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场所中有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羁押人员的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监管场所中有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羁押人员的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监管场所中有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羁押人员的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论著·

监管场所中有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羁押人员的

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custody personnel with childhood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杨亚明1,郑爱明2,张慧颖3,杨浩1,徐波4,包青松

4

YANG Ya-ming ,ZHENG Ai-ming ,ZHANG Hui-ying ,YANG Hao ,XU Bo ,BAO Qing-song

1.江苏省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4200;2.南京医科大学;3.哈尔滨医科大学;4.宜兴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摘要:目的改善监管场所羁押人员中有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对心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评估。方法经过虐待史调查和心理评估,建立羁押人员心理团体咨询小组,同时建立19个配对对照组,由注册心理咨询师进行8次团体辅导心理,比较干预前后及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理测量结果的差异。主要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及因子分得分差值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前后自身对照各因子得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前后大多数因子分

差值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干预组与配对对照组比较,干预前后2次SCL-90评估中大多数因子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监管场所中有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的羁押人员进行一定的系统的心理干预是需要的,能有效地改善其心理健

康水平。

关键词:监管场所;羁押人员;躯体情感虐待;童年期;心理干预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57(2013)02-0132-03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custody personnel with childhood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YANG Ya-ming *,ZHENG Ai-ming ,ZHANG Hui-ying ,YANG Hao ,XU Bo ,BAO Qing-song

*

Yix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Jiangsu ,214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of custody personnel with childhood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in prisons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childhood abuse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

19persons of custody personnel with childhood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were selected a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group and 19persons as control group ,they received 8time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by 10registere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teachers.The difference of the data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as compared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assessment was performed with SCL-90and factor score difference.[Results ]I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every factor of SCL-90scale in interventi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s ,while in

control group on most factors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Comparing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s on most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s.[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s needed for custody personnel with childhood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in prisons ,it can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levels.

Key words :Prisons and organs in charge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Custody personnel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基金项目:无锡市卫生局立项(项目编号:2009-

XM0908)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儿童期受虐待产生的社

会危害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1-2],有学者发现,受虐待的儿童成年后暴力犯罪率是没有受虐待儿童的

2倍[3]。另有研究发现,父母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忽视而导致的人格缺陷等心理问题也使其反社会行为的发生概率增高。由此,如何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已成为目前研究的新领域

[4]

。我们通过调查监

管场所羁押人员目前的心理症状以及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有针对性地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后,探讨其干预效果,从而为监管场所开展羁押人员心理矫治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研究对象的总体来自某监管场所2010年3月10日—6月10日新入所的全部羁押人员,全部为男性,共计172人。

