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员业务专题培训讲稿、邢集镇调解员培训内容

合集下载

人民调解员岗前培训

人民调解员岗前培训

人民调解员岗前培训一、调解员职责与道德素养1. 了解人民调解员的职责和权利,明确调解员在解决社区矛盾纠纷中的角色和作用。

2. 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包括公正、中立、尊重他人权利等。

3. 了解调解员职业道德和纪律要求,强化廉洁自律意识。

二、调解法律法规与政策1. 熟悉国家基本法律原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民法、民事诉讼法等与调解相关的内容。

2. 了解党和政府关于调解工作的政策和规范,明确调解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 掌握基本法律概念和法律用语,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三、调解程序与实务操作1. 熟悉调解工作的具体程序和流程,包括调解申请、调查、协商、达成协议等环节。

2. 了解如何撰写调解协议书和其他相关法律文书,保证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 学习如何进行调解笔录和调查笔录的制作,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调解技巧与方法1. 学习如何运用沟通技巧和方法,促进当事人之间的有效沟通。

2. 掌握谈判技巧和方法,提高协商解决纠纷的能力。

3. 学习心理疏导技巧和方法,帮助当事人缓解情绪和压力。

五、矛盾纠纷预防与化解1. 了解矛盾纠纷的成因和特点,学习如何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2. 学习对不同类型矛盾纠纷的应对方法,提高化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掌握收集和分析信息的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矛盾。

六、信访接待与处理1. 了解信访工作的内容和职责,掌握信访接待和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学习如何进行信息登记和调查处理,确保信访工作的及时性和公正性。

3. 学习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措施和方法,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七、心理疏导与情绪管理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心理疏导与情绪管理对于调解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

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纠纷和情绪时,调解员需要具备较好的情绪控制和心理疏导能力,以促进纠纷的顺利解决。

1. 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常见情绪问题的识别和处理方法。

2. 掌握心理疏导技巧和方法,帮助当事人缓解情绪和压力。

人民调解员培训讲话稿

人民调解员培训讲话稿

人民调解员培训讲话稿人民调解员培训讲话稿篇一:人民调解员培训讲稿正确理解《人民调解法》依法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人民调解员培训讲解材料 201X年8月28,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人民调解法》,从201X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促进人民调解工作发展,对于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于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民调解法》作为人民调解工作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人民调解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广大人民调解组织依法调解矛盾纠纷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和法治保障。

在此,我就人民调解法的内容作一下简要的讲解:一、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的原则《人民调解法》规定,人民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应当遵循当事人自愿平等、不违背法律法规政策、尊重当事人权利三项原则。

1、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人民调解应当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

当事人可以接受调解,也可以不接受调解,即使在调解的过程中,当事人也可以拒绝继续调解;当事人可以接受人民调解委员会安排的调解员,也可以自主选择调解员;当事人可以接受调解员提出的调解方案,也可以自行提出调解方案;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达成书面协议还是口头协议等等。

当事人在调解的过程中享有平等的地位,权利行使平等,义务履行平等,任何人均不享有特权。

2、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民间纠纷的内容主要涉及法律规范调整的范畴,也有许多纠纷涉及道德规范调整的范畴。

人民调解主要依据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进行。

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和政策设定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可以依照社会公德、村规民约、公序良俗、行业惯例进行调解。

纠纷调解的结果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确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明确要求,不得侵害公共利益和第三方权益。

3、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的原则尊重当事人权利原则是人民调解的保障。

人民调解员业务专题培训讲稿(一)

人民调解员业务专题培训讲稿(一)

人民调解员业务专题培训讲稿(一)在调解工作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在调解同种类型,同等难度的民间纠纷时,尽管甲乙两名人民调解员采用的调解手段、运用的调解方法和经历的调解程序大致相同,但调解结果却迥然不同,甲调解员又快又好地解决了纠纷,而乙调解员却事倍功半,久调不决。

原因何在。

一项调解工作的顺利完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调解人员的调解方式和技巧。

在调解不同类型的纠纷时,除了要运用不同的调解方法,还要根据纠纷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调解技巧,把调解方法和调解技巧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达到事半功倍,顺利完成调解工作的目的。

