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教学设计2-公开课-优质课(北师大版七上精品)
《山行》教案
《山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理解并背诵《山行》这首诗歌的内容,了解宋代诗人苏轼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2. 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3. 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山行》的基本内容和诗歌形式;2. 理解诗人苏轼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3.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和把握《山行》中的意象和抒情;2. 掌握古文诗歌的朗读技巧和音调变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山水音乐和展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山水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2. 学习(1)朗读《山行》请学生认真阅读《山行》,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和意境。
(2)讲解诗歌内容解读《山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解苏轼的创作背景和诗歌风格,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3. 听写与默写让学生进行《山行》的听写和默写,巩固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 创作与表达鼓励学生根据《山行》的意境和情感,进行自由创作或朗读表达,展示学生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感。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山行》这首诗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山行》并进行朗读,完成相关诗歌赏析作业,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山行》的深入学习,帮助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和人文情怀,激发了学生对文学和自然的热爱,为学生的心灵成长和品格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语文:第3课山行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第3课《山行》教案教学目标:(一)借助注释,理解诗义。
(二)透过意象,感受诗情。
(三)比较阅读,体验意境。
(四)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取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方式:朗诵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同窗们,从此刻起,让咱们走进了《秋季撷英》这个单元吧。
“撷”,是摘取之意,“撷英”就是采择精华的意思。
“秋季撷英”的意思就是采择秋季的精华之意啊。
秋,是丰收的季节,也是萧条的季节。
因此,倾听大自然中“秋“的絮语,你可能会像《秋词》的作者刘禹锡那样,有一种“秋季胜春朝”的感觉,也可能会像《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那样,有一种“断肠人”的感觉,固然也可能有和毛泽东一样“不似春景”“胜似春景”的感觉。
这是因为,“秋”的丰硕语义和秋季的多样物候特征,能令人产生多重的联想。
今天,咱们先来学习《山行》这一课。
(二)走进作者,了解常识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府万年县(此刻陕西西安)人。
宰相杜佑之孙。
晚唐著名诗人,兼长古文。
“人号为‘小杜’,以别于杜甫。
”他生活的时期唐帝国已一落千丈,他又本性刚直,不肯苟合取容,始终未能施展其理想。
杜牧的诗文创作都有踊跃的追求。
认为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已”(《答庄充书》),注重作品的思想内容。
说自己“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
“苦心”说的是创作态度认真;“高绝”则指独辟蹊径的创作目标。
他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刘熙载以“英姿英发”(《艺概》卷二)来归纳他的独创风格。
其七言绝句以画面鲜明、词采清丽、思情悠远、风格俊爽为人所称道。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
宋真宗朝进士。
庆历三年(1043)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保守派阻挠而未果。
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
【初中语文】山行教案 北师大版
《山行》教案店子实验教学目标:1、读懂《山行》,理解重点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诵。
2、运用诗画结合,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丰富对诗意的理解。
3、引领学生在诗境中,感受深秋山色的美丽,感悟“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蕴。
在情景交融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前谈话——了解诗人师:课前,老师叫同学们去收集了有关大诗人杜牧的资料,现在请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教学过程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他写的《山行》(板书)上课起立一、初读古诗,临写师:谁能说说“山行”是什么意思?生1:在山上行走。
生2:走在山路上。
师:(课件出示山行图、音乐)是啊,就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一辆马车在山道上缓缓前行,身着一袭青衫的诗人正悠闲地坐在车上。
山道两旁古木参天,黄叶翻飞。
林间不时传来啾啾的鸟语,唧唧的虫鸣。
山中的美景激起了诗人的灵感,于是便有了这首《山行》:(课件出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现在这首诗就在你的手中,请拿起笔像大书法家一样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
要求:正确、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生临贴抄写。
师在巡视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姿势。
师:写好了可以轻轻朗读,边读边细细地品味。
已写好的学生轻轻朗读,其他同学继续书写。
师出示一学生作品:(实物投影)请大家放下笔,我们来看看,他的字写得又正确又漂亮,多好啊。
赶紧检查一下自己,要是有错啊,悄悄地改正。
生快速检查、改正。
师对该生说:你的字写得这么棒,我想读起来肯定也不错,请你读一读。
生读师:恩,读得非常流利,要是再带点韵味就更好了。
来,孩子们,拿起你的大作,咱们一起来读读。
(课件出示山行图、音乐)要读出了诗的感觉,诗的味道来。
生齐读二、品读古诗,感悟。
(一)、初悟古诗。
