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A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自相矛盾》学案2(新版)

合集下载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自相矛盾》的故事背景、作者及其文学地位。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1.2 技能目标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能够运用文中的人物、情节进行思考和分析。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简介《自相矛盾》的故事背景、作者及其文学地位。

2.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3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2.4 情节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理解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4.2 朗读课文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4.3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句子、人物和情节。

4.4 讨论和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5.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5.3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和鼓励。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使用《自相矛盾》教材,为学生提供课文文本和相关知识。

6.2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6.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信息。

第七章:教学注意事项7.1 学生水平差异关注学生的水平差异,因材施教,给予个别学生必要的帮助。

7.2 教学环境7.3 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课文。

2017-2018学年语文A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自相矛盾》优质课教学设计2(新版)

2017-2018学年语文A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自相矛盾》优质课教学设计2(新版)

《自相矛盾》教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课堂上“边读边悟、以读促悟”,让学生潜移默化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读懂寓言中蕴涵着的道理,懂得要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并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在朗读中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方法教授法,引导法。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积累成语,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课前的比赛中,大家说了许多“自”字开头的成语,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这样的成语。

自给自足自觉自愿自力更生自告奋勇自强不息自食其力自愧不如自由自在自知之明自不量力自欺欺人自暴自弃自鸣得意自以为是自我陶醉自相残杀自高自大自作聪明自吹自擂自相矛盾2.齐读成语。

3.引入课文,板书课题,简介矛与盾(矛:长矛,古代用于进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武器。

)二、新课学习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2.再读课文,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A:自读自悟。

借助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B:练习把语句读正确、流利。

3.检查试读课文和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

A:名学生读。

B:指名学生说句子的意思。

C: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读好夸的语气)。

D:自己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课文故事。

4.分角色演一演“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

三、结论总结1.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你能举出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来吗?四、课堂练习用“自相矛盾”造句子。

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并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自相矛盾1.复习课文的生字生词。

2.课文的主题,3.课文给我们的启发。

《自相矛盾》教案

《自相矛盾》教案

《自相矛盾》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求职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策划方案、条据文书、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job applicatio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plans, policy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自相矛盾》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自相矛盾》学案1(精品)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自相矛盾》学案1(精品)

《自相矛盾》学案1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在朗读中了解寓言的寓意。

2.学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1.感受人物的形象,从人物形象中理解寓意。

2.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1.回忆我们曾经学习过的寓言故事有哪些?搜集有关寓言故事的成语。

2.预习过课文之后,你能说出“矛和盾”的意思吗?
四、参考资料
自相矛盾
汉语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
出处《韩非子·难一》
成语解释:
矛,长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

1.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2.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自相矛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自相矛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吾、弗、夫”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誉、吾”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成语,引入课文题目1.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守株待兔刻舟求剑(1)指名学生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

(它们都是四个字的成语)(2)教师引导:一个成语讲了一个短小的故事,并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这样的成语叫什么成语呢?(寓言故事成语)(3)寓言故事成语有什么特点呢?(故事短小,寓意深刻)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自相矛盾)3.认识一下什么是“矛”和“盾”。

(课件出示矛和盾的图片)4.观察矛和盾各有什么特点。

(矛的前面尖尖的,是用于攻击敌人的一种兵器。

盾是圆圆的,或者是方形的,是用于防御敌人的一种兵器)二、初读课文,理解感悟1.检查上节课生字词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鬻盾吾盾弗能夫不可先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再齐读。

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课文全文)(1)指名学生回答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篇文言文)(2)这篇文言文应该怎么读?(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出示全文节奏划分)先师范读,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刚刚大家说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弄懂《自相矛盾》的大概意思。

(学生边读边理解文言文的大意)4.小组讨论交流文言文《自相矛盾》的大意。

(学生自由讨论)5.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自由交流)6.谁能连贯地说一说《自相矛盾》的大意?(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穿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穿透!”集市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

《自相矛盾》教案(精选14篇)

《自相矛盾》教案(精选14篇)

