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0(演唱)铃儿响叮当-湘教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十课 (演唱)铃儿响叮当|湘艺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十课 (演唱)铃儿响叮当|湘艺版

《铃儿响叮当》教案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学唱,让学生从中体验到音乐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教学重点: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教学难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同学们,冬天到了,快下雪了,大家看(出示雪景图片)下雪的时候你最想做什么?老师这儿有几张小朋友们滑雪的图片(出示滑雪图片),大家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啊!圣诞老人听到孩子们爽朗的笑声驾着马车坐着雪橇也赶来凑热闹了,大家看,他来了(出示圣诞老人图片)。

看了这几幅图画让你想到了什么?2、师:今天圣诞老人也给大家送来了礼物,同学们猜猜会是什么呢?3、师:同学们真聪明,是一首歌,你们听(播放《铃儿响叮当》歌曲)4、师:听完了有什么感受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首歌曲,请同学们把音乐书翻到第48页,歌名是《铃儿响叮当》。

二、初步欣赏,了解歌曲1、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2、介绍歌曲师:这是一首1=F 2/4拍的歌曲,它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的曲式构成的,是一首活泼、轻快地儿童歌曲,唱的时候要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这首曲子分为两段,第一段从叮叮当!……嗨!它描绘了一群小伙伴坐在雪橇上,他们的欢歌笑语伴随着清脆的马铃声回荡在山野的美丽画面。

第二段旋律变得宽阔,表现了小朋友勇往直前的气势和内心的欢快。

3、初唱歌曲师: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老歌,如果会唱可以跟着一起唱。

(播放歌曲)师:我听好多同学都会唱,这样吧,我们一起清唱一遍好吗?三、学唱歌曲1、节奏教学师:歌曲中这几个地方唱的不够准确,同学们请看(出示歌谱)。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10课《铃儿响叮当》教案湘艺版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10课《铃儿响叮当》教案湘艺版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10课《铃儿响叮当》教案湘艺版第一篇:六年级音乐上册第10课《铃儿响叮当》教案湘艺版《铃儿响叮当》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一、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

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

学生用“LU”来演唱。

(强弱对比)师: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

2/4(1)5 - | 5 - | 5 - | 5 -| ……WU ……(2)33 3 | 33 3 | 33 3 | 33 3 | ……叮叮当,叮叮当,……(3)11 1 | 11 1 | 11 1 | 11 1 | ……二、学唱歌曲:1、师:大家刚才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

(单簧管演奏)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第一段:单簧管低音区《铃儿响叮当》B部分缓慢第二段:单簧管高音区《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欢快生答,师复奏,学生随音乐律动。

2、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生答:《铃儿响叮当》!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

师: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

(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

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

(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5、讲解弱起。

(B部分)6、跟琴试唱歌词。

三、听赏《雪橇》四、结束部分: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后来有出现了一个3拍子的变奏……你们回去以后能不能利用这些音乐素材来组成一个音乐故事或者一段音乐剧……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铃儿响叮当-湘文艺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铃儿响叮当-湘文艺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铃儿响叮当-湘文艺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民间曲艺音乐的特点;•学习湘绣标志曲《铃儿响叮当》的歌词、曲谱、旋律;•了解湖南民间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学习曲艺表演的基本姿势和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

2. 教学内容2.1 民间曲艺音乐的特点•民间曲艺音乐是指从基层社会、广泛流传、具有地域特色和同仁文化传统的音乐艺术形式。

•民间曲艺音乐的特点是多样性、普及性和传承性。

•民间曲艺音乐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代表不同的地方文化。

2.2 湘绣标志曲《铃儿响叮当》的歌词、曲谱、旋律•学生可以学习歌曲的歌词,了解歌曲传承的故事背景;•学生可以学习歌曲的曲谱,掌握简单又富有特色的曲调;•学生可以通过掌握歌曲旋律,演唱出湘绣标志曲《铃儿响叮当》。

2.3 湖南民间艺术传承的重要性•湖南民间曲艺的传承历史悠久,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若不进行传承,湖南民间曲艺文化会逐步被遗忘;•学生应该珍惜民间曲艺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弘扬。

2.4 曲艺表演的基本姿势和演唱技巧•正确的乐器姿势;•正确的口齿发音;•正确的呼吸控制。

2.5 班级集体音乐活动策划•每个小组负责策划一个班级集体音乐活动,可以是以湖南传统曲艺为主题;•每个细节的准备都要充分考虑,例如装饰、音响等。

3. 教学过程3.1 引入环节•在黑板上写出湘绣标志曲《铃儿响叮当》的四个汉字:铃、儿、响、叮当;•让学生猜测所写汉字所代表的歌曲;•让学生收听歌曲《铃儿响叮当》片段。

