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良史传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畢良史
一個宋代骨董商傳奇的一生
張臨生
震旦藝術館館長
我要講的是一個宋代極有本領的骨董商,講他如何利用當時的情勢和流行風尚,廣通人脈,結交權勢與皇室內廷,把握有利機會,相當成功的為他自己營造一個歷史地位的故事。

一、畢良史的繙經圖
南宋《館閣續錄》裡記載了一幅題為〈勘書圖〉的畫。

1國立故宮博物院有一張齊照巖先生捐贈的齊耀珊先生遺藏北齊楊子華款《勘書圖》長卷。

楊子華在南北朝北齊有畫聖的美稱。

2北齊文宣帝稽古右文,天保年間命樊遜借大藏書家魏收等收藏,與各州郡選出的十一位秀才、孝廉校定群書。

勘書就是校書校讎,古來書籍靠傳抄流傳,時間長久,一再傳寫,常有手民之誤,甚至妄加竄改刪補,因此,整理古書,必須校對。

北齊的勘書大事因為唐宋以來流傳著〈北齊勘書圖〉而受到重視。

這幅畫人物有文士十一,前段四人坐胡床上,二人或展卷閱讀或持筆書寫,另兩人,其一坐床邊著靴,以手搭對方,似欲離去,對方則伸手挽其腰帶。

床上有果、酒、筆、硯,僕人手拿懶几、隱囊(靠墊)、酒壺、酒杯。

後段兩床相對,共坐七人,有人展讀,有人休息,有人沉思。

據林柏亭研究,從畫風上判斷,這件作品當然不是六世紀的,該是十七世紀後的仿本。

歷代對於〈勘書圖〉這個主題出現許都多大同小異的本子,如故宮還有傳五代丘文播〈文會圖〉,3波士頓美術館〈北齊校書圖〉等。

4
1《館閣續錄》卷3,頁11,王德毅,《叢書集成續編》,冊53,頁636,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林柏亭,〈北齊勘書圖〉,《故宮文物月刊》170期(1997,5),頁32-39,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3《故宮書畫圖錄》(一),頁125,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9
4吳同,《波士頓博物館藏中國古畫精品圖錄唐至元代》,上冊,圖版6;下冊,頁18-20,東京,大塚巧藝社,1999
大家知道故宮的長卷是仿本,但是人物形貌佈局必有所本。

另外,中國繪畫史還有所謂〈繙經圗〉,繙經就是翻閱經典之意。

從南宋的名家筆記中看到,當時有〈繙經圗卷〉,〈繙經圗卷〉的主角就是本文的主題人物畢良史。

此畫在當時似很受重視,兩位南宋著名朝臣儒士又是大詩人范成大(1126-1193)和楊萬里(1127-1206)都曾為〈繙經圗卷〉寫過題跋。

二人人品極高,因此想來這位畢良史先生也必是一個為當世所推重的人。

波士頓美術館收藏的名畫〈北齊校書圖〉是一直以來書畫專家們公認的一卷宋畫,而我們把畫卷展開,中段人物四人坐胡床,與故宮《勘書圖》本一模一樣,應是本出一源。

而前段的人物穿著與佈局似乎與中段不相稱,倒是令人聯想到楊萬里對〈繙經圗卷〉中的人物描述。

後段則有馬伕牽著兩匹大馬。

畫卷拖尾有范成大、陸游、韓元吉等人於淳熙年間的題跋,都是以北齊校書為題。

然以故宮《勘書圖》長卷做比較,則此軸尚缺兩床相對的七人,故范成大跋有「當是逸去其半」之語。

然而若是逸去其半,何以還有馬伕牽著兩匹馬的後段?過去學者對此名畫皆以北宋畫視之,專家的認定當可信據。

但其他尚待解釋的問題則甚多,需要請專家更進一步研究。

如果波士頓美術館這幅〈北齊校書圖〉畫的就是北齊校書,那麼前段的人物應當就是主其事的樊遜。

然而,有趣的是,這段畫的場景卻與楊萬里對〈繙經圗卷〉的描述極為相似。

大家不要誤會我有這樣大的學問,以為這是我的發現。

事實上我是在1973年華盛頓佛瑞爾博物館的人物畫討論會上,聽到何惠鑑先生點出「畢良史校書」這個看法。

事隔四十年,似乎何先生那次發言沒有引起任何別人注意,因此我不揣冒昧,以此為指引試作探討,發現有關畢良史其人其事,除早年(1946)劉銘恕(1911-2000)發表〈宋代陷北之美術考古家畢少董〉一文之外,尚有不少宋代原始資料未經用過。