《自相矛盾》教案(精选14篇)《自相矛盾》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通过课文弄懂古文的意思。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理解古文的意思,故事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明确学习方法。

1、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将开始新的学习。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

提起成语,我想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涌现出许多吧?能说几个吗?我们来个成语填字大比拼,看看谁掌握的成语最多?(师出示)自()()()小组处代表展示后,大屏幕投影展示:有关“自”的成语20个。

自给自足自觉自愿自力更生自告奋勇自强不息自食其力自愧不如自由自在自知之明自我陶醉自相残杀自高自大自作聪明自吹自擂自不量力自暴自弃自鸣得意自以为是自欺欺人自相矛盾师:中华民族的悠久灿烂的文化之中,成语又是其中璀璨瑰宝,我们要多多学习成语,积累成语并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增加语言的艺术性。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成语:自相矛盾。

(演示)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种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的牌。

矛:长柄尖刀,古代一种用来进攻刺杀的武器。

师:简要介绍作者韩非子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政治理论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

师:让我们来看看原文是怎样写的: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师:同学们,这是一篇寓言,以前我们学过那些寓言?是怎样学习的?(使学生知道学习语言要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讲的道理。

)师:这篇寓言与以前学过的有哪些不同?(课件演示)这是一篇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要先把语气读通顺,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理解整个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自相矛盾》优秀教案

《自相矛盾》优秀教案

《自相矛盾》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第二十三课《自相矛盾》。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词学习、课文解析、主题探讨、修辞手法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自相矛盾”这一成语的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做事要言行一致,不要自相矛盾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寓言故事,掌握“自相矛盾”这一成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自相矛盾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并进入本课的学习。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生词学习:学习课后的生词,讲解词语的含义,让学生做好笔记。

4.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理解“自相矛盾”的含义。

5.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典型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设计几个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体现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8.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设计1. 《自相矛盾》2. 主要内容:课文生词、寓言故事、修辞手法、主题探讨等。

3. 重点:自相矛盾的含义及表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相矛盾”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将所学道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小学语文《自相矛盾》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自相矛盾》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自相矛盾》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自相矛盾》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文言文。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能够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语言的精炼。

《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楚国人在卖矛和盾时,既夸自己的盾坚不可摧,又夸自己的矛无坚不摧,结果被人问得哑口无言的故事。

故事通过这个楚国人的矛盾表述,揭示了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教材中对于文言文的编排,旨在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积累文言文词汇,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色。

同时,通过故事所传达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思维和品德教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鬻”“誉”“陷”等。

(3)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楚国人的话语,体会自相矛盾之处,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明白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2)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背诵课文。

(2)理解“自相矛盾”的寓意。

2. 教学难点(1)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朗读。

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范读、领读,引导学生模仿朗读。

例如,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先进行范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自相矛盾》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自相矛盾》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自相矛盾》小学语文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相矛盾》。

- 认识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鬻、誉、陷”等重点字词的含义。

- 能够准确背诵课文,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故事导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析文中人物的思维矛盾之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到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

文言文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文中如“鬻”(yù,卖的意思)、“誉”(称赞)、“陷”(刺破)等字词的理解是理解课文的基础。

例如“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如果学生不理解“鬻”字,就无法明白句子所表达的楚人卖盾和矛的这个行为,进而影响对整个故事的理解。

-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文言文的朗读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如“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通过朗读的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之美。

2.2 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逻辑矛盾,体会说话做事应遵循的实事求是原则。

文中楚人既说自己的盾无比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破它,又说自己的矛非常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破,这两种说法显然是相互矛盾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这种逻辑矛盾并将其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联系起来有一定难度。

-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语言形式和表达习惯上有很大差异,如何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主动去学习文言文是教学的难点之一。

3. 教学方法3.1 故事导入法- 在课程开始时,先给学生讲一个现代版的自相矛盾的故事。

比如:小明在介绍自己的新笔时说,这支笔永远不会坏,不管怎么摔都不会坏;可是又说,这支笔特别容易写出痕迹,只要轻轻一按,笔尖就会断。

《自相矛盾》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自相矛盾》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自相矛盾》小学语文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矛、盾”等生字,理解“自相矛盾”等词语的意思。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1.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明白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2.教学重难点2.1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在教材原文中,例如“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这些语句是故事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楚人所说的话,是掌握故事的关键,也是教学重点所在。

