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临床检测程序的

合集下载

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及原理

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及原理

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ELISA测定法和免疫印迹测定法。

以下是这些方法的简要介绍和原理:
1.间接免疫荧光法:此方法是检测抗核抗体的常用方法之一。

原理是将待测标本与细胞底物片(如HEp-2细胞)的相应抗原进行反应,然后加入
荧光素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通常为抗IgG抗体),形成抗原-抗体-荧光二抗的复合物。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可以判断待测标本中是否存在针对细胞相关抗原的自身抗体。

2.放射免疫法:此方法常用于检测抗DNA抗体。

原理是用同位素标记DNA,与被检血清中的抗DNA抗体结合,然后通过沉淀和对比沉淀物与上
清液中的放射活性,得到DNA的结合活性。

结合率高于一定值(通常为20%)则判断为阳性。

3.ELISA测定法:即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固相酶免疫测定方法。

原理是将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使酶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在
固相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洗去,最后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用于定量测定。

4.免疫印迹测定法:此方法是将混合的抗原作为凝胶电泳分离,然后转印到硝酸纤维素的薄膜上,再用标记抗体进行检测和分析。

以上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验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抗核抗体谱(IgG)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抗核抗体谱(IgG)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抗核抗体谱(IgG)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抗核抗体谱(IgG)检测,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检验科免疫组工作人员。

3.试剂规格名称与组成型号名称:ANA 谱 1靶抗原:nRNP/Sm,Sm,SS-A,Ro-52,SS-B,Scl-70,Jo-1,CENP B,dsDNA,核小体,组蛋白,核糖体 P 蛋白类型:规格:164.、Scl-70、IgG5.6.及核糖蛋性率在风湿疾病—多肌炎/7.8.储存条件及有Array效期:2-8°C 保存,不要冷冻。

未开封前,除非特别说明,试剂盒自生产日起可稳定 18 个月。

稀释后的酶结合物和清洗缓冲液需在一个工作日内用完。

9.样本要求样本:人血清或EDTA、肝素或柠檬酸盐抗凝的血浆。

稳定性:待检患者样本于 2-8°C 可稳定 14 天,稀释后的样本应在同一个工作日内检测。

样本稀释:患者样本用样本缓冲液匀。

10.10.12-8°C-- 稀释如:- 酶结合物:10 倍浓缩。

使用时用干净的吸管从瓶中吸取所需酶结合物,并用样本缓冲液 1:10 稀释。

如需温育一条检测膜条,用 1.35 ml 样本缓冲液稀释 0.15 ml 酶结合物。

已稀释的酶结合物应在同一个工作日用完。

- 样本缓冲液:直接使用。

- 清洗缓冲液:10 倍浓缩。

使用时用干净的吸管从瓶中吸取需要量用蒸馏水 1:10 稀释。

如需温育一条膜条,用 9ml 蒸馏水稀释 1ml 浓缩缓冲液。

稀释后的缓冲液应在同一个工作日用完。

- 底物液:直接使用,对光敏感,使用后应立即盖紧瓶盖。

10.2操作流程预处理:取出所需的膜条,将其放入温育槽内。

膜条上有编号的一面朝上。

在温育槽中分别加入 1.5ml 样本缓冲液,于室温在摇摆摇床上温育 5 分钟后,吸去温育槽中的液体。

血清温育第一次:在温育槽中分别加入 1.5 ml 已稀释的血清样本,在摇摆摇床上室温(18°C-25°C)温育 30 分钟。

抗核抗体(ANA)检测标准操作程序1.0

抗核抗体(ANA)检测标准操作程序1.0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标准操作程序1.检测信息2.检测原理如果标本阳性,在第一次温育时,已稀释血清中的特异性IgG、IgA和IgM抗体与固定在载片上生物薄片中的HEP-2细胞和灵长类肝脏反应;在第二步,这些抗体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抗体反应,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特异性的荧光模型。

3.样本要求3.1病人准备事项3.2样本类型及处理方法4.试剂注意事项:开启所有试剂(包括校准品、标准品)需注明日期及签名。

每个试剂容器都需贴上写有以下内容的标签:启用日期、截至日期。

开启时应检查试剂是否变色,是否有肉眼可见的细菌生长迹象、浊度、沉淀反应等,这些表示已经变质或超过保质期。

5.仪器设备备注:“溯源方式”栏填写送较、自校、送检、自检、比对等。

6.质量控制6.1 质控方法:阳性和阴性对照为实验可靠性的内部对照,每次实验都必须做。

6.2 质控周期:阳性、阴性对照为实验可靠性的内部对照,每次实验都必须做。

阳性对照荧光滴度允许上下波动一个级别,荧光滴度波动超过一个级别,则为失控。

6.3 变异系数:本专业组不涉及此内容。

6.4 分析方法:与标本同样检测。

6.5失控处理:6.5.1失控原因分析:失控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样本稀释比率错误,荧光素加错,受强光照射引起荧光粹灭等。

