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蓬莱阁珍藏的苏轼《海市诗》碑刻研究
蓬莱阁的介绍和传说故事
蓬莱阁导游词(站在桥上介绍一下丹崖山)我们看见远处的山呢便是丹崖山了,虽然只有70多米,但这里供奉的是八仙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海市蜃楼的出现也为丹崖山增色了不少。
(买完了票讲一下城门)这里便是水城的城墙了,里面就是古登州的中心了。
我们现在登上的这座桥就是“登仙桥”了,身到蓬莱即神仙嘛,不过呢我们现在只能说是半仙,不过入了仙境之后,我们就可以做神仙之游了。
水城的是由小海和刚被拆迁的刀鱼寨组成。
蓬莱政府为了恢复古城的原貌陆续拆除了周围的民居。
大家看到的这片就是小海了,别看下在的水位这么低但在过去这可是戚继光训练水师的地方。
因为现在是休渔期,所以渔民们都把渔船停泊在这里。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蓬莱阁景区的基本情况。
蓬莱阁景区是以丹崖山为中心`,蓬莱水城和田衡山为两翼的,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与一体的名胜风景区。
景区面积为10平方公里。
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原来只有弥陀寺和龙王宫,后来登州知府朱处约来到这里。
看到这里风光秀美,景色宜人,便将龙王庙西迁,建立了蓬莱阁,是在北宋嘉猷六年即公元1061年,经过宋,明,清三代扩建成现在的规模。
蓬莱阁景区面积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0平方米。
蓬莱阁坐落在距城北1000米的丹崖山上。
阁内层楼修阁,凌空而起,苍山翠相,掩映期间。
山下碧波万顷,烟水浩淼,素有蓬莱人间仙境之称。
1982年与蓬莱水城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景区内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标志。
蓬莱是古代登州府属所在地,管辖着九个县一个州,是当时中国东方的门户。
久负盛名的登州古港,是中国古代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和军港,与我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明州和扬州,并称为中国四大通商口岸,并且是我国目前保存的最完好的古代海军基地。
蓬莱依山傍海,所以有以“山海名邦”著称于世,山光水色堪称一绝。
蓬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苍茫的山海风光,而且在于它有着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山海经》和《封禅书》中,把蓬莱,瀛洲,方丈三座神山描绘的活灵活现。
我对蓬莱阁苏轼卧碑的个人揣度
我对蓬莱阁苏轼卧碑的个人揣度(/forum/14/topic/3347887?pg=1)(刘兆彬)一、我曾经在网上发过一个关于苏轼书法的帖子,引起一个网友的兴趣。
她提供了一件苏轼蓬莱阁卧碑的图片,并说:“从苏轼的字来看,写意味浓!他写文总是开如紧凑些,越往后越草,越开放。
在蓬莱阁上也有他的手迹,看起来更是明显。
到最后的段落全是开放型的,也草起来。
”我粗略看了一下,因为网友提供的图片不是很正面的图片,所以,难以清楚看到。
但个人有如下揣度:蓬莱阁上的东西很难断定为根据苏轼真迹摹勒上石。
苏字横扁,蓬莱阁卧碑字形竖长,用笔、结字的方式也有很多疑点,目前重要的图录没有收录这件作品的。
现在还是存疑的东西。
当然,(少数)苏字在章法上前紧后松,这一点我同意这位网友的看法,比如《梅花诗贴》(元丰三年),从第三行开始纵笔直书,最后三行颇类怀素,是苏轼罕见的一件可以称得上“草书”的作品。
但这样的作品很少,还是前后比较一致的居多。
二卧碑看起来有几处地方可以提出疑问:1、总体看,卧碑的字形体狭长,结构方面值得怀疑。
苏字的“撇”,一般在写到一半的时候笔力加大,下半部反而变粗,但这块碑上的撇,越往下越细,显然没有中间加力、铺豪的用笔动作,如首行的“居”、“史”、“金”,第三行的“君”,第四行的“唐”,倒数第四行的“废”,长撇均如此。
这是一个可疑之处。
2、苏字的撇,中间部位向右下弯曲,其状如弓(请参考《黄州寒食诗》倒数第3行“九”字的长撇),起笔、中间、收笔三点几乎可以连成一个各个内角都比较大的三角形。
此碑撇画比较直,起笔、中间、收笔处连成三角形,其中有两个角的角度会很小,三点连起的图形近乎直线,曲度不够。
此又一可疑之处。
3、苏字横扁(稍长者近方形),是比较一惯的特点。
卧碑通篇字形竖长,后四行取纵势,字形更为狭长。
这是整个结构上的疑点。
苏轼的字一般或方或扁,这种习惯在书写时应基本稳定。
现在拉长到这种程度,不太合乎常理。
4、苏轼曾经讥讽黄庭坚的字如“长蛇挂树”,黄庭坚曾经讥讽苏轼的字如“石压蛤蟆”,而卧碑文字的长竖(如“斜”、“年”、“耶”),颇有“长蛇挂树”的意味,很难说符合苏轼的审美趣味。
烟台蓬莱阁导游词
烟台蓬莱阁导游词蓬莱阁导游词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到蓬莱阁观光旅游。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位能在这里度过美好时光。
从东而来,这是“人间仙境”的大匾,是苏东坡的手迹。
这里是隐仙洞。
相传这里是吕洞宾精心修炼的山洞。
这儿是天桥。
能从?望口?望大海。
现在我们所处于戚继光雕像范围内。
戚继光是著名的大将军,蓬莱是他的故里。
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此处雕刻了他的雕像。
现在我们在古船博物馆。
这儿有着古代较好的船模。
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了造船。
此刻我们来到了避风亭,这儿很神奇。
即使外面大风猛烈,亭里却依旧烛火旺盛。
虽然它表面看起来很奇异,可其中也有科学道理。
因为亭内无窗,空气不能对流,就形成了这种景象。
这儿是八仙殿,殿里充盈着神秘。
八仙有吕洞宾,张果老,荷仙姑——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神话。
主体建筑蓬莱阁为双层歇山并绕以回廊,上悬书法家铁保手书的匾额,给人浑重而不失亮丽的感觉。
这里自古就是名人学士的雅集之地。
蓬莱,是有灵气的地方。
今天感谢大家前来游赏。
祝你们事业发达,学业有成!欢迎各位下一次再来旅游!蓬莱阁导游词500字篇二世界著名的蓬莱阁就位于蓬莱城北靠海的丹崖山上。
初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明清时期,此阁又经过多次重修,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名楼。
这实际上是一组古建筑群,建筑面积达18900平方米,有6个主体建筑和其他辅助建筑。
主体建筑分别是:蓬莱主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
里面展出的以及大殿柱子上的对联和石刻都是著名文人的书画作品。
当来到丹崖仙境坊,我们发现“丹崖仙境”4个汉字,是由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于1964年参观蓬莱阁时题写的。
蓬莱阁是能看到海市的地方,很久以前就以仙境闻名。
进入丹崖仙境坊,我们就似乎进入了仙境。
您也许感觉到似乎成了神仙。
龙王宫初建于唐代,重建和扩建于宋代和元代,包括三个庭院:大门,前殿和后殿。
传说龙能潜海,腾云驾雾,呼风唤雨。
蓬莱阁景点介绍5篇