3.2 学习内容•教师介绍民间曲艺音乐的特点;•围绕着《铃儿响叮当》的歌词、曲谱、旋律展开学习;•教师介绍湖南民间艺术传承的重要性;•介绍曲艺表演的基本姿势和演唱技巧;•每个小组负责班级集体音乐活动策划,每个活动持续时间约为20分钟,带有湖南传统曲艺特色。

3.3 练习环节•学生开始练习《铃儿响叮当》歌曲的演唱,练习时间大约15分钟;•练习结束后,每个组依次分享自己班集体活动的策划情况,并由课堂中的其他小组提出改进方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十课 (演唱)铃儿响叮当|湘艺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十课 (演唱)铃儿响叮当|湘艺版
3、强调歌曲情绪:欢快
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参与合唱。
四、整体表现歌曲
1、分别学习打击乐器节奏用法。
2、生加入小乐器伴奏。
1、谈话,圣诞狂欢。
2、课件出示打击乐器节奏,指导。(三角铁、碰铃;沙锤、串铃;响板;双响筒、木鱼。)
3、师琴弹奏乐曲。
培养良好的演奏习惯。
4、随教师琴声唱A段高声部乐谱、填唱歌词。
5、低声部学习。
6、尝试A段合唱。
1、导入并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介绍作者。
2、再次播放全曲,聆听思考。
3、放歌曲A段,加入动作感受快乐。
4、讲解旋律主要音符3和4关系。
5、教学歌曲A段;分声部教学;指导演唱。(同一段歌词不同旋律)
1、能够随琴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
2、完整的感受音乐形象,从音乐要素上分析歌曲。
3、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过程中,体验二拍子律动感。
三、 歌曲B段教学
1、聆听歌曲B段。
2、随琴唱乐谱、加歌词。
3、集体演唱B段。
4、完整演唱全曲,生拍手律动。
1、播放歌曲B段;提问:你看到什么美景?
2、讲解x弱起小节;一音多字和连音线要点,咬字吐词,师范唱。
教学内容
演唱《铃儿响叮当》
教材解读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2/4拍,F大调,由主副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轻快的节奏、反复出现的音程大跳和骏马拉着雪橇飞奔时的律动感,表达歌唱者的愉快心情。第二部分的副歌描绘了歌声、骏马的铃声有节奏地奔驰在茫茫草原上的情景。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0课《铃儿响叮当-范唱》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0课《铃儿响叮当-范唱》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0课《铃儿响叮当-范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铃儿响叮当-范唱》是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的第10课,本节课选自湘艺版音乐教材。

这首歌是一首富有圣诞节气氛的歌曲,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掌握。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感受西方节日的氛围,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在音乐理论知识方面较为薄弱,对于音乐的表现力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铃儿响叮当-范唱》,让学生感受西方节日的氛围,培养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鉴赏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铃儿响叮当-范唱》的歌词和旋律,了解歌曲背景,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铃儿响叮当-范唱》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音乐理论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演奏、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表现力和鉴赏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展示歌曲图片,进行音乐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铃儿响叮当》的歌曲,让学生感受节日的气氛,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新课教学:介绍歌曲的背景,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3.练习演唱:分组演唱,老师指导,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音乐理论知识:讲解歌曲中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等。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名称《铃儿响叮当-范唱)、歌曲节奏、旋律、音乐理论知识等内容,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年级音乐教案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简谱) (演唱)铃儿响叮当-名师

六年级音乐教案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简谱) (演唱)铃儿响叮当-名师

二声部合唱《铃儿响叮当》教案教学目标:1、能用稳定的速度,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部发声练习曲。

2、能与同学合作,较好地演唱二部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表达歌曲欢快、风趣的情绪。

