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教案:锻炼自身素质,创造更大的优势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教案:锻炼自身素质,创造更大的优势创造更大的优势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任何人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稳健性格。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教案的主题是“锻炼自身素质,创造更大的优势”,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和思维素质,为学生今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1.认识到锻炼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2.强化学生的运动意识,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
3.提高学生的自控意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4.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身心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展身体锻炼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2.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自我管理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模式。
3.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教学引导或学生自己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好的阅读、记忆习惯,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2.游戏教学法通过带有竞争和趣味性的篮球运动,锻炼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
3.课堂讲解法通过讲解学生需要知道的必要内容,加深学生对课题内容的理解,注重理论讲解的同时,也要结合实际运用。
四、教学活动1.举办运动会举行学生运动会,让学生们在比赛中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良好的体育素质和运动习惯。
2.托班管理日让学生成为托儿所的“小老师”,通过扮演老师、管理幼儿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3.分组阅读将学生分组,让他们阅读不同难度的书籍,培养良好的阅读、记忆习惯和思维习惯。
五、教学评价通过教师观察、学生小组讨论、学生优秀作品展示等多种手段,对学生的身心素质、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的发掘自己的潜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多方位的素质,通过实践努力去锻炼自身,创建自己的优势。
北师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与反思
北师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与反思前言本教案旨在为一年级学生提供品德与生活方面的教学内容和反思经验,以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案第一单元:友爱与和谐课时一:友爱的意义- 目标:通过讲解友爱的意义,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友善待人的观念。
-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 教学内容:- 介绍友爱的定义和重要性- 分享友爱的经验和故事- 反思经验:- 学生对友爱的理解程度- 学生是否能将友爱的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课时二:和谐生活- 目标:培养学生建立和谐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惯。
- 教学方法:讨论、游戏- 教学内容:- 讨论和谐生活的概念和要素- 通过游戏参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友谊的意识- 反思经验:- 学生对和谐生活的理解程度- 学生在游戏中展现的合作和友谊意识第二单元:自我管理课时一:个人卫生惯- 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 教学方法:讲解、实践- 教学内容:- 介绍个人卫生惯的重要性- 指导学生正确刷牙、洗手等个人卫生行为- 反思经验:- 学生是否能正确掌握个人卫生惯课时二:时间管理- 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介绍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好处- 分析典型案例,教导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反思经验:- 学生是否能够制定合理的时间计划- 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利用时间第三单元:社交礼仪课时一:问候与感谢- 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能力。
- 教学方法:讲解、模拟演练- 教学内容:- 讲解问候和感谢的方式和礼节- 进行模拟场景演练- 反思经验:- 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问候和感谢的礼仪- 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课时二:尊重与包容- 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并包容不同观点和惯的态度。
-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与包容的重要性- 讨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尊重与包容- 反思经验:- 学生对尊重与包容的理解程度- 学生是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尊重与包容的态度反思与总结本教案通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的教学内容和反思经验,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2021(二篇)
合同编号参考范本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2021(二
篇)