5這個人物頗有傳奇色彩,值得一寫。

在此提醒大家,值得研討而未被發掘的題目還是很多。

波士頓美術館的〈北齊校書圖〉前段的人物是否即畢良史其人,可能性似乎不大,倒是這一段的人物和布局跟楊萬里有關繙經圖的描述極為接近,二者必有某種關連,絕非巧合。

楊萬里說:畢敷文少董,名良史,紹興初,陷虜境居汴閉户著春秋正辭、論語探古書,有宋哲夫、李願良軰執經師之,好事者冩為〈繙經圖〉。

宋執一巻書,背立,且讀且指;李執一卷書向其師,若有問者。

而少董坐一榻上,後有二女奴,各有所執,而阿冬者坐其間,少董之季子也,女奴之髽者曰孫壽,冠者曰馬惠真,哲夫名城,願良名師魏云。

5劉銘恕,〈宋代陷北之美術考古家畢少董〉,《美術叢書》六集,第三輯(冊27)頁183-223,嚴一萍輯,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

宋生把巻讀且指,李生把巻問奇字,榻上坐著一老子,右手秉筆袒左臂。

春秋論語訓傳成未成,胸中有話頗欲告兩生:欲呼小白拉重耳,同討犬戎尊帝京。

蠶妾不解事,兩生未可語,冬郎政兒癡,誰能復憐許?繙經未了報歸期,攜書歸來献玉墀。

胡沙滿面無人識,回首兩生斗南北。

6
范成大題畢少董〈繙經圗〉:綘帳胡沙暗,靑編古意深,誰知洛下詠,中有越人吟。

7
楊萬里謂繙經圖中畢少董坐一榻上,右手秉筆左臂袒露,與波士頓美術館〈北齊校書圖〉前段主人翁著常服坐一椅上稍有不同。

除此以外,其他地方如人物,裝束,及位置經營幾乎完全一致。

合理的推測應是畢良史〈繙經圖〉是以當時一幅〈北齊校書圖〉為範本的,大概當時南宋畫人不諳北方習俗,故必須參考一幅現成的寫實圖畫作為依仿根據。

此畫及二詩顯示畢良史曾經有經學家的經歷。

遍查宋代文獻並無畢良史這號經學家,為什麼楊萬里、范成大都給這張畫背書?根據我們的研究,畢良史其實是當時一個大骨董商。

他少時進考四次落榜,沒有任何學歷。

8宋代文風鼎盛,經學昌明,宋室南渡,南宋學問家多如過江之鯽,以他的出身又怎麼能夠以一個經學家的身分出現在畫裡呢?原來這個有膽識有眼光的商人,在他赴任北都這段期間,抓住機會,大肆蒐羅骨董圖籍,預備做文物回歸的大業;還在當時異族統治的這塊文化沙漠講授春秋尊王之義,以為繼絕存亡之計。

楊萬里、范成大等人該都是佩服此點。

二、宋代對古器物的重視
切入正題之前,首先做一點背景介紹。

文物所具有的文化象徵意義,有時是可以與政治權力結合。

例如漢武帝得到古代銅鼎,因此改元,於是歷史上有了「元鼎」的年號。

時序走到宋代,歷經唐末五代的紛擾與殘破,百廢待興。

宋代講究文治,太宗曾詔天下郡縣搜訪前哲墨蹟圖畫。

9翰林學士宋白和內侍裴愈的江東
6楊萬里,《誠齋集》,卷23,頁17,《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60,頁251。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7范成大,《石湖詩集》卷31,頁5,《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59,頁825。

8(元)陸友仁,《吳中舊事》:畢良史字少董,一字伯瑞,東平人,丞相文簡公五世孫,風度凝逺,少游京師,四舉禮部不中。

9郭若虛:《圖畫見聞誌》,卷1,頁9-15,敘國朝求訪。

楊家駱主編:《藝術叢編》,第1集,
之行,是奉諭收購古物,集藏了王羲之、王獻之、唐太宗、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懷素、顧愷之、韓幹及東丹王李贊華等人的書畫墨蹟,秘閣書畫粗備。

