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节 探究透镜成像规律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预习导学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器材: 凸透镜 、蜡烛、光具座、光屏、火柴等。 2.器材组装: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点燃 蜡烛 ,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 中心 等高共 线。
预习导学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 大于二倍 焦距时,成倒立、缩 小的 实 像;当物距 等于二倍 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
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据记录如下表。凸透镜的焦距f=12 cm。
合作探究
实验 物距 像距
成像的特点
像与物在透镜的
次数 u/cm v/cm 正、倒 缩、放 虚、实 同侧还是异侧
1 60 2 48 3 24 4 18 5 16 6 10 78 8 12
【实验结论】
物距u与 焦距f的
关系
正、倒
合作探究
成像的特点
缩、放
合作探究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同时为了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可以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组使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 成像的规律,然后再相互交流各自的探究结果。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利用太阳光聚焦法测定几个凸透镜的焦距,选择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合作探究
2.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一侧放置刻度尺,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 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人教版)
)
镜 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能成放大的、正立的虚 像。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 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 什么变化?
2024/9/29
2024/9/29
F F
f
实验拓展 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 点在什么位置吗?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 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定是( A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024/9/29
3、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 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 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
成像的情况是 ( 倒立缩小的实像 )
分析: 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由第
(1)把烛焰放在 C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把烛焰放在 D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a bc d e
F
F
2024/9/29
f 2f
a bc d e
F
F
f
2f
(2)把烛焰放在 C 点,屏上出现清楚的像时,
屏距凸透镜最远。
(3)把烛焰放在 d e 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2024/9/29
2、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 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 屏上视察到了蜡烛清楚的像,这个像一
倒立、缩小、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等于2倍焦距
倒立、等大、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于2倍焦距 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不成像
等于1倍焦距
第3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3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学习目标: 1.会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虚实、倒正、大小像所满足的条件。
3.掌握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三、学习过程 (一)思维启动: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也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情况与什么因素有关呢?2. 猜想假设:(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提示:成像情况,焦距f ;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用u 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用v 表示)3. 制定计划: (1)你认为需要哪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2)你认为除了观察像的 、 、 特点外,还需测量什么?4.进行实验 注意: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 和像距v(此步骤做两次)。
(2) 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 和f 之间,即f<u<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并记下物距u 和相距v.(此步骤做两次)。
(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调整光屏的位置,看能否在屏上找到像.如果不能,试着观察到蜡烛的像,观察一下是实像还是虚像?并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
记下物距u 和像距v(像距只需估测)(此步骤做两次)。
(4)把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渐移近透镜,同时移动光屏保证屏上的像清晰,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以及像距的大小,看有什么规律。
5. 数据收集: 根据实验探究,并把现象和数据填在表格中。
f1 = ____ cm 作出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的蜡烛及其像的大致位置作出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的蜡烛及其像的大致位置f2= ____ cm 作出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的蜡烛及其像的大致位置作出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的蜡烛及其像的大致位置学生讨论: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的规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像的虚实: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虚像. 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像的大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成实像时,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_____缩小的虚像(填“有”或“没有”)(3)像的正倒:凡是实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凡是虚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成实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填“同侧”或“异侧”);成虚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填“同侧”或“异侧”)。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3.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想】基本思路:凸透镜成像是本章中的重点之一也是一个难点。
本节也是中学物理中适合于学生用科学探究方法掌握知识的一个典型例子。
通过学习本节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研究问题的能力。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计划用1课时完成:采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模式,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模式的学习理念。
环节设计:本课计划通过“问题导入”、“实验探究”、“结论归纳”、“规律应用”、“边学边练”和“评价小结”6个教学环节完成:1、问题导入:通过与本节内容相关问题的提出,展开探究情景,导入课题。