目录: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202一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二
- 1 -
精品资料范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整体目标:
1、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围环境中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而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4、学会与季节变化相适应的简单保健和安全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二、教学重点:
1、健康、安全地生活——了解并运用简单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识,能辨别好的和不好的生活习惯,并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要求自己。
2、愉快、积极的生活——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自豪,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之情。
3、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爱护周围的自然环境,节约资源;关爱他人,了解常见的职业,并对为自己生活服务的人充满感激之情;了解作为二年级小学生的责任,并乐于去承担。
4、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对周围的动植物、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并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假设和验证进行探索;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动。
2。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依照《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编,编排了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32课时,每周上两课时。
第一单元第1—4课我爱我家第二单元第5—8课我的生活好适应第三单元第9—12课爱心行动第四单元第13—16课火热的夏天二、教学目标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怀,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适应。
3、自己的情况自己做,可不能做的学着做,不依靠父母,并把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适应。
4、使学生明白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儿童去观看、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关心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
在爱心的培养中,欢乐地成长。
6、通过日常生活体会的积存,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差不多知识。
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看,在观看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辨论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治理自我调控的能力,明白自我爱护的方法,把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三、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锤炼的机会。
3、正确估量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进度我的一家目标要求:在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亲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怀,初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适应。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一、整体目标:1、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开心,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头方案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议好的事。
3、能留意到四周环境中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而获得有关学问和阅历。
4、学会与季节变化相适应的简洁保健和平安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二、教学重点:1、健康、平安地生活——了解并运用简洁的健康、平安的生活常识,能辨别好的和不好的生活习惯,并开头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要求自己。
2、开心、主动的生活——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骄傲,对二班级的学习和生活布满信念和憧憬之情。
3、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爱惜四周的自然环境,节省资源;关爱他人,了解常见的职业,并对为自己生活服务的人布满感谢之情;了解作为二班级学校生的责任,并乐于去担当。
4、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对四周的动植物、自然现象有奇怪心,并能通过一些简洁的假设和验证进行探究;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动。
三、教材结构: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活动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个主题活动。
第一单元新学期,你好主题一寒假生活相互沟通会主题二春节知多少主题三新的学期新的我其次单元春天来了主题一春天在哪里主题二我们播种春天主题三和春天一起玩主题四春天的盛会第三单元欢快总动员主题一“六一”大策划主题二“六一”大行动主题三快乐“六一”第四单元我要上二班级了主题一我的这一年主题二二班级生活怎么样第五单元暑假来了主题一怎样过暑假主题二健康、平安要记牢。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1. 进行科学实验,观察现象,探索原理。
2. 分享科学趣事,讨论科学现象。
