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之表意不明类型
病句(之表意不明)
5.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 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 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 有歧义,既可理解为“我和你一 起去”,也可理解为“老师和你 一起去”。(由层次划分不同引 起的 )
6、这孩子,连他妈妈都不认识了。 可解释为“这孩子不认识他的妈妈 了”, 也可解释为“他的妈妈不认识这孩 子了”。
“部分”可为福利院,也可为孤儿。
3、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正全力以赴地处理 福岛核电站,这场事故或许能在短期内得 到妥善处理,但东京电力公司所面临的信 任危机能否在短期内消除,值得期待。
表意不明,“值得期待”改为“尚难预 料”
4、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 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世界卫生 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 列紧急应对措施。
“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 师”还是指“我”,不清楚,应 改为“我”。
2、对象不明
1、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2、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
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 兴。
3、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
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4.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 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 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 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2.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 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 “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 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 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 “所”“位”等表示修饰“学校” 或“领导”。
3.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 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在70大寿刚过 不久,在一个阳光照耀的正午失足 跌人6米深的井里。
3、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 15日前去汇报.
病句之表意不明
3、结构关系不明引起歧义
(1) 咬死了猎人的狗。 (2) 撞倒了他的自行车。
翻译小说
可以是动宾结构,也可以是偏正结构。
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 场。 (两个动词是动宾还是并列)
4、施事者不明引起歧义
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 是早有准备的。
李老师是前几天才调到我们学校 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
歧 义
例5、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 给晚上来的人喝。(05天津卷) 例6、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 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 议论,要说小利的妈妈不爱她家里 人谁也不相信。(04全国卷Ⅱ)
——停顿两可
例1、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 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 看法是否定的。(04全国卷Ⅱ)
指 代 不 明
例2、忠王李秀成临刑时是不是表现得很勇敢呢?从 一些历史资料看,并不是这样。 例3、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 我还清楚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在句子中出现“这”、“这样”、“那”、 “那样”、“此”、“他(她它)”、“他 (她它)们”等代词时,我们需确认一下它 们所指代的对象是否明确。
——表意不明
例1、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 赛。(03全国卷) 例2、我看我们单位保管就很好。
歧 义
——词义两可
例3、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 礼。(04全国卷Ⅰ)
例4、李幼斌扮演的马超的弟弟马良为了能 与未婚妻张苇琴过上宽裕的生活,铤而走险, 贪污了10万元公款。
——修饰两可
【解析】B项“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 区”歧义。
表意不明。“公开谈及”和“极不负责任的”主语 是“在野党”还是“财务大臣”表意不明确,存在歧 义。 (2011江苏)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 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 将登台参加比赛。 有歧义。“其他学校领导” 可以理解成“本校的 其他领导”,也可以理解成“别的学校来的领导”。
病句辨析之表意不明
病句辨析之表意不明表意不明的病句是指表达的意思不清楚、含义模糊或者无法理解的句子。
这些病句的出现会降低文本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也容易让读者产生困惑和误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意不明的病句,需要通过加以辨析来避免使用。
1. 我想买一双鞋,颜色要尽量正一点。
这句话的表达不明确。
正是什么颜色、正与什么颜色相比较,都不清楚。
改为“我想买一双白色的鞋”或“我想买一双比较明亮的鞋”等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意思。
