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专业全国统考全真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专题专题)附答案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专题专题)附答案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专题一、单选题1.认为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的心理学派是( )。

(统考2019研)(A)机能主义(B)人本主义(C)行为主义(D)构造主义2.1967年《认知心理学》出版标志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作者是( )。

(统考2016研)(A)斯滕伯格(B)布鲁纳(C)奈塞尔(D)西蒙3.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的新科学是( )。

(统考2014研) (A)认知科学(B)神经心理学(C)认知神经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4.研究人与机器相互作用问题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

(统考2013研)(A)管理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工程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5.科学心理学内涵最妥当的表述是( )。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A)对潜意识的实证揭示(B)对人类行为的实证探讨(C)对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研究(D)对社会事件与社会活动资料的搜集6.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是( )。

(北京大学2011研)(A)斯金纳(B)华生(C)班杜拉(D)霍尔二、简答题7.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8.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9.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一名心理学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10.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它们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作用?11.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在学过本章之后,你对“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有什么新的认识?12.心理学是怎样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在心理学的产生中有什么作用?13.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14.简要说明当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15.什么是观察法?它有何优缺点。

(统考2018研)16.简述心理学的各个流派的主要观点和其优点与缺点。

并举例加以说明。

(华中师范大学2014研)17.简述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2024年考研-心理学专业统考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考研-心理学专业统考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考研-心理学专业统考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多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A. 个体神经过程的强度B. 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C. 原来注意的时间长短D. 原来注意的强度2.(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产生注意的最高级的部位是()A. 大脑皮层B. 网状结构C. 边缘系统D. 脊髓3.(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记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A. 识记B. 保持C. 再认D. 回忆4.(多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下列哪些现象反映的是后像?()A. 抬头仰视太阳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圆饼状,位于黑色背景之上B. 注视瀑布的某一处,然后看周围静止的田野,会觉得田野上的一切都在向上飞升C. 在空旷的沙漠中看到的海市蜃楼D. 注视一个红色方块,移开视线后,会看到一个绿色方块5.(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看书时用红色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A. 选择性B. 理解性C. 恒常性D. 整体性6.(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色光混合遵从“加法原则”,那么红+蓝等于()A. 黄B. 紫C. 青D. 白7.(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叫()A. 常规思维B. 创造思维C. 直觉思维D. 经验思维8.(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突触小泡(synaptkvesicle)的功能主要是()A. 控制神经冲动传递的速度B. 修复髓鞘C. 存贮神经递质D. 为神经元活动提供能量9.(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最大的感觉器官是()A. 视觉器官B. 听觉器官C. 味觉器官D. 皮肤10.(多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当任务较难时,人倾向于使用()A. 平行加工B. 系列加工C. 自动加工D. 控制加工11.(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A. 双眼视差B. 双眼辐合C. 视觉定位D. 视觉发散12.(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具有连续性的客体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反映了知觉的()A. 接近律B. 相似律C. 连续律D. 多因律13.(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一般没有意识参与的记忆属于()A. 感觉记忆B. 工作记忆C. 内隐记忆D. 外显记忆14.(多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形状和方向错觉。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正确答案:1.构造主义的奠基人是( )A.冯特B.铁钦纳C.詹姆士D.艾宾浩斯正确答案:A解析:冯特是构造主义的奠基人,铁钦纳是著名的代表人物。

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2.下列不属于大脑皮层的初级感觉区的是( )A.视觉区B.听觉区C.嗅觉区D.机体感觉区正确答案:C解析:初级感觉区包括ABD三项,分别接受来自眼睛的光刺激,来自耳朵的声音刺激,以及来自皮肤表面和内脏的各种刺激等。

3.快速动眼睡眠时脑电波的特征是( )A.高频率、低波幅B.低频率、大波幅C.高频率、大波幅D.低频率、低波幅正确答案:A解析:快速动眼睡眠时,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身体如清醒状态或恐惧时的反应。

4.注意的基本功能是( )A.对信息进行选择B.对事物的个别特征进行初步加工C.对个别特征的信息进行精细加工D.使个体有效监控自己的动作与行为正确答案:A解析:人要正常地生活与工作,就必须选择重要的信息,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这是注意的基本功能。

5.下列属于身体外部感觉的是( )A.运动觉B.皮肤觉C.平衡觉D.内脏感觉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刺激物的性质以及它所作用的器官的性质,可以将感觉区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

皮肤觉的刺激来自于外部,例如触、压、温度变化等。

其他选项为身体内部感觉。

6.下列属于感觉对比的例子是( )A.在100W的日光灯下看到的同一物体比60W的日光灯下看到的更亮B.红色T恤衫上的灰色图案看起来会略显绿色C.当人们注视窗棂子时,会觉得一边更亮,另一边更暗D.注视日光灯后看白色的墙壁,会先再现灯的亮的影像,再出现灯的暗的影像正确答案:B解析:选项A指的是明度;C指的是马赫带;D指的是正负后像。