3. 开展“小小科学家”活动,展示科学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
重点环节一:第一章“我和妈妈”中“学会向妈妈表达感激和爱意”环节
补充和说明: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和言语来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和爱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妈妈为自己做的一些小事,如哺乳、洗澡、陪写作业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妈妈的付出,并学会用拥抱、亲吻、说“谢谢”等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2. 分享与家人的趣事。
3. 制作家庭成员介绍卡。
4. 开展“家庭小能手”竞赛活动。
第五章: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
1. 了解社区的构成,培养社区责任感。
2. 学会关爱社区环境,保护社区设施。
教学内容:
1. 学习社区的构成。
2. 学会关爱社区环境的方法。
教学活动:
1. 参观社区,了解社区环境。
2. 分享自己在社区的趣事。
3. 制作学校介绍手抄报。
4. 开展“我是小小解说员”活动。
第三章:我的朋友
教学目标:
2. 培养合作与分享的精神。
3. 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他人。
教学内容:
1. 学习与人友好相处的方法。
2. 学会分享自己的快乐与困扰。
3. 培养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品质。
教学活动:
1. 开展“找朋友”游戏,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重点环节二:第二章“我的学校”中“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环节
补充和说明:此环节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如小组讨论、同伴互助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分享、倾听、尊重他人,并培养合作精神。
重点环节三:第三章“我的朋友”中“学会分享自己的快乐与困扰”环节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OL【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主题本单元教学主题为“亲近大自然”,围绕这一主题,本单元主要安排了“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两个子主题,包括《风儿轻轻吹》《花儿草儿真美丽》《可爱的动物》《大自然,谢谢您》四课。
前三课侧重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建立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
最后一课是本单元的整理课,进一步建立与大自然的共在意识,引导学生探究大自然的馈赠,培养感恩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内容分析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这一单元是在学习了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度》后,以学生综合感知了大自然中天气的变化、领悟了时间的多元含义、建立了人与自然初步的认知关系的基础,逻辑上升到亲近和感恩大自然。
因此本单元的主题意义体现为:鼓励学生走进温暖舒适美好的春天,亲近来自大自然的风、植物和动物,拉进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建立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帮助孩子树立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的观念,让他们在大自然中玩耍时实现与大自然的交流,从大自然中获得快乐。
本单元前面三课主要涉及大自然中的风、植物、动物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最后一课总结本单元的教育观念一一与自然共在,感恩自然。
本单元具体内在的逻辑如下图所示: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对大自然充满热爱,而且想象力丰富,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渴求探索未知的大千世界,小脑袋里都装着“十万个为什么”总是会出现许多新奇的想法。
同时低年级的学生既处在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期,也处于道德潜能开发的黄金时期,此时对他们进行与自然共在共生的引导,是非常好的时机。
此时学生的智慧潜能逐渐凸显,并迅速发展,规则意识也逐渐萌芽。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喜欢游戏和探究,渴求真理,追寻真善美。
在教学中引导其加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启发他们积极思考,鼓励他们乐于探究,培养他们对现象进行客观描述,以事实为依据得出推理的能力。
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懂得与动物相处的基本知识与策略,使他们学会自我保护。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章:我和妈妈教学目标:1. 了解妈妈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培养学生与妈妈的沟通能力和亲子关系。
教学内容:1. 讲述妈妈的辛苦和付出。
2. 引导学生理解妈妈的爱。
3. 培养学生与妈妈的沟通能力和亲子关系。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讲述妈妈的辛苦和付出,感受妈妈的爱。
2. 引导学生理解妈妈的爱,培养学生对妈妈的感恩之心。
3. 组织学生与妈妈进行亲子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第二章:我喜欢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2. 培养学生表达自己喜欢的事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 培养学生表达自己喜欢的事物的能力。
教学活动:2.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态度。
第三章:我的家庭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家庭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与家人相互了解和沟通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家庭成员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2. 培养学生与家人相互了解和沟通的能力。
