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训练三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人教必修一)

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人教必修一)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被英国历史学家赞誉为“光荣革命”的宫廷政变发生在< )A.1687年B.1688年C.1689年D.1788年b5E2RGbCAP思路解读:“光荣革命”爆发于1688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在1689年,解题时需要区分清楚。

答案:B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国王与议会的斗争反映出< )①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存在矛盾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向农村渗透③统治集团内部存在矛盾④专制统治已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p1EanqFDPw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DXDiTa9E3d思路解读:新贵族的参加反映了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前,议会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并没有成为统治阶级。

答案:D3.阅读下列材料:1714年,英国辉格党长期执政,它的领导人沃尔波尔在内阁中总揽一切,被其政敌讽刺为“首相”,当时他并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

1742年他下台时,他的同僚也并未因此而一起解职。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和代议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RTCrpUDGiT请完成:(1>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是在什么时间形成的?(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相拥有哪些权力?思路解读:第(1>问需要搞明白内阁在英国出现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是两个不同的时间;第(2>问首相拥有的权力可以从其职位入手考虑。

5PCzVD7HxA参考答案:(1>18世纪前期。

(2>英国首相身兼政府首脑、议会党团领袖和多数党领袖数职。

主要表现在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

jLBHrnAILg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英国国家机构中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是< )A.国王B.上院议员C.下院议员D.首相xHAQX74J0X思路解读:上院又被称为贵族院,不需要选民选举,而下院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所以答案为C项。

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题近年来,历史学科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必修科目之一,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过去的事件、人物和文化,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下面是一些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是指:A. 商朝时期B. 夏朝时期C. 东周时期D. 战国时期2.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以下哪个学派主张“仁爱为本”?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墨家3.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皇帝追尊自己的父亲为太宗,自己被称为圣祖?A. 唐太宗李世民B. 唐高宗李治C. 唐肃宗李纯D. 唐精宗李泰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败和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A. 社会主义革命B. 反帝反封建斗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5. 下面哪位不是20世纪中国的伟大领导人?A. 邓小平B. 毛泽东C. 周恩来D. 曾子二、简答题:1. 解释“天人合一”在古代中国哲学中的意义。

2.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夏朝的政治制度。

3. 描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进行的一些重要政治改革。

4. 解释“二战胜利后中国的国民党和共产党进行了内战”。

5. 举例说明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应用和效果。

三、论述题: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变革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一些伟大的变革,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就下列事件进行论述,分析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和意义:1. 辛亥革命2. 五四运动3. 文化大革命四、解答题:1. 请概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容和影响。

2. 以清朝为例,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3. 论述“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对于中国都城的选择,请分析古代中国各个王朝都城的变迁和背后的原因。

答案请自行查找教材或参考历史相关书籍哦!通过以上的练习题,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 (3)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 (3)

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答案】–高祖担任汉王后,将封地转变为公士,使诸侯失去封地之政治实体。

–刘邦消灭吕氏后,基本上恢复了封建的政治制度。

2.【答案】长平之战3.【答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制度。

他废除了封建制度,取消了各地的诸侯国,设立了将军、县令、郡守等官员,以控制地方。

4.【答案】③国家中央集权制④取消封建制度5.【答案】财力、军力第二章:封建制度的社会基础1.【答案】–“中国社会地位的不动性”–宗法制度的复杂性2.【答案】万姓歧博士署,明初行署乡级组织3.【答案】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员以及延续两千多年的时间,其影响力是巨大的。

科举制度采取了考试加士人出身相结合的模式,以选拔优秀人才参与政府工作。

第三章:早期的农村经济1.【答案】–纺织业–织布业–陶产品制造业–金属器制造业2.【答案】–万绒灵的书上载有供品供奉,供品上写着“皇帝子孙受谒在此山”–这表明万绒灵长期供奉的对象是是中国的皇帝(秦始皇或秦兵马俑)第四章: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1.【答案】“邯郸雅歌”,主要描绘了奴隶社会的劳动生活和劳动技术。

