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杨式太极刀五十四式口诀

合集下载

老架杨氏108式太极拳拳谱战歌

老架杨氏108式太极拳拳谱战歌

老架杨氏108式太极拳拳谱战歌史文郁一式无极之式脚双重,全身放松乃静功。

二式起式开始手脚动,阴阳孕生静育动。

太极初招右捋式,捋臂拿肘含脚蹬。

三式四式捋后连变右抱球,摘肩掏心藏其中。

五式抱球变成揽雀尾,掤捋挤按四正生。

六式单鞭初现斜身举,鞭扫八面好威风。

七式鞭变鹞子来翻身,败中取胜诈招灵。

变成左捋来迎敌,功能乃和右捋同。

八式九式捋后连变抱球式,摘敌肩部掏敌胸。

十式引来白鹤来亮翅,阴阳二鱼在翻腾。

十一式初现搂膝拗步式,下搂膝脚上掌攻。

十二式手提琵琶亮门户,腋下藏花把门封。

十三式反复左右搂膝式,悟在插裆上取喉。

十四式再现正步搂膝式,拗步摇身藏后手。

十五式手提琵琶来献艺,剪手挫肘把门封。

十六式变成叉步抱球式,上压下挑含靠功。

十七式上步迎敌搬拦捶,猛似喷水一青龙。

十八式如封似闭招法巧,封敌钝肘插掌冲。

十九式变成十字来插花,有术无形变招凶。

二十式前斜搂膝拗步式,闪敌斜搂变在中。

二十一式后斜搂膝拗步式,闪敌防下裹钻掤。

二十二式变成抱虎归山式,双裹双砸含意重。

二十三式揽雀尾式二次现,正隅含招变意浓。

二十四式再次展现单鞭式,臂砸抽点悟意生。

变做白蛇来吐信,直扎咽喉取敌命。

二十五式二十六式肘底看捶来迎敌,下防上打把脸封。

二十七式变成倒撵猴上阵,阴阳插掌敌必中。

二十八式斜身弓步倒撵猴,撵中变招招更凶。

二十九式又现叉步抱球式,悟防悟攻抱中生。

抱球变做斜飞式,头顶拳挑威力增。

三十式三十一式鹞子二次来翻身,急翻臂砸暗含横。

三十二式再次出现左捋式,捋中育生膝前顶。

三十三式又变插招左抱球,阴阳虚实互变动。

三十四式白鹤亮翅拧腰战,上架下打肘顶中。

三十五式顺式搂膝拗步战,搂下打上掌按胸。

三十六式裹于海底捞针式,掌变裹挂钻劐拧。

三十七式顺式上步扇通背,双掌架推似山崩。

三十八式猛然转身撇身捶,防后破敌招法凶。

三十九式随后紧跟搬拦捶,拦敌发捶幽门中。

四十式抱虎归山来护身,肘钝拳砸育撞钟。

四十一式三现上步揽雀尾,招劲身步变化灵。

四十二式又见单鞭来展现,君悟单鞭多功能。

传统杨氏太极拳的85式练功口诀

传统杨氏太极拳的85式练功口诀

传统杨氏太极拳的85式练功口诀!!
(1) 混沌无极生太极,面南起势揽雀西,回拉单鞭提手南,白鹤亮翅朝东展,
搂拗琵琶走循环,搬拦捶打封闭按。

(2) 十字封裹面朝南,闪身西北抱虎归,旋身向东肘底捶,倒撵猴儿身后退。

(3) 斜飞势南接提手,鹤翅东展左搂拗,海底捞针扇通臂,撇身捶接搬拦捶,
上步揽雀回单鞭,云手连环往东返。

(4) 单鞭探马双分脚,转身左蹬双搂拗,进步栽捶撇身捶,搬拦捶连右蹬脚,
左右打虎回右蹬,贯耳左蹬转右蹬,
搬拦捶打封闭按,十字封裹又面南,闪身西北抱虎归,斜拉单鞭野马追。