蓬莱阁景点介绍5篇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是一处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结晶的古建群。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蓬莱阁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莱阁景点导游词1蓬莱阁广场东海岸的“八仙渡海口”旅游区“火树银花不夜城”工程全面启动。
景区中分五个层次可观可览可娱可游。
海岸区新建两座牌坊,以花岗岩为材料,三神山为主要故事,雕凿成八仙渡标志性入口建筑。
同时,新建两个广场,以供停车,导游,环保小火车站之用。
通往景区的八仙桥为十一孔仿古建筑,是唯一入景通道。
前景区主景建筑为建在水池中的三层望海楼,水下一层为可容纳1000人同时就餐的大型旅游餐厅。
墙面为透明玻璃建筑,可观赏水中海豹、海豚、海狮等海洋动物及楼上人造瀑布景色。
二层为工艺品展厅,三楼为大型露天平台,开设茶座,对面有表演舞台,可聘请艺术团体、泰国民俗风情表演及海洋动物表演等。
夜间,在沿景区建筑装饰五彩缤纷的灯光辉映下,观赏海上客轮灯光莺火的流动,品茗赏舞。
沐浴在夏日凉爽飒飒海风之中,使你得到神仙般的享受。
两侧钟楼、鼓楼建筑,让你挥锤击鼓撞钟,咚咚的鼓声和铛铛的钟声,撼你心扉,使你精神振奋,一扫郁闷心情。
中景区为八仙祠、内院、厢房组成,是人们上香抽签、祈福的地方。
后景区由八仙阁、八仙台、水浪池、环廊、小亭、八仙渡海处等组成。
八仙台为八层梯形建筑,台上建有30米高的八仙阁,八仙台里以九宫八卦阵设立迷宫,内里修建八仙洞、塑八仙雕家,展示八仙过海的神奇故事,游人进八台入仙迷宫阵,非超人智慧者,必须由导游引路方可进出。
八仙池下大型水池1.2万平方米,水深4米,与外部海水相接,随潮涨潮落。
采用现代技术净化海水,使池中海水碧蓝清澈透底,池中放养鱼、虾、贝类、藻类海洋生物,放置珊湖礁石、假山,设置最先进安全的潜水工具,可供游人下池与鱼同游,享受人与海洋生物亲密无间,回归自然的无限妙趣。
八仙渡海口为景区通往大海的出口,也是八仙渡海处出口。
建有碑记,设置旅游艇,可供游人摄影,海上旅游观光,直通蓬莱阁。
蓬莱阁
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经过了宋、明、清三代不断的扩建和改建。
整个建筑群建筑面积为1890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为六个建筑单体,共有100多间,整个古建筑群楼台殿阁分布得宜,寺庙园林交相辉映,古朴典雅,独有千秋,成为名扬中外的游览胜地。
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首先会看到的是蓬莱阁景区内唯一的佛教寺庙---弥陀寺:弥陀寺始建于唐代。
这里曾是香火极盛的佛教传播基地。
但是到了唐代,武宗李炎鉴于佛教盛行造成建寺庙占耕地过多,出家当和尚和尼姑的人也越来越多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国家赋役来源,与国家利益发生尖锐冲突,发动了禁佛运动。
弥陀寺也不能幸免。
弥陀,是号称西方三圣之一的阿弥陀佛的简称(西方三圣指的是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
弥陀寺,是供奉阿弥陀佛的寺庙。
这里是弥陀寺前殿,东边是密迹金刚,西边是那罗延金刚,两位金刚各手持宝杵,成为护卫寺院的第一道防线。
现在我们一起参观一下弥陀寺的正殿,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
正中供奉的是阿弥陀佛。
其左协侍为观世音菩萨,右协侍为大势至菩萨。
各位老师大家现在看到是-- 丹崖仙境,丹崖仙境原名“丹崖胜境坊”,是木质结构。
“丹崖仙境”四个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来蓬莱阁时题写的。
因为蓬莱阁坐落在丹崖山上,这里的石头是红褐色的,所以称为“丹崖”通过该坊即步入仙境,素有“仙境之门”之称,因此叫丹崖仙境坊。
各位老师请随我一起步入仙境按照最佳游览路线,我们先往西走,到龙王宫去参观一下。
龙王宫:龙王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最西端的一个单体。
这里供奉的是传说中的四海龙王之首东海龙王敖广。
首先我们来到的地方那是龙王宫的前殿,里边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
参观完龙王宫的前殿,大家请随我一起参观正殿,大家请看中间端坐的是东海龙王敖广。
他身边站立的是八位站官。
东边第一位是巡海夜叉,他负责夜间在海上巡逻,发现情况,就及时向龙王汇报。
蓬莱阁弹子涡石及其诗文探析5陈立强
蓬莱阁弹子涡石及其诗文探析 5 陈立强90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蓬莱阁下的海滩上还有没有弹子涡石呢?2006年9月,一种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图案清晰、玉质感强的卵石在第五届烟台黄海城市花园杯赏石展会上靓丽亮相,立即引起了关注。
中国收藏协会会长闫振堂,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花卉盆景赏石分会理事长甘伟林,副理事长贾祥云等赏石专家,一致确认这种小巧的卵石,就是当年宋代苏轼所钟爱的蓬莱阁弹子涡石。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理事、烟台市盆景艺术学会副会长王世志,还挥笔著书,在他编著的《中国长岛球石》一书中,特地将此“蓬莱阁弹子涡石”作为一个《名著篇》等重要章节进行了介绍。
持石者是蓬莱供水总公司退休干部沈周田。
沈周田酷好奇石。
他从事多年水文地质专业,走遍大半个中国的奇山秀水,特别注意收藏各种各样的矿石标本,是蓬莱奇石行当的领军人物。
据沈周田介绍,他收藏的这种蓬莱阁弹子涡石,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
他说,蓬莱阁以西的田横山北坡,有一处内凹的弧形山体,那里悬崖万丈,陡峭险峻,上摩云天,下临大海。
在那山体底部与海浪撞击处,有一弧形的半月湾,湾内碎石被海浪无数次的冲击旋磨,失去了原来的棱角,形成了类似于圆弹形的卵石。
沈周田讲,他早年听说过苏轼曾在古登州任职时,很钟爱这种弹子涡石,于是他就常到这里,按照苏轼诗中的描述,拣此石收藏。
关于蓬莱阁弹子涡石的产地,毫无疑问,是古登州(今蓬莱)的“蓬莱阁下”海滩上。
因为苏轼和王世贞在诗序中明确指出了它的产地。
据资料记载和蓬莱沈周田40年前的现场考证,也可以证实这一点。
南京周德麟、赵启斌在《略议雨花石从实用到鉴赏的历史演变》一文说,大秦国出九色石,山东蓬莱阁出弹子涡石,文登县出文石,戈壁沙漠中产五色石……《中国观赏石》介绍,弹子涡石产于山东省蓬莱市丹崖山旁。
该石为海浪长期磨荡而形成,状如珠玑、弹丸,圆洁光莹,俗称弹子涡。
宋•苏轼在山东时曾于丹崖山旁取弹子涡石数百枚,用以养菖蒲,并作《文登弹子涡石》诗。
历史文化名楼的文化内涵与旅游开发简述——以蓬莱阁为例
历史文化名楼的文化内涵与旅游开发简述——以蓬莱阁为例作者:刘建军来源:《文物世界》 2016年第1期刘建军摘要: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以其浓厚的文化底蕴、精美的建筑艺术风格为后人所传承和歌颂,成为向世人展示中华文明史的重要载体。
为了传承历史文化名楼优秀的历史文化特色,将其独特的人文景观用历史的根基、文化的精魂予以创意性开发与塑造,促使更多的人来欣赏、感触名楼的历史文化。
关键词:名楼文脉蓬莱阁旅游开发一、名楼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数千年文化积淀中,名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个部分。
一座名楼的形成不仅要拥有气势磅礴、巍峨轩昂的建筑,更在于她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沉淀和积累。