3、能编创四二拍子的声势动作参与歌曲表现,并用三角铁、串铃、碰铃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1、能与同学合作,较好地演唱二部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2、能编创四二拍子的声势动作参与歌曲表现,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一、引入部分:1.师生问好2.圣诞树引入二、导入部分:1.模仿火车鸣笛声4∕4 5----∣5----∣…Wu wu2.模仿火车走远的声音,讲解渐弱记号渐弱记号:3.模仿火车匀速向前的声音4∕43 13 13 13 1∣3 13 13 13 1‖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4.二声部练习(同时模仿火车鸣笛声和车轮声)4∕45----∣5----∣0 0 0 0∣0 0 0 0∣5----∣5----‖Wu wu wu wu0 0 0 0∣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5.模仿雪橇铃声(1)2∕43 33∣3 33∣555∣555‖叮叮当叮叮当叮叮当叮叮当(2)2∕43 33∣3 33∣555∣555‖叮叮当叮叮当叮叮当叮叮当1 1 1 ∣1 1 1∣333∣333‖叮叮当叮叮当叮叮当叮叮当6.加入马蹄声模仿2∕43 33∣3 33∣555∣555‖叮叮当叮叮当叮叮当叮叮当1 1 1 ∣1 1 1∣333∣333‖叮叮当叮叮当叮叮当叮叮当(弹舌)x xx x∣x xx x∣x xx x∣x xx x‖(1)第一遍尝试加入(2)加速度练习三、学唱歌曲1.放录音,听范唱2.揭示课题,介绍作品3.学唱歌曲第一部分(1)一声部学习①教师弹琴学生唱一声部乐谱②学唱歌词(2)二声部学习①学生跟琴演唱一声部,部分学生加入二声部竖笛演奏。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 六年级上册 第十课《(演唱)铃儿响叮当》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 六年级上册 第十课《(演唱)铃儿响叮当》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上册第十课《(演唱)铃儿响叮当》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体验在雪橇上急速飞奔时舒畅的心情。

2、配合打击乐器和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的风格和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2学情分析《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

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

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

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 ×| ×× ×× | × - |”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

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配合打击乐器或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风格和情绪。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铃儿响叮当1、提问冬天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2、欣赏雪橇图片。

A、图片上的是什么?B、什么拉着雪橇?C、雪橇的用途?(运送货物、交通工具、娱乐工具)3、导入课题《铃儿响叮当》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雪橇有关的歌曲,是马拉着雪橇,而且这匹马非常的可爱,它的脖子上还系着铃铛,会发出叮叮当当非常清脆悦耳的声音,这是一首很熟悉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首歌。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铃儿响叮当》教案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铃儿响叮当》教案
学生说出叮当的伴奏节奏型,师板书。
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另一组伴奏。
最后这一段和第一段怎样?
生答:相似。
师:我们也可用打击乐器为第三段伴奏。
启发学生最后一句可以是全曲的高潮,最后一个九拍可以声音可以越来越强;
也可以想象成圣诞老人驾着雪橇出发去送礼物,最后的九拍可以处理成越来越弱。
学生跟着录音完整表演唱。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一、导入:
学生听《铃儿响叮当》进教室。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听的那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对,铃儿响叮当是一首圣诞名曲。同学们对圣诞节再熟悉不过了,谁来谈谈你对圣诞节的了解。
学生回答。
师:这首《铃儿响叮当》又叫《雪橇歌》,是一首美国名歌,原来是一首嬉戏歌曲,是人们在冬天滑雪橇时所唱的歌曲。
师唱第二段歌谱,启发学生发现第二段旋律的特点,即以前一句旋律的最后一个音作为这一句开始的音。
学生填词演唱第二段。
完整演唱歌曲。
三、巩固:
师:冬天,假如是你驾着雪橇在雪地里嬉戏玩耍,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师: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演唱方法来表现这三个段落的情趣。(老师提醒一下可以用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或是优美、连贯的声音来表现。)
学生回答。
按学生的回答完整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唱得真棒。可是,我觉得光用我们的歌声还不够表现这首曲子的欢快、热闹的场景。
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些打击乐器。(师出示三角铁、碰铃、双响筒)
请你为歌曲的第一段设计节奏型。
学生设计节奏型,师板书。
师:中间那段老师想请你们用自己的嘴巴模仿雪橇铃儿响叮当的声音来为歌曲伴奏。
师:除了用以上那么多种方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外,我们还可以用轮唱的方法表现《铃儿响叮当》。

(演唱)铃儿响叮当-湘文艺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铃儿响叮当-湘文艺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铃儿响叮当-湘文艺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歌词及曲调;2.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并且有感情表达;3.了解湘文艺版对这首歌曲的改编;4.学习团队协作,互相帮助,完成考核任务。

二、教学重点1.特别关注歌曲《铃儿响叮当》中每个字的发音;2.强调感性理解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如何使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使演唱更生动;2.如何根据歌曲表达思想,抒发感情。