(5) 揽雀回身拉单鞭,返身穿梭四隅全,揽雀再回拉单鞭,云手连环又东返。

(6) 单鞭下势金鸡立,倒撵猴儿又一番。

(7) 斜飞势南接提手,鹤翅东展左搂拗,海底捞针扇通臂,撇身蛇信搬拦捶,
上步揽雀回单鞭,云手连环再东返。

(8) 单鞭探马带穿掌,十字腿回指裆捶,上步揽雀回单鞭,下势七星跨虎威,
十字摆莲弓射虎,搬拦捶打封闭按,十字收势再面南,静虚无极归自然。

杨氏太极十三刀刀谱 hao

杨氏太极十三刀刀谱 hao

杨氏十三刀十三刀,刀谱为十三式,动作分解为三十八式。

它是杨氏传统刀,动作保留了传统刀的特点,而没有减也没有加一个动作,练习时间为2-3分钟。

在练习中,它突出了的特点,舒展中正,柔中寓刚,圆活饱满,沉稳浑厚。

在动作和运动上也体现了刚柔相济连绵不断,对爱好者在继承太极传统文化上也是一套难得的传统的太极文化。

杨氏太极十三刀动作名称13句刀诀:1 七星跨虎交刀式2 腾挪闪展意气扬3 左顾右盼两分张4 白鹤展翅五行掌5 风卷荷花叶内藏6 玉女穿梭八方势7 三星开合自主张 8 二起脚来打虎势9 披身斜挂鸳鸯脚 10 顺水推舟鞭作篙11 下势三合自由招 12 左右分水龙门跳13 卞和携石凤还巢杨氏太极刀刀谱:①②③④第一组: 七星跨虎交刀式1上步打拳。

①左脚开步;②转身摆刀握拳;③上步曲步打拳。

2 退步撑掌①右脚向后退步;②两手微向外膨;③做腿转腰收掌;④虚步撑掌(正东,左脚微调整活步)3 弓步交刀。

①转腰合手;②上步交刀(正东)。

右手握刀,左手开第二组:腾挪闪展意气扬4 弓步斜刺。

①提膝分刀(微向东南);②弓步刺刀(弓步东南、刀尖东北)。

5 弓步平刺。

①转腰带刀;②上步虢刀;③弓步刺刀(平刺,东北)。

6 弓步撩刀。

①转腰绕刀;②上步绕刀;③弓步撩刀(东南,左手四指贴在刀面上)。

7 换步推刀。

①左脚微微提起稍向前跟步,右脚向后退步,刀微向下沉;②做腿收脚提刀;③上步弓步向正东方向推刀。

第三组:左顾右盼两分张8 独立劈刀。

①转身跟步合手;②回身独立劈刀。

第四组:白鹤展翅五行掌9 弓步撩刀。

①落脚上步绕刀;②再上步撩刀(方向正东,刀部要平)10架刀推掌。

①转腰、绕刀、撇脚;②上步绕刀;③弓步架刀、推掌。

(方向正东)第五组:风卷荷花叶内藏。

(1.转身负刀 2.提膝后刺)11 转身扎刀。

①扣脚转身;②向东北方向撤步;③提腿独立向东北方向扎刀。

刀身要平,虎口向上,刀背向上。

第六组:玉女穿梭八方势12 缠头劈刀。

①弓步推掌(东南);②上步缠头;③弓步劈刀(西南)。

杨式太极八法口决

杨式太极八法口决

杨式太极八法口决杨式太极八法口决一、掤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飘浮亦不难所有太极拳练家和深研者,都谙熟太极八法的排头功法,“掤”功。

圈内习惯在每种功法的后边加一个“劲”字。

如掤,称谓“掤劲”,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八种劲以外,还有断、截、冷、疾、打、得、落、空、引、进、接、沾、黏、依、连、随、滚、错、折、磨、弹、正、侧、刀、锯、拍、掸、拽、擎、踏、重、离等等。

“劲”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为“力量、力气、用劲、手劲等等。

在传统太极拳的各种打手的后面加一个“劲”字,如“掤劲”、“捋劲”、“ 挤劲”等等,只能解释为凡练拳者都知道的术语,不能表示或代表什么。

这个劲字不能表示是太极拳内功。

为什么?“劲”字就是本力、拙力,人类以本人劲力显示强健,力量显示在竞技体育中是举重比赛。

“劲”在任何环境中都是表示力量。

我多年研习传统太极拳,认为“劲”是拳技艺的一种术语。

有人认为“劲”字代表太极拳功夫的一种劲。

资深太极拳家认为太极拳用意,不能使肢体的各个部位出现劲力。

我们听一听前辈先贤是怎样议论劲力的。

武式太极拳先贤李亦畲大师在《五字诀》“一曰心静”中阐明,也是大家熟知的用意,不用力的名言,他写道:“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

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

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

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先贤讲的拳理是拳之大道。

太极拳体用,意行者得道,力行者失道,十年八载或更长的时间也难成正果。

掤劲,太极拳习练者最早接触的“劲”便是掤,师说,掤是往上过头打在对方脚后跟的劲为掤。

简单解,特别在揉手运用中,自下而上的打法称为掤。

初学者尚不知,也不懂太极拳为意行拳,出手用力,最初接受和练习是实实在在的用力往上掤。

在相当长的习拳过程中,养成出手用力的习惯。

久而久之,用劲练太极拳一代一代传下来,再向这些用劲练太极拳的朋友说练拳用意,不是用力,他们只是听听,如何用意,不去用力,也不深究,并不改进,力练太极拳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杨氏太极十三刀刀谱