10流風所及,真宗、仁宗時,社會朝野人士,包括文武官員、士人、富商、內侍競相收集古文物、書畫;並對於古文字、古器物也開始用心研究,人才輩出。

哲宗親政後,貶逐「元祐黨人」,頓時菁英份子從宰輔以下撤職流竄,不知凡幾,連同家屬、子孫都被逐出汴京。

好古尊古、研究古器的文化根苗被這樣的大環境扼殺,於是發生了宗室趙仲忽進獻古銅器,無人識貨,反遭罰俸處份的怪事。

元符二年(1099),仲忽獻文王方鼎給哲宗皇帝,原是宗室近親間的善意互動。

元符當下的館閣諸士學養不精,朝臣疏漏,不但認為文王方鼎是偽器,同時還認為仲忽犯了欺君之罪,作了罰俸一個月的懲處,「惡其以怪奇惑主也」,當時雖然認為〈文王方鼎〉是贗鼎,器卻仍留在秘閣,沒有退還。

11這真叫做「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自嘉祐到元祐間累積的鑑古經驗與知識,在朝中沒有傳承,黃伯思、翟汝文、董逌等年輕一輩此時尚未進入政府。

徽宗大觀年間,朝中重新面對文化傳承的重要。

在古禮的探索與恢復的課題下,認識古器是第一步,黃伯思等在二十年後,努力有成,編篹《宣和重修博古圖錄》,按器形分類,再以時序分早晚前後。

〈文王方鼎〉列為西周方鼎類的首器,雖未明說,識者當知是對趙仲忽事件的平反。

三、靖康國恥,文物浩劫
金人攻陷汴京,北宋兩百年積蓄,為金人畢取,宮廷禮樂器物、珍寶、書畫裝了二千零五十車北運,宋朝皇室的文物重器經此浩劫,完全星散。

12欽宗靖康二年(1127)四月,徽、欽二帝及皇后、皇太子隨金國粘罕軍,由鄭州路遠去。

儀仗法駕、鹵簿,冠服、禮器、法物、大樂、祭器、寶鼎圭璧、刻漏、景靈宮供器,太清樓、秘閣三館書、天下州府圖,府庫蓄積,為之一空。

13汴京城初破時,金人搶劫金帛、子女,泥土中金帛尤多,踐之如糞壤,婦女以灰墨塗面,百計求
冊10,台北,世界書局,1962。

10《宋會要輯稿》,第70冊,職官18,頁2778,秘閣.崇文院三館,總頁2778-2780,台北,世界書局,1964;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並附編三種》,〈太宗實錄〉,卷76,頁8,總頁375:江東之行,購得名畫四十五軸,王羲之、懷素等墨蹟八本,台北,世界書局,1978。

11《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冊2,卷18,〈哲宗本紀〉,頁353;趙明誠,《金石錄》,卷11,頁4-5,〈文王尊彝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681,頁238。

12《靖康稗史》之六,呻吟語,頁2,趙詒琛輯:《己卯叢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

13《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欽宗本紀〉,卷23,冊2,頁436。

生。

14除了皇室,金人席捲古器並具一技之長的人才,銅古器就有二萬五千件,其他瑠璃、玉器無算。

強索教坊樂工數百人、畫工百人,玉匠百人,金銀匠八十人,醫官二百人,木匠,竹瓦泥匠、石匠、鞍作、後苑作,司天臺官吏,太醫局官吏,……連帽子裁縫、鞋匠、染作、木工、鐵工、銀作、算命的、唱戲的也不放過,悲慘之狀不可言喻。

15
金國在靖康之難中俘虜了宋宗室四百多人,金人並冊立張邦昌為帝。

徽宗第九子、欽宗之弟-康王趙構於五月,從今天的河北南下到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為高宗(1127-1162),改元建炎。