心里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心里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心里学考研试题及答案心理学考研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心理活动B. 心理现象C. 心理过程D. 心理特征2.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包括哪三个部分?()A. 本我、自我、超我B. 认知、情感、意志C. 意识、潜意识、前意识D. 知、情、意3. 下列哪项不是情绪理论?()A. 詹姆斯-兰格理论B. 坎农-巴德理论C. 沙赫特-辛格两因素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5. 在心理测量中,信度指的是()A. 测量工具的稳定性B. 测量结果的广泛性C. 测量工具的准确性D.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6. 哪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进行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7.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A.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B. 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C. 有幸福感D. 过度追求完美8. 心理治疗中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罗杰斯C. 斯金纳D. 皮亚杰9.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A. 倾听B. 指导C. 面质D. 记录10.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年期的主要危机是什么?()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与羞耻C. 勤奋与自卑D. 亲密与孤独答案:1. B2. A3. D4. C5. D6. C7. D8. B9. D10.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生理需求包括食物、水、睡眠等基本需求;安全需求涉及身体安全、健康、财产安全等;社交需求包括友谊、亲情、爱情等社会联系;尊重需求涉及自尊、自我价值、他人认可等;自我实现需求是指个体实现自己潜能和个人成长的需求。

2024年考研-心理学专业统考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考研-心理学专业统考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考研-心理学专业统考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是()A. 静息电位B. 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C. 动作电位D. 电传导2.(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嘈杂的环境中,即使我们的名字被很小声地提及,仍然能被我们接收到,()对此做出了较好的解释A. 过滤器理论B. 衰减理论C. 多阶段选择理论D. 认知资源理论3.(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情绪、情感是下列哪个选项关系的反映?()A. 客观现实与人B. 人与人C. 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D. 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4.(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哪种思维特性?()A. 间接性B. 概括性C. 预见性D. 抽象性5.(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A. 常规思维B. 创造思维C. 直觉思维D. 经验思维6.(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时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称为()A. 分化B. 扩散C. 相互诱导D. 泛化7.(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品质A. 广阔性B. 独立性C. 灵活性D. 逻辑性8.(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是()A. 语言表征B. 语言产生C. 语言理解D. 语言加工9.(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在判断时间的精确度方面,下面哪种表述最准确?()A. 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B. 触觉最好,听觉次之,视觉最差C. 视觉最好,触觉次之,听觉最差D. 视觉最好,听觉次之,触觉最差10.(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是()A. 注意力不集中B. 意志努力的结果C. 刺激的意义性D. 注意的动摇11.(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A. 无适当提取线索B. 信息相互干扰C. 痕迹消退D. 压抑12.(多项选择题)(每题 3.00 分) SPI理论假定,记忆系统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展上都存在一定的顺序。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是指A.认知评价B.主观体验C.生理唤醒D.表情正确答案:B解析:隋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

其中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每种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们不同的感受,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

因此本题选B。

2.鉴别情绪的主要指标是A.主观体验B.面部表情C.生理唤醒D.姿态表情正确答案:B解析: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

它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面部表情是所有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

面部表情模式能精细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和情感,因此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指标。

因此本题选B。

3.人们悲伤的情绪会被他人体验到并可能由此获得他人的同情甚至帮助。

这反映的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是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C.组织功能D.信号功能正确答案:A解析: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人们能够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题中的情况反映了情绪和情感的这种适应功能。

因此本题选A。

4.“发奋图强”体现的情绪功能是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C.组织功能D.信号功能正确答案:B解析: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发奋图强”就反映了情绪的这种动机功能。

因此本题选B。

5.人们在愉快的情绪下会表现得更聪明。

这体现了情绪的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C.组织功能D.信号功能正确答案:C解析: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心理学考研实战模拟测试卷