四、教学准备1.教室中央放置一张演唱舞台;2.准备剪贴板、白板笔、音响装备、CD及曲谱。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1. 自我介绍开场分两组,相互介绍自己的名字、喜欢的事物等,并说出目前心情,以寻求团队成员们的关注。

2. 学习歌曲(1)放歌:老师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

(2)学习歌词:让学生先听歌,然后再根据曲目边听边读歌词,这样可以增强听力和口语能力。

(3)学习曲调:分成两部分学,上部分 -“铃儿响叮当,我们去散步”,下部分 -“爬山涉水真有趣”。

3. 感性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听歌,理解歌词及歌曲表达的思想,让他们想象自己在文艺版中行走、奔跑。

4. 情感表达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眼神等细节,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情。

5. 团队协作让学生通过组合活动,完成歌曲的编排和演唱,达到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相互学习的效果。

六、教学评估考核学生是否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并能够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同时评估团队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和互相帮助的情况。

七、教学总结通过这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歌曲中领略到文艺版的不同之处,培养其对美好、积极的情感。

通过团体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间的凝聚力,提高学习成果。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0(演唱)铃儿响叮当-湘教版(2014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0(演唱)铃儿响叮当-湘教版(2014秋)

10(演唱)铃儿响叮当1、教学目标(1)能与同学合作,较好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用声音表现歌曲欢快、风趣的情绪,并在合唱中享受和谐、统一的声音带来美的愉悦。

( 2)能编创四二拍子的声势动作与歌曲表现,并能用三角铁、串铃、碰铃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2、学情分析歌曲《铃儿响叮当》是一首典型的二声部合唱、表演、编创为一体的活动课。

共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为学唱简谱、学会主声部、伴奏及简单的乐理知识;第二课时为学唱第二声部,达到主声部与陪衬声部的和谐;第三课时为巩固加强、设计三声部的表演唱。

我进行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六年级学生的音乐知识和乐感参差不一,对乐器的使用和和声的把握也不太熟练,因此要进行耐心的指导和教学。

3、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难点:参与合唱时能倾听对方声部的声音,注意声部和谐。

4、教学过程4.1 第二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一..组织教学:师生用音乐术语问好二. 练声:1.打嘟、吹灰2.发声练习 1=C-G50 30 10 │ 50 30 10 ǁmi mi mi ma ma ma三. 导入:.师:今天,老师让同学们听一首非常熟悉的歌曲,可能大家还会唱。

但是现在,你们必须闭上眼睛,仔细听,边听边想象一下歌曲所描绘的画面。

待会儿再说说你们听到的、仿佛看到的、或者感受到的?1. 学生听音乐。

2.交流感受。

3.师:这首歌大家都会唱吗?那我们跟着伴奏来唱一遍。

4.学生唱高声部。

5.师评价,问:你们觉得自己唱的和范唱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呢?四. 揭示课题:师:对,你们只唱了一个声部,相当于独唱版,而范唱唱的是两个声部合唱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合唱版的《铃儿响叮当》。

谁知道什么是合唱呢?师:合唱就是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

它要求每个声部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的旋律和谐。

湘艺版小学音乐 (演唱)铃儿响叮当 教学设计 (3)

湘艺版小学音乐 (演唱)铃儿响叮当 教学设计 (3)

(演唱)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欣赏并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并能用歌声表达出热烈欢快的情绪和对生活的热爱。

2、感受不同拍子给音乐带来的不同情绪,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展。

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能够很快的学会歌曲,但是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较差。

本节课采取讲述、多媒体、表演等教学形式来感受音乐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达到感性欣赏和理性欣赏的统一。

3重点难点1、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不同乐段带来的不同情绪。

2、用各种方法方法为歌曲中“叮叮当”部分伴奏。

4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铃儿响叮当》二、导入: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呢?”生:过年可以放鞭炮、挂灯笼……师:对,中国人过新年要放鞭炮、挂灯笼,贴对联等,十分喜庆;那么外国人过年又是怎样的一副景象呢,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幻灯片,欣赏。

师:谁来说一说你刚才看到的外国人过年是怎样的?生:滑雪、圣诞老人送礼物总结:外国的圣诞节就相当于中国的过年,也非常的热闹,有火炉、有雪橇、还有圣诞老人送礼物……三、新歌《铃儿响叮当》教学1、歌曲介绍: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吗?介绍:《铃儿响叮当》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它本是一首滑雪时表现高兴心情的歌曲,后来也被用做过圣诞时的祝酒歌,“叮叮当”表现了酒杯碰撞的声音。

