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精品课堂:故乡(练)【基础版】

合集下载

14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精品教学ppt课件【含教材习题及答案】

14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精品教学ppt课件【含教材习题及答案】
农家少年形象;而对中年闰土外貌的描写,则又刻画出一个受尽折磨 和压榨的贫苦农民的形象。
语言描写方面,如闰土的一声“老爷”,将中年闰土的自卑、痛苦 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杨二嫂尖酸刻薄、咄咄逼人的语言描写,生动地 表现出其庸俗的小市民的形象。
动作描写方面,如杨二嫂一边走一边“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 腰里”,表现出她的贪婪和好占小便宜的特点。
不离开闰土、离开故乡,而今天是卖掉老屋,永远离开故乡。因此, 宏儿“回来”的想法很难实现。“我”这次回到故乡,已经感到与 闰土的隔膜,那么宏儿与水生的将来会是怎样的情景?这些使原本 内心就不平静的“我”更加思绪万千,从而引出下文“我”对“新 的生活”的议论和企盼。
疑难探究
1.小说为什么要用很大的篇幅写少年闰土的“许多新鲜事”? 这和全文的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
写作特色
2.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文章主题。 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反映了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
“我”和闰土关系的前后对比,反映了等级观念的鸿沟难以逾越; 闰土与杨二嫂两个典型人物的对比,不仅衬托出闰土的淳朴、善良, 而且从另一方面展示了当时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杨二嫂形象前后的 对比,反映了黑暗社会对人性的扭曲;故乡面貌前后的对比,反映出 中国农村经济的每况愈下的现实;“我”和闰土的关系与宏儿和水 生的关系的对比,激发了“我”对未来的思考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使文章的主题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 象。
背景资料
鲁迅自1912年赴京供职之后,曾于1919年12月最后一次返回 故乡绍兴,准备将家迁至北京。回乡后,他目睹了故乡的破败景 象和农民的凄苦生活,看到了童年时的朋友——农民章运水(闰 土原型)的悲苦境况,感到十分悲愤。1921年1月,他以这次回乡 的经历为素材,创作了这篇小说。

《故乡》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故乡》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故乡》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故乡》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1《故乡》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一、教案概述本教学设计适用于人教版九年级必修课《故乡》教学,主要涵盖文本分析、语言点剖析、理解课文、朗读课文、写作训练等方面。

本教学设计是一个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能够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且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文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课文,掌握主旨大意,把握文本细节;2. 加强对语言点的学习,包括语言的运用和句子结构等;3. 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能力目标:1. 训练学生的读、写、说、听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 通过朗读、模仿、写作等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目标:1. 让学生感悟家乡之美,形成珍惜家乡的情感;2. 通过扩展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修养。

三、教学步骤第一环节:引入1. 播放家乡地理位置的视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乡。

2. 教师通过图片等形式展示学生们的家乡,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乡的美景美食、特点等。

第二环节:文本分析1. 以全文导读的方式,解读《故乡》的主旨大意和文本结构。

2. 对文本关键词汇、短语、句子的语言表达进行剖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语言运用技巧。

第三环节:理解课文1. 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并进行讲解和互动。

2. 通过讲解词汇、解释句子构造,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本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第四环节:朗读课文1. 让学生模仿课文的朗读,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2. 分组对课文进行录音,并进行对比、评价,提升朗读技能。

第五环节:写作训练1. 给学生提供文本选取写作话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进行写作。

2. 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估和修改,提高写作能力。

第六环节:总结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通过问答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2. 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学习体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印象。

四、教学建议1. 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教学,如情景演示、朗读、写作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课内知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课文解读、知识点梳理随堂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课文解读、知识点梳理随堂同步练习题

《故乡》课文解读、知识点梳理随堂同步练习题解读题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关于故乡的话题,历代文人骚客唱出了许多凄婉的心声。

然而,处于变革时代的思想家鲁迅先生,凭着满腔爱国热情,以其敏锐的感觉,深沉的思索,写下了《故乡》这篇小说。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辛亥革命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生活、社会经济反而日趋衰落。

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幸福?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由什么造成的?这些都是鲁迅先生探索、思考的问题。