杨氏太极十三刀刀谱

杨氏太极十三刀太极十三刀,刀谱为十三式,动作分解为三十八式。

它是杨氏传统太极刀,动作保留了传统刀的特点,而没有减也没有加一个动作,练习时间为2-3分钟。

在练习中,它突出了杨式太极拳的特点,舒展中正,柔中寓刚,圆活饱满,沉稳浑厚。

在动作和运动上也体现了刚柔相济连绵不断,对太极拳爱好者在继承太极传统文化上也是一套难得的传统的太极文化。

杨氏太极十三刀动作名称13句刀诀:1七星跨虎交刀式 2腾挪闪展意气扬3左顾右盼两分张4白鹤展翅五行掌 5风卷荷花叶内藏 6玉女穿梭八方势7三星开合自主张 8二起脚来打虎势9披身斜挂鸳鸯脚 10 顺水推舟鞭作篙11 下势三合自由招 12 左右分水龙门跳13 卞和携石凤还巢杨氏太极刀刀谱:①②③④第一组: 七星跨虎交刀式1上步打拳。

①左脚开步;②转身摆刀握拳;③上步曲步打拳。

2退步撑掌①右脚向后退步;②两手微向外膨;③做腿转腰收掌;④虚步撑掌(正东,左脚微调整活步)3弓步交刀。

①转腰合手;②上步交刀(正东)。

右手握刀,左手开第二组:腾挪闪展意气扬4弓步斜刺。

①提膝分刀(微向东南);②弓步刺刀(弓步东南、刀尖东北)。

5弓步平刺。

①转腰带刀;②上步虢刀;③弓步刺刀(平刺,东北)。

6弓步撩刀。

①转腰绕刀;②上步绕刀;③弓步撩刀(东南,左手四指贴在刀面上)。

7换步推刀。

①左脚微微提起稍向前跟步,右脚向后退步,刀微向下沉;②做腿收脚提刀;③上步弓步向正东方向推刀。

第三组:左顾右盼两分张8独立劈刀。

①转身跟步合手;②回身独立劈刀。

第四组:白鹤展翅五行掌9弓步撩刀。

①落脚上步绕刀;②再上步撩刀(方向正东,刀部要平)10架刀推掌。

①转腰、绕刀、撇脚;②上步绕刀;③弓步架刀、推掌。

(方向正东)第五组:风卷荷花叶内藏。

(1.转身负刀 2.提膝后刺)11 转身扎刀。

①扣脚转身;②向东北方向撤步;③提腿独立向东北方向扎刀。

刀身要平,虎口向上,刀背向上。

第六组:玉女穿梭八方势12 缠头劈刀。

①弓步推掌(东南);②上步缠头;③弓步劈刀(西南)。

杨氏太极刀刀谱 13句刀诀

杨氏太极刀刀谱      13句刀诀

杨氏太极刀刀谱13句刀诀:1 七星跨虎交刀式2 腾挪闪展意气扬3 左顾右盼两分张4 白鹤展翅五行掌5 风卷荷花叶内藏6 玉女穿梭八方势7 三星开合自主张8 二起脚来打虎势9 披身斜挂鸳鸯脚 10 顺水推舟鞭 11 下势三合自由招 12 左右分水龙门跳13 卞和携石凤还巢杨氏太极刀刀谱:第一组: 七星跨虎交刀式1 上步打拳2 退步撑掌3 弓步交刀第二组: 腾挪闪展意气扬4 弓步斜刺5 弓步平刺6 弓步撩刀7 换步推刀第三组: 左顾右盼两分张8 独立劈刀第四组: 白鹤展翅五行掌9 弓步撩刀 10 架刀推掌第五组:风卷荷花叶内藏11 转身扎刀第六组:玉女穿梭八方势12 缠头劈刀 13 弓步平推 14 返身藏刀 15 弓步上刺16 弓步平推 17 返身藏刀 18 弓步上刺 19 弓步平推20 返身藏刀第七组:三星开合自主张21 独立扎刀 22 跳步按刀第八组: 二起脚来打虎势23 抱刀拍脚 24 左抱刀贯拳 25 右抱刀贯拳第九组: 披身斜挂鸳鸯脚26 抱刀分脚 27 独立劈刀第十组: 顺水推舟鞭作篙28 裹脑藏刀第十一组:下势三合自由招29 弓步平推 30 进步扫刀第十二组:左右分水龙门跳31 转腰撩刀 32 独立撩刀 33 跳抱按刀第十三组:卞和携石凤还巢34 缠头劈刀 35 抱刀打拳 36 收势还原36式太极刀刀谱预备式1、虚步抱刀2、提膝抱刀3、弓步扎刀4、右左弓步推刀5、叉步扎刀6、回身劈刀7、架刀蹬脚8、弓步藏刀9、盖步缠头 10、弓步藏刀11、盖步裹脑 12、弓步截 13、垫步铰刀 14、弓步扎刀 15、丁步点刀16、跳步换扎刀 17、提膝扎刀 18、马步推刀19、弹踢反撩 20、提膝截刀21、缠头扫刀 22、仰身推刀 23、弓步平斩 24、背花反撩 25、并步扎刀26、回身二起脚 27、扑步按刀 28、马步提膝架刀 29、左右挂刀 30、歇步按刀31、提膝劈刀 32、背刀里合 33、弓步反撩 34、架刀冲拳 35、虚步亮掌36、抱刀收势太极拳的起源及各式特点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