今天,我主要给大家讲一讲在调解纠纷过程中,纠纷要素的运用技巧。

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以及原因是民间纠纷的五大要素。

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五大要素是做好各类民间纠纷调解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也可以说,掌握好这五大要素是调解好民间纠纷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技巧。

一、时间要素运用技巧民间纠纷所涉及的时间问题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纠纷发生的时间;纠纷持续的时间;调解纠纷的时机。

民间纠纷发生的时间往往具有季节规律,它是调解人员做好预防工作所必须掌握的。

民间纠纷持续的时间,往往说明了民间纠纷的复杂程度和调解工作的难易程度。

对于这类时间长、隔阂深、问题比较复杂的纠纷,调解人员要做好持续作战的准备。

调解纠纷的时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对于持续时间长久调未决的纠纷,调解人员要选取最佳时机再一次进行调解;二是指在调解纠纷的过程中,调解人员要把握好说话的时机。

如何实活把握调解纠纷的时机呢。

首先,在调解时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反复调查研究,耐心细致做工作,抓住有利时机稳妥解决。

如果遇到当事人不懂法时应当先宣传有关法律,循循善诱,积极疏导,进行调解。

如果遇到当事人冲动发火不冷静时,不能强行调解,这样是起不到调解的作用的。

应等待时机再行调解。

其次,根据谈话的环境和当事人的心态决定谈话的内容。

特别是批评教育的话,提出要求的话,更要注意说话方式和说话时间,以免引起当事人的反感和敌视。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授课提纲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授课提纲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授课提纲一、背景与意义自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以来,经历了多年的实践和发展,人民调解成为矛盾纠纷的主要解决方式之一。

调解员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主体,其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人民司法为民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开展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提高调解员的业务水平,保障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正常进行,为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培训内容1. 人民调解制度与法律1.人民调解的概念、性质、原则和特点;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情况;3.人民调解的程序和实施方法。

2. 调解员基本能力1.提高沟通技巧,了解人际交往心理学;2.学习技巧性的调解技能,包括如何协调矛盾、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等;3.学习法律知识,熟悉案例及司法实践。

3. 调解员职业道德与素养1.学习专业道德的要求;2.了解调解员的职业规范,如“七不”要求等;3.强调人民调解员的职业尊严和责任作为。

4. 调解案例实操通过实操案例模拟演练,让学员熟悉调解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提高调解能力。

三、培训方式与时间安排1.培训方式:组织线下课堂授课、网络视频培训、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2.时间安排:课程时间大致为三天到五天左右,灵活调整具体时间安排。

四、培训效果评估通过组织调解员进行实践演练,考核实际操作能力,评估培训效果,分享培训心得,促进调解员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总结通过严谨的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可以增强调解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可促进职业交流和实践经验的分享,实现调解员职业成长的全面提升。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材料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材料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一、什么是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通过说服教育、耐心疏导,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解决纠纷的群众自治活动。

二、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是每个调解员在调解纠纷中所必须遵守的活动准则,他是人民调解工作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体现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四条对人民调解工作原则作了一般性规定,明确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守下列原则:(1)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2)在双方当事人资源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3)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依据上述规定,并结合人民调解组织在实际工作中的做法,将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概括为:(一)、自愿原则1、纠纷的调解必须是基于纠纷当事人的自愿;2、调解协议的达成必须基于纠纷当事人发自愿,即经过调解所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3、调解协议的履行必须基于纠纷当事人的自愿。

(二)、平等原则1、纠纷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即在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不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出身、社会地位、政治面貌、财产状况、宗教信仰、居住条件等,都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2调解人员对纠纷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即人民调解员在调解民间纠纷时,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办事,用法律和政策作为衡量是非的基本标准和尺度。

3、调解人员与纠纷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

在调解过程中,人民调解员并没有高于当事人的地位,不能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压制当事人,必须与当事人站在同一平台上,与当事人平等协商,妥善解决纠纷。