1.1.2调查问卷本研究采用童年期虐待问卷[4]和

症状自评量表(SCL-90)[5],童年期虐待问卷由哈尔滨

医科大学张慧颖等设计,

4种虐待经历,每种经历有10道题目左右,有1道答为“经常”的,即认定为此种经历

“经常”(得分为1),以此类推,有一道答为“有时”的,即认定为此种经历为

“有时”(得分为2);只有全部答为“从来没有”的,认定为无(得分为3)。SCL-90是2

31职业与健康2013年1月第29卷第2期Occup and Health ,Jan.2013,Vol.29,No.2

童年期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

1030童年期 Childhood 个体从6、7岁到11、12岁的时期。相当于小学阶段。童年期儿童身体在继续增长,进入学校以后主导活动起了根本变化,促使儿童在心理方面发生质的变化。 童年期的生理发展脑的重量由6~7岁的1280克到9岁增到1350克,12岁时达到l 400克,和成人一样。6岁后,脑的任何一叶都迅速生长,内抑制和分化抑制显著发展。中国学者对儿童脑电渡的研究,证明了童年脑功能的迅速发展,到13~14岁趋向成熟。 童年身体发展的特点,主要是内部成熟,特别是在l0~12岁时期。而身高体重方面都要比幼儿期和少年期增长缓慢.但身体变得更结实了。8~9岁时,白细胞数目增加到最高数值,抵抗力提高,一般生理的适应能力增强了。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童年期心理发展具有与幼儿期和少年期不同的特点和趋势。其认知活动由不随意性、不自觉性向随意性和自觉性发展。幼儿的认知活动以不随意性为主导,儿童进入小学后,在学习读、写、算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能力的随意性不断得到发展,同时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功能增强,心理活动的自觉性也逐步发展起来。认知水平则从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概括过渡。幼儿认知事物以具体形象为主导,上小学后,儿童大脑神经系统不断完善,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越来越多的概念,在进行记忆、想象和思维活动中,概括能力逐渐提高。在童年期,儿童的集体意识也逐渐形成。儿童在班集体、少年先锋队等集体活动中逐渐认识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及个人在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逐渐形成对集体的情感和意识,这对其个性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认知活动的发展童年期儿童认知活动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感觉、知觉迅速发展。研究材料表明:儿童视敏度增长速度,童年比幼年缓慢,增长速度最高是在7岁。但是童年儿童的差别感受性比幼儿有显著提高,l0岁时视觉的调节能力最大。童年期儿童的听觉能力已有较高水平,能区别本旗语言中语音的细微差别。据研究,如果6岁儿童辨音能力为单位1,则7岁为1.4,8岁为1.6,9岁为2.6,10岁为3.7,19岁为5 .2。声音听觉敏锐度在13岁以前比成人略低。 童年期儿童的空间知觉在不断提高。皮亚杰对儿童的左右方位知觉进行了实验,后来,美国的D.埃尔金德和中国的朱智贤都验证了皮亚杰的这一实验。中国学者试验结果为:儿童在5~7岁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和脚;7~9岁能初步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9~11岁能比较概括、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这与皮亚杰的实验结果大体相符。1982年中国学者又进一步作了验证,认为儿童的左右方位知觉有提高趋势。 时间不具有直观形象性,只能凭借其他分析器或标尺感知.苏联有人调查小学各年级学生确定1分钟能力的材料表明能较为正确判断的:1年级为11.5%,3年级为24.8%,5年级为31.1%。由此证明儿童随年龄增长,对1分钟知觉逐渐接近正确。中国的研究材料表明:儿童在5岁不会使用时间标尺,7岁才开始使用时间标尺,到8岁基本上能主动使用标尺。 童年期儿童的观察能力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这时期的一般特点为:在观察目的选择上,容易抓住表面细节而忽略本质部分:在观察时容易笼统而不精确;缺乏系统性和顺序性。这些特点年龄越小越明显。 ②记忆能力大大提高。有意识记在童年期儿童记忆发展中逐渐占主导地位。实验证明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随年龄增长而产生不同变化(表1)。起初无意识记优于有意识记,后来有意识记逐渐赶上无意识记,最后超过无意识记。表1只表示一般的发展趋势,两种识记的变化还会受各种条件的支配。

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童年虐待的关系

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童年虐待的关系目的1.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童年虐待情况。2.探讨首发抑郁症 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3.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童年虐待的关系。方法纳入92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根据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得分将其分为伴童年虐待抑郁组(64例)和不伴童年虐待抑 郁组(28例),并纳入90例健康对照。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抑郁程度,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试(RBANS)、Stroop 色词测验(SCWT)、持续操作测验(CPT-IP)评估认知功能,采用CTQ评 估虐待情况(当CTQ中的5个临床分量表任意一个大于临界值,本研究即视为伴有童年虐待)。结果1.抑郁组童年虐待总分、情感忽视、躯体忽视、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得分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2.两组认知功能测验比较显示,抑郁组RBANS总分、注意、即刻记忆、延时记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Stroop单字时间、单色时间、双字时间、双色错误数、双色时间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PT结果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抑郁组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HAMD总分与即刻记忆(β=-0.210)、言语功 能(β=-0.238)等成负相关,与Stroop单色时间(β=0.283)等成正相关;年龄与视觉广度(β=-0.238)、延时记忆(β=-0.285)、RBANS总 分(β=-0.189)之间成负相关,与Stroop双字错误数(β=0.183)、Stroop双色错误数(β=0.341)之间成正相关;受教育年限与即刻记忆(β=0.449)等成正相关,与Stroop单色时间(β=-0.237)等成负相关。 4.伴童年虐待抑郁组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情感忽视与言语功能之

新时期关于学生童年期心理创伤的研究 资料

新时期关于学生童年期心理创伤的研究 有关学者研究发现,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思想工作,效果并不明显。这是因为学生在童年期有过创伤性经历后在学习、生活中总是不能表现自我,大部分有过创伤性经历的人都会产生心理问题,这就像在人生历程中埋下的定时炸弹,随时会因为一些其他诱因造成爆发,不仅对个体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还会伤及他人,成为社会的一个隐患。 一、童年期创伤概念的界定 在DSM-IV中,美国临床心理学家Jnogsma进行了有关儿童虐待描述,将童年创伤作了以下具体界定:第一,患者童年情绪上痛苦,产生了适应不良的应对机制,表现出分裂现象(心因性的神游症、多重人格、恍惚状态、人格解体)和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第二,患者童年曾受过虐待(包括肉体、性或情感方面)。第三,患者父母工作太忙、不在身边忽视患者在躯体或感情。第四,患者童年生活混乱,父母有心理疾病、反社会行为,经常乱交异性伴侣,患者在儿时频繁更换看护人,多继父母兄弟姐妹、年纪较小时背负经济压力。第五,患者父母苛刻、完美主义,经常贬低、过多批评使患者感到威胁,或者有些监护人过分虔心某种宗教或信条。第六,患者形成与早期痛苦生活经历有关的压抑愤怒、非理性恐惧、低自尊、抑郁或焦?]不安等行为。 二、童年期创伤性经历造成的影响