1. 名人文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中国的历史文化名楼很多都是因名人而名。
中国最早出现的楼台建筑“台”,初期基本是帝王游乐、举行盛大仪式的场所。
随着文化的发展,帝王每有活动总是召集一批文人士子来吟唱,于是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与文人雅士关系逐渐密切,发展至唐宋时期亭台楼阁等建筑物成寻常百姓可以游观的场所,游宦士人新到一地,往往喜欢建设,以作为自己居住与宴游场所,这些亭台楼阁便因此更为有名。
蓬莱阁是历代文人汇萃之地,碑刻匾额琳琅满目,其中北宋文学家苏轼《海市诗》和《书吴道子画后》卧碑、明书法家董其昌手书《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碑刻、清书法家翁方纲手书《海市诗》石碑、清书法家铁保手书《蓬莱阁》匾额等古代文化瑰宝,为海山增色,为仙境添彩。
名人与名楼的融合,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群体的崇高的理想人格和雅致的审美情趣。
赏山水之美,得宴游之乐,舒自我之情怀,士大夫在亭台楼阁间流连忘返。
2. 名篇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名楼打大都处于河湖海畔,危檐高耸,气势雄伟,而让它们名扬天下的不仅是建筑的奇丽,更重要的是名人的吟咏,名篇的传诵。
每座名楼都有众多登临者留下咏怀篇章,每座名楼都有名作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临河的鹳雀楼和黄鹤楼是诗——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崔颢的《黄鹤楼》;临湖的滕王阁和岳阳楼是文——王勃的《滕王阁序》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临海的蓬莱阁有苏轼的《海市诗》等。
蓬莱阁卧碑亭苏公祠
蓬莱阁卧碑亭苏公祠卧碑亭:卧碑亭以苏轼的《海市诗》、《书吴道⼦画后》横幅碑刻⽽得名。
卧碑亭内的卧碑,吸引了⽆数⽂⼈学者前来观赏品味。
碑的背⾯刻的是苏轼的楷书《海市诗》,正⾯是⾏草《书吴道⼦画后》。
从《书吴道⼦画后》⼀⽂看,元丰⼋年的年款署于⽂中,是不合情理的,后续碑⽂书风也明显差异。
原来,⽯碑原为刻制《海市诗》,刻成之后,⼜在背⾯勒⽂,由于《书吴道⼦画后》⼀⽂字幅⼩于《海市诗》,尚有⼀块空⽩,为此,在⽂后续上了苏轼的另⼀篇⽂章《跋吴道⼦地狱变相》的开头⼏句,借以填满碑⾯。
虽不是⼀⽓呵成,但苏轼的书法风格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此卧碑是蓬莱阁内珍贵碑刻之⼀,有着重要的历史资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这边还有清朝⼈龚保琛题的联语:“海市蜃楼皆幻影,忠⾂孝⼦即神仙。
”劝诫⼈们对国家要尽忠,对⽗母要尽孝。
苏公祠:这是为纪念北宋名⾂苏东坡⽽建的祠宇,⼤家知道苏东坡不仅是⼀代⽂豪,⽽且更是⼀个在封建社会难得的为百姓做事,勤政爱民的好官。
他的⼀⽣在仕途上历经坎坷,屡受磨难。
北宋元丰⼋年(公元1085年)他在遭受朝中新党打击迫害,谪居黄州五年后被朝廷重新起⽤,派到登州任知州,当年⼗⽉⼗五⽇到了蓬莱(登州治所)。
刚到任五天,⼜接到圣旨,调回京城任礼部郎中。
据考证,他是⼗⼀⽉上旬动⾝进京的,在这⾥有⼆⼗天左右时间,但就在这短短的时间⾥,他深⼊地⽅,了解民情,视察海防,为当地百姓做了⼏件⼤好事,并且留下了⼗多篇诗⽂佳作,其中《海市诗》堪称千古绝唱,独领风骚,为蓬莱仙境增添了迷⼈的光彩。
史籍记载,苏轼回京后⽴即向皇帝连上两个奏折。
⼀是《登州召还议⽔军状》,⼆是《乞罢登莱榷盐状》,这两个奏折体现了苏轼忧国忧民的崇⾼精神,更表现出⼀代名⾂关注民⽣、勤于政事、为官⼀任、造福⼀⽅的⾚诚之⼼。
特别是《乞罢登莱榷盐状》昭准后,朝廷废除了过去的当地⾷盐官营专卖制度,改为由沿海盐民(灶户)直接卖与地⽅百姓,官府只收盐税,这样既保护了盐民的⽣产积极性,⼜⽅便了百姓⽣活,⽽且交易价格下降,减轻了百姓负担。
蓬莱阁
蓬莱阁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是咱们今天的导游解说员,大家可以叫我小张。
今天咱们将要游览的是蓬莱阁景区。
首先为小导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蓬莱阁景区的基本情况。
蓬莱阁同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它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有弥陀寺和龙王宫,后来登州知府朱处约来到这里。
当这个知府看到这里秀美宜人的风光时,便将龙王庙西迁,在此建造阁楼。
因为此地名是蓬莱,便起名为蓬莱阁。
这民间传说蓬莱阁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它的周围也经常有仙鹤驾临。
蓬莱依山傍海,素有“人间仙境”之称。
山光水色堪称一绝。
据史料记载,蓬莱城北海面常出现海市,散而成气,聚而成形,虚无缥缈,变幻莫测。
那些好事的方士便以海市的虚幻神奇演绎出海山三神山的传说,惟妙惟肖的描绘出一个令人向往的神仙世界。
后来八仙过海的故事也加盟到这里,就更加生动迷人了,被称为“人间仙境”也就名副其实了。
好,朋友们跟着我往上走,我们来到的就是蓬莱阁内的唯一的一佛教建筑“弥陀寺”,弥陀寺始建于唐代,这里曾是香火极盛的佛教传播基地。
但是到了唐代,武宗李炎鉴于佛教盛行造成建寺庙占耕地过多,出家当和尚和尼姑的人也越来越多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国家赋役来源,与国家利益发生尖锐冲突,发动了禁佛运动。
他勒令在全国范围内拆毁佛教大寺近5000座,拆除小寺40000多座,还俗佛教徒26万多人。
弥陀寺也不能幸免,虽然没有遭到拆除之灾,也一度僧尼还俗,门庭冷落。
到了明万历年间时,蓬莱阁内的弥陀寺香火才恢复鼎盛,渐渐扩建成今天的规模。
咱们再继续往上走,拾级而上这座牌坊叫做丹崖仙境坊,牌坊上的字是董必武1964年来蓬莱时题写的,是迈入仙境的第二道牌坊。
这个牌坊是蓬莱阁上标志性比较强的建筑,大家可以在此摄影留念,最佳的照相位置就是第三个台阶,有“连升三级”之意,祝朋友们事业有成,步步高升。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牌坊下面了,俗话说得好:牌坊下面站一站,无灾无难保平安。
黄渤海分界处的文化丰碑
栏目《游在故乡》字数 3716黄渤海分界处的文化丰碑——蓬莱阁高洁在泾渭分明的黄海和渤海分界线南端,作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蓬莱阁无人不晓。
然而,它决不是常人望文生义上的“八仙”饮酒作乐处,而是一座意蕴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丰碑。
穿行其中,犹如置身“文化时空隧道”,了悟多多,感慨多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据史料记载,蓬莱城的得名缘起汉武帝。
唐人杜佑在《通典》中云:“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因筑城以为名。
”当年汉武帝所以千里迢迢到这里来,目的大约跟秦始皇一样,是闻悉大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山上有长生不老药。
他来了,等了好长时间,却不得见神山,当然也求不到长生不老药,失望但不死心的汉武帝就下令将他在海边望神山而筑的小城命为蓬莱。
蓬莱阁,坐落于蓬莱城北丹崖山上。
它始建于宋代,原是一幢单独的阁楼。
到了明万历十七年,官府又在附近增设了一批建筑物,还是总称蓬莱阁。