2.2教学难点理解“自相矛盾”的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这个成语。

因为寓意较为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将抽象的道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一定难度。

例如在生活中判断哪些行为或话语属于自相矛盾的情况,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教学方法3.1讲授法在讲解生字词时,采用讲授法,如“矛”这个字,教师可以讲解其笔画顺序、结构,以及与“茅”字的区别,让学生准确掌握字形和字义。

对于“自相矛盾”这个成语的含义,教师也需要通过讲解,结合课文内容,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

3.2情境教学法创设集市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楚人、围观者等角色。

在这个情境中,楚人在集市上叫卖他的矛和盾,学生通过表演和对话,能更直观地感受故事的情节发展,理解楚人自相矛盾的行为。

3.3讨论法在分析故事寓意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例如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自相矛盾的事情?”让小组成员互相交流看法,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全班汇报。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4.教学过程4.1导入新课(3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生活中的小笑话导入新课。

《自相矛盾》导学案

《自相矛盾》导学案

《自相矛盾》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维过程。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读懂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思维过程。

(2)理解“自相矛盾”的含义,明白其中的道理。

2、难点(1)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的意思。

(2)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自相矛盾”的道理解决问题。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一》,韩非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2、文言文常识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其特点是简洁、典雅。

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注意理解实词、虚词的含义,掌握常见的句式和语法。

四、预习导航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2、对照注释,尝试理解课文的大意。

3、思考:楚人卖的盾和矛分别有什么特点?他是如何叫卖的?五、课堂探究1、情境导入(展示矛和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与矛和盾有关的故事——《自相矛盾》。

2、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倾听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互相纠正读音和停顿。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理解文意(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2)交流汇报,教师点拨重点字词和句子。

重点字词:鬻(yù):卖。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吾:我。

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或:有的人。

以:用。

子:您,对人的尊称。

弗:不。

应:回答。

重点句子:“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 意思是: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 意思是: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意思是: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4、分析人物(1)楚人是如何叫卖自己的矛和盾的?(他夸口说自己的盾坚固无比,什么东西也不能刺穿;又吹嘘自己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

部编版小学语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2

部编版小学语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2
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4.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学重点
1.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2.师:开始!
3.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交流,相信同学们从中都有了不少的收获。谁来说说,你解决了哪些疑问?
(指名2-3名学生分享)
2.师:你是用的什么方法呢?(引导学生说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师:为了检测大家学习的成果,我想邀请同学们来逐句完整的解释一下文章的意思?谁来挑战一下?
4.师总结:同学们,刚刚你们通过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了文章的大意。五读宝典的第二读你们已修炼成功。
盾:盾牌,是古代一种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的牌。
4.师:“矛”第二笔点不要漏写,最后一笔撇也不要漏写。“盾”第一笔是撇,不是横。
5.师:一起齐读课题。
6.师:今天我们就走进文言文《自相矛盾》,来看看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大家翻开书的84页。
7.师:自相矛盾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借助注释,我们知道它出自《韩非子·难(nàn)一》。
—————————分割线—————————
五、延读课文,学以致用
1.师总结:同学们,看来你们对五读宝典第三读——品读的修炼已是登峰造极。那么,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五读宝典第四读——延读,就是通过我们反复的朗读以后,来进行运用的。
要求:1.说说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事例?2.帮楚人重新设计广告词。
请生说说身边自相矛盾的事。(指2-3个学生说)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3、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明白“自相矛盾”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领悟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2、教学难点体会寓言的讽刺意味,理解“自相矛盾”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些常见的兵器图片,如矛和盾,提问学生是否认识。

2、简单介绍矛和盾的用途和特点。

3、引出课题《自相矛盾》。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标注生字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纠正读音。