在儿童时期,童年创伤的短期影响主要是“躯体虐待所造成的身体伤害由轻(青肿、擦伤)到重(骨折、内脏出血、昏迷),甚至是器质性损伤和器官脏器功能性损伤,乃至生命垂危”。上述损伤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破坏了正常生理功能,甚至造成终生伤残。大量相关心理治疗实践研究显示,患者早年若遭受过不良刺激,极易产生持久影响,现已有许多案例显示,部分心理疾患甚至躯体疾病归咎于童年期心理创伤。 (一)引发反社会人格障碍 患者在婴幼儿、童年期受到虐待、情感忽视,造成了扣带回、杏仁核、眶前叶、海马回的损伤或代谢异常,形成共情缺陷,引发反社会人格障碍。相关调查显示,在儿童期受到严重虐待的儿童产生对抗社会的暴力行为的几率较大,受虐儿童的人格异常发生率是正常儿童的4倍。儿时受躯体虐待的成人行为粗暴残忍,常出现激越行为,反社会人格增多且犯罪趋势较一般人高。 (二)童年期创伤性经历易诱发抑郁症 有关学者研究发现,患者在成年后是否产生抑郁问题可以根据儿童期心理创伤进行预测。童年期创伤性经历会增加成人期患抑郁风险,有48.5%的抑郁患者童年期都经历过创伤。 (三)缺乏共情能力 一些患者童年期受过情感虐待或情感忽视后缺乏共情能力,对人冷漠。一则真实案例发生在我国四川省,两个孩子被母亲关她从小遭受情感这位年轻母亲在孤儿院长大,在家里活活饿死,

监管场所中有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羁押人员的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论著· 监管场所中有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羁押人员的 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custody personnel with childhood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杨亚明1,郑爱明2,张慧颖3,杨浩1,徐波4,包青松 4 YANG Ya-ming ,ZHENG Ai-ming ,ZHANG Hui-ying ,YANG Hao ,XU Bo ,BAO Qing-song 1.江苏省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4200;2.南京医科大学;3.哈尔滨医科大学;4.宜兴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摘要:目的改善监管场所羁押人员中有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对心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评估。方法经过虐待史调查和心理评估,建立羁押人员心理团体咨询小组,同时建立19个配对对照组,由注册心理咨询师进行8次团体辅导心理,比较干预前后及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理测量结果的差异。主要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及因子分得分差值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前后自身对照各因子得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前后大多数因子分 差值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干预组与配对对照组比较,干预前后2次SCL-90评估中大多数因子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监管场所中有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的羁押人员进行一定的系统的心理干预是需要的,能有效地改善其心理健 康水平。 关键词:监管场所;羁押人员;躯体情感虐待;童年期;心理干预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57(2013)02-0132-03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custody personnel with childhood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YANG Ya-ming *,ZHENG Ai-ming ,ZHANG Hui-ying ,YANG Hao ,XU Bo ,BAO Qing-song * Yix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Jiangsu ,214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of custody personnel with childhood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in prisons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childhood abuse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 19persons of custody personnel with childhood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were selected a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group and 19persons as control group ,they received 8time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by 10registere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teachers.The difference of the data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as compared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assessment was performed with SCL-90and factor score difference.[Results ]I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every factor of SCL-90scale in interventi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s ,while in control group on most factors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Comparing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s on most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s.[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s needed for custody personnel with childhood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in prisons ,it can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levels. Key words :Prisons and organs in charge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Custody personnel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buse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基金项目:无锡市卫生局立项(项目编号:2009- XM0908)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儿童期受虐待产生的社 会危害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1-2],有学者发现,受虐待的儿童成年后暴力犯罪率是没有受虐待儿童的 2倍[3]。另有研究发现,父母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忽视而导致的人格缺陷等心理问题也使其反社会行为的发生概率增高。由此,如何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已成为目前研究的新领域 [4] 。我们通过调查监 管场所羁押人员目前的心理症状以及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史,有针对性地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后,探讨其干预效果,从而为监管场所开展羁押人员心理矫治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研究对象的总体来自某监管场所2010年3月10日—6月10日新入所的全部羁押人员,全部为男性,共计172人。 1.1.2调查问卷本研究采用童年期虐待问卷[4]和 症状自评量表(SCL-90)[5],童年期虐待问卷由哈尔滨 医科大学张慧颖等设计, 4种虐待经历,每种经历有10道题目左右,有1道答为“经常”的,即认定为此种经历 为 “经常”(得分为1),以此类推,有一道答为“有时”的,即认定为此种经历为 “有时”(得分为2);只有全部答为“从来没有”的,认定为无(得分为3)。SCL-90是2 31职业与健康2013年1月第29卷第2期Occup and Health ,Jan.2013,Vol.29,No.2