建炎三年(1129)初,金人陷徐、泗諸州,遂過淮水而南逼揚州。

二月高宗倉卒渡長江,到鎮江,復走杭州。

金兵打過長江,這是遊牧民族第一次渡江,是從前苻堅無法做到的。

目的在於追襲高宗和隆裕孟太后,以斷南宋承繼的根據。

三年二月壬子,金人攻陷離揚州不遠,鄰近長江岸邊的天長地方,高宗立即介胄走馬出門,只有五六騎跟隨,與揚州街上行人並轡而馳,軍民爭門而出,死者不可勝數,諸衛禁軍無一人從行,金人入城,高宗已經渡江了。

高宗到了鎮江,宿于府治,沒有寢具,隨身帶著的貂皮將就著卧覆各半。

事出倉卒,朝廷儀仗,惟一兵卒執黄扇而已,狼狽如此。

16
三月,外患內憂接踵而來,御營統制官苗傅、劉正彥伸張大義,播告天下庶民官吏軍兵等,大金侵擾淮甸,都是因為姦臣誤國,内侍弄權,閹宦用事恣橫所致,乃手殺樞密王淵、太監康履以下百餘人,流放內侍藍珪、高邈、張去為、張旦、曾擇、陳永錫于嶺南諸州。

並逼高宗退位,讓隆裕太后聽政。

苗傅之亂,像是一場鬧劇,四月初高宗復位。

17四月至八月間,高宗在江寧府南京。

九月逃到平江蘇州、十月到杭州、十二月初到明州寧波、此刻,金人已陷杭州。

十二月十九高宗往定海縣,建炎四年,正月初三,金大將兀朮攻陷明州。

高宗又往章安鎮、再溫州永嘉、四月到越州紹興、這是中國歷史上君主被敵兵追趕,以致落荒航海的罕見經歷。

高宗自道:兩膳,物至則食,未嘗問也。

向自相州渡河,野中寒甚,燒柴温飯用瓢酌水,與汪伯彦於茅舍下同食,今不敢忘。

18宋廷舊制,皇帝御膳食前方丈,一日百品,靖康初損其七十,渡江後,高宗每天只有一道羊煎肉,炊
14《靖康要錄》卷14,《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29,頁669-677。

15徐夢莘編,《三朝北盟會編》卷78,於正月三十日記云。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50,頁618-619。

(按金人所索頗多,《三朝北盟會編》卷77、卷78、丁特起《靖康紀聞》、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2、卷4,所載略有不同而已。


16《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以下稱《要錄》),卷20,建炎三年二月。

《叢書集成新編》,
冊115,頁662-663,新文風出版社,1986。

17《新校本宋史並附編三種》,〈高宗本紀〉,卷25,冊2,頁462-465,建炎三年;《要錄》,卷21-22。

18《要錄》,卷18,建炎二年冬十月甲子。

《叢書集成新編》,冊115,頁655。

餅而已。

19高宗黑夜倉皇渡江,據說驚駭因此得了隱疾,從此缺嗣。

20金人搜山檢海,從南京附近直撲浙江,從浙西趕到浙東。

另一支金兵,追趕逃向江西虔州府的太后,從江寧府南京打進江西。

此時遣散百官,任便居住,或降或走的知州等級的官員,就有十四人之多。

21
建炎四年三月,金軍在北撤途中遭遇宋軍,韓世忠夫婦率領兵將不再望風奔潰,而是頑強抗擊,韓世忠在黃天蕩困金兵48天,殺金兵銳氣,讓金兵望江喪膽。

張俊、陳思恭、牛皐、岳飛等均能奏捷,金人知道消滅南宋政權並不容易。

22金國乃扶植宋朝降臣劉豫為皇帝,國號「大齊」。

九月初九,劉豫正式即帝位。

劉豫原是濟南知府,投降金國後,知東平府。

23金人意圖通過新的傀儡政權,在宋金對峙中建立一個緩衝地帶,既可作金朝的軍事屏障,保證其對廣大北方地區的佔領,又可以漢制漢,聯合大齊南下滅宋。

四、南宋求和,對金稱臣
紹興八年(1138)高宗正式定都臨安(杭州),名為「行在」,陪都之意,實為首都。

24高宗在兵火後,偏安臨安。

早在紹興二年四月,劉豫從河北大名府遷都汴京,等於宣告齊政權是北宋合法繼承者。

25金人把陝西諸路與北宋時的京東、京西二路和一部份的淮南路歸給齊國管轄。

礙於情勢,當時南宋對於在北方偽齊或金國任偽官的,不但不斥罰,還要特別安慰他們留在南方的家屬。

這叫「以安反側」,希望他們回頭歸正。

回顧紹興二至四年(1132-1134),為了維護南宋的合法地位,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宰相呂頤浩嘗試北伐,與金、偽齊對抗。