师:伴着悠扬的音乐,读着优美的诗歌,我们和诗人一起走进了幽静的山林,一处处秋天的美景纷纷呈现在眼前,你觉得此时最吸引诗人的会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再细细地读一读,可以借助书中的注释先想想诗句的意思,再考虑这个问题。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山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山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分步解读,入境悟情等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来体会诗歌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秋天,发现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1、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1、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3_山行_教学设计_教案_3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感情诵读。
2、一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坐”、“远上”“生处”、“寒山”等,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1、古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首好诗都是“诗情”洋溢,溢于纸上。
诗人善于发现自然之美,或触景生情,或融情入景。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随古人一道赏景吟诗。
2、复习背诵上节课所学《赠刘景文》(示课件)师生齐诵。
3、《赠刘景文》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描写秋景的送别诗,唐代有一位著名的大诗人,他最擅长写描写景物的古诗了,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杜牧去秋游吧--介绍一下作者(让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杜牧(示课件)4、教师课件出示山行图(示课件),激情渲染:这是深秋的一天,一辆马车在山道上缓缓前行,身着一袭青衫的诗人正悠闲地行驶在山路上。
山道两旁古木参天,红叶翻飞。
林间不时传来啾啾的鸟语,唧唧的虫鸣。
山中的美景激起了诗人的灵感,于是便有了这首《山行》。
学生自主理解课题的含义。
二、初读感悟、欣赏诗意1、听录音范读,生自由读诗(示课件),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行呢?把它读给大家听听,也分享一你的快乐好吗?(生读)2、交流识字。
指导书写“枫,于”(示课件)。
学生自主识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如:径---经---轻,于---干,猜一猜的方法,如:风吹树木枫叶红---枫,干钩“于”,加一加的方法,如:余+斗=斜,木+风=枫……3、过度: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了,学生自由练读(示课件),品析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4、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生处”这几个难懂词的意思。
(示课件)“远上”:观察画面并提问:你看到的山是什么样的?只有一座山吗?谁能画一画呢?“斜”: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的小路,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呢?(小路是弯弯曲曲的)。
《山行》教案(北师大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山行》教案(北师大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山行》教案(北师大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1《山行》教案(北师大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山行》一文,理解作者感受自然的心情,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法,并学会运用语言和表达方式,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和启示。
2.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逐字、逐句、逐段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文本的能力,并能准确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意图。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山行》一文。
2.认识诗歌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法。
3.理解生命的意义,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和启示。
三、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感受自然的心情,并能运用语言和表达方式,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和启示。
2.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意图。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1.以课堂授课为主,采用课前预习、理解、思考、归纳和总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并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文本主旨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2.阅读理解、分析、对话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学生运用比喻、夸张、意象等语言技巧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并通过教师的解读和讲解,让学生从多个视角深入理解文本。
3.小组学习与个人总结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交流、讲解和解答问题,提高学生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和技能。
五、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你们最近是否有在户外散步或者登山的经历?”“当你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象时,你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和情感?”由此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象的兴趣和好感,引导对本文主旨的思考。
2.预习导入教师告诉学生本节课将要学习的课文,并让学生看一下题目——《山行》。