传统杨式太极剑动作名称

传统杨式太极剑动作名称

传统杨式太极剑口令
预备式起势
三环套月大魁星式燕子抄水左右栏扫小魁星式燕子入巢灵猫捕鼠凤凰抬头黄蜂入洞凤凰右展翅小魁星凤凰左翅展等鱼势左右龙行宿鸟投林乌龙摆尾青龙出水风卷荷叶狮子摇头虎抱头野马跳涧勒马势指南针迎风掸尘顺水推舟流星赶月天马飞瀑挑帘势左右车轮燕子衔泥大鹏展翅海底捞月怀中包月哪吒探海犀牛望月射雁势青龙现爪凤凰双翅展左右跨拦射雁势白猿献果左右落花玉女穿梭白虎搅尾鱼跃龙门乌龙搅柱仙人指路朝天一柱香风扫梅花牙笏式抱剑归元(51式)。

杨氏13式太极刀谱

杨氏13式太极刀谱

16 弓步平推 17 返身藏刀 18 弓步上刺 19 弓步平推
20 返身藏刀
第七组:三星开合自主张
21 独立扎刀 22 跳步按刀
第八组: 二起脚来打虎势
23 抱刀拍脚 24 左抱刀贯拳 25 右抱刀贯拳
第九组: 披身斜挂鸳鸯脚
26 抱刀分脚 27 独立劈刀
第十组: 顺水推舟鞭作篙
28 裹脑藏刀
第十一组:下势三合自由招
29 弓步平推 30 进步扫刀
第十二组:左右分水龙门跳
31 转腰撩刀 32 独立撩刀 33 跳抱按刀
第三组: 左顾右盼两分张
8 独立劈刀
第四组: 白鹤展翅五行掌
9 弓步撩刀 10 架刀推掌
第五组:风卷荷花叶内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 转身扎刀
第六组:玉女穿梭八方势
12 缠头劈刀 13 弓步平推 14 返身藏刀 15 弓步上刺
第十三组:卞和携石凤还巢
34 缠头劈刀 35 抱刀打拳 36 收势还原
杨氏太极刀刀谱:
第一组: 七星跨虎交刀式
1 上步打拳 2 退步撑掌 3 弓步交刀
第二组: 腾挪闪展意气扬
4 弓步斜刺 5 弓步平刺 6 弓步撩刀 7 换步推刀

杨式太极拳口诀

杨式太极拳口诀

杨式太极拳口诀杨式太极拳口诀大全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里面的一个重要的流派,想要学习好杨式太极拳需要花很多的时间。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杨式太极拳口诀,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杨式太极拳口诀篇11、起势:左脚分开半步,与肩同宽,两脚平行,两手前平举,沉肩垂肘,落按在大腿两侧,掌心向下,五指向前。

2、揽雀尾:撇脚抱手,向前上步(正南),弓步前棚(上体转向偏西),扣脚抱手收脚,转身上步(正西),棚(左手附于右前臂的下方)、捋、挤、按。

3、单鞭:座腿转腰,向左平抹,向右平抹,勾手收脚转身上步,弓步推掌(正东)。

4、提手上势:座腿扣脚,移动右脚,向正前方,两手相合与体前。

5、白鹤亮翅:转腰撤脚,抱手坐腿,分开两手成虚步(上手手心朝前)。

6、搂膝拗步:转腰摆手收脚(转腰撇脚时重心不做大的移动),上步弓步搂手推掌,做第二个、第三个。

7、手挥琵琶:跟步坐腿,措手合手成虚步。

8、搬拦捶:转腰撇脚握拳,上步搬拳(前脚尖外撇),上步拦掌(左手从胸前向前神探,右拳收到腰间),弓步打捶。

9、如封似闭:插手(左手从右拳下面伸出去,手心向下),屈收翻掌,弓步推按。

10、斜飞势:坐腿转身扣脚,抱手收脚,转身上步(西北),弓步分手(上手手心斜向上,高与头平,左手按在跨旁。

.11、肘底锤:坐腿转身扣脚,合抱收脚,摆步抹手,跟步摞手,虚步劈伸。

12、倒卷肱:撤手退步虚步推掌,撤手退步虚步推掌。

13、左右穿梭:扣脚转身,抱手,左前方上步,弓步架推掌;抹掌抱手,右前方上步,弓步架推掌。

14、左右野马分鬃:抱手收脚,左前方上步,弓步分手;正前方上步,弓步分手。

15、云手:左云收脚,右云开步,共做三次。

16、单鞭:勾手提脚,转身上步,弓步推掌。

17、高探马:跟步坐腿翻掌,虚步扑面掌(前手手心向下,手指斜向前,右手收到腹前)。

18、右蹬脚:穿手平抹,抱手收脚,蹬脚分手(方向东南),19、双峰贯耳:屈腿并手,落脚弓步贯拳(方向东南)。

20、左分脚:撇脚分手,抱手收脚,正东分脚分手。

杨氏简易24式太极拳口诀有哪些(2)