6.5.2 任何因素引起的失控都必须重新检测标本。

6.5.3 失控情况处理:操作者在测定质控时,如发现失控,上报专业组主管(组长),并协助专业组主管(组长)一同分析处理,记录失控及处理情况。

7.校准品/标准品本专业组不涉及此内容8.操作步骤8.1准备工作:为防止载片表面发生冷凝而破坏基质,只有当平衡至室温后,方可打开包装袋。

用记号笔作上标记,不要触及生物薄片。

打开保护袋后,载片须在15分钟内进行温育。

不要用外包装袋破损的载片。

8.2标本稀释:用PBS-吐温缓冲液1:100稀释,取10.1μL血清用1.0mLPBS-吐温缓冲液稀释混匀。

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及原理

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及原理

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及原理
抗核抗体(ANA)是一种特殊的抗体,它们是人体免疫系统产生
的一类抗体,主要针对自身细胞核中的蛋白质和核酸成分。

抗核抗
体的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

目前常用的抗核抗体检测方法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酶
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1. 间接免疫荧光法(IFA):
该方法主要通过观察抗核抗体与细胞核结构的结合情况来确定
是否存在抗核抗体。

具体步骤如下:
- 取一份患者血清,将其与细胞核结构进行反应。

-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如果血清中存在抗核抗体,它们会与
细胞核结构结合形成荧光标记的复合物。

- 根据荧光标记的情况,可以确定抗核抗体的存在及其荧光模式,进而进行疾病的诊断。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该方法通过测定抗核抗体与特定抗原的结合情况来确定是否存
在抗核抗体。

具体步骤如下:
- 取一份患者血清,将其与特定抗原进行反应。

- 加入特定抗核抗体的检测试剂,使其与抗核抗体结合。

- 加入酶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使其与抗核抗体结合形
成复合物。

- 加入底物,使酶标记的抗体与底物发生反应,产生颜色反应。

- 通过测定反应产生的颜色强度,可以确定抗核抗体的存在及
其浓度水平。

以上是两种常用的抗核抗体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的原理基于抗体与特定抗原的结合反应,并通过不同的检测手段来确定抗核抗体的存在及其水平。

这些检测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疾病活动性的监测。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应用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应用

• 肝片:肝细胞核呈颗 粒样荧光。核仁阴性; 荧光强度与HEp-2基 本一致
• 靶抗原:nRNP、 Sm
核细颗粒型
肝片
HEP-2
• HEp-2:间期细胞 核呈细颗粒样荧光, 部分核仁阴性;分 裂期细胞浓缩染色 体阴性,染色体周 围呈颗粒样荧光
• 肝片:肝细胞核呈颗 粒样荧光。部分核仁 阴性;荧光强度明显 弱于HEp-2
抗核抗体荧光模型分类
根据产生的荧光模型、靶抗原的分布部位分类如下:
细胞核
核均质型: dsDNA、组蛋白和核小体等 核膜型: 板层素、gp210等
核糖核蛋白:Sm、nRNP、SS-A、SS-B 核颗粒型 细胞周期蛋白:I型(PCNA)和II型
ANA
细胞浆
Ku 核仁型: Scl-70、RNA多聚酶、PM-Scl和原纤维蛋白等 核浆点型: 着丝点、核点等 胞浆颗粒型:线粒体、Jo-1、核糖体等 胞浆纤维型:波形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等 分裂期细胞:纺垂体、中间体、中心粒等
• HEp-2:间期细胞 核仁阳性;分裂期 细胞浓缩染色体阴 性。
• 肝片:肝细胞核仁 阳性;荧光强度与 HEp-2基本一致
• 靶抗原:Scl-70、 PM-Scl、RNA多聚 酶、原纤维蛋白

PM-Scl







Scl-70
RNA多聚酶 原纤维蛋白
肝片
胞浆颗粒型: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
HEP-2
• 肝片:荧光模式不 典型
肝片
抗纺锤体纤维抗体
HEP-2
• HEp-2:仅见于分 裂期细胞,纺锤体 部位出现特征性荧 光。
• 肝片:荧光模式不 典型
肝片
抗中间体抗体

抗核抗体操作方法

抗核抗体操作方法

抗核抗体操作方法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是一种体内产生的抗体,它能够与细胞核中的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在临床应用中,抗核抗体检测通常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监测,特别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下面是关于抗核抗体操作方法的详细介绍。

1. 准备工作- 样本采集:从患者的静脉血中采集血清作为检测样本。

- 试剂准备:将抗核抗体检测试剂盒中的洗涤缓冲液、抗人IgG标记物和底物等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准备。

2. 检测步骤- 步骤一:稀释血清样本。

将采集到的血清样本在某一特定稀释倍数下稀释,一般为1:80、1:160、1:320等。

- 步骤二:涂布补体反应板。

将涂有抗核抗体的补体反应板放置在水浴中加热1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

- 步骤三:孵育血清样本。

将稀释后的血清样本滴加到每个孔中,孵育30分钟,洗涤3次以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 步骤四:添加抗人IgG标记物。