2、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设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与假设,进一步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分析归纳出结论。
初步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结论归纳:通过实验探究,师生互动分析讨论,对实验的结论进行定论和归纳;4、规律应用:通过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学习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与特点;5、边学边练:知识掌握的直接目的就是应用,学习过程同时就是学生的训练过程;6、评价小结:引导学生及时对所掌握内容进行评价、小结。
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设计;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
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
加深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有时倒立,有时正立,有时放大,有时缩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2、猜想与假设(1)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而投影仪中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由此看来像的大小与物距有关.(2)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时物体和像都在凸透镜的两侧,而放大镜成像时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侧,由此看来像的虚实与物距有关.3、合作互动探究新知图1(1)实验器材:光具座、光屏、凸透镜(f=10cm)、蜡烛、火柴。
(2)将实验器材按如图1所示摆放.注意: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光屏上的像一定要明亮、清晰;多次进行测量,仔细观察,做好记录进行实验.(3)提出问题、进行探讨:如何使物体成的像呈现于光屏上?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数据?活动1:如图2所示,将物体(点燃的蜡烛)放在距透镜二倍焦距之外,同时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像.将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表中.图2活动2:如图3所示,将物体(点燃的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二倍焦距上,同时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像.将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表中.图3活动3:如图4所示,将物体(点燃的蜡烛)继续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同时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像.将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表中.图4活动4: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上,这时调整光屏,在光屏上已经看不到蜡烛的像(思考为什么).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活动5:如图5所示,将物体(点燃的蜡烛)继续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之内,同时用眼睛观察像.将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表中.图54、实验计录及实验结论∣V∣表示像距的绝对值二、凸透镜成像的图像1、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成像光路图如图甲(A、B为二倍焦距处,后同)所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
挑 战
返 回
现像。 2023/10/23
学 生
交流与拓展:
应 用
设 计
课
1、从实验得知凸透镜可以
题 预
备
成倒立放大、倒立缩小的实像
实 验
那么它能否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规 律
表
呢?如果能,你预测可能在哪
论 证
口
里?你能用实验验证你的想法
诀 练
习
吗?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学 生
运用与挑战 :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应 用
焰放在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
设 计
置。则:
课 题
1、把烛焰放在 C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预 备
a 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实 验
规
a bc d e
F
律 表
F
论 证
f
口
诀
2f
练 习
2、把烛焰放在 C 点,屏上出现清晰的
拓 展
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远。
3、把烛焰放在 d、e 点,屏上不会出
是( D )
▪ A.实物 ▪ B.等大的实像 ▪ C.放大的实像 ▪ D.放大的虚像
照相机的原理
应 用
设
计
课
物体在两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题 预
备
实 验
规 律
表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学 生
幻灯机的原理
应 用
设
计
课
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
题 预
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3.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 1
•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 向现代 ,从单 一走向 多元, 生产技 术装备 不断升 级,农 产品产 量快速 增长都 得益于 科技对 农业的 支撑。
•
7.小说结尾聚焦于父亲与林掌柜的三 举杯, 这一情 景极具 仪式感 ,既是 雪夜酒 叙情节 的收束 ,也是 全文的 升华, 带给读 者无限 遐想。
•
8.作者指出人之所以能适应人生境遇 的种种 变化, 就是因 为这些 变化是 在相当 长的时 间里达 到的。
•
9.时间之所以让人感到渺茫和不可思 议,是 因为和 空间相 比,时 间既无 法把握 ,又无 法挽留 。
•
10.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细腻,文采 飘逸、 富有想 象力, 字里行 间流露 出浓浓 的文学 韵味, 让人回 味无穷 。
•
2.自从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 才以来 ,“金榜 题名”与 “名落 孙山”始 终结伴 而行。 于是, 针对考 生开发 的“补 习班”便 应运而 生。
•
3.书院除了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 还锻炼 学生们 写八股 文的能 力,熟 悉八股 文的格 律、步 骤等。 唐朝和 宋朝的 科举考 试,策 问一科 是学生 们的重 点复习 对象。
(5)当 u <f 时, 放大、正立、虚像
2f
f
O
f
2f
3.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 1
3.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 1
3.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 1
谢谢大家
3.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 1
3.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 1
•
1.中国古代海洋小说的产生和发展, 从时间 的向度 来看, 有着悠 久的历 史;从 内容和 品质的 维度来 看,却 并不是 呈现为 鲜明的 向前发 展的进 步性, 而是出 现经常 性回复 或几种 形态并 存的倾 向。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2、能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养成严谨认真的品质,认识科学的本质;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意识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乐于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引入】设置情境,提出疑问
课前学习任务:放大镜观察物体
通过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同学们发现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会出现什么样的像呢?用放大镜观察最远的桌子,发现此时会出现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观察近一些的光源,会出现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离刻度很近时却会出现一个放大、正立的虚像,这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习任务五】通过讲解u>2f时的凸透镜成像光路图,请学生根据示例绘制出u=2f、f<u<2f、u=f、u<f情况下的光路图,加深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学习任务六】解决疑问,理解原理
在拍班级集体照时,发现两边的同学没有完全入镜,要怎么调整才能拍到所有人呢?