2. 这个游戏太难玩了,我一直都没有玩过。
这个句子的表述不合理。
如果“我一直都没有玩过”那就无法证明游戏是否难玩。
改为“这个游戏太难了,我一直都在尝试但是没能够过关”等相对更加准确地表达了意思。
3. 所有冰箱中,我选择最便宜的那个。
这个句子的表述并不准确。
它并没有说明“最便宜”是什么价格,并且没有说清楚所有冰箱的价格范围。
改为“我在所有价格在1000元左右的冰箱中选择了价格最便宜的那个”。
4. 这道数学题很简单,只有数分钟就可以做完了。
这个句子表达模糊不清,没有给出具体时间值,对于新手来说也许并不简单。
改为“这道数学题不算难,如果你有足够的经验,大概只需要五分钟就可以做完”。
5. 他的功力非常深厚,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这个句子的表达并不明确,没有交代所有人的预期是什么。
改为“他的功夫实在是超过了我的预期,他的拳法、腿法、技巧都非常娴熟”,这样才能使文句更加地易于理解。
总之,表意不明的语句会给读者带来困惑和误解。
为了让文章更加准确、易懂,我们应该注意语言的表达问题,尽量避免使用不准确或含糊的表述。
病句类型表意不明
病句类型表意不明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类型表意不明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病句类型表意不明,欢迎阅读病句类型表意不明11,指代不明我们认为,应该使用规范的简化字,不要再滥用,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的学习增加困难。
(“这样”指代不明,应把“这样”改为“否则”)2,句子某个词语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造成表意不明(1)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家长们都认识到不适当地管教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不适当地管教”可以理解管教的方法不正确,态度粗暴,也可以理解为管教的程度、次数不够,放任自流。
)(2)刚才来的那几个演员,他们会不会表演?(“会不会”可以理解为“擅长不擅长”,也可以理解为“可能不可能”。
)3,句中某个词语有不同用法,造成表意不明(1)他制订了五年的防护林规划,由于对这个地区复杂的气候水文和植被情况没有掌握清楚,最后还是失败了。
(“五年”可以理解为“制订”的补语:他制订防护林规划花了五年时间;“五年”也可以理解为“防护林规划”的定语:他制订的是五年防护林规划。
)(2)复旦大学演出的话剧《快乐的圣诞节》,邀请了日本、加拿大、德国和挪威等国留学生同台演出,形象地反映了中外人民和大学生的友谊。
(“和”如果认为是连词,那么“中外人民和大学生的友谊”可以理解为“中外人民的友谊,中外大学生的友谊”;如果认为“和”是介词,那么“中外人民和大学生的友谊”意思就是“中外人民跟大学生二者之间的友谊”。
)(3)对学生会提出的建议,我举双手赞成。
(“对”的宾语是“学生会”还是“建议”?是“向学生会提的建议”还是“对于学生会提出的建议”?)4,短语、句子的结构有不同的理解,造成表意不明(1)大家不由地热烈鼓掌,望着慰问团走进会场。
(“望着慰问团走进会场”,可以把“慰问团走进会场”这个主谓短语当作“望”的宾语,那么就是慰问团走进会场;也可以把“慰问团”当作“望”的宾语,那么这个句子是连谓句,是“大家一边望着慰问团一边走进会场”的意思。
病句类型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清晰明确,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如果语意令人费解,或者不能表达确定的意思,就会造成表意不明的错误,容易产生歧义。
1.词义不明造成歧义一个句子里的某个词是多义的,或某个词组(短语)的意义不确定,则可能引起歧义。
例: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性不明造成歧义词性不同,词的意义也不同。
句中某个词的词性存在不确定性,句子就容易产生歧义。
例:这个粮店的大米保管没有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构不明产生歧义同一个句子或短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层次划分不同,其语意也不同,由此可能产生歧义。
如: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多日来中国东部地区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6级,安徽和浙江的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航班起降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修饰不明产生歧义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也会产生歧义。
例:王校长和几个学校的领导一起参加了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宣传部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的专项行动,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必须受到严肃查处,这是极为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指代不明产生歧义有些句子因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指代不明而造成歧义。
2020高考复习病句之表意不明
(1)(2017·山东)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 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答案 “这位”是指“前方记者”还是指“专家”?指代不明。
(2)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 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答案 “身患重病”的是谁,是“工人”还是“工人的女儿”?表意不
明。
②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 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 一支枪。
答案 “两个”是“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多个弹壳”,还 是“一个目击者提供的两个弹壳”?表意不明。
(3)因“词义两可”造成歧义 有些词本身就有两种以上的词义,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句子的歧义。
病句之表意不明
识别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 易了解(费解)或不止一种解释(歧义)。表意不明的 现象主要有:词的多义导致歧义、不同停顿产生 歧义、指代不明、数量词两属等几种类型。