(三)、合法原则1、人民调解组受理和调解矛盾纠纷的范围要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讲稿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讲稿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讲稿一、人民调解相关知识(一)人民调解工作产生的背景及重大意义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法律制度,是诉讼程序化之外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重要手段,是我国解决矛盾纠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对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人民调解具有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便民、利民、不收费等特点,是化解各种民间纠纷、最大限度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二)人民调解的涵义人民调解是由本地人民群众推选的群众性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及社会公德,通过说服教育、耐心疏导促成当事人互相谅解,自愿达成协议,从而消除纷争的一种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

(三)人民调解委员会1、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基层群众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组织。

2、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形式⑴村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⑵乡镇人民政府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⑶区域行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3、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⑴防止民间纠纷激化⑵通过调解工作进行社会主义法律宣传,做到法律、道德相结合⑶向村委会、所在单位及基层人民政府反映民间纠纷及调解工作4、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方针“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5、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形式⑴单独调解⑵共同调解⑶联合调解直接调解、间接调解、公开调解、非公开调解(隐私)(四)人民调解员1、人民调解员的概念经群众选举或接受聘任,在人民调解委员会领导下从事调解工作的人员。

2、人民调解员任职要求:⑴为人公平⑵联系群众⑶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有充足时间3、人民调解员职业道德:人民调解员履行职务时应坚持原则,爱岗敬业,热情服务,诚实守信,举止文明,廉洁自律,注重学习,不断提高法律、道德素质和调解技能。

人民调解员培训讲稿

人民调解员培训讲稿

依法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人民调解员培训讲解材料一、人民调解相关知识(一)人民调解的涵义和产生的背景及重大意义人民调解是由本地人民群众推选的群众性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及社会公德,通过说服教育、耐心疏导促成当事人互相谅解,自愿达成协议,从而消除纷争的一种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法律制度,是诉讼程序化之外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重要手段,是我国解决矛盾纠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对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人民调解具有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便民、利民、不收费等特点,是化解各种民间纠纷、最大限度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的原则《人民调解法》规定,人民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应当遵循当事人自愿平等、不违背法律法规政策、尊重当事人权利三项原则。

1、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人民调解应当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

当事人可以接受调解,也可以不接受调解,即使在调解的过程中,当事人也可以拒绝继续调解;当事人可以接受人民调解委员会安排的调解员,也可以自主选择调解员;当事人可以接受调解员提出的调解方案,也可以自行提出调解方案;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达成书面协议还是口头协议等等。

当事人在调解的过程中享有平等的地位,权利行使平等,义务履行平等,任何人均不享有特权。

2、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民间纠纷的内容主要涉及法律规范调整的范畴,也有许多纠纷涉及道德规范调整的范畴。

人民调解主要依据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进行。

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和政策设定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可以依照社会公德、村规民约、公序良俗、行业惯例进行调解。

人民调解员培训课件

人民调解员培训课件

第三部分:调解理论与实践技巧
3.1 调解理论 3.1.1 和谐社会构建与人民调解的理论基础 3.1.2 传统文化与调解哲学 3.1.3 社会心理学在调解中的应用
3.2 调解技巧 3.2.1 有效沟通与倾听技巧 3.2.2 解决冲突的技巧与方法 3.2.3 调解员的中立性与公正性
第四部分:实际操作与案例分析
5.2 培Leabharlann 成果评估 5.2.1 考核与评分标准 5.2.2 模拟调解演练的评估
谢谢观看!
1.2 人民调解员的角色与责任 1.2.1 人民调解员的定义与职责 1.2.2 人民调解员的素质与技能要求 1.2.3 人民调解员的道德与职业操守
第二部分:法律基础与程序
2.1 法律法规与政策 2.1.1 人民调解的法律依据与相关政策 2.1.2 调解中的法律风险与责任
2.2 人民调解程序 2.2.1 调解案件的受理与登记 2.2.2 调解员的调解程序与技巧 2.2.3 调解协议的形成与生效
4.1 调解实务 4.1.1 调解员在调解室的角色定位 4.1.2 调解员的话语与行为规范 4.1.3 实际案例调解演练
4.2 典型案例分析 4.2.1 解读典型人民调解案例 4.2.2 分析案例中的调解技巧与策略 4.2.3 案例分享与讨论
第五部分:培训总结与评估
5.1 培训总结 5.1.1 培训收获与体会 5.1.2 学员反馈与建议
人民调解员培训课件
目录
● 第一部分:导论与基础理论 ● 第二部分:法律基础与程序 ● 第三部分:调解理论与实践技巧 ● 第四部分:实际操作与案例分析 ● 第五部分:培训总结与评估
第一部分:导论与基础理论
1.1 人民调解的概念与背景 1.1.1 人民调解的定义 1.1.2 人民调解的历史背景 1.1.3 人民调解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计划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计划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人民调解员是社会治理体系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职责是帮助当事人通过调解达成双方满意的协议,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为了提高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能力,确保其能够有效开展调解工作,本培训计划将重点培训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知识、沟通技巧、纠纷解决技能等内容,使其具备良好的业务素养和专业技能。