根据物远像近像会变小的规律,我们可以拿着照相机远离班级集体,这样就能拍到所有人。
(3)组装实验器材:
第一步,从左到右依次摆放光源、凸透镜和光屏;
第二步,为了使像能够呈现在光屏的中央,我们还需要调节使得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学习任务二】如何进行实验?
(1)学生分组讨论,明确实验步骤;
(2)分组实验,收集实验数据;
【学习任务三】分析实验数据,并从中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科学思维】
1、会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与论证,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能绘制出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第3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
③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 u<f。
O 2f F
(2)记录实验数据: 观察并记录像的倒正、大小和虚实;
记录物距和像距。
物距U
像距V
方法和技巧:
1、找实像:
固定凸透镜,选定光源F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光 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时,光屏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2、找虚像:
若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屏上始终不能得到蜡烛的像, 则试着在光屏另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
复习提问:
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远离平面镜时,他在 镜中的像( C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表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
2、生活中的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
照相机: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
都是凸透镜,为什么成像的情况不同呢?
3.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B、虚像能用眼睛看到,实像不能用眼睛看到 C、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D、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反射后总是成虚像
收集数据:
物距 u / cm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虚实 同异侧 像距 v / cm
u=2f=20cm
u=f =10cm
实验结论:
物距u 成像性质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等大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不成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像距v f<v<2f
U>2f
U=2f f<U<2f U=f U <f
对比:
猜想: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可能和物体到凸透镜的 距离有关。
演示: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探究过程。
2、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其物距、像距变化,像距变化的规律。
3、掌握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的条件。
4、会画各种成像的光路图。
学习重点: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其物距、像距变化,像距变化的规律。
2、掌握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的条件。
3、会画各种成像的光路图。
学习难点: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其物距、像距变化,像距变化的规律。
2、掌握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的条件。
3、会画各种成像的光路图。
课前预习:1、画出一个带箭头的线段“个”竖立在凸透镜主轴上,u>2f,f<u<2f,u<f三个不同位置上成像光路。
2、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1)在a、b、c、d、e这五个点中: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③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2)小宇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
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
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
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合作探究: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的与那些因素有关?猜想假设:凸透镜的成像性质与、有关。
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一、测定凸透镜的焦距如右图,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 .二、调节装置调节和,使、和在同一。
目的:使像成在.注意:如在桌面实验,应使三者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三、实验步骤与记录表格(一)评价:1、应在每一个区间内,;2、还应对时的成像特点进行探究。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C. 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30 cm 刻度线处,向
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 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至45 cm 刻度线处,向
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感悟新知
知2-练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 1 [淮安模拟]如图3 所示,用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解题秘方: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题。
感悟新知
知1-练
(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 凸透镜的主___光__轴_上。 解析: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要调节烛焰、光 屏的中心都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感悟新知
知1-讲
将发光二极管从远处逐渐移向凸透镜,每次都将发光 二极管向凸透镜移近4 ~5 cm,并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 离,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倒正,测量 物距和像距的大小。
当光屏上看不到发光物体的像时,撤去光屏,从光屏 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的大小、倒正。
感悟新知
知1-讲
深度思考什么情况下,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如 何调节光屏使成像最清晰?
知识点 2 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凸透镜成像的静态规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讲
情 况
物距u
1 u>2f
2 u=2f 3 2f>u>f
4 u=f 5 u< f
像的性质 正倒 大小 虚实 像距v
应用
倒
缩小
实
2f>v 照相机、摄像机、 >f 摄像头
倒 等大 实 v=2f 测焦距
倒
放大
实
v>2f
投影仪、幻灯机、 电影放映机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课题
第五章凸透镜成像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经历探究过程,提升对证据的分析和论证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物距(u)
像距(v)
成像特点
像与物的位置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2f>v>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u=f
不成像
u<f
u>v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板书: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ppt12】得到凸透镜所成规律的总表,添加了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像距的大小(u>v),此时像距无限制,可能大于两倍焦距,也可能小于一倍焦距。
【ppt13】通过图片观察到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ppt14】通过实验和光路图可知,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放大镜的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物距大于像距。
且凸透镜越厚,折光能力越强,焦距越小,放大倍数越强,通常选用焦距较小,较厚的凸透镜作为放大镜。
【ppt15、16】组织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ppt17】进行课堂小结
【ppt18】拓展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ppt19】布置作业。
思考与讨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个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新课讲解
归 纳 【得出结论】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 <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0<u<f,成正立、放大
的虚像。
点击画面 播放
新课讲解
点击画面 播放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蜡烛距透镜15 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 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蜡烛距透镜45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距透镜20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透镜6 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新课讲解
二、透镜成像的光路分析
u>2f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新课讲解
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新课讲解
f<u<2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新课讲解
u=f 不成像
新课讲解
u<f 倒立、放大的虚像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移动,当蜡烛位于焦点以内时,撤去光屏,
布置作业
请完成《 少年班》P79-P80对应习题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时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讲解 5 当堂小练
2 新课导入 4 课堂小结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新课讲解
照相机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1倍焦 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探究问题: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
2.实验方案:
物体
F
O
f 凸透镜
光屏
(1)实验器材: 凸透镜、光屏、光具座、蜡烛、火柴、(“F”形光源)
(2)两个物理名词及实验前的调节:
物距u:物体到 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v:像到 凸透镜中心 的距离。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近焦则大 物近像远像变大;
实像都倒立;虚像正立且放大。
思考:如果把透镜用不透明物体遮挡一部分,视察烛焰通 过凸透镜在光屏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吗?像有何变化?