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

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地主官僚家庭,幼年丧父,家道衰落。

为探索救国之路,鲁迅曾学习洋务实业,后又留日学医,但最终走上了“文学救国”的道路。

他生平著有大量的杂文和小说等,以笔为武器,抨击时弊,唤醒世人,其作品文字犀利,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全部作品结集成《鲁迅全集》。

《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

创作背景《故乡》作于1921年1月,最初发表于同年5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第九卷第一号,后由作者编入小说集《呐喊》。

鲁迅于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呐喊〉自序》)。

1919年12月又最后一次回故乡绍兴接他的母亲等人来北京居住。

从《鲁迅日记》中可以大致了解这次回乡的经过:1919年9月,鲁迅卖掉了绍兴的老屋,添了些钱买妥了北京西城新街口附近八道弯宅第。

11月修葺完毕,同年21日“上午与二弟眷属俱移入八道弯宅”。

同月26日鲁迅“上书请归省”。

12月1日由北京动身回乡,4日晚“抵绍兴城,即乘轿回家”,在家乡处理搬迁事务,约住了二十来天。

12月24日“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

29日中午抵北京,“下午俱到家”。

往返共计约29天。

《故乡》原创同步练习(含解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原创同步练习(含解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对下列句子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安排情节,有条不紊地写了所见、所闻、所感、所忆。

B.“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样的景色烘托出“我”当时悲凉的心情,主要是因为已是冬天,触景生情。

C.文中“闰土”的着墨最多,因为“闰土”的命运就是当时广大贫苦劳动人民的命运,他的遭遇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

D.文中多用对比的写作方法,使形象更为生动饱满。

答案:B解析:分析各个选项,B项中“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样的景色烘托出“我”当时悲凉的心情,不仅仅是因为冬天这个自然环境因素,文章更侧重的是社会环境的因素,即作者的心境悲凉。

故选B。

点评:这道题涉及到了文章的线索、景物描写的作用、人物形象以及写法,需要学生对文章整体上深入理解。

2.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交流会上,李教授通过一系列贴切的比喻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又耐人寻味。

B.他填报志愿时,想报北大,又想报复旦,真是见异思迁。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那是一张两人合影,左边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答案: A解析:分析各项的词语。

A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运用的是正确的。

B见异思迁: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

运用在这里不合适。

C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运用不正确。

D莘莘学子。

指众多的学生。

运用在这里也不正确。

故选A。

点评:首先是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再就是考虑成语感情色彩,然后是考虑语境的意思,这样容易判断出运用的是否正确。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近日,备受关注的“萧山十景”评选活动正式开场。

B.告诉我,哪一个才是我的故乡?我是从故乡走出,还是向故乡回归?C.考生如拿到印刷不完整,套色错位,有破损污染的答题卡,应立即找监考老师更换。

精选推荐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09 故乡(练)(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精选推荐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09 故乡(练)(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名句默写填空。

(10分)(1)福兮祸所伏,。

(《老子》)(2)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祁《木兰花》)(3)得道多助,。

(《孟子》)(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关雎》)(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蒹葭》)(6)孔子说:“,。

”可见,在求学的道路上,学习和思考都很重要。

(请用《论语》中的句子填空)(7)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答案】(1)祸兮福所倚(2)红杏枝头春意闹(3)失道寡助(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春江水暖鸭先知(每空1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等均不得分。

)【解析】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生命中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能再度升起。

大器之人,语气不惊不惧,性格不骄不躁,,举止不猥不琐。

静得优雅,动得从容,行得洒脱。

就像一颗树,枝繁叶茂而常青。

认认真真做人做事,不为名利而争斗,不为钱财而jiū结。

大器之人梦想高远、心胸搏大;大器之人从容淡雅,亦如莲花。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坠.落()jiū结()(2)画线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加以改正。

(2分)改为 _ 改为(3)请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1分)大器之人,语气不惊不惧,性格不骄不躁,,举止不猥不琐。

【答案】(1)zhuì 纠(每空1分)(2) “颗”改为“棵” “搏”改为“博”(每空1分)(3)气势不张不扬(意对即可)(1分)【解析】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易错字。