清朝嘉庆二十四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行扩建,蓬莱阁才具有了现在的规模:一个占地1.89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优秀建筑文化。
蓬莱阁所倚立的丹崖山是因山上的岩石布满了红色的纹理而得名,此山并不高,但山势陡峭,风景优美。
因这里是传说中“八仙”渡海处,所以山上崖壁中有“仙人洞”,又兼其负载着蓬莱阁,后山坡给海水环抱,时常水雾缭绕,越发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故此山成了遐迩闻名的名山。
1964年,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登临此山时,曾题写“丹崖仙境”四个字。
其实,古往今来,人们之所以将此阁、此山视作“仙境”,大约与这里时常出现的海市蜃楼有直接关系。
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奇观,是阳光与海雾折射辉映的一种虚幻景像。
当地人叫做“神山现市”。
那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春夏两季。
当然,“仙境”的美誉中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独具特色的渔民文化与蓬莱“仙境”相呼应,蓬莱阁这一古建筑群中供奉了三组“神仙”塑像。
第一组是东海龙王敖广的龙王宫;第二组是海神娘娘林默的天后宫;第三组是以吕洞宾为首的“八仙人”聚居的蓬莱阁大殿。
苏轼--《书吴道子画后》蓬莱阁《卧碑亭》
苏轼--《书吴道子画后》蓬莱阁《卧碑亭》苏轼--《书吴道子画后》山东-蓬莱阁《卧碑亭》以苏轼的《海市诗》、《书《吴道子画后》横幅碑刻而得名。
亭内的卧碑,吸引了无数文人学者前来观赏品味。
碑的背面刻楷书苏轼的《海市诗》,正面刻行草《书吴道子画后》,从《书吴道子画后》一文看,元丰八年的年款署于文中,后续碑文书风明显差异。
经推断,石碑原为勒《海市诗》,诗刻成之后,又在背面勒文,由于《书吴道子画后》一文手迹少于《海市诗》,为此,在文后续上了与此文相关的另一苏轼手迹一节,借以填满碑面。
虽不是一气呵成,但苏轼的书法风格确是统一的。
此卧碑是蓬莱阁内珍贵碑刻之一,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这边还有清朝人龚保琛题的诗:“海市蜃楼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
”苏轼--《书吴道子画后》原文: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
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①。
故诗至于杜子美②,文至于韩退之③,书至于颜鲁公④,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邪平直,各相乘除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⑥,盖古今一人而已。
予于他画,或不能必其主名,至于道子,望而知其真伪也。
然世罕有真者,如史全叔所藏,平生盖一二见而已。
文言汉语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②杜子美: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
③韩退之:韩愈,字退之,唐代杰出文学家。
④颜鲁公:颜真卿,字清臣,封鲁国公,世称颜鲁公,唐代著名书法家。
吴道子画作⑤乘除:增减。
⑥运斤成风:语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这里用以比喻吴道子手法纯熟。
原文翻译聪明的人创造事物,有能力的人来叙述,这不是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
士人攻读诗书,匠人学习技艺,从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汉朝、唐朝,一套体系都很完备了。
《中国古建筑赏析》网上考试题库
2015年《中国古建筑赏析》网上课程考试题库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二○一五年六月目录1、单选题------------------------------------------------------------32、多项选择题-----------------------------------------------------583、判断题-----------------------------------------------------------624、简答题------------------------------------------------------------64一、单选题1.下面哪种对建筑的需求在古代十分突出,在现代比较少见?(B)A 居住B 祭祀C 通行D 购物2.长城最早修建于什么时期?(B)A 夏商时期B 春秋战国C 秦朝D 汉朝3.下面哪个选项是至今依旧保存完好的宫殿建筑:(C)A 阿房宫B 大明宫C 北京故宫D 台北故宫4.“坛”一般用来祭祀哪种对象?(A)A 自然神B 佛教中的神C 道教中的神D 祖先5.按照陵墓的历史发展顺序,从早到晚依次为:(D)A 宝城宝顶→封土为丘→方锥形封土台→以山为陵→墓而不坟B 以山为陵→封土为丘→宝城宝顶→墓而不坟→方锥形封土台C 封土为丘→宝城宝顶→方锥形封土台→墓而不坟→以山为陵D 墓而不坟→封土为丘→方锥形封土台→以山为陵→宝城宝顶6.下面哪种建筑不会出现在佛寺中?(C)A 鼓楼B 斋堂 C宰牲亭 D 藏经7.图6_1中的平面图属于:(B)A 西方城市B 西方园林C 中国城市D 中国园林(6-1)8.图7_1所示为什么建筑?(D)A 敌楼B 钟楼C 鼓楼D 城门楼(7-1)9.图8_1所示民居为:(B)A 蒙古包B 吊脚楼C 窑洞D 藏式碉楼(8-1)10.图9_1中所示为:(D)A 梁桥B 拱桥C 浮桥D 索桥(9-1)11.下面哪那座古建筑属于木结构?(A)A 北京天坛祈年殿B 曲阜孔庙棂星门C 河北赵县赵州桥D 希腊帕特农神庙12.下面哪个朝代几乎没有修建过长城?(C)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13.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A)A 大明宫B 卢浮宫C 克里姆林宫D 白宫14.天坛中,哪座建筑属于“坛”?(A)A 圜丘B 祈年殿C 七星石D 斋宫15.4_1中所示为:(B)A 秦始皇陵B 唐乾陵C 明十三陵长陵D 包拯墓(4-1) 16.下面哪种大殿不会出现在佛寺中?(A)A 吕祖殿B 大雄殿C 天王殿D 观音殿17.下面属于私家园林的是:(D)A 上林苑B 清漪园C 静宜园D 个园18.文昌阁是古代常见的一种楼阁,它的功能是:(D)A 瞭望B 观景C 居住D 祭祀文运诸神,保一方文风19图8_2所示茅盾故居属于:(A)A 北京四合院B 江南天井院C 晋中大院D 云南“一颗印”(8-2)20.关于四种桥梁,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A 梁桥是所有桥梁中最早出现的B 拱桥出现于拱券技术发展成熟之后C 索桥广泛应用于各种江、河、湖、海D 浮桥的建造最为简单,但维护成本高31.下面不属于木结构优点的是:(D)A 抗震性能好B 造价低C 易于施工D 耐水火32.现在保留下来长城,基本是哪个朝代修建的?(C)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33.关于大明宫的修建历史,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A 由唐高祖李渊为自己修建B 由唐太宗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修建C 始建于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由唐高宗李治继续修建至完工D 由武则天为自己修建34.