杨氏简易24式太极拳口诀有哪些(2)

杨氏简易24式太极拳口诀有哪些(2)杨氏太极拳的十个要点虚灵顶劲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

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

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含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

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

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松腰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分虚实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

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沉肩坠肘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

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

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用意不用力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

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

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

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

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即意到气到,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

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

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

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上下相随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

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

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内外相合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杨氏太极拳传统套路103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传统套路103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传统套路103式拳谱杨氏太极拳传统套路103式是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杨振铎先生在85式基础上修定的,杨式太极拳温文而雅、落落大方、动作舒展、劲在内含、形象优美、潇洒自如、给人以美的享受,有东方芭蕾之称。

第一式预备势“面向正南”要点:两脚分开直向前方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内,手指朝下,目视前方,全身放松。

第二式起势“定式时面向正南”要点:①两臂内旋翻动,使手背向前,仍置两胯旁,保持与肩同宽,由下向前往上徐徐提起至略与肩平,掌心向下,手指朝前。

②两肘微屈,两腕微坐,徐徐由上而下放至两胯前,掌心向下,手指朝前。

第三式揽雀尾“定式时面向正西”左棚要点“定式时面向正西”①重心微向左移,以腰带动向右转体,与此同时右脚掌微离地面,向外撇出45度“右脚尖指向西南方向”,两臂微向里屈,掌心侧向下。

②右腿向右脚尖方向屈膝下蹲,重心坐右腿。

左腿自然弯曲,脚跟轻提变虚步。

同时右臂由下向上往外向身前屈,右掌置胸腹之间,掌心向下。

左臂微抬由下向里屈,逐渐翻臂使掌心侧向上,置于腹部前方,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两臂成合状。

③左腿向正前方伸出,先使脚跟着地,脚掌虚悬。

④重心移向左腿,右腿向前蹬出,使左腿成弓步。

同时左臂由下向上棚起,其臂略与肩平,掌心侧向内,手指略高于肘部。

右臂由上向下置于右胯前,掌心向下。

面向正西,两眼向前平视。

第三式揽雀尾“定式时面向正西”右棚要点“定式时面向正西”①重心微向后,以腰带动左脚里扣45度。

②仍以腰带动,由右向左转体至左侧45度,同时逐渐把重心移至左腿,使右腿转变为虚步,脚跟微离地面,右臂同时由右向左随腰转动,经过前方屈至左臂下方、腹部前方,掌心侧向上。

左臂肘向下屈,臂向里合,置左侧45度处,掌心侧向下。

左臂在上,右臂在下,两臂相合成合状。

③左腿坐实后,右腿向正前方蹬出,先使脚跟着地,脚掌虚悬,然后逐渐屈膝转变为右弓步。

右臂同时由左向前往上棚起,至胸前,掌心略向里,肘略坠,指尖略高于肘。

85式传统杨式太极拳歌诀

85式传统杨式太极拳歌诀

85式传统杨式太极拳歌诀85式传统杨式太极拳歌诀--扎西(杨大卫整理)第一式预备式神意内敛收虚静,意在丹田内外松。

阴阳未开孕太极,守我之静待彼动。

劲力运转中正安舒,气沉丹田,神意内敛,凝神于顶。

虚实开合阴阳未开,虚实未动,虚静自然,专注于敬。

第二式起势掤举两臂需松肩,按下清气归丹田。

动静一分阴阳现,虚实开合腹内间。

第三式揽雀尾左旋右转化来拳,出步套封扣脚尖。

掤挒肘靠任尔使,採拿捋化亦自然。

第四式单鞭单鞭双手抹平圆,採按敌肘势自然。

长鞭甩去当胸按,左像钢鞭右似剑。

第五式提手上势劲起脚下螺旋上,太极身法形意桩。

提手伸腰把敌放,挤靠未使心里藏。

第六式白鹤亮翅顺引合出挤肘靠,上拔下沉须螺旋。

形似白鹤亮翅变,上架下採美若仙。

第七式左搂膝拗步左旋右转闪正中,脚踏中堂命门撑。

两臂折叠搂按掌,全凭脚下腰腿功。

第八式手挥琵琶提腿跟步身须正,右臂反採粘黏功。

虚步站定展腰背,两臂立圆採挒成。

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实腿转体胯须平,捋转闪化守正中。

左右连环莫间断,起承转合须自然。

第十式手挥琵琶动作与前述第八式相同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动作与前述第七式相同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一搬二拦三打锤,左顾右盼莫迟疑。

