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诊断评分与标准解读
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及治疗进展
MTB特异性抗原成分
排除卡介苗接种的干扰 避免了无胞壁的L型菌不易被检出的不足
观察病程中ESAT-6 的动态变化
对于未能及时就医或是经过治疗干 预的患者,ESAT-6仍有一定的补充 诊断意义
(2)培养滤液蛋白10( CFP-10)
早中期分泌,释放于菌体外的低分子量蛋白
仅存在于致病性分枝杆菌 在卡介苗及其他分枝杆菌中缺失
(三)细胞因子指标
机体感染MTB后以细胞免疫为主,细胞因子 在TBM的免疫反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SF中的大量细胞因子直接反映了TBM的病 理变化,是直接的诊断指标。
(1)INF-γ水平
① MTB INF-γ 体外释放试验(TB-IGRA)
钱福初等用MTB特有抗原(ESAT-6、CEP-10)在体外
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方 法及治疗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017-8-9
结核性脑膜炎(TBM)
是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 炎症性疾病。 最严重,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 实验室早期诊断方法是有效治疗、改善预 后的关键所在。
实验室诊断方法
细菌学方法 免疫学检查 生化指标 分子生物学方法
所以,IL-8水平的测定对TBM具有一定的诊 断价值,且其表达水平动态变化有助于疗 效观察和判断预后。
生化指标
(1)腺苷脱氨酶(ADA)
ADA是一种核酸代谢酶,与机体细胞免疫活性密 切相关,ADA表达上升是T淋巴细胞分化、增值的 病理改变。机体感染MTB后以细胞免疫为主,故检 测ADA 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MTB感染情况。 ADA定量诊断TBM的最佳界值是9.5 U/L,且ADA水 平随着有效的抗结核治疗而逐渐下降。
郑智远,陈琼,贺铁生,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 26.
结核性脑膜炎实验诊断及病情评价方法的研究
LoUSM咂 ND GⅡ 1 S YANG ime, Gu — iLAIJnZHANG o l,t l i , M —i ea
(f l t s i lfC e g e dc l olg , b i h n d 6 0 0 C ia A i e Hop t h n d ia l e i ad ao Me C e He e e g e 7 0 , hn ) C 0
【 摘要】 目的: 通过评价脑脊液抗酸杆菌( B 、 AF )结核杆菌D A(B D A 、 N T - N )抗阿拉伯糖甘露糖脂IG g 抗体 (A IG 、 L M-g ) 腺苷脱氨酶( A) AD 等指标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及评价病情的价值 , 选择更实用的结脑实 验诊断及评价病情的方法。 方法 : 对脑脊液标本( 结脑组 11 对照组4 例) 2例、 9 进行改良罗氏法培养结核杆菌 、
DNA)LAM —g a dADA ee r s i a li . eh d : ee tu eceb cl swi ea l rt g 、 I G n i c r b o p n l udM t o s Tod tc b rl a i u t t mei ai n f t l h h o n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评分
• 脑脊液评分 外观清亮 •
细胞数:10-500/ul
淋巴细胞占优势(≥50%) 蛋白>1g/L 脑脊液葡萄糖/血浆葡萄糖<50%或脑脊液葡萄糖<2.2mmol/L
最大=4分
1
1
1 1 1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评分
• 脑脊液评分(最大=4分)
•1. 多数脑脊液常规检查外观清亮,细胞数5-1000/μL,(50-450/μL), 淋巴细胞占优(>50%),蛋白升高(0.5-3g/L),糖下降(<2.2mmol/L 或低于血浆糖50%) •2. 相对于细菌性脑膜炎鉴别而言,下列证据更支持TBM • i 外观清亮 • ii 细胞数≤900-1000μL • iii 中性粒细胞少于30-75% • iv 蛋白浓度高于1g/L •3. 类似CSF改变同样鉴于隐球菌脑膜炎及HIV感染患者 •4. Meta分析表明CSF结核菌核酸检测敏感度约56%,特异性约98%, 推荐疑诊病例常规检测
•5. 联合脑膜强化、脑梗死以及脑积水3方面证据,其特异性仍可达 100%,3者中脑膜强化为最敏感证据。
•6. MRI较CT更为敏感,脑膜强化约82%,脑积水77% ,无症状性结 核瘤约有74%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评分
• 其他部位结核证据 (最大分=4分)
2/4
胸部X片显示活动性肺结核:肺结核征(2分),粟粒性结
• •
• 临床依据:
• • 2.神经系统症状 (1)脑膜刺激征:多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这是由于持续剧烈的脑膜炎症或颅内 高压刺激软脑膜神经末梢和三叉神经终末感受器;同时可伴恶心、呕吐。大多 数患者脑膜刺激征阳性,表现为颈项强直、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系 颈、腰、骶部脊神经根受累致颈肌、伸肌收缩诱发。 (2)颅内高压症状与体征:对于就诊时呈剧烈头痛和喷射状呕吐、视乳头水肿、 外展神经麻痹、意识障碍的患者,应考虑颅内高压。严重者可形成脑疝,表 现为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变化、血压升高或意识障碍等。 (3)脑实质损害症状:脑实质内结核灶形成或继发于脑血管病时,可引起脑组 织缺血、水肿、软化,甚至脑出血,从而出现单瘫、偏瘫、交叉瘫或类似肿 瘤的慢性瘫痪等症状,亦可出现部分性和全面性发作、手足徐动、震颤、舞 蹈样动作等。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也可以偏瘫或单瘫就诊,易误诊为脑出 血。
结核性脑膜炎
CT上为低或高密度、圆形或分叶状的肿块, 明显的均匀或环形强化。瘤壁厚度不均。常有中 到明显的病灶周围水肿。较常见于额顶叶矢状窦 旁。CT上的‘靶征’(中央钙化周围有一强化的 环) 被认为是结核瘤的特征。结核瘤常易与囊虫 性肉芽肿混淆。 MRI特征为非干酪样(长T1、T2信号,均一 强化)、干酪样伴有实质性中心(长或等T1、T2 信号,环形强化)、干酪样伴有液性中心(病灶 中央长T1、T2信号,外周为短T2信号,环形增强 )。
结核性脑膜炎的分期:一期无肯定的神经症 状;二期脑膜刺激征伴轻微的意识异常及颅神经 麻痹,或无神经功能障碍;三期严重的意识障碍 ,抽搐,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五、预 后
预后及并发症:决定预后的因素是治疗开始 的时机。一期死亡率及致残率均低,三期50%患 者死亡,20-30%遗留各种后遗症如智能障碍、 精神症状、癫痫、失明、失听、眼外肌麻痹、 偏瘫。20-48%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形成颅内钙 化,通常于发病后2-3年。 结核性脑膜炎预后差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三 期(死亡率50-70%),其他包括年龄大、营养 不良、粟粒性肺结核、脑积水、局灶性神经功 能缺失、CSF糖低、CSF蛋白显著升高。
其他早期诊断CNS结核的方法: ELISA法检测TB抗体结果有差异。 乳胶凝集实验快速检测TB抗原,简单特异。 PPD试验阳性时有帮助,有假阴性,50-70% 患者阴性,抗痨治疗期变为阳性。 PCR是诊断结核最好的方法,具有高度敏感 性及特异性。 增加CSF涂片染色检出TB的方法 10mlCSF离心沉淀。检测时间至少30分钟, 重复检测。
脚间池脑膜混浊,脑血管扩张。
临床特征: 绝大多数患者于脑膜刺激征出现前2-8周即 有一些非特异性表现如周身不适、食欲减退 、疲乏、发烧、肌痛及头痛。头痛加重并变 为持续性。25%患者颈抵抗。恶心、呕吐。 80%患者持续性低热。10%成人及50%儿童既 往有结核病史。20-30%患者有颅神经麻痹, 展神经受累最常见。眼底可见视乳头水肿。 发病初期或后期可有偏瘫。急性期或治疗后 数月可发生痫性大发作或局灶性发作。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与治疗
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如异பைடு நூலகம்肼、 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01
心理治疗:如心理疏导、
06
02
心理支持等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 松、泼尼松等
营养支持:如静脉营 养、口服营养等
05
03
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 钠、卡马西平等
04
镇静药物:如苯巴比妥、 地西泮等
手术治疗
01
手术目的:清 除病灶,减轻
症状
02
手术方式:开 颅手术或微创
查和病原学检查
04
治疗原则为早期、 联合、适量、规律、 全程用药,并辅以
对症支持治疗
发病原因
结核分枝杆菌感 染:结核分枝杆 菌通过呼吸道传 播,进入人体后 引起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的 人群更容易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
营养不良:营养 不良的人群更容 易感染结核分枝 杆菌
环境因素:生活 环境恶劣,空气 污染严重,容易 感染结核分枝杆 菌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 与治疗
演讲人
目录
01. 结核性脑膜炎概述 02.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 03.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 04. 结核性脑膜炎预防
结核性脑膜炎概述
疾病定义
01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 种由结核分枝杆菌 引起的中枢神经系
统感染性疾病
02
主要表现为头痛、 发热、呕吐、颈项
强直等症状
03
诊断主要依靠脑脊 液检查、影像学检
04
脑部DSA:显示脑膜增厚、脑积水、脑室扩大等特征,优于CT和MRI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
呕吐、意识障碍等
查、结核菌素试验等
影像学检查:CT、 MRI等
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病毒性脑膜炎
起病较急,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 ,脑脊液外观清亮,细胞数轻度 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