2、让我们带着以下两个问题来再欣赏一遍歌曲吧:(1)这首歌曲表现的是怎样的心情?(2)歌曲分为几部分?找一找歌曲中有哪些曲段节奏是相似的?哪段是不同的?3、聆听歌曲《铃儿响叮当》,学生回答问题:第一与第三乐段相似,第二乐段不同。

4、学习第一和第三乐段演唱。

(1)学生跟琴唱一唱第一乐段中的乐句。

(2)纠正带有附点处的歌词的演唱。

(听唱法)(3)“哪些词最能表现滑雪时的快乐心情的?”(4)指导“叮叮当”的演唱要有弹性。

(5)相同的方法学习第三乐段。

5、学习不同乐段——第二乐段“冲破大风雪……”的演唱(1)老师范唱,找出共有六个小乐句。

(演唱)铃儿响叮当-湘文艺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铃儿响叮当-湘文艺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铃儿响叮当-湘文艺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辞书对该曲的定义和来源2.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及歌曲节奏3.了解湖南民歌的文化背景4.能够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二、教学内容1.铃儿响叮当歌曲的故事背景及来源介绍2.音乐元素分析3.掌握演唱技巧4.唱歌表达及情感表达技能训练三、教学重点1.音乐元素分析2.掌握演唱技巧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方法2.演唱练习3.集体演唱练习4.个别演唱练习五、教学过程1. 故事背景及来源介绍铃儿响叮当歌曲是湖南民歌,源于古时的民歌,经过多代传唱和演变,成为了目前我们所听到的版本。

其实,歌曲中所提到的铃声,是为了提醒工人按时起床而设置的,歌曲带有鲜明的劳动和生活的情感色彩。

2. 音乐元素分析铃儿响叮当歌曲的整首曲子节奏明快,富有活力,具有湖南民歌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

歌曲开始时以铃铛的叮当声为引子,接着由嗓音跳起一个八度的音程,再断断续续地起筷打鼓作为伴奏,营造了热烈的氛围,然后歌手轻吟着,随后合唱,在高亢、欢快的唱腔中,表达了人们喜乐祥和的内心情感。

3. 掌握演唱技巧歌曲中唱腔跳跃较大,易出现音准问题,需要学生们提高辨音能力,同时通过专项训练,提高音高的把握,完美呈现歌曲的节奏感。

歌曲曲调原先是憨态可掬的民间小调,如今改编为儒雅华贵的艺术歌曲,对于歌唱者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和考验。

需要注意节奏准确,不急不慢,词句清晰,旋律顺畅,符合曲意。

4. 唱歌表达及情感表达技能训练学生需要通过音乐表演发泄情感,传达内在的自由、欢快、积极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音乐和舞台艺术的乐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情感并试着表现出来,么娇小的身躯也没有倦意的文艺版铃儿响叮当,嗓音悦耳的歌唱,配合曲调欢快的节奏,表现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的演唱旋律非常动听,不仅让演唱者感到愉悦,也让观众感到愉悦。

六、教学评价将学生分类进行考核,即歌唱水平、表现力、音乐素养、音高准确性、节奏感。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0课《铃儿响叮当-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0课《铃儿响叮当-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0课《铃儿响叮当-范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铃儿响叮当-范唱》这首歌是一首富有圣诞节气氛的歌曲,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

歌曲以铃铛的声音为动机,重复使用,形成了一种欢快的节奏感。

歌曲的调性为G大调,节奏为2/4拍,适合六年级的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感受到圣诞节的气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节奏和音高变化,他们可能还不太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基本功训练,逐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

3.让学生了解圣诞节的习俗和文化背景。

4.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2.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对圣诞节的文化背景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范唱,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音高和歌唱技巧。

3.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4.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圣诞节的情境,让学生感受节日的气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器:吉他或钢琴,用于伴奏。

4.圣诞节装饰品:如铃铛、圣诞树等,用于创设情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范唱》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气氛。

同时,展示圣诞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圣诞节的习俗和文化背景。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歌词,让学生跟随音乐朗读歌词。

注意指导学生朗读的节奏和音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唱歌,学生跟随模仿。

注意指导学生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重复示范和练习,直到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0课《铃儿响叮当》教案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0课《铃儿响叮当》教案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0课《铃儿响叮当》教案一. 教材分析《铃儿响叮当》是一首富有圣诞节气氛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0课。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西方的节日文化,感受节日的快乐氛围,同时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充满兴趣。