二、培训内容1. 法律知识培训(1)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解读(2)案例分析与讨论(3)调解程序和调解协议的制定2. 沟通技巧培训(1)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2)倾听和表达技巧(3)沟通技巧的实战演练3. 纠纷解决技能培训(1)纠纷调解的基本流程(2)处理矛盾与纠纷的技巧(3)案例分析与角色扮演4. 专业素养培训(1)调解员职业道德规范(2)公平公正的原则(3)保密与责任的意识培养三、培训形式1. 理论讲授:由法律专家、调解专家和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讲解和授课,介绍相关的法律知识、沟通技巧和纠纷解决技能。

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使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调解过程中的问题处理和解决技巧。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训练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调解工作,提高实战能力。

4. 实地指导:安排学员到人民调解中心进行实地实习和培训,让其亲身体验调解工作的流程和环境,增强实战能力和经验。

四、培训时间本次培训计划为期2个月,每周安排3天的培训时间,每天8小时,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实地指导,以确保学员能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学员将能够全面掌握人民调解员的基本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纠纷解决能力,对职业道德有着高度的自觉和要求,能够胜任人民调解员的工作。

六、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通过笔试、口试等形式对学员的法律知识、纠纷调解技能进行考核。

2. 实战考核:对学员在实地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和能力进行考核,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环节。

人民调解员培训授课提纲

人民调解员培训授课提纲

人民调解员培训授课提纲人民调解员是实现民主法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是人民调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制定一份详细的培训授课提纲显得格外必要。

一、人民调解员的基本知识1.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2.人民调解的必要性及其作用;3.人民调解员岗位职责、权利及责任;4.人民调解员从业伦理和行为规范。

二、人民调解案件的主要流程1.咨询和受理调解;2.调解的准备工作;3.调解方法和技巧;4.调解协议的形成和确认;5.执行和监督。

三、人民调解案件的实例分析和探讨1.财产纠纷的调解;2.家庭纠纷的调解;3.劳动争议的调解;4.其他类型纠纷的调解。

四、人民调解员的能力培养1.沟通技巧和心理疏导;2.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3.客观公正、明辨是非、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4.自我管理和情绪管理的能力。

五、人民调解员的业务能力提高1.诉讼风险管理;2.调解技巧和方法;3.文件处理和办案流程;4.案例分析和调解技能提升。

六、人民调解员的执业考核1.培训合格证书;2.业务考核及格证书;3.考核不及格处理;4.继续教育和能力提高。

七、人民调解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1.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2.工作环境和行为规范;3.责任和法律风险;4.信任与互信的建立。

总体来说,人民调解员培训授课提纲需从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流程实例分析、能力培养、业务能力提高、执业考核和职业道德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重点强调人民调解员的从业伦理和行为规范,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综合能力,保障人民调解工作的有效和严肃。

同时,应不断优化调解制度、加强调解队伍建设、推行在线调解体系的构建等,为人民调解员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实际的大量案例,提高人民调解员的能力和素质,实现调解制度对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不断促进和支撑作用。