TED英语演讲:童年创伤怎样影响一生的健康

TED英语演讲:童年创伤怎样影响一生的健康童年创伤不是一件长大就能解决的事。儿科医生Nadine解释虐待、忽视、和父母精神健康不良或有药物或饮酒问题,都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发展。童年经历影响终身,在高压环境下长大的儿童比他人得到心肺疾病的比例高三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TED英语演讲:童年创伤怎样影响一生的健康,欢迎借鉴参考。 演说题目:童年创伤怎样影响一生的健康! 演说者:Nadine Burke Harris In the mid-'90s, the CDC and Kaiser Permanente discovered an exposure that dramatically increased the risk for seven out of 10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high doses, it affects brain development, the immune system, hormonal systems, and even the way our DNA is read and transcribed. Folks who are exposed in very high doses have triple the lifetime risk of heart disease and lung cancer and a 20-year difference in life expectancy. And yet, doctors today are not trained in routine screening or treatment. Now, the exposure I'm talking about is not a pesticide or a packaging chemical. It’s childhood trauma. 90年代中期, CDC和Kaiser Permanente发现: 暴露于某种事物中会极大增加死亡风险, 七成美国民众的首要死因皆由此引起。暴

人格因素在童年期虐待对成年女性抑郁影响的中介作用研究

人格因素在童年期虐待对成年女性抑郁影响的中介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03T11:59:37.2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作者:位照国(通讯作者)戎笛声杨颖佳丘日阳李欣瑩[导读] 人格因素中介了童年期虐待对成年抑郁的影响;神经质人格完全中介了情感虐待和性虐待对成年期抑郁的影响。 (深圳市康宁医院? 广东深圳 518020) 【摘要】目的:检验人格因素在童年期虐待和成年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是否不同类型的童年期虐待对成年期抑郁的影响存在不同的中介机制。方法:从湖南两所大学抽取大学女生,完成儿童创伤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采用相关分析、结构性线性回归方程来检验人格因素在童年期虐待影响成年抑郁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共485人完成调查,16.6%有童年期虐待,忽视最常见;除躯体虐待外,其他所有童年期虐待因子都对抑郁总分有统计学意义的预测,控制人格因子影响后,忽视因子对抑郁总分的预测仍有统计显著性。结论:人格因素中介了童年期虐待对成年抑郁的影响;神经质人格完全中介了情感虐待和性虐待对成年期抑郁的影响,部分中介了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的影响,而外向性人格和精神质对除躯体虐待之外的其它童年期虐待因子均有部分中介作用;忽视可能有着不同于其它虐待类型的中介机制。 【关键词】人格因素;童年期虐待;抑郁;女性;中介作用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348-03 1.背景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被列为全球疾病负担的第四位原因。在抑郁症的风险因素中,童年期虐待尤其引人注意。童年期虐待的定义是在18岁之前由监护人实施的虐待或忽视,通常包括: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国内研究发现童年期虐待的罹患比例在8.7%~26.6%之间[1]。Chapman等曾发现情感虐待对抑郁症终生罹患有强预测作用[2]。此外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期是人类大脑中枢神经网络的关键发展阶段,童年期虐待对人脑区域性神经网络构筑存在着影响[3],这种影响痕迹是深刻而持续终生的,对神经可塑性和神经元连接有负面影响,所以人格因素与童年期虐待的关系自然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人格特征是与抑郁症和童年期虐待有密切联系的重要风险因子[2]。研究发现神经质和外向性是抑郁症的风险因素[4],而童年期虐待可能通过与某些基因表型的相互作用影响神经质的形成[5]。作为早期负性经历,童年期虐待并不能直接激发抑郁症的发生。研究发现童年期虐待可能会通过其他中介从而间接影响成年期抑郁的发生[6]。但童年期虐待和哪些中介因素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目前并不完全清楚。我们认为童年期虐待可能是通过人格特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成年期抑郁的发生,因此开展本研究来检验人格在童年期虐待和成年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并研究是否不同类型的童年期虐待对成年期抑郁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的机制问题。研究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童年期虐待与成年期抑郁之间的关系。 2.方法 2.1 对象 研究以中南大学和湖南第一师范大学大学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大学一年级中整班抽样抽取10个班进行问卷调查,参与者均完成童年期虐待、人格特征和抑郁的测量。入组标准:(1)大于18周岁;(2)健康;(3)无精神疾病病史。共计有622名学生参与了研究,由于性别因素对童年期虐待和成年抑郁有着明确的影响,为纯化研究,仅选取其中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入组筛选后共计有485名学生纳入研究。 2.2 工具 (1)童年期虐待:研究采用儿童创伤问卷(CTQ)来测量童年期虐待。CTQ是一项28条目的自评问卷,在中国人群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7]。CTQ有五个因子: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2)人格: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量人格。EPQ是1975年出版的一项人格自评问卷,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和精神质。(3)抑郁:研究采用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成年期抑郁。SDS是由美国杜克大学William W.K. Zung设计的,用于测量抑郁障碍者的抑郁严重程度,计分指标为总分标准分。 2.3 方法 按照Kenny的理论[8],需要用结构性线性回归方程模型来验证变量是否存在中介作用,该结构方程模型建立的基本条件是中介作用的三方变量(自变量IV、因变量DV和中介变量MV)必须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性的线性相关关系。分别建立IV对DV的线性回归方程、IV对MV的线性回归方程、和IV与MV对DV的线性回归方程。如三个回归方程均具有显著性,则能说明MV中介了IV对DV的影响,另外在纳入IV和MV 对DV的回归方程中,如果IV的系数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则说明MV起完全中介作用,反之IV的系数也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则说明M的作用是部分中介作用。我们的假设是EPQ在CTQ与SDS之间起中介作用。统计分析第一步是检验EPQ因子得分与CTQ因子得分和SDS标准总分之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第二步是以CTQ因子得分作为自变量(IV),以EPQ因子得分作为可能的中介变量(MV),以SDS标准总分为因变量(DV),建立结构式线性回归方程,检验EPQ因子的中介作用。最后一步是为了验证结构式回归方程的分析结果,我们采用偏相关分析控制EPQ因子得分来分析CTQ因子得分和SDS标准总分之间的线性相关显著性。上述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0进行。选取双尾检验,取P值<0.05为显著性标准。 3.结果 3.1 研究样本年龄均在18~22岁,平均年龄18.83岁,其中68例(1 4.4%)SDS得分超过50分,79例(16.6%)报告有少一种童年虐待,CTQ阳性的案例中躯体忽视最多,情感忽视次之,忽视(躯体忽视、情感忽视)阳性者共有61例(77.2%),虐待阳性(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者有32例(57.0%),其中仅有一种虐待类型的阳性案例有64例(81.0%)。 3.2 除了躯体虐待之外,所有的CTQ因子得分与所有EPQ因子得分以及SDS标准总分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线性相关,所有EPQ因子得分与SDS总分也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线性相关(表1)。除躯体虐待,所有CTQ因子均显著预测了SDS总分,也均显著地预测了EPQ 因子得分(表2)。在CTQ各因子对SDS总分的回归方程中纳入EPQ的神经质因子后,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对SDS总分的预测具有高度统计学显著性,但所有虐待因子未发现显著性;在将EPQ因子逐一纳入CTQ各因子对SDS的回归方程中时,除躯体虐待外,其它CTQ因子均

