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导学案

合集下载

《祝福》原创导学案

《祝福》原创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解题,了解作者,积累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掌握小说主要情节【重点和难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掌握小说主要情节【学习方法】方法上采取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研读,读、思、议结合,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不可用空洞的分析取代学生钻研教材。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请问在坐的女孩子们,你们有没有名和姓?可是在旧社会,有好多生活在最底层的女人就都没有名字,他们地位低贱,连享有名和姓的权利也没有,只能作为男人的附庸而存在。

从字形的角度讲解“女” “妇”和“取”三个字。

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鲁迅(1881―― 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和《彷徨》。

《呐喊》收入鲁迅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我们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故乡》《社戏》《孔乙己》以及今后我们将要学到的《药》《阿Q正传》等都选自《呐喊》。

《彷徨》收入鲁迅1924―― 1925年所写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思想的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求出路的可贵精神。

《祝福》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所学的鲁迅小说中唯一一篇选自《彷徨》的小说。

2、写作背景介绍《祝福》写于1924年,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

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所以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之下,依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政权还是掌握在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的手里。

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向来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绳索,而农村的劳动妇女所受的压迫最深,痛苦最大。

她们不仅没有地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妇,就更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反映出旧社会中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肉体遭受压榨、蹂躏,精神也受到摧残和毒害。

祝福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三维总目标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4.品味文章细节。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通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2.在结构上采用倒叙手法的作用。

3.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自主学习】1、字音积累钝(dùn )响寒暄(xuān )朱拓(tà)间(jiàn )或悚(sǒng )然踌蹰(chóu chú)不更(gēng )事谬(miù)种淡(dàn )然俨(yǎn )然雪褥(rù)瑟(sè)瑟有声尘芥(jiè)堆形骸(hái )脸颊(jiá)沸反盈(yíng )天贺家墺(ào )荸荠(bíqí)絮絮(xù)呜咽(yè)驯(xùn )熟桌帏(wéi )讪讪(shàn )咀嚼(jǔ)(júe )赏鉴(jiàn)渣滓(zhāzǐ)瞥(piē)拗(niù)不过蹙(cù)缩门槛(kǎn )窈(yǎo )陷惴惴(zhuì)歆享(xīn xiǎng )牲醴(shēng lǐ)蹒跚(pán shān )2.字形积累寒暄(喧哗)烟霭(和蔼)走投无路(回头)形骸(惊骇弹劾)惴惴(揣摩湍急)3.字义识记俨然∶形容庄重严肃。

讪讪:不好意思的样子怔怔:呆愣的样子。

怨府:大家怨恨所集中的对象。

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

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

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4.文学常识:(1)《祝福》选自《彷徨》,作者是鲁迅,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呐喊》和《故事新编》,散文集是《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是《野草》,还有杂文集17本。

祝福课时导学案

祝福课时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基本的字词。

2、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

3、体会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课前预习案】【自学质疑】:1.给加点字注音:钝.()响寒暄.()朱拓.()间.()或悚.()然踌.蹰.()不更.()事谬.()种俨.()然雪褥.()瑟.()瑟有声尘芥.()堆形骸.()脸颊.()沸反盈.()天贺家墺.()荸荠..()()絮絮.()呜咽.()驯.()熟桌帏.()讪讪.()咀嚼..()()渣滓..()()瞥.()拗.()不过蹙.()缩门槛.()窈.()陷惴惴.()歆享..()()牲醴..()()蹒跚..()()2.字义识记俨然:讪讪:怔怔:怨府:沸反盈天:3.文学常识:(1).《祝福》选自《》,作者是,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和《》,散文集是《》,散文诗集是《》,还有杂文集17本。

(2).小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是、、()。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四部分,有的还包括、。

(3).文中“四书”指《》、《》、《》、《》,“五经”指《》、《》、《》、《》、《》五部经典著作。

4.如何学鲁迅的文章:鲁迅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和,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一提起鲁迅的文章,就会想到他以笔作刀枪的战斗精神。

“鲁迅先生的笔就是一把利剑,直接刺向他那个时代的丑恶和黑暗”。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

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

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

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所以学鲁迅的文章,一定要结合鲁迅的精神,分析病态社会下人物命运悲苦的原因。

5.熟读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思考: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

【合作探究】:1、情节设置可以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梳理小说的情节?情节内容起讫段落2.小说回忆了祥林嫂的一生,整个思路是“现实——过去——现实”。