明清时期,祭天选在什么日子?(D)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35.关于秦始皇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B)A 秦始皇陵从始皇即位时一直修到其去世,历时38年,征用了70万劳力B 秦始皇陵被项羽破坏殆尽,现存仅为复原的遗址C 《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陵中灌有水银,这一点已被现代探测手段初步证实D 秦始皇陵有若干陪葬坑被挖掘出来,其中名气最大的是兵马俑36.图5_1中所示的建筑是:(D)A 碑B 亭C 塔D 经幢(5-1) 37.私家园林起源于什么时期?(C)A 商周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魏晋时期D 唐宋时期38.中国大部分古建筑为单层,楼阁所占的比重较小,这是因为:(A)A 古人认为楼阁不接地气,不宜居住B 目标太大,易受攻击,因此很少修建C 建造技术太复杂,很少有人掌握D 单位建筑面积的成本太高,很少有人修得起39.图8_4所示为:(B)A山墙B影壁C 垂花门D 游廊40.一般来说,桥梁承受的力不包括:(C)A 桥梁自身的重力B 车、马、行人等压力C 淤泥的阻力D 水流的侧面冲击力 41.图0_1中的屋顶属于:(B)A 庑殿式B 歇山式C 悬山式D 硬山式42.图1_1中,哪个是汉长城?(A)A左上B右上C左下D右下43.关于大明宫的使用历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A自唐太宗李世民起的所有唐朝(及武周)皇帝均居住于此B 先后居住过唐高宗李治等、武则天等17位唐朝(含武周)皇帝C 唐朝灭亡后,大明宫一直沿用至元朝,最终被蒙古骑兵摧毁D 大明宫至今依然保存完好,与故宫一样作为古建筑景点开放 44.3_1中所示为天坛中的哪座建筑:(C) A 祈年殿 B 圜丘C 皇穹宇D 宰牲亭45.4_2中所示为秦始皇陵中的:(A) A 夯土台 B 地宫C 陪葬坑D 寝殿46.图5_2中所示建筑是白马寺中的:(D)A山门B钟楼C接引殿D毗卢阁47.下面哪座园林不在苏州?(A)A十笏园B狮子林C 拙政园D 留园48.下面的作者和作品名称对应有误的是:(C) A 崔颢-《黄鹤楼》 B 范仲淹-《岳阳楼记》C 李白-《滕王阁序》D 苏轼-《海市诗》49.下面哪位不属于“宋四家”?(D) A 苏轼 B 米芾C 蔡襄D 欧阳修50.图0_2中的屋顶属于(D) A 庑殿式 B 歇山式C 悬山式D 硬山式51.图1_2中所示的部分是?(D) A 券门 B 步道C 敌楼D 射口53.关于大明宫与故宫的规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A 大明宫的总面积约为故宫的50倍B 大明宫中的太液池比整个颐和园还大C 由于将园林移至宫外,故宫的总面积比大明宫小得多D 即使算上颐和园和圆明园,故宫的面积还是远远小于大明宫54.下面选项中,天坛中的建筑与功能对应有误的是:(D)A 祈年殿——祈求丰年B 皇乾殿——祭祀黄天上帝和列祖列宗C 神乐署——管理祭天时的歌舞演奏D 斋宫——祭祀农神55.关于明十三陵的位置和格局,下面说法错误的是:(D)A 位于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天寿山脚下,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面有小河,是风水绝佳之处B 十三陵既是一个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分处一座山前C 十三陵主神道通向首陵——长陵。
关于蓬莱阁珍藏的苏轼《海市诗》碑刻研究
关于蓬莱阁珍藏的苏轼《海市诗》碑刻研究作者:范惠泉来源:《神州》2012年第02期摘要:蓬莱阁位于蓬莱北部丹崖山巅,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浓厚。
阁内收藏历代碑刻一百三十余方,其中苏轼的《海市诗》诗文韵采飞扬,寓意深邃,为蓬莱阁上最久远的歌咏海市的七言古诗,蓬莱阁和蓬莱海市从而名闻天下,因此《海市诗》碑刻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几经沧桑、几度兴废,苏轼《海市诗》原碑早已湮灭于历史长河,后来人们出于对苏轼诗文书法的喜爱和重视,先后三次对《海市诗》进行了镌刻。
如今,三方古代碑刻静静地藏在蓬莱阁卧碑亭与苏公祠内,被人们所欣赏和传诵。
关键词:蓬莱阁,苏轼《海市诗》,碑刻, 翁方纲, 张輶,研究一、最具影响的苏轼《海市诗》碑刻——卧碑苏轼被人们公认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书画等方面独树一帜,享有盛誉。
宋朝元丰八年(1085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六年的苏轼,得以“复朝奉郎知登州军州事”来到登州,十月十五日到任,二十日又接到进京任礼部员外郎的任命。
苏轼于十一月上旬离开登州时,有幸在蓬莱阁上看到令人神往的海市奇观,欣喜之余写下著名的《海市诗》:海市诗余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常见于春夏,今岁晚不复出也。
”余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祠,明日见焉,乃作是诗。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信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岛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元丰八年十月晦书呈全叔承议诗中提及的“全叔”,全名“史全叔”。
据《东坡志林》(稗海本)卷六记载“东坡居士,移守文登,五日而去官,眷恋山水之胜,与同僚饮酒日宾楼上,酒酣作此木石一纸,投笔而叹,自谓此来之绝。
蓬莱阁最有名的诗句
蓬莱阁最有名的诗句
蓬莱阁位于我国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建筑。
自古以来,蓬莱阁就被称为仙境,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赋诗。
其中,最有名的诗句当属苏轼的《题蓬莱阁》。
苏轼的《题蓬莱阁》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仙境蓬莱的向往和美好愿景。
诗句意境优美,抒发了诗人对蓬莱阁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才华。
诗句背后的故事同样引人入胜。
据传,苏轼在任浙江杭州知州时,曾因公事莅临蓬莱阁。
当时正值中秋佳节,苏轼登上蓬莱阁,俯瞰大海,见到明月照耀下的仙境美景,感慨万千。
于是,他即兴创作了这首《题蓬莱阁》,并流传千古。
这首诗句不仅在当时广为传颂,成为蓬莱阁一景,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效仿,创作了大量关于蓬莱阁的诗篇,使得蓬莱阁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如今,这首诗仍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游客游览蓬莱阁时必读的经典之作。
总的来说,苏轼的《题蓬莱阁》是一首描绘仙境、抒发诗人美好愿景的优秀诗篇。
它不仅展现了蓬莱阁的独特魅力,还彰显了诗人深厚的文学才华。
蓬莱阁苏轼的诗
蓬莱阁苏轼的诗
嘿,你知道蓬莱阁吗?那可是个超有魅力的地方!当年苏轼就曾在
那里留下了让人惊叹的诗作呢!
