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李觏:乡思
李觏:乡思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乡思》作者: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注释:1、落日:太阳落山的极远之地。
2、望极天涯:极目天涯。
一、二两句说:人们说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极目天涯还是见不到家乡的影子,可见家乡之遥远。
3、碧山:这里泛指青山。
三、四两句说:已经怨恨青山的重重阻隔,而青山又被层层的暮云遮掩,可见障碍之多。
翻译:人家说日落的地方是天涯,我能看见日落的地方也就是能看到天涯,却看不见我的家。
我已怨恨层层群山把我和我的家分隔。
可层层的群山还是被无尽的云朵所遮盖。
赏析:乡思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
落日黄昏,百鸟归巢,群鸦返林,远在异乡的游子,触景生情,难免生发乡思之愁。
这首诗所表现的,正是游子在落日黄昏时所滋生的浓郁乡思。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
人们常说落日处是天涯,可“我”望尽天涯,落日可见,故乡却不可见,故乡远在天涯之外。
诗人极力写出故乡的遥远。
诗人对空间距离这一异乎常人的感受,虽出乎常理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诗的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第三句承上启下,既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渡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
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惆怅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地收缩,色彩由明而暗地变化,乡思愈来愈浓,以至浓得化不开。
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两种写法:一是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是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
”这首诗属于第一种写法。
诗人写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即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真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古诗文《【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赏析
古诗文《【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赏析【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唐朝:李觏rén yán luò rì shì tiān yá ,wàng jí tiān yá bú jiàn jiā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古:平平仄仄仄平平通仄平平通仄平◆家【下平六麻】今: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通仄平◆家【一麻,a,ia,ua】出自:唐代·李觏《乡思》作品原文: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释义】人们都说太阳落下的地方是天的尽头,但举目天际(天尽头),还是看不到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家),已经深恨着重重的云朵,阻隔了遥望家乡的双眸,怎奈抬眼望去,层峦叠嶂的高山却遮住了隐藏在夕阳暮色之中的云朵。
这是一首,身在异乡的游子,表达思念家乡之情的抒情之作。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问答】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什么意思?答:人们都说太阳落下的地方是天的尽头,可是望到天的尽头也望不见家。
是写外出之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及天涯不见家,已恨碧云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这首诗是什么意思?答:人家说日落的地方是天涯,我能看见日落的地方也就是能看到天涯,却看不见我的家,我已怨恨层层群山把我和我的家分隔,可层层的群山还是被无尽的云朵所遮盖。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的意思是?意思是:人们说落日的地方是天涯,可是目极天涯却不见家的影子,已经怨恨青山的重重阻隔,而青山又被层层的暮云遮掩,可见障碍之多!这几句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强烈思念!【翻译】英:People say the sunset is the horizon, the horizon does not see home 韩:사람의말과해가지는것은하늘가이고, 하늘가를바라보면집안이보이지않는다.繁: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李觏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
以日入诗的诗句和情感
以日入诗的诗句和情感1、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出自宋代李觏的《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释义: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寄寓其中的情感: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
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
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
以落日喻天涯。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踏歌声一作: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却有晴一作:还有晴) 释义: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传来岸上情郎那熟悉的唱歌声。
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
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寄寓其中的情感: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
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
“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3、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出自唐代王维的《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释义: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
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
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
思念到极致的古诗词
思念到极致的古诗词1、《乡思》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译文: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有看到我的家。
本来就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那重重暮云还来把青山密遮。
2、《长相思·折花枝》明·俞彦: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译文:折下美丽的花枝,不觉又怨恨起花枝,原来打算花开时我们一起赏花共饮,谁知花开后情人一去不返不见踪影。
害怕相思折磨自己,相思之情却早愁人,到相思时却事无办法摆脱它,心中稍稍平静眉头又露几分。
3、《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
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4、《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五代顾夐: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
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译文:漫漫长夜你撇下我去了哪里啊?没有一点音讯。
香阁门紧紧关上,眉儿紧紧皱起,月亮就要西沉。
怎么忍心不苦苦追寻你啊?怨恨这孤眠独寝。
只有换我的心,变作你的心,你才会知道这相思有多么深。
5、《夜雨》唐·白居易: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译文:我有深深思念着的人,却相隔很远在他乡。
我有所感怀的事情,但深深的埋在心底。
故乡遥远难以归去,我没有一天不遥望它。
心中忧愁苦闷却无处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李觏《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译文] 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我极目远望,却还是看不到我的家。
[出典] 北宋李觏《乡思》注:1、《乡思》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2、注释:落日:太阳落山的极远之地。
望极天涯:极目天涯。
一、二两句说:人们说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极目天涯还是见不到家乡的影子,可见家乡之遥远。
碧山:这里泛指青山。
三、四两句说:已经怨恨青山的重重阻隔,而青山又被层层的暮云遮掩,可见障碍之多。