两个字都属于形似字错误,注意书写时的习惯。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09 故乡(测)(基础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09 故乡(测)(基础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少年时代第九课故乡(30分 30分钟)一、(2015,山西中考)积累与运用(12分)1.下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A.悄.(qiǎo)然褒.(bāo)义词并行不悖.(bèi)B.拮据.(jū)更.(gēng)衣室举一反.(fǎn)三C.倔.(jué)强凹.(āo)透镜诲.(huì)人不倦D.滑稽.(jì)荧.(yíng)光屏别出新裁.(cái)2.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千态万状,绘声绘色....。

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D.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

3.学校准备开展以“我读书,我思考”为主题的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6分)(1)活动一:定方向选书目“主题活动”启动前,图书馆已全天候开放。

面对众多的书籍,你将选择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2)活动二:有步骤深探究选定书目后,你向老师咨询。

老师建议你深入了解该作家及其作品,并写出研究步骤,完成研究任务。

你的研究步骤是:(3)活动三:精阅读美汇报经过几周的精读,你的研究任务完成了。

在读书汇报会上,你将展示你的研究成果。

你的展示如下: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18分)寒冷的冬夜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起来。

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

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

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来]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

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

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第9课《故乡》学练方案(人教新课标初三上)doc初中语文

第9课《故乡》学练方案(人教新课标初三上)doc初中语文

第9课《故乡》学练方案(人教新课标初三上)doc初中语文☆课文导读小讲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累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凄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峻损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制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决信念。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阴晦〔huì〕瓦楞〔lénɡ〕胯下〔kuà〕恣睢〔zì〕〔suī〕秕谷〔bǐ〕鹁鸪〔bó〕〔ɡū〕髀〔bì〕嗤笑〔chī〕獾〔huān〕絮絮〔xù〕瑟索〔sè〕蜷缩〔quán〕寒噤〔jìn〕折本〔shé〕惘然〔wǎnɡ〕潺潺〔chán〕黛色〔dài〕愕〔è〕然五行〔xínɡ〕二、词语释义既然:课文里是〝差不多〞的意思。

影像:课文中指具体生动的图景、形象。

间或:偶然;有时候。

阴晦:阴暗昏沉。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无故:无缘无故。

愕然:吃惊的模样。

鄙夷:看不起。

惘然:内心看起来失去了什么的模样。

隔膜:指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展转:课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

恣睢:放纵,凶暴。

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起居住。

三、语句解读1.我想到期望,突然可怕起来了。

〝我〞怕的是:①期望不能实现;②实现期望要付出困难的努力;③实现期望要作出牺牲;④期望是泡影,一碰到实际就被粉碎。

2.现在我所谓的期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因为还没有找到实现新生活的道路,因此〝我〞以为自己对新生活的期望看起来和闰土对神灵的祈求一样,是对偶像的崇拜,只只是闰土的期望在眼前,〝切近〞,〝我〞的期望在以后,但对那个以后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因而显得〝茫远〞。

3.期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①期望是虚无缥缈的,看不见,摸不着。

②期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不去实践,有期望也等于无期望;敢于实践,期望就能变成现实。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课堂同步试题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课堂同步试题

《故乡》一、基础过关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既然(jì)阴晦huì)断茎(jǐng)心绪(xù)B.闰土(rùn)寓所(yú)亲戚(qī)祭祀(shì)C脚踝(huái)潮汛(xùn)嗤笑(chī)瑟索(sè)D作揖(jí)惘然(wǎng)恣睢shuī)隔膜(mó)2、下列解词中错误的一组是()A.既然:这里是已经的意思。

心绪:心情。

如许:这么些。

鄙夷:看不起。

B.苏生:苏醒、重现。

嗤笑:讽刺。

打拱:作揖。

C.恣睢:放纵、凶暴。

偶然:心里好像失去什么的样子。

展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D.无端:无缘无故。

萧条:荒凉、冷落的意思。

愕然:吃惊的样子。

阴晦:阴沉、昏暗。

3、下列各句都运用了修辞方法,请将它们的修辞方法写在括号内1).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2).现在我所谓的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吗?()3).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4).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不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二、课外拓展延伸故乡的食物汪曾祺①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