2.【答案】周材制度第五章: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1.【答案】明前统治百姓逐渐改变了地方社会中的等级制度,经渐渐由种赋制向井田制转变。

这使得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了经济发展。

2.【答案】皮革切割工具、精制丸子、玉制装饰品等。

第六章: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1.【答案】–晚唐的篡位之乱–五代十国的割伐之间–南北朝之间的战乱2.【答案】中国封建社会阶级制度,在宋代开始崩溃,封建王朝的地方割据现象增多,出现了农民起义,导致了封建社会的解体。

第七章:封建社会的经济1.【答案】–商业繁荣–人口增加–财富积累2.【答案】茶叶、丝织品、瓷器第八章:封建社会的文化1.【答案】封建社会的文化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科学、宗教上。

2.【答案】元朝的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王朝。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节一课一练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节一课一练

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建议完成时间:20分钟)编写人:陆唯娴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填空题(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a/a)①时间:西汉时期。

②设置:全国划分为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设一人。

③职责: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唐朝三省六部制(a/b)①唐代中央设(草拟)、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唐初,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后凡参加会议的其他官员也等同于宰相,实际上分散了。

②评价:A、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加强皇权;B、三省互相,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完善。

(3)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a/b)宋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职务相当于宰相。

又设作为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分割宰相的军权;设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4)元朝的行省制度(a/b)①内容:元朝以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行中书省(行省),即陕西、甘肃、辽阳、河南江北、四川、云南、湖广、、江西、岭北行省。

此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即(直辖“腹里”)和(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至此西藏正式纳入中央版图。

②行省与中央的关系:A、行省成为行政区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

各行省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需呈报,没有中央诏旨,行政官员不能更改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

B、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C为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等形式加以控制。

③意义:A、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B、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

C、是,影响深远。

(5)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c/d)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其发展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和和。

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9课辛亥革命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9课辛亥革命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第九课同步课时训练1.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 )A.兴中会成立时府成立时3.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并提出召开会议组建中央政府。

而在政体实践中,各省的政体模式不尽相同。

根据下表概括当时中国的政治特点是( ),再有统一的中央政府,效仿美国的联邦制,中央拥有绝对权力D.存在着革命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的政治力量博弈4.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是( )A.广州、上海B.上海、武汉C.北京、广州D.上海、东京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A.《中国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国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际意义在于( )7.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8.1912年颁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

“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

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

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即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该规定集中体现了( )11.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12.《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

高考历史 专题三 课时一 太平天国运动活页规范训练 人民版必修1(1)

高考历史 专题三 课时一 太平天国运动活页规范训练 人民版必修1(1)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时一太平天国运动(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这句话反映了 ( )。

A.鸦片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列强的侵略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的阶级矛盾C.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解析本题关键是要理解题干中的“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即理解太平天国运动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鸦片战争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开始,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加剧了当时的阶级矛盾,从而加速了起义的爆发。

答案 B2.下列两部文献相一致的方面是 ( )。

A.都体现了反封建的思想B.都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C.都是先进中国人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都反映了农民的愿望解析《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当然体现了反封建思想,所以选A。

B、D两项是指《天朝田亩制度》,C项符合《资政新篇》。

答案 A3.《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其突出体现了( )。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D.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解析“余则归国库”等做法体现了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对应。

答案 B4.某班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结果出现以下四种理由,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应该是 ( )。

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解析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什么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近代民主革命”的鲜明特点是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时代赋予的新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在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同时,又反对外来侵略。

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实行王位世袭制B.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形成地方服从中央的制度答案:D.形成地方服从中央的制度。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改革。

以下不属于他改革的是:A.推行郡县制B.实行三公九卿制C.颁布秦律D.设立锦衣卫答案:D.设立锦衣卫。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明朝时期的政治特点?A.废除丞相,设立内阁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设立军机处D.实行八股取士答案:C.设立军机处。