《祝福》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

《祝福》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基本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整体感知,理顺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命运与作品感情基调。

3.了解小说文体的基本知识,结合文体分析文章。

[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和《彷徨》。

《彷徨》收入了鲁迅《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思想的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求出路的可贵精神。

《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来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

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

本文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思想的流弊和荼毒。

2.祝福的习俗:“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迷信习俗。

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宰杀家禽,置备牲肉,并将牲品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学习过程]一、知识积累1.字音积累钝()响寒暄()朱拓()间()或悚()然踌蹰()不更()事谬()种俨()然雪褥()瑟()瑟有声尘芥()堆形骸()脸颊()沸反盈()天贺家墺()荸荠()()絮絮()呜咽()驯()熟桌帏()讪讪()咀嚼()()渣滓()()瞥()拗()不过蹙()缩门槛()窈()陷惴惴()歆享()()牲醴()()蹒跚()()2.字形积累俨然:讪讪:怔怔:怨府:沸反盈天:二、文学常识:1.《祝福》选自《》,作者是,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和《》,散文集是《》,散文诗集是《》,还有杂文集17本。

2.小说三要素是、、。

小说的情节包括、、、四部分。

3.文中“四书”指《》、《》、《》、《》,“五经”指《》、《》、《》、《》、《》五部经典著作。

《祝福》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

《祝福》【教学目标】1.体会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厘清小说的线索。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探讨本文标题"祝福"的意蕴,进一步理解鲁迅小说的语言特色。

4.探究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原因,把握小说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所揭示的主题。

【重难点】重点:1.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2.体会环境与人物的相互作用。

难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导学流程】一、知识链接1.解题"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

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这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2.创作背景及时代意义:《祝福》创作于1924年,后收入作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

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止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则是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3.封建思想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1)贞节: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趋于保守、僵化、反动,反映这种趋势的理学出现了,代表人是程颐、朱熹。

理学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

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

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

最后更残忍地提出妇女要为死去的丈夫或未婚夫自杀殉死,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

封建思想已经发展到灭绝人性的地步。

《祝福》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高一语文组编写人审定人 2015.4.10【学习目标】:1.梳理概括小说情节,概括主要内容。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

3、探究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学习重点】: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探究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考交流、教师点拨。

【学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要点】:1、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阅读全文,把握文意。

2、理清思路,梳理情节结构。

3、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一、课前预习1、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重点识记(详见《自主学习指导课程》P8)2、相关链接:(感悟名句)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③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悼鲁迅:④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蔡元培)⑤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孙伏园)3、完成《自主学习指导课程》语言积累(P8-9)4、整体感知复述祥林嫂故事梗概。

二、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1、PPT出示字音字形及文学常识。

2、梳理的情节,理清思路。

小说情节一般划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要有序幕和尾声。

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划分课文,他们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内容?(二)、深入探究作者是如何塑造祥林嫂形象的?找出最能展示人物性格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品味分析。

1、文中三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有什么变化?从中反映了什么?肖像描写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找出相关描写体会其作用。

2、找出几处典型的语言描写,品味其心理。

3、动作描写。

关于祥林嫂的反抗精神:①、祥林嫂对不幸的命运抗争过吗?找出抗争的表现。

(分别用一个字概括)②、这种抗争的实质是什么?4、总结祥林嫂的形象:(三)拓展延伸: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祝福》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学习目标1、梳理概括小说情节,体会倒叙写法。

2、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

3、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4、总结鉴赏小说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1、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

2、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学习难点1、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体会诗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要点: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阅读全文,把握文意。

【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

《呐喊》收录了他自1918至1922年间所写的《故乡》《社戏》《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14篇作品,此时的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录了写自1924年至1925年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离婚》等11篇小说,这些作品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

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写作背景】《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

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祝福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三维总目标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4.品味文章细节。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了解文学常识2、熟悉全文,能够具体说出故事的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