心理健康与心理成长

心理健康与心理成长

心理健康与心理成长 【字体:小大】作者:baixihuan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点击数:77 更新时间:2011-10-28 【复制本文】【下载本文】 心理健康问题将会是中国接下来的10年中所要面对的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中国在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与经济空前发展的社会变革以后,人的思想和意识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未来10年将会是自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所谓的80后一代人崛起和发展的10年,而他们也将成为心理疾病最易感染和高发的人群,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他们是成长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很少体会到经济衰退所带来的恐慌;第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并未对其灌输足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第三,社会信息往往在不加过滤的情况下进入到这些人的视野和脑海,并可能形成非正确的理解和观念;第四,社会责任感以及信仰的缺失可能导致其心理问题的出现;第五,童年时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的教育往往是采用溺爱加鞭打的方式,表现好时过分宠爱,表现糟糕则一无是处,容易在孩子的心中产生不良影响,以至影响到成人以后的认知与行为,童年时期由于过分注重学习文化知识和社会意识积累从而忽略了孩童正常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规律,使得孩童过早的接触到成人世界的压力,而这些压力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不安全感可能导致其成人以后心理障碍的出现,这些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他们成人以后的生活。(90后的孩子则更为突出) 健康的心理需要从童年时期开始培养,首先,父母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在充分尊重孩子本性的基础上给孩子合理的引导,每个人在其出生的时候都具备了一种本能:追求快乐的本能,这种本能并非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寻求快乐的本能(力必多),而是一种能够满足其精神愉悦的本能向往,孩童本能的去做一些能够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感到愉悦和放松的事情,以此让自己获得快乐,在父母看来这些举动也许是幼稚、无聊甚或危险的,不过孩童却从中体验到了本能的快乐,本能的快乐的满足程度可以决定一个孩子未来的心理健康程度,举个例子,孩子们往往会抬头望着天空然后开始不停的旋转身体,还会放声大笑,父母如果问孩子他们在笑什么,孩子也许什么也回答不上来,不过他们却热衷于享受这个看似无聊的动作,其实孩子在仰望天空旋转身体大笑的时候,他们的头脑是空白的,那时候的他们是完全放松的,丝毫感受不到任何外界压力,而正是这种放松激发了体内快乐的细胞,他们由此感受到快乐从而情不