(一)识别两种表意不明类型 1.歧义 (1)因“多音多义”造成歧义 “多音多义字是指有两个或更多读音的汉字,而每一读音又有其 独立的意义或惯用法,换言之,每一个读音或意义都有其独特的 语境要求。如果将这些不同的语境混淆了,整个句子就会出现表 意不明的现象。 下面句子都存在因“多音多义”造成歧义的问题,请作具体说明。 ①2018年底,小王还欠款一万元。
方法技巧
辨识表意不明,一看数量短语。数量短语与“的”同时出现,常会产生歧义。 二看多音、多义词。它往往容易造成歧义。三看代词。代词如“这”“这些”“其” 等在句中易出现指代不明的情况。四看“和”字。“和”既可作介词又可作连词, 因为词义不同,在句中作用也不同,容易产生歧义。
病句辨析之表意不明
病句辨析之表意不明表意不明是指表达所要传达的意思不清晰,难以让读者或听众理解。
在写作中,表意不明的问题是很常见的,例如错误的语法使用、难以理解的词汇、不连贯的句子结构等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表意不明的病句,我们分别分析其原因并进行修正。
1. “它的形态各异,色彩斑斓。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它”指代的物体未被明确说明,这会让读者无法理解所叙述的对象是什么。
修正方法是在“它”的后面加上一个名词,如“这些鸟类的形态各异,色彩斑斓”。
2. “这个问题既复杂而又深刻。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使用了重叠词汇,导致语义表达不清晰。
修正方法是将其中一个词汇删除,如“这个问题既复杂又深刻”。
3. “这个组织极为重要,因为它很有价值。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使用了空洞的词汇,没有具体说明这个组织的价值在哪里。
修正方法是具体说明这个组织的重要价值,例如“这个组织极为重要,因为它通过提供教育和援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4. “这个花园有很多漂亮的花朵,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使用了过于笼统和一般化的描述,缺少细节和具体色彩。
修正方法是举例说明花园中的花朵类型,如“这个花园种植了五颜六色的玫瑰、牡丹和桃花,它们都是花朵的代表,形状各异,颜色斑斓,色彩缤纷”。
5. “这本书很好,我很喜欢它。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没有具体指出为什么这本书很好,为什么喜欢它。
修正方法是举例说明书中的某些内容或者情节,以表达对它的喜爱和赞赏,例如“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简洁易懂,情节跌宕起伏,令人回味无穷,因此我非常喜欢它。
”6. “这个工作很有意义因为它对社会有贡献。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没有具体说明这个工作的意义和对社会的具体贡献。
修正方法是具体阐述这个工作的意义和贡献,例如“这个工作涉及到环境保护领域,通过研究和推广环保技术,可以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这对于保护地球的未来和我们子孙的健康有着很大的贡献”。
7. “他是个非常好的人,但是有时候不太友善。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使用了过于笼统的词汇,没有具体阐述他的行为表现是如何友善或者不友善。
病句知识点:表意不明(知识讲解)
高考语文备考病句知识点: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要考查的六种病句之一,下面是2017高考语文备考病句知识点:表意不明,请考生及时阅读。
(1)指代不明
例如: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指代不明)
(2)有歧义
例如:①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
(’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
②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改为’都有‘。
)
③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
④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着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着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着作‘。
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头上。
)。
病句辨析之表意不明
病句辨析之表意不明病句是指在文章中使用不当的句子或者语法结构,导致表意不明、语义混乱或者与意图相悖的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表意不明的病句,以及其辨析和修正的方法。
1. 我们学校有很多老师,很多是博士。
这句话的表意不明在于“很多是博士”,不清楚是说有很多老师是博士,还是说有很多老师都是博士。
修正的方法可以是:“我们学校有很多老师,其中很多人是博士。
”或者“我们学校有很多老师,其中许多人都是博士。
”2. 在这个问题上,他的观点非常模糊。
这句话的表意不明在于“他的观点非常模糊”,不清楚是说他的观点模糊,还是说他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模糊。
修正的方法可以是:“关于这个问题,他的观点非常模糊。
”或者“他对这个问题的观点非常模糊。
”3. 他们的家乡山水优美,风景如画。
这句话的表意不明在于“他们的家乡山水优美”,不清楚是说他们的家乡被山水环绕,还是说他们的家乡的山水优美。
修正的方法可以是:“他们的家乡的山水优美,风景如画。
”或者“他们的家乡的山水和风景优美。
”4. 出租车司机觉得专车服务对自己的影响不大。
这句话的表意不明在于“专车服务对自己的影响不大”,不清楚是说专车服务对出租车司机的影响不大,还是说出租车司机对专车服务的影响不大。
修正的方法可以是:“出租车司机觉得专车服务对他们自己的影响不大。
”或者“出租车司机认为专车服务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不大。
”5. 这本书写了朱自清先生的有关经历。
这句话的表意不明在于“这本书写了朱自清先生的有关经历”,不清楚是说这本书中包含了朱自清先生的有关经历,还是说这本书是朱自清先生写的关于经历的书。
修正的方法可以是:“这本书描述了朱自清先生的有关经历。
”或者“这本书是朱自清先生写的关于他的经历的书。
”病句是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修正病句可以提高文章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仔细审查和思考,确保句子的意思明确,避免病句的出现。
表意不明的病句类型有哪些