搬拦截击连环步,闪展追进显神奇。

第十三式如封似闭左掌横切格肘行,右拳变掌十字封。

左掤右抽松肩肘,引化落空闭门共。

第十四式十字手掤架敌手背撑圆,十字封裹採拿缠。

若问此中有何巧,外翻里裹无穷变。

第十五式抱虎归山解腕转腰顶头悬,盼前顾后挑打按。

势如抱虎归山林,捋挤推按使敌翻。

第十六式肘底看锤左掌先走掤挒採,右掌推拿捋盖拦,继而左掌缠敌托,肘下右拳暗藏险。

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连环撤步退中攻,引进落空闪正中。

前蹬后撑劲贯章,旋臂沉肘扳挽功第十八式斜飞式提膝开胯虚领转,出步套封偏西南。

腰若飞轮劲贯指,肩靠胯打採挒翻。

第十九式提手上势第二十式白鹤亮翅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第二十二式海底针跟步前按腰催手,后坐折腰插裆口。

百会尾闾一线穿,左採右插敌难走。

老架杨氏108式太极拳拳谱战歌

老架杨氏108式太极拳拳谱战歌

老架杨氏108式太极拳拳谱战歌史文郁一式无极之式脚双重,全身放松乃静功。

二式起式开始手脚动,阴阳孕生静育动。

太极初招右捋式,捋臂拿肘含脚蹬。

三式四式捋后连变右抱球,摘肩掏心藏其中。

五式抱球变成揽雀尾,掤捋挤按四正生。

六式单鞭初现斜身举,鞭扫八面好威风。

七式鞭变鹞子来翻身,败中取胜诈招灵。

变成左捋来迎敌,功能乃和右捋同。

八式九式捋后连变抱球式,摘敌肩部掏敌胸。

十式引来白鹤来亮翅,阴阳二鱼在翻腾。

十一式初现搂膝拗步式,下搂膝脚上掌攻。

十二式手提琵琶亮门户,腋下藏花把门封。

十三式反复左右搂膝式,悟在插裆上取喉。

十四式再现正步搂膝式,拗步摇身藏后手。

十五式手提琵琶来献艺,剪手挫肘把门封。

十六式变成叉步抱球式,上压下挑含靠功。

十七式上步迎敌搬拦捶,猛似喷水一青龙。

十八式如封似闭招法巧,封敌钝肘插掌冲。

十九式变成十字来插花,有术无形变招凶。

二十式前斜搂膝拗步式,闪敌斜搂变在中。

二十一式后斜搂膝拗步式,闪敌防下裹钻掤。

二十二式变成抱虎归山式,双裹双砸含意重。

二十三式揽雀尾式二次现,正隅含招变意浓。

二十四式再次展现单鞭式,臂砸抽点悟意生。

变做白蛇来吐信,直扎咽喉取敌命。

二十五式二十六式肘底看捶来迎敌,下防上打把脸封。

二十七式变成倒撵猴上阵,阴阳插掌敌必中。

二十八式斜身弓步倒撵猴,撵中变招招更凶。

二十九式又现叉步抱球式,悟防悟攻抱中生。

抱球变做斜飞式,头顶拳挑威力增。

三十式三十一式鹞子二次来翻身,急翻臂砸暗含横。

三十二式再次出现左捋式,捋中育生膝前顶。

三十三式又变插招左抱球,阴阳虚实互变动。

三十四式白鹤亮翅拧腰战,上架下打肘顶中。

三十五式顺式搂膝拗步战,搂下打上掌按胸。

三十六式裹于海底捞针式,掌变裹挂钻劐拧。

三十七式顺式上步扇通背,双掌架推似山崩。

三十八式猛然转身撇身捶,防后破敌招法凶。

三十九式随后紧跟搬拦捶,拦敌发捶幽门中。

四十式抱虎归山来护身,肘钝拳砸育撞钟。

四十一式三现上步揽雀尾,招劲身步变化灵。

四十二式又见单鞭来展现,君悟单鞭多功能。

杨氏二十四式太极拳口令

杨氏二十四式太极拳口令

杨氏二十四式太极拳口令一、起式1、左脚开立,与肩同宽。

2、两臂棚举,达于肩平。

3、沉跨按掌,落掌跨旁。

二、野马分鬃1、旋跨揽掌,丁步抱球2、猫步按球,弓步分掌3、坐步翻掌,扣步揽园4、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5、猫步按球,弓步分掌。