【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童年阴影影响一生

【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童年阴影影响一生 *导读: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很大。每个人最深刻的回忆便是童年,童年应该是美好开心的单纯时光。但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就是一个不快乐的童年就会影响到一个老年人的健康。 提到童年,大部分人会把它与纯真、美好联系在一起。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童年不快乐的人,步入中年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高,这种长期影响在女性身上尤为明显。 不快乐的童年,不健康的晚年!别说不信,数据说话。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随访377名平均年龄42岁的成年人。后者自7岁开始参与研究,现在均超过40岁,7岁时接受多次有关情感行为的测试,以评估他们的悲痛倾向、注意力和不当自我调节程度。 研究对象在40岁左右接受体检。研究人员采用常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标准对他们进行评估,在综合考虑多个可能影响心血

管疾病风险的因素后发现,童年时心理压力程度高低与成年后心血管疾病风险高低之间存在关联。 40岁左右的成年人如果童年时就处于压力大、多挫折等不快乐环境下,未来10年中风、心脏病发作的几率女性从3.2%增至4.2%,男性从7.3%增至8.5%。 所谓的不快乐的童年,不健康的晚年,指的不止是身体上的健康,心理健康也会严重受损。 研究还显示,童年时心理压力大、负面情绪多,比如易沮丧、易怒、急躁等,中年时男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17%,女性则增加31%。

其实,不快乐的童年不止影响晚年的健康,童年阴影其实是影响着整个人的一生。 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都与早期经历有着直接和紧密的关系。一项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心理障碍中,包括强制性神经症、适应障碍、社交恐惧,甚至学习问题等,都有一部分人的问题与早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神经心理学家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儿童早期经历极大地影响着脑部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即人类大脑的实际结构是由早期经历而不仅仅是由遗传决定的。这一点其实很容易理解:一个在充满鼓励和赞赏的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当然要比在充满否定和批评的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更有自信,而且更懂得欣赏和宽容他人。 弗洛伊德认为 精神分析学派的大师弗洛伊德认为:被压抑在心理底层的潜意识中的童年痛苦经历,通常会通过梦境或幻想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在偶然情形下,如果有与之相关的心理因素出现在意识层面,

童年创伤可能给孩子留下恐怖后遗症!

童年创伤可能给孩子留下恐怖后遗症! 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曾经受到过某种伤害,即使你已经忘记了这件具体的事情,但是留下的伤害可能会伴随很多后遗症影响你以后的生活,其中童年创伤是最为严重的! 童年创伤可能给孩子留下恐怖后遗症,而童年受惊吓是其一大原。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过害怕的感受,小时候可能怕毛毛虫,怕一个人走夜路,怕独自一人留在黑暗的屋子里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感受。 而恐怖症患者发作时,通常会伴有剧烈的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慌、出汗、哆嗦、头晕、晕倒等,甚至不能和人正常交往。而且,病人一般都知道自己的恐怖是不必要的,但就是控制不住。 恐怖症可分为: 1、场所恐怖,如一个人不敢站在广场上,不敢进剧院、逛商店,不敢坐公共汽车等; 2、社交恐怖,害怕与别人接触,一见人就脸红; 3、物体恐怖,如对针、剪、笔尖等锐器恐怖;

4、害怕猫、狗、鼠、蛇等,则是动物恐怖。 恐怖症的发病者,青年期与老年期的女性更多见。国外报道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为6‰。 恐怖症的病因目前尚不肯定,不少学者认为可能是与童年的某些创伤性体验有关。童年时受过惊吓,虽然“好了”,但却留下了某些心理的痕迹,当以后再遇到类似事件时,这种痕迹(恐怖)就又会显现出来。另外,专家们还认为,胆小、怕羞、依赖性强或十分内向的人,也易患恐怖症。因此,培养勇敢、开朗、自立的精神,对于预防恐怖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因此,康菲特青少年成长中心老师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应及时到进行咨询、确诊,相信专业人员一定能给予最大的帮助。同时,希望家长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免给孩子造成童年创伤,留下隐患。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大约是7-12岁,属小学阶段,童年期的儿童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 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 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一)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二)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二、学习兴趣的发展 在整个学时期,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以下特点: (一)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二)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步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 (三)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逐渐降低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容量的发展 成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儿童的记忆容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小学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 (二)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有意识记忆超过无意识记忆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 2.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意义记忆是一种理解记忆,当儿童对所有识记的材料有了理解并有了时行意义加工的能力,他们就能更好地进行意义记忆 3.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三)童年期记忆策略的发展特点 1.复述(背诵)。是指注意不断指向输入信息,不断重复材料的过程(5岁儿童10%有复述行为,7岁有60%,10岁达到85%) 2.组织。组织是要把识记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按期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组织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 (1)归类:把要识记的材料按某种标准或关系进行归并,以帮助记忆。年龄小的儿童往往按简单联想归类,年龄大的儿童按关系归类 (2)系列化:系列化是把相互关联的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并条理化,以帮助记忆的方式 二、思维的发展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童年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童年期的思维获得飞速发展 (一)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 1.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 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经过童年期就进入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导的阶段,这一转变是思维发展过程的质的变化 2.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第78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七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1、小学儿童的年龄范围是6.7—12.13岁,属于童年期,也叫前青春发育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2、说明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呈现出一些基本特点: (1)在整个童年期,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2)童年期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关键年龄”。 (3)童年期儿童思维形式逐渐完整。 (4)童年期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3、小学儿童思维发展有一个关键年龄,这个关键年龄是小学的三四年级。 4、小学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对外部感性特点的概括转为对本质属性的概括,这种发展大体上要经历三个阶段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5、小学儿童概念发展的特点有三,一是概念的逐步深刻化,二是概念的逐步丰富化,三是概念的逐步系统化。 6、说明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1)思维敏捷性方面,儿童的运算速度不断提高,正确迅速能力水平的分化越来越明显。 (2)思维灵活性方面,表现为①一题多解的解题数量在增加。②灵活解题的精细性在增加。③儿童的组合分析水平在不断提高。 (3)思维深刻性方面,表现为:①儿童寻找标准量的水平不断提高,推理的间接性不断提高。②儿童不断掌握运算法则,认识事物数量变化的规律性。③儿童提出假设,独立地自编应用题的抽象逻辑性逐步发展。 (4)思维独创性方面,表现为:①从对具体形象性材料加工到对语词抽象材料的加工。②先模仿,经过半独立性的过渡,发展到独创性。 7、说明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 童年期儿童自我意识是在幼儿期已有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发展进程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处于上升期,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快速发展期。 1/ 9