表意不明的病句类型有哪些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表意不明的病句类型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表意不明的病句类型,欢迎阅读表意不明的病句类型1一、指代不明(含对象不明)(1)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04年全国卷,鲁、豫、冀、皖等地区)二、多义词(短语)造成的歧义(1)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03年全国高考卷第6题C项)【注】动补结构“看不上”的一种意思是“看不起”、“瞧不起”;另一个意思是“看不着(zháo)”。
三、多音多义带来多种理解(1)好读书时不好读书。
【注】上面句子的两个字音既可分别读成“hǎo、hào”,也可以分别读成“hào、hǎo”,都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四、词性不同带来多种理解(1)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98年全国高考卷第7题B项)【注】“和”理解成连词,表示“背着”是两个人;“和”理解成介词,作“跟、同、伙同”解,表示“背着”仅总经理一个人。
五、停顿不同会带来多种理解(1)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03年全国高考卷)【注】停顿在“明令”后,意为“不取缔”;停顿在“禁止”后,意为“取缔”(五)施事者不明引发的歧义(14)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注】①可理解为: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已有准备的。
进攻者是以色列。
②可理解为: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已有准备的。
进攻者是巴勒斯坦。
因此按照①可写成:对以色列的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是早有准备的。
按照②可写成:对于以色列的进攻,巴勒斯坦是早有准备的。
六、标点符号不当引发的歧义(1)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04年全国卷,鲁、豫、冀、皖等地区)【注】由于第二个逗号的存在,“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既可以指“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也可以指“索尼公司的产品”。
高考病句 表意不明
3、(2014湖北卷)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运 营里程已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 程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这使我国 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 最大的国家。
4、(2013山东卷)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 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 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 一支枪。
8、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 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 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恋。
9、(2017山东卷)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 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 商用飞机的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代词:①指示代词:这、那、前者、后者等;②人称代 词:他(她、它)(们)、自己等)
4、2014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 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 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5、王林待在实验室里,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 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6、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 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 意义。 修饰关系不明确 (数量词居多)
代词指 代不明确 修饰关系不明确 对象指代不明确 “和”字造成的不明确 多义词造成的不明确 停顿位置不明确
1、(2015江苏卷)今年5月9 日是俄罗斯卫 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 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 阅兵式。
2、(2015全国卷2)在父亲住院期间,梅兰 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 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 累,也不例外。
表意不明——主要指语句有歧义或令人费解。
一、归纳类型
1、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 继续努力。
病句之表意不明的意思和例子
病句之表意不明的意思和例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之表意不明有哪些呢?下面是整理的病句之表意不明,欢迎阅读病句之表意不明1一、指代不明(含对象不明)(一)指代不明(1)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04年全国卷,鲁、豫、冀、皖等地区)(2)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05年黑、吉、桂高考卷)(3)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
(05年湖北高考卷)【注】有两处错误,首先,第一个“她”指代不明,是指“三妹”还是“葛姐”?其次,“哭泣”“遭遇”动宾搭配不当。
“哭泣”的后面不能接宾语,这里用“哭诉”更好。
(二)对象不明主要是因承前省略不当而引发的。
(1)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92年“三南”高考卷第11题A项)【注】“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既可以看作承前省略主语“孩子们”的谓语,也可以指孩子们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的原因(“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是“离休干部李大伯”的行为)。