心理学考研实战模拟测试卷

心理学考研实战模拟测试卷在心理学考研的道路上,实战模拟测试是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还能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让我们在真正的考场上更加从容自信。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份精心准备的心理学考研实战模拟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0 分)1、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于()A 1879 年B 1900 年C 1913 年D 1924 年2、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的学派是()A 构造主义B 机能主义C 行为主义D 格式塔心理学3、以下哪种研究方法可以揭示因果关系()A 观察法B 测验法C 实验法D 调查法4、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A 正比关系B 反比关系C 对数关系D 常数值5、当我们注视一个红色的物体一段时间后,再看白色的墙面,会看到一个绿色的残像,这是()A 视觉适应B 视觉对比C 视觉后像D 联觉6、遗忘的进程是()A 先慢后快B 先快后慢C 匀速D 不均衡7、思维的最基本过程是()A 分析与综合B 比较与分类C 抽象与概括D 具体化与系统化8、情绪的外周理论的提出者是()A 詹姆斯B 坎农C 沙赫特D 阿诺德9、以下哪种人格理论强调个体的潜意识和早期经验对人格的影响()A 特质理论B 人本主义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10、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A 群体压力B 信息压力C 规范压力D 以上都是(此处省略剩余 50 道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 心理过程B 心理状态C 个性心理D 心理活动2、知觉的基本特性有()A 整体性B 选择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3、记忆的品质包括()A 敏捷性B 持久性C 准确性D 准备性4、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A 算法策略B 启发式策略C 逆向搜索D 爬山法5、动机的功能有()A 激活功能B 指向功能C 维持和调整功能D 强化功能6、气质的类型包括()A 胆汁质B 多血质C 黏液质D 抑郁质7、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有()A 传递者B 沟通信息C 接受者D 情境8、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A 智力正常B 情绪良好C 人际和谐D 适应环境(此处省略剩余 12 道多项选择题)三、简答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1、简述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3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3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3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格式塔学派观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主张心理学研究意识B.知觉遵循一定的组织原则C.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D.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正确答案:C解析:格式塔学派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他们提出了知觉中的很多组织原则,试图解决格式塔的生理基础问题。

机能主义学派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2.力图对心理经验进行客观研究的是( )A.巴甫洛夫B.心理动力理论C.认知心理学D.行为主义正确答案:D解析:行为主义主张使用客观的研究方法研究可直接观察到的行为。

3.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区与身体运动的关系是( )A.左右交叉,上下倒置B.左右交叉,上下对应C.左右对应,上下倒置D.左右对应,上下对应正确答案:A解析:躯体运动区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它和身体各部位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脸部五官的位置是正置),机能重要的身体部位在运动区上所占的面积大。

4.随着年龄增长,快速眼动睡眠的变化趋势是( )A.越来越多B.呈U型变化C.越来越少D.呈倒U型变化正确答案:C解析:新生儿的快速眼动睡眠占睡眠时间最多,约占睡眠时间的50%;一般大学生的睡眠中,第二个阶段约占睡眠时间的50%,第四个阶段约占睡眠时间的15%,快速眼动睡眠则约占睡眠时间的25%;老年人睡觉时出现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间约占18%。

可以据此推断,婴儿的梦远比成人要多,老年人睡眠时做梦较少。

5.人在清醒和警觉状态下的脑电波是( )A.α波,频率高(14~30Hz)B.α波,频率低(8~13Hz)C.β波,频率高(14~30Hz)D.β波,频率低(8~13Hz)正确答案:C解析:研究显示,当大脑出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中有很多β波,β波是一种高频低幅的波,频率为14~30Hz。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如果A、B是两个互不相容事件,则A和B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为( )A.P(A+B)=P(A)+P(B)B.P(A+B)=P(A)P(B)C.P(A+B)=P(A)-P(B)D.P(A+B)=P(A)×P(B)正确答案:A解析:概率有两个基本定理,即加法定理和乘法定理。

加法定理:两个互不相容事件A、B之和的概率,等于两个事件概率之和,即P(A+B)=P(A)+P(B)。

2.在学年开始时,实验者测试了所有儿童的智商,然后从每班随机抽取几名儿童,告诉他们的班主任这些儿童“智力超常”。

学年结束时,再对所有儿童进行同样的测试,发现“智力超常”儿童智商分数提高的幅度明显超过其他儿童,这种现象称为( )A.罗森塔尔效应B.安慰剂效应C.反应定势D.肯定偏向正确答案:A解析:罗森塔尔效应属于实验者效应,是主试在实验过程中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或无意地影响被试而引起的一种额外变量。

在本实验中,班主任对这些“智力超常”的儿童可能有某种期待或不自觉的影响,而导致出现测试出这些儿童智商分数大幅度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罗森格塔尔效应。

3.历史上第一个实施了反应时实验的是( )A.唐德斯B.赫尔姆霍茨C.冯特D.斯腾伯格正确答案:B解析:1850年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实施了反应时实验,成功地测定了蛙的神经传导速度,26米/秒,其后又测定了人的神经传导速度为60米/秒。

