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3第36讲宋明理学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达标检测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1.(2019·合肥模拟)魏晋之际,玄学成为封建文人的一种思潮。玄学家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主

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

然”,社会风气中崇尚“清谈”。这种思潮的出现( )

A.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B.是江南经济开发的结果

C.导致了国家走向分裂 D.是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

解析:选D。古代中国儒学正统地位自汉武帝时期确立就从未被动摇过,故A项错误;江南经济开发并

不会产生玄学,B项属于明显的主观臆断,故B项错误;根据史实我们不难得知,是国家的分裂导致了玄学而非玄学导致了国家分裂,C项属于明显的因果颠倒,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正是因为国家分裂,才

导致“清静无为”式的魏晋玄学的产生,故D项正确。2.(2019·百校联盟联考)下面是东晋至唐代有关佛教思想的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出处

“礼教有本,遂因之而成教,则功由在昔……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

东晋高僧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周孔即佛,佛即周孔。……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

东晋孙绰《喻道论》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唐代高僧慧能《疑间品第三》

B.儒学思想体系日渐完善

C.佛教思想的中国化倾向明显

D.儒佛道三教合一已出现

解析:选C。由材料东晋“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周孔即佛,佛即周孔”,唐代“行直何用修禅”可知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故C项正确。

3.(2019·桂林、百色、崇左模拟)近期,中国考古专家在新疆吐峪沟石窟寺发掘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写本残片(见右图),卷首写有“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同时出土的文物还有后汉、隋等时期的佛经残片,有汉文,也有回鹘文。这反映出( )

A.玄奘西行凿通了中原与西域交通

B.佛经翻译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C.雕版印刷术促进了佛教文化传播

D.丝绸之路从汉至唐长期保持畅通

解析:选B。材料“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和“后汉、隋等时期的佛经残片,有汉文,也有回鹘文”

说明佛经翻译推动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故B项正确。

4.(2019·林州一中调研)程颐认为,君子并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这一思想( )

A.主张人应该去尽力追求私利

B.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C.有利于妥善处理公私的关系

D.为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依据

解析:选C。程颐主张“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与个人私利对应的是社会集体的利益,即追求个人私利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或集体的利益,故C项正确。

5.(2019·中原名校高三质评)“二程”认为,人性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未受任何损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无疵的;后者则是气化而生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气”的侵蚀,产生弊端,因而具有恶的因素。这反映了“二程”继承并发展了( ) A.孟子的性善论 B.孔子礼的思想

C.荀子的性恶论 D.佛教的天命观

解析:选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二程”的观点与孟子的性善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又对孟子的性善论有发展,故A项正确;孔子的“礼”主张克己复礼,故B项错误;“二程”认为“天命之性是至善无疵的”,这显然与荀子的性恶论是背道而驰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天命观的相关涉及,故D项错误。

6.(2019·孝义模拟)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由此可推知朱熹( )

A.相信提高修养可以扬善抑恶

B.认为人性的善与恶难以调和

C.强调纲常理论以维护社会秩序

D.初步完成重建儒学理论任务

解析:选A。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而朱熹则认为“理有善恶”,说明朱熹认为可以通过提高修养的方式,使人变善,故A项正确。

7.(2019·桂林期末)宋代理学家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如《三字经》《百家姓》;一些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这些做法主要说明( )

A.封建迷信影响民间生活 B.社会风气日益开放

C.儒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 D.理学成为官方正统

解析:选C。宋代儒学的传承中蕴含儒家传统道德,不等同于封建迷信,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强调的“三纲五常”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风气走向僵化,故B项错误;儒学影响家庭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儒学走向世俗化和社会化,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国家对理学的态度,故D项错误。

8.(2019·太原期中)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妇女有财产继承权,法律也允许妇女改嫁、离婚,甚至丈夫外出三年不归,女方就可以主动提出离婚。这说明宋代( )

A.妇女地位逐步提高 B.理学影响范围有限

C.“三纲五常”尚未出现 D.儒家伦理已法律化

解析:选B。宋明理学强调“夫为妻纲”,妇女受到压抑,但材料中宋代妇女有财产继承权,甚至可以离婚、改嫁,说明理学影响范围有限,故B项正确。

9.(2019·银川模拟)某思想家曾作诗《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由此推知,该思想家主张( )

A.“天人感应”限制君权 B.格物致知在于明道德

C.反省内心恢复良知 D.“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解析:选C。据题干中“吾心自有光明月……赏心何必中秋节”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心学,故C项正确;“天人感应”思想在于限制君权,题干未提及,故A项错误;格物致知即深刻探究万物,掌握天下之理,与题干中“吾心自有光明月”相悖,故B项错误;“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是李贽的思想,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10.(2019·马鞍山模拟)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道:“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思想意在( ) A.宣扬“知行合一” B.否定孔子思想

C.反对“格物致知” D.强调主体意识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该思想意在强调主体意识,故D项正确。“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张,但材料中未体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可知王阳明不是要否定孔子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朱熹的“格物致知”,故 C项错误。

11.(2019·河南六市模拟)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里描写崔莺莺遇到张生时回头偷看一眼。而明末金圣叹改编《西厢记》时,便删掉了崔莺莺这一动作。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王实甫未受儒家思想影响

B.明代理学居于统治地位

C.明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D.王实甫倡导个性解放

解析:选B。依据所学可知,理学在明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才会有材料中“删掉了崔莺莺这一动作”,故B项正确;元代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统治哲学,王实甫未受儒家思想影响表述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遏制人的自然欲求,而未涉及男尊女卑思想,故C项错误;据材料“崔莺莺遇到张生时回头偷看一眼”可知,王实甫倡导个性解放,而材料中问的是删除“崔莺莺回头偷看一眼”这一动作的原因,故D项错误。

12.(2019·中原名校质评)宋明理学通过天理论、道统论、格物致知论和心性论构建起庞大的理论体系,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宋明理学客观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历史进步性。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神化君主权威,维护专制统治

B.重塑社会伦理,维护社会稳定

C.重视辩论教育,认识灵魂善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