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隐球菌性脑膜炎
亚急性起病,头痛逐渐加重,脑 脊液压力明显增高,外观微黄或 淡红色,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 胞为主,蛋白质增高,糖含量降
低。
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误诊原因分析
03
癫痫
炎症刺激大脑皮层, 引发异常放电,导致 癫痫发作。
04
认知功能障碍
长期炎症损害大脑功 能,导致记忆力、计 算力、定向力等认知 功能下降。
预防措施建议
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结核性脑膜炎进行积极治疗, 控制炎症发展,是预防并发症的 关键。
合理饮食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食物,保证患者营养需求,增强 免疫力。
癫痫
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控制癫 痫发作,同时寻找并去除诱因 。
认知功能障碍
进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包括 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等方 面的训练,同时给予营养神经
等药物治疗。
06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指导
Chapter
康复期评估内容及方法
01
02
03
04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
包括意识、语言、运动、感觉 等功能的检查,以了解患者康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提高生活 自理能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功能训练
针对受损的神经功能进行训练,如肌力训练 、平衡训练、协调训练等。
循序渐进
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逐步增加锻炼强度和难 度,避免过度疲劳。
生活习惯调整建议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我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为一个患有结核性脑膜炎的小儿制定治疗方案。
这对我而言,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展现专业素养的机会。
我要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进行详细阐述。
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并非易事,需要医生对病情有深刻的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密切关注患儿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头痛、呕吐、嗜睡等。
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检查,如脑脊液检查、胸部X光片、CT扫描等,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感染范围。
在我曾经接诊的一个病例中,一名7岁的男孩出现了持续高热、头痛和呕吐的症状。
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我怀疑他患有结核性脑膜炎。
为了确认诊断,我安排了他进行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偏高,蛋白质含量增加,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这进一步支持了我的初步判断。
1. 抗结核药物治疗:这是治疗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
根据患儿的体重和年龄,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
药物治疗通常需要持续至少6个月,甚至更长。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降颅压治疗:由于结核性脑膜炎会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引起颅内压增高,因此需要及时降低颅压。
常用的降颅压药物有甘露醇、甘油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严密监测患儿的颅内压,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3. 激素治疗: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脑膜刺激症状,减轻脑水肿。
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泼尼松等。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体质,调整激素的用量和疗程。