3、能说出文章所采用的的倒叙的叙事手法,并能分析并说出这种手法的作用。

4、能概括出祥林嫂一生所发生的事情。

5、能能体会祥林嫂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并能初步感知造成其悲剧的社会原因【自主学习】1、字音积累钝()响寒暄()朱拓()间()或悚()然踌蹰()不更()事谬()种淡()然俨()然雪褥()瑟()瑟有声尘芥()堆形骸()脸颊()沸反盈()天贺家墺()荸荠()絮絮()呜咽()驯()熟桌帏()讪讪()咀嚼()()赏鉴()渣滓()瞥()拗()不过蹙()缩门槛()窈()陷惴惴()歆享()牲醴()蹒跚()2 .字形积累寒暄()烟霭()走投无路()形骸()惴惴()3.字义识记俨然:讪讪:怔怔:怨府:沸反盈天:4.文学常识:《祝福》选自《》,作者是,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和《》,散文集是《》,散文诗集是《》,还有杂文集17 本【合作探究】概括故事情节快速地浏览这篇文章,在读的过程当中要求大家:1、阅读全文,按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六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内容)。

并且思考: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采用这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请学生回答: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第一个小问,明确小说采用的是的修辞手法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就是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辛酸生活的缩影,请速读课文, 从课文中整理出祥林嫂的年谱。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够对祥林嫂三次到鲁镇的外貌描写进行赏析。

2、能找出文章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并分析出其心理特点3、能说出题目“祝福”的妙用。

4、能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2023最新-《祝福》教学案【优秀5篇】

2023最新-《祝福》教学案【优秀5篇】

《祝福》教学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壶知道可爱的给家人们整编的《祝福》教学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祝福》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说祝福的话,来表达对同伴和亲人的祝福。

2、设计和装饰祝福卡。

活动准备:1、挂祝福卡的树。

2、将不同形状的卡纸用红绳子穿起来。

活动过程:一、祝福大比拼。

1、幼儿已经收集了大量的祝福语,我们都会说,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会说的祝福语多。

2、幼儿分成两组进行说祝福语比赛,规则不能说重复的话,看哪一组说的`祝福的话多。

二、装饰祝福卡。

1、选择适合自己祝福语的卡片。

例如:圆形祝福老人身体健康、心型送给同伴。

2、用彩笔画出对亲人和同伴的祝福。

老师做巡回指导。

三、祝福树。

1、幼儿自己将画好的祝福卡片装饰在树上。

2、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祝福卡是送给谁的。

《祝福》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4.理解环境的作用。

重点、难点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2.把握环境描写的巨大作用,体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分析探讨主人公的命运。

探讨:(1)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都发生在什么时间?教师概括:立春之日,丈夫死亡孟春之日,被卖改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

祥林嫂真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2)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从死因来探寻悲剧命运)。

教师概括:死于贫穷,祥林嫂是个乞丐;死于悲伤,祥林嫂失去了爱子;死于恐惧,她惮于死后的酷刑;死于绝望,她认识到虽然捐过门槛也无法赎回生前罪孽;死于孤独,她的周围只有冷漠。

教师总结归纳: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是封建礼教和吃人的宗法制度害死了祥林嫂,具体说来,是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害死了祥林嫂。

祝福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

课文《祝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二、学习重难点三、预习检测题四、中心思想五、段落划分六、写作手法七、读文感知八、经典语句解读九、预习检测题答案一、学习目标掌握文中的基本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特别是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整体感知,理顺故事情节,深入理解人物命运与作品感情基调;了解小说文体的基本知识,结合文体分析文章,特别是学习如何通过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背景;着重体会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根源,理解作者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与批判;同时,思考作品所反映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困惑,培养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深入理解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根源,是学习的重点。

需要通过对祥林嫂一生悲惨遭遇的剖析,理解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

课文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涵也是难点之一。

需要了解辛亥革命以后的社会矛盾以及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理解作者通过祥林嫂的遭遇所揭示的深刻主题。

鲁迅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章结构也是学习的难点,需要细心体会并尝试模仿。

三、预习检测题一、填空题1.《祝福》的作者是______,这篇文章反映了______时期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

2.祥林嫂是《祝福》中的主人公,她多次提到“______,______”,表达了她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深深自责。

二、选择题1.祥林嫂的丈夫死后,她被迫改嫁到谁家?()A.鲁四老爷家B.贺老六家C.阿毛家D.卫老婆子家2.在《祝福》中,哪个场景最能体现封建礼教的残酷?()A.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做工B.祥林嫂被婆婆强行带走改嫁C.祥林嫂在庙里捐门槛D.祥林嫂在祝福之夜死去三、简答题1.请简述《祝福》中祥林嫂的性格特点。

2.《祝福》中的“祝福”具有怎样的含义?它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通过阅读《祝福》,你如何理解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四、中心思想课文《祝福》的中心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旧社会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的深刻揭露与批判。