二、多义词(短语)造成的歧义一是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作多种解读;(1)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03年全国高考卷第6题C项)【注】动补结构“看不上”的一种意思是“看不起”、“瞧不起”;另一个意思是“看不着(zháo)”二是一个词语可以拆开作两个词用,所作的句子成分当然有别。
(2)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94年全国高考卷第4题A项)【注】“前去”既可以当一个动词用,相当于“前往”;也可以理解成两个词,相当于“什么时候之前去做什么”。
三、多音多义带来多种理解句子中某个字是多音的,那么在书面表达上时可能有歧义(口头表达上不一定出现),即读音两可。
病句专题之表意不明
● 3.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 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答案:界定不明。“同意”管辖的范围不明确,由此造成 多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情况是“同意”对后面三个分句都 没有管辖权,表示“只要你单位同意,其他问题(报销差旅 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由我们解决”;另一种情 况是,“同意”可以管辖“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中 的一个或两个。
● 3、增换词语法
● 增、改个别词语,句意就不同, 必有歧义。如“我看见老张很高 兴。”“很”前加“后”意为“我”很高兴;句末加“的样子”指 “样的句子就有歧义。如“我要炒肉丝 "“ 炒肉丝"划成动宾结构,意为要干什么;划成偏正结构, 意为怎样 的肉丝。
●1. 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 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含水量。
●答案:不“适当地增加饮水”或者“不适当地” 增加饮水
●2.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 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 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答案:“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的是“松下”的还是“索尼”的或者 “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 人的视觉感受”到底有没有“比实际厚 度稍薄的错觉”。
●2.天色渐暗了,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 的急坏了。
●答案:“修车的”有歧义。(多义词、短 语)
●练习:
●(1)这个人好说话。 ●(2)张聪背着妹妹去看演出。 ●(3)到2020年底,小王还欠款一万 元。
●(六)停顿不明 ●句子中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
造成歧义。
●*句子中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加了标点符 号),也可能使句子产生歧义。如:
● 2.(05高考)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 地交谈起来。
2022年病句辨析之表意不明
2022年病句辨析之表意不明首先表意不明即句子表达意思不明确,让人产生多种理解,产生歧义。
表意不明往往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一字多音汉字中存在很多的多音字,但笔试中句子中的字词由于只见其形而不闻其声,会产生多种读音皆可的现象,也因此产生不同的理解。
例如:他这个人好说话在这句话中,好可读第三声,意为他这个人性格好;也可做第四声,意为他这个人喜欢说话。
二、一词多义一些词语由于词性、语音轻重、试用环境等的不同,有多种含义,产生不同理解。
例如:我要热饭中热可理解为动词,也可理解为形容词;复习一个月他就考了90分中就可轻读表复习效果好,可重读表复习效果差。
三、指代不明当一句话中出现指代词时,而指代词前有多个对象,容易产生指代不明的歧义。
例如:小赵在路上遇到了李老师,他把这星期天照常上课的事告诉了他中两个他前有小赵与李老师,产生指代不明。
四、限定不明常因为词语间的修饰关系不明确产生歧义。
例如:五个学校的领导中量词五个可修饰学校,也可修饰领导,因此产生两种不同的理解。
接下来,我们便通过两道题来巩固一下表意不明的运用。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A.一踏进办公室,就看见几个工厂的负责人正焦急地等着他B.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也不过才八九岁,如今已长成大人了C.世界上的许多大学,正利用信息技术频繁地开展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D.小伟把一张纸条交给我,纸条上写着一行字:还欠款500元A项几个可修饰工厂,也可修饰负责人,限定不明; B项八九岁的可是我也可是他,指代不明;C项无歧义;D项还一字多音,可读huan,也可读hai,可理解为归还了500元,也可理解为还有500元欠款。
故答案为C。
下列语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为:A.马路一边有一个广告栏。
B.岁月流逝磨蚀了她年轻时的锐气。
C.她没有听取老师的意见,报考文科,结果导致高考失利。
D.三星公司这一新款电脑的的厚度给人的感觉,并不像联想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常见病句之“表意不明”
小练习答案:
1.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比分淘汰了近两 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改: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比分淘汰 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他们的飞虎队。
2.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王老师的父亲, 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改:每天傍晚时分,王老师那身体瘦弱的父 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六】表意不明
常见病句系列课件
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指句子表达的意思让人难以理 解或不止一种解释。
一、指代不明
例1.母亲接过女儿递过来的花,这几朵花, 极符合她的个性,清幽淡雅。 谁的?