(三)理解文意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理解课文中字词的意思。

2、教师检查小组学习情况,重点讲解疑难字词。

如“鬻”(卖)、“誉”(称赞)、“吾”(我)、“陷”(刺破)等。

3、逐句翻译课文,理解句子意思。

(四)深入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楚人是如何夸赞自己的矛和盾的?明确:“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提问:有人问他用他的矛刺他的盾会怎样,楚人为什么无言以对?让学生明白楚人前后说法相互抵触,这就是自相矛盾。

3、组织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自相矛盾的事情?(五)总结寓意1、引导学生总结寓言的寓意: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相互抵触。

2、强调在生活中要实事求是,避免出现自相矛盾的错误。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寓言故事。

2、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并从中汲取智慧。

(七)课堂练习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相关练习题。

(八)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包括字词、文意和寓意。

2、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理解课文。

自相矛盾 学案

自相矛盾  学案

《自相矛盾》学案班级:小组名称:学生姓名:时间:一、学习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

2、借助注释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二、预习部分:(一)、读课文《自相矛盾》。

1、我要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2、我要把故事读通顺。

3、我要学习生字词。

(1)读词:矛盾、锐利、坚固、拿、卖、哑口无言(2)我要把把“矛、盾”两个字和“锐利、坚固”连起来说说,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

(3)用上“矛、盾、锐利、坚固、拿、卖”这些生字词,围绕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进行连词成句的句子训练。

(4)、通过选择,联系上下文理解“哑口无言”的含义。

哑口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再读课文,读懂故事的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自己怎样看这个人?三、课内交流探究部分:1、请一个人读故事,其他同学说说他是用什么语气来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

2、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本文中夸口的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分角色读故事,然后说说自己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

四、检测题:一、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是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否则就会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

()。

《自相矛盾》第二课时 学案

《自相矛盾》第二课时 学案

15 自相矛盾第二课时学案班级:姓名:成绩:______一、学习目标1.阅读理解,抓住人物对话内容,感悟寓意。

2.能联系生活实际,古今义比较,叙述故事情节。

体会文言文的特点。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学法导读,读懂理解故事的含义。

抓住人物言行描写的语句,体会寓意的特点和作用。

【学习难点】熟读成诵,背诵课文。

能结合阅读,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感受。

三、知识构建【素养储备】介绍一个寓言故事。

【自主学习】用自己的话写出整个故事。

四、知识训练【基础训练巩固知识】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课堂学习素养提升】1.旁观者对于商人夸下海口的反应是:。

如果你是围观者,你会说2.如果“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会有什么结果?3.楚人无法回答的原因是什么?4.他此时心里在想什么?5.揭示本篇寓言故事的道理的句子是讽刺了。

6.对于生活中的“自相矛盾”应该如何解决?7.如果这个楚国人吸取教训,他应该怎样卖矛和盾才是最佳做法呢?请你想一想,再动笔写一写你所创想的故事。

四、参考答案知识构建【素养储备】略。

【自主学习】语言流畅,符合原文即可。

知识训练【基础训练巩固知识】说话、办事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世人皆知,可“自相矛盾”的事情却随处可见。

【课堂学习素养提升】1.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个人一定是在吹牛,看来他的东西买不得。

”2.矛和盾都会坏掉。

3.因为他的话自相矛盾了。

4.“我要是说我的矛能破我的盾,我的盾能抵挡我的矛,这不就和我之前说的不一样了吗?这样大家一下就知道我在吹牛了,现在怎么办呢?”5.“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人们自作聪明、不实事求是的做法6.承认错误,尽力改正,脚踏实地地做事。

7.略。

自相矛盾教案第二课时

自相矛盾教案第二课时

自相矛盾教案第二课时(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自相矛盾教案第二课时这是自相矛盾教案第二课时,是优秀的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小学语文自相矛盾教案

小学语文自相矛盾教案

小学语文自相矛盾教案小学语文《自相矛盾》教案 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初步接触文言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借助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学生在理解道德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4、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教学准备:课件:自相矛盾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积累成语,揭示课题。

同学们,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简单的几个字就浓缩了深刻的道理。

其中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

今天,我们来个成语大比拼好不好?你能说几个以自开头的成语吗?(幻灯片)1、同学们,大家说了这么多“自”字开头的成语,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这样的成语。