将抗人IgG标记物滴加到每个孔中,孵育30分钟,洗涤3次以去除未结合的标记物。

- 步骤五:添加底物。

将底物滴加到每个孔中,孵育15分钟使反应出现颜色,然后加入停止液终止反应。

- 步骤六:读取结果。

通过光密度检测仪测定每个孔的吸光度值,利用计算机软件计算抗核抗体的相对含量。

3. 结果解读- 反应程度判定:根据检测结果的吸光度值,通常将0.1以下定义为阴性,0.1-0.3为可疑阳性,0.3以上为阳性。

- 样本分类:根据抗核抗体的荧光分布情况,可以将样本划分为核型、染色质型、中心粒型等,有助于进一步诊断。

4.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污染。

- 所有试剂和设备应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孵育和洗涤。

- 血清样本的保存必须在-20以下,以免影响结果。

- 结果判定需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总结:抗核抗体检测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方法,对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在严格掌握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准确和可靠的检测结果。

抗核抗体检测程序

抗核抗体检测程序

抗核抗体检测程序
一、操作步骤:
1、将试剂盒从冰箱中取出,至室温中平衡30分钟后使用。

2、将标本对应微孔按顺序编号。

3、滴入2滴试剂一(洗涤液)于反应板中央孔中,待完全渗入。

4、滴入100ul血清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5、滴加3滴试剂二(金标液)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6、滴入三滴试剂一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二、结果判断
阳性:反应板孔中央出现2个红色圆斑,为阳性。

阴性:反应板孔中央出现1个红色圆斑,为阴性。

三、注意事项:
1、若遇冬天室内温度较低时(16度左右),可在37度水浴箱内操作。

2、陈旧血清盒高脂血症血清一般不宜使用。

3、如果质控斑点太浅请多加2滴试剂2。

若膜的
背景较深,可多滴几滴试剂2。

若膜的背景较深,可多滴加几滴试剂1充分洗涤。

阳性斑点较弱时,可延长至20分钟观察结果。

4、检测一旦开始操作,应按操作步骤连续进行,直至结束。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解抗核抗体检测方法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解抗核抗体检测方法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解抗核抗体检测方法抗核抗体是一种特殊的抗体,其免疫球蛋白IgG/IgM与人体组织细胞核及核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参与一系列免疫反应,可在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中产生。

抗核抗体检测是临床自身免疫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之一抗核抗体检测根据机制可分为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类型。

免疫荧光法是常用于抗核抗体检测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将待测血清与包含有抗人IgG的间接荧光抗体相混合,再与已知含有荧光标记的DNA 等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来确定有无抗核抗体。

这种方法准确性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但病原学意义不明确的成分多,存在一定误诊率。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另一种常用于抗核抗体检测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待测血清与包含有抗人IgG/IgM的酶标抗体相混合,再与已知含有核抗原的试剂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之后通过加入底物,观察酶活性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抗核抗体。

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成本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抗核抗体主要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中,抗核抗体是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其阳性率可高达70-90%。

抗核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活动度、器官损伤程度相关,故抗核抗体的检测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抗核抗体的检测也可用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例如,干燥综合征的抗核抗体阳性率为40-7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抗核抗体阳性率为60-80%。

通过抗核抗体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类型、活动程度和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抗核抗体检测结果需要综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因为抗核抗体的检测结果并不是特异性的,有时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解:抗核抗体检测方法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解:抗核抗体检测方法

ANA的检测方法由于ANA的复杂性及多样性,故测定方法繁多。

目前ANA常用的方法有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ELISA、免疫双扩散、对流免疫电泳及免疫印迹技术等。

1.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总ANA最常用的方法是荧光免疫组化法。

多用小鼠肝切片或印片作为细胞核基质,结果比较稳定可靠,在荧光显微镜下见到的细胞核有荧光着色为阳性反应。

如将患者血清先进行不同比例的稀释,可以做大致的定量试验,在1:80稀释仍然虽阳性时,对SLE的诊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在油镜下观察结果,可以将ANA阳性的荧光现象分成4种主要的荧光核型,核型的确定对临床诊断有进一步的参考价值。

①周边型表示抗DNA抗体存在;②均质型表示有抗DNP抗体;③斑点(颗粒)型多为抗ENA抗体;④核仁型多为抗核小体抗体。

SLE患者常出现周边型、匀质型或混合型,斑点型多见于混合结缔组织病,而硬皮病多为核仁型;周边型对SLE有较高的特异性。

近年有人用锥虫或血鞭毛虫(例如绿蝇短膜虫试验)作基质测定抗dsDNA抗体,因为这些血寄生虫的动基体内含大量的纯dsNDA,无其他抗原干扰;在阳性结果时,可见鞭毛一端的动基体显示清晰的荧光。

因此该试验用于测定抗dsDNA抗体具有特异性强和敏感性高的优点。

另外,短膜虫对人畜无害,可以人工养殖,来源方便,值得推广。

2.放射免疫法常用检测抗DNA抗体,有Farr法及过滤法。

①Farr法的原理为用同位素标记DNA,被标记的DNA和被检血清的抗DNA抗体结合,经50%硫酸铵饱和液沉淀,然后比较沉淀物和上清液中的放射活性,从而得出DNA结合活性,一般结合率大于20%为阳性。