偽齊沒有討到便宜,金則消極參與。

紹興四年十月,金、齊合兵入宋,韓世忠於揚州北面的大儀鎮奏捷,(江蘇
19《要錄》,卷20,建炎三年二月壬戍。

《叢書集成新編》,冊115,頁665
20丁傳靖,《宋人軼事彙編》,卷3,引《朝野遺記》。

21《要錄》,卷29,王仲山、王仲薿就在其中,《叢書集成新編》,冊115,頁709
;劉子健,〈秦檜的親友〉,《兩宋史研究彙編》,頁146-151,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22《要錄》,卷32,《叢書集成新編》,冊115,頁722。

引中興大事記
23《要錄》,卷35建炎四年七月丁卯、卷37建炎四年九月戊申,《叢書集成新編》,冊115,頁735、741。

24《朱子語類》卷127,趙鼎丞相紹興七年時忽然發回蹕臨安之議。

續通鑑南宋紀卷119:時趙鼎、秦檜已協議回蹕臨安,李綱聞知,上疏,三省乃檢會綱累乞宮觀奏章行下。

時未有代者,綱懲靖康之謗,乃具以本司積蓄財穀之數聞於朝廷,自是不復出矣。

《中興小紀》卷24,紹興八年。

春正月。

25《要錄》,卷53,《叢書集成新編》,冊116,頁12。

儀徵東北),論者以此舉為宋中興武功第一。

26除了楚州的韓世忠,合肥的劉光世、盱眙的張俊、襄陽的岳飛都擁有重兵。

宋高宗在趙鼎、張浚等大臣的勸說下,被迫「親征」,保住了江浙地區。

27
紹興六年,偽齊再侵宋,被楊沂中打敗,從此不振。

金太宗也早在紹興五年過世,熙宗(1119-1150)繼位。

兀术在建炎三年,南下吃了韓世忠敗仗,未再渡江,這樣就使南宋有機會部署對金的防禦。

紹興七年(1137),金熙宗因偽齊失去功能,下詔廢除劉豫,於是宋金之間的和議才真正順利地展開。

金國由於十幾年的戰爭,軍事上優勢不再,加上皇室內部自相鬥爭,削弱了國力。

紹興八年,高宗派王倫到金迎接去年過世的徽宗梓棺回來,順便求和,宋願為屬國。

金熙宗決定把偽齊管轄地區劃歸南宋,換得南宋的臣屬。

六月,金國使臣張通古入宋境後,傲慢狂妄,用「詔諭」不用國書,稱南宋為「江南」,宋對金稱臣,歲幣銀絹不在話下。

宋高宗一意求和,但這樣屈辱的條件使群情洶洶,宰相趙鼎建議高宗向大家解釋,求和是為了孝道,讓父親徽宗的棺木回來,並且得以迎接生母韋太后。

28十月,高宗換掉趙鼎的相權,由秦檜(1090-1155)來主持議和。

紹興九年三月,宗弼(兀朮,金太祖的四子)和東京留守王倫完成交割,南宋也分別對新收回疆域的各級官員作任命。

孟庾、富文辟、畢良史都是此時奉派赴北的。

沒過多久,七月間,金國內部發生政爭,主和派的將領宗磐、宗雋、撻懶都被處死,由主戰派的宗弼掌權。

金國毀了和議,重新佔領河南、陝西,宗弼率東路金兵從河南浚縣南下,河南各地迅速投降,還好有劉錡在順昌大敗金人,擋住了金人渡淮水,吳璘也在陝西渭河,抵制金人侵蜀。

紹興十年至十一年間(1140-1141),金人再度南侵,由於南方潮濕、河道縱橫,加上軍民的抗戰,宋、金已勢均力敵,岳飛的岳家軍乘勝追擊,一直打到距開封僅四十五里的朱仙鎮;十月主帥宗弼攻和尚原,吳玠及弟吳璘力戰,大敗之,宗弼僅以身免。