《祝福》教案(通用12篇)

《祝福》教案(通用12篇)

《祝福》教案(通用12篇)《祝愿》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通过传递明信片送祝愿,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美妙情感。

2、尝试轮番绘制、传递明信片,体验传递的乐趣。

二、活动预备了解绘本故事《蛤蟆的明信片》、自制明信片人手一份,水彩笔、记号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你们瞧,今日陆老师带来了什么?(老师出示明信片)2、你们还记得上次我们看过一本关于明信片的书吗?它叫什么名字?(《蛤蟆的明信片》)你们能一起把故事说一说吗?(幼儿边叙述,老师边画明信片,鼓舞幼儿用比较完整的语言复述部分故事内容)3、青蛙哥哥的明信片在很多好伴侣和我们云朵班的小伴侣的传递下变得越来越漂亮,现在的明信片不仅仅是一张一般的明信片了,它里面还包含了许多好伴侣真诚的关怀与祝愿。

(二)通过回忆绘本故事内容,引出活动主题1、今日陆老师又想请你们送祝愿了,猜猜看,这回是给谁送祝愿呢?2、你们说的都不错,他们都需要我们的祝愿。

那今日究竟要给谁送祝愿呢?请你们看这张图片就知道了。

(播放四川小伴侣的图片)3、在四川地震遇难的小伴侣有许多许多,他们都需要我们的关心,那你会怎么关心他们呢?4、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假如请你们把刚才说的.内容都画下来,你会吗?(三)老师讲解要求,幼儿操作1、你们的桌上,也有一张明信片,陆老师把你们想对四川小伴侣说的话都已经写下来了,你们想听一听吗?2、明信片上还有四个图形,他们用来做什么?箭头表示什么意思?3、你们四个小伴侣一组,每人选择一张明信片,在第一个图形里面画上代表你自己的标记,然后在明信片上画上你想送去的祝愿。

接着把明信片传给你们一组的另一个小伴侣,让他连续画。

一共传递四次,记住在同一张明信片上每人只能送一次祝愿哦!最终,明信片传到第一个传递的小伴侣手里,回到座位上。

(四)讲评1、谁能用好听的话来介绍一下你的明信片是怎么传递的?(五)延长活动信任四川的小伴侣在收到你们的明信片之后肯定会非常愉快。

瞧!陆老师为你们预备了一个大信封,那我们把明信片放进去,一起去寄给四川的小伴侣好吗?《祝愿》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理解倒叙手法的作用。

《祝福》导学案(教师版)共3篇

《祝福》导学案(教师版)共3篇

《祝福》导学案(教师版)共3篇《祝福》导学案(教师版)1《祝福》导学案(教师版)一、背景介绍《祝福》是中国现代散文大师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散文之王”,是一篇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

这篇文章以赞美人民为主旨,反映了鲁迅民主思想、蕴含了文化自信和爱国之情,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读物。

二、教学目标1.了解《祝福》的作者、背景和主题;2.掌握《祝福》的文学特点和写作技巧;3.理解《祝福》赞美人民、批判封建迷信的思想内涵;4.通过阅读《祝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道德观念和爱国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首先,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和提问,引导学生了解《祝福》的作者鲁迅、主题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分析文本(30分钟)通过指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解析意象、引导思考主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作用。

例如:(1)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探究文章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意象分析:通过分析作者所用的具体形象,如庙宇、祈福牌、磕头等,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封建迷信的批判和对人民智慧的赞美。

(3)主题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所表达的主题,思考文本对社会生活的启示,理解文本的社会价值和历史地位。

3.讨论交流(20分钟)通过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阐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增进对作品的认知和思考,加深对文学作品和人生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1)个人读后感:要求学生自由发挥,通过绘画、书写或口述等方式阐述自己对《祝福》的理解和感受。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就文章的情节、人物、主题、文学特色等方面进行讨论,提高学生思考与表达的能力。

4.延伸拓展(15分钟)通过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分析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例如:(1)写一篇与文本有关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加深对作品形象的理解。

(2)写一篇对《祝福》的感悟,阐述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祝福导学案祝福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祝福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祝福导学案《祝福》学案XX【阅读重点】1.熟悉故事情节,准确把握祥林XX的形象特征,理解造XX物悲剧的XXXX,从而认识旧XX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联系人物XX,体会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方法点拨】1.从理清线索把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等特征出发重点把握祥林XX的性格特征;2.从揣摩故事发生的环境与人物XX的关系着眼,深刻理解造XX物悲剧的XXXX,从而认识旧XX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课文探讨】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她不是鲁镇人。