人民调解员培训课件

人民调解员培训课件

人民调解员培训课件
人民调解员培训课件
第一部分:引言
1. 介绍人民调解员的定义和职责
2. 强调人民调解员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二部分:人民调解员的资格要求和选拔程序
1. 介绍人民调解员的基本资格要求,如法律知识、公正性、沟通能力等
2. 解释人民调解员的选拔程序,包括考试、面试、背调等
第三部分:人民调解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1. 培训人民调解员的基本法律知识,如民事法律、刑事法律等
2. 培养人民调解员的沟通技巧,如倾听、引导、调解等
3. 培训人民调解员解决纠纷的方法和技巧,如公平公正、互利共赢等
第四部分:人民调解员的实践培训和实际案例分析
1. 组织人民调解员参与实际案例的模拟调解活动
2. 分析实际案例中的问题和挑战,讨论如何解决
3. 提供实践培训机会,让人民调解员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第五部分:人民调解员的职业道德和自我保护
1. 强调人民调解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如公正、保密等
2. 介绍人民调解员应注意的自我保护措施,如个人安全、心理健康等
第六部分:人民调解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
1. 提供人民调解员继续教育的机会和途径,如培训班、研讨会等
2. 鼓励人民调解员自主学习和提升,如参与相关社会团体、读书等
第七部分:总结和展望
1. 总结人民调解员培训的重点和内容
2. 展望人民调解员在社会治理中的未来发展和作用。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材料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材料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一、什么是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通过说服教育、耐心疏导,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解决纠纷的群众自治活动。

二、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是每个调解员在调解纠纷中所必须遵守的活动准则,他是人民调解工作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体现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四条对人民调解工作原则作了一般性规定,明确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守下列原则:(1)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2)在双方当事人资源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3)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依据上述规定,并结合人民调解组织在实际工作中的做法,将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概括为:(一)、自愿原则1、纠纷的调解必须是基于纠纷当事人的自愿;2、调解协议的达成必须基于纠纷当事人发自愿,即经过调解所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3、调解协议的履行必须基于纠纷当事人的自愿。

(二)、平等原则1、纠纷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即在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不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出身、社会地位、政治面貌、财产状况、宗教信仰、居住条件等,都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2调解人员对纠纷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即人民调解员在调解民间纠纷时,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办事,用法律和政策作为衡量是非的基本标准和尺度。

3、调解人员与纠纷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

在调解过程中,人民调解员并没有高于当事人的地位,不能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压制当事人,必须与当事人站在同一平台上,与当事人平等协商,妥善解决纠纷。

(三)、合法原则1、人民调解组受理和调解矛盾纠纷的范围要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调解员培训班讲稿

调解员培训班讲稿

人民调解工作培训讲稿张重国同志们:根据镇会议要求,今天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人民调解法相关知识,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人民调解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是诉讼程序之外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重要手段,是我国解决矛盾纠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对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主要的意义。

人民调解具有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便民、利民的特点和优势,是化解各种民间纠纷,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一、人民调解的性质。

人民调解属于民间调解,它是在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进纠纷双方互谦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

二、人民调解的任务。

人民调解委的任务主要有三项。

(一)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矛盾激化。

民间纠纷是指发生在公民之间,如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赡养、扶养纠纷、房屋宅基地纠纷、损害赔偿纠纷、生产经营纠纷以及新形势下突现的有关土地承包经济合同、村务管理方面的纠纷,人民调解委对发生在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应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对群众意见大,反映强烈,集中复杂的群体性纠纷,要在稳定事态的基础上及时向基层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报告,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当事人工作;对调解不了的矛盾纠纷,要引导纠纷当事人通过法治的渠道来解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防止久调不决导致激化。

(二)通过调解工作宣传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民间纠纷发生。

一是通过调解工作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溶于理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之中,做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材料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材料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一、什么是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通过说服教育、耐心疏导,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解决纠纷的群众自治活动。

二、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是每个调解员在调解纠纷中所必须遵守的活动准则,他是人民调解工作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体现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四条对人民调解工作原则作了一般性规定,明确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守下列原则:(1)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2)在双方当事人资源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3)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依据上述规定,并结合人民调解组织在实际工作中的做法,将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概括为:(一)、自愿原则1、纠纷的调解必须是基于纠纷当事人的自愿;2、调解协议的达成必须基于纠纷当事人发自愿,即经过调解所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3、调解协议的履行必须基于纠纷当事人的自愿。