请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预测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手法等。
3.钩子引出老师藏在教室窗外一张卷有“山行”的纸。
老师让学生先看窗外的山以及纸上的“山行”,在对这两者的描述和解释中,体验描写和抒情的不同。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山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山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分步解读,入境悟情等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来体会诗歌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秋天,发现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1、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1、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行》教学设计-公开课-优质课(北师大版七上精品)
山行》教学设计-公开课-优质课(北师大版七上精品)山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研究生字“径”和“霜”,理解词语“石径”、“坐”、“霜叶”、“红于”等的意思。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过程与方法】引导理解;朗读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的意思,认识秋天红叶的静美,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谈话释题1、老师喜欢古诗,因为古诗有特别的美。
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晚唐时期著名诗人XXX的《山行》。
XXX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创作态度非常严谨。
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把自己认为不满意的烧掉。
1000多篇诗文流传下来的只有450篇。
这首诗是他写景的代表作。
2、释“行”,发问。
二、默读古诗1、根据课后的解释,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远上”、“石径”、“斜”、“坐”、“霜叶”、“红于”等词的意思。
2、结合插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这些景物是怎样的?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理解诗句1、读第一、二行:诗人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在理解“远上”、“石径”、“斜”等词的基础上说出: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通向深秋的高山,那白云飘动的地方,隐约可见几户人家。
2、读第三、四行:1)说说“坐”、“霜叶”、“红于”的意思,指名说说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2)幻灯出示未添色的枫林图,让学生说出作者停下车来观赏的原因,然后指名为这枫叶添上颜色,成为美丽的秋色图。
四、指导朗读1、导语激情课件展示“满山枫叶”、“作者下车”、“观看枫叶”的画面。
枫叶如此红艳,真叫人心旷神怡,我还要坐车登山,让帷幕遮住我的视线,真是太扫兴了,还不如快快下车,大饱眼福。
看到满山的枫叶,我的血液往上涌,我的心在颤动,这经霜打过的红叶比二月的鲜花更耀眼。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上《山行》 (二)
《山行》教案1.这是一首纪游诗,也是一幅优美动人的秋山图,一洗寂寥冷落的悲秋情调,表现了诗人的高怀逸致、英气豪情。
2.前二句概括描写山行所见全景,视线由低而高,由近及远。
但见蜿蜒曲折的石径向上延伸,山顶白云缭绕,隐约可见山中人家。
后二句写近处的美好景致:路旁山坡上,经霜的枫林辉映着夕阳,一片火红,令人流连忘返。
3.赏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车驶入山中,沿途景色迷人,而傍晚枫林胜景更令诗人留恋。
原本透红的枫叶,镀上夕照的光辉,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这两句诗笔调清新、流畅。
上句出语并不奇特,却能唤起读者的注意:诗人为什么停车?何以为“枫林晚”动情?这就为下句写景作了铺垫。
下句用“红于”二字把经霜的枫叶与“二月花”作比较。
含蕴丰富,尤值玩味:(1)表明“霜叶”比“二月花”红得更艳丽,赋予秋景以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荡涤了萧索的悲秋气氛。
用“红于”,说比“二月花”还要红。
不说其究竟更浓烈到什么程度,能令人遐想。
倘说:“红如”,则因太实而窒息了想象。
(2)用“红于”,更显出意境开阔、情调豪壮。
“二月花”不管开得多么繁盛,也不会比叶多。
枫树则每片叶子都是它火红的“花”,是通体皆红,何况还是整片火红的“枫林”,又映照着夕阳,其娇艳、浓烈自然远比“二月花”壮观。
(3)“红于”还是包含着深刻哲理的议论。
说“红如”只是在外表上赋予“霜叶”以春花的色彩;“红于”则强调了“霜叶”内在的精神、气质:经霜不凋,遇寒更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诗人激赏的正是枫叶的这种独特品格。
在“霜叶”与“二月花”的比照中表明,美不美,主要不在于是否有天生的丽质,更在于能否经受住后天的磨练。
这是诗人高尚的情操和不同凡俗的审美观的形象表现,因之而耐人寻味。
下课啦,咱们来听个小故事吧: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课【教学设计】《山行》
《山行》《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诵和背诵古诗;2、理解诗中的重难点字词,学会串联整首诗的意思;3、学习诗人写景、抒情的手法。
4、教育同学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诵使学生融入情境,在赏析景物中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感受诗中美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秋景,乐观面对人生的感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欣赏诗中描绘的秋色,学习诗人写景、抒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1、 查找关于作者的资料、其他诗歌;2、 ppt 课件;3、熟读背诵这首诗。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课:秋天有美丽的景色,秋天有累累的硕果。
王勃把秋天写得十分壮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维把秋天写得十分清幽: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而李白则把秋天描绘得十分苍凉: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毛泽东把秋天写得改天换地: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看杜牧把秋天写得多么的富有生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关于作者。