二、简答题4、简述唐朝的政治制度改革及其影响。

答案:唐朝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同时设立了节度使,加强了地方权力。

这一改革影响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A.火药B.造纸术C.印刷术D.针灸术2、下列哪一项事件与秦始皇有关?A.焚书坑儒B.孝文帝改革C.淝水之战D.贞观之治3、下列哪一项不是发生在唐朝的事件?A.安史之乱B.唐太宗即位C.唐玄宗开元盛世D.唐末农民起义4、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5、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A.曲辕犁B.牛耕C.水稻D.棉花的种植6、下列哪一项与明朝郑和下西洋无关?A.促进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B.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C.发现美洲新大陆D.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7、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A.书法B.中国画C.京剧D.杂技8、下列哪一项与唐朝的对外关系有关?A.马可波罗来华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郑成功收复台湾9、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清时期的文化成就?A. 《本草纲目》B. 《聊斋志异》C. 《桃花扇》D. 《天工开物》10、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A.张衡地动仪B.毕昇的活字印刷术C.郭守敬的《授时历》D.李白的诗歌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________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由东汉时期的________发明。

历史必修一学案专题三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必修一学案专题三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惠阳中山中学高一历史导学案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案编写:黄春花审核:黄春花【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重点难点】重点:《天朝田制度》难点:农民阶级运动失败原因分析【课前预习案】――――边学边做一、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还是清朝腐败的封建统治和剥削?为什么?2、洪秀全组织、发动起义的准备工作-----创立拜上帝会(1)拜上帝会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2)拜上帝会与西方基督教之间是怎样的关系?(3)合作探究:从拜上帝会的特点及与西方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得出什么结论性认识?(3)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填表4、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1)填表太平天国的军事全盛(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一)«天朝田亩制度»(1)填表«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预习练习】1.太平军初建政权的地点是()A.桂平B.永安C.长沙D.南京2.太平天国东征的主要目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B.巩固都城天京C.切断清朝财源D.扩大控制面积3.下列省份不属于太平军主要活动地区的是()A.广东B.江西C.浙江D.安徽【课堂合作探究】1、永安建制体现了农民阶级的什么局限性?产生了什么影响?2、北伐与西征、东征的关系?3、①为什么说«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②«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实施?2、«资政新篇»(1)填表«资政新篇»(2)合作探究:①结合«资政新篇»带有浓厚的资本主义色彩?②«资政新篇»未能实施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③有人说«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继承与发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太平天国有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二)天京事变的过程:(三)原因、结果和影响合作探究: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有哪些?直接原因?根本原因?2、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思考:太平天国面临的敌人有哪些?结果怎样?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时间、标志、原因合作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有人认为是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犯了许多严重的错误;有人则认为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所致,试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4、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与教训合作探究:(1)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2)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斗争相比有什么新特点?(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留给我们哪些惨重的教训?从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小组讨论: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是什么?【课堂检测】4.杨秀清在《谕英使文翰》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A.国王“统而不治”B.内阁掌控行政权
C.议会主权地位强化D.内阁和议会相互制衡
20.奥巴马上台之初,雄心勃勃要“改变美国”,但是多年过去了,仍只是一纸空头支票。比如:近八千亿美元重振经济计划实施后,犹如石沉大海,迄今美国失业率仍居高不下;多年呕心沥血之杰作——医保改革法案,如今仍悬在空中,无法定案;通过削减对富裕阶层的税收优惠来增加政府开支的提议,也未获得通过。对此,他认为“华盛顿将一事无成,因为华盛顿四分五裂”。据此可知,他将“一事无成”归咎于( )
A.防止因权力集中而造成腐败B.纠正邦联体制的弊端
C.保障美国的国家安全D.顺应世界民主化的潮流
23.美国1787年宪法中包括了联邦制度、三权分立等内容,却没有明文规定人民的基本人权,这部分内容直到1791年修正案才补上。这说明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 )
A.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B.存在着种族歧视的观念
——中新社伦敦5月11日电
材料三: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领导。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 ⑴
(1)材料一中,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制度?哪部法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在国王统而不治之后,由哪个机构执掌英国行政大权?(6分)
(2)卡梅伦成为英国首相,应具备什么条件?以他为首的新内阁应该向谁负责?(4分)
17.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直到1875年宪法的通过,才最终确立了共和制。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主要说明( )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人B.封建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D.人民群众的斗争推进了民主化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摈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这通过三个方面的“革命解决”,即王位继承问题的解决、“宪法解决”和“财政解决”,对中央权利结构作了重大而适度的调整。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培根是哪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家?A. 古代中国B. 文艺复兴时期C. 18世纪欧洲D. 20世纪美国2. 以下哪项是封建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A. 生产力高度发达B. 奴隶制度盛行C.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D. 地主占有土地3. 以下哪位提出了“天人合一”和“致良知”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4. 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以法治国”?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5. “尚贤”是哪个朝代的思想?A. 春秋战国时期B. 战国秦汉时期C. 东汉时期D. 南北朝时期6. “务实荀况”的思想是哪个学派的代表?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7. 以下哪项是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A. 厚植人才B. 以法制治国C. 尚礼思想D. 推崇教化8. 孟子的“天命论”主张的是什么?A. 维护君主专制B. 推崇礼教C. 追求公义D. 尊崇圣人9. 以下哪项不是墨子的主要思想之一?A. 兼爱B. 尚贤C. 非攻D. 尚同10. 以下哪位思想家认为“人性本恶,法制即是必要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第二部分:简答题(本部分共5小题,共计40分)1. 请简述封建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与特点。