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能够快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但在音乐鉴赏能力和西方文化认知方面,学生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熟练演唱。

2.培养学生对西方节日文化的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音乐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把握。

2.理解歌曲背后的西方节日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圣诞节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魅力。

2.对比教学法:分析中西方节日的差异,引导学生了解西方节日文化。

3.分组合作教学法:分组练习演唱,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节日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圣诞节装饰品:如铃铛、雪花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西方圣诞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圣诞节的了解。

教师简要介绍圣诞节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附点八分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对比教学法,让学生感受中西方节日的差异。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比赛,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节日元素,加深对西方节日文化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介绍《铃儿响叮当》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铃儿响叮当》教案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铃儿响叮当》教案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铃儿响叮当》教案一. 教材分析《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欢快的美国圣诞歌曲,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将其选为教材,旨在让学生感受西方节日的氛围,学习异国文化,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歌曲节奏明显,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具有一定的歌唱基础。

在学习《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时,学生可以通过对比我国的传统节日歌曲,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西方节日的特色。

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英文歌词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耐心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铃儿响叮当》的英文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西方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英文歌词的准确理解和演唱。

2.歌曲中节奏和音高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对比教学:通过对比我国传统节日歌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西方节日的特色。

2.情景教学:创设圣诞节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歌曲。

3.分组合作:分组进行歌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示范教学: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歌曲风格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音频:准备《铃儿响叮当》的音频资料,以便学生跟唱和欣赏。

2.教学PPT:制作含有歌词、图片和动画的PPT,辅助教学。

3.圣诞节装饰:准备圣诞树、彩球、彩带等装饰品,营造节日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圣诞节的来历和习俗,引导学生了解西方节日文化。

2.呈现(5分钟)播放《铃儿响叮当》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旋律错误。

分组进行歌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所描绘的圣诞节场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圣诞节故事。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上册《(演唱)铃儿响叮当》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2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上册《(演唱)铃儿响叮当》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2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上册《(演唱)铃儿响叮当》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二声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了解二声部的演唱。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用干净,欢快的声音表演唱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配合乐器或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风格和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吉他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与导入
1、老师提问:同学们关于冬天这个词,你们对它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
吗?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发生在冬天的悲剧,那冬天有什么开心的故事呢?(圣诞老人发礼物)
2、老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圣诞老人发礼物的时候都是坐着什么穿过每家每户吗?
学生:(自由回答)引出雪橇
3、图片上的是什么?
学生:(九只麋鹿牵引着坐着雪橇的圣诞老人)
4、师:在圣诞老人送礼物的时候,圣诞老人会随着麋鹿跑步时晃动的铃铛开心的唱着歌发礼物,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

2/4
(铃铛) 33 3 |
33 3 ||叮叮当叮叮当。

湘艺版小学音乐 (演唱)铃儿响叮当 教学设计 (4)

湘艺版小学音乐 (演唱)铃儿响叮当 教学设计 (4)

(演唱)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乐曲欢快、风趣和富有韵律感的情绪,体验人们在圣诞节中愉悦的心情,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多样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从听、唱、演等方面体验、感受这首圣诞歌曲欢乐、极富律动感的情绪。

3、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感受歌曲的情绪与节奏;用饱满、愉悦的情绪演唱歌曲的副歌段落;选择合适的小乐器以及节奏音型为歌曲伴奏。

培养学生感受与表达、交流与合作、理解与表现音乐的能力。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轻巧、欢快的声音准确来表现歌曲。

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教学难点:1、轻巧、欢快的声音准确来表现歌曲。

2、“我们欢笑又歌唱”弱起;“叮叮当”节奏的准确演唱。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引入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走到咱们的课堂当中来,大家给来点掌声!学生:掌声。

[设计意图:减轻学生压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老师:你们知道后天是什么节日吗?学生:圣诞节。

老师:恩,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学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跟我们过春节一样热闹。

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就是圣诞节老人,他会背着一个大大的口袋,给小朋友发送礼物。