3、关于诗歌的知识。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己试读。
2、听读《山行》,掌握正确的读音,并划分朗读节奏。
3、读后用自己的话复述古诗内容。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逐字逐句理解诗文。
四、透过意象,感受诗情:1、《山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层次吗?2、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写得特别好?请用“我觉得()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仿佛让我看到了()或“我觉得()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表现出了()”句式说话。
《山行》 (北师大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山行》(北师大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诗歌,理解景物的细致描写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结合即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反复吟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3.根据诗歌意境,能够借助想象,运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诗歌画面。
4. 歌颂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乐观向上的精神。
【资料助学】1、作者: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
二十六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
后来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使,还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
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
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
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旋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杜牧在文学方面,主张文以致用,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提倡言之有物,朴实无华的文风;反对无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
在晚唐追求浮丽柔靡的文坛上,他主张“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丽独树一格。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
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
2、解题: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诗。
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自学导航】1.、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读不准的地方。
2、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
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3、根据学法自学古诗。
(通过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点拨: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山行》教案(北师大七年级教案设计)
《山行》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本诗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2、熟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阶段的古诗词学习还是得注重量的积累,只有大量的阅读背诵古诗词,方能厚积薄发。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仍是背诵。
难点:学习并体会本诗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法:诵读为主教学过程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
被后人成为“小杜”,以区别杜甫,他和同时期的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二、整体感知1、解题本诗的题目是“山行”,即山中行走,交代了地点。
2、诵读本诗。
⑴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正音。
⑵学生自读。
明确:寒山,深秋时的山。
石径,石头铺的山路。
斜,读作xiá。
生处,深处。
坐,因为。
红于,比……红。
⑶找5—7学生分别读这首诗。
三、分析前二句学生齐读前两句。
1、诗的第一句写到了哪些景物?明确:是的第一句写到了山,山路(石径)。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
“远”写出来山路的绵长,山的深远。
“寒山”点明了山行时的季节时令,暗示了秋山的颜色。
“斜”与“上”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2、诗的第二句斜写到了哪些景物?学生读本句,找出关键字。
明确:这句诗写到了云、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发现在白云飘渺的地方有人家居住。
这里的“人家”照应“石径”,白云缭绕证明山很高。
3、(讨论)有一种版本将“白云生处有人家”印成“白云深处有人家”,你认为“生处”与“深处”哪个更好?为什么?明确:“生处”和“深处”都给人以朦胧飘渺超越世俗的神往之感。
“生处”为云之源头,给人以高山之巅更为遥远的感觉,同时,又有云腾雾涌白云飘忽的动感。
因此,“生处”好于“深处”。
四、分析后二句。
学生齐读最后两句诗。
1、诗人在这崎岖不平的山路中穿行,很是疲惫,按常理说看到“白云生处”的人家时,应该欣喜若狂,到那里去歇脚。
在第三句诗中,诗人却停了下来,为什么呢?明确:诗中有交代“停车坐爱枫林晚”,只是因为喜欢这枫林晚景。
《山行》课件-公开课-优质课(北师大版七上精品)
白云生处有人家
白云生处:指飘浮着白云 的地方。
句解:在白云飘浮的地方 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白云生处”和“白云深处” 比较:
“生处”和“深处”都给人有点朦胧飘渺,产 生超越世俗的神往之感,都是很动人的。但“生 处”为云之源头,给人高山之巅、更为遥远的感 觉,同时又有云腾雾涌、白云飘忽的动态感。应 当是“生”字好于“深”字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霜叶: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红于:比……还红 句解:四周枫叶如火,更显 得红叶娇美,远远胜过早春二 月的花,所以诗人被这美景吸 引住了,停下车来观赏。
思考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 如”?