(二)、平等原则1、纠纷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即在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不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出身、社会地位、政治面貌、财产状况、宗教信仰、居住条件等,都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2调解人员对纠纷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即人民调解员在调解民间纠纷时,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办事,用法律和政策作为衡量是非的基本标准和尺度。

3、调解人员与纠纷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

在调解过程中,人民调解员并没有高于当事人的地位,不能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压制当事人,必须与当事人站在同一平台上,与当事人平等协商,妥善解决纠纷。

(三)、合法原则1、人民调解组受理和调解矛盾纠纷的范围要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材料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材料

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一、什么是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通过说服教育、耐心疏导,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解决纠纷的群众自治活动。

二、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是每个调解员在调解纠纷中所必须遵守的活动准则,他是人民调解工作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体现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四条对人民调解工作原则作了一般性规定,明确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守下列原则:(1)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2)在双方当事人资源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3)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依据上述规定,并结合人民调解组织在实际工作中的做法,将人民调解的工作原则概括为:(一)、自愿原则1、纠纷的调解必须是基于纠纷当事人的自愿;2、调解协议的达成必须基于纠纷当事人发自愿,即经过调解所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3、调解协议的履行必须基于纠纷当事人的自愿。

(二)、平等原则1、纠纷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即在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不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出身、社会地位、政治面貌、财产状况、宗教信仰、居住条件等,都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2调解人员对纠纷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即人民调解员在调解民间纠纷时,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办事,用法律和政策作为衡量是非的基本标准和尺度。

3、调解人员与纠纷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

在调解过程中,人民调解员并没有高于当事人的地位,不能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压制当事人,必须与当事人站在同一平台上,与当事人平等协商,妥善解决纠纷。

(三)、合法原则1、人民调解组受理和调解矛盾纠纷的范围要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人民调解员培训材料

人民调解员培训材料

调解员培训教案1、什么是调解?有哪些特征?调解就是在第三方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活动.有三个特征:一是第三方(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主持协商,而不是无人从中主持,完全是纠纷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和解。

二是第三方只是调解、劝说,而不是作裁决.三是在第三方的劝说下,纠纷双方当事人共同以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而不是行使行政、司法权进行强制性解决.2、什么是人民调解?有哪些特征?人民调解是人民群众运用自己的力量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自治活动。

具体来说,它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

有三个特征:一是人民性。

二是民主性。

三是群众司法性.3、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性质?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群众性自治组织这一定性,说明我国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具有两方面特征:既是群众性的,又是自治性的.4、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1)积极调解民间纠纷。

(2)深入开展防激化工作。

(3)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4)努力与基层各项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相结合,深化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效果。

5、怎样做好调解工作?要扎扎实实地做好调解工作,必须做到:(1)思想上重视.(2)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水平。

(3)要掌握调解技巧。

(4)工作上努力。

6、怎样才能把预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着眼预防,就是强调预防在人民调解工作方针中的重要地位,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都必须十分重视预防工作。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做到:(1)认识预防的重要性。

(2)认识纠纷的突发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邢集司法所调解员培训内容平桥区司法局邢集司法所人民调解员业务专题培训讲稿一、人民调解工作产生的背景及重大意义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法律制度,是诉讼程序化之外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重要手段,是我国解决矛盾纠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对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人民调解具有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便民、利民、不收费等特点,是化解各种民间纠纷、最大限度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二、人民调解的涵义1、人民调解是由本地人民群众推选的群众性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及社会公德,通过说服教育、耐心疏导促成当事人互相谅解,自愿达成协议,从而消除纷争的一种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

2、人民调解与法院(行政)调解的区别⑴性质不同⑵调解机构性质不同⑶调解权利来源与性质不同⑷调解范围不同⑸达成协议的效力不同3、人民调解的基本原则⑴平等自愿原则⑵合理合法的原则⑶不限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4、人民调解工作程序受理――调解前准备――实施调解⑴民间纠纷受理A、民间纠纷的受理的种类B、民间纠纷受理原则C、受理D、纠纷审查E、纠纷登记⑵调解主要步骤A、告知权利义务B、双方当事人陈述C、进行调解D、达成调解协议5、人民调解协议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若干规定‣指出: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