3、译文:人家说日落的地方是天涯,我能看见日落的地方也就是能看到天涯,却看不见我的家。
我已怨恨层层群山把我和我的家分隔,可层层的群山还是被无尽的云朵所遮盖。
4、 李李觏(1009-1059)字泰伯,北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住县城北街瑾睦坊。
北宋儒家学者,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李觏一生以教学为主,40岁那年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为直讲,所以后人称他为“李直讲”,李觏家于盱江边,创办了盱江书院,故又称“李盱江”,学者称盱江先生。
李觏家世寒微,自称"南城小民"。
自幼聪颖好学。
5岁知声律、习字书,10岁通诗文,20岁以后文章渐享盛名,但科举一再受挫,仕途渺茫。
从此退居家中,奉养老母,潜心著述。
于庆历三年(1043)创办“盱江书院”。
同年受郡守之请主学事,课业授徒,慕名求学者常有数百人。
“为盱江一时儒宗”,人称“盱江先生”。
曾巩和任过御史要职的邓润甫等,都是他的高徒。
王安石与他也有交往,其《答王景山书》一文中就提到过自己曾采纳过李觏的意见,而邓润甫更是积极参与了王安石变法。
范仲淹于皇祐元年(1049)上书,称李觏“讲论六经,辩博明达,释然见圣人之旨;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
后经范仲淹、余靖等人多次举荐,乃授为太学助教,历任太学说书、海门(今江苏海门)主簿、太学直讲等职。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什么意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什么意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出自宋代李觏的《乡思》。
这首诗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乡思的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乡思》原文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译文及注释译文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注释⑴落日:太阳落山之地。
⑵望极:望极:望尽,极目远望。
⑶碧山:这里指青山。
《乡思》赏析独自在外,自然充满了对家人的怀念。
古诗中表现乡思,除了听风听雨外,最多的是通过登临送目,寄托悲伤。
如唐韦应物的《西楼》云:“高阁一怅望,故园何日归?”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云:“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李觏这首绝句,也是通过远望,抒发自己思归的牢愁。
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
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
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
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
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
《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
”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
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
如唐岑参《忆长安曲》云:“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
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
”就是在所忆之处与太阳上做文章。
落日终于西沉了,暮色从天际酒来,把诗人的视野压迫到近前碧山。
三四句即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乡思
乡思(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注解:①落日:太阳落山的极远之地。
②望极天涯:极目天涯。
一、二两句说:人们说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极目天涯还是见不到家乡的影子,可见家乡之遥远。
③碧山:这里泛指青山。
三、四两句说:已经怨恨青山的重重阻隔,而青山又被层层的暮云遮掩,可见障碍之多。
资料:1.〔李觏〕(1009-1059)字泰伯,南城(今江西省)人,世称盯江先生,又称直讲先生,曾任太学说书、权同管勾太学等职。
其诗受韩愈、皮日休等人影响,词句意思具有独特风格。
有《李直讲先生文集》。
2.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采取层层递进的写法表现出诗人思念家乡的强烈感和迫切感。
诗意:人们说:日落处就是天尽头可是望到天涯也看不到我的家本来绿山阻隔已令人十分遗憾,可这碧绿的山偏偏又被傍晚的云气笼罩!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而且因青山阻隔又被暮云笼罩的情景下十分沉重的心情.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
人们常说落日处是天涯,可“我”望尽天涯,落日可见,故乡却不可见,故乡远在天涯之外。
诗人极力写出故乡的遥远。
诗人对空间距离这一异乎常人的感受,虽出乎常理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诗的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第三句承上启下,既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渡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
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惆怅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地收缩,色彩由明而暗地变化,乡思愈来愈浓,以至浓得化不开。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的诗句意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天涯海角仰望夕阳,怀念故乡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苦楚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这句诗所传达的情感,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成为了我国古诗中的经典之作。
我们可以从诗句中的“人言落日是天涯”这句话展开,探讨人们对天涯的向往和远方的憧憬。
在古代,天涯常常被用来形容遥远的地方,而落日更是象征着离别和结束。
这句诗的意境在表达了人们对远方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迷茫。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依然存在,不同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己的追求,而不再受限于古人的局限。
诗句中的“望极天涯不见家”则表现了对家乡的眷恋和深情。
无论身在何处,家乡始终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港湾。
就像诗中的人物一样,面对着遥远的天涯,内心深处依然对家的眷恋如昨,对家中的亲人如故。
而诗句的意境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人,启发了无数文人墨客创作出更多关于家乡和远方的诗歌、文章和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多情怀真挚,情感真挚,使得“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这句诗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历久弥新,传颂不衰。
从个人角度来看,我也深受这句诗的感染,它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更加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刻。
每当看到落日余晖,我不禁会想起这句诗,内心油然而生出一种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句诗也让我更加珍视眼前的人际关系和生活中的点滴。
因为当我们面对天涯时,总要反观自己的内心,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和友情。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的诗句,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它代表了我国古代诗词的精髓,也深深触动了后人的心灵。
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这句诗依然具有启示意义,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更珍视家人和友情。
愿每个人都能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珍爱眼前人,守护家园。
王之涣的这句诗,穿越了千年时光,依然温暖着人们的心灵。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的意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的意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出自唐朝诗人李觏的古诗作品《乡思》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注释】1、落日:太阳落山的极远之地2、望极天涯:极目天涯【翻译】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鉴赏】独自在外,自然充满了对家人的怀念。
古诗中表现乡思,除了听风听雨外,最多的是通过登临送目,寄托悲伤。