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 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 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 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山
杜牧
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xiá)
利用文中的注释,逐字逐句理 解诗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
远上: 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 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 石头小路 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 斜:
的意思。 句解:在深秋时节的山上, 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 方。
“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什么成为 千古名句?
①对比、比喻新异。一般而言,秋叶意味着飘零、 衰落、萧条,二月鲜花意味着新生勃发,一般人的心理 是不容易将两者在共同点上联系起来的。诗人不仅将经 霜的枫叶比作二月鲜花,而且说比这春天里最为鲜艳的 花朵还要鲜艳。
②情感独特,一反历来悲秋之调 。落脚在红色,强 调红色。引起的联想是“红得鲜艳,红得旺盛,红得热 烈,红得有生命力”。并且又说秋叶的红胜过了新生勃 发的新春之红。诗人从秋天里感受到的,就迥异于一般 咏秋诗的“悲壮”之调,而是甚至胜过春天的勃勃生机。 诗人的情感是独特的。 ③富有哲理。这是此诗句成为千古绝唱的一个重要 特点。把枫叶经霜喻理、象征为经受挫折、磨难,然而 “经霜色愈浓”,因而“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种对世间 事理的醒悟和鼓舞、激励人们的作用。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3_山行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理解诗义。
2.透过意象,感受诗情。
3.比较阅读,体验意境。
4.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3. 教学用具多媒体,翻页笔,白板笔4. 标签七年级,山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同学们,从现在起,让我们走进了《秋日撷英》这个单元吧。
“撷”,是摘取之意,“撷英”就是采择精华的意思。
“秋日撷英”的意思就是采择秋天的精华之意啊。
秋,是丰收的季节,也是萧条的季节。
因此,倾听大自然中“秋“的絮语,你可能会像《秋词》的作者刘禹锡那样,有一种“秋日胜春朝”的感觉,也可能会像《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那样,有一种“断肠人”的感觉,当然也可能有和毛泽东一样“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感觉。
这是因为,“秋”的丰富语义和秋天的多样物候特征,能使人产生多重的联想。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山行》这一课。
(二)走进作者,了解常识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府万年县(现在陕西西安)人。
宰相杜佑之孙。
晚唐著名诗人,兼长古文。
“人号为‘小杜’,以别于杜甫。
”他生活的时代唐帝国已江河日下,他又秉性刚直,不愿苟合取容,始终未能施展其抱负。
杜牧的诗文创作都有积极的追求。
认为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已”(《答庄充书》),注重作品的思想内容。
说自己“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
“苦心”说的是创作态度认真;“高绝”则指独辟蹊径的创作目标。
他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刘熙载以“雄姿英发”(《艺概》卷二)来概括他的独创风格。
其七言绝句以画面鲜明、词采清丽、思情悠远、风格俊爽为人所称道。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
宋真宗朝进士。
庆历三年(1043)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
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
七年级语文上册《山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山行》教学设计古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首好诗都是“诗情”洋溢,溢于纸上。
诗人凭借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抓住鲜明的景物来表达自己饱满的情感:或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或缘情写景,或融情入景。
由此可知古诗的学习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为学生的生命发展打下厚实的底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去和古人握手谈心。
【教材简析】《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且都是写景的,均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杜牧的《山行》是《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让我们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到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同时这也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因此,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目标预设】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诗句中“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设计理念】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突出“词义句意理解”和“意境欣赏”这两个训练点,以“学法指导”为主线,注重智力与技能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3_山行_教学设计_教案_2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掌握古代文学常识和绝句、律诗等近体诗文化知识。
2.朗诵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3.比较阅读诗歌不同情调。
2.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古代文学常识和绝句、律诗等近体诗文化知识。
2.朗诵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自主互助:1.划分节奏,朗读诗歌3遍: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自主学习,小组互助:①山行:在山中行走斜:这里读xiá寒山:深秋时的山坐:因为霜叶红于二月花: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②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以七言绝句著称,著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③近体诗:近体诗知识:《语文助学》“预习积累”第2题;(P26)绝句知识:《语文助学》“语言运用”(一)语文小词典:第1题。