4. 对症支持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我治疗的那名7岁男孩的病例中,我为他制定了上述治疗方案。
经过积极的治疗,他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体温逐渐下降,头痛和呕吐症状消失。
在持续治疗了6个月后,他康复出院,随访至今,病情未见复发。
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病例2
胡××,女性16岁
以头痛、发热、癫痫发作3个月,于99年3月收入院。 患者3个月前出现头痛,4天后开始发热:体温 38~39℃,当日癫痫发作一次
腰穿检查,压力300~400mmH2O,白细胞数为 100~150/ul,单核细胞65~70%;蛋白80~150mg/dl, 糖及氯均正常
Tuberculous meningitis: more questions, still too few answers
Lancet Neurol.2013;12(10):999-1010
结脑的不典型性
结核中毒症状不典型 中枢损害症状缺乏特异性 脑脊液改变不典型 抗结核治疗因为耐药菌株的问题变得困难
病前曾因治疗腰椎滑脱而做椎管内注射曲 氨奈德
10月份,腰椎管内病变活检
病理证实椎管内曲霉菌感染伴异物样肉芽 肿,经伏立康唑、卡泊芬等抗曲霉菌感染, 约1月后白细胞降至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好 转而出院。
遗留体征:高颅压。
病例2
女性,46岁,贵州省余庆县人 入院前3天开始间断出现头痛,每次 持续10余分钟至半小时自行缓解, 言语不利,左侧肢体活动障碍
改良染色 100%(37) 90.6%(58)74.8%(104)
结脑诊断现状
理想 符合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
现实 “金标准”难以实现 诊断通常依赖于症状学(千奇百怪)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千变万化)
结核性脑膜炎CSF病理变化
渗出期:100~500个,中性粒为主,可达80%,另可见转化淋巴 细胞、淋巴样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吞噬细胞,呈混 合型细胞反应,一般持续时间较长,为TBM的显著特征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其他治疗手段
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如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等 。同时,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营养供给,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如脑积水、癫痫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 施,如手术治疗、抗癫痫药物治疗等。同时,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处 理异常情况。
一旦发现疑似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确诊后尽早开始规范治疗。
隔离措施
对确诊患者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减少疾病传 播的可能性。
监测和追踪
对已治愈的患者进行监测和追踪,及时发现复发 或再感染的情况。
公共卫生教育
提高公众认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和预防意 识。
加强学校和社区健康教育
结核菌素试验
阳性结果有助于诊断,但阴性结果 不能排除结核性脑膜炎。
鉴别诊断
其他细菌性脑膜炎
如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 可根据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结果等 进行鉴别。
颅内占位性病变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如癫痫、脑血管疾病等,可根据临床 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鉴别。
如颅内肿瘤、脓肿等,可根据头颅影 像学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结核接触史
患者或其家庭成员、密切 接触者中存在结核病或疑 似结核病患者。
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显示淋巴细胞 增多、蛋白升高,脑脊液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浑浊,压 力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多,以淋 巴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含量
降低。
头颅影像学检查
CT或MRI显示脑膜强化、脑积水等 异常表现。
度劳累和精神刺激。
用药指导
功能锻炼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
意识模糊常是第一个有意义的症状,至中期意识障碍逐渐加重,表现嗜睡、定向障碍、接触困难,病人时常独处,易入睡,叫醒后则出现躁动不安。
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谵妄状态,伴有生动的幻觉及片断的妄想。