(幻灯片展示:有关“自”的成语20个。

)自给自足自觉自愿自力更生自告奋勇自强不息自食其力自愧不如自由自在自知之明自不量力自欺欺人自暴自弃自鸣得意自以为是自我陶醉自相残杀自高自大自作聪明自吹自擂自相矛盾2、齐读成语。

3、成语接龙。

成千上万—万马奔腾—腾云驾雾—雾里看花—花言巧语—语重心长—长年累月一马当先—先见之明—明知故问—问心无愧—愧不敢当—当机立断—断章取义—义无反顾—顾虑重重—重见天日—日新月异—异想天开—开门见山—山穷水尽—尽心竭力—力争上游—游山玩水4、简介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5、同学们,今天老师在检查作业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同学告诉我说:“老师,我的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

”(生疑惑)师:怎么啦?(师看看外面),今天的天气真好,是个布满阴云的晴天。

部编版小学语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9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9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9篇)部编版小学语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9篇)部编版小学语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讲了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像这样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的文体,这就是“寓言”。

(听出来了,这是个故事,但里面藏着一个道理。

)板书:故事、道理那你们想想,要学好一则寓言,就要先学它的什么?再去干什么啊?师:真好!你连学习方法都告诉我们了。

(板书:学、明)3、那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板书:自相矛盾)(读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请你自己读读这个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

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

2、第二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的生字词,你认识并理解了吗?(1)出示认读字:“戳”知道戳的意思吗?(用手指或长条物的顶端捅)好,我们伸出手指头,做做戳的动作。

那戳有哪两种结果呢?(师用铅笔戳穿纸头)要不就是戳穿,(师用铅笔戳整本书)要不就是戳不穿。

那文中写的是用什么戳什么呢?[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戳”字为学习后文,学习做准备。

](2)出示生字:矛、盾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出示图片: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

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了解什么是“矛”,什么是“盾”。

](3)生读字词:锐利、坚固。

能把它和上面的词连起来说说吗?生1:锐利的矛,坚固的盾。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二课时)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二课时)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二课时)自相矛盾教学目标1.会认“吾、弗、夫”三个生字,读准字音,会写“矛、盾、誉、吾”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体会“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本课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其中“鬻、吾、弗、夫”字音难读,通过词语教学进行正音。

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有些字词的意思与现代文的意思完全不同,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或查阅工具书来理解单音节词的意思。

2.阅读理解抓住关键词句,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语言运用用情景引读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2、了解作者韩非及著作《韩非子》3、会认“吾、弗、夫”三个生字,读准字音,会写“矛、盾、誉、吾”4个字。

4、学会朗读文言文的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故事大意。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孩子们,喜欢成语故事吗?你能随口说出哪些成语?2、游戏“看图猜成语”(狐假虎威、画蛇添足、守株待兔、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从刚才的几个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由寓言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二、了解寓言:1、寓言故事用比喻性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2、读儿童文学家严文井对寓言的评价,看寓言是多么的神奇呀!3、寓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

《自相矛盾》就是其中之一。

简介作者韩非及著作《韩非子》。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三、朗读课文,初知大意。

1、什么是矛?什么是盾?请孩子们看图,观察矛和盾各有什么特点?2、课题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它究竟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翻开语文书第84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相矛盾》学案2
一、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自相矛盾》。

2.培养学习成语的兴趣,发展自我的想象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在朗读中了解寓言的寓意。

2.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你曾经做过自相矛盾的事情吗?如果有请与同学一同分享。

搜集其它自相矛盾的
小故事。

2.哪些事情会让你矛盾,你是如何解决矛盾的?
四、参考资料
矛盾是在两个或更多陈述、想法或行动之间的不一致,无善恶之分。

汉语辞源出自《韩非子》中《难一》所述故事。

在逻辑中,矛盾被更加特殊化的定义为同时断言一个陈述和它的否定。

在口语和辩证法中,矛盾有着同形式逻辑中完全不同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