②过滤法是在分离结合物时用纤维素酯薄膜滤器(孔径为0.45μm)进行过滤,游离的DNA被滤去而与抗体结合的复合物被阻留在滤膜上。

3.ELISA临床上主要是应用间接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其重复性及敏感性均较对流免疫电泳及双扩散为高。

目前已有试剂盒供应。

4.免疫印迹(immunoblotting)先将混合抗原作凝胶电泳,分离开不同的区带,然后将这些带转印到硝酸纤维素膜上,最后用酸标抗体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体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见第十五章)。

抗核抗体检测方法

抗核抗体检测方法

抗核抗体检测方法抗核抗体检测是一种检测人体免疫系统中是否产生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

抗核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细胞核成分产生的自身抗体,它的产生可能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缔组织病等。

抗核抗体检测是诊断这些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目前,常见的抗核抗体检测方法主要有免疫荧光法(IF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其中IFA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技术。

以下是这两种检测方法的详细介绍:免疫荧光法(IFA):免疫荧光法是通过抗体与标记有荧光物质的抗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实现对抗体的检测。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制备标本。

可以使用血清、脑脊液、淋巴细胞等标本,其中血清是最为常用的标本类型。

血清标本采血后离心分离血清即可。

步骤二:制备抗原。

可以用抗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基因可以人工合成并表达),或者天然来源的细胞核抗原作为实验抗原。

抗原可以通过固相免疫部署在载玻片上,称为荧光抗核。

步骤三:加荧光抗体。

将标本加入荧光抗核预处理的载玻片上,通过抗体和荧光物质的结合,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

观察荧光显微镜下标本是否有抗核抗体与荧光抗核结合,并发出荧光信号。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是采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利用酶标记反应物在固定载体上清晰可见的特性,将免疫反应产生信号转化成可见光信号。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制备抗原。

与免疫荧光法相同,抗原可以用抗人免疫球蛋白或天然来源的细胞核抗原,固相免疫后称之为ELISA 片。

步骤二:制备酶标记抗体。

将具有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标记酶,如HRP、AP等,完成酶标记抗体的制备。

步骤三:获取样本。

样本的获取方法与免疫荧光法相同。

步骤四:洗涤。

将标本加入固定好的载体上,在空鼓内进行反应,然后通过流速控制洗涤液将未结合抗体和载体间的干扰物和废弃物全面清除。

步骤五:加入酶标记抗体。

将上述洗涤过的载体加入酶标记抗体,形成“反应物-酶标记抗体-待测样本抗体”复合物。

ana检测方法

ana检测方法

ana检测方法ANA检测方法。

ANA(抗核抗体)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指标,其检测方法对于诊断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见的ANA检测方法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印迹法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间接免疫荧光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是目前最常用的ANA检测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将待检血清与细胞抗原结合,然后用荧光标记的抗人球蛋白抗体进行染色,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抗核抗体。

操作步骤为,将待检血清与细胞抗原混合,孵育后洗涤,再加入荧光标记的抗人球蛋白抗体,最后洗涤并观察荧光显微镜下的荧光情况。

二、酶联免疫吸附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是利用酶标记的二抗或抗原与待检血清中的抗体结合,再加入底物,通过酶的反应产生显色反应来检测抗体的方法。

操作步骤为,将待检血清加入包被抗原的微孔板中,孵育后洗涤,再加入酶标记的抗人球蛋白抗体,最后加入底物并测定吸光度。

三、免疫印迹法。

免疫印迹法是利用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电泳将待检血清中的抗体与抗原分离,再转膜到膜上,用荧光素等进行染色来检测抗体的方法。

操作步骤为,将待检血清进行电泳分离,再将分离的蛋白转膜到膜上,用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再进行染色观察。

综上所述,ANA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印迹法等多种。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原理和操作步骤,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出抗核抗体的情况。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辅助诊断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上就是关于ANA检测方法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ANA的检测方法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感谢您的阅读!。

抗核抗体检测原理

抗核抗体检测原理

抗核抗体检测原理抗核抗体是指针对细胞核内物质(包括核糖体、线粒体等)的自身免疫抗体。

抗核抗体检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抗核抗体检测原理主要是通过ELISA或间接免疫荧光法等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自身免疫抗体与核抗原结合的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反应。

抗核抗体检测的方法有多种,本文将重点介绍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

一、ELISA法检测原理ELISA法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又称酶标法。

其检测原理基于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的反应,在一个特定的底物上标记酶使其可定量测定。

ELISA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核抗原制备成微孔板的包被抗原,加入标准物、阳性及阴性对照和待检血清。

2. 洗涤掉未结合物,加入人抗IgG酶标记物,形成抗体-抗原-酶复合物。

3. 清洗掉未结合的抗体,加入底物与显色剂,使酶与底物反应所生成的色素可量化。

4. 通过光密度计测定每个孔的发光程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各样本抗体的浓度。

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原理间接免疫荧光法又称间接荧光抗体法,其检测原理是使用荧光标记的细胞核物质(如正常人淋巴细胞的核)作为抗原,检测待测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结合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正常人淋巴细胞制成薄片,用甲醛固定,形成抗原。