晚期则可出现昏迷以致死亡。
本病的特点为:
①早期可有低热、盗汗、无力、食欲减退等中毒症状。
②情感淡漠、无欲、易激惹。
③有颅外结核灶。
④有典型的脑膜刺激征以及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⑤脑脊液压力增高,多混浊,细胞以单核增多为主,糖和氯化物均降低,脑脊液中可查出结核杆菌。
⑥CT检查可见有脑积水及局灶性梗塞。
儿科医学:结核性脑膜炎
儿科医学: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一型。
多见于 3 岁以内婴幼儿。
一、病理结核菌使软脑膜弥漫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并形成许多结核结节。
炎性渗出物易在脑底诸池聚集。
常见第7、3、4、6、2对颅神经障碍,可有急性动脉炎、脑实质病变、脑室管膜炎、脑积水。
二、临床表现(一)早期(前驱期):1〜2周。
性格改变和结核中毒症状。
(二)中期(脑膜刺激期):1〜2周。
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嗜睡、惊厥;颅神经障碍。
脑膜刺激征阳性。
(三)晚期(昏迷期):1〜3周。
昏迷、惊厥频繁发作。
临床分型:浆液型;脑底脑膜炎型;脑膜脑炎型;脊髓型。
三、诊断(一)病史:结核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近期急性传染病史。
(二)临床表现:性格改变,结核中毒症状,颅压高表现。
(三)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毛玻璃样,留膜可(四)X线检查:约85%的患儿胸片有结核病改变,90%为活动性病变,48%呈粟粒性肺结核。
(五)脑CT扫描:基底节阴影增强,脑池密度增高、模糊、钙化、脑室扩大、脑积水或早期局灶性梗塞。
(六)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对诊断有帮助,但50%患儿呈阴性反应。
四、鉴别诊断(一)化脓性脑膜炎:重点鉴别点是脑脊液检查,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二)隐球菌脑膜炎:起病更缓慢,颅高压症状显著, 视力障碍及视神经乳头水肿更常见,墨汁染色可见隐球菌。
(三)病毒性脑炎:起病急,脑脊液糖和氯化物正常。
五、治疗(一)一般疗法:休息、护理、合理营养。
(二)控制炎症1.强化治疗阶段:异烟脱、利福平、毗嗪酰胺及链霉素应用3〜4个月。
2.巩固治疗阶段:异烟脚、利福平或乙胺丁醇。
总疗程〉12个月或脑脊液正常后6个月。
利福平或乙胺丁醇9〜12个月。
(四)X线检查:约85%的患儿胸片有结核病改变,90%为活动性病变,48%呈粟粒性肺结核。
(五)脑CT扫描:基底节阴影增强,脑池密度增高、模糊、钙化、脑室扩大、脑积水或早期局灶性梗塞。
(六)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对诊断有帮助,但50%患儿呈阴性反应。
2021新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与治疗进展专业资料
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情分级
•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将结核性脑膜炎的病 情严重程度分为:I级:Glasgow昏迷量表 如总得分≤4则支持结核性脑膜炎,总得分>4支持化脓性脑膜炎.
TBM约占活动性结核病的l%,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病.
评分15分,无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II级: 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糖皮质激素能减少结核性渗出物,
脑脊液检查
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学检
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情分级 由于中国人有80%属INH快代谢型,与西方人有别,而快代谢型的血及脑脊液药物浓度仅为慢代谢型的20%一50%。 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糖皮质激素能减少结核性渗出物, 血白细胞数(106/L):≥15 000(4分),<15 000(0分); II级: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11一14分,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CSF白细胞数(106/L):/>900(3分),<900(0分); 约有30%的TBM患者虽经抗结核治疗但仍死亡,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主要因素. 由于中国人有80%属INH快代谢型,与西方人有别,而快代谢型的血及脑脊液药物浓度仅为慢代谢型的20%一50%。 激素使用的副作用包括消化道出血、感染和高血糖,但均较轻微而且可防治。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 TBM约占活动性结核病的l%,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病. 