教学活动:1. 让学生介绍家庭成员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组织学生与家人进行互动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 引导学生理解家庭责任,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第四章:我的学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和集体荣誉感。
2. 培养学生与同学相互帮助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和文化。
2. 培养学生与同学相互帮助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活动:1. 让学生介绍学校的环境和文化,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组织学生与同学进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第五章:我会关心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教材名称:《品德与生活》(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2. 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教学内容:Unit 1:做一个礼貌的孩子- 礼貌的表达- 礼貌的行为- 礼貌的习惯Unit 2:关心他人- 爱护他人- 互助合作- 关心他人的需要Unit 3:守护环境- 爱护大自然- 维护环境卫生- 推动环境保护Unit 4:学会分享- 和他人分享- 分享快乐和困难- 培养分享精神Unit 5:远离游戏- 谨慎选择游戏- 合理控制游戏时间- 远离网络游戏教学策略:1. 情感体验法:通过故事、实例等方式,让学生在情感上接触和理解品德与生活的价值;2. 实践体验法:通过实际的生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生活能力;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小组讨论或故事引入礼貌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礼貌的思考;2. 学习活动:教授礼貌的表达方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礼貌用语的应用;3.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或学校,观察并记录他人的礼貌行为;4. 总结反思:总结当天学习的内容,反思自己的表现。
第二课时:1. 导入:通过小组讨论或故事引入关心他人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关心他人的思考;2. 学习活动:教授爱护他人和互助合作的方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况下的帮助他人的行为;3. 拓展活动: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4. 总结反思:总结当天学习的内容,反思自己的表现。
依此类推,每个单元的教学安排类似,通过导入、学习活动、拓展活动和总结反思等环节,循序渐进地进行品德与生活的教学。
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教学资源,如课堂讨论、游戏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章:我和大自然1.1 认识大自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故事,介绍大自然的景色和动植物。
教学活动:观看大自然图片,讲述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经历。
1.2 保护环境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讲解环保知识,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等。
教学活动:进行环保小游戏,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比赛。
第二章:我和家庭2.1 家庭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讲解家庭的意义,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教学活动:制作家庭树,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2 尊重家人教学内容:讲解尊重家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家人。
教学活动: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场景,学习尊重家人的方式。
第三章:我与社会3.1 认识社会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组织和规则,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教学内容:讲解社会的组成和规则,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作用。
教学活动:参观社区机构,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
3.2 合作与分享教学内容:讲解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教学活动:进行小组合作游戏,如拼图、接力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第四章:我与自己4.1 认识自己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讲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
教学活动:进行自我介绍,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4.2 自我管理教学内容:讲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进行自我管理小游戏,如时间管理、整理物品等。
第五章:我与他人5.1 尊重他人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
教学活动: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他人相处的场景,学习尊重他人的方式。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教案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第一课时神奇的手(一)活动目标:从“会做事的手”“会说话的手”“会玩游戏的手”,以及“会表演的手”几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双手的作用,通过猜谜、手势、游戏、表演等兴趣盎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有一双灵巧的手而高兴。