例2.小明追上小华,他约他去看电影。
校的老师参加了这次会议。 是三所学校,还是三名来自学校的老师? 例2.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 是两个目击者,还是两个弹壳? 例3.我要炒肉丝。 是要吃炒肉丝这个菜,还是要做炒肉丝?
例4.还欠款4000元。
是“huan”还是“hai” ?读法不同意思不 同。 例5.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早有准 备。 第一种理解:巴勒斯坦是进攻者,巴勒斯坦游 击队发动对以色列的进攻。
第二种理解:巴勒斯坦是被攻击的对象,巴勒 斯坦游击队应对以色列的进攻。
小练习:
1.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比分淘汰了近两 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2.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王老师的父亲, 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3.老师通知王明同学6月5日前去参加我市“红 旗飘飘,伴我成长”演讲活动。
3.老师通知王明同学6月5日前去参加我市 “红旗飘飘,伴我成长”演讲活动。
改①:老师通知王明同学6月5日之前去参加 我市“红旗飘飘,伴我成长”演讲活动。
改②:老师通知王明同学6月5日去参加我市 “红旗飘飘,伴我成长”演讲活动。
小学语文考试修改病句题型分析(表意不明)
小学语文考试修改病句题型分析(表意不
明)
表意不明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
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
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
下面举例说明:
1、费解。
例如:
(40)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
2、歧义。
例如:
(41)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理解产生歧义。
)
(4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43)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
(可以理解为小个人的苹果和小个儿的孩子两种意思。
)
3、指代不明。
例如:
(44)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
(谁陪谁?大概是二婶陪她。
)
(45)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
)。
5.病句之表意不明(歧义)
• 解析: • 12、表意不明,人称代词“她”指代不明,是“ 三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把第一 个“她”改为“自己”,第二个“她”去掉。 • 13、“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 我”,不清楚,应改为“我”。 • 14、“晚上来的人”有歧义,是“晚上上来的人 ”呢,还是“迟上来的人”?