降低颅神经受损及梗阻性脑积水的发生率, INH 300mg/d,口服,12个月; 今年6月英国感染学会发表的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指南中将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和吡嗪酰胺(PZA)列入核心抗结核药物,第四种药 物可选用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或氟喹诺酮类中的一种,一般选用乙胺丁醇. ②CSF中以淋巴细胞为主; 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糖皮质激素能减少结核性渗出物, II级: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11一14分,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以脑膜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脑实质及脑血管亦常受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2009年专家共识
对治疗的意见:
由于脑脊液细胞涂片和结核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极(<10%), 按照上述诊断标准,绝大多数临床病例仅能诊断为很可能的或可能 的结核性脑膜炎。鉴于该病的严重后果,专家共识建议,高度怀疑 结核杆菌感染的脑膜炎患者应尽早开始抗结核药物治疗。
TBM2009年标准—总结
TBM的诊断
◆ TBM早期临床表现、脑脊液变化、影像学不典型 ◆ 脑脊液收集有限,Mtb是细胞内寄生菌,很多检
测TBM的方法敏感度、特异度不高、易误诊漏诊。 ◆ 目前,尚无一种方法可完全解决TBM诊断的问题
临床上常用TBM诊断依据
1. 临床依据 2. 脑脊液依据 3. 脑影像学依据 4. 其他部位结核依据
传统方法—抗酸染色
改良的抗酸染色主要从三个方面改进 ■ 玻片离心沉淀法收集脑脊液细胞,提高结核菌检测浓度。 ■ 应用脂质溶解剂Triton-X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破膜,增 加细胞通透性及结核菌菌壁通透性。 ■ 品红染料具有自发荧光特性,应用荧光显微镜在546nm绿色荧 光油镜下观察提高检出率。
过去1年内肺结核接触史或PPD试验阳性或γ-干扰素试验阳 2 性(仅<10岁儿童)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不包括脑神经麻痹)
1
脑神经麻痹
1
意识障碍
1
结核性脑膜炎2009年诊断评分
临床评分
1. 多项研究表明患者出现症状至典型TBM表现平均时间为5-30天,但 该病程证据不能区分TBM与隐球菌脑膜炎
2. 新近(12个月内)接触结核感染患者是TBM重要线索,尤其是儿童, 感染机会超过50%
i 脑脊液镜下检出抗酸杆菌 ii 脑脊液培养出结核杆菌 iii PCR法检出结核杆菌 ◆ TBM患者脑脊液Mtb载量较低,敏感度明显低于颅外结核 ◆ PCR检测也存在较高假阳性与假阴性率,不作为唯一手段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2009年专家共识
先前的TBM诊断标准
Adults only ◆ Torok(2008, Plos One) ◆ Kalita(2007,EJN,欧洲神经科学杂志 ) ◆ Thwaites(2004,N Engl J Med) Children only
脑积水 脑膜强化 结核瘤 脑梗死 增强前颅底高信号
(最大=6分)
1 2 2 1 2
结核性脑膜炎2009年诊断评分
影像学评分
1. 影像学证据很重要,但并非必须 2. TBM在颅脑CT最常见改变为脑积水和颅底脑膜强化,儿童中80%脑积水, 75%脑膜强化;青少年及成人脑积水约45%,脑膜强化8-34%。 3. 脑梗死约有8-44%,结核瘤有8-31%, 4. Andronikou等的研究显示儿童TBM患者中,增强前颅底高信号表现其特异 性高达100%,但尚未得到其他研究的验证。 5. 联合脑膜强化、脑梗死以及脑积水3方面证据,其特异性仍可达100%,3 者中脑膜强化为最敏感证据。 6. MRI较CT更为敏感,脑膜强化约82%,脑积水77% ,无症状性结核瘤约有 74%
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
患者应符合A或者B的标准
A.符合临床标准,同时具备以下一项或多项
1.脑脊液中找到抗酸杆菌 2.脑脊液结核菌培养阳性 3.或脑脊液结核菌核酸检测阳性
B.脑或脊髓中发现抗酸杆菌或结核性病理改变,同时有临床 征象和相应的脑脊液改变或尸检呈脑膜炎改变
结核性脑膜炎2009年诊断标准
很可能的结核性脑膜炎 符合临床标准,同时具备
Thwaites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标准(2004, Guy Thwaites,伦敦King‘s学院)
Thwaites(2004)
◆ 病例对象:HIV阳性或阴性,>14岁 ◆ 诊断分类为:确诊TBM,很可能TBM,可能的TBM ◆ 确诊TBM:临床脑膜炎证据及脑脊液检测出抗酸杆菌
Thwaites(2004)
■ 又称尼氏染色(Ziehl-Neelsen stain),为最传统方法,特异性 高,敏感度低(痰液13%-23%)。 ■ 脑脊液检出率更低,有研究显示,脑脊液中Mtb数量需超过 1000×10-6/L方能在镜下观察到。 ■ 结核菌细胞壁脂质含量较高,约占干重的60%,尤其有大量分支 菌酸(mycolic acid)包围在肽聚糖外层,染料较难传入,革兰染 色无效。 ■ 抗酸染色中应用石碳酸具有腐蚀性,可以破坏结核菌菌壁,使 用品红进入菌内与核酸结合,从而显色。