⑵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调解协议应具备的条件:A、主持调解的必须是调委会B、调解协议必须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C、调解协议必须是书面协议D、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⑶人民调解协议的形式:口头或书面⑷人民调解协议内容A、主体合法B、内容合法C、形式合法⑸人民调解协议书必须按司法部统一制定文书格式⑹合法人民调解协议书应载明以下事项A、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民族、年龄、职业、单位或住址。

B、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及双方责任C、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D、履行的地点、时间、期限等E、当事人签名,调解人签名,人民调委会加盖印章⑺人民调解协议履行A、自觉履行B、说服教育履行C、回访⑻不履行协议后果A、向人民法院起诉B、申请支付令三、人民调解委员会1、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基层群众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组织。

特点:群众性自治性2、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形式⑴村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⑵乡镇人民政府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⑶区域行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3、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⑴防止民间纠纷激化⑵通过调解工作进行社会主义法律宣传,做到法律、道德相结合⑶向村委会、所在单位及基层人民政府反映民间纠纷及调解工作的情况4、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方针“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5、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形式⑴单独调解⑵共同调解⑶联合调解直接调解、间接调解、公开调解、非公开调解(隐私)四、人民调解员1、人民调解员的概念经群众选举或接受聘任,在人民调解委员会领导下从事调解工作的人员。

2、人民调解员任职要求:⑴为人公平⑵联系群众⑶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有充足时间⑷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和文化素质⑸成年公民3、人民调解员职业道德:人民调解员履行职务时应坚持原则,爱岗敬业,热情服务,诚实守信,举止文明,廉洁自律,注重学习,不断提高法律、道德素质和调解技能。

4、人民调解员的职业纪律⑴不得徇私舞弊⑵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⑶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⑷不得泄漏当事人隐私⑸不得吃请送礼五、民间纠纷的预防1、预测2、预防:因时预防、因地预防、因人预防、分类预防、重点预防、普遍预防。

3、防止纠纷激化⑴抓苗头⑵抓重点⑶抓调解⑷抓治本,强化法制意识4、民间纠纷主要类型:⑴婚姻家庭型纠纷:婚姻(恋爱纠纷、离婚纠纷、因离婚子女及财产纠纷),家庭(继承、赡养、扶养)⑵生产经营性纠纷⑶财产纠纷⑷侵权性纠纷5、人民调解工作重点掌握民间纠纷以下规律:⑴民间纠纷发生规律⑵民间纠纷发展规律⑶民间纠纷变化规律6、民间纠纷特性:广泛性、复杂性、长期性、潜伏性、多变性7、根据以上民间纠纷的特点应从以下四点进行预测:⑴季节性预测⑵社会性预测⑶不同类型预测⑷不同主体预测8、民间纠纷调解要本着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举例阐述。

六、与民间纠纷调解相关法律知识(准备打印发给大家)1、•宪法‣知识2、•民法通则‣知识3、•物权法‣知识4、行政法律知识5、•婚姻法‣、•继承法‣知识6、•合同法‣知识7、•农村土地承包法‣知识各位领导、同志们,通过这次培训,使大家掌握人民调解知识和一些简单调解技能,我相信在各级司法机关精心帮助下,通过在座自身不懈努力,不久的将来,你们会更加熟悉调解工作,系统地掌握与民间纠纷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能熟练并灵活运用人民调解工作的程序与方法,热爱调解工作,筑起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我镇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刘华君同志在全镇人民调解员培训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人民调解是一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化解民间纠纷的有效手段,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

近年来,全镇人民调解为维护社会稳定做了大量工作,化解了大量矛盾,仅2012年,就调处矛盾纠纷50余件,今年1-5月,调处纠纷近30件,使许多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化在萌芽状态,为党政领导分了忧,为政法部门减了压,为人民群众解了难,为维护社会稳定辟了路,感谢一线调解员为人民调解工作付出的艰辛劳动。

进一步抓好人民调解工作是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

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对人民调解员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镇司法所举办这次人民调解员培训,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