感受手的神奇,喜爱自己的手。
活动准备:课件、面具一个、常见物品、投影机、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一、猜谜语认识双手1、教师引导激趣导入:我这儿有一个谜语,你们愿意猜一猜吗?十个丫丫,分成两家,只会干活,不会说话。
(打人身体的一个部位)2、教师:请举起你们的小手让老师看一看好不好?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的小手会做什么?(1)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表演各种喜欢的动作。
(2)学生夸夸自己的小手。
3、过渡:我们的手不但会做事,还会说话呢!你看手的姿势不一样,表示的就不一增。
(1)课件演示:猜一猜,我的手在说什么?(2)同学们,你们的手指会说话吗?(3)手语活动:同座的同学互相猜一猜对方的小手在说什么?二、手影游戏1、两个学生在幻灯机幕布前,用手做出狗和小鸟的影子,并根据老师的配音做出相应的动作。
2、你们的手还能变出什么?你们几个同学合作表演节目。
3、组织学生在幻灯机幕布前利用手影变出各种图案。
4、今天我们认为了自己的手,你有什么感受?三、课外延伸请你用神奇的小手在灯光下做手影,当演员编排一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第二课时神奇的手(二)活动目标:认识自己的双手,了解它对人的不同作用。
感受用手的乐趣,为自己有一双灵巧的手而高兴。
正确对待并喜爱自己的手,文明、卫生、安全用手,运用双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和快乐的事。
活动准备:1、大拇指的奖品卡片2、水果、学习用品、投影仪3、制作课件活动过程:一、感受手的乐趣1、教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两个小树十个杈,不长不开花,能写会算又会画,天天做事乐哈哈。
2、感受用手的乐趣*会做事的手你的小手会做哪些事情?爸爸妈妈的手能做哪些事情?其他人的手会做哪些事情?*会表演的手请同学上台表演:绘画、书法、剪纸等,同时进行乐器演奏和舞蹈表演。
北师大版 一年级品德下册 全册教案(教学计划+精品教案)
《品德与生活》一、学生基本情况:一年级的绝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自己,爱听老师表扬。
一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学生已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
课间能文明休息了,能注意卫生,不乱扔纸屑,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不守纪律、做小动作的人少了,知道要为集体争光,集体荣誉感非常强。
由于是独生子女,许多小朋友在家里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有的虽然独立意识强,个性也很强,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会交往虽积极主动,但却不善于共处,缺少团结协作精神。
今后,行为规范训练还需加强,反复抓,抓反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教材简析:(一)本册教材内容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整》为依据,在与上册教材衔接的基础上,同样按照儿童生活的时间线索,即从新年新学期开始,经历春天、儿童节,一直到期末准备上二年级,迎接暑假生活的到来。
五个单元都有各自的图标、主题,有表现主题活动的画面,还有贯穿全书的“小精灵”,提示活动要点。
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活动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单元名称主题内容1.单元一《新学期,你好》主题一《寒假生活交流会》主题二《春节知多少》主题三《新的学期新的我》2.单元二《春天来了》主题一《春天在哪里》主题二《我们播种春天》主题三《和春风一起玩》主题四《春天的盛会》3.单元三《欢乐总动员》主题一《“六一”大策划》主题二《“六一”大行动》主题三《开心“六一”》4. 单元四《我要上二年级了》主题一《我的这一年》主题二《二年级生活怎么样》5. 单元五《暑假来了》主题一《怎样过暑假》主题二《健康、安全要牢记》附页《废旧物品用处大》废瓶、空罐、废纸、塑料泡沫、废纸盒等的利用。
(二)课程性质及课程理念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课程。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的生活的逻辑。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第一单元新学期,你好寒假终止,新学期开始了,儿童经历了自己作为小学生后的第一个寒假。
寒假生活的轻松和愉快可能让儿童沉醉其中,寒假生活中的许多趣事、学到的新本领,儿童都想告诉分别了一个假期的同伴和老师。
因此“寒假生活交流会”为儿童提供了一个重温顺分享寒假愉快体验的机会,一个展现和交流他们的新本领的机会。
由于寒假与春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儿童在谈论寒假生活的时候必定会提到春节,由此活动就自然地转入“春节知多少”的主题。
通过一系列有味的活动,一方面让儿童了解与春节有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常识,另一方面引导儿童关注春节期间仍在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激发他们对春节不休息的人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新学期要求儿童从寒假生活的状态尽快地转入新的学习生活中来,同时,儿童对新学期总是充满期望和向往的。
因此“新的学期新的我”的主题活动利用和提升儿童对新学期的积极态度,关心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进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期待,明确自己的方向,制定与自己的状况相适应的打算,并督促他们在生活中实施。
主题一:寒假生活交流会活动目标:情感、态度、体验:重温、分享寒假生活的愉快体验;体会与同学、老师重逢的欢乐。
品德、行为、适应:能与同学老师亲切友好地交流;情愿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或物品;初步养成良好的假期生活适应和意识。
能力、技能、方法:相互交流寒假中学会的各种生活本领。
活动预备:1、引导儿童对自己的寒假生活情形进行简单总结。
2、用废旧电视纸箱做一个“电视框”,利用“电视”演播“寒假的故事”。
3、制作心情箱,上面贴上表示心情的图片。
4、学生带来寒假收集到的最喜爱的东西。
活动过程:一、寒假故事会1、导入。
小朋友愉快的寒假生活专门快终止了,我们三毛红领巾广播电视台的小记者特地来到了我们(2)班来采访,请大伙儿积极配合,积极发言。
2、小记者采访。