3. 结核菌素皮试敏感度不一,成人17-32%,儿童30-77%,婴儿可达 86% ,γ-干扰素释放试验成人敏感性约69%(51-83%),特异性57% (42-70%)
4. 最终的诊断分类依赖于诊断评分,临床评分当中,病程超过5天是最 有价值的临床信息
结核性脑膜炎2009年诊断评分
脑脊液评分
(最大分=4分)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标准 解读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内科 胡锦全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由结 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起的非化脓性细菌性脑膜炎。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杆菌感染约占结核感染5-10%,在 肺外结核中诊断难度、病死率、致死率均最高,病死率在 20%~50%左右。
结核性脑膜炎2009年诊断评分
其他部位结核证据
(最大分=4分)
胸部X片显示活动性肺结核:肺结核征(2分),粟粒性结 2/4 核(4分),
CT/MRI/超声在CNS外发现结核灶
2
痰、淋巴结、胃刷洗液、尿液、血培养抗酸染色阳性或结 4 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神经系统外结核菌核酸检测阳性
4
结核性脑膜炎2009年诊断评分
■ 本专家共识旨在提供一个有力且贴近实践的诊断标准,以应对目前 TBM诊断的困难这一挑战。 ■ 尽管仍存在局限性,但是我们相信一个统一的诊断标准在今后的临 床研究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 加强证据基础至关重要,诊断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标准的持续完善, 最终改善病患诊疗。
结核性脑膜炎—检测方法进展
传统方法—抗酸染色
2009专家共识—诊断评分
结核性脑膜炎2009年诊断评分
● 临床标准 ● 脑脊液标准 ● 脑影像学标准 ● 其他部位结核的证据
结核性脑膜炎2009年诊断评分
结核性脑膜炎2009年诊断评分
临床评分
(最大分=6分)
症状持续5天
4
结核全身症状(至少1项):体重下降(儿童生长缓慢), 2 盗汗,持续咳嗽>2周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分类图
疑诊TBM
腰椎穿刺
确诊TBM
脑CT/MRI
很可能的TBM 诊断评分≥10/12
可能的TBM 诊断评分≥6-9/6-11
无TBM:其它替代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2009年诊断标准
与先前的诊断标准相比: 1. 沿用了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分类的方法,分为确诊、 很可能、可能、无结核性脑膜炎4种诊断类别。 2. 引入了结核性脑膜炎诊断评分。 3. 制定了疑诊TBM病例的诊断流程表。
1.临床评分≥10分(无脑影像学) 2.或临床评分≥12分(有脑影像学) 3.脑脊液或脑影像学评分至少2分 4.排除其他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2009年诊断标准
可能的结核性脑膜炎 符合临床标准,同时具备
1.临床评分6-9分(无脑影像学) 2.或临床评分6-11分(有脑影像学) 3.排除其他脑膜炎 4.未行腰穿或脑影像学检查不得诊断或排除可能的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上常用TBM诊断依据
临床依据:
结核中毒症状,头痛,呕吐,发热,局灶性神经功能缺 损,意识障碍等。
临床上常用TBM诊断依据
脑脊液
◆ 约1/3不典型 ◆ 多数压力增高,可达200-400mmH2O ◆ 无色透明,浑浊或出现薄膜;细胞数多在50-500/μL, ◆ 分类:早期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恢复期以淋巴为主 ◆ 蛋白含量多在1-3g/L ◆ 60%以上葡萄糖低于正常
传统方法—抗酸染色
传统方法—结核菌培养
■ Mtb培养是诊断结核感染的金标准之一。 ■ 确诊的同时可以鉴别非Mtb、Mtb分型,进行药敏试验、 药物研究。 ■ 常用罗氏培养法,敏感度约20-40%,需时4-8周。 ■ 分支杆菌生长指示管(MGIT-960)系统,美国Becton公 司研制的全自动液体培养系统,敏感度较罗氏法提高10%以上, 平均报告时间15.3-17.4天。
临床上常用TBM诊断依据
影像学
◆ 无特征性,可为脑积水、脑梗死、脑膜增厚及脑结核 瘤等多种形式 ◆ 头CT早期主要为脑膜强化,后期主要为阻塞性脑积水 ◆ 头MRI,较CT敏感,尤其是波及脑膜或脑干时
临床上常用TBM诊断依据
病原学依据
◆ 分为直接病原学检查和间接病原学检查 ◆ 公认的确认结核杆菌的方法为:
◆ van Well(2009,Pediatrics,《儿科杂志》,美国)
◆ Andronikou(2006,Pediatr Radiol) ◆ Saitoh(2005,Pediatr Infect Dis J) Adults and Children ◆ Nagesh Babu(2008,Neurosci Lett) ◆ Rafi(2007,Int J Tuberc Lung Dis)
i 外观清亮 ii 细胞数≤900-1000μL iii 中性粒细胞少于30-75% iv 蛋白浓度高于1g/L 3. 类似CSF改变同样鉴于隐球菌脑膜炎及HIV感染患者 4. Meta分析表明CSF结核菌核酸检测敏感度约56%,特异性约98%,推荐疑 诊病例常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