F F
f 仍成完整的像,像变暗了。
思考:燃烧过程中蜡烛变短了(可手动将蜡烛向下移动), 视察光屏上的像将向哪里移动?如果想让像重新呈现在光 屏中央,应如何调节光屏?如何调节蜡烛?如何调节凸透 镜?
u=f
A
B
2f F O
F 2f
u=f
不成像
u<f
A′
A
B
2f B′ F O
F 2f
u<f
——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物距(u) 像距(v) 正倒
成像特点 大小 虚实
像与物的 位置
u>2f u=2f
2f>v>f v=2f
倒立 倒立
缩小 等大
实像 实像
异侧 异侧
f<u<2f v>2f
u=f
u<f
——
倒立 放大
物距(u)
像距(v)
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探究实验记录表 凸透镜焦距f=10 cm
第3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成放大倒立的像的规律是什么?
成正立放大的像的规律是什么?
(用多媒体演示成像实验的动态效果)
四、实像和虚像:
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看到正立的像,却无法用光屏承接,是因为在成像的位置并没有光线在那里会聚.只是我们感到光线从那里射出来的,是虚像;倒立的像则不同,在像的位置真的有光线在那里会聚,可以用光屏承接,象这样由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像是实像.
(板书:第三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㈡猜想和假设:
通过我们已经了解的关于凸透镜的知识和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上述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什么?
(照相机能使物体成缩小的像,照像时物体离照相机较远,因此,当物体离凸透镜较远时,能成缩小的像………)
你应该怎样去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呢?
㈢设计实验:
1、介绍实验器材:
2、强调注意事项及实验步骤
f、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试着用眼睛观察像在何处?像是怎样的?
㈣进行实验:
实验表格
物距(u)
像距(v)
大小
正倒
虚实
像的性质
u>2f
u>2f
2f> u>f
2f>u>f
u<f
u<f
㈤分析论证:
我们从实验中获得了许多数据,请同学们根据成像的情况,对数据进行分类
一、倒立、缩小;二、倒立、放大;三、正立、放大;
2、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40厘米时,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80厘米B、40厘米C、20厘米D、15厘米
3、观察教室中的投影仪,用了那些光学仪器,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七、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
一、复习提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3.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综合应用.4.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动手体验:
(1)手持凸透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
名言欣赏:
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视察和实验。 ——普朗克
凸透镜的应用
(像)
照相机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就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投影仪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③当f<u<2f 时
等于1倍焦距
不成像
④当u= f 时
⑥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视察蜡烛的像,视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小于1倍焦距
正立、放大、虚像
⑤当u<f 时
凸透镜焦距f = _____ cm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①当u>2 f 时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②当u=2 f 时
④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楚的实像.视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⑤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仿照步骤④ 再做2次实验,分别视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乙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凸透镜 的焦距f已知):
①若在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___凸__透__镜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应测量__物__距__u___和___像__距__v__,并记录____像___的性质 特点; ③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丙所示,为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中 央,应将凸透镜向__下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距(u)和焦距(f)
像的性质
的关系
正立或倒 立
大小
实像或 虚像
像的位置 像距大小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u=f
不成像
Hale Waihona Puke u<f正立 放大 虚像
——
应用
照相机 -
投影仪
放大镜
2.规律简记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虚像总是同侧正,实像总是异 侧倒,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
2.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 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同__一__高__度,若调好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 么:
(1)把烛焰放在___a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c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e_、__d___点,屏上无烛焰的像。 ( 4 ) 如 果 把 烛 焰 从 a 点 移 到 c 点 , 则 像 到 透 镜 的 距 离 _ _ _变_大_ _ _ _ , 像 __变__大____。(均选填“变大”或“不变”)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堂检测:小卷
作业:9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与物异側倒,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与物同侧正,巧记口诀活用好.