6、坐步翻掌,扣步揽园。

7、丁步抱球,合气化一。

8、猫步按球,弓步分掌三、白鹤亮翅1、跟步抱球,合气化一。

2、重心后坐,分靠列采。

3、左脚点地,虚步亮掌。

四、搂膝拗步1、旋跨摆掌,收脚举臂。

2、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3、坐步转跨,收脚举臂。

4、猫步曲臂,弓步搂推5、坐步转跨,收脚举臂。

6、猫步曲臂,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1、按掌跟步,坐步捋带。

2、转腰拧跨,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1、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2、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3、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4、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5、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6、退步卷收,虚步探掌。

7、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8、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9、退步卷收,虚步探掌10、翻掌展臂、虚步开跨。

11、收脚曲臂,掌心相对。

12、退步卷收,虚步探掌七、左揽雀尾1、转腰展臂,丁步抱球。

2、猫步前探,弓步棚臂。

3、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4、转腰搭腕,弓步前挤5、坐步分掌,沉跨采按。

6、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八、右揽雀尾1、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丁步抱球,实左虚右。

3、猫步前探,弓步棚臂。

4、沉胯翻掌,坐步斜捋。

5、转腰搭腕,弓步前挤。

6、坐步分掌,沉跨采按。

7、弓步推按,松胯沉气。

九、单鞭1、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丁步抱球,猫步勾手。

3、转腰绷臂,弓步推按。

十、云手1、后坐翅脚,扣步右采。

2、收脚棚园,并步合臂。

3、侧步云摆,并步合臂。

侧步云摆,并步合臂。

十一、单鞭1、丁步云摆,猫步勾手。

2、转腰棚臂,弓步推按。

十二、高探马1、跟步翻掌,坐腿曲臂。

2、卷收按掌,虚步沉跨。

十三、右蹬脚1、提脚穿掌,弓步分掌。

2、提膝合抱,蹬脚分掌。

十四、双峰贯耳1、转腰合胯,提膝托手。

杨式太极拳115口诀

杨式太极拳115口诀

杨式太极拳115口诀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下面一起看看杨式太极拳115口诀吧~第一段01、预备式 02、起式 03、棚手上势04、揽雀尾 05、单鞭掌 06、提手上势07、白鹤亮翅 08、右搂膝拗步掌 09、手挥琵琶10、右搂膝拗步掌 11、左搂膝拗步掌 12、右搂膝拗步掌13、手挥琵琶式 14、右搂膝拗步掌 15、进步搬拦捶16、如封似闭 17、十字手第二段18、豹虎归山 19、斜揽雀尾 20、斜单鞭掌21、肘底捶 22、右倒撵猴 23、左倒撵猴24、右到撵猴 25、斜飞势 26、提手上势27、白鹤亮翅 28、右搂膝拗步掌 29、海底针30、扇通背 31、翻身撇身捶 32、御步搬拦捶33、上势 34、揽雀尾 35、单鞭掌36、右云手 37、左云手 38、右云手39、单鞭掌 40、高探马 41、右分脚42、左分脚 43、转身左蹬脚 44、右搂膝拗步掌45、左搂膝拗步掌 46、搂膝栽捶 47、翻身撇身捶48、御步搬拦捶 49、右蹬脚 50、左打虎势51、右打虎势 52、回身右蹬脚 53、双风贯耳54、披身左蹬脚 55、转身右蹬脚 56、落步搬拦捶57、如封似闭 58、十字手第三段59、豹虎归山 60、斜揽雀尾 61、斜单鞭掌62、右野马分鬃 63、左野马分鬃 64、右野马分鬃65、棚手上势 66、揽雀尾 67、单鞭掌68、右玉女穿梭 69、左玉女穿梭 70、右玉女穿梭71、左玉女穿梭 72、棚手上势 73、揽雀尾74、单鞭掌 75、右云手 76、左云手77、右云手 78、单鞭掌 79、抽身下势80、右金鸡独立 81、左金鸡独立 82、右倒撵猴83、左到撵猴 84、右到撵猴 85、斜飞势86、提手上势 87、白鹤亮翅 88、右搂膝拗步掌89、海底针 90、扇通背 91、翻身撇身捶92、御步搬拦捶 93、上势 94、揽雀尾95、单鞭掌 96、右云手 97、左云手98、右云手 99、单鞭掌 100、高探马101、白蛇吐信 102、转身右蹬脚 103、左右搂膝指裆捶104、上势 105、揽雀尾 106、单鞭掌107、抽身下势 108、上步七星 109、退步跨虎110、转身摆莲脚 111、弯弓射虎势 112、御步搬拦捶113、如封似闭 114、十字手 115、收势【杨式太极拳115口诀】。

杨氏太极拳步法口诀

杨氏太极拳步法口诀

杨氏太极拳步法口诀杨氏太极拳步法口诀杨氏太极拳的步法极有特色,较之别派太极拳有三点独特的练法。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杨氏太极拳步法口诀,希望能帮到大家!杨氏太极拳步法①欲转先沉。