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XX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卫XX子叫她祥林XX,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

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限,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

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XX,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

(二)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约是得到祥林XX好运的XX之后的又过了两个新年,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

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三)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XX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

那是下午,我到镇的XX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祝福导学案及答案

祝福导学案及答案

祝福导学案及答案【篇一:《祝福》导学案答案】习目标】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4、品味文章细节。

【学习重点】1、理解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2、学习目标3。

【学习难点】1、祥林嫂有没有反抗性格,该如何评价。

2、学习小说传神含蓄、隽永洗练的语言,领悟其深层含义和情感。

【学法指导】1、学生通过复述课文培养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

3、朗读精彩语段,体悟语言的深层含义及情感。

【知识链接】创新设计P14自主学习篇背景资料(见创新设计P16右中)封建思想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1)秩序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不能破坏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在鲁四老爷这样的理学拥护者看来,像康有为那样的改良,都是洪水猛兽,更不要说是变革了。

祥林嫂的再嫁,破坏了封建夫权秩序,鲁四老爷自然是无比仇恨,斥为“谬种”。

(2)妇女的“三从”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妇女没有人身权利,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违背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

【学习过程】第一、二课时(预习)一、描绘导入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

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上下的女人。

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只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枝下端开裂的长竹竿。

她,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今天,让我们读读先生的《祝福》,听听主人公祥林嫂哀怨凄楚的倾诉吧!二、整体感知,梳理情节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

点拨:(1)封建礼教的代表、害死祥林嫂的罪魁:鲁四老爷、祥林嫂婆婆(2)害死祥林嫂的帮凶:四婶、柳妈、鲁镇其他冷漠麻木的民众(3)敏感、有良知,但软弱,退缩,圆滑世故的知识分子:“我”(4)封建礼教的受害者:祥林嫂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点拨:倒序3、小说中哪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叙的?点拨:“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片断,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高一语文《祝福》导学案(含答案)

高一语文《祝福》导学案(含答案)

《祝福》导学案一、文学常识:1、《祝福》选自《》,作者是,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和《》,散文集是《》,散文诗集是《》还有杂文集17本。

2、“四书”指《》、《》、《》、《》,“五经”指《》、《》《》、《》、《》五部经典著作。

二、文本整体感知,梳理情节: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

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3.小说中哪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叙的?4.作者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5.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请列出小说情节结构。

情节内容顺序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6.找出关于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三、深入探究1.鲁四老爷是怎样的一个人?2.祥林嫂周围的其他人对祥林嫂态度如何?3.谁应该对祥林嫂的死负责?谁是元凶?《祝福》导学案答案一、文学常识1.《彷徨》,鲁迅,《呐喊》,《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二、1.(1)鲁四老爷、四婶;(2)“我”;(3)祥林嫂;(4)柳妈。

2.倒叙。

3.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片段,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4.本文采用倒叙的方式,将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结局放在开头,然后通过回忆把其不幸的一生写出来,这样有利于吸引读者,抓住读者的心,对读者的心灵造成强大的震撼,促使读者去思考,便于作者与读者的心理沟通,便于取得读者的认同,可以帮助读者根据情节去认识祥林嫂的真正死因。

同时也表现作者的感情倾向——对祥林嫂深深的同情。

在小说的结构上,“我”起到了线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示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5.眼前序幕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1——2节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3-——33节回忆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34——53节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54——65节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66 ——110节眼前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111节6.(1)初到鲁镇:顺着眼一一安分、忠厚脸色青黄一一生活艰辛两频还是红的一一年轻模样周正手脚壮大一一耐劳、勤快(2)再到鲁镇两颊已经消尽了血色,眼角带着泪痕,眼光没有先前精神一一这里写她丧夫丧子,精神备受刺激,极度悲伤,作者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极度痛苦和悲伤。

《祝福》导学案(学生版)共3篇

《祝福》导学案(学生版)共3篇

《祝福》导学案(学生版)共3篇《祝福》导学案(学生版)1《祝福》导学案(学生版)一、导言米兰·昆德拉1953年所写的《祝福》是一篇非常有思想性的小说,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深受世人喜爱。