4.下列不属于几何图形错觉的是( )A.大小错觉B.形状错觉C.形重错觉D.方向错觉正确答案:C解析:选项D容易混淆。

大小错觉、形状错觉、方向错觉被统称为几何错觉。

5.群体思维通常发生于( )A.群体决策过程中B.群体规范压力大时C.有高凝聚力的小群体中D.权威人格的影响之下正确答案:C解析:群体思维发生于任何有高度凝聚力的小群体中,其成员倾向于通过无意识形成共同规范来维持团体的精神,从而阻碍了批判性思维。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2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2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2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结构效度(构想效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它的大小与事先假定的心理特质理论无关B.当测量的内容无法证实理论假设时,不一定结构效度不高C.可用单一的数量指标来描述结构效度的高低D.主要用于成就测验的效度估计正确答案:B解析:关于结构效度的研究得出结构效度的特点为:(1)结构效度的大小取决于事先假定的某种心理特质理论;(2)当测量的内容无法证实理论假设时,不一定结构效度不高,可能是理论假设不成立;(3)不可能用单一的数量指标来描述结构效度的高低。

结构效度主要用于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方面的检验。

2.有1480人参加一次成就测验,取其中成绩高的400人为高分组,成绩低的400人为低分组。

在第5题中,高分组有320人答对,低分组有80人答对,该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分别为( )A.0.5 0.6B.0.6 0.5C.0.5 0.27D.0.27 0.5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极端分组法计算二值记分项目的难度,其公式为:P=(PH+PL)/2,(NH、NL各取总成绩中高分组与低分组的27%)。

PH=RH/NH=320/400=0.8,PL=RL/NL=80/400=0.2,P=(0.8+0.2)/2=0.5。

用项目鉴别指数法计算项目的区分度,其公式为:D=PH—PL=0.8—0.2=0.6。

3.按照信号检测论的观点,把正直善良的人当做信号,而真正的罪犯最终被宣告无罪释放,可以成为( )A.击中B.虚报C.漏报D.正确拒斥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里真正的信号应该是真正的罪犯,善良的人相当于噪音。

这里把正直善良的人当信号,而释放了真正的罪犯,显然是在没有检测到信号的情况下,虚报了信号。

4.某被试的得分的百分等级为75,其意义是( )A.该被试有75%的题目回答正确B.该被试的得分与施测群体中75%的人相同C.该被试的得分比施测群体中75%的人要高D.该被试的得分比施测群体中75%的人要低正确答案:C解析:百分等级即次数分布中低于某个原始分数的次数百分比。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事件的流派是( )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格式塔心理学正确答案:C解析:行为主义心理学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值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发生激烈争论之际。

行为主义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主张实验方法。

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靠的是( )A.树突B.轴突C.突触D.神经胶质细胞正确答案:C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靠突触来实现。

当神经冲动传导到轴突末梢,突触小泡内存储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经过突触间隙作用到突触后膜,和突触后膜的化学物质联系在一起,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膜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于是,实现了神经冲动的传递。

这就是神经活动的化学传导。

这种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3.身体各部位在大脑机体感觉区及运动区投射面积的大小取决于( ) A.身体各部位所占面积的大小B.身体各部位距离头部的位置远近C.身体各部位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D.身体各部位构造的复杂程度正确答案:C解析:身体各部位投射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功能重要的部位在感觉区和运动区所占的面积也较大。

4.注意的两个特点是( )A.选择性与方向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方向性与紧张性D.普遍性与特殊性正确答案:B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与集中性是它的两个特点。

5.对注意分配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B.是完成复杂工作的重要条件C.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有关D.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无关正确答案:D解析:注意分配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注意分配在几种动作技能上比较容易,分配在几种智力活动上比较困难。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单项选择题1.作为心理健康重要指标的人格特征是A.独特性B.稳定性C.统合性D.功能性正确答案:C解析: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质。

从上述人格的概念来看,人格具有多种本质特征,包括:(1)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

(3)功能性。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应对方式,这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4)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

否则,会出现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

因此本题选C。

2.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将人格特质分为A.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B.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C.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D.动力特质和气质特质正确答案:A解析: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把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是在同一文化形态下的群体所共有的特质,它们是在共同生活方式下形成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个人特质是某特定个体所具有的特质,并表现出个人独具的人格倾向。

个人特质又为三个部分: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首要特质代表人格中最典型、最概括、最具独特性的人格特质,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渗透并影响着人的整个行为倾向与表现。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每个人有5~10个。

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因此本题选A。

3.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认为每个人有5-10个A.共同特质B.首要特质C.中心特质D.次要特质正确答案:C解析: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把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3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3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3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说法是对现代心理学最贴切的定义?( )A.对于无意识行为的实验研究B.对异常社会事件的科学处理C.对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D.对行为的实证研究正确答案:C解析:现代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主要包括个体心理、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个体意识与无意识和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由此可知C项最符合题意。

2.( )涉及人类心理活动深层次的心理机制及其过程,诸如人是如何通过感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与推理、问题解决、意识、创造性等心理活动过程。