1.指代不明
例①:那个刚来的人谁也瞧不起。 例②: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 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
(“自己”究竟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明,根 据语境可将“自己”改为“我”)
2.造成歧义的原因 因多义词、多音词、结构关系不同、多层定 语等原因造成词语有不同的理解,句意不明, 这就是歧义现象。1998年和2003年的试题中单 独把此项拟定为一个题,以示重视。 造成歧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 9、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 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 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2004全国二卷) • 10、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 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 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2004全国二卷) • 11、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 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 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2004全国二卷)
• 解析: • 4、“严禁”的宾语是个联合结构,到底要不要捕 杀野犬、狂犬呢?表意不明。 • 5、“看了十天的报纸”有歧义,是看了“十天报 纸”,还是看了“十天的报纸”?表意不明。 • 6、“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有歧义,可理解为 “江苏和浙江这两省各自的部分地区”,也可理 解为“浙江的部分地区”。
可以指修理自行车的师傅,也可指坏了车子的人
(7)由动词的施动方向不确定引起
病句修改之表意不明
病句修改之表意不明:1.粒粒和琳琳是邻居,她经常到她家玩。
2.小宁和小王今天一起去钓鱼,结果他一条也没有钓到。
3.文文和乐乐约好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
4.小燕和小梅是好朋友,她经常帮助她。
5.桌子上有一把尺子和一支钢笔,这是小敏的,那是小夏的。
6.有的人主张接受,有的人主张反对,妈妈同意这种主张。
7.电影《英雄》上映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
8.安安很喜欢看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但他最喜欢它9.哪里有困难,她就出现在那里。
10.娇娇和丽丽是双胞胎,她是姐姐,她是妹妹。
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12.县里通知说,让陈乡长下个月10日前去汇报13.学校来了两个医院的医生14.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15.她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
16.搜集这些器具不容易,修补这些器具也不容易,林师傅主要的精力都用在这上面了。
17小狐狸在草原生活过,也在森林生活过,它在那里交到了很多新朋友。
18.妈妈建议我学习绘画,爸爸建议我学习弹吉他,我同意这个建议。
19.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奶奶家。
20.学校采纳了两个青年教师的建议。
21对这种做法,有人提出批评,我认为是对的。
22.独联体成员国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23.如何迅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24小王和小李正在路上走着,小陈突然走过来拉住了他。
25.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26.当他把证书发给小林时,他对他笑了。
27.连心”艺术团近日正与当地文艺团体联袂演出,古田地区的军民奔走相告,企盼亲人的到来。
28.老师和学生中的一部分坐汽车去公园。
29.这么大的一个学校里,只有我跟他学过油画。
30.天色渐暗了,自行车却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31.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32.团支书和其他学校领导都很关心我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句之表意不明类型病句之表意不明类型一、指代不明(含对象不明)(一)指代不明(1)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04 年全国卷,鲁、豫、冀、皖等地区)(2)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05 年黑、吉、桂高考卷)(3)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
(05 年湖北高考卷)【注】有两处错误,首先,第一个“她”指代不明,是指“三妹”还是“葛姐” ?其次,“哭泣”“遭遇”动宾搭配不当。
“哭泣”的后面不能接宾语,这里用“哭诉”更好(二)对象不明主要是因承前省略不当而引发的。
(1)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92年“三南”高考卷第11题A项)【注】“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既可以看作承前省略主语“孩子们”的谓语,也可以指孩子们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的原因(“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是“离休干部李大伯”的行为)。
二、多义词(短语)造成的歧义一是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作多种解读;(1) 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19 年世界杯足球赛。
(03 年全国高考卷第6题C项)【注】动补结构“看不上”的一种意思是“看不起”、“瞧不起” ; 另一个意思是“看不着(zháo) ”二是一个词语可以拆开作两个词用,所作的句子成分当然有别。
(2) 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 日前去汇报。
(94年全国高考卷第4题A项)【注】“前去”既可以当一个动词用,相当于“前往”; 也可以理解成两个词,相当于“什么时候之前去做什么”。
三、多音多义带来多种理解句子中某个字是多音的,那么在书面表达上时可能有歧义(口头表达上不一定出现) ,即读音两可。
(1) 到2019 年底,小王还贷款一万元。
【注】“还”读“ hái ”,是“仍”的意思,作副词处理; 读“ huán ”,是“归还”的意思,作动词处理。
这样句子就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四、词性不同带来多种理解句子中某个字词可以作多个词性处理,那么可能产生歧义,即词性两可。
(1) 我要炒/ 肉丝,你把油拿来。
( “要”是能愿动词)你要粉蒸肉,我要/炒肉丝。
(“要”是动词)(89 年全国高考卷第17 题)(2)这个粮店的大米保管没有问题。
【注】“保管”既可以理解为名词,指仓库粮店的保藏和管理工作; 也可以理解成动词,作“完全有把握,担保” 解释。
五、停顿不同会带来多种理解(一)由于句子中缺乏必要的标点断开而引发的不同语法结构(1)这份报告我写/ 不好。
(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我/ 写不好。