作者从一个具体的故事中揭示出当时的社会现象,探讨人际关系,以及讲述爱情的本质,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人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篇小说吧!二、作者简介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

篇幅不多的小说《笑》(1967)发表后便广受欢迎,随后创作《生命不能承受之轻》(1984),一跃成为国际文坛的著名作家。

《祝福》是作者较早的作品之一。

三、故事情节故事的主人公,一位名叫克莱门特的作家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他的两个老友托马斯和塔莉莎。

克莱门特深深爱上了塔莉莎,而托马斯与塔莉莎之间则有着特殊和复杂的感情。

托马斯和塔莉莎都是情感纠结的人,托马斯总是愿意与不同的女人交往,而塔莉莎也不愿意被束缚住,她对于自己的情感也非常矛盾。

后来,当塔莉莎意识到她的爱已经无法再忍受托马斯的花心时,她便告诉托马斯自己要与他分手。

但是托马斯却说,他永远不会让塔莉莎在自己的生命中消失,直到死亡把他们分开为止。

四、主题分析在小说中,作者描绘了克莱门特、托马斯和塔莉莎之间的复杂感情。

通过他们之间的纠缠和痛苦,作者试图告诉我们爱情存在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从来不是简单的。

作者还探讨了当时美苏冷战期间人们的思想生活和社会现象,以及中东欧地区的政治压迫。

小说通过这些元素向读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和人性。

五、文学特点《祝福》是一篇小说,它的文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深入思考:作者刻画人物的思维活动非常深入,描写情节时的描写方式极具思辨性。

2. 循环体: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回顾和幻想的场景,构成了一个循环体,让整个小说更加深刻和丰满。

3. 小说看似简单,但又极为有思想性,深有追求思想和艺术的阅读价值。

六、阅读体验阅读小说《祝福》,读者会被作者那深入思考又引人入胜、生动形象的写作风格所吸引。

《祝福》导学案及答案

《祝福》导学案及答案

《祝福》导学案及答案【篇一:祝福导学案答案】1.梳理课文情节眼前序幕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结局回忆开端初到鲁镇 ,帮工鲁家发展被迫改嫁,被卖深山,勤劳谋生高潮眼前尾声祝福之夜,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第二课时2. 比较三次肖像描写的异同,分析其用意。

明确:作者通过肖像描写首先显示出的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勤劳,朴实,善良,温顺,要求极低,易于满足。

但再到鲁镇时,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

而第三处则显示其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内心深处受到摧残,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的境遇,内心的痛苦和悲哀表现人物的质朴、善良、温顺与勤劳,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人物命运的变化,揭示了人物一步一步被逼向灭亡的过程. 总起来看,几次描写概括了祥林嫂半生悲惨的历史,通过鲜明的对照深刻表明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并不是固有的,而是因为外在的客观因素(封建专制、迷信落后的客观环境)造成的,揭露了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

通过前后对比,使人物形象的悲惨命运更为突出更为逼真,主题思想更为鲜明。

探究二祥林嫂的语言描写1. 找出祥林嫂自述阿毛之死的语言,分析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的写?更突出了祥林嫂的痛苦与自责2. 找出祥林嫂与柳妈的对话,体会人物语言的作用。

加重了她的精神负担3. 找出祥林嫂与“我”的对话,体会人物语言的作用。

展示了其矛盾心理,说明希望彻底破灭探究三祥林嫂的动作描写1. 文中同样用了很多的动作描写,以“祥林嫂再到鲁镇”这部分为例说说表现祥林嫂什么样的心理?她讪讪的缩了手难为情转了几圈,疑惑的走开心怀希望受了炮烙似的缩手,失神的站着彻底失望探究四祥林嫂的抗争1. 祥林嫂对不幸的命运抗争过吗,从文中找出她的抗争表现。

抗争表现:逃:山中出逃,做工鲁镇——敢于直面封建妇道、孝道,撞:改嫁中的“出格”行为——对婆家为她安排的命运的反抗捐:倾其所有,洗刷“污秽” ——追求人的平等权利问:死前问我鬼神——对天经地义的神权的质疑2.你如何看待祥林嫂的抗争?这种抗争的实质是什么?逃躲避被卖撞不愿二婚“从一而终”的封建观念捐向封建迷信低头总结: 抗争是自发的,缺乏明确的认识,而且方式方法都是错误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祝福》导学案学习目标:1.梳理概括小说情节,体会倒叙写法。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4.总结鉴赏小说的方法,提高小说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上述之2与3 ;上述之3及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考交流、教师点拨。