想当年,苏轼来到蓬莱阁,看着那壮阔的景色,心中该是何等的感
慨啊!就好像咱要是突然看到了超级震撼的美景,那肯定也是心潮澎
湃呀!苏轼挥笔写下的那些诗句,简直就是把蓬莱阁的美给刻画得淋
漓尽致。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哇塞,你听听,这写
得多绝!就好像他真的看到了一群仙人在那云海中穿梭一样。
我就在想啊,苏轼站在蓬莱阁上的时候,是不是也跟我一样,被那
美丽的风景迷得不行,然后诗兴大发呢?他的那些诗句,不就像是给
蓬莱阁拍了一组超级美的照片嘛!咱现在读着他的诗,都能感受到当
时蓬莱阁的那种神韵。
我有次去蓬莱阁,就试着去体会苏轼当时的那种感觉。
哎呀,真的
是太难了!人家那是大文豪啊,咱可比不了。
不过呢,站在那里,看
着同样的景色,还是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就好像能和苏轼有那么一
点点的共鸣似的。
蓬莱阁啊蓬莱阁,你可真是个神奇的地方!苏轼的诗让你更加有名,而你也成就了苏轼那些美妙的诗句。
它们俩简直就是绝配!我觉得吧,蓬莱阁和苏轼的诗就像是一对好朋友,相互成就,相互映衬。
它们让
我们这些后人能够领略到那时候的美和情感。
所以啊,蓬莱阁苏轼的诗,那真的是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好好去感受的!别小看了这些诗,它们里面蕴含的可都是满满的情感和故事呢!。
苏轼与蓬莱阁卧碑
苏轼与蓬莱阁卧碑
苏轼曾在蓬莱做过官,当地传有“5日太守之说”,说苏轼在蓬莱仅做了5天官,而在短短的5天,这位大书法家也没有忘记,给他的好友史全叔题诗写拔,留在今天蓬莱阁上的卧碑刻石就是苏轼的真迹。
卧碑书法神采飞扬,形质俱佳,字里行间体现出这位大文人的书卷之气,让人不解的是年款后碑石上出现了苏轼的草书,似乎有点格局不一,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我们可知,东坡作书,于卷后余数尺,曰:“以待500年后有人作拔”,由此可见,这位大书法家平日做书的胸襟,卧碑上出现的年款在中间,据载客碑时他不在蓬莱,又珍于苏的书法,不得已从另一件手迹上选出几行补填全石了。
苏轼为一代大家,他的手迹弥足珍贵,历来被书法爱好者视为法帖,神品。
董其昌书法刻本欣赏《行书观海市诗》千古不朽的名篇
董其昌书法刻本欣赏《行书观海市诗》千古不朽的名篇董其昌书法刻本欣赏《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刻石计九方,在山东蓬莱阁避风亭内。
天启四年(1624)五月二十一日,明登莱巡抚袁可立在登州看到了数年难得一遇的海市蜃楼,诗兴大发,在蓬莱阁上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篇《观海市诗》,诗文刻石为作者的同年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书丹。
董其昌在袁可立诗后跋称'弟以米家法书之',对苏轼的书法'犹不欲让'。
字为一代高手温如玉摹勒刻石,董其昌行书拓本图片45张。
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并序(明〕袁可立余建牙东牟,岁华三易,每欲寓目海市,竟为机务缨缠,罔克一觐。
甲子春,方得旨予告,因整理诸事之未集,又两阅月,始咸结局,于是乃有暇晷。
仲夏念一日,偶登署中楼,推窗北眺,于平日沧茫浩渺间俨然见一雄城在焉。
因遍观诸岛,咸非故形,卑者抗之,锐者夷之;宫殿楼阁,杂出其中。
谛观之,飞檐列栋,丹垩粉黛,莫不具焉。
纷然成形者,或如盖,如旗,如浮屠,如人偶语,春树万家,参差远迩,桥梁洲渚,断续联络,时分时合,乍现乍隐,真有画工之所不能穷其巧者。
世传蓬菜仙岛,备诸灵异,其即此是欤?自已历申,为时最久,千态万状,未易殚述。
岂海若缘余之将去而故示此以酬厥夙愿耶?因作诗以记其事云。
登楼披绮疏,天水色相溶。
云霭洚无际,豁达来长风。
须臾蜃气吐,岛屿失恒踪。
茫茫浩波里,突忽起崇墉。
坦隅迥如削,瑞采郁葱葱。
阿阁叠飞槛,烟霄直荡胸。
遥岑相映带,变幻纷不同。
峭壁成广阜,平峦秀奇峰。
高下时翻覆,分合瞬息中。
云林荫琦坷,阳麓焕丹丛。
浮屠相对峙,峥嵘信鬼工。
村落敷洲渚,断岸驾长虹。
人物出没间,罔辨色与空。
倏显还倏隐,造化有元功。
秉钺来渤海,三载始一逢。
纵观临已申,渴肠此日充。
行矣感神异,赋诗愧长公。
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余建牙东牟,岁华三易,每欲寓目海市,竟为机务缨缠,罔克一觐。
甲子春,方得旨予告,因整理诸事之未集,又两阅月,始咸结局,于是乃有暇晷。
苏东坡行楷书法欣赏《登州卧碑》
苏东坡行楷书法欣赏《登州卧碑》
书法 2021年9月24日下午11:03 135 0 jumingart
1.
蓬莱阁上的文物珍品–苏东坡行楷书法欣赏《登州卧碑》
北宋杰出诗人、散文家苏轼书迹卧碑在蓬莱县蓬莱阁卧碑亭内。
呈横式,俗称卧碑。
卧碑的长为217厘米,高92厘米,厚23.5厘米。
两面刻,正面刻的《题吴道子画后》,背面刻的《海市诗》。
苏轼有五日登州太守之说,即使这样短的时间,这位大文豪也没有忘记到蓬莱阁上游玩一番。
于是就有了千古卧碑亭卧碑亭坐落在丹崖山古建筑群的东北侧,面北而立,因亭内存有苏轼的《海市诗》和《题吴道子画后》碑刻而得名。
其实这卧碑亭并不是一座亭式建筑,而是与其他建筑相连接的一座卷棚庑式屋宇,不过人们追求一种雅意,便把它命名为卧碑亭了。
因为坡翁的两件手迹都是横幅,刊刻在横置的长方形碑石上,所以被人们称为“卧碑”。
卧碑刊刻的实际上是苏轼的《书吴道子画后》和《跋吴道子地狱变相》两文的节录:东坡居士告史全叔:智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
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
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
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盖古今一人而已。
余于他画或不能必其主名,至于道子,望而知其真伪也。
然世罕有真者。
如全叔所藏,平生盖一二见而已。
元丰八年十一月七日书。
道子画圣也。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想于豪放之外,盖所谓游刃有余,运斤成风者耶!。
奥鹏南开16春学期《中国古建筑赏析》在线作业