马上就过圣诞节了,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听!(打开音乐盒,播放课件)活动2【活动】引导学生听老师:圣诞老人总是快活的在平安夜乘着驯鹿拉着的雪橇来给小朋友送礼物,你们听冲破大风雪坐在雪橇上多开心啊!(播放录音)(老师随音乐律动)学生:用心感受老师:怎么样,想不想坐上圣诞老人的雪橇感受一下! (播放录音)(老师学生随音乐律动)老师:看到大家高兴的样子,老师也很开心,你们听那清脆的铃声越来越近了!(播放录音、老师铃铛的伴奏)老师:来,谁能用响铃模仿老师刚才打的节奏,如果你能创编出自己的节奏那就更好了!谁来试试,请上台,其他同学用拍手的方式来表现。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上册《(演唱)铃儿响叮当》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上册《(演唱)铃儿响叮当》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上册《(演唱)铃儿响叮当》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雪橇》,体会音乐主题形象。

2、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歌曲带给我们的快乐,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3.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4.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PPT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欣赏乐曲《雪橇》
1、情景创设
同学们,提到冬天你会想起哪些有趣的事情?
总结:看来冬天真是个不错的季节,能够大家带来如此多的快乐!
2、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在冬天雪地里滑行的工具,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出示图片)
总结:雪橇,雪橇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不居住在北方的人们很难体会乘雪橇滑行的乐趣,但我们大多是从电视上见过雪橇,雪橇最初是在雪地里运送物资的,用马拉着,现在主要是供旅游者娱乐和用于体育比赛了。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上册《(演唱)铃儿响叮当》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9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上册《(演唱)铃儿响叮当》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9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上册《(演唱)铃儿响叮当》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歌曲带给的快乐,并能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2、能与同学合作,较好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表达歌曲欢快、风趣的情绪。

3、通过听、唱、奏、演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并能用各种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意境,能用欢快生动的情绪演唱或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小乐器(碰铃、双响筒、铃鼓、三角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跟音乐律动,感受节拍
2、听,这是什么音声?(出示马蹄声、铃儿声)学生集体跺脚由轻到重的感受马啼声(师手势指挥)
二、感知歌曲
(过渡)师:看,马儿把谁给带来了?(圣诞老人),那想知道圣诞老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吗?
1、播放《铃儿响叮当》动画视频。

提问:画面描绘了什么情景?(在冰天雪地的圣诞节,小朋友们
2 、坐在马拉的雪橇上,快乐的在滑雪。

对啦,还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铃儿响叮当》)
2、提出要求,出示歌谱,再次感知歌曲。

提问: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歌曲的情绪如何?有一个地方反复,在哪里?。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上册《(演唱)铃儿响叮当》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3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上册《(演唱)铃儿响叮当》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3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六年级上册《(演唱)铃儿响叮当》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与同学合作,较好地演唱二部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表达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

2.能感受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同时能将碰铃打击乐乐器为歌曲伴奏。

3.感受节日的意义,培育学生懂得对家人、朋友表达爱与关怀。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较好地演唱二部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碰铃打击乐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演唱及音乐的艺术表现,唱准乐曲第二部分的旋律。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授法、示范法、活动法、互动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碰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问好
2、发声练习
一、导入新课(春节图片音频观赏)
思考:你觉得过年对于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师:进入到冬季,元旦和新春佳节即将来临。

春节是中国人民盼望和向往的隆重的传统节日,除夕夜那天家家团员,围坐一起庆贺佳节,同时也象征着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

二、授新
一、欣赏圣诞节图片,音频《铃儿响叮当》师:在中国有盛大的春节,当然西方欧美国家也有和春节一样重大意义的节日,下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1、圣诞节简介师:下面让我们就一起来体验一下热闹和喜悦圣诞节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演唱)铃儿响叮当
1、教学目标
(1)能与同学合作,较好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用声音表现歌曲欢快、风趣的
情绪,并在合唱中享受和谐、统一的声音带来美的愉悦。

( 2)能编创四二拍子的声势动作与歌曲表现,并能用三角铁、串铃、碰铃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2、学情分析
歌曲《铃儿响叮当》是一首典型的二声部合唱、表演、编创为一体的活动课。

共安排三
课时:第一课时为学唱简谱、学会主声部、伴奏及简单的乐理知识;第二课时为学唱第二声部,达到主声部与陪衬声部的和谐;第三课时为巩固加强、设计三声部的表演唱。

我进行的是第
二课时的教学。

六年级学生的音乐知识和乐感参差不一,对乐器的使用和和声的把握也不太
熟练,因此要进行耐心的指导和教学。

3、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难点:参与合唱时能倾听对方声部的声音,注意声部和谐。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一..组织教学:
师生用音乐术语问好
二. 练声:
1.打嘟、吹灰
2.发声练习 1=C-G
50 30 10 │ 50 30 10 ∥
mi mi mi ma ma ma
三. 导入:
.师:今天,老师让同学们听一首非常熟悉的歌曲,可能大家还会唱。