学时安排:3课时(注:课前安排观看电影《祝福》)第一课时学习要点: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阅读全文,把握文意。

一、预习导读1、作家作品,重点识记(详见《名师伴你行》)⑴、《祝福》选自《》,作者是鲁迅,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和《》,散文集是《》,散文诗集是《》,还有杂文集17本。

⑵、“四书”指《》、《》、《》、《》,“五经”指《》、《》、《》、《》、《》五部经典著作。

2、相关链接:(感悟名句)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③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悼鲁迅:④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蔡元培)⑤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孙伏园)3、语言积累⑴、识记字音字形。

钝( dùn )响寒暄(xuān)朱拓( tà)间( jiàn )或悚(sǒng)然踌蹰( chóu chú)不更(gēng)事谬( miù)种淡( dàn )然俨(yǎn)然雪褥( rù)瑟( sè)瑟有声尘芥( jiè)堆形骸( hái )脸颊( jiá)沸反盈( yíng )天贺家墺( ào )荸荠( bí qí)絮絮( xù)呜咽( yè)驯( xún )熟桌帏( wéi )讪讪( shàn )咀嚼(jǔ júe )渣滓(zhāzǐ)瞥(piē)拗( niù)不过蹙( cù)缩窈(yǎo)陷惴惴( zhuì)歆享(xīn xiǎng)牲醴(shēng lǐ)蹒跚( pán shān)⑵、写出形近字:寒暄(哗)烟霭(和)走投无路(回)形骸(惊弹)惴惴(测急)二、速读感知了解情节,把握小说结构小说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本文以空行的形式自然地分成五个部分,请快速浏览小说,划分出情节结构。

(注意:不能把这种情节认识和一般的层次划分等同起来;理清文章结构,弄清人物关系,复述故事情节)梳理:(1)序幕:(2)结局:(3)开端:(4)发展:(5)高潮:(6)尾声:讲讲故事:第二课时学习要点:理清思路,梳理情节结构,体会叙述方法;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一、整体感知1、梳理的情节,理清思路。

文章是以什么为主体安排结构的?为什么这样安排?2、本文在叙述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小说中那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由倒叙转成顺叙的?采用这一方法有什么作用?二、深入探究作者是如何塑造祥林嫂形象的?找出最能展示人物性格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品味分析。

1、文中几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有什么变化?从中反映了什么?肖像描写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找出相关描写体会其作用。

脸色脸颊衣着饰物(用物)眼睛作用(反映)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的境遇,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表现祥林嫂的性格特点:,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人物的命运变化,揭示了人物一步步被逼向灭亡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身心的摧残和迫害。

请找出文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分析其作用:2、找出几处典型的语言描写,品味其心理。

⑴、自述阿毛之死:⑵、与柳妈的对话:⑶、与我的对话:3、动作描写。

关于祥林嫂的反抗精神:①、祥林嫂对不幸的命运抗争过吗?找出抗争的表现。

(分别用一个字概括)②、这种抗争的实质是什么?4、总结祥林嫂的形象:祥林嫂是三、周围人物找出相关语句,品味分析祥林嫂周围的其他人物形象。

鲁四老爷——柳妈——“我”——第三课时学习要点:研读环境描写,鉴赏小说主题;总结鉴赏小说的方法。

一、相关链接: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讲“三纲五常”,讲“三从四德”,不能破坏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在鲁四老爷这样的理学拥护者看来,像康有为那样的改良,都是洪水猛兽,更不要说是变革了。

祥林嫂的再嫁,破坏了封建夫权秩序,鲁四老爷自然是无比仇恨,斥为“谬种”。

“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

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传说不一,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五伦:旧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种伦理关系(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兄弟有序,夫妻有别,朋友有信)。

“三从四德”: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妇德,品德要好。

妇言,言行举止要符合中国传统的礼仪规范,对公婆、丈夫、小姑、子女都要好。

妇容,容貌要漂亮但不能妖冶。

妇功,一天的生活要围绕锅台、碾台和炕台转,尤其是手工活要好,饭菜做得要可口。

三从四德最终标准的确立实际上是在宋朝完成的。

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妇女没有人身权利,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违背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