(没有把握)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你/ 说不过他也得说。
(一个人说)你说/ 不过他也得说。
(两个人都得说)(89 年全国高考卷第16 题)(2)政府有关部门明令/ 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03 年全国高考卷)【注】停顿在“明令”后,意为“不取缔” ; 停顿在“禁止”后,意为“取缔”。
(二)中心名词前有多个定语(7)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 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98年全国高考卷第7题A项)【注】上述画线的两种不同停顿带来两种不同理解:一种是灯笼作为礼品是“今天得分最高的”,另一种是嘉宾是“今天得分最高的”。
( 三) 定语修饰用“和”连接的多个中心名词(12) 本市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 杨凡和刘星一起到边疆地区去,参加扶持发展文化事业的志愿服务活动。
( 四) 短语结构关系不同引发的歧义(13) 咬死/ 猎人的狗。
【注】本短语看作动宾结构,意思为“猎人的狗被咬死”; 如看作偏正结构,意思为“狗咬死了猎人”。
( 五) 施事者不明引发的歧义(14) 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注】①可理解为: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已有准备的。
进攻者是以色列。
②可理解为: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 是早已有准备的。
进攻者是巴勒斯坦。
因此按照①可写成:对以色列的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是早有准备的。
按照②可写成:对于以色列的进攻,巴勒斯坦是早有准备的。
六、标点符号不当引发的歧义(1) 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 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04 年全国卷,鲁、豫、冀、皖等地区)【注】由于第二个逗号的存在,“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既可以指“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也可以指“索尼公司的产品”。
改法有多种,其中要表达是“索尼公司的产品”,只需要去掉第二个逗号; 要表达是“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则只需在“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的前面加“该产品”七、重音两可说话时重音不同( 在书面语里不会出现),意思的侧重点往往也不同。
(1) 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
【注】“就”轻读,是说他写信写得快; “就”重读,则说他工作效率低,只写了三封信。
八、说话时同音词引起的歧义(1) 产品全部合格。
产品全不合格。
病句之表意不明类型练习1、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 “从来不请假”有歧义,既可指小王一贯不守纪律,不请假; 又可指小王平时严于要求自己,遵守纪律,总是按时到校,没请过假)2、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含水量。
(“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针对饮水很少的人说的,读的时候停顿为“不/ 适当地增加饮水” ;一是针对饮水过多的情况说的,如在运动后大出汗的情况下,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 增加饮水”)3、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4、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所”“位”等表示修饰“学校”或“领导”。
)5、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在把稿酬版税捐赠清华大学的仪式上说:“我以代表的身份在这里讲话,我一个人代表三个人:我、已去世的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瑷。
”(“已去世的”可以修饰“钱钟书先生”,也可以一直修饰到“钱钟书先生或女儿钱瑷”整个内容,有歧义)6、今年4 月23 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
【解析】C 项是歧义,“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 可作两种理解:“全国/ 几十个报社/ 的编辑记者”,“全国/ 几十个/ 报社的编辑记者”。
7、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广东卷)“看了十天的报纸”有歧义,是看了“十天报纸”,还是看了“十天的报纸” ?表意不明。
8、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有歧义和重复,是诉讼费三千余元,还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总共三千余元。
9、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有歧义,“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有歧义,“此”是指“只是嘴上说说”还是指“要采取果断措施”,句意不明。
10、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有歧义,是说“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还是说“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表意不明确。
11、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应改为“便向《人间指南》编辑部投诉”。
12、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歧义,既可理解为“我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为“老师和你一起去”。
13、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不明确。
14、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表意不明,“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有歧义,究竟是“我”还是“你”,可以在“还是”前加“你”。
15 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这方面”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16. 一个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今年底将要建成投产。
(“一个” 在句中做定语,既可以修饰“外商”,也可以修饰“木材加工厂”)看了“病句之表意不明类型”还看了:1. 高考语文病句修改类型分项讲解之表意不明2. 高三语文考前指导高三语文应试指导3. 高考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复习资料4. 病句之表意不明类型5. 病句修改分类练习之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6. 表意不明病句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