A.认知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工程心理学正确答案:A解析: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深层心理机制及其过程。

3.大脑负责运动、推理、计划决策的是( )A.顶叶B.颞叶C.额叶D.枕叶正确答案:C解析:顶叶主要负责全身触觉、整合感觉、空间认知和言语辨认;颞叶主要负责听觉、痛觉、情绪和记忆;枕叶主要负责视觉、语言、动作感觉和抽象概念;额叶负责思维、演算,与个体的要求和情感相关。

4.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随意注意的是( )A.刺激物的新颖性B.刺激物的强度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D.对注意任务的依从性正确答案:D解析:随意注意指的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随意注意的原因包括:①对注意目的的依从性。

②对注意任务的依从性。

③对兴趣的依从性。

④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

⑤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

⑥对人格的依从性。

5.人类的颜色视觉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这些特性分别是由光波的不同物理特性决定的,下列匹配错误的是( )A.色调——光波的强度B.明度——光波的强度C.色调——光波的波长D.饱和度——光波的成分正确答案:A解析:波长:不同波长的光引起不同的色调感觉。

强度:光波的物理强度引起视觉经验的是明度。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9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9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9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实验研究中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是( )A.自变量B.因变量C.额外变量D.相关变量正确答案:C解析:实验研究中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即额外变量。

相关变量一般也指自变量。

2.下列对随机误差描述错误的是( )A.影响测验的准确性B.影响测验的稳定性C.恒定而有规律的D.偶然因素引起的正确答案:C解析:测量的误差有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是指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既影响测验的稳定性,又影响测验的准确性。

3.下列对项目特征曲线函数描述错误的是( )A.P(θ)=1为它的上渐近线B.P(θ)=C为它的下渐近线C.题目难度参数b为它的定位参数D.区分度参数a值越小,曲线越陡峭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项目特征曲线函数的表达式可得,P(θ)=1为它的上渐近线,P(θ)=C为它的下渐近线,θ为个体潜在特质的表征值,C为伪机遇水平参数;题目难度参数b为项目特征曲线的定位参数;参数a为题目的区分度,区分度参数a 值越大,曲线越陡峭。

4.在某次考试中,李红的语文成绩为75,数学、英语成绩均为80。

已知全班三科平均成绩均为65,语文、数学标准差为10,英语标准差为5。

则李红三科的成绩按标准分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的结果是( )A.语文、数学、英语B.数学、英语、语文C.英语、数学、语文D.数学、语文、英语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标准分数的计算公式,可知语文成绩的标准分数为ZA=(75—65)/10=1,数学成绩的标准分数为ZB=(80—65)/10=1.5,英语成绩的标准分数为ZC=(80—65)/5=3,所以三科的成绩按标准差大小排序的结果是:英语、数学、语文。

5.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叫( )A.问题解决B.认知操作C.思维运作D.学习正确答案:A解析: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它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2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2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2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神经元的信息传递的过程一般是( )A.树突-胞体-轴突B.轴突-胞体-树突C.神经胶质细胞-突触-神经元D.神经元-突触-神经胶质细胞正确答案:A解析:一个神经元一般由树突接受神经冲动,然后传到胞体,再传导到轴突。

轴突通常是被脂肪性的髓鞘包住的,它再把冲动传递给其他细胞。

2.过度学习是指( )A.学习时间过长超过一般精力集中的时间B.学习材料过于重复的题海战术C.学习到恰能成诵之后继续学习一段时间D.当学习疲劳时由一门课程的学习转换到另一门课程的学习的现象正确答案:C解析:学习的程度是影响遗忘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过度学习的材料比低度学习的材料的记忆效果要好,过度学习指的是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

3.儿童开始基于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予的回报来考虑服从原则,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能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

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其道德发展处于( )A.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B.工具目的定向阶段C.“好孩子”定向阶段D.社会契约阶段正确答案:B解析: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处于工具目的定向阶段的儿童开始基于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予的回报来考虑服从原则,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能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

4.在感觉阈限的测量中,被试可以主动调节比较刺激,在整个实验中可以保持较高水平的积极性的实验方法是( )A.最小变化法B.恒定刺激法C.平均差误法D.阶梯法正确答案:C解析:平均误差法的优点是,它可以让被试自己动手调整刺激,因此在整个实验中被试可以保持较高水平的积极性。

其他三种实验方法中,被试是被动地接受主试的操纵。

5.下列不属于知觉理解性的作用的是( )A.理解有助于知觉的选择性B.理解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C.理解有助于知觉的准确性D.理解有助于知觉的期待与预测正确答案:C解析:知觉的理解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023年考研-心理学专业统考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