怎样做好今后的人民调解工作,将是这两天培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借这个机会,我讲三点意见: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的重要意义(一)是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们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种体制、观念和利益的碰撞,引起各类社会矛盾不断增多,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客体复杂化、规模群体化、类型多样化、方式激烈化、总量扩大化特征。

通过培训,把握各类矛盾的新特征,研究调处矛盾的新方法,学习调处矛盾的新技能,非常关键。

(二)是适应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需要。

从人民调解的发展趋势来看,调解的各要素不断转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人民调解范围由民间纠纷逐步向民事纠纷转变,由以前简单的“五争”纠纷向婚姻、土地承包、征地补偿、房屋拆迁、劳动保障等纠纷转变,范围也逐渐由公民与公民之间向公民与法人、公民与社会组织、公民与企业、公民与行业、企业与企业等领域扩展,特性亦由简单的民间纠纷逐步向复杂的民事、社会纠纷转变。

二是调解工作由自治型、松散型、随意型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转变。

三是矛盾调解方式由单兵作战逐步向联动调处转变,逐渐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统筹协调、相互策应、有序运作、功能互补的“大调解”机制。

四是综合治理措施由重“治标”逐步向重“治本”转变,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预防矛盾纠纷和法制宣传教育三大功能,将矛盾纠纷及时调处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达到和风细雨、标本兼治的潜在效果。

五是调解结果由法院采证确认逐步向独具法律效力转变。

人民调解工作国家立法程序已经启动,调解结果将从合同属性向法律属性转变。

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通过加强人民调解员的培训,不断提升调处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的成功率,才能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功能。

(三)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民调解队伍的需要。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

当前全镇建有各类调解组织15个,聘专职人民调解员15名,但是调解队伍良莠不齐,一些基层调解员法律法规知识还比较缺乏,调解方法比较单一,工作极不规范,甚至有的还不合法、不公正、不合程序。

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亟需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对人民调解员培训提几点要求。

(一)对培训工作的三点要求。

一是要有针对性。

培训什么是决定这次培训与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要认真研究当前各类矛盾纠纷的规律和特点,针对这些规律和特点,开展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学习辅导和矛盾调处技巧的研究。

这次参加培训的有乡镇分管领导,有司法所长,还有调委会主任,在培训的内容上,理论学习的内容多一些,这有利于大家今后指导工作。

各地在开展二轮培训的时候,要认真选择好培训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把矛盾调解的方法、要求、规程教给一线的调解员。

镇司法局要制定一个二级培训的提纲,各地在这个提纲上去拓展,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

二是要有灵活性。

要打破传统说教式的培训方法,采取学员讨论、案例分析、现场参观等形式,让学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工作中来,提高培训的实效。

三是要有实践性。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

当前的人民调解工作,已经形成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需要大家去学习,也有很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需要大家去探索,要把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开展培训活动,方能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二)对学员的三点要求。

一要把加强学习作为一种责任。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我们必须通过经常的学习,不断发现观念上的差距、能力上的差距和工作方法上的差距。

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学习,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工作负责,更是对事业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

每一位同志都要自觉地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一种修炼、一种追求,坚持以学立德、以学增智、以学修身,不断增强履职的才干和本领。

二要把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作为一种责任。

今天参加培训的同志,不论是乡镇或办事处的分管人民调解工作的同志,还是司法所长,还是调委会主任,都肩负了一个镇的人民调解责任。

责任就体现在对工作的执著,对事业的虔诚和对社会的诚信,是人品和素养的综合反映。

大家都应该认真思考怎么负责的问题,思考如何把人民调解工作做好,思考如何保一方稳定,促一方发展,自觉增强人民调解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三要把服务群众作为一种责任。

人民调解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直接服务人民群众。

当前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知晓度越来越高,信赖度越来越高,期望度也越来越高,给人民调解工作以更大的工作压力和更高的工作要求。

要采取“坐堂调解”、“院坝调解”、巡回调解、电话调解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调解工作,方便群众,服务群众。

二、再添措施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更上新台阶(一)要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组织领导。

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强力推进。

镇委杜书记、镇政府刘镇长也多次专题研究人民调解工作,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