受到南宋軍隊的重挫,宗弼決定撤兵。

29宋、金兩國折衝數年,
26《要錄》,卷81,《叢書集成新編》,冊116,頁110。

27熊克,《中興小紀》卷19,紹興五年九月壬午條。

紹興五年高宗結束「親征」返回臨安後,與宰相趙鼎、張浚等人回顧去年戰事時說:「向使朱勝非尚為相,必勸朕退避,今已無江浙矣。

」並見朱勝非確是南宋大臣中最早主張與金人和議、偏安江南的。

28《要錄》,卷120,紹興八年六月,趙鼎奏言:「陛下與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今乃屈體請和,誠非美事。

然陛下不憚為之者,凡以為梓宮及母、兄耳。

群臣憤懣之辭,出於愛君,非有他意,不必以為深罪。

群臣以陛下孝誠如此,必能相諒。

」高宗以為然,群議遂息,《叢書集成新編》,冊116,頁264。

29《三朝北盟會編》,卷141,《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51,頁298-300。

在雙方都不能支援長久戰爭的情況下,議和停戰。

金人於失利之後,放棄進攻,而高宗十多年來飽受流離逃難戰爭之苦,也致力於統治,無意再戰,乃收回三大將韓世忠、張俊、岳飛的兵權,鞏固他的半壁江山,和議從此定局。

紹興十一年冬,宋與金達成〈紹興和議〉,兩國以淮水—大散關為界。

宋奉表稱臣,金冊封高宗為帝,割唐、鄧(在今河南省),並商州(在今陝西省)、秦州(在今甘肅省)兩州約一半土地給金。

宋每年向金進貢銀廿五萬兩,絹廿五萬匹,春天到泗州交錢,買到了此後二十年的和平。

和議居首功的是秦檜,他完全秉承高宗的旨意辦事。

30
紹興十二年四月,金人許還徽宗皇帝、寧德皇后梓宫,及高宗生母韋太后,高宗遣孟忠厚,王次翁奉迎皇太后。

31〈紹興和議〉成,彼此表達善意,按金人元帥第六書,提及「…汴梁留守孟庾,陳州太守李正民,及有畢良史者,比審議使蕭毅等回具言,江南嘗詢訪此人,今并委沿邉官司發遣前去,所貴南北之人,無不均被徳澤,仰副皇上聖人,使無一夫不獲其所之意,諒惟洞察此懐,悉為施行,幸甚。

」32紹興十二年六月十一,孟庾、李正民、畢良史父子乃自汴京放還。

五、畢良史的出身
金人派到南方的審議使蕭毅等人回報說,江南,也就是南宋朝廷,特別詢訪畢良史這個人,要求和汴梁東京留守孟庾,陳州太守李正民一起送歸。

觀文殿學士孟庾在派任東京汴梁留守前,曾做過相當副宰相的參知政事,臨安行宫留守。

33李正民《宋史》無傳,曾爲中書舍人,海上逃難時是高宗的從官親信,34也曾
30《要錄》,巻172,紹興二十有六年三月,高宗宣詔說:「朕惟偃兵息民,帝王之盛德。

講信修睦,古今之大利。

是以斷自朕志,決媾和之策。

故相秦檜,但能贊朕而已。

」,《叢書集成新編》,冊116,頁484。

31《三朝北盟會編》,卷208,頁8,《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51,頁175。

32《三朝北盟會編》,卷208,頁12,《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52,頁177-178;《金史》卷79:皇統二年(紹興12年,1142),宋人請和,其誓表曰:「自來流移在南之人,經官陳說,願自歸者,更不禁止。

上國之於弊邑,亦乞並用此約。

」於是,詔尚書省移文宋國,理索張中孚、張中彥、鄭億年、杜充、張孝純、宇文虛中、王進家屬,發遣李正民、畢良史還宋,惟孟庾去留,聽其所欲。

時虛中子師瑗仕宋,至轉運判官,攜家北來。

四年,轉承旨,加特進。

遷禮部尚書,承旨如故。

33《要録》,卷84,《叢書集成新編》,冊116,頁122-123;卷145,《叢書集成新編》,冊116,頁361。

34《要録》,卷29-30,建炎三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間,中書舍人李正民議移蹕平江,並扈從高宗泛海。