2023年考研-心理学专业统考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

2023年考研-心理学专业统考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A. 注意B. 记忆C. 表象D. 想象正确答案:A,2.(多项选择题)(每题3.00 分) 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会发生()的变化A. 存储信息的数量随时间迁移逐渐下降B. 有些不重要的细节会逐渐消失C. 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D. 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夸张和突出正确答案:A,B,C,D,3.(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头脑中呈现当年老师做实验来说明油比水轻时的样子是()A. 情绪记忆B. 情景记忆C. 动作记忆D. 语义记忆正确答案:B,4.(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注意的转移与人的神经活动的()特性有关A. 强度B. 兴奋性C. 灵活性D. 平衡性正确答案:C,5.(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主要分布于头部、面部,并与头部、面部的运动和感觉有关的神经是()A. 脊神经B. 脑神经C. 植物性神经D. 周围神经正确答案:B,6.(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我们的行为在于我们有思想”概括了人类行为的()模型对人的认识A. 心理动力学B. 人本主义C. 认知D. 行为主义正确答案:C,7.(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的活动来实现A. 感觉器官B. 神经系统C. 大脑皮层D. 传导神经正确答案:B,8.(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自上而下的加工就占优势B.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也越多,自上而下的加工就占优势C.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自下而上的加工就占优势D. 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也越多,自下而上的加工就占优势正确答案:A,9.(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的体验或信息,平时虽不被觉知,但可由需要时复现或提取而达到觉知的意识状态是()A. 意识水平B. 前意识水平C. 潜意识水平D. 无意识水平正确答案:B,10.(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再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就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最早研究了感觉编码问题,提出了A.神经特殊能量学说B.模块理论C.特异化理论D.对立过程理论正确答案:A解析:缪勒提出的理论是神经特殊能量学说,他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

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这种观点否定感觉依赖外物的性质。

近年来关于感觉编码的研究形成了两种有代表性的理论,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或模块理论)。

因此本题选A。

2.品酒师能够辨别出酒精浓度的微小变化,这说明品酒师对酒精的A.绝对感受性高B.绝对阈限高C.差别感受性高D.差别阈限高正确答案:C解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

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越高,差别阈限越小。

因此本题选C。

3.关于味觉表述错误的是A.味觉的适应作用明显B.味觉的对比作用明显C.辣不属于味觉D.温度对味觉感受性没有明显的影响正确答案:D解析:人的味觉有酸、甜、苦、咸四种,辣不属于味觉。

味觉的适应和对比作用都很明显。

温度对味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有明显的影响,例如,当温度从17℃逐步上升时,对甜味的感觉阈限逐渐下降,温度超过36~37℃,对甜味的感觉阈限又开始回升。

因此本题选D。

4.“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涉及的感觉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象D.联觉正确答案:A解析: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适应。

在刺激停止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叫感觉后象。

感觉的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同时对比是指感受器不同部位接受不同刺激,对某个部位的强烈刺激会抑制其他邻近部位的反应,不同部位的反应差别被加强的现象。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单项选择题1.一项研究调查了学生类型(大学新生和老生)对于体育教学改革的态度,结果如表所示。

那么,学生类型与对待体育教学改革的态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函系数)是A.0.265B.0.304C.0.557D.0.530正确答案:A解析:φ系数的公式是,经过计算本题应选A。

2.推论统计中最常用的统计量数是A.标准差B.方差C.算术平均数D.平均差正确答案:B解析:由于方差具有可加性,通常采用方差的可加性分解并确定一组数据的总的变异性的来源和大小,说明各种变异对总结果的影响。

因此,方差是推论统计中最常用的统计量数。

3.一位老师用气质类型量表对班上的学生进行测验,根据所测结果,将学生分为四种气质类型,他想用一种统计图来表现不同气质类型的分布,合适的形式是A.直方图B.柱状图C.次数多边形图D.散点图正确答案:B解析:气质类型属分类变量,分类变量的频数分布宜用柱状图来表示。

选项中直方图和次数多边形图都是用来表示连续变量的频次分布的。

散点图主要用于表示双变量分布。

4.一位研究者用主观报告法考察随着声强水平的变化,被试所知觉到的响度的平均变化量,他应该计算不同声强水平下被试所报告响度的A.算术平均数B.众数C.几何平均数D.中数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心理物理学的研究,响度与声强水平的对数成正比,当考察不同声强下响度的集中趋势时,宜用几何平均数。

5.下列关于标准差性质描述的公式中,错误的是A.如Yi=Xi+c,则sY=sXB.如Yi=c×Xi,则sY=sXC.如Yi=c×Xi,则sY=c×sXD.如Yi=cxXi+d,则sY=c×sX正确答案:B解析:A和C选项分别为标准差性质的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D是这两个法则的自然推论。