童年创伤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童年创伤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童年的创伤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有一个回答讲述了几个影响。 1、与内在失去联结 2、受虐的孩子长大极有可能成为罪犯 3、自恋性失常症状 4、失去对人的信任 5、产生不实际的幻想 6、无法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7、思想扭曲 8、内心空虚 童年创伤有多大? 在Youtube上有一个博主使用视频讲述了因为童年创伤患有DID(多重人格障碍)之后的生活。 最初很多网友对这些视频充满怀疑,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只是发了一下呆就换了一个人格?一个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格?认为博士是一个戏精,这些只是在演戏, 之后博主使用了更多的视频来回应网友的疑问。 在视频中,我们会看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有的是哥哥、姐妹,有的是朋友、闺蜜,这些人格还有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和特长等。 不同人格之间会因为如何让博主更好而发生冲突。 博主讲述最初产生DID是因为4岁时候经历的创伤,之后又经历了校园欺凌等等,这些可怕的童年创伤,让博主不得不分裂出不同的人格来保护自己。 “他们出现的时候是几岁,就一直维持在那个年龄里”“所有的人格都在不同的方面保护着我。” 这些人格就如同生活在一所房子中,共享着发生的一切。但是有的人格也会出去,或者沉睡。而当切换到之前处于出去或者沉睡的人格时,记忆就会产生断层,不知道之前发生的事情。这也导致不得不在本子上记录发生的一切,以供不知道的人格来进行了解。