16春学期《中国古建筑赏析》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面哪种大殿不会出现在佛寺中?. 吕祖殿. 大雄殿. 天王殿. 观音殿正确答案:2. 关于颐和园的格局,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北为万寿山;南为昆明湖;东为宫廷区. 北为昆明湖;南为万寿山;西为宫廷区. 北为宫廷区;东为万寿山;西为昆明湖. 南为万寿山;东为昆明湖;西为宫廷区正确答案:3. 下面哪那座古建筑属于木结构?. 北京天坛祈年殿. 曲阜孔庙棂星门. 河北赵县赵州桥. 希腊帕特农神庙正确答案:4. 关于大明宫中的含元殿和宣政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含元殿位于“前朝”区,宣政殿位于“后寝”区. 含元殿在宣政殿的北边. 含元殿中每日举行大朝. 宣政殿是一座道观正确答案:5. 关于苏轼《海市诗》的创作背景和后续故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作者苏轼上任登州才五天即接旨改任他地,临行前登蓬莱阁观景. 由于时为秋冬时节,未能看到海市蜃楼,苏轼带着遗憾作下《海市诗》. 苏轼去世后,不幸依然受到官场斗争的牵连,其存世所有碑刻被砸毁,《海市诗》碑刻亦未能幸免. 苏轼平反后,后人重刻了多块《海市诗》石碑正确答案:6. 关于云冈石窟的修建历史,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修建于北魏年间. 持续修建了60多年. 全部由北魏高僧昙曜主持修建. 早中晚期的佛像风格迥异正确答案:7. 下面选项中,天坛中的建筑与功能对应有误的是:. 祈年殿——祈求丰年. 皇乾殿——祭祀黄天上帝和列祖列宗. 神乐署——管理祭天时的歌舞演奏. 斋宫——祭祀农神正确答案:8. 天坛中,哪座建筑属于“坛”?. 圜丘. 祈年殿. 七星石. 斋宫正确答案:9. 下面关于佛像本地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在中国,佛像始终严格按照印度风格塑造. 由于中国的工匠大都并未见过西方的佛,因此只能根据身边人物的观察并结合自己的想象来塑造佛像. 佛像具有当地人的特色,会使信徒感到更亲切. 一般来说,根据佛像的外观,即可大致判断其所处地域正确答案:10. “苏州街”因何得名?. 主持修建苏州街的建筑师老家在苏州. 乾隆皇帝喜欢苏州市井风情,于是仿建苏州水镇建筑并请宫女太监模仿商贩吆喝. 由风水先生定名,以保全园平安. 由苏州商人集资修建正确答案:11. 北京四合院中,位置最好的房屋是:. 北房. 南房. 东厢房. 西厢房正确答案:12. 下面的建筑名称与功能对应有误的是:. 寝殿——祭祀孔子夫人亓官氏. 两庑——记载孔子一生事迹. 杏坛——相传为孔子讲学之处. 奎文阁——藏书正确答案:13. 关于程阳桥的结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桥墩和桥身皆为石结构. 桥墩和桥身皆为木结构. 桥墩为石结构,桥身为木结构. 桥墩为木结构,桥身为石结构正确答案:14. 中国古建筑的建造顺序从先到后依次为:. 台基→柱子→墙面→屋顶. 台基→柱子→屋顶→墙面. 屋顶→台基→柱子→墙面. 屋顶→柱子→墙面→台基正确答案:15. 下面哪座园林不在苏州?. 十笏园. 狮子林. 拙政园. 留园正确答案:16. 关于拱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为中国所独有. 多为木结构. 以铆钉连接. 有单孔和多孔之分正确答案:17. 关于中国佛教石窟的起源和特色,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起源于印度石窟. 是中国独创. 一般设在佛寺旁. 由于西部荒山多、木材少,难以修建佛寺,只能开凿石窟正确答案:18. “三山五园”不包括:. 景山-百果园. 香山-静宜园. 玉泉山-静明园. 万寿山-清漪园正确答案:19. 下面哪项技术未在程阳桥中使用?. 竹制铆钉. 扁六棱形桥墩. 耐潮湿的杉木制作桥身. 楼亭压住木梁,防止翘起正确答案:20. 中国大部分古建筑为单层,楼阁所占的比重较小,这是因为:. 古人认为楼阁不接地气,不宜居住. 目标太大,易受攻击,因此很少修建. 建造技术太复杂,很少有人掌握. 单位建筑面积的成本太高,很少有人修得起正确答案:16春学期《中国古建筑赏析》在线作业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翁方纲临摹的苏轼《 海市诗》 刻 碑
苏 公 祠 内西 墙 下 的 《 市 诗 》 刻 , 9 海 碑 高 5厘 米 , 14厘 宽 8 米 , 书 字 体 , 乾 隆 五 十 七 年 (7 2年 ) 方 纲 任 职 山 东 学 楷 为 19 翁 政 时镌刻。 ‘ 最具影响的苏轼《 海市诗》 碑刻——卧碑 苏 轼 被 人 们 公 认 为 “ 宋八 大 家 ” 一 , 词 、 画 等 方 面 唐 之 诗 书 翁 方 纲 (7 3 1 1 1 3 — 8 8年 )字 正 三 , 覃 溪 , 天 大 兴 人 , 号 顺 独 树 一 帜 , 有 盛 誉 。宋 朝 元 丰 八 年 (0 5年 ) 因 “ 台 诗 案 ” 享 18 , 乌 ( 北 京 ) 翁 方 纲 生 平 精 于 金石 学 , 今 。 著有 《 汉金 石 记 》 《 东 两 、粤 被 贬 黄 州 六 年 的 苏 轼 , 以 “ 朝 奉 郎 知 登 州 军 州 事 ” 到 登 金 石 略 》 书 。书 法 上 与刘 墉 、 保 、 理并 称 “ 四 大书 家 ” 得 复 来 等 铁 永 清 。 州 , 十月 十五 日到 任 ,二 十 日又 接 到 进 京 任 礼 部 员 外 郎 的任 据 《 方 纲 年 谱 》 载 :乾 隆五 十七 年 四 月 二 十 六 E, 翁 记 “ l 按 命 。 轼 于 十 一 月 上旬 离开 登 州 时 , 幸 在 蓬莱 阁上 看 到 令 人 临 登 州 府 。闰 四 月 十 四 日, 马 , 州府 至 青 州 府 。” 方 纲 在 苏 有 起 登 翁 蓬莱期 间 , 览 了蓬莱 阁 、 后宫等建 筑 , 下《 莱 阁观 日 游 天 写 蓬 神 往 的海 市 奇 观 , 喜 之余 写下 著 名 的《 市 诗 》 欣 海 : 海 市 诗 出 》 言 古 诗 一 首 , 为 天 后 宫题 匾撰 联 。据 《 初 斋 文集 》 七 并 复 记 余 闻登 州 海 市 旧矣 。 老云 :常 见 于 春 夏 。 岁 晚 不 复 出 父 “ 令 载 :先 生 为登 州 蓬 莱 阁天 后 宫作 匾 , 云 : 功 普 照 。又 有 联 “ 匾 神 也 。 ” 到 官 五 E而 去 , 余 l 以不 见 为 恨 , 于海 神 广德 王 之 祠 , 云 : 汇大 东 . 国千 帆朝 列 宿 : 临 碣 石 , 洲 三 岛 静 回澜 。 祷 明 水 万 天 十 ” 日见 焉 , 作 是 诗 。 