2. 请阐述孟子的“天命论”。

3. 解释儒家思想中的“五常”。

4. 概括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

5. 简要介绍墨子的主要思想和影响。

第三部分:论述题(本部分共2题,共计40分)1. 论述儒家和法家在政治观点和治国方略上的差异,并谈谈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2. 解释“阴阳家”的思想,并说明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注意:在回答问题时,可参考教材中的知识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

每个问题的回答应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表达清晰准确。

谢绝抄袭和网络资源的直接引用。

参考答案仅作为参考,具体评分请以实际回答为准。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必修一选修一)[人民版]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必修一选修一)[人民版]

南康二中 上学期高三历史训练(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唐书》),汤显祖(《明史》)等。

你推测材料中这一现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A.程朱理学B.宗法制度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度2、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

”能证明马克恩此话正确的是: ( )①焚书坑儒 ②秦兵马俑 ③隋大运河 ④清文字狱A.①②B.②③ C .③④ D.②③④3、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B.中外朝制度C.刺史制度D.郡县制4、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即位之初,丞相田蚡骄横,汉武帝责问他:“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

”这里“除吏”的含义是( )A.拜官授职,任用官吏B.罢免官吏,精简机构C.整顿吏治,打击贪官 D .改革政治,调整署衙5、甘肃舟曲泥石流洪灾牵动了了全国人民的心,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调动一切力量抗震救灾。

若回到唐朝,为搞好灾后重建,唐朝政府从工程决策到实施的过程应该是( )A.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B.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户部C.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6、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 .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7、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 .秦、唐、元B .汉、宋、明C .秦、元、清D .秦、唐、明8、年号是常用的纪年方式。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练习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练习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练习题1.辛亥革命中,六国领事分别递交给南北议和代表的同文照会:“本国政府在继续采取它迄今所采取的绝对中立态度的同时,认为有责任非正式地吁请双方代表注意,需要尽快达成一项旨在结束目前冲突的协议。

”材料表明列强的态度是A.继续保持中立立B.维护中国的和平和稳定C.压迫南方代表妥协D.力图尽快结束中国革命2.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不包括A.保证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B.限制袁世凯的权利C.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D.争取帝国主义各国的支持3.“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A.爱国主义B.追求科学C.追求真理D.勇于解放4.中共一大确立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之一是()A.制定革命纲领B.领导工人运动C.领导农民运动D.与国民党合作5.国共两党能够实现第一次合作,最主要是因为A.共产国际的帮助B.“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需要C.二七大罢工的教训D.国民党的革命性6.贾庆林指出,台湾同胞英勇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段话体现的最主要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A.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C.整体和部分密不可分D.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7.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纭。