⑴儿童小记者手持自制话筒引出话题:“我是三毛红领巾广播电视台的小记者我们红领巾广播电视台下周三要开一个寒假生活故事会,今天我特地来一(1)班采访听听同学们的寒假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1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第2单元第二单元春天来了一、单元活动设计说明春天,万物复苏,花开鸟鸣。
在这处处充满勃勃生机的季节里,让孩子离开教室,走出校门,离开书本,回归自然,去感受生活,去亲近自然、共享自然,去做孩子们天性中想做的事,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价值取向之一。
设计“春天来了”单元活动,意在引导儿童在大自然中,在周围的环境中去寻找春天,发现春天,体验春天的美丽,感受春天诗一般的旋律,不断加深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尽管全国各地“春天”的季节特征不完全一样,但“春天”确实是大自然赋予的珍贵教科书,教师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自然资源、社区资源以及儿童的兴趣所在,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营造一种属于孩子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有爱心、有创意地生活。
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去发现、去体验、去领悟、去动手动脑,获得全身心的发展。
二、单元目标1.体验春天的美感,热爱春天的大自然。
2.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能够创造性地表达对于春天的认识和情感。
三、单元内容主题一春天在哪里;主题二我们播种春天;主题三和春风一起玩;主题四春天的盛会。
四、单元结构图分析单元结构图的作用,在于引发教师对“春天来了”单元活动的整体思考与规划。
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活动。
结构图中二级主题,我们认为可以适当调整,但不宜变动太大,因为这四个主题的设计是依据《品德与生活》内容标准、儿童的生活实际以及春天的季节特征等方面而提出的,变动太大可能会影响目标的落实。
三级主题,不要求一一进行,各地各校可以根据本地区的自然资源、社区资源以及儿童的兴趣所在有机整合灵活进行。
主题一春天在哪里一、设计说明为了引导儿童观察春天自然环境的变化,让儿童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春天的到来,体验春天的美丽,我们设计了“春天在哪里”这一主题。
二、主题目标1.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
2.学习观察春天的特点,探究春天自然界的变化。
3.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和人类的活动。
三、教材图解“春天在哪里”这一主题在教材中的画面有7图,第一幅图:P12—13,图面所呈现的是教师与儿童在野外春游的情景。
第二幅图呈现了两个儿童的对话,一个说:“春天的天气真暖和啊!今天15摄氏度呢!”一个问:“你怎么知道”。
通过这幅图,引导儿童主动去使用温度计,观察温度计,并作记录,启发儿童通过自己的观察记录获得答案。
第三幅图:背景是家庭,妈妈正在收拾冬天的棉被,一位女孩自言自语地说,我要换外套了。
第四幅图:一位男孩和他的爸爸一起到市场买菜,发现春天的蔬菜更多了。
这四幅图所呈现的内容,意在引发儿童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发现春天,感受春天的到来。
例如:可以通过春游活动去发现春天,也可以在周围的环境中去观察、发现春天的脚步。
可以从动物的变化(燕子飞回来,青蛙妈妈产下的卵变成了小蝌蚪)、从气候的变化、家庭睡被的更换、人们衣着的变化及菜市场蔬菜的变化等多角度去观察、发现。
在组织这一主题活动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儿童从多角度、多途径去观察发现,获得对春天的整体感知。
第五至第七幅图呈现的是教师与学生布置春天信息展示台,并进行交流的情景。
这一页的三幅图,旨在引发儿童把平时观察到的有关春天的信息展示在班级的信息台上,鼓励儿童相互交流有关春天的发现和喜悦。
四、活动建议与指导要点教师在组织儿童开展“春天在哪里”的主题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春天的悄悄话目的在于引发儿童说一说自己看到了那些春天的迹象,进而引导儿童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身边周围环境中动物、植物、气温、自然现象和人们衣着等方面的变化。
活动的主要方式:①以“春天在哪里”的歌曲或儿歌激发儿童的兴趣,引出“春天在和我们说悄悄话”的主题。
②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儿童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些春天的迹象,自己是从哪里发现春天已悄悄来临的。
③由于这一阶段孩子们对春天的观察是自发的、零碎的,关于“春天”的经验还有局限,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发儿童谈论与“春天”的有关的话题。
如,有的同学会提问:春天什么花开了,春天里有什么蔬菜、水果等。
针对儿童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启发儿童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一是布置观察任务,引导儿童平时在周围环境中观察动植物、气温、自然现象和人们衣着等方面的变化,发现周围环境中春天来临的痕迹。
二是可以以班级春游,或建议儿童自愿组合,由家长带领去郊游。
让儿童在大自然中去发现春天的到来,并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最后看看谁找的春天最多、最有趣。
2.春天信息展示台这一活动目的在于为儿童创设表达表现与交流展示的条件与机会。
激发儿童主动探索,发现春天自然界的变化,因此,教师要引导儿童有目的、有意识地把平时发现的、感受到的春天的迹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画一画小蝌蚪,剪贴一朵小花,折一只小燕子布置在春天信息展示台上,并引导儿童互相观赏,交流自己的发现。
这一活动的开展应在儿童对春天的特征具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春游活动和“春天的悄悄话”这一活动进行。
3.春天的百花园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儿童观察春天有哪些花开了,学会认真仔细地观察,通过对各种各样的花的观察,让儿童感受到春天是个百花园,进一步体验春天的美丽。
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春游的机会引导儿童在野外观察、寻找春天有哪些花儿开了,它们叫什么名称、是什么样子的等。
也可以引导儿童从观察校园里的花开始扩展到观察公园里的花、马路上的花、田野里的花等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带儿童去看看花卉展,让儿童进一步体验春天的美丽。