(P27)韵脚知识:《语文助学》“语言运用”(二)尝试运用:试着将《山行》中平仄标出来,并找出押韵的字即韵脚。
(P27)再读全诗,基本成诵。
三、感悟画意诗情:1.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远处的寒山;近处的石径;飘动的白云;寂静的人家;傍晚的枫林;红色的霜叶。
有远景有近景,有动画有静美,红白相间,色彩艳丽,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2.鉴赏诗歌中的词语妙用:①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好于“深”,“深”只是体现了远、浓,“生处”为云之源头,云腾雾涌,有动感美。
②霜叶红于二月花:经霜的枫叶比二月花还要红,秋景胜春景,色彩更鲜艳,生命力更强盛,更耐寒,体现了秋景的生机勃勃,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景语即情语。
情由景生,境由心生。
诗的前两句客观描述远景,后两句却渗透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秋天的独特感受,成就了诗的个性化立意,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 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二、三
三、教学用时:1课时
四、课型:讲读课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
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
(板书诗题)
(二)了解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三)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
二十六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
后来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使,还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
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
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
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旋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杜牧在文学方面,主张文以致用,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提倡言之有物,朴实无华的文风;反对无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
在晚唐追求浮丽柔靡的文坛上,他主张“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丽独树一格。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
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
2、解题: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诗。
(四)学习诗文
1、诵读古诗,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初步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读不准的地方。
(2)通过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根据学法自学古诗。
(通过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
3、交流总结,教师重点指导:
①字词方面: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
石径:石头小路。
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á,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白云生处: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坐:因为的意思。
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霜叶:指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红于:比……还红。
二月花:春天的花。
②指名让学生根据词义说说诗的意思,其他同学想象画面。
驱车沿着遥远而又蜿蜒的山路向寒山行进,
远望山顶白云缭绕那里居住着几户人家。
我不时地停下车来欣赏,因为这枫林晚景太美——
这经霜变红的枫叶远远胜过二月盛开的红花。
4、精读赏析,品味美句。
①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层次吗?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
系在一起,有主有从。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②“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引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
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全诗的重点在第四句,前三句全是为突出第四句起烘托、铺垫作用。
③如果此时此刻,你也与诗人一起来到了山脚下,看到这秋天傍晚的美景,看到这火红的枫叶,你会想什么?说什么呢?
④比较阅读
《渔家傲》是范仲淹镇守西北边疆时写下的。
它描写了边塞的萧瑟风光和艰苦生活,表现了将士久戍思乡与功业未成、欲归不得的矛盾和痛苦。
上片以写景为主,着重刻画塞下秋来荒凉雄壮的景象,景中寓情。
“塞下”句总写边塞秋天风景之“异”,“异”字统领并笼罩全篇。
下片以抒情为主,又以景渲染情。
《苏幕遮》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写旅思乡愁。
上片写游子在途中登楼望远所见景象,下片抒写怀远思乡情怀,层层展开,婉转缠绵。
同是由秋天景象引发的感思,《山行》的情调是热爱赞美生机勃勃,而范仲淹这两首词的基本情调却都是“悲”。
但两词又有区别,《渔家傲》是“悲壮”,《苏幕遮》是“悲凉”“悲清”。
(五)小结: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碧山,石径,农舍,白云,红叶,枫林,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
诗人一反历来秋景萧条的写法,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使秋色显得生机盎然,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让读者感到隽永清新。
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宜其万口传诵,经久不衰。
(六)作业:背诵并默写;完成本课配套习题。
(七)板书设计:
山行
杜牧
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近景:枫林,霜叶
教后记载:
作文训练
一、命题.机动(按当时的学校活动或学生生活、内外环境等因素恰当命题)
二、指导.
三、批阅记录.
四、讲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