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接近事实本质A.煮豆燃豆箕,相煎何太急B.楚汉相争,成者王败者寇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8.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进行的时间是A.1947年9月—1949年3月B.1948年5月—1949年初C.1948年6月—1949年8月D.1948年9月—1949年1月9.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10.“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共73张PPT)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共73张PPT)
——彭明《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归纳五四运动的意义。
三)五四运动的意义:
①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 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开端
②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 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外部条件:
第一次明确提出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毛泽东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 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 攻击真正的敌人。”
三、国民革命(大革命 1924——1927)
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1月)
——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党内合作) 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大革命兴起
1927年3月——1928年上半年:
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达31万人。 共产党员6万减至1万多人; 工会会员由300万减至3万; 上1000万人的农会全部瓦解。
毛泽东说:“(他们)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 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 的尸体,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土地改革
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农在 政治上翻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从而保障了 革命的胜利果实。
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开辟了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 后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图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瑞金。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和革命根 据地的蓬勃发展
*土地革命——
反封建(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土地所有制)
*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保护中小工商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精选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精选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精选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精选版)咱们来了解一下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吧!多练习吧!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A.嫡长子继承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宗法制2、“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3、康熙在1711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

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4、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人民版必修一高中历史专题1-3总练习

人民版必修一高中历史专题1-3总练习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晚清诗人张维屏有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该诗记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2、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不同之处....是A.赔款B.割地C.开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3、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这一节日有关的是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遵义会议4、卢沟桥的炮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

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5、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标志是A.五四运动爆发B.红军长征的胜利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香港回归6、“中朝”和“外朝”形成于A.汉高祖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7、“世纪的握手”——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连战与胡锦涛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

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的过程是A.合作—分裂B.分裂—合作—再分裂C.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D.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又合作8、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制订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中共七大9、《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主要取材于A.北伐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十年内战时期10、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转折点是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11、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B.天京事变C.定都天京D.天京陷落12、《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练习

(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练习

修一第 3 课练习1、“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

”这类情况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以下哪一项的表达是正确的?A、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B、尚书被中书代替C、以三公决议,辅政武帝D、将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制衡以分削相权2、汉武帝为增强皇权,稳固国家一致,采纳的举措不包含A. 设御史医生。

B.成立中朝,削弱相权C.推行“推恩令”削弱王实力。

D.设置刺史增强对地方的督查3.(08 高考)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对天盟誓,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其目的在于A. 增强进行对地方的控制B.严禁分封异姓贵爵C.鼓舞臣民成立军功D.抚慰汉初以来的元勋4.(08 高考)唐朝中央政府拥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由在于A .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 .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相互管制 D .简化机构,总揽于上5.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组织形式为三省六部制。

重要事务由三省奏准皇帝后共同办理。

现在假定唐朝拟修筑长安城,中央政府“三省”实行该工程的运行体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工部B.中书→门下→尚书→工部C.尚书→门下→中书→工部D.门下→中书→尚书→工部6.(08 高考)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议,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资料表示他主张A.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利重心应该下移D.君主不该实现专制统治7. “文武将吏,私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选自《旧唐书》 )该资料反应的实责问题是A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汉族政权与少量民族政权的矛盾 D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8.以下对于三省六部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②增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③它标记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败④这一制度对隋唐此后各朝影响深远。

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练习题

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练习题

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练习题在历史学习中,专题一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之一。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

下面是一些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的练习题,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题目一:请简述商周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

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题目二:请列举商代的主要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特点。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特点对于了解古代中国的统治形式和社会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题目三:请解释殷墟的发现对于研究商代历史的重要性。

殷墟的发现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殷墟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商代社会的组织形式、文化特点和生活状况。