2. 加入待检血清,其中若存在抗核抗体,会与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

3. 再加入荧光标记的抗人IgG抗体,以荧光染色,并进行显微镜观察。

4. 观察样本的荧光染色程度、荧光颗粒的类型和形态、分布情况等,以判断是否存在抗核抗体的阳性反应或抗核抗体水平的高低。

三、应用抗核抗体检测可以用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混合型结缔组织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对于一些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抗核抗体或特定细胞核抗原,如抗ds-DNA(双链DNA)抗体,根据抗体阳性水平还可以预测某一个病人的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高滴度抗核抗体可预示病情活动度高,反之即预示病情不活跃,治疗效果好等。

ELISA法检测抗核抗体(IgG)测定(ANA-IgM)标准操作程序

ELISA法检测抗核抗体(IgG)测定(ANA-IgM)标准操作程序

1.检测原理采用间接法原理检测人血清样品中抗核抗体IgG(ANA-IgG),包被抗原。

待测样本加入已包被抗原的反应孔内孵育,若标本中含有ANA-IgG抗体,则该抗体与微孔内抗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经孵育后,酶标记物连接至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在TMB底物参与反应的情况下,产生显色反应。

2. 样本类型及处理3.试剂注意事项:开启所有试剂(包括校准品、标准品、质控品)需注明日期及签名。

每个试剂容器都需贴上写有以下内容的标签:启用日期、截止日期。

开启时应检查试剂是否变色,是否肉眼可见的细菌生长迹象、浊度、沉淀反应等,这些表示试剂已经变质或超过保质期。

4.仪器设备备注:“溯源方式”栏填写送较、自校、送检、自检、比对等。

5.质量控制5.1使用的质控品5.2质控周期5.2.1每一批次标本均需运行一次质控。

5.2.2每一批标本最大量为:44个标本。

5.3变异系数CV<20%5.4质控判断标准即时质控法5.5失控处理:对质控失控需查找原因并进行分析5.5.1先观察整块酶标板显色是否正常。

5.5.2查找操作过程是否按照SOP文件进行。

5.5.3质控品S/CO值>3SD或质控品S/CO值<3SD,结合模式报告结果。

6.操作步骤6.1选用试剂:北京贝尔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6.2平衡:从冷藏环境中取出的试剂盒内全部瓶装试剂及待测标本所需微孔反应条应放置室温平衡30分钟后方可使用,余者应及时放入有干燥剂的自封袋封存于冰箱中备用。

在平衡试剂的同时,待测标本需放置室温平衡30分钟后再行测试。

6.3配液:将20×洗涤液用纯化水做20倍稀释后备用。

配制好的洗涤液如用不完可放置2-8℃冷藏储存,使用前应放置室温平衡20分钟后方可使用。

6.4加样:用移液器在反应孔中分别加入阴、阳性对照血清和ANA-IgG质控品各100ul,测定孔中加入样品稀释液100ul,再依次加入待测血清样品5ul(,用封口膜封板。

抗核抗体检测方法

抗核抗体检测方法

抗核抗体检测方法
抗核抗体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人体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来评估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核抗体检测方法:
1. 免疫荧光法:这是最常用的抗核抗体检测方法。

它使用细胞核素或其成分来作为探针,与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结合,并通过荧光显微镜或免疫荧光仪观察标记物的荧光来判定阳性或阴性结果。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这是一种常见的抗体检测方法,通过将抗核抗体与酶标记的抗体结合,再与细胞核素或其成分结合,最后加入酶底物以产生荧光或颜色反应,来判定阳性或阴性结果。

3. 免疫印迹分析(Immunoblot):这种方法使用电泳将细胞核素或其成分分离开来,然后将其转移到膜上。

然后,将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与膜上的目标蛋白结合,并使用酶标记的二抗或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检测,来判定阳性或阴性结果。

4. 细胞结合抗体测定法:这种方法使用人类细胞进行抗核抗体检测。

血清中的抗核抗体与细胞表面上的细胞核素结合,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术来观察细胞结合情况,来判定阳性或阴性结果。

这些方法通常会综合使用,以获得更精确的抗核抗体检测结果。

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09-10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作为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重要的生物学标志,是临床应用中最广泛、最基础的一组自身抗体。

1957年Holborow等[1]建立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ANA,对ANA检测的临床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

临床上ANA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等系统性(非器官特异性)AID患者,也可见于器官特异性AID患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除此之外,ANA还可出现于慢性感染性疾病、肿瘤及健康人群中。

检测ANA对AID的诊断、鉴别诊断、分型及疾病活动性监测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

ANA检测的标准化对ANA的临床应用非常重要。

2014年欧洲自身免疫标准化促进会和自身抗体标准化委员会共同发表了《抗核抗体检测的国际建议》[3]。

2014年8月在第12届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国际研讨会议上,形成ANA荧光模型国际共识(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antinuclear antibody pattern,ICAP),提出关于ANA荧光模型标准化分类命名的第一个国际共识[4]。