乃 翁 方 纲 还 对 原 石 做 了 详 细 考 证 , 临 摹 的 《 市 诗 》 上 刻 有 在 海 碑 “ 迹 今 尚在 非 作 字 也翁 方纲 记 ” 原 的文 字 。 东方云海空复空 , 群仙 出没 空 明 中 。 荡摇浮世生万象 。 岂有 贝 阙藏 珠 宫 。 三、 张口《 海市诗》 行书碑刻 心 知 所 见 皆幻 影 , 以耳 目烦 神 工 。 敢 苏 公祠 内西 墙 上 部 的 《 市 诗 》 刻 , 4 米 , 9 海 碑 高 3厘 宽 8厘 岁寒水冷天地闭 。 为我 起 蛰 鞭 鱼 龙 。 米 , 书 字 体 。 据 清 朝光 绪 版 《 州府 志 》 载 :苏公 祠 《 市 行 登 记 “ 海 重 楼 翠 阜 出霜 晓 , 事 惊 倒 百 岁 翁 。 异 诗 》 石 、坤 爻 石 》 记 , 刻 《 碑 国朝 道 光 七 年 张蝤 撰 。 可 知 这方 《 ” 海 人间所得容力取 , 外无物谁为雄 。 世 市 诗》 刻 为 张 蝤 4 碑 3岁 时 所 书 。 率然有请不我拒 , 信我 人 厄 非 天 穷 。 张 鞘 , 名 张 玉麒 , 幼 轩 , 隆 五 十 年 (7 5年 ) 生 于 本 字 乾 18 出 潮 阳太 守 南 迁 归 , 喜见 石 廪 堆 祝 融 。 河 南 孟 津 , 6岁 赴 京 赶 考 , 庆 皇 帝对 张玉 麒 欣 赏 有 加 , 名 1 嘉 赐 自言 正 直 动 山鬼 . 岂知 造 物院 编 修 、吏 部 考 功 司 主事 等职 , 张 。 道 信 眉 一 笑 岂易 得 , 神之 报 汝 亦 已丰 。 光 年 间 任过 沂州 、 州 、 津 、 州 、 化 等 地 知 府 。 登 天 曹 宣 斜 阳万 里 孤 岛 没 , 见 碧 海 磨 青 铜 。 但 张 蝤在 蓬 莱 期 间 广 泛 收 集 苏轼 诗 词 ,挑 选 其 中与 蓬 莱 有 新 诗 绮 语 亦 安 用 , 与变 灭 随东 风 。 相 关 的 四 首重 要 诗 词 镌 勒 在 苏 公祠 内西 墙 上 部 的《 海市 诗》 《 、观 元 丰 八 年 十 月 晦 书 呈 全 叔 承 议 海 》 《 珠 玑 崖 》 方 碑 刻 上 。 他 对苏 轼 诗 词 不 是 原 封 不 动 地 、游 三 将 过 与 再 诗 中提 及 的“ 叔 ” 全 名 “ 全 叔 ” 全 , 史 。据 《 坡 志 林 》 稗 海 照 搬 上 石 , 苏 轼 的 《 莱 州 雪 后 望 三 山》 《 和 曾 子开 从 驾 东 ( 本 ) 六 记 载 “ 坡 居 士 , 守 文 登 。 日而 去 官 , 恋 山 水 之 二 首 》 的最 后 一 首 组 合 成一 首 《 卷 东 移 五 眷 中 望海 》 词 。因 苏 轼 《 登 蓬 诗 文 胜 , 同 僚 饮 酒 E宾 楼 上 , 酣 作 此 木 石 一 纸 , 笔 而 叹 , 与 t 酒 投 自谓 莱 阁下 , 壁 千 丈 , 海 浪 所 战 , 有 碎 裂 , 洒 岁 久 , 圜熟 石 为 时 淘 皆 此 来 之 绝 。 内史 全 叔 取 而 藏 之 。 由此 可 知 , 全叔 当时 正 在 可 爱 , 河 ” 史 土人 渭 此 弹 子 涡 也 。 数 百枚 , 养 石 菖蒲 , 作诗 遗 垂 取 以 且 登 州 任 职 。苏 轼 至 登 州 后 , 知 苏 轼 精 通 书 画 , 出家 中珍 藏 慈 堂 老 人 》 诗 题 目过 长 , 其 改 为 《 珠 玑 崖 》 他 拿 原 将 游 。对 苏 轼 原 诗 的吴 道 子 人 物 画请 苏 轼 鉴 赏 。 轼 认 为 此 画为 稀 世 珍 品 , 笔 中 的 个 别 文 字 , 进 行 了 改动 , 之更 符 合 时 代 特点 。 苏 提 也 使 写 下 了《 吴 道 子 画后 》 期 间 , 全 叔 还 得 到 苏 轼 绘 制 的 《 书 。 史 枯 四、 结语 木 竹 石 图 》 亲 手所 书 的《 市 诗 》 及 海 。苏 轼 离 开 登 州 后 , 州 士 登 时 至今 日.苏 轼 诗 文 及 书 法 受 到人 们 越 来 越 多 的关 注 和 人 将 《 市 诗 》 勒 上 石 , 垂久 远 。 海 摹 以 研 究 。 莱 阁珍 藏 的 三 方 苏轼 《 市 诗》 刻 , 现 了 苏轼 晚年 蓬 海 碑 展 苏轼 逝世后的第二 年 , 即宋 朝 崇 宁 元 年 ( 元 10 公 12年 ) , 在 蓬 莱 期 间 诗文 书法 的最 高 水 平 , 对 于 苏轼 书法 也 起 到 了承 宋徽 宗上 台 , 相蔡 京与宦 官童 贯得势 , 动“ 佑党 禁 ” 宰 发 元 运 上 启 下 的作 用 , 得 人们 去深 入 学 习 和 研究 。 值 动, 在全 国各 处 设 立 “ 佑 奸 党 碑 ” 崇 宁二 年 朝 廷 下 诏 :应 天 元 。 “ 参考文献 : 下碑碣榜额 , 系苏 轼 书 撰 者 , 一例 除毁 ” 并 。苏 轼 的 第一 方 《 海 [】 1蔡启伦 :蓬莱 阁诗 文选注》 山东人 民出版 社,9 3年 《 , 18 市 诗 》 刻 遭 到 毁 损 。后 南 宋 解 除 元 佑 党 禁 , 复 苏 轼 名 誉 。 碑 恢 版 , l页。 第
一
国家 图 书 馆 徐 自强老 师 的《 家 图书 馆 藏 蓬 莱 阁 金 石 述要 》 国 一 文 中收 录有 请 朝 收 藏 家 章 钰 的《 道 子 画 跋 》 片 , 有 跋 文 吴 拓 尾 三行。 东 坡海 市诗 、 生 画 跋尾 , 在元 丰末 中遭 毁 于 ( 泐 ) 吴 亦 下 口 口余 每 嗟惜 。 臣 杨子 口 以元 丰 拓本 来献 , 从 ( 泐 ) 使 而 下 口 口 深 刻之 , 故 璧 并传 。览 者 当 自明 之 。 皇统 ( 泐 ) 与 下 由此 可 知 ,卧碑 为 金 皇 统 年 间 登 州地 方 官根 据 南 宋 使 臣
神 州文化
甘 州
关于蓬莱阁珍藏的苏轼《 海市诗》 碑刻研究
范惠 泉
蓬 莱 阁 管 理 处 文 物科
摘要: 蓬莱阁位 于蓬 莱北部丹崖 山巅 , 自然风光 秀丽 , 文 化底 蕴浓厚 。阁内收藏历代碑刻一百三十余方 ,其 中苏轼 的 《 海市诗 》 文韵采飞扬 , 诗 寓意深邃 , 为蓬莱阁上最久远的歌咏 海 市的七言 古诗 , 莱阁和蓬 莱海 市从 而名 闻天下 , 蓬 因此《 海 市诗》 刻具有重要 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 碑 几经沧桑、 几度兴废 , 苏轼 《 海市诗》 原碑 早 已湮灭于历史长河 , 来人们 出于对 苏 后 轼诗 文书法的喜爱和重视 , 先后 三次对《 市诗》 行 了镌刻。 海 进 如今 , 三方古代碑 刻静静地 藏在 蓬莱阁卧碑 亭与苏公祠 内, 被 h.l 欣 赏和 传 诵 。 4所 J ' 关键词 : 蓬莱阁, 《 苏轼 海市诗》碑刻, , 翁方纲, 张鞘 ,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