4.春天动物集会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儿童学会连续、细致地观察、记录,感知春天里动物的变化,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在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帮助儿童选择饲养和观察的对象。
如南方可引导儿童养蚕,观察蚕的变化,北方可以引导儿童饲养小蝌蚪,小松鼠等,并指导儿童学会分组负责,轮流管理,做好观察记录,建立动物成长档案。
目前,有的学校教室小,学生多,根本不可能设置自然角,饲养小动物。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布置饲养任务,让儿童在家里进行饲养,照料小动物,如养蚕、小蝌蚪等,并做好观察记录。
一段时间后,在班级举办一次“春天动物展览会”,让每个学生把自己在家里饲养的小动物带到班级来,并邀请家长、其他班的学生、教师参观,让学生自己担任讲解员,介绍他所饲养的动物名称、特征、生活习性及自己的饲养经验等。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增强儿童的责任心,培养儿童对动物的亲近感,还能发展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儿的成就感、自信心。
5.春天的田野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儿童了解农村的春天及春天里农民的劳动。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儿童到田野里实地观察,看一看哪些植物在生长,农民们在忙些什么?也可以让儿童参加一些田野的实践活动,如拔草、撒种等。
没有条件的学校则可以通过田野讨论会、请农民到班级介绍或借助多媒体手段来丰富儿童对春天田野的感知。
五、注意事项1.因地制宜,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材在“春天在哪里”这一主题中,提出了六个活动建议,仅是提供教师教学的思路,并不要求各地区、各小学机械地照搬,一一进行。
因为各地区、各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周围环境中的动植物也不同,如,有的学校在城市里,学校边就有公园、植物园,有的学校在乡村,学校的周边就是小竹林,小树林,所以,在开展这一主题活动中应注意挖掘社区资源和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活动。
同时,还要根据部分儿童的兴趣、需要,有选择地开展活动,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整体规划,进行综合学习大家知道,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是整体的,而不是孤立的。
一位儿童在公园里玩,他所发现的不仅是各种各样的花开了,他还发现湖边的柳树长芽了,草地上的草儿变绿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同时还听到了小鸟儿叽叽咕咕的叫声。
因此,在这一活动中,切忌把动植物、花草树木、人们衣着的变化等方面独立起来,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应树立整合的观念,整体规划,有机结合。
提供条件和机会,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进行综合的学习,使儿童从多角度、多方面获得对春天特征的整体认识。
另外,要注意把儿童平时分散的观察、发现与集体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多种教学形式的综合运用。
3.走出课堂,让儿童在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春天是万物复苏、花开鸟鸣、处处充满生机的季节,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丰富资源,在开展这一活动中,应尽量安排一次春游活动,切忌把儿童封闭在教室里,局限在课堂上,应让儿童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发现春天,去体验春天的美丽和春天的愉快。
4.注重实效,让儿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开展“春天在哪里”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儿童通过多种感官,去看、去听,通过亲身参与,直接的体验去获得对春天的感知,切忌采用直接讲解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六、评价要点1.是否表现出愉快、积极的情绪,对周围环境中的变化是否富有兴趣、充满好奇。
2.能否专心地观察并认真地记录观察结果。
3.发现了多少春天的特点,了解多少有关春天的知识。
4.能否把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表达出来,表达的技能如何,如,有的孩子既能用又能讲“春天里的故事”,自编自演“春天里的动物”等童话剧。
是否具有创造性,如,有的儿童是模仿别人进行表演,有的儿童都是自编自演,重点不在于表演的结果如何,应关注的是儿童的创造因素。
5.活动中是否能与同学交流、合作,合作情况怎样,运用了哪些适当的交流方法。
主题二我们播种春天一、设计意图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组织儿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活动和种植小实验,有利于激发儿童参与种植活动的兴趣,观察、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培养儿童亲近自然、爱护植物的情感,增强了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所以,设计了“我们播种春天”这一主题活动。
二、主题目标1.知道春天是种植的季节,愿意参与种植活动。
2.懂得树是人类的好朋友, 能用实际行动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和美化环境。
3.初步学会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了解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及所需的基本条件。
4.学习种植的基本方法,学会栽培常见花卉的简单技能。
三、教材图解“我们播种春天”这一主题活动在教材中共有7页。
(P16—22)。
P16画面上本部分呈现了植树节,儿童参与植树的情景,下半部分呈现的是小朋友爱护与破坏小树的行为。
上本部分的图画的内容,意在引发儿童主动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活动,下本部分的图面内容,意在引导儿童思考怎样对待小树苗,鼓励儿童以实际行动爱护小树苗。
P17的画面上本部分,意在引导儿童用秋天收集下来的种子亲自动手种上自己喜欢的植物。
画面的下本部分,目的是让儿童了解种植的基本过程,引发儿童动手尝试。
P18—19画面呈现的是儿童的观察日集合儿童正在进行观察记录的情景,意在引导儿童观察自己喜欢的职务,并学习记录其生长过程。
P20画面呈现的是各种不同的栽种植物的方式方法,力图让儿童借助这些资源,启发儿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栽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