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

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

炒米是各地都有的。

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

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

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

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

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

那也是作坊里做的。

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②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内阅读
①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
③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④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③“阿!闰土哥,——你来了?……”
⑥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⑦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⑧“老爷!……”
⑨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⑩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

“这是第五个孩予,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
⑾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小题1】选文第②段和第⑾段的自然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2】面对中年闰土,“我”对少年闰土仍念念不忘,对往事依然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选文中哪几处流露出了“我”的这种思想感情?(4分)
【小题3】“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中“欢喜”和“凄凉”的原因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的小小说。

(13分)
幸福的秘密
拿到新房钥匙的那一刻,我高兴得差点流出了眼泪。

想到从此能让爷爷过上温暖舒适的日子,我的内心充满了欣慰和喜悦,积压了两年的心事终于落地。

自从今春决定买房,我的生活就变得忙碌不堪:选房、筹钱、办贷……房奴的路不好走,但想想爷爷,他又无法退缩。

爷爷已经七十二岁,为了不给他增加负担,至今仍在故乡的偏野山村独自生活。

爷爷还有多少生命的时光可让他尽孝?孝心哪能等呢。

他是爷爷捡来的孩子,小时候,大伯和叔叔多次指责爷爷养他这个累赘。

每次,爷爷总会紧紧搂着他,生气地辩解,俺有能力养,不用你们养。

为了收养他,大伯和叔叔至今和爷爷都不来往。

爷爷节衣缩食,用微薄的退休金将他抚养成人,又供他到大学毕业。

参加工作后,他多次劝爷爷来城里,爷爷执拗不来,他这才悄悄动了买房的心思。

为了不让爷爷担心,这几个月,他借钱买房一直瞒着爷爷,现在一切都安置好了,他准备回家接他过来,揭晓这个幸福的秘密。

当然欠外债的事,他会只字不提,不给老人增添心事。

这天,他坐了三个小时的火车,回到魂牵梦绕的家。

山脚下院门却深锁。

他心中纳罕,大声喊爷爷,没人应,他赶紧去房间查看,床上空空的,像是久无人住。

他顿时恐慌起来,急忙拨打爷爷手机,就在昨晚,爷爷还在电话里告诉他家中一切都好。

这一回,却没有打通。

到邻居家打听,邻人很惊奇,老爷子几个月前就进城了,你不知道吗?
他的头轰的一声就大了,脑中一片空白。

直到黄昏的时候,才跟爷爷联系上。

原来,爷爷就在他所在的城市!
当他风尘仆仆赶到郊区橡胶厂,远远就见爷爷正站在厂前面的一个路口等他,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因为瘦,衣服像大了一码,风很大,爷爷的白发被吹得乱蓬蓬的,他鼻子一阵发酸,眼泪就要掉下来。

看见他,爷爷眼里顿时显出了许多笑意,深深浅浅的皱纹里全是喜悦,但又只是笑,不
说什么,只是像小时候一样,拉着他的手,笑眯眯地进了厂门口左侧的传达室。

他环视四周,心酸又有些生气,您怎么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做工,也不告诉我一声?
爷爷像犯错误的小孩,只是笑着收拾桌上的报纸,过了一会儿,才下决心似的向他解释:“你借钱买房的事,俺听邻村的盛子说了,想阻止,盛子说已买了,拦也拦不住了。

你上班才两年,哪有钱买房啊。

为这,俺整天愁得睡不着,琢磨着咱咋还债。

正好老相识家的这个厂,缺个看大门的,俺一说就来这儿了,活不累,虽说工资不高,但能顾住生活。


说到这里,爷爷很有成就感地冲他一乐,俺早把账算过了,这样以后能把俺的工资全攒下来还债,一年攒一万,俺要是再活十年,最少也能还十万啊。

他的眼泪不知什么时候起已噼里啪啦地落在桌面上,原来,他们都有一个让对方幸福的秘密。

伴着内心那些生气、责备、心疼、温暖,他想他要赶快告诉爷爷那个属于他们的幸福的秘密……
(出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0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