如唐韦应物的《西楼》云:“高阁一怅望,故园何日归?”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云:“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李觏这首绝句,也是通过远望,抒发自己思归的牢愁。
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
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
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
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
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
《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
”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
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
如唐岑参《忆长安曲》云:“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
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
”就是在所忆之处与太阳上做文章。
落日终于西沉了,暮色从天际酒来,把诗人的视野压迫到近前碧山。
三四句即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所以通出一个“恨”字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1、乡思
宋代: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前两句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
后两句是说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恨恨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整首诗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听人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我极目远眺,始终无法看到我的家乡。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因为落日之处是天涯,而家乡远在天涯。
他清楚地看得见落日,却依然看不到家乡。
可以想象诗人的思乡之情是多么迫切,那种思乡的愁苦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当落日黄昏,百鸟归巢,群鸦返林之时,远在异乡的我们是否也会有同感,是否也会触景生情同诗人产生共鸣,生发出绵密的思乡之愁。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故乡于我们而言是最熟悉的地方,那里有我们的童年,有我们最亲的人。
故乡,是一个经历了世间无数喧嚣和疲惫之后,最温暖的去处。
无论何时,那里,永远都是我们生命里最温馨的所在。
故乡,是年轻时最想逃离的地方,也是年老时最想回去的地方。
若能寻求一世安稳,又有谁愿意背井离乡。
故乡,是回忆里吃不够的美食,忘不掉的乡音;是如同那丁香花般的馨香还有淡淡的惆怅;是母亲的千叮万嘱和转身时的落寞背影,是夜晚时最闪亮、最温馨的那盏灯火……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从此有了漂泊,有了远方。
异乡安置不了灵魂,从此有了归乡,有了故乡。
而“乡愁”也成了一支吟唱千年的歌,带着无数先人的记忆,走过风尘,穿过硝烟,照亮了历史的夜空。
在这些歌声里,诗词无疑是最深情最唯美的一支。
无数羁旅天涯的游子,将自己的思念化成文字,创作出了一首首优美经典的诗作,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而李觏的这首诗,无疑是一首精彩的思乡诗,一首凄美宋诗,写尽最沉痛的乡愁,望极天涯不见家,令人泪目。
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两种写法:一是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是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
”而李觏的这首诗属于第一种写法。
它虽然只有四句,但却是四层意思,且层层深入,不断推进,将思乡的感情发挥到了极致,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可奈何与痛苦之感。
李觏【gòu】,字泰伯,号盱江先生,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
他是北宋儒家学者,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家,诗人。
乡思原文翻译赏析(优秀范文5篇)
乡思原文翻译赏析(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乡思原文翻译赏析乡思原文翻译赏析乡思原文翻译赏析1乡思作者:李觏朝代:清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译文人家说日落的地方是天涯我能看见日落的地方也就是能看到天涯,却看不见我的家我已怨恨层层群山把我和我的家分隔可层层的群山还是被无尽的云朵所遮盖注释①落日:太阳落山的极远之地。
②望极天涯:极目天涯。
一、二两句说:人们说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极目天涯还是见不到家乡的影子,可见家乡之遥远。
③碧山:这里泛指青山。
三、四两句说:已经怨恨青山的重重阻隔,而青山又被层层的暮云遮掩,可见障碍之多。
赏析:乡思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
落日黄昏,百鸟归巢,群鸦返林,远在异乡的游子,触景生情,难免生发乡思之愁。
这首诗所表现的,正是游子在落日黄昏时所滋生的浓郁乡思。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
人们常说落日处是天涯,可“我”望尽天涯,落日可见,故乡却不可见,故乡远在天涯之外。
诗人极力写出故乡的遥远。
诗人对空间距离这一异乎常人的感受,虽出乎常理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诗的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第三句承上启下,既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渡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
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惆怅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地收缩,色彩由明而暗地变化,乡思愈来愈浓,以至浓得化不开。
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两种写法:一是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是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
”这首诗属于第一种写法。
诗人写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即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真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乡思原文翻译赏析2乡思宋朝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乡思》李觏
乡思李觏〔宋代〕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作者简介】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
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
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
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
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译文】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有看到我的家。
本来就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那重重暮云还来把青山密遮。
【注释】落日:太阳落山之地。
望极:望尽,极目远望。
碧山:这里指青山。
【赏析】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
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
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
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
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
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
《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
”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
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
如唐岑参《忆长安曲》云:“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
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
”就是在所忆之处与太阳上做文章。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李觏的古诗讲解
乡思李觏的古诗讲解
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李觏的。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这首诗,那可真是把思乡之情写得淋漓尽致啊!