時留者有兵火之虞,去者有風濤之患,皆面無人色。

,《叢書集成新編》,冊115,頁707-713。

奉使通問隆祐太后,嘗為給事中,禮部吏部侍郎,在外嘗知吉州、筠州、洪州、温州、婺州、淮寜府,曾作《已酉航海記》、《大隱集》。

35畢良史是何許人?重要到與孟庾、李正民在第一時間遣還。

畢良史(-1150),字少董,一字伯瑞,河南上蔡人。

知書傳,喜字學,粗得晉人筆法,少遊京師(汴京),四次考試不中,榜上無名,腳下有路,遂以買賣古器、書畫之類的骨董營生,常出入富貴人家,小有名氣,當時外號叫做之畢償賣。

36他也能畫,與江參、朱敦儒齊名,擅長畫山水窠石,雲龍。

曾作〈古木寒鴉圖〉37、〈溪橋策杖〉等畫作。

38其小令亦頗佳,《全宋詞》收入二首傳世。

靖康亂後,良史僑寓江西興國軍,遇到蔣璨(1085-1159),於是機會來了。

江西漕將蔣燦是北宋大臣蔣之奇的姪子。

39他看上畢良史的過人之處,喜其辯慧才智,有鑑識的慧眼,於是引介他到杭州行在。

良史由此得以混入內廷,以古器書畫的鑑賞力與其聰明通達遊走於太監閹人圈中,深受歡迎。

他的氣質或許與一般穿門過戶的牙郎不同,而其於文物搜求,亦有過人能力。

何薳記當時蘇東坡的法書價值不菲,紹興之初,太監任源家所藏,即有近三百軸之多。

40可見當時內侍文物收藏風氣之盛。

而良史在內廷中如魚得水,亦可想見。

蔣璨其人擅長書法,大者徑尺,小者如蠅頭,怪奇瑋麗,獨步一時。

41徽宗崇寧中為蘭溪主簿。

42北宋末還做過大太監梁師成的門客,為他收購文物,應當頗具眼力與品味,與內侍打交道,當也頗知個中三昧。

43在行為上,蔣璨是一位常受非議的人物,紹興二年,以直祕閣知台州落職,因為臣僚認為他的仕進不以
35《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四提要大隠集十巻提要
36《要錄》,巻88,《叢書集成新編》,冊116,頁145-146;北宋中,長安有寶貨行,汴京有大相國寺買賣古文物,還有流動的常買牙人,因此古物流通不乏管道。

南宋時,臨安杭州專門買賣古文物、七寶的商市「骨董行」盛行,當時有人已經能夠因經營骨董買賣致富。

37李日華,《六研齋二筆》;元湯垕,《畫鑒》,畢少董能畫山水,不在朱希真之下。

僕〔湯垕〕嘗見之故,表異以語後人。

38《清高宗御制詩集》:畢良史〈溪橋策杖〉。

石溪那畔草亭空,森森緑竹佳蔭籠,過橋尋亭者兩翁,橋頭小立顧語衷,聲不可聞神可通,濠梁之上莊恵逢,鯈魚出遊意從容,魚知樂否相諮中,炙轂博辨不可窮。

今藏故宮。

此畫是後仿。

39孫覿,《鴻慶居士集》,卷37《蔣公墓誌銘》:紹興初,蔣璨知撫州,因「江西漕計空乏,軍士廩食不繼,一日聚而謀於轉運使之庭,排門闥,擊胥吏,出不遜語。


40何薳,《春渚紀聞》卷六,東坡事實。

41蔣璨,紹興十四年〈書詩帖〉,宋人法書冊29.6×69.3公分,故書000246-2《故宮歷代法書全
集》第13冊,頁72-75,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9;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彙考》,卷14〈蔣宣卿詩貼〉
42鄒浩《道鄉集》,巻36,〈墓銘〉,〈李季侔墓誌銘〉,李季侔大觀二年逝,次女嫁給登仕郎婺州蘭谿縣主簿蔣璨。

43《要錄》,巻60:璨交結梁師成,師成所蓄古今書畫最為富有,常置璨於門下,為辨其真偽,《叢書集成新編》,冊116,頁35。

;湯垕,《畫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