归纳总结:
物距与焦距 的关系 u>2f 2f>u>f u<f 像距与焦 距的关系
2f>v>f
v>2f
像的性质 正倒
倒立 倒立 正立
应用 实虚
实像 实像 虚像
大小
缩小 放大 放大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倒立 放大 实像
10
(4)把物体置于一倍焦距处: 即u=f,观察成像情况。
2F
F
F
2F
(5)把物体置于焦点以内: 即u<f,成像情况又怎 样呢?
1)u<v
2F F F 2F
2)像物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物体离焦点越近,虚像越大
2F
F
F
2F
我们视频进一步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再看动画
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有哪 些收获?
焦距(f)是 参考距离
物距(u) 像距(v)
实验前温馨提示:
1、实验过程中,物体、凸透镜和 光屏三者中心应大致在同一高度。 2、凸透镜的焦距为10㎝。 3、光屏上承接的像最清晰时,记 录物距u、像距v和像的性质。
2、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1)f<v<2f 2)倒立、缩小 的实像。
2F
F
F
2F
(1)把物体置于二倍焦距外: 即u>2f,观察成像情况。
(3)把物体置于一倍 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即f<u<2f,观察成像情 况。
1)v>2f 2F 2)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速小于像速。 3)物距焦点越近,像越大。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最全笔记
⼋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最全笔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注意:在凸透镜成像中,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u),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v)。
猜想与假设: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投影仪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看来像是放⼤的还是缩⼩的,可能跟物体和像相对凸透镜的距离远近有关。
⽆论是照相机还是投影仪,物体和所成的像位于凸透镜两侧,⽽通过放⼤镜观察物体,物体和像位于凸透镜的同侧,看来像的倒正很可能跟像与物体是否在凸透镜的同侧有关。
进⾏实验与收集证据:(1)利⽤太阳光聚焦法测定凸透镜的焦距,所选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如图所⽰,在光具座上将凸透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点燃蜡烛,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烛焰中⼼、凸透镜中⼼、光屏的中⼼三者⼤致在同⼀⾼度。
(3)把蜡烛放在物距⼤于⼆倍焦距的位置,即u>2f,沿直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这个像是倒⽴的还是正⽴的,是放⼤的还是缩⼩的。
改变物距u,重做实验。
(4)把蜡烛移向凸透镜,使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等于⼆倍焦距,即u=2f,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
(5)把蜡烛在移近凸透镜,让物距在⼀倍焦距与⼆倍焦距之间,即f<u<2f,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
改变物距u,重做实验。
(6)把蜡烛继续移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即u=f,移动并观察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
(7)把蜡烛移到凸透镜的⼀倍焦距以内,即u<f,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从光屏这⼀侧透过凸透镜⽤眼睛直接观察烛焰,记录像的倒正、⼤⼩。
改变物距u,重做实验。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cm 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cm光屏上像的性质40(u>2f)13.3(f<v<2f)倒⽴的,缩⼩的30(u>2f)15(f<v<2f)倒⽴的,缩⼩的20(u=2f)20(v=2f)倒⽴的,等⼤的15(f<u<2f)30(v>2f)倒⽴的,放⼤的13.3(f<u<2f)40(v>2f)倒⽴的,放⼤的10(u=f)——光屏上没有像8(u<f)——光屏上没有像,但眼睛在蜡烛异侧,透过凸透镜能观察到正⽴的放⼤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3.注意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的兴趣。
重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和方法。
难点1.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2.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描述。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知识: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照相机能使景物在相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像,投影仪能把小的胶片上的画面放大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等。
使用凸透镜产生这么多的现象,所成的像有哪些特点?成像的条件是什么呢?我们这节课就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什么因素有关系?2.猜想与假设: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可能跟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3.设计实验:我们可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
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镜的焦距f有关系,所以研究物距u的变化时,焦距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运用与挑战 : 小明同学在一次实验中, 小明同学在一次实验中 , 不 小心 用书本挡住了部分凸透镜 , 你认为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 是一半呢还是完整的? 是一半呢还是完整的 ? 你准备 如何验证你的想法呢? 如何验证你的想法呢?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交流与拓展: 交流与拓展:
从实验得知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 从实验得知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 大、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它能否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它能否成 缩小 的实像呢?如果能, 倒立等大的实像呢?如果能,你预 测可能在哪里? 测可能在哪里?你能用实验验证你 的想法吗? 的想法吗?