题目四:请分析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特点。

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政治制度和社会特点对于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题目五:请解释西周时期封建制度的含义和作用。

西周时期的封建制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一种重要制度形态,其含义和作用对于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组织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题目六:请比较商周两代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

商周两代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对于理解古代中国发展的差异和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题目七:请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其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国家的分裂和文化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题目八:请解释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对这一制度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国家的分裂和国家制度的演变。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的内容。

希望这些练习题对你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祝你取得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三:国际共运和二战后的国际政治一.选择题部分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不包括A.英法空想社会主义B.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C.智者学派的理论D.德国的古典哲学2.在巴黎公社的措施中,体现所有制变更的是A.铁路运输和军事生产B.民主选举公职人员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由工人合作社管理D.建立工人阶级的治安、立法、司法机构3.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儿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B.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4. 新中国成立初,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其中不包括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5.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

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

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6.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7.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而提出的方针是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求同存异”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8. 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满足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9. “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

大家公认,谱曲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

”这段话表明了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②在多党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③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

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 1954年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是()A.继续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B. 转变为统一战线组织C. 代替中国共产党执政D. 处理涉外关系和台湾问题11. 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并成为中国法制建设里程碑的标志性事件是()A.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了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D.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施行12.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

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13.“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4.2008年12月15日,台湾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变成了现实。

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一国两制”的提出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D.“九二共识”的达成15.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A.和平方式统一祖国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16.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A.两种社会制度B.两种经济制度C.两种法律制度D.两种军事制度17.“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

”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幅对联主题的是A.开国大典B.“文革”结束C.改革开放D.香港回归18.村民杨明在2000年通过直接选举成为村民委员会主任。

他能当选的法律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C.《刑事诉讼法》D.《民事诉讼法》19.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D、“一边倒”的方针2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不结盟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1. 关于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会议主题是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B.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C.会议就朝鲜问题达成了协议D.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22.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3. 为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的外交方针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团结各国人民24.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主要有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③参加日内瓦会议④出席万隆会议⑤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②③④25. 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B、国际社会主义与国际资本主义矛盾相对缓和C、在苏美争霸中,美国由攻势变为守势D、中国推行了正确灵活的外交政策26.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的重大突破的是()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日邦交正常化D、推动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27.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20世纪70年代接见《时代》周刊记者时表示:“如果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

”这段话的实质是A、尼克松敬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B、尼克松渴望看一看新中国C、美国急于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D、美国人对新中国不了解28. “我们希望民主战胜独裁,希望核武器不落入危险人物手中,但是我们不像1947年那样感到明显的安全威胁。

”引自美国某报。

其中“感到明显的安全威胁”指的是什么()A.十月革命的胜利,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由合作转变为对抗C.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国家迅速发展 D.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日益增强29.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

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

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A.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30. 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

”这里的“几雕”是指()①使西欧的经济恢复与发展②巩固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③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

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B.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C.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32.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

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B.欧洲国家日益走向联合 C.美国霸权地位江河日下 D.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兴起33世纪70年代初,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这表明A.北约集团内部要分裂B.国际局势的发展要求北约加强合作C.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D.西欧各国要摆脱美国的控制34. 1990年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在热烈欢呼声中重新获得统一。

而当时德国能够完成统一是抓住了一个有利的国际背景,这个国际背景是()A.美苏冷战已经开始B.欧共体已经发展为欧洲联盟 C.世界各国声援德国 D.苏联等社会主义事业遭遇严冬35.两极格局的结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这最能说明()A.美苏两国操纵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B.两极格局结束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始C.两极格局结束是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D.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开放的国际环境36.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有()①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③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④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7.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引起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源是A.俄罗斯走出低谷B.中国的崛起C.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D.日本、西欧的崛起38. 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南斯拉夫等国发起B.它的兴起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C.由英国等国发起D.它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主权39.2004年3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加勒比海国家多米尼克建立外交关系,至此承认台湾的国家数量减至26个。

这件事表明()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B、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C、国际上掀起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D、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僵局被打破40.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41.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