博主讲述为了更好的适应现实,每隔一天都会看一次医生,每周都会做一次检查。 童年创伤的影响有多久? 在国内一档真人秀中,陈乔恩给我们讲述了一段关于自己童年创伤的故事。 在小时候,陈乔恩的母亲经常会拿树枝打她,甚至会打到身上都出了血。 这导致陈乔恩不敢和母亲说话。 因此在18岁的时候,为了远离母亲,一个人跑到台北当模特。 但是以前的经历让她习惯性的封闭自己,有了问题,却没有合适的宣泄渠道,导致只能使用酒来麻痹自己。 即使现在到了40岁,陈乔恩回忆起往常的事情,也会感到惊恐。 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因为从小父母离异,而幼年时又被成年男子性侵,这些童年创伤一直让查斯特·贝宁顿饱受煎熬,即使是酒精和药物,也依然难以让他从童年创伤中走出来。最终,在43岁的时候自杀。 弗洛伊德说过:“人的创伤经历,特别是童年的创伤经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为在童年时期,是大脑发育的一个敏感时期。 据科学家研究,在大脑发育的敏感时期,如果对大脑发育造成伤害,就会形成永久性的影响。 如果把人生比喻为修房子,那么童年就是房子的地基,地基的好坏决定了这房子能够修多高,能够保持多久。 如何走出童年创伤 美国约翰.布雷萧有一本书《别永远伤在童年——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作者在书中讲述了如何科学的走出童年创伤。 具体总结下来有三个步骤,找出自己何时受到的童年创伤、清理童年创伤、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正视创伤,与创伤共生。童年创伤的阴影总是不断在困扰着生活,很多人选择去逃避,但是这些创伤并没有因逃避而消失,反而不断的在干扰着生活。因此要想走出创伤,我们需要先正视创伤,接纳自己,与创伤共生。 尝试表达。童年创伤给我们带来的负面情绪,需要宣泄,而表达是宣泄的一个手段,找一个信任的人,讲述自己童年的遭遇。将自己的感受表发出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当然有条件的,也可以选择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方面的疏导。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中英互联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教材(3) 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大约是6、7――12、13岁,属小学阶段。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 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掌握) 一、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二、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三、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从习得直接经验为主向掌握间接经验为主是一个发展过程 小学低年级通过直接抽象的方式学习物理经验;小学高年级运用抽象逻辑、多重抽象来获得数理逻辑经验;小学中年级是儿童学习和认知活动超越直接经验向掌握间接经验变化的转折期。 四、“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五、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是在主导活动中进行的,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活动进行的,并不断内化,引起智力、个性和社会诸方面结构的变革,以促进心理的发展。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掌握) 长时记忆效果和保持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忆的策略。学龄前儿童主要记忆策略有: (一)复诵策略指有意识地重复、朗诵所要记住的信息。大部分儿童都能自发运用复诵策略,幼儿末期和小学低年级儿童易接受这训练,而且这种训练是必要的。 (二)组织策略指把所要识记的材料,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等进行识记。低年级不能运用,中年级不大会用,高年级自发运用。6-8岁进行组织策略指导和提示效果最好。10以后已是组织策略者,无须提示。 (三)系统化策略指对记忆材料进行信息加工,将相互关联的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并条理化,组成知识系统以帮助记忆的策略。 (四)、巧妙加工策略是指对没意义联系上的信息运用联想、谐音、拆分、重组等加工方式使其变成活生生的意义,以助记忆。 2011.05 98、小学阶段的儿童主要的记忆策略包括( )。AC244-3 (A)复述(B)大脑风暴法(C)组织(D)谐 音记忆法 二、童年期思维的发展(重点掌握) 童年期的思维其基本特征在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一)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 1、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童年期是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其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2、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是质变过程。 3.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9-10岁,即小学中年级阶段 2011.05 100、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包括(AC)。P245-3 (A)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 (B)没有发生质变 (C)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D)逻辑思维可以摆脱形象 (二)思维形式的发展 思维形式是指思维的逻辑形式。 1、概括能力的发展 小学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从对事物的外部感性特征的概括逐渐转为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按如下三个阶段划分:(1)直观形象水平(小学低年级儿童居于这一水平) 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 (2)形象抽象水平:(小学中年级儿童居于这一水平) 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特征或属

童年经验对艺术家创作的意义和影响

以林语堂为例洞窥童年经验对艺术家创作的意义和影响 关健词: 童年经验林语堂坂仔风景个性自由林至诚中西文化 交融林知乐生活原型初恋少女赤足偏嗜 正文: 文艺心理学家们是这样定义童年经验的: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是人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对一个人的个性、气质和思维方式等的形成和经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艺术家的创作中,童年经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家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作品情感情绪的基调。 在国际文艺上,林语堂是一位颇具盛名的作家。他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20世际智慧人物”之一。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他为了更好的向外国人宣传中国的文化,直接用英文写作。这些作品如《生活的艺术》、《吾国吾民》所传达出的思想,影响过整整一代外国人的“中国观”。他本人则以自撰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生评宇宙文章”,向世人宣示了他在文艺上独特的追求。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会是天生的艺术家。林语堂在文学上的造诣与其一生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毋庸置疑的是,林语堂的童年经验启着相当大的作用。闽南漳州平和县坂仔村,位于西溪河谷,是群山怀抱中的一块肥沃的盆地。林语堂就出生在这样一块风景秀丽的山谷中,并在这里度过了他快乐的童年。家乡的山水是他艺术生命中不竭的源头。在他所有的自传、回忆性文章中,他曾把他思想、观念、性格以致美学观、世界观的形成都归之于家乡秀美的山水风光。林语堂曾在他《西十自叙》中写道:“我本龙溪村家子,环山接天号东湖;十尖石起时入梦,为学养性全在兹”由此可以看出童年家乡的生活环境对他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坂仔村这种优美的环境还极大地陶冶了林语堂的情操,养成了他“山地上”孩子无拘的性格。这种在大自然环抱里自由打爬的童年,塑造了他酷爱个性自由的个性。数十年之后,使他能够沉心于构建自己“中西合璧”的文化体系,不盲从古今中外任何伟和任何主义,成为文坛上标新立异的作家。 林语堂曾在《回忆童年》中谈到幼时所受影响时,把他的父亲林至诚放在了第一位。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不仅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牧师,还是一个崇拜儒家的同时具有维新思想的人。他的思想颇杂,在朋友的介绍下,曾阅读了大量的介绍西方宗教文化和科学文明的书刊。受其影响,林至诚决心要把家里所有的男孩送进教会中学,教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