2014年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学分会发布了《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5]。

2015年9月在ICAP第二次会议上形成了ANA检测结果报告方式国际共识[6]。

2016年国内自身抗体检测领域专家对ANA荧光模型国际共识和检测结果报告方式国际共识在国内首次进行详细解读[7]。

虽然上述国际、国内专家建议及共识对规范ANA的检测及明确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尚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ANA检测的临床应用共识供临床及实验室遵循。

因此,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自身抗体检测专业委员会于2017年9月组织了国内风湿免疫科、肾内科、健康体检、临床实验室及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等多学科专家召开本共识的启动会。

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

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

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
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就像侦探在寻找线索一样,能精准地检测出抗核抗体是否存在呢。

比如说,在检查血液的时候,它能火眼金睛般地把抗核抗体给揪出来!
2. 免疫荧光法呀,如同一个神奇的魔法镜,可以让抗核抗体现形哟!就好比如你在黑暗中寻找东西,它一下子就把光打在了目标上,厉害吧!比如医生用这个方法能清楚地看到抗核抗体的情况呢。

3. 免疫印迹法可牛了,它仿佛是个智能识别器,对抗核抗体的辨别那叫一个准!你想想看,这不就像是在一堆东西里一下子挑出你想要的那个,是不是很神奇呀!像诊断一些疾病的时候就经常用到它呢。

4. 胶体金法呀,就像是个小巧玲珑的指南针,能快速指引出抗核抗体的方向哦!比如说在一些快速检测中,它就发挥大作用啦!
5. 化学发光法,那简直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呀,一下子就能把抗核抗体照亮呢!举个例子,在检测的关键时刻,它能给出最闪亮的答案!
6. 间接免疫荧光法,相当于一个精准的瞄准器,能准确无误地锁定抗核抗体呢!就像射击比赛中瞄准靶心一样厉害哟!比如在复杂的情况中它也能发挥威力。

7. 斑点酶免疫技术,如同一个细心的卫士,能牢牢地守住检测抗核抗体的关卡呀!想想看,是不是很有安全感呢!比如在特定的检测情境下它可重要啦。

8. 流式细胞术,哇塞,这可是个高科技的玩意儿呀,能高效地检测抗核抗体呢!这就好比有一双特别的眼睛,能瞬间捕捉到关键信息,厉害吧!像一些精确的分析中就少不了它。

9. 放射免疫法,那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呢,对检测抗核抗体有着独特的本领哦!就好像拥有超级力量一样,能准确找到目标呢!比如在一些专业的检测领域就有它的用武之地啦。

我觉得这些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都各有特点和优势,在医学诊断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呢!。

抗核抗体常用检测方法

抗核抗体常用检测方法

抗核抗体常用检测方法我折腾了好久抗核抗体检测方法这事儿,总算找到点门道。

说实话,一开始我完全是瞎摸索的。

我先接触到的是间接免疫荧光法,那时候我就想,这方法听起来就很复杂。

就好像在一个黑暗的大房子里找特定颜色的小珠子,房子里还有很多干扰的东西。

具体操作的时候,要先把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这就相当于先给珠子确定一个活动范围呗。

然后加上患者血清,如果患者体内有抗核抗体,就像对应的钥匙来开锁一样,会和细胞里的抗原结合。

再加上荧光标记的二抗,你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带信号灯的小助手,能让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有没有结合反应。

但是这里面的坑可不少呢。

比如说血清的稀释比例,我一开始完全没概念,就随便弄,结果得到的数据乱七八糟的。

后来我发现这个稀释比例得好好研究,参考以前的文献或者根据实验室的标准来,不然要么阳性看不到,要么全是假阳性。

之后我又试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这方法有点像在一排小格子里,一个一个排查宝藏。

把已知抗原包被在酶标板上,然后加入患者血清。

这时候,如果有抗体存在,就跟间接免疫荧光法里一样,它就会结合。

不过是通过酶的底物显色来判断。

这里有一点要小心,就是洗板环节,洗不干净就容易出问题,就跟洗碗似的,要是洗不干净就会有残留油渍(也就是杂质)干扰结果。

我还听说有免疫印迹法,但我还没怎么深入去研究过,只是大概了解这是像把不同的东西都摆在一条线上来检查的一种手段。

不过相比我前面做过的两种方法,感觉操作起来可能会更复杂一些。

总之呀,抗核抗体检测这事儿呢,不能心急,要多做几次找到最适合的条件。

在实验室里摸爬滚打好久,我才渐渐明白了这些方法里的弯弯绕绕。

不管是哪种方法,都得仔细谨慎,避免那些容易出错的小细节。

临床免疫检验:抗核抗体检测

临床免疫检验:抗核抗体检测

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ELISA
免疫印迹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抗核抗体核型
均质型只能判断抗核抗体的有无,无法判断抗核抗体荧光图形
免疫印迹法
SDS-PAGE
分离
形成分子大小不同区带
电转移
PVDF膜或NC膜
加待检血清
抗ENA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
抗人IgG·HRP
ENA—抗ENA—抗人IgG·HRP
显色并判读结果