B项表述不正确。

6.一位研究者考察被试的简单听觉反应时,经测量得25名被试的反应时平方和(SS)为7350,由此估计听觉反应时的总体方差是A.17.5B.17.15C.306.25D.294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被试对总体方差概念的掌握。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2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2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2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作技能的是( )A.摇头B.系鞋带C.打喷嚏D.打开计算机正确答案:B解析:动作技能是由动作构成的,但不同于动作。

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只有系鞋带符合动作技能的定义,其他选项都是简单的动作,无需通过练习而习得。

2.开窗实验可由汉弥尔顿和霍克基的字母转换实验为例加以说明。

在该实验中,如果看到“U+4”,被试的反应应该为( )A.YB.WC.TD.S正确答案:A解析:开窗实验的任务是:给被试呈现1~4个英文字母并在字母后面加上一个数字n,要求被试说出英文字母表中每个字母之后的第n个位置的字母。

U 后有V、W、X、Y,第4个应该是Y。

3.认知心理学认为,记忆的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回忆B.编码、存储和提取C.存储、再认、回忆D.定位、整合、提取正确答案:B解析:选项A为传统的记忆过程;C、D为干扰项;B项为信息加工的观点。

4.以下关于朝向反射说法正确的是( )A.朝向反射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反射B.朝向反射是由习惯化引起的,表现了人与动物生存经验的影响C.朝向反射是一种简单的反射,只涉及人的感觉器官的活动D.朝向反射在人和动物生长成熟后就会消失正确答案:A解析:朝向反射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反射。

它由新异刺激物引起的,当习惯化之后,朝向反射就会消失。

5.下列数据可以计算平均数的是( )A.分类数据B.等级数据C.同质等距数据D.成指数变化的数据正确答案:C解析:运用算数平均数必须遵循同质性原则。

6.在加涅总结的信息加工模式中不包含的结构是( )A.信息流程B.中央执行系统C.期望事项D.执行控制正确答案:B解析:加涅总结的信息加工模式中包括信息流程、期望事项和执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考研心理学专业全国统考全真模拟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2.力图对心理经验作客观研究的是()。

A.巴甫洛夫B.心理动力理论C.认知心理学D.行为主义3.下面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A.动觉B.痛觉C.平衡觉D.内部感觉4.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A.观察法B.实验法C.心理测验法D.调查法5.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最小单位是()。

A.神经元B.胶质细胞C.突触D.反射弧6.机能系统说由()通过对大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治疗中总结提出的。

A.布鲁德曼B.加尔C.弗洛伦斯D.鲁利亚7.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

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C.黑猩猩解决问题获取食物的行为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8.“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 D功能性9.思维的过程不包括()。

A.分析与综合B.判断与推理C.比较与抽象概括D.系统化与具体化10.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11.气质的动力性特征受制于人的()。

A.兴趣爱好类型B.性格类型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D.动机需要类型12.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13.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14……“寻人启事”写成“寻丫启事”易引起人们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什么特点?()A.强度B.活动C.持续D.对比15.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用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直接性B.间接性C.广阔性D.创造性16.有关感觉的相互作用,表述正确德是()。

A.一般弱刺激能提高其他分析器官的感受性B.红、黄、橙等暖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主要体现了感觉的相互作用C.强烈的声音刺激可使牙疼得更加厉害,符合感觉相互作用规律D.以上均正确17.“赛马跨越障碍,加速冲刺动作”是()。

A.本能行为B.习惯动作C.随意动作D.不随意动作18.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

A……1~2 B……20~40 C. 60~70 D. 70~8019.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中时,倾向于仔细考虑所观察到的现象及所面临的问题,在行动前致力于把问题考虑清楚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型B.冲动型C.慎思型D.独立型20.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A.胆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21.与意志坚韧的人相反的是()。

A.喜欢听别人意见并很倾向于接受别人的暗示B.优柔寡断的人C.固执己见的人D.草率的人22.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23.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A.重现B.保持C.回忆D.再认24.斯滕伯格对短时记忆的研究发现,对短时记忆项目的提取采用的是()。

A.平行扫描B.完全系列扫描C.自动停止系列扫描D.继时性扫描25.在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A.再造想像 B创造相像 C.幻想 D.表象形成26.在解决河内塔问题时人们采用的策略是()。

A.算法B.手段-目的分析C.逆向搜索D.爬山法27.在概念形成的策略中,()是更有效的策略。

A.保守性策略B.冒险性策略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28.在概念的层次网络模型中,每个概念结点上储存的是()。