班侯太极拳老架特点“松圆匀顺整”,较之其他支系更突出“顺”字,处处虚腿转,更符合人体运行,练之不会有腿疼、膝盖疼等弊病。

碾脚转身需松沉下气不可向上耸起,坐实松透,立身中正,得中定的劲势统领全局,以身带手,以腰为主宰的整体运动形态。

太极拳主张虚则灵、灵则变,太极阴阳学说有“阴中寓阳,阳中寓阴”之说,在太极拳中则表现为“实中寓虚,虚中寓实”。

实中无虚谓之僵,虚中无实谓之浮,处处有虚实,太极拳中把分清虚实看做第一要义,足见其重要性。

②进退步收于中而发于中,脚收至支撑腿内侧,再由此迈出,水平面是圆弧垂直面也是圆弧,如此脚的运行轨迹则成球面。

进退有序,脚踏中门而入既沉稳又有力,便于破坏敌方的重心。

被誉为“脚踏中门夺他位,就是神仙也难当”。

③点起点落,迈步如猫行。

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地面不允许有丝毫的拖拉痕迹,神似猫行轻柔矫健悄无声息。

太极拳迈步如猫行,形意拳上步如犁地,八卦拳行步如趟泥,这是三大内功拳的步法特点,虽然提法不同形各有异,其本质却是一样的,都要求含意而行,不允许空起空落。

我们认真地观察不难发现,猫的步履中含有“粘”劲,运动起来很有章法,足起离地轻柔矫捷,足落着地沉实稳健,绝无“刨地”或“跳坑”之嫌,无论快慢始终保持点起点落的特点,把猫步起落运行的特点人格化可以用两句话概括:起如藕断丝连意绵绵,落如亲吻婴孩情切切。

太极拳汲取了猫步的内涵象形取义而为之。

在练杨氏太极拳中如何实现迈步如猫行呢?我们要保持立身中正的姿势,通体放松,具备足够的腿部力量,这是实现步法轻起轻落的前提条件。

迈步强调以腰胯带动腿的运行,两腿的虚实务必要分清,虚中轻含意念随心所欲,实中暗蓄松柔收放自如,上下相随协调一致。

上步时充分注意:①松腰开胯圆裆,臀下落拉长腰椎促使脊柱上拔实现虚灵顶劲,支撑腿的膝盖要适当的外展务必与脚尖保持同向;②前脚向外碾转时胯一定要充分外展,相当于打开前进的门户,身体重心逐步过渡到承重腿;③收后腿的力源于腰胯的提携,脚收回迈出的运行轨迹很清晰地成球面状;④以前脚尖为引导探索着迈出,大有“如履薄冰”之感,脚跟轻轻踏出点住地,脚尖自然上翘,势子不停后腿向前蹬力,前脚由脚跟、脚掌、脚趾依次着地踩实形成弓步,务必引导节节贯穿的运劲方式,前小腿尽量垂直地面不宜前倾,膝盖微微向后用力不宜向前拱力,这是养护膝盖和技击的需要。

杨氏太极拳太极力及要领

杨氏太极拳太极力及要领

杨氏太极拳太极力及要领兵器太极剑传统杨式太极剑套路共55式,十三种剑法,属内家剑法,内家剑法的特点是剑走轻灵,尚巧轻,以静御动,后发先至,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太极剑套路结构正是以此为原则,剑法细腻,结构严谨,演练起来轻柔和缓,舒展优美,攻防结合,精气神合而为一.故在练剑过程中要求剑法分明,剑式准确清楚,动作整洁,形象逼真.通过经久练习,自然达到用剑之妙. 太极剑运动在强身健体.陶冶性情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作用.太极剑运动显示了独有的魅力和价值。

太极刀杨氏太极刀的特点为前剑后刀,与一般的刀不同。

刀法也是刀剑合一。

杨氏太极刀属杨氏太极拳类型的短器械,它源于杨氏太极拳,其演练方法和要领以及风格特点与杨氏太极拳基本相同,再配以钢刀,更显得刀姿潇洒利落,神态威武雄壮。

太极十三枪自杨班侯被其母令他去掉枪头后,不少杨家太极门后辈亦随之。

今日所谓太极杆,实际上是太极十三枪。

它内容丰富,动作简洁,枪法突出,适合于中、老年人健身。

在功夫练习时要体现太极拳类的特点,要有柔中寓刚、绵里藏针、连绵不断、行云流水般的特点。

要领准则总论十个要领:提顶、敛臀、吊裆、松肩、沉肘、含胸、拔背、塌腰、松胯、沉气。

十个准则:松、沉、柔、匀、圆、稳、正、实、灵、健。

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手、眼、身、法、步,高度概括了练拳和推手必须注意的五个方面,现依次说明。

手手眼身法步,把手摆在第一位,充分显示了它的重要性。

在拳式所有的动作中,手的动作是最多的。

而在技击中,手是击人最主要的部分。

手的形状、手的动作、手的位置等合理、准确,即会起到相应的作用,反之,会影响练习和使用的效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