_B_):3<aaB_):4<A_bb、aabb)或9<A_B_):3<A_bb):4<aaB_、aabb);若出现9:6:1,则F2的表现型为9<A_B_):6<A_bb、aaB_):1<aabb);若出现15:1,则F2的表现型为15<A_B_、aaB_、A_bb):1<aabb);若出现9:7,则F2的表现型应为9<A_B_):7<aaB_、A_bb、aabb)。
DXDiTa9E3d另外,若出现显性纯合致死,则F2的表现型为4:2:2:1。
<3)伴性遗传符合遗传规律①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也会分离,同样遵循分离定律;同时与其他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性别这种性状也会和常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发生自由组合现象。
RTCrpUDGiT②涉及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时,可以以常染色体基因的思考方式来推导计算,但又不完全一样,如XbXb和XBYb组合方式的子代中该性状仍然与性别有关系。
5PCzVD7HxA【例1】<2018·天津联考)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
【高考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遗传的基本规律
【高考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遗传的基本规律易错点1 不能准确判断生物性状的显隐性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1)根据定义直接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依据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来判断:若两亲本的性状相同,后代中出现了不同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而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这可简记成“无中生有”,其中的“有”指的就是隐性性状。
(3)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表现型相同的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3”对应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4)假设法: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要注意另一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则不必再作另一假设,可直接予以判断。
在显隐性性状的判断中,不能以一种表现型的个体杂交后带只有一种表现型来确定显隐性;一种表现型的亲代自交,通常表现型多的为显性性状,不一定非要出现3∶1的比例关系。
易错点2 在相关概率计算中混淆自交与自由交配1.两种自交类型的解题技巧2.两种随机交配类型的解题技巧易错点3 不能用基因分离定律的数学模型解答基因自由组合类试题1.利用基因式法解答自由组合遗传题(1)根据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写出亲本和子代的基因式,如基因式可表示为A__B__、A__bb。
(2)根据基因式推出基因型(此方法只适用于亲本和子代表现型已知且显隐性关系已知时)。
2.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规律: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拆分为分离定律的分离比,确定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基因型,再组合。
如:(1)9∶3∶3∶1⇒(3∶1)(3∶1)⇒(Aa×Aa)(Bb×Bb);(2)1∶1∶1∶1⇒(1∶1)(1∶1)⇒(Aa×aa)(Bb×bb);(3)3∶3∶1∶1⇒(3∶1)(1∶1)⇒(Aa×Aa)(Bb×bb);(4)3∶1⇒(3∶1)×1⇒(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主讲教师:毕诗秀
一、基因分离定律
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
分离定律的实质:
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AaBb自交:
AaBb测交: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三、遗传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定律)
理想条件下,种群和保持恒定。
显性基因A的频率为p ,隐性基因a 的频率为q,p+q=1 ,
例题: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分析过程:
设致病基因为A,则患者:AA或Aa,正常:aa
已知人群中发病率为19%,则正常的概率为
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
AA的基因型频率为Aa的基因型频率为
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基因型可能为,是Aa的概率
为。
丈夫正常,基因型为,他们所生的子女
正常的概率是患病的概率为
四、如何进行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判断
先判断致病基因的,然后再确定致病基因的(常染色
体还是性染色体),最后根据遗传定律进行分析计算。
如下图
如父母正常生出患病的孩子,则;如女病人的父亲或儿子正常
,则:
父母患病生出正常的孩子,则可知:
男病人的母亲或女儿正常,则可知:
例题: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方框中你判断出的结论是什么?
⑴甲病属于,乙病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Y染色体遗传病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⑵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Ⅱ-6的基因型为,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⑶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
患乙病的概率是,不病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