A.该概念独有特征B.本级概念共有的特征C.该概念的功能性特征D.该概念的所有特征29.一些自愿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的志愿者的行为说明()。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错误的B.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并不需要最强大的力量C.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不是绝对独立的D.不同的人对低级需要并不是绝对独立的30.根据坎农-巴德情绪学说,情绪的中心位于()。

A.内脏B.外周神经系统C.杏仁核D.丘脑31.对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较少依赖,取决于个人的禀赋的,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是()。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创造智力D.操作智力32.根据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二因素说,当活动中包括的一般因素较多时,正确的是()。

A.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高B.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低C.各种作业成绩之间互相独立D.各种作业成绩取决于特殊因素,而与一般因素无关33.“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语反映的是()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A.社会文化B.家庭环境C.自然物理环境D.早期童年经验34.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是指人格具有()。

A.独特性B.稳定性C.整体性D.功能性35.奥尔波特将一个最典型、最有概括性并对一个人的各方面行为均产生影响的特质称为()。

A.共同特质B.中心特质C.首要特质D.动力特质36.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阶段分为5个时期。

性蕾期的时间段是()。

A.3岁至5岁或6岁B.18个月到3岁C.6岁持续到12岁D.出生持续到大约18个月37.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是小学()。

A.三年级B.四年级C.五年级D.六年级38.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39.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

A.命题B.命题网络C.图式D.产生式40. .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份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1.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斯陶布C.章志光D.柯尔伯格42.根据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一个学生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于个人能力时()。

A.是一种正确的归因倾向B.教师应予以引导和纠正C.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D.会产生侥幸心理43.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原型B.定势C.迁移D.原型启发44.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负强化D.替代强化45.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内容并不依靠他们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须接受或理解,以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视。

这就是()。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机械学习D.掌握学习46.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是指()。

A.形成问题的表征B.解题成果的评价C.知识技能的调用D.知识的准备47.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48.当一个人真的意识到病情严重,初次感到死亡的危胁时,典型的反应是()。

A.感到抑郁B.感到异常愤怒C.感到震惊,并否认疾病D.接受事实,并寻找可能的补救办法49.埃里克森认为在学前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

A.焦虑感B.内疚感C.自卑感D.孤独感50.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心理学创始之时众多研究这的工作和贡献。

其中又尤其以三位学者的工作最具有里程碑意义。

他们是:()首先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则首先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

()A.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B.费希纳艾宾浩斯冯特C.冯特费希纳艾宾浩斯D.冯特艾宾浩斯费希纳51.你认为暖色调的房间可以减少人的不良情绪,这是你的()。

A.理论B.实验设计C.问题D.假设52.某研究发现,近40%的少年犯来自单亲家庭,请问该研究使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A.自然观察法B.个案法C.调查法D.实验法53.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是指()。

A.超常儿童B.常态儿童C.超常与常态儿童D.兴趣、动机与创造性研究54.下面会引起天花板效应的是()。

A.被试不具代表性B.让四年级学生做10以下加减法C.题目过难D.被试不了解实验目的55. .t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

A.中心位置左移,但分布曲线相同B.中心位置右移,但分布曲线相同C.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高D.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低,两侧较伸展56. .下列哪些方法对提高统计效力没有帮助()。

A.增加样本容量B.将a水平从0.05变为0.01C.使用单尾检验D.以上方法均可提高统计效力57.某研究选取容量均为5的三个独立样本,进行方差分析,其总自由度为()。

A.15B.12C.2D.1458.减小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可行的方法之一是()。

A.严格执行随机抽样B.增大样本容量C.设立对照D.选一些处于中间状态的个体。

59.在实际工作中,两均数作差别的统计检验时要求数据近似正态分布,以及()。

A.两样本均数相差不太大B.两组例数不能相差太多C.两样本方差相近D.两组数据标准误相近60. ()表明了从样本得到的结果相比于真正总体的变异量。

A.信度B.效度C.置信区间D.取样误差61.下列组合分数的方法中属于合成分数的特殊方法是()。

A.推理方法B.多重分段C.临床判断D.轮廓分析62.百分等级属于()。

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例量表63.要想使项目区分度变大,难度应越接近于()。

A.0B.0.5C.0.75D.0.164. SCI90(90项症状自评量表)属于()。

A.临床记忆量表B.人格问卷C.精神症状评定量表D.智力测验65. 16PF适用于()。

A.8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B.10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C.16岁以上的青年及成人D.20岁以上的青年及成人二、多项选择题: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66.在声音掩蔽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A.与掩蔽音频率接近的声音,受到的掩蔽作用大B.低频掩蔽音对高频声音的掩蔽作用要大于高频掩蔽音对低频声音的掩蔽作用C.掩蔽音强度提高D.纯音的掩蔽作用和噪音的掩蔽作用相同67.错觉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