你想想,“人言落日是天涯”,人家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这多形象啊!就好像咱们有时候觉得远方的某个标志性的东西就是梦想的终点一样。
比如说,你一直渴望去的那个美丽的海边,是不是在你心里就像天涯一样遥远又充满吸引力?
再看“望极天涯不见家”,诗人极目远望天涯,却怎么也看不到自己的家。
这得多让人揪心啊!这不就像你在外漂泊,满心期待能看到熟悉的家门,结果却是一场空,那种失落感是不是一下子就涌上来了?
“已恨碧山相阻隔”,本来就恼恨这青山阻挡了视线。
哎呀,这就好比你和心心念念的人之间有了一堵厚厚的墙,怎么都跨不过去,能不气吗?
“碧山还被暮云遮”,这青山还被傍晚的云彩遮住。
这可真是雪上加霜啊!就好比你好不容易找到了那堵墙的一个缺口,结果又被一阵迷雾给挡住了,是不是特无奈?
在我看来,李觏这首,把那种深深的、无法排解的思乡之苦展现得无比真切。
让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人,一读就感同身受,仿佛能触摸到诗人那颗急切盼归的心。
怎么样,你是不是也有同感?。
关于游子归家的诗句
关于游子归家的诗句
1、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李觏《乡思》
释义: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释义: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二首》释义: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释义: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释义: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6、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西江夜行》
释义:天地空旷而茫茫,思乡之情,切切难忘。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释义: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释义: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9、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灞上秋居》
释义: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1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释义: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山水落日的诗句
一.山水落日的诗句1.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乡思》李觏释义: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范仲淹释义: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3.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胡厚仙山居》刘子翚释义:傍晚静寂的山谷中传来鸟儿的叫声,夕阳的余辉将群山倒映在村子里。
4.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高亭》白居易释义:好看的夕阳已经斜在半山腰,春风拂来,似乎照亮了太阳的另半边。
5.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杜牧释义:景色虽美,可惜已然黄昏,回头看去,绿荷花也在西风中暗藏愁与恨。
6.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登新平楼》李白释义:天高云淡,落日显得特别遥远。
水波纯净,寒冷的江水也能看出它的流动。
7.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落日》杜甫释义:落日好像悬挂在窗帘的挂钩上,诗人凭窗而望,只见溪边三三两两的农人正忙碌着春耕。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释义:浩瀚的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落日正圆。
9.小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
——《池河驿》查慎行释义:坐在一个小酒店里喝着酒,外面的雨刚刚停歇,透过青青竹子的卷帘,可以看到远处的村落和树,它们在夕阳正红下,象被染成一片红色景象。
10.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
——《沙湾放船》端木国瑚释义:满溪的绿水都是因为春雨充沛,两岸的青山大半沐浴在夕阳的光辉之中。
描写太阳的诗词《乡思》鉴赏
描写太阳的诗词《乡思》鉴赏《乡思》宋代: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译文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注释落日:太阳落山之地。
望极:望极:望尽,极目远望。
碧山:这里指青山。
赏析独自在外,自然充满了对家人的怀念。
古诗中表现乡思,除了听风听雨外,最多的是通过登临送目,寄托悲伤。
如唐韦应物的《西楼》云:“高阁一怅望,故园何日归?”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云:“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李觏这首绝句,也是通过远望,抒发自己思归的牢愁。
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
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
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不过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
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
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
《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
”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
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
如唐岑参《忆长安曲》云:“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
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
”就是在所忆之处与太阳上做文章。
赏析二落日终于西沉了,暮色从天际酒来,把诗人的视野压迫到近前碧山。
三四句即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故乡不可见,不但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所以通出一个“恨”字来。
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出自宋代李觏的《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注释
落日:太阳落山之地。
望极:望极:望尽,极目远望。
碧山:这里指青山。
赏析
独自在外,自然充满了对家人的怀念。
古诗中表现乡思,除了听风听雨外,最多的是通过登临送目,寄托悲伤。
如唐韦应物的《西楼》云:“高阁一怅望,故园何日归?”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云:“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李觏这首绝句,也是通过远望,抒发自己思归的牢愁。
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
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
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
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
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
《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
”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
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来人们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