应 用 设 计
3.如果要使透镜15cm .如果要使透镜 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的清晰、 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的清晰、 缩小的实像, 缩小的实像,测应选择的凸 透镜的焦距为( 透镜的焦距为( B ) A.5cm B.10cm . . C.15cm D.20cm . .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 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 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 实验器材: 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 器材
2F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F
F
2F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40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预备知识: 预备知识
凸透镜成的像的虚实、大小、 凸透镜成的像的虚实、大小、 虚实 问题: 问题: 正倒跟 有什么关系? 正倒跟物距 有什么关系?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猜想: 猜想: 实验: 实验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
1.物距 : 物体 到 凸透镜中心 物距(u): 物距 2.像距 : 像 像距(v): 像距
u
应 用
的距离; 的距离; 的距离; 的距离;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到 凸透镜中心 v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25
40 u=? 15cm
拓 展
68 v =?28cm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应 用 设 计
4.一个焦距是 .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 的凸透镜, 的凸透镜 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 当物体从离透镜 处逐渐移向 30cm处的过程中( 处的过程中( 处的过程中 ). D 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像逐渐变大,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像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像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像逐渐变小,
注意:1、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 注意: 调节烛焰、凸透镜、
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同一高度 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2、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光屏上 得不到的像。 得不到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显示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光线会聚而成的 光屏上 在光屏上。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应 用 设 计
5.在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当它 .在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 沿主光轴向透镜方向移动30cm,它对 沿主光轴向透镜方向移动 , 应的像却远离透镜移动了10cm,那么 应的像却远离透镜移动了 , ( B) A.物体可能在离透镜 倍焦距内移动 .物体可能在离透镜1倍焦距内移动 B.物体一定在离透镜 倍焦距外移动 .物体一定在离透镜2倍焦距外移动 C.物体一定在离透镜 倍焦距与焦点 .物体一定在离透镜2倍焦距与焦点 间移动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注意观察: 注意观察:
① 像的位置 ② 像的大小 ③ 像的倒正 ④ 像的虚实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收集数据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分界点: 分虚实, 分大小; 分界点:一倍焦距 分虚实,二倍焦距 分大小;
实像的位置: 二倍焦距以外)、 )、像在 实像的位置:物在外(二倍焦距以外)、像在间(焦距与二 );物在 倍焦距之间);物在间 倍焦距之间);物在间、像在外。 实像的变化: 实像的变化:物近像远像变大。
①如何测量所给凸透镜的焦距? 如何测量所给凸透镜的焦距? ②怎样才能使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 怎样才能使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 没在光屏中央如何调节? 没在光屏中央如何调节? ③怎样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怎样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④怎样观察虚像? 怎样观察虚像? ⑤如何测物距和像距? 如何测物距和像距?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1、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 、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 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 镜的另一侧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 点 ,寻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 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D ) 处时, 镜前 处时 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A、正立放大的像 、 C、倒立缩小的像 、 B、正立缩小的像 、 D、倒立放大的像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绵 Nhomakorabea市实验中学
何文中
镜头(凸透镜) 镜头(凸透镜) 像 ( ) ( ) ( ) ( )
镜 头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屏幕
凸 透 镜
( ( ( (
凸透镜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 ) ) )
投影仪
镜 透镜
。
凸
现象: 同一个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 现象: 同一个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应 用 设 计
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 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 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 A、30 cm B、15 cm C、10 cm D、5 cm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分析与论证: 分析与论证:
1、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会成虚像? 、 2、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 、 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3、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 、 的虚像?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动手动脑学物理: 动手动脑学物理:
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 里面装满水。 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 , 里面装满水 。 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水瓶的一侧, 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水瓶的一侧 , 透过 水瓶,可以看到那支铅笔。 水瓶 , 可以看到那支铅笔 。 把笔由靠近水 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 透过水瓶你 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 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动手做做, 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 动手做做 , 看 看与前面用凸透镜的做的实验相比, 看与前面用凸透镜的做的实验相比 , 有什 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 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