抗核抗体的检测
思考题
抗核抗体的检测可用于哪些疾病的诊断呢?
感谢观看
抗核抗体检测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遗传、感染、环境、性激素、药物等综合因素所致的免疫紊乱导致了该病的发生
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炎是其基本病理改变。临床变现差异较大,患者可出现皮肤黏膜 关节肌肉、浆膜、肾脏、心脏、肺脏、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多脏器受累 除临床表现外,血液中自身抗体谱、免疫球蛋白、补体亦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抗核抗体(ANA)
是以真核细胞的核成分为靶抗原的自 身抗体的总称;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改 变细胞核某些成分性质,激发机体产
生许多抗不同核成分的抗体
临床意义
ANA主要是IgG 也有IgM、IgA、IgD和IgE
01
04
将检出ANA作为 AID存在的依据
ANA主要 存在于血清中
02
03
ANA无器官特异性和 种属特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核抗体临床检测程序的建立及其结果报告与解释李金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抗核抗体(ANA)l泛指针对细胞核及其组成成分的抗体,通常以较高滴度存在于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液中,是自身免疫病诊断、治疗监测、预后等的重要指标,其包括由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IF)检测的ANA、抗双链DNA、抗Sm 、抗组蛋白、抗Scl-70、抗U1 RNP和抗Jo-1抗体等,这些抗体也是国内临床实验室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自身抗体检测指标ANA检测方法l基于HEp-2细胞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l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l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测定l联合HEp-2细胞上IIF的近经红外成像系统(near-infrared imaging ,NII)l多重荧光微球免疫测定l免疫胶体金传感器l使用非HEp-2细胞的间接免疫荧光法l免疫印迹法(LIAs)则可以作为确认实验。

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类型名称的标准化l均质型(Homogeneous pattern)l核周型(Rim pattern)和纤维型(Fibrillar pattern)l斑点型(Speckled patterns)(包括染色体阴性细小斑点型和粗斑点型、染色体阳性离散斑点型)l核仁型(Nucleolar pattern)l独特的类型(Unique Patterns)(染色体阳性纺锤体型、假着丝点型、中间体型、中心粒型、增殖细胞核抗原型、抗核膜抗体型l胞浆型(Cytoplasmic Patterns)(线粒体型、高尔基体型、溶酶体型、核糖体型和细胞骨架型)NCCLS I/LA2-A检测程序的标准化•NCCLS I/LA2-A•Hyoun-Ah Kim, et al. Korean J Intern Med 2009;24:76-79•周仁芳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抗核抗体(ANA)检测的临床意义l用于系统性类风湿疾病的筛查和诊断。

阴性结果有助于排除SLE的可能性。

l某些特异的抗核抗体有助于明确病因、疾病活动性、监测疗效及疾病预后,如抗dsDNA、抗gp120和抗着丝点抗体等。

Gao L, et al. Clin Exp Med. 2008;8(1):9-15.l IF-ANA的滴度或ANA ELISA测定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或治疗应答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Shin JI, Kim KH, et al.. Scand J Rheumatol. 2008 ,37(5):348-351.•Paz E, et al.Rheumatol Int. 2007;27(10):941-945.•Wijeyesinghe U,. Clin Rheumatol. 2008 ;27(11):1399-1402.•Bruns A,. Et al. Joint Bone Spine. 2009;76(3):248-253.结果的报告和解释的标准化l ANA检测的结果报告可分为定性和定量(半定量)。

l定性测定报告为阳性和阴性l定量或半定量通常以IU/ml或滴度来表示。

IF-ANA阴性l见于非自身免疫病患者或健康者,也可见于Sjögren综合征、多肌炎、类风湿关节炎和硬皮病,采用其他免疫学方法检测,可检出特异的自身抗体。

l在患者IF-ANA结果为阴性时,如有明显的临床类风湿病症状,则应采用特异的抗核抗体指标进一步检测。

NCCLS I/LA2-AIF-ANA阳性:须考虑l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以及抗体滴度。

老年人尤其是妇女,即使是无临床自身免疫病,也有出现低滴度自身抗体(<1:80)的倾向,相反,对较年轻的患者,以1:40稀释度筛查患者血清标本,低滴度阳性结果可出现于健康者。

l为准确使用抗核抗体检测结果,临床医生必须获得患者详细的临床资料。

•Hayashi N, et al. Mod Rheumatol. 2008;18(2):153-160.l 须注意阳性与阴性之间区别的临界值的,以得到较高的特异性。

l患者是否服用了可诱发ANA 的药物,如苯妥英钠、肼苯达嗪等。

l 免疫荧光的类型,其可随血清稀释度的不同而变。

如见到两个以上的荧光类型,应在报告中注明。

Nilsson BO, et al.J Autoimmun. 2006,27(4):281Wiika A. S. Scand J Rheumatol, 2005,34:260 8l有否引起自身免疫病的可疑因素。

l是否存在恶性疾病。

l由于所用检测系统间的差异,每一个临床实验室应建立其本身的ANA检测的参考区间,可采用适当的标准物质或参考品建立一个筛查稀释度。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的概念l Standard:文字l Standards:物质l Standardization:通过对测定方法和检测程序的规范化,使测定结果的量值可溯源至同一标准物质,从而使测定结果在不同的实验间不同方法间具有可比性。