但是现在,
你们必须闭上眼睛,仔细听,边听边想象一下歌曲所描绘的画面。

待会儿再说说
你们听到的、仿佛看到的、或者感受到的?
1. 学生听音乐。

2.交流感受。

3.师:这首歌大家都会唱吗?那我们跟着伴奏来唱一遍。

4.学生唱高声部。

5.师评价,问:你们觉得自己唱的和范唱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呢?
四. 揭示课题:
师:对,你们只唱了一个声部,相当于独唱版,而范唱唱的是两个声部合唱版。


天我们就来学习合唱版的《铃儿响叮当》。

谁知道什么是合唱呢?
师:合唱就是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

它要
求每个声部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的旋律和谐。

活动2【讲授】主题探究
1.我们再来听听合唱《铃儿响叮当》吧。

师:独唱版的你们都会唱了,那我们怎么学习合唱版的呢?
2.各组交流讨论学习方法。

3.小组代表发言学习方法。

4.根据学生提出方法,各组视谱唱曲、唱词,教师巡视指导。

5.难点教唱。

6.学生齐唱低声部。

7.歌曲表现及处理。

师: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

那谁来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画
面?(小朋友坐雪橇滑雪的欢乐场景)你认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时
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歌曲呢?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回答。

如:歌曲的情绪是热烈、欢快、风趣的,应该用明亮、
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

师:让我们用美好的歌声来表现小朋友坐着雪橇滑雪的、欢乐热闹的场面!
8.表情演唱低声部。

9.演唱高声部
师:同学们,低声部唱好了,高声部还会唱吗?谁来演唱高声部?用什么样的情绪
唱?你能唱好吗?
10.愿意唱高声部的同学表情演唱高声部。

11.师生评价。

活动3【活动】合作交流
指导学生进行合唱《铃儿响叮当》。

提示:合唱要求每个声部的声音如同一个人唱的。

所以同学们的声音要尽量靠
拢,就像一个人似得。

这样的和声才最美妙。

活动4【练习】学以致用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很快就学会了用歌声表现小朋友滑雪撬的热闹场面,那么,
除了唱歌,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现这种场面
1、学生自由组合参加乐器组、舞蹈组、合唱组练习。

师:歌唱是以情感人的,在歌唱的时候若是加上体态语言、身体动作以及一些乐
器演奏更有助于情感的表达。

让我们放飞心情,加上动作和伴奏,尽情歌唱吧!
2、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加上体态动作(如手势、面部表情、跺脚、拍手等动作),
全班激情演唱。

活动5【活动】总结提升
1、小结
一首欢快热烈的《铃儿响叮当》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丽圣洁的冰雪世界,我们
同歌曲中的小朋友一起感受了滑雪的快乐。

但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这么快,老
师觉得同学们唱的歌声很美妙,表演得也很精彩!感谢你们!孩子们,下节课见!
2、结束课业
师生用音乐术语告别。

活动6【活动】课后反思
1、对于高声部旋律较为熟悉的歌曲,从低声部入手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方法。


生通过反复练唱低声部,较好地把握了低声部的音准。

在进行二声部合唱时,我
多次向学生强调边唱边倾听对方声部的声音。

这是一种好的合唱习惯的培养,
可惜的是大部分学生要做到这一点还是有一定困难,甚至有个别学生在合唱时
还将自己的耳朵捂上,生怕自己跟着对方声部唱“跑调”。

2、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

统一、和谐是合唱的要求,但是要达到这个要
求,需要长期的训练。

在本节课中,学生基本能完成这首二声部合唱歌曲的演唱,
基本做到声音统一,但离和谐、好听的声音还有一段距离。

有一部分低声部的
学生不能很好地控制声音,喧宾夺主地削减了高声部的旋律。

在我多次调整之
后,基本能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学生的声音表现力还远远不够,声部的和谐也存在不足。

3、虽然学生的合唱水平还不够高,但他们在参与中体会到了合唱的乐趣,增强了自信心,并获得愉悦心情。

作为执教者,我也在孩子们的歌声中感受到了合唱教学的愉悦和快乐。

4、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重视合唱教学,并将“如何用有趣、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合唱时做到声部和谐、声音统一”作为长期思考研究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