二、研读环境1、文本有几处环境描写?在文中找出,品味其语言,并说说每一次环境描写的作用。

在书上划出并说明。

2、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三、探究主题祥林嫂死了,死因是什么?是自然死亡,是自杀,还是他杀?四、课堂总结1、总结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2、总结鉴赏小说的方法:五、延伸探究1、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人,你同意这一说法吗?写点文字说出理由。

2、小说的标题为《祝福》,请想想这其中有什么深刻含义?3、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就是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辛酸生活的缩影,请从课文中整理出祥林嫂的生平事迹,为祥林嫂写篇小传。

必修3第2课《祝福》导学案答案第一课时 1、⑴、《彷徨》《呐喊》和《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

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2、⑵、喧哗和蔼回头惊骇、弹劾揣摩、湍急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 1、(1)序幕:祝福景象与四老爷。

(2)结局:祥寂然死去。

(3)开端:祥初到鲁镇。

(4)发展:祥被卖改嫁。

(5)高潮:祥再到鲁镇。

(6)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⒉倒叙。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片断,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作用:(1)在情节安排上,把悲剧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

小说开头写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而且引起了鲁四老爷的愤怒,“不早不迟,……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悬念:祥林嫂是什么样的人?她为什么会落到这样的境遇?她为什么会得罪鲁四老爷?……(⒉) 从小说矛盾关系上,渲染悲剧气氛,形成对比,突出反封建主题。

“祝福”盛况与祥林嫂寂然死去形成鲜明对比,渲染悲剧气氛,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二、深入探究: 1.几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勤劳,朴实,善良,温顺,要求极低,易于满足。

脸色两颊眼睛衣着饰物(用物)作用(反映)第一次青黄红的顺着眼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轻寡妇,生活贫困,但身体还健康,精力充沛。

第二次青黄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白头绳子,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生活更为贫困,精神上也受到更大打击,健康状况不如从前了第三次黄中带黑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竹蓝,空的破碗,;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精神已完全麻木,枯竭无寄托,物资上一无所有,肉体精神均垮掉,陷入绝境。

鲁迅说过:“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还是画她的眼睛。

”肖像中印象最深的是她的眼睛。

①初到鲁镇做工顺着眼②第二次到鲁镇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 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③讲阿毛的故事直着眼④别人嘲笑她的伤疤瞪着眼⑤捐了门槛之后眼光分外有神⑥不让祝福失神、窈陷⑦沦为乞丐眼珠间或一轮⑧问有无灵魂眼睛忽然发亮眼睛的描写,有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人物命运的变化,形象的揭示了她走向绝境的过程。

⒉、找出几处典型的语言描写品味其心理。

⑴自述阿毛之死——更突出了祥林嫂的痛苦与自责⑵与柳妈对话——加重了精神负担⑶与“我”对话——矛盾心理希望破灭⒊、动作描写。

关于祥林嫂的反抗精神:①、逃; 山中出逃,做工鲁镇——敢于直面封建妇道、孝道, 维护自我尊严。

撞: 改嫁中“出格”行为——对婆家为她安排的命运的反抗。

捐; 倾其所有捐门槛——洗刷“污秽”。

问: 死前问我鬼神有无——对天经地义的神权的质疑。

②: 逃躲避被卖撞不愿二婚“从一而终”的封建观念捐向封建迷信低头总结: 抗争是自发的,缺乏明确的认识,而且方式方法都是错误的.所以,抗争的结果只能是逃出“苦海”,又进“狼窝”.封建礼教与迷信在祥林嫂头脑中也是根深蒂固的,落后与愚昧仍然是祥林嫂性格中相当突出的因素⒋、总结祥林嫂形象:祥林嫂是个勤劳淳朴、身体健壮、意志坚韧的劳动妇女,在封建四权的重重束缚下,经济上受尽剥削,政治上备受压迫,精神上惨遭摧残,虽经一系列反抗最后仍不免沦为乞丐,冻饿致死。

她是我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个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她的结局是对中国吃人的封建社会的血泪控诉。

三、鲁四老爷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

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一个自私冷酷、思想迂腐的封建卫道者,是害死祥林嫂的刽子手。

柳妈是杀害祥林嫂的帮凶,也是封建道德、封建思想的受害者。

“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

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第三课时二、1、开头和结尾的祝福场景;祥林嫂死后当晚“冬日雪短……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一节;祝福前夕柳妈寻祥林嫂开心时,“微雪点点地下来了”。

⑴、开头的祝福景象: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

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课文中用“沉重”的晚云,“阴暗”的天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