量值溯源参考方法参考物质(标准物质)参考实验室参考系统标准物质(Reference Materials)l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定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生物活性物质的特点l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l不能单独使用物理化学方法定值l用于疾病的诊疗和预防测定方法工作程序标准化标准物质可比的结果标准物质分类l国际标准物质分级:可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三个等级. 一级标准数量有限,可使用10-20年,是冻干品,内含载体蛋白. 一级标准可用来校准第二和第三级标准. 国际标准品(IS)中作为第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可用来维持校准.l国内标准物质分级:一级和二级。

标准化组织l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 (1967 年建立的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th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Standards,NCCLS) 是第一家正式的临床试验室标准化组织。

在NCCLS 更名为CLSI)l风湿及相关疾病自身抗体标准化委员会(Autoantibody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C o m m i t t e e ,ASC)l欧洲自身免疫标准化促进会(The European Autoimmunity Standardisation Initiative ,EASI)标准化组织l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学标准化专家委员会(The Expert Committee on Biological Standardisation, ECBS):负责建立生物物质的国际标准及参比材料。

l国家生物学标准和质控物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andards and Control, NIBSC):WHO通过其提供国际标准品。

l荷兰红十字输血服务部中心实验室(CLB)l关节炎基金会(AF)的血清学委员会与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合作研制。

l美国病理学家学院(CAP)自身抗体标准物质的单位l IU/mLFoot ?l最初是一个成人的脚长?l德国人异议:因人而异l16个男子左脚长度的均值“米”取代“脚(foot)”法国科学家拉格朗日的推动下,法国当局规定:经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定义为“1米”。

1812年法国开始实行“米制”。

1875年米制成为国际通行的长度标准1960年科学界重新规定了米的标准:在真空中,氪86发出各向同性的橙色光波长的1650763倍为1米。

氪86的光波长度很难获得1983年国际计量局重新定义:真空中的光,在299792.458分之一秒内通过的行程长度为1米。

自身抗体国际标准物质(一)项目编号浓度(IU/瓶)研制者ANA(均质型)WHO66/233100CLB抗ds DNA抗体WHO Wo/80200CLBRF WHO-64/1100CLB APF WHO-64/1100CLB FITC 抗Hu Ig WHO480010100CLB抗RNP 抗体WHO anti-RNP CL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WHO65/0931000NIBSC抗胰岛细胞抗体97/550200NIBSC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97/550100NIBSC自身抗体国际标准物质(二)项目编号浓度(IU/瓶)研制者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97/550100NIBSC抗心磷脂抗体93/7680.85NIBSC狼疮抗凝物96/522NIBSCANA#1(IS2072)AF-CDC ANA(均质型、核周型)抗ds DNA抗体ANA(颗粒型)ANA#2(IS2073)AF-CDC 抗SSB/La抗体ANA抗核抗体(颗粒型)ANA#3(IS2074)AF-CDC 抗U1-RNP抗体ANA#4(IS2075)AF-CDC 抗Sm抗体ANA#5(IS2076)AF-CDC自身抗体国际标准物质(三)项目编号浓度(IU/瓶)研制者ANA#6(IS2100)AF-CDC 抗核抗体(核仁型)抗fibrillarin抗体(U3-RNP)抗SSA\Ro抗体ANA#7(2105)AF-CDC 抗核抗体(着丝点型)ANA#8(2134)AF-CDC 抗Scl-70抗体ANA#9(2135)AF-CDC 抗Jo-1抗体ANA#10(2187)AF-CDC 抗PM/Scl抗体ANA#11(2310)AF-CDC 抗SSA/Ro抗体Lot#C103BG滴度1:4~1:32CAPWHO抗核抗体国际标准物质66/233的使用l Holborow等建议,:如果一个特定的实验室WHO 66/233的测定终点是1:160,则终点稀释度含100*1/160=0.625 IU/ml。

不同实验室和检测系统间的差异可通过以相同的IU/ml来报告结果来减小或消除。

WHO 66/233的缺点是其不适用于斑点型或其他型核荧光的参考,并且当总抗体量相近,但亲合力不同,给出的终点也不同。

此外,该标准物质所含的ANA多为IgG,因此最好是用于含IgG类ANA活性的测定结果的比较。

Holborow EJ, et al. In: Wick et al, eds.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ology,Selected Theoretical &Clinical Aspects. New York: Elsevier Biomedical Press, 1982:1–10.标准物质的作用和意义l世界范围内测结果比较的工具(有统一的生物活性测定单位)l加快实验室科学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l使各国试剂监管部门对同类试剂的监管具有一致性l加快试剂方法的革新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实验室功能l可用作临床检测的校准物l可用来评价试验及试验装置的有效性l试剂质检l作为室内质